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教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复习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用什么通式表示?3、复分解反应哪五种常见类型?4、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要满足什么条件?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解题关键:1、熟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特别要掌握一些特征反应。
2、掌握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熟记物质溶解性规律。
4、熟记十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
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或相互反应。
物质间相互不起反应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若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
常见十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H+与CO32-、HCO3-、OH-不能共存;OH-与NH4+、H+、Fe3+、Cu2+、Mg2+不能共存;Ag+与Cl-不能共存;Ba2+与CO32-、SO42-不能共存;Ca2+与CO32-不能共存。
例题1: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Cl-、SO42-、NO3-。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液体,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
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B. 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D.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课堂练习】1、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aCl2、HCl、NaNO3B.KOH、HCl、(NH4)2SO4C.K2CO3、Ba (NO3)2、NaOH D、FeCl3、NaCl 、KNO3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1—、OH—、Na+ B.H+、SO42—、HCO3—、K+C.Ba2+、H+、SO42—、Mg2+D.Cu2+、C1—、NO3—、H+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NO3、NaCl、Mg(NO3)2、NaOH B.Ca(OH)2、NaNO3、Na2CO3、NH4ClC.HCl、K2SO4、NaOH、NaNO3D.NaCl、HCl、MgSO4、Cu(NO3)24、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A、(NH4)2SO4、FeCl3、NaNO3、K2SO4B、KOH 、KNO3、NaCl、KMnO4C、MgSO4、NaCl、HNO3、K2CO3D、Ba(OH)2、CuSO4、MgCl2、H2SO4应用二、应用于去除杂质除杂质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不增”:不能带入新杂质。
教案复分解反应
教案:复分解反应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情境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3. 了解和分析复分解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与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溶液中经过加热或加入特定溶剂后,分解成两个或更多个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由于化合物中有两个不同的阴离子或阳离子,其中一个离子在化合物溶解后与溶液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化合物。
2. 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实验1:氯化银的复分解反应材料:氯化银(AgCl)、氢氧化钠(NaOH)、硝酸银(AgNO3)、盐酸(HCl)、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
过程:a) 取一小块氯化银加入试管中;b)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 加热试管,观察反应现象;d) 实验结束后,加入少许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结论:复分解反应使氯化银分解为氢氧化银和氯化钠。
实验2:硫酸铜的复分解反应材料:硫酸铜(CuSO4)、氢氧化钠(NaOH)、铜箔、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滴漏管。
过程:a)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硫酸铜;b)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 加热试管,观察反应现象;d) 实验结束后,用滴漏管加入少许水,观察反应现象。
结论:复分解反应使硫酸铜分解为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3. 复分解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复分解反应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的各个领域。
例如:a) 农业领域:氯化钙的复分解反应可用于制备融雪剂,改善道路行车环境;b) 化工领域:硫酸铵的复分解反应可用于制取氨气,生产氨水等;c) 医药领域:水合氢氟酸的复分解反应广泛应用于石膏模型的制作等。
4. 实验设计与实验记录学生根据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设计自己的复分解反应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材料、观察结果等。
三、教学评价1. 设计问题:请列举三种生活或工业中应用了复分解反应的实例,并说明其原理和过程。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四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教案
在的是()A.NaOH、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C.Na2CO3、NaCl、Na2SO4D.HCl、BaCl2、NaNO32.下列各组离子在pH=1或pH=13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Mg2+、NO3-、SO42-B.Na+、H+、NO3-、SO42-C.Na+、K+、CO32-、SO42-D.K+、Ba2+、Cl-、NO3-思考:什么情况下离子才不共存?探究四:除杂质选择恰当的试剂,除去有关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1)HCl溶液(H2SO4);(2)NaCl溶液(Na2CO3);(3)KOH溶液(K2CO3);(4)Ca(NO3)2溶液(CaCl2);【思考】除杂质的原则是什么?【探究提升】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完成下列习题: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和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离子共存就是指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生成水、气体、沉淀。
除杂质关键是要选对试剂选对反应原理。
认真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明白每一类反应的特点和通式。
★★★当堂检测----巩固新知(测试自我,我细心!)★★★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a(OH) 2+H2SO 4===CaSO 4+ 2H2O B.CO2+2NaOH===Na2CO3+H2OC.K2CO3+2HCl===2KCl+ H2O+ CO2↑D.AgNO3+NaCl===AgCl↓+NaNO32.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含有H+)中能大量共存(指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是( ) A.Ag+、Na+、Cl-、NO3-B.Na+、K+、OH-、SO42-C.K+、Na+、CO32-、Cl-D.Ba2+、Mg2+、NO3-、Cl-3.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4)有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5)中和反应:,(6)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教案
复分解反应的教案教案标题:复分解反应的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过程。
2.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复分解反应相关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以验证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教学资源:1. 复分解反应的教学PPT或幻灯片。
