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方向-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湖泊和地下水的基本知识3. 地貌- 地壳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的形成-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和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农业布局的因素- 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类型-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和功能- GIS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交通和导航中的应用五、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2. 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 地方性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城市污染等)3. 可持续发展策略- 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 生态农业和绿色建筑- 教育和公众参与请根据以上概要在Word文档中创建相应的文档,并按照实际文档的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和排版。

您可以添加适当的标题、小标题、列表和段落,以确保文档的清晰性和专业性。

此外,您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图表、图片和案例研究,以增强文档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高一地理学科是学习地理的入门阶段,主要包括必修一到三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自转产生地球日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含气体,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结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和纬度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位置。

4.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由比例尺、图例、方位角、图名和纬经网等要素组成。

比例尺可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有等距圆柱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二、必修二: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中国经度跨度广,气候多样。

2. 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常常遭受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必修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人口分布不均匀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挑战。

3.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涉及人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问题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

4. 中国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宇宙中的天体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恒星——明亮发光,发热;相对静止。

例如,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轮廓模糊,云雾状外貌。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例如地球是目前人们发现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例如月球(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彗星——扁长轨道,拖着长尾的彗星。

围绕太阳公转的哈雷彗星(周期76年)•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3、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和星云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宇宙中的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模型图1、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木星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地球是密度最大的行星。

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太阳系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a光照条件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b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地球上有液体水:海洋、液态水的形成。

第一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的概况:太阳与其他恒星一样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71%)和氦(27%). 表面温度约为6000K。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doc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doc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高中地理教案篇一第一节教学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

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

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

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球位置:高中地理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地球与地球位置。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蓝色的行星,是宇宙中唯一被人类独占的星球。

地球的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2.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略呈扁球状的椭球体,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地核外面的一层,由岩石和矿物质构成。

地壳是地幔外层的一层薄壳,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大陆和海洋。

3. 天气与气候:天气和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地球大气层中的气象现象,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量、季风等。

4. 地形与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凹凸的程度。

地貌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

地球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地形和地貌,例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5.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资源。

高中地理中研究的人口因素有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

城市是人类聚集居住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包括首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等。

2. 交通与通讯:交通和通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交通包括陆路、水路和空运等方式,通讯包括电话、邮件、互联网等。

3. 区域发展与城乡差距: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会有差异。

城乡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异。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中地理学习的范围包括能源、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等。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5. 城市化与人类活动: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

经典版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

经典版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地理(必修一)人民教育目录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 3 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 8 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 15 第四节地球的运动 18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5 第二节大气的热状况 28 第三节大气的运动 35 第四节大气的降水 44 第五节天气和气候 47 第三章地球的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和水平衡木 59 第二节海洋水 61 第三节陆地水 66 第四节水资源的利用 71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第一节地球的部圈层 73第二节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75第三节地壳运动 82第四节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85第五节地球能的释放 88第六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93第七节地壳的演化 97 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第一节生物和地理环境 100 第二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105 第三节土壤 110 第四节自然带 115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在地球上,我们仰望苍穹,可以看到太阳、月球以及各式各样的星星,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划破夜空的流星和拖着长尾的彗星。

通过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还可以观测到更多的恒星和星云,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

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它们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地球也是一个天体。

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属于人造天体。

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距离我们的远近,极其悬殊。

但是,人们都有这样的直觉印象:日月星辰看上去似乎是一样遥远的。

这就是说,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一个以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

根据这样的印象,人们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它的半径是无穷大。

这个圆球,叫做天球。

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各自的投影。

人们在说明天体位置和运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方向和产生的现象。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等。

- 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自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

- 地球公转: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五带划分)。

4. 大气环境- 大气组成:主要成分(氮气、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

- 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 气候系统: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分布。

5. 海洋与陆地- 海洋的分布: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环流、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 陆地的形态:陆地的类型(平原、高原、山地、盆地)、陆地的分布。

6.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定义、特点、利用方式。

-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火山、洪水、干旱、台风等。

-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预警系统、应急措施、灾后重建。

7.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 人口迁移:原因、类型、影响。

-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化管理。

8. 经济与文化-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指标。

-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类型、文化景观的形成。

-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9.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措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10.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遥感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定义、GIS的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1课本教材(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1课本教材(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1课本教材(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具有适合生命演化和人类的条件,因此,它成为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下问题。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地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晴朗的夜晚,当我们在户外漫步的时候,经常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

