“重返八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研究
“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述评
批“ 旧” 重温” 0年代 的文化 书籍 , 怀 与“ 8 例如江苏 美术出 版社推出的《日常 中国— —8 _ 0年代老百姓 的 曰常生活》 @
2 1 第 6期 0 0年 第2 3卷 ( 10期 ) 总 1
海 南师范大 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OURN AL OF HAI NAN NORMAL UNI RS T VE I Y
No 6 2 O . O1 Ge e a . O n r lNo ¨ V0 2 1 3
《 重访八 十年代》 19 ) (9 8 和韩 少功的《 反思八十年 代》 ④
(9 9 等 。并且 ,O世纪 9 19 ) 2 0年 代末期 以来 , 众传媒 开 大
始对叙述 “ 八十年代 ” 生相 当的兴趣 , 产 陆续出版 了一 大 有可能达成全面 的共识 , 重返八 十年代 ” 但“ 作为 重新研
态。 关键 词 : 重返 八十 年代 ; 八十年 代文 学 ; 文学史研 究 中图 分类号 : 2 6 7 I 0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4— 3 0 2 1 ) 0 0 5 0 1 7 5 1 (0 0 一 6— 0 0— 5
自程光炜 、 李杨二人 20 0 5年在《 当代作家评论》 开设
( 9 9 、新 京报》开设 “ 0年 代专题访 谈 ” 19 ) 《 8 人民教育出版 社推出《 我们 的八十年代》 ’广 西 、 ’ ……
界事实上的热点 , 这应 该不会 引发什 么争议 。尽 管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界许 多学者发 起 、 参与了 “ 重返八 十年代 ”
十七年文学解读和评价
十七年文学解读和评价
“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时代要求,使得文学创作具有一般的政治思想属性。
“艺术性第二”作为政治性的辅助要素,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具有相应的艺术优势和特长。
在这一时期,主流文学作品被推崇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从思想内容来看,作品能够体现坚定的阶级立场和崇高的思想性,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精神的弘扬、正面人物的塑造,因而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从艺术角度来看,作品必有过硬的艺术技巧,是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产物。
然而,在当时很多批评家看来,这些符合创作规范的主流作品,也并非没有瑕疵和局限。
例如,审美性要素的“过度”追求,容易造成作品比例失衡,进而对作品的整体思想倾向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和评价,需要考虑到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重返八十年代”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构迹象
一
以被八十年代的知识所揭示 ,脱离 了八十年代的文学史 的
框 架 。[ _ 实际上 ,这就是一种被压 抑的政治无意识 。 “ 重返 八 十年代”学者们对文学与政治关 系的反思 ,在事实上构成 了对原有文学批评观念 、文学史叙述方 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知
代文学 由于它对 自身及其研究对象持之 以恒所开展 的 “ 历 史 当代文学却 面临着文 学历史化 的压力口 ] 。 ( 二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向来被很 多研 究者争论不休 。
“ 重返 八十 年代 ”的研 究者认 为 ,文学 和政 治并不 处于 对
“ 重 返八 十年代 ” 的研 究者 深谙 知识 与控制 、文学 史 与权力 的关 系之道 。程 光炜 认为 ,大学 教育 实 际上 具有 对 合法知识的垄断性 的权力 ,这种权力 主要依靠 文学史得 以展 现【 8 】 。文 学史对于大学 生、研究者等影 响深远 ,甚 至会 影响 中 ,对非左翼作家 的记述很少 ,故许 多人根本不知文学史上 还 有这些作家 。后来 ,大学教授在讲述 文学史时 ,有意识地 将 部分非左翼作家 ,如张爱玲 、钱 钟书添加 到授课 内容 中。 这个过程实 际上实现 了新 的知识规范 。『 9 】 李杨则从对 文学史
2 0 1 5 年第8 期
“ 重返八 十年代 , ’对 中国 当代 文学 史 的反思 与重构迹 象
易诗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4
摘 要: “ 重返 八十年代 ”的 实践者 已意识到 当代文 学研 究 “ 历史化 ”的压力 ,质疑 八十年代文学 “ 去政治化” 的学术
念 。口 叫 它 的出现 ,本身就是具有特定 的功能及含义 。
反思立场和历史视野——“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
它的意 义 、 法甚至 存在 的问 题 , 方 有助于 我 们认 识 当前 复 杂
多元 的文化 语境 , 同时 对 清理 以往 文 学 史 中隐 而 不 显 的 问 题, 对认识 “ 革 ” 文学 史 的 “ 成 ” “ 展 ” 对 当代 文 文 后 形 和 发 , 学 学科 的建 设和发 展都 有着极 大意 义 。
“ 十年 代 文 学 ” 些基 本 命 题 在 价 值 立 场 上 的 不 同 。鉴 八 一 于 此 , 何 认 识 和 理 解 “ 十 年 代 ”, 成 为 “ 返 八 十 年 如 八 就 重
在这样 几个 层面 上展 开 : 的重读 , 以此 为出 发点 探讨 经典 并 了文 学成 规 的形 成 ; 八 十 年代 文学 ” 要 现 象 研 究 ; 要 “ 重 重 作家 和批评 家 的走 访 ; 学 史 及 当代 文 学 学科 建 设 的 相关 文
的 生成及 影响。 它对 当代 文学研 究本 身 , 当代 文学 的学科建 设都 提 出 了重 要 的观 点和值 得 借 鉴 的研 对
究方 法。
关键 词 : 重返 八 十年 代 ” “ “ ; 历史化 ” “ ; 新研 究 已经 成 为 当下学 术 界 一 个 文 比较有 “ 向性 ” 导 的研 究思 潮 。2 0 0 5年 以来 , 些 重 要 的学 一 术 刊物如 《 当代 作家 评 论》、 文艺 争 鸣 》 《 艺研 究 》、 《 、文 《当
反 思 立 场 和 历 史 视 野
反 思 立 场 和 历 史 视 野
“重 返 八 十 年 代 ’文 学 研 究 ’
赵 黎 波