2. 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如试管、试剂瓶等。
3. 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表格。
教学流程:引入(5分钟):1. 利用教学PPT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复分解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有何不同之处。
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表格。
2. 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何规律可寻。
解释(10分钟):1. 结合学生实验结果,向学生解释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拓展(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其他复分解反应的例子,让他们尝试解释其过程和机理。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复分解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巩固(1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复分解反应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解答和思路。
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复分解反应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和研究,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
2. 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3. 收集学生完成的实验记录表格和解答问题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研究,探索复分解反应的更多应用和机理。
2. 提供更多的复分解反应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解释和分析。
3.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写作,撰写关于复分解反应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2022_2022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专题复习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教案
2022_2022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专题复习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教案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与技能目标: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物质的共存、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并得出常见化合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二、重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三、学习方法指导:记住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和常见的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解决离子共存等问题,教会学生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引入:请同学们写出以下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2、大理石和稀盐酸3、石灰水和纯碱溶液思考:1、这三个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2、反应有什么规律呢?板书:一、复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表达式和特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1.定义: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2.表达式:AB+CD=AD+CB3.特点:双交换,价不变(两次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写法举例:Fe2O3+HCl==思考:化学反应A+B→C+D中,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举例)板书:二、复分解反应的类型1.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2酸与碱的反应3酸与盐的反应4碱与盐的反应5盐与盐的反应思考:是不是只要上述几种物质相互混合就一定能反应呢?板书: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生回答老师总结)1、生成物中有、或,三者中必含其一,反应才能发生,否则不反应!2、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反应物一般要求可溶(微溶)生成物有水或气体生成,反应物一般不做要求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板书:四、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动画展示:复分解反应微观示意图1、NaOH+HCl==NaCl+H2O2、Na2CO3+2HCl==2NaCl+H2O+CO2↑3、BaCl2+Na2SO4==BaSO4↓+2NaCl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反应方向:向着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板书:五、复分解反应的(一):(离子共存)展示:含义: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等物质生成,则这两种离子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否则,则不能大量共存)。
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
入
1.故事导入
2.开始演示多媒体课件。
思考、回答。
知识结构的讲授一、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1、提问:什么样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2、共同分析:
3、总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像这一
类反应就叫复分解反应。
4、提问:复分解反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5、分析与解释:双交换、价不变。
6、多媒体演示:AB+CD=AD+CB
7、提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析与解释:
反应物:有酸在,可过关;无酸在,两相溶。
生成物:沉淀、气体、水
8、酸碱盐的溶解性:
碱:溶碱四类:钾钠铵钡
盐:硫酸钡、氯化银不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思考,
作答,
听讲。
思考,
观看。
思考,
回答。
二、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分析:酸+碱=盐+水
2、强调:中和反应就是指酸与碱发生的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
反应。
3、分析:酸+盐=酸+盐
4、分析:碱+盐=碱+盐
5、分析:盐+盐=盐+盐
6、总结: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有这么四类。
7、判断这两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CO2+2NaOH=Na2CO3+H2O
8、总结:
9、提问:是不是任何的酸与盐、碱与盐、盐与盐之间都可以发生反
听讲,
思考,
观察。
思考,
作答。
思考,。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复分解反应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实例。
3. 能够预测复分解反应产物。
教学重点:
1. 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实例及产物。
教学难点:
1. 针对不同情况预测复分解反应的产物。
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示例分析。
2. 实验演示。
3. 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
2. 实验指导书。
3. 讲义、PPT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化学复分解反应吗?有什么实例可以举例说明吗?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几个常见的化学复分解反应实例,并推导产物。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 进行一些化学复分解反应的实验演示,观察产物变化。
2.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四、讨论(10分钟)
1. 学生小组讨论,针对不同情况预测化学复分解反应的产物。
2. 学生展示自己的预测结果,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化学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实例。