如果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连续数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辽阔的星空背景下,除了有闪烁的恒星,圆缺变化的月球外,还有不断移动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轮廓模糊的星云;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恒星。

如a、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它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氢。

b、行星是在椭圆形轨道上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它的质量比太阳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放射太阳光而发亮。

c、流星体式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天空某一区域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

d、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果借助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还可以观测到更多更遥远的恒星和星云.除了这些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天体外,宇宙中还有一些弥漫于星际空间的物质,如气体、尘埃等。

所有这些天体和星际物质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宇宙中的种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天体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里。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如何学好高中地理学地理的五大高中地理被誉为文科中的数学科目,在以前的时候学地理的都是理科生。

所以地理被说成文科中的数学。

掌握地理知识点我们要记知识点,我们办要把自然地理知识点掌握好,特别是有关公转自传,地球的时间差问题,这在高考时一般在选择题上出现一般是12分,而且不好做,我们解决方法是把课本上那个地球自转的地图好好掌握。

不光是地理这门学科,还有别的学科,知识点都是很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础,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踏实。

不懂就问是个好习惯不懂就问是一种正确的,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它需要任课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努力,它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特别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大家可千万不可因为问了不懂而气馁,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做地理笔记我们不要小看地理笔记,地理笔记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记笔记,我们不用都记笔记只要把经常考的知识点记下就行了,然后好好,看看都容易考什么,看看是哪方面的考的多些,我们就把重点放在哪方面,可不要没有终点的复习,这点是在高三复习时禁忌的,因为那样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记住易忘,效果不佳,所以记笔记是很有技巧的。

思考与总结不管是在看书还是在做题一定要学会思考,要不断地总结,这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成绩,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同步进行的。

高中地理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因素有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其中摩擦力减缓风速,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垂直于风向,不改变风速。

经典版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

经典版高中地理课本(必修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地理(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目录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3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8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15第四节地球的运动18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5第二节大气的热状况28第三节大气的运动35第四节大气的降水44第五节天气和气候47第三章地球的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和水平衡木59第二节海洋水61第三节陆地水66第四节水资源的利用71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第一节地球的内部圈层73第二节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75第三节地壳运动82第四节全球构造理论 ---- 板块构造学说85第五节地球内能的释放88第六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93第七节地壳的演化97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第一节生物和地理环境100第二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105第三节土壤110第四节自然带115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在地球上,我们仰望苍穹,可以看到太阳、月球以及各式各样的星星,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和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划破夜空的流星和拖着长尾的彗星。

通过天文望远镜和其他空间探测手段,还可以观测到更多的恒星和星云,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

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它们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地球也是一个天体。

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属于人造天体。

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距离我们的远近,极其悬殊。

但是,人们都有这样的直觉印象:日月星辰看上去似乎是一样遥远的。

这就是说,一切天体似乎都位于一个以观测者为球心的球面上。

根据这样的印象,人们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它的半径是无穷大。

这个圆球,叫做天球。

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各自的投影。

人们在说明天体位置和运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同天球球面相交于两点,这叫做天极,即南天极和北天极。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2张ppt)