摘 要 : 重 返八 十年代 ”已经成 为 当下文 学界 有 着 明 显“ 向性”的学 术 思潮 , “ 导 它将 “ 十年 代 文 八 学”问题 化 , 清理 了当代 文 学史 中 隐而不 显 的 诸 多 问题 , 一种历 史化 的 方法 去 考察 “ 十年 代 文 学 ” 以 八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十七年文学是指2000年至2017年间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作家。
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十七年文学在形式上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体裁和写作风格。
传统的长篇小说依然存在,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形式的作品。
此外,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化和群众化。
通过网络平台,大众可以轻松地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与作家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些新的形式和渠道为文学的传播和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其次,十七年文学的主题和内容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关注和表达了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一些作品关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等关系的变化。
另一些作品则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此外,十七年文学中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独特的视角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赞誉。
这些作家和作品代表了当代文学的先锋力量和创新精神,对于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作家和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创作风格。
然而,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评价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十七年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商业化和浅薄化的倾向。
随着文学市场的扩大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一些作品追求畅销和流行,而忽视了文学的深度和内涵。
此外,一些作品和作家被批评为迎合市场需求、模仿他人作品、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
这些问题使得十七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和批评。
总的来说,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应该是全面和客观的。
关于_十七年_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_以赵树理小说为例_董之林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董之林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念,基本否定了“十七年”文学,赵树理小说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这种元叙述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内部就表现出知识等级化倾向。
赵树理坚持传统的文艺形式,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开拓了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文学途径。
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小说既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时代与社会的总体结构中被结构化地建立起来,由此突显出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边缘性体验及其特点。
重新阐释大众化时代所产生的这种文学形态,解释它对接受的传统定位,以及在尊重本土接受基础上多元的艺术取向,对认识当今大众文化市场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赵树理 边缘性体验 反思 历史相关性作者董之林,1952年生,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北京 100732)。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全面展开,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无不唯此是瞻,百年来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在这里形成一个爆发点,“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此趋势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现了一种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元叙述。
特别是对“十七年”文学,这种元叙述以服膺政治、否定个性为由,认为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什么文学价值,赵树理小说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当时对“十七年”文学的再叙述,“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工农兵方向”这些词句,已不再是评定标准;也与“文革”时期把作品统统斥为“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封资修黑货”不同。
可悲的是,建立在启蒙话语基础上的元叙述,具有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批判都难以企及的摧毁力量,甚至把这一时期的文学逐出了文学史讲堂。