2. 强调化学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请学生完成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下节课的知识。
五四学制化学课堂教学:复分解反应实例解析教案
五四学制化学课堂教学:复分解反应实例解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示例,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解析复分解反应的产物。
2.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实验操作和化学计算等方法,解析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工作的热情,注重观察、发现、实验和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复分解反应的产物,以及在实际中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2.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和解决复分解反应产物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化学反应,并展示实验结果。
2. 导入与讨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复分解反应的例子,并与学生讨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产物。
3. 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分解反应。
四、教学内容介绍1.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含有离子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经过交换离子的作用,而生成既有沉淀又有新化合物的反应。
这种反应又称为"双重置换反应"。
2. 复分解反应产物的确定方法(1)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状况,以及化合物的溶解度进行判断。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分析复分解反应的产物。
(3)通过实验操作,确定复分解反应的产物。
3. 复分解反应的实例分析实例一:硝酸钠与氢氧化钡在水中反应。
实验过程:(1)将硝酸钠加入氢氧化钡的水溶液中。
(2)反应结束后,通过滤纸过滤,得到沉淀。
实验结果:(1)沉淀的组成是硝酸钡。
(2)水中还残留一部分未反应的硝酸钠和氢氧化钡。
解析过程:(1)根据化学式,硝酸钠(NaNO3)和氢氧化钡(Ba(OH)2)在水溶液中,可以产生离子:Na+、NO3-、Ba²+和OH-。
(2)通过交换离子的作用,鉴定得到产物:沉淀为Ba(NO3)2,溶液中为NaOH和Ba(OH)2。
实例二:硫酸钡与碘化钾在水中反应。
实验过程:(1)将硫酸钡溶液和碘化钾溶液混合。
复分解反应教案
复分解反应教案教案标题:复分解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 能够解决与复分解反应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滤纸、玻璃棒等;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等;3.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单一替代反应和双替代反应的知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原子重新组合;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复分解反应?它与其他反应有何不同?探究:1. 展示实验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沉淀;2. 引导学生思考: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如何解释产生的气体和沉淀?3.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原理,并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知识讲解: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原理的讲解;2. 介绍复分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如氢氧化物的分解、酸的分解等;3. 解释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原子重新组合过程。
实验操作:1.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的复分解反应;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分析产生气体和沉淀的原因;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复分解反应?2.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其他物质的复分解反应,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与同学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小结与评价:1. 教师进行教学小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学习收获;3. 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化学反应的奥秘。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如分析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竞赛或科学展示,展示他们在复分解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4.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结合实例,讲解复分解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教学重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设计专项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复分解反应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复分解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中的应用。
-此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
4.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表达、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2.能够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利用复分解反应进行物质鉴别、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初中复分解教案
初中复分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 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 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2. 复分解反应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复习已有知识,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一种反应类型能够同时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2. 提问: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它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1. 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反应中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化合物。
2. 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化合物。
3. 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中的离子能够与生成物中的离子形成沉淀、气体或水。
4. 举例说明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过程,如: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三、应用拓展1. 让学生尝试分析一些实际例子,判断是否为复分解反应。
2. 引导学生思考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制取氧气、制取氢气等。
四、总结反馈1.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复分解反应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够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习 教案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2.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物质的共存问题。
二、重点:会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教法—实验探究、教师引导。
