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透视

合集下载

西安市2000-2010年人口变化特征及问题浅析

西安市2000-2010年人口变化特征及问题浅析

西安市2000-2010年人口变化特征及问题浅析摘要:人口变化特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结合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陕西省图书馆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西安市10年来人口变化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安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西安人口特征人口问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0 年来西安常住人口增加100 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作为大型城市的西安在人口特征上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特征易导致人口发展中面临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拟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进行对比,找出10 年来西安人口变化的特征,并着重分析西安人口问题,以期对相关部门决策有所裨益。

1西安市人口变化主要特征1.1西安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户籍人口增长缓慢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西安市常住人口为846.78 万人,户籍人口为739.61万人。

“六普”常住人口数与“五普”时的741.14万人相比,增加了105.64 万人,增长率为14.25%,年均增长率为1.34%。

而1990—2000 年10 年间常住人口共增加123.19万人,增长19.93%,年均增长 1.77%。

“五普”时户籍人口数为651.94 万人,近10 年来户籍人口数只增加了87.67 万人,增长率为13.45%,年均增长率为1.16% 由此可见与常住人口相比户籍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从全国范围来看,10 年来人口总数增加了近7390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7%。

[1] 西安常住人口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1.2中心城区人口持续减少,郊区人口大量增加由于研究的学科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西安的地域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约定,本研究采用的是行政区划法中的地域范围。

由“六普”可知,西安市九区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如下:排名是长安区(98.08万),雁塔区(79.31万),碑林区(73.25万),临潼区(69.76万),莲湖区(64.09万),未央区(51.70万),灞桥区(50.86万),新城区(50.36万),阎良区(25.24万)。

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第5、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第5、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第5、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袁麒翔;李加林;徐谅慧;曹罗丹;王明月【摘要】利用Excel、ArcGIS软件分析宁波第5次和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期的外来流动人口的结构变化趋势、流动人口来源地和现住地变化趋势以及人口迁移流动原因。

结果表明:(1)从数量上看,宁波流动人口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从年龄构成看,流动人口儿童比重逐步上升,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文化构成看,宁波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程度逐步下降。

(2)宁波省外流动人口比重大幅增加,且现住地呈现出由老三区向外围扩散的趋势。

(3)大量的工作岗位,较高的报酬以及较低门槛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是外来人口来宁波务工经商的重要原因。