在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性在“全人类”的名义下,不同于以往“阶级”革命的另一种粗暴,另一种粗糙。
这种粗糙究竟忽略了什么?中国作为跻身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行列的后来者,相对于主流,其文化和文学呈现出一种交互关系的边缘性。
“重返八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研究
“重返八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研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及其研究的清理和反思显然成为了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显然,这个问题已非始于当下,1990年代以来左翼文学研究的升温、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争、“纯文学”概念反思和“底层写作”的兴起等思想文化事件中,一条反思1980年代的知识脉络已经清晰可见。
20XX年“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实践,更是将这一反思活动全方位整体展开,并上升到方法论高度和文学史反思的层面上来。
“重返八十年代”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它将1980年代搁置在一个开阔的文学场域,“尝试通过将八十年代历史化和知识化,探讨何种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了八十年代的文学建构。
”① 通过对重要作家、批评家的走访,对1980年代重要文学现象、作家作品、重要期刊和文学制度的分析,对核心概念的梳理,试图还原出一个复杂的80年代,从而揭示“80年代文学”及我们今天的文学史是如何“形成”的。
探寻80年代知识立场、文学成规、文学史叙述的形成,成为“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学术活动的核心层面。
正是在这个发生学意义的命题上,“重返八十年代”和“十七年文学”产生了紧密联系。
正如一位”重返”的研究者所言:“对1980年代文学的反思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反思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只有重新发现‘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的复杂建构才能‘理解’1980年代文学的复杂建构,这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
”② 如果要从“起源性”的角度谈论“新时期文学”的话,如何面对“当代文学”的“遗产”,如何认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不仅是“八十年代文学”首要面对的问题,同样也是“重返八十年代”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十七年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在“文革”后至今的文学批评中,可能从没有一个时期像80年代批评那样热衷于对行进中的文学进行主题概括和归纳。
“人的发现”、“人道主义”、“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民族灵魂的重铸”、“现实主义的复归”、“反封建”等等,不一而举,在新时期之初,这样的总结显然有它独特的意义,就像刘再复所说,“新时期文学是在清除极左血污中开拓自己的道路的,它首先要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批评家的发现和呐喊“无疑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文化动力之一”。
祛除遮蔽与重返文学现场——以“十七年”文学为例谈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
( 山东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 山东 济南 20 1 ) 504
[ 要] “ 摘 十七 年 ” 学创 作 的 主 导视 点 理 性 具 有 以偏 概 全 的 特 点 , 种 特 点 也 延 伸 至 新 时 期 以来 对 “ 七 年 ” 学 的 研 文 这 十 文
究 中。文章 以“ 十七年” 文学创作和研 究为例 , 详细探 讨文学史研 究 中复合视 点理性 建立 的必要 性 , 它是祛除 文学史遮 蔽, 发 现历 史的复杂性 , 而重返文学现场的前提 , 于文 学史研 究的客 观性 和整体 有机性 具有积极的意 义。 进 对 [ 关键词 ] 重返 文学现场 ; 十七年” “ 文学 ; 文学史研究 ; 点理性 ; 视 祛除遮蔽 [ 中图分类号]2 7 I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0 5—39 (0 0 0 0 5 4 10 42 2 1 )9— 10—0 [ 收稿 日期 ] 2 1 0 2 00— 5— 9
内容决定了作品的内容。视点理性是对观察者视觉性质的 点理性 , 进而把握与决定作品的感性内容。从“ 十七年” 文学
视点理性在此往往着意于 尊重或改造, 视点理性的性质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境界高低, 作品普遍的公式化与模式化来看,
也同样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优秀与否、 合理与否。 俗话说的 突出 生活的 意识形态性这一点, 遮蔽生活的 其余特性, 并以
再次 这种有局限性的视点理性在与生活的恒常面( 如人 工农兵的 文学价值; 判萧也牧小说《 在批 我们夫妇之间 的历 》 音; , 发生龃龉时, 后者不是被隐藏和压抑, 就是在 程中, 意识形态话语又重 申了工农兵主角的完美性和权威 性的基本要求)
以上这些“ 不和谐” 的声 性, 同时强化了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 ; 在对电影《 武训传》 的 视点理性的缝隙中得到流溢。因此, 十七年” 文学史 批判中, 工农兵形象应具有的革命性 、 决绝性、 反抗性又再一 音势必成为视点理性遮蔽的对象。我们在“
重返的限度与可能:关于“重返八十年代”
的逻辑理路 都是双 向的 , 一 方面 , 居于 当下历 史现实 的文 学研究 者
代” 究 竟对应 着怎样 的历史 坐标 、 文 化坐标 ,何 以具 有如此 之大 的
历 史想象 的吸引力 ?“ 八十年 代” “ 为何 重返” 以及 “ 如何 重 返 ” , “ 重 返 ”的现实 依据 与历史可 能性是 什么, “ 重返 ”的机制是 如何 发生
问 题 缘 起 2 0 0 5 年 程 光 炜 在 中 国人 民 大
一
.