学法—自主学习、交流合作。
四、教学设备:多媒体、仿真化学实验。
五、教学过程:(一)通过复习导入新课:【PPT 展示】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规律 表达式:AB + CD → AD + CB2、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钾钠铵盐均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盐酸盐记住银和汞,硫酸铅钡水不溶; 含有碳酸根的盐可溶只有钾、钠、铵;含有氢氧根的碱可溶钾、钠、钡和铵。
(二)实验探究:【仿真化学实验室演示】【PPT 展示】 利用仿真化学实验室演示相关实验 (三)、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A 组实验编号试管中的药品 加入试剂反应现象是否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A1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稀H 2SO 4溶液A2液K 2CO 3溶液稀H 2SO 4溶液A3Mg(NO 3)2溶液稀H 2SO 4溶液B组:实验编号试管中的药品加入试剂反应现象是否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B1 稀H2SO4溶液Ba(NO3)2溶液B2 NaOH溶液Ba(NO3)2溶液B3 K2CO3溶液Ba(NO3)2溶液C组实验编号试管中的药品加入试剂反应现象是否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C1 滴有酚酞的稀H2SO4溶液NaOH溶液C2 K2CO3溶液NaOH溶液C3 Ba(NO3)2溶液NaOH溶液D组:实验编号试管中的药品加入试剂反应现象是否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D1 稀H2SO4溶液K2CO3溶液D2 NaOH溶液K2CO3溶液D3 Ba(NO3)2溶液K2CO3溶液(四)、学生展示合作交流结果(五)、归纳总结【PPT展示】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书写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书写“三步曲”(六)、学以致用【PPT展示】学生讨论交流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铜盐,钡盐,汞盐,银盐等)在溶液中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 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思路:一、课题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但教材却单单只从生成物的角度讲解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从而给学生在判断该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带来了不便。
故而在此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进一步的讲解。
二、设计思路有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再由有关复分解反应的练习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展示推导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实质。
教学目标:1、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基础要求)2、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完整条件。
(提高要求)3、从离子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最高要求)4、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实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近几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很多有用的物质,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因此有人说“是化学创造了第二个物质世界”。
但是,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烦恼”。
例如,江河污染日趋严重。
而我们又能够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去防范与治理江河污染呢?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该问题有所了解。
[多媒体投影]简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提出课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一(提问)什么叫做复分解反应。
(学生回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讲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
其中,奇数题为基础题,偶数题为提高题,大家选择性完成。
课堂练习题:二、下列复分解反应都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1.1.2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两交换,价不变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有酸参加无条件无酸参加需可溶或微溶生成物有沉淀析出或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四、复分解反应的类型①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HNO3 + CuO = Cu(NO3)2+ H2O;3H2SO4+ Fe2O3= Fe2(SO4)3+ 3H2O;②酸+碱→盐+水HCl + NaOH = NaCl + H2O;Cu(OH)2+ 2HNO3= Cu(NO3)2+ 2H2O;③酸+盐→新酸+新盐A.酸与碳酸盐反应。
酸 + 碳酸盐→新盐 + 二氧化碳 + 水2HCl + CaCO3 = CaCl2+ CO2↑+ H2OB.特殊盐与酸反应产生沉淀, 可溶性的酸和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酸或盐。
HCl + AgNO3 = AgCl↓+ HNO3;H2SO4+ BaCl2= BaSO4↓+ 2HCl④碱+盐→新碱+新盐CuSO4 + 2NaOH= Cu(OH)2↓+ Na2SO4;Na2CO3+ Ca(OH)2= CaCO3↓+ 2NaOH;⑤盐+盐→新盐+新盐CuSO4 + Na2CO3= CuCO3↓+ Na2SO4;NaCl + AgNO3 = AgCl↓ + NaNO3五、复分解反应的应用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物质相互间不反应或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就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1、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H+与OH-2、生成气体不能大量共存:H+与CO32-、OH- 与NH4+3、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l-与Ag+、SO42-与Ba2+、OH- 与 Fe3+、Cu2+、Mg2+等、CO32-与 Ca2+、Ba2+、Ag+等例题: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2SO4、HCl B.NaOH 、NaCl 、HNO3C.MgSO4、NaNO3、KOH D.Na2CO3、KNO3、HCl【分析】此类题目可用排除法来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1.1复分解反应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概念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归纳法【教学准备】试管架、试管、滴管、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硝酸钡溶液。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2)碳酸钠和稀盐酸(3)大理石和稀盐酸(4)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2、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学生代表交流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教师对学生的书写速度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三)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自主学习:完成《课时练》P70“知识点一”合作学习:演示实验[11-3]学生观察现象,完成课本P75表格学生代表板演方程式的书写并交流写法(教师对学生的书写,归纳的能力做出评价)学生活动:完成《课时练》P70 “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展示:(大屏播放):动画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动画模拟图,说明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重点强调: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和有水生成点拨:只交换,价不变。