高中地理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2张ppt)
类地行星
2020/7/24
16
行星地球
(3)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比较项目 包括的行星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木、土 天王、海王
行星
举例:金星、地球等 特点:质量小,不发光
2020/7/24
彗星
组成:冰物质 特点:绕太阳呈周期性运行,体积大, 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的外表;背向 太阳的一面有一条扫帚状的彗尾
5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卫星
流星体
举例:月球 特点:绕行星公转,本身不发光
组成:尘粒、固体块 特点:与大气摩擦生热而 燃烧发光,形成流星现象
2020/7/24
1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2020/7/24
1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天体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组成 地球和月球
特别说明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 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
2020/7/24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分类:按照天体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天体 和人造天体。
2020/7/24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1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1
纬度位置
同纬度比较,考昼虑长天气状况接或受地太势阳高辐低射的的时影间响长;短
空气密度
太阳 辐射
不海同拔纬高度度比较,考虑太阳高度角或白昼长短的影响; 季节差异时,要重穿透点大考气虑路太径阳高度角或白昼长短的影响;
天气状况
阴/晴/雨
云量
对(污影某染响一状太地况阳点高的度太大阳大气小辐透)射明、强度地弱势进、行天分气析状时况要(综晴合天考与虑阴纬天度状
不同纬度:
由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相同纬度: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太 阳辐射强,地势低太阳辐射弱。
(2)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的影响因素是?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天气→云量→削弱作用
海拔→昼长、空气密度
大气污染状况(大气透明度)→削弱作 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究:影响太阳辐射强弱因素—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全部被地 面吸收了?为什么?
=太阳常数× 垂直于太阳光 线的大圆面积 ×1小时
设平均每台私家轿车每百公里油耗10升,计算一小时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量能 同时供多少台私家轿车跑100公里?
1.86 × 1014 /10=18.6万亿台
换言之,太阳辐射一小时到达地球地表的能量,可让地球60亿人每人同时驾 驶3100辆私家轿车跑100公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节目标
• 1、能够说出太阳辐射的来源并运用实例总结其 对地球环境的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2、运用给出的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指出太阳大 气分层以及各层的太阳活动;
• 3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4、通过分析太阳活动为地球的影响,学会读图
●(2)地势(海拔):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 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 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案初稿
南师附中丁志军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理解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大气的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热力环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大气对地球保温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二、重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热力环流的原理、三力作用下的大气运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热力环流实验器材
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引入:
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讨论)
山上温度比地面低,这说明了什么?(设问)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

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能量之源。

太阳辐射又可分为三个能量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展示:太阳辐射波长分布图
读图讨论:
●太阳辐射波长分布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培养读图技能)
●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的波长有什么特点?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那个区?
●太阳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由实验可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能量最强部
分的波长越短。

地面和人体温度低,以红外线辐射能量。

转承:太阳的辐射能量到大气层后,是怎样把能量传递给大气的?
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板图讨论:
长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基本是透明的。

●可见光有没有被吸收?
●大部分红外线有没有被大气直接吸收?能量多不多?……………………………………………………………………………………………………......
●到达地面的可见光被地面吸收,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
射?会不会被大气吸收?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向上一段高度内温度会
怎么变化?
●大气吸收热量后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外太空,另一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地面逆
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是太阳晒热了地面,地面烘热了大气。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 现象探究: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反射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散射
●反射、散射和吸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讨论:
●二氧化碳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辐射和地面
辐射,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对气温有什么影响?(全球气候变暖)
课后阅读:
我们知道了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光能量的吸收和转化,那么紫外区的能量到哪儿去了?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自主探讨。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是太阳晒热了地面,地面烘热了大气。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这就是为什么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的原因,难怪高处不胜寒!
转承: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不同性质的地面温度是不同的,同纬度,海洋和陆地就有温差。

提问:请学生说说白天和晚上在海边的不同感受。

由白天和晚上的风向不同切入实验P32活动。

讨论:通过烟雾的飘动,我们得出了什么规律?冷热不均引起了热力环流
板书:二、热力环流
板图与分析:结合试验,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产生
总结: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高低压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二、教学重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地转偏向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解动态分析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引入:有人说“乡下的风,城里的雨”,(请讨论: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能解释吗?)(根据同学回答板图热力环流,上升气流降温、凝结成云致雨)
在板图上指出空气的水平运动即我们感受到的风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讲解:由于存在水平气压差,大气就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那么风力有大有小,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知识点:
等压线:
气压差:
气压梯度:(结合p35活动(1))
水平气压梯度力: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小结: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运动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转承: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只要存在合外力,物体的速度就会一直增大,风速会一直增大下去吗?(设问)不会,因为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还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同学们不知道地转偏向力,但一定看到过他的影响,在北半球,使运动的物体向右偏,例如,水流向右偏,对右岸的侵蚀加大。

展示侵蚀图片。

讲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很复杂,现在我们只要知道,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和影响。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运动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大,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也越大。

地转偏向力不改变风的大小。

风一旦形成,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板图:(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渐变)
(北半球)
1010 1008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提问: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风速还会增大吗?
小结: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 转承:高空大气只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运动,近地面的大气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大气最终是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的。

展示三力平衡图
讲解:
●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画出风向
1010 (北半球)
有风向和偏转关系可判断属于那个半球
小结:在三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活动:p35(2)
总结: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第一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