然 张 旭 东 是 从 文 化 思 想 史 的 角 度
思考, 也 就是说 , 文 学 在 历 史 时 间 容 量 的 不 断 扩 大 中 ,在 社 会 文 化
对“ 八 十年代 ” 进行 的一次断 面和 经验 回溯 ,但他 却言 明了这样 一 个事 实 ,那就是 历史并 不是 自明 的, 在历史 建构 的过程 中, 往 往都
存 在一种 回溯 的主体 姿态 ;另一
方面, “ 重返 ” 、 “ 重评 ” 的历史对 象
本 身也必然存 在着足够 吸引文 学 研 究者反身其 中 的巨大 的历史 能
量 和具 有 生 发性 的诱 惑力 。
的?“ 重返 ” 能够 给当前 的学 术研
究尤 其是 当代文学 研究带来 怎样 的方法论启 示?没 有这样 的 问题 意 识 以及 对 问题 的 层层 解 构 , 我
学教 育
重返的限度与可能: 关于“ 重返八十年代"
固 宋夜 雨
内容摘要 : “ 重返八十年代” 一时成为研 究热潮。那 么, “ 八十年代” 究竟对应着怎样 的历史坐标 、 文化坐标 , 何 以具有如 此之 大的历史想象 的吸引力?“ 八十年代” “ 为何重返” , “ 重返” 的现 实依据 与历史可能性是什么, “ 重 返” 的机制是如何发生的?这些成为本文的讨论 关键 。 关键词 : “ 重返八 十年代” 限度 可能性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如果单纯地将这一现象视为作品的弱点,无异于建议作者去走那种主流的“标 准化”创作风格。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析可以发现,十七年文学批评在弘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也 存在着视界不够开阔、思想深度不够等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 和审美标准,为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赵树理笔下的妇女解放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这种解放面临着重重困 境。在《李有才板话》中,喜梅嫂子的命运就是典型的例证。她受到婆婆的压 制,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而当她有机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却受到了社 会的冷遇和压力。这一现象揭示了妇女解放的内在矛盾和限制。
赵树理以他独特的笔触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劳动 在推动妇女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劳动不仅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也为她们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可能。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 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推动。
总的来说,汪曾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在十七年文学时期内,以自己独 特的风格和主题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充满了美的力量,让人们在阅读 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他也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细节描写,让人 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平淡而真 实的写作风格,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 赵树理小说为例
标题:"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 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探讨一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 时期,文学被高度政治化和一体化,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然而,这种 总体性的特征并不能完全涵盖“十七年”文学的多样性。本次演示将以赵树理 的小说为例,对“十七年”文学的多层次性进行深入探讨。
“历史化”:“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思潮的“关键词”
“当代文学”的一种“认识性装置”。
李杨的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程光
影响的学术思潮,有着不同于文学批评的学术化、
炜的 《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
学科化、规范化建立
“重返八十年代”栏目重新出现的时候,主题为
学“历史化”的前提,“重返”的最终目的,是对
“史料发掘”,这也是专栏的最后两期。“主持人的
“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历史化”。而这一点,在专