学生阅读课本P114页,了解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学生自编记忆口诀小组展示:(大屏展示)钾、钠、铵盐、硝酸盐,都可溶于水中间;盐酸盐,银不溶,硫酸钡,水不溶;碳酸盐,能溶只有钾、钠、铵。
学生活动看谁记得快(时间5分钟)教师评价短时记忆能力较好的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课后及时巩固自主学习:完成《课时练》P70“知识点二”合作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学生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结合酸碱盐溶解性信息判断课本75页表格内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组内交流: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判断是否正确,小组间对方案进行评价。
11.1 复分解反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案
第10讲复分解反应【教学目标】1.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3.掌握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教学重点】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及应用;【教学难点】1.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知识点睛知识点一复分解反应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可总结归纳为五种类型:(1)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2)酸+ 碱→ 盐+ 水(3)酸+ 盐→ 新盐+ 新酸(4)碱+ 盐→ 新盐+ 新碱(5)盐+ 盐→ 新盐+ 新盐3. 复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 + CD → AD + CB4. 注意:(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隶属于复分解反应。
(2)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5.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可发生;若反应物为盐与盐、盐与碱的反应时,还要求反应物为可溶物。
知识点二书写1.交换位置(里应外合)2.定化学式(价不变)233. 配平知识点三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一)判断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共存 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1. 产生沉淀而不能共存:比如:OH +与Fe 3+、Mg 2+、Cu 2+均不能共存;CO 32-与Ba 2+、Ca 2+均不能共存; SO 42-与Ba 2+不能共存;Cl -与Ag +不能共存。
2. 产生气体而不能共存:比如:H +与CO 32-、HCO 3-不能共存;3. 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比如:H +与OH -不能共存; 【例题讲解】1.在pH 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H +、K +、OH -、3Fe +B .Na +、2Ba +、Cl -、24SO -C .Na +、H +、Cl -、23CO -D .Na +、K +、3NO 、Cl -【答案】D2.下列各组物质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BaCl 2 Na 2CO 3 B .KNO 3 HCl CaCl 2 C .H 2SO 4 FeCl 3 NaNO 3 D .NaOH HNO 3 NH 4NO 3【答案】B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H +、Cl -、HCO 3-B .H +、Na +、OH -、SO 42-4C .Na +、K +、NO 3- 、Cl -D .Ag +、Ca 2+、Cl -、NO 3-【答案】C 【变式训练】1.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NaOH 、NaCl 、K 2SO 4 B .MgSO 4、Cu (NO )3、KCl C .KNO 3、ZnCl 2、Ca (NO 3)2 D .CaCl 2、(NH 4)2SO 4、K 2CO 3【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32BaNO 、24K SO、NaCl B .NaOH 、3KNO 、NaCl C .23Na CO 、()2Ca OH 、3NaNO D .KCl 、NaOH 、4CuSO【答案】B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 +、NH 4+、Ba 2+、Cl -、CO 32-、SO 4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1.1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复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2)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基本类型。
难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微观理解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一: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表达式1、让学生回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教师强调概念中的相互交换成分2、让学生分析以下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CO2 + 2NaOH Na2CO3 + H2OSO2 + 2NaOH Na2SO3 + H2O学生判断之后,让他们分析原因。
然后,在引入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复分解,并提出问题:这个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发生改变?3、教师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CD AD + CB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学生练习: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哪些是复分解反应:(1)Ca(OH)2和Na2CO3溶液(2)Fe2O3和稀H2SO4(3)NaOH溶液和CO2(4)NaOH溶液和稀HCl(5)K2CO3溶液和稀HCl(6)CuCl2溶液和稀H2SO4让后让学生代表到黑本上书写相应的反应,并做出判断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三:复分解反应的类型1、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酸的化学通性、碱的化学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分析哪些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酸+碱→盐+水(3) 酸+盐→ 新酸+新盐;(4) 碱+盐→ 新碱+新盐;(5)盐1+盐2 →盐3+盐4并让学生每一个类型写出一个反应,学生代表演板。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书写的化学反应。
2、屏幕展示以下两个反应:Cu(OH)2 + ZnCl2CuCl2+Zn(OH)2BaCl2 + CaCO3CaCl2 + BaCO3并分析这两个化学反应能否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
入
1.故事导入
2.开始演示多媒体课件。
思考、回答。
知识结构的讲授一、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1、提问:什么样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2、共同分析:
3、总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像这一
类反应就叫复分解反应。
4、提问:复分解反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5、分析与解释:双交换、价不变。
6、多媒体演示:AB+CD=AD+CB
7、提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分析与解释:
反应物:有酸在,可过关;无酸在,两相溶。
生成物:沉淀、气体、水
8、酸碱盐的溶解性:
碱:溶碱四类:钾钠铵钡
盐:硫酸钡、氯化银不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思考,
作答,
听讲。
思考,
观看。
思考,
回答。
二、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分析:酸+碱=盐+水
2、强调:中和反应就是指酸与碱发生的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
反应。
3、分析:酸+盐=酸+盐
4、分析:碱+盐=碱+盐
5、分析:盐+盐=盐+盐
6、总结: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般有这么四类。
7、判断这两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CO2+2NaOH=Na2CO3+H2O
8、总结:
9、提问:是不是任何的酸与盐、碱与盐、盐与盐之间都可以发生反
听讲,
思考,
观察。
思考,
作答。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