话”有着总结的意味:“11 年前,当我们在文学史
栏开辟之前,主要倡导者程光炜已经具有明确的学
领域里从事‘重返 80 年代’的研究时,已经感到
的“细读”与“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区别:
代文学研究领域对“历史化”概念的内涵和具体所
“并不仅仅拘囿于作品文本的修辞、结构和故事,
指的梳理分析,将对文学史的“重返”和“重写”
03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作诸多“历史化”现象的一种类型。而学者吴秀
对 1980 年代的文学史叙述压抑机制的揭示,
2022 年第 1 期
“历史化”
:“重返八十年代”
学术思潮的“关键词”
◎赵黎波
摘要:“历史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也是“重返八十年代”学术
思潮的关键词。“历史化”贯穿“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活动始终,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主
要体现在其“文学社会学”“年代学”“史料发掘”等具体方法之中。“历史化”的方法使
以“重返八十年代”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
文献中较早提出“历史化”概念的是一篇综述文
鸣》 编辑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
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教研思想述评
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教研思想述评原帅*摘要:程光炜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教研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是“社会学”阶段,借助社会学理论进行文学史研究,揭示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纯文学”等“认识性装置”的形成过程,以实证性个案研究还原作品的“社会周边”,阐释作品的历史意义;从2011年到2015年是“年代学”阶段,以“整体观”打通当代文学的“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研究20世纪70年代小说以考察80年代的“起源性”,研究90年代文学以考察80年代的“延伸性”;从2015年至今是“史料学”阶段,借助文献学和考古学的方法,整理80年代文学的史料,对作家作品的历史成因进行“田野调查和开掘”。
“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史贡献是推动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
关键词: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程光炜教授于2005年9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重返八十年代”博士生课程,这项教研活动迄今已经持续了15年。
这是一门具有研究性和讨论性的课程,每个学期结束前,他会开列下个学期计划讨论的作家作品,学生们自由选择,假期准备论文。
开学后,一周讲论文,下一周讨论,如此循环,学期结束时可研讨八九篇论文。
每个学期,程光炜会准备两篇论文,每次都是他第一个讲;如果学生的论文接不上,他会再讲一篇“救场”。
“重返八十年代”研究有过几次重要调整,15年来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培养了一些年轻的研究者,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回顾和反思这15年的教研活动便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本文对程光炜的“重返八十年代”进行“重返”,梳理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探讨其研究方法和某些不足。
一程光炜回忆,有一次讨论马原的小说,一名学生尖锐地批评他和孟繁华先生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没有自己的观点,他们沿用了吴亮那篇著名的批评文章———《马原的叙述圈套》中的观点。
课后,他翻阅了几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文学史教材,发现文学史家们对马原的叙述和评价都大同小异,使用的都是80年代的“纯文学”观念。
“重返80年代”语境下的“重写文学史”反思
“重返80年代”语境下的“重写文学史”反思张德明“重返80年代”是程光炜教授与他的博士生群体近七八年来集中从事的一项文学研究工作,旨在“通过对80年代文学事件、文学期刊、文学论争、文学经典的深入清理,试图把80年代文学纳入一种更加历史化、知识化的学术生产之中”①,从而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80年代文学和文化进行“重新的理解和反思”②。
新近出版的杨庆祥著《“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③(以下简称《重写》)正是“重返80年代”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该著以“重写文学史”这一在80年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潮和文化事件为研究对象,细致梳理了“重写文学史”的来龙去脉,深入剖析了这一思潮的前因后果,为我们重新理解80年代文学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视角和有益的学术启示。
自然,杨庆祥的反思不可能穷尽“重写文学史”事件中携带的所有问题,也可能存在某些盲点和误区,显示出难以避免的有限性,这也呼唤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反思”,继续深化。
在这个意义上,我理解到,所谓“重返80年代”,将会是一代又一代学人以80年代文学和文化为“历史研究范围”(程光炜语),持续不断地回访和重塑80年代的学术活动。
“论从史出”与历史还原程光炜指出:“所谓文学史研究,实际是对历史文献的仔细整理和研究,是那种‘论从史出’,而非‘史从论出’的工作方式。
”④毫无疑问,《重写》是较为符合程光炜强调的这种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标准的,该著选择“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并将其一以贯之,既为论述的展开铺垫出坚实的历史基础,又使得最后的学术结论显得自然妥帖,水到渠成。
虽然始终坚持着“论从史出”的原则,但杨庆祥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和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这首先体现在叙事笔法的使用上。
为了将研究的地基建立在可靠的历史现场上,杨庆祥的学术论证往往会从史料呈现开始,让读者顺着史料的脉络进入历史语境之中,叙事笔法在展示具体史料上起到了有力的表达作用。
目的、思路与问题意识——关于“重返十七年文学”的再思考
目的尧思路与问题意识 ———关于“重返十七年文学”的再思考○王俊(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摘 要] “重返十七年文学”并非是要重返一段真实而原初的“十七年文学”,而是要将“十七年文学”作为问题,不仅要分析后世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诸多历史叙述,还要分析“十七年文学”现场中的当事人在“历史现场”的诸多历史叙述。
同时,重新回到“八十年代”,去考察1980年代制约我们对“十七年文学”理解的思维模式也成为“重返十七年文学”的一条重要思路。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历史文本; 历史叙述; 话语权力[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2-0007-02 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十七年文学”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重返十七年文学”的“现场”也成为一个被研究者频频提及的话题。
诚如一位研究者指出,作为“历史文本”的“十七年文学”早已被各种话语权力所重新的形塑,其真实的面目反而逐渐模糊不清。
“鉴于这些话语权力对‘十七年文学’所造成的遮蔽,因此,有必要进行适度的‘去蔽’,让‘十七年文学’重返‘十七年’的历史语境,以便‘回到历史深处去揭示它们的生产机制和意义架构,去暴露现存文本中被遗忘、被遮掩、被涂饰的历史的多元复杂性’。
”[1]88-89这样的反思既清醒又深刻,却并不彻底,反而会以“去蔽”的方式遮蔽更多的问题。
如果重返“十七年文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去蔽”,那么是否意味着在重返者/研究者心目中拥有一个没有遭受话语权力污染的原初的“十七年文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证,这样的“去蔽”不是另一种话语权力,不会对“十七年文学”形成新的遮蔽?而重返历史的现场去揭示历史的多元复杂性的尝试与努力,不会成为重新形塑“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文本的另一种话语实践?因此,重新思考“重返‘十七年文学’”的目的、思路以及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重返八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研究
“重返八十年代”与“十七年文学”研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及其研究的清理和反思显然成为了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显然,这个问题已非始于当下,1990年代以来左翼文学研究的升温、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论争、“纯文学”概念反思和“底层写作”的兴起等思想文化事件中,一条反思1980年代的知识脉络已经清晰可见。
20XX年“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实践,更是将这一反思活动全方位整体展开,并上升到方法论高度和文学史反思的层面上来。
“重返八十年代”有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它将1980年代搁置在一个开阔的文学场域,“尝试通过将八十年代历史化和知识化,探讨何种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了八十年代的文学建构。
”① 通过对重要作家、批评家的走访,对1980年代重要文学现象、作家作品、重要期刊和文学制度的分析,对核心概念的梳理,试图还原出一个复杂的80年代,从而揭示“80年代文学”及我们今天的文学史是如何“形成”的。
探寻80年代知识立场、文学成规、文学史叙述的形成,成为“重返八十年代”这一学术活动的核心层面。
正是在这个发生学意义的命题上,“重返八十年代”和“十七年文学”产生了紧密联系。
正如一位”重返”的研究者所言:“对1980年代文学的反思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反思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只有重新发现‘文革文学’、‘十七年文学’的复杂建构才能‘理解’1980年代文学的复杂建构,这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
”② 如果要从“起源性”的角度谈论“新时期文学”的话,如何面对“当代文学”的“遗产”,如何认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不仅是“八十年代文学”首要面对的问题,同样也是“重返八十年代”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十七年文学”和“八十年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在“文革”后至今的文学批评中,可能从没有一个时期像80年代批评那样热衷于对行进中的文学进行主题概括和归纳。
“人的发现”、“人道主义”、“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民族灵魂的重铸”、“现实主义的复归”、“反封建”等等,不一而举,在新时期之初,这样的总结显然有它独特的意义,就像刘再复所说,“新时期文学是在清除极左血污中开拓自己的道路的,它首先要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批评家的发现和呐喊“无疑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文化动力之一”。
重读八十年代文学——以“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现场”为根据
作者: 加藤三由纪[日][1];孙放远(译)[2]
作者机构: [1]日本和光大学表现学部;[2]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作家评论
页码: 198-19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文学边缘化;重读;现场;思维模式;主流地位;文艺界
摘要:在二〇〇八年年会上,“重读八十年代文学”的报告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为什么要重读八十年代?从八十年代至今已近三十年,与往昔文艺界的状况和作品有关而形成的新的资料或证言值得关注。
同时,八十年代是延续文学占据主流地位的人们的思维模式的前卫时代,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企望把对那时代的怀恋以及对创作感动的真实状况研究明白。
并且,在当下回顾往昔的时候,期待着读出以前没有读出的意义。
“重返八十年代”视野下的“现代通俗文学”研究
作者: 李阳
作者机构: 大连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艺评论
页码: 73-7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现代通俗文学;八十年代;《当代作家评论》;80年代文学;文学场域;文学知识;教学大纲;文学政策
摘要:从2005年李杨与程光炜在《当代作家评论》开设“重返八十年代”专栏开始,现当代知识界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知识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思活动。
恰如程光炜所说,重返者“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在大学教学大纲中变成‘文学场域’的‘80年代文学。
①这个“文学场域”不仅包括文学政策、文学思潮、文学出版等直接作用于文学生产过程的生产性元素,也包括文学史的建构。
重返“十七年”文学现场
作者: 刘成才[1]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艺评论
页码: 46-49页
主题词: “十七年”文学;现场;中国当代文学;学术刊物;学术文章;畅销书;访谈录;知识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重返八十年代”突然变成了学界的热点,一些高规格的学术刊物开设了相关专栏,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上了畅销书榜,①从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的学术文章来看.“重返八十年代”“关注的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知识构造过程中那些被不断遗失和扭曲的东西.那些被忘记或被改写的知识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 , 在很大程度上正 是通过强化 “ 十七年文学 ” “ 、文革 文学 ” 政治化” “ 的“ 和 非文学化” 来得以完成的 。
重要问题 。
“七 文 究l第1 期I0 . lrt im A dC e to1 十 年 学 研 总 3 1 2C i n ai 理 与 3 20 i s c r n 作
了文学 史的“ 历史性 的关联 ”冲 突 、 ( 承继 、 改造 、 转化 ) ,
学 的主体性” “ 、文化 热” “ 、现代派” 等一系列核心概 念的
行, 只有重新发现 ‘ 文革文学 ’‘ 、十七年文学 ’ 的复杂建 值 。这就 是当代文学 史叙述 的“ 断裂论 ” “ ,十七年文学 ”
构才能 ‘ 解 ’90年代文学的 复杂建 构 , 理 18 这之 间是 一
种同构关 系。” ②如果要从 “ 起源性 ” 的角度谈论 “ 新时 期文学” 的话 , 如何 面对 “ 当代文学 ” “ 的 遗产 ” 如何认 , 识“ 十七 年文 学 ” “ 革文学 ” 不仅 是 “ 和 文 , 八十 年代 文
对上 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及其研 究的清理和反思显
一
然成 为了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 显然 , 这个
问题 已非始于 当下 ,90年代 以来左翼 文学研 究的升 19
、
“ 十七年文学” 八十年代文学” 和“ 的关联性研究
在“ 文革 ” 至今的文学批评 中 , 后 可能从 没有一个
时期像 8 年代批评那样 热衷于对行进 中的文学进行主 0 题概括和归纳 。“ 人的发现 ”“ 、人道主 义”“ 、文明与愚昧
一
“ 重返八十年代 ” 有着 明确 的问题意 识 , 它将 18 90 年代搁置在一个 开阔的文学场域 ,尝试通过将八 十年 “
代历史化和知识化 , 探讨何种 力量以何种方式参与了八 十年代 的文学 建构 。” ①通过对重要 作家 、 批评 家的走 访 , 18 年代重要 文学 现象 、 对 90 作家作 品 、 重要期刊和 文学制度的分析 , 对核心概 念的梳理 , 图还原 出一个 试
别 是 “ 革 文学 ”以此 来 证 明 自己的 “ 确 性 ” 历 史价 文 , 正 和
正是 在这 个发 生学意 义 的命题 上 , 重返八 十 年 “
代” “ 和 十七年文学” 产生 了紧密联系。正如一位“ 重返 ” 的研究者所言 :对 18 年代 文学 的反思研究必须建立 “ 90
在对 ‘ 文革文学 ’ ‘ 、十七年文学 ’反思研究的前提下进
这显 然极 大地 妨碍 了五六 十年代 文学 的深 入研 究 。④ 提 出 ,8 年代文学 ”终 于逐 渐建构起了 自己 “ “0 去政治 19 90年代末 , 不断深 入的 “ 七年 文学 ” 究也 越来越 化 ” “ 十 研 、回归文学 自身” 的主流文学 史叙述 。 而这一建构的
显示 出这一阶段 文学 的丰富性和复 杂面貌 , 同时 , 越来 越 多的文学 史事 实也在 说明了 “ 新时期 文学 ” 之前文 和 学 史阶段的复杂纠葛 。 从“ 起源性 ” 角度 谈论 二者的关联性 , 的 昭示了“ 重
种姿态 、 一种心理 、 一种热切的渴望 , 那就是急于显示
新时期文学 的创作实绩和新的特质 , 从而将其与之前的
文学彻底划清界限。
一
复杂的 8 0年代 , 从而揭示“0年代 文学 ” 8 及我们今天 的
文学史是如何 “ 形成” 探寻 8 年代知识立场 、 的。 0 文学成 规、 文学 史叙述的形成 , 成为 “ 重返八十年代 ” 这一学术 活动的核心层面。
4 2
I霉 与 垂张 纠作I ics n C eti总 1  ̄ 1 2 十 年 学研 C t i A d i l第 3 120 l 七 文 ”究 i r m ra O l 3 l . 0
‘ 返 八 十 年代 " “ 七 年 ‘ 重 与 十 文学 ” 究 研
● 赵黎波
也 因此和 “ 新时期文学” 被人为地构成 了一种非常紧张
对抗 的历 史关 系 。
较早关注“0 7 年代文学” 5— 0 的洪子诚曾对这种“ 进 化论 ” 彩的文学观进行了反思 , 色 他认为 ,这种不断划 “ 新的阶段与过去关联 ” 的一清二楚的“ 断裂” 际上掩盖 实
学” 首要面对的问题 , 同样也是“ 重返八十年代 ” 面对的 分阶段 , 不断把每个阶段宣布为 ‘ 新的起点 ’不断掩盖 ,
切都是在对立中显 示出意 义 采取的通 ,
行策略即是将它和 “ 文革文学”“ 、十七年 文学”区别开 来 。新时期文学被视为一种对“ 十七年文学” 文革文 和“ 学” 清算 、 反拨 、 矫正和超越并向着“ 文学本身” 回归的文 学形态。新时期文学 ” “ 正是以这种潜在的“ 进化论 ” 观念 来建构了一个 完整 的 、 本质化 的“0 7 年代 文学 ”特 5- 0 ,
的冲突”“ 、民族 灵魂的重铸 ”“ 、现实主义的复归”“ 、反封 建” 等等 , 不一而举 , 在新 时期之初 , 这样 的总结显 然有
温 、新左派和 自由主义的论争 、纯 文学 ”概 念反思和 “ “ 底层写作 ” 的兴起 等思想文化事件 中 , 一条 反思 18 90
年代的知识 脉络已经清晰 可见 。20 05年“ 返八十年 重 代” 这一命题 的提 出和实践 , 更是将这 一反思活动全方 位整体展开 ,并上升到方法论高度和 文学 史反思的层
面上来 。
它独特的意 义 , 就像刘再复所说 ,新时期文学是在 清除 “ 极左血污中开拓 自己的道路的 , 它首先要赢得生存与发 展的权利 ”批评家的发现和呐喊“ , 无疑是新 时期文学发 展的文化动 力之一 ” ③ 。 但是 , 这样急不可待的总结和呐 喊除了使新时期文学“ 不惮于前驱” 之外 , 本身还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