%Using Excelland ArcGIS, the structure change tendency, the origin and current inhabitation change tendency, and the causes of migration in Ningbo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fifth and six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following points:(1) Migrant population in Ningbo is on the rise;the youngsters in population are gradually taking larger proportion and taking lead in growth;the overall education level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s on the decline. (2) The influx of the non-Zhejiang-native migrant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the inhabitation shows the trend of moving from Ningbo city to peripheral areas. (3) Labor-intensive sectors are the main employment factor attracting the migrants to settle in Ningbo.【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流动人口;结构特征;变化趋势;宁波【作者】袁麒翔;李加林;徐谅慧;曹罗丹;王明月【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宁波大学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21.2;C921.3人口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重要体现. 流动人口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且带来了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构成、人口的城乡分布、社会的阶层结构、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变迁[1].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的特征对于制定城乡发展战略, 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宁波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 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着全国各地相当规模的外来人口流入. 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10年宁波市流动人口分布范围广, 流动量大, 特别是全市外来流动人口多达228.85万人, 占全部常住人口的30.09%, 与第5次人口普查时期相比共增加了 135万人, 增长率为168.80%, 年平均增加13.50万人. 庞大的外来流动人口及其迅速增长的趋势对宁波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正负双方面的影响, 引起了宁波市人口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包括我国过去10年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人口分布和人口城镇化等多方面数据,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邹湘江[3]基于“六普”数据, 研究了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特征; 郭志仪等[4]则基于第6次普查数据探讨了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 笔者拟基于宁波第5次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以宁波市的县(县级市、区)为基本行政单元, 采用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宁波外来流动人口的来源地与现住地, 揭示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 为宁波市制定合理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1.1 外来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变化趋势第6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10年宁波市常住人口为760.6万人, 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164.3万人, 增长率为27.56%, 年平均增加16.4万人, 年均增长 2.46%. 2010年户籍人口为 574.7万人, 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33.1万人, 增长率为6.1%. 2010年全市外来流动人口228.8万人, 其中省外流入宁波的人口为 198.3万人, 占总外来人口的 86.67%,比2000年的135万增加了近1倍. 2010年外来流动人口数与户籍数之比达到 1:2.5, 远远超过 2000年两者之比 1:4.0. 因此, 从总体变化趋势看, 宁波市呈现出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的趋势.1.2 外来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及变化趋势对比第5次和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图1),外来流动人口中, 儿童人口逐步增多, 2010年全市0~9岁的外来流动人口为16.7万人, 占全部外来人口的比重为7.29%, 比2000年的6.02%提高了1.27个百分点. 这表明成年人口携带儿童(子女)来宁波或在宁波生育子女并将子女留在身边抚养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这与宁波市对外来幼儿的入学、医疗配套等政策的逐步到位有一定的关系. 出于亲情、幼儿培养等原因, 父母更愿意将子女留在身边.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宁波15~59岁的外来流动人口为 202.8万人, 占总流动人口的88.59%, 其中20~44岁的青壮年人口为159.9万人,占总流动人口的比重高达 69.88%. 2000~2010年,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的人口的迅速流入, 促使宁波市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较快. 由于流动人口中大量年轻人涌入, 一部分成为常住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年来宁波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 2010年常住人口中, 宁波市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共有 65.5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8.61%,与2000年时的8.75%相比, 下降了0.14个百分点.1.3 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及变化趋势根据资料整理可得宁波市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构成(表1). 由表1可知, 宁波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基本呈正态分布, 以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 2000年和2010年分别占总流动人口数的 43.22%和 53.49%. 以它为中心, 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和降低, 比重逐渐降低. 为进一步明确社会对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的选择特性, 把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与宁波常住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进行了对比, 发现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与宁波常住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有很大的差别.宁波市常住人口文化构成, 2000年以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 38.93%为峰值,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52.69%, 呈明显的负偏; 2010年以初中文化程度的 39.73%为峰值,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4.96%, 基本呈正态分布. 可以看出, 在10年间宁波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高.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文化构成, 2010年与2000年相比, 宁波的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表 1). 其中初中及以下人口比重合计为 83.67%, 仍占绝大多数, 且比全市常住人口的同等文化程度的比重高出8.9个百分点. 可见, 2010年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要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高学历的流动人口虽然在逐年增加, 但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依然较低,仅占流动人口总量的 6.75%, 且低于 2000年的9.21%. 结合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以及2次普查数据对比分析, 更多的外来人口, 特别是低文化程度的外来人口将会大量涌入宁波.2.1 外来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分布及变化趋势2010年宁波市外来流动人口为228.8万人, 其中来源于省外的流动人口共198.3万人, 占总流动人口的 86.67%. 而 2000年, 宁波市外流动人口135.6万人, 其中来源于省外人口为 61.2万人, 占45.14%. 与2000年相比, 2010年流动人口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大幅增加, 而且省外流动人口的比重也大幅增加, 占外来人口的绝大部分.宁波市省外流入人口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却相对集中, 2000年主要是来自安徽、四川、江西和贵州4个人口稠密、经济相对落后且距离浙江相对较近的省份, 合计占省外流入人口的 73.26%. 2010年, 宁波省外流入人口的来源在全国范围有分散化趋势, 主要来自安徽、四川、贵州、江西和河南, 5个省合计占省外流动人口的69.98%,略低于2000年来自安徽、四川、江西和贵州4个省的流动人口比重. 这表明宁波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增强.2.2 外来流动人口的现住地分布及变化趋势2000年宁波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以慈溪、鄞州、海曙和江东4个县(市、区)最多, 分别为27.6万人、23.8万人、14.1万人和12.1万人, 占总外来流动人口比重的20.36%、17.60%、10.42%和8.93%. 从经济和就业看, 离市区较近, 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是外来人口聚集之地, 慈溪等4个县(市、区)经济发达, 就业机会多, 生活设施相对便利, 成为外来人口的首选之地.不同的是, 2010年宁波外来流动人口中选择居住于鄞州区的人数最多, 共有 54.3万人, 比重较2000年有显著提高, 占全市外来人口总量的23.74%.其中, 省外流动人口就有41.7万人, 占宁波市省外流动人口总量的 21.04%; 市外流动人口居住人数位居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慈溪、北仑.2010年宁波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的外来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之和与2000年比少了12.31个百分点, 仅占13.05%. 2010年流动人口居住地相对集中分布于鄞州、慈溪、北仑、余姚、镇海(图2),且这5个区域流动人口所占比重之和比2000年增加了16.29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宁波外来流动人口在宁波的分布情况呈现出由宁波老城区向四周转移的趋势.3.1 宁波外来流动人口结构特征变化的原因2000年和2010年宁波外来流动人口中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经济型流动人口最多, 务工经商为宁波市流动人口迁移流入的首要原因. 宁波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能提供大量商机和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到宁波打工以及创业. 来宁波的外来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 22~44岁(图 1), 因为这部分人群具有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 更富有迁移性, 并且身强力壮, 能从事一些本地人不愿从事的服务行业或需要体力的行业(如保姆, 搬运工),他们来到宁波能获得超过在迁出地几倍的收入.但同时这部分人群多数未受过高等教育, 甚至未完成义务教育. 2010年宁波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30.18%. 与2000年相比, 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程度呈现倒退趋势(图3).这与宁波市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二、三产业不无关系. 据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 2010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数据, 二、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占宁波市的55.6%和40.15%. 宁波二、三产业中特别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但是这些行业的门槛要求较低, 收入相对较高, 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外来人口来宁波务工经商.3.2 宁波外来流动人口来源地、现住地变化原因宁波外来流动人口来源地分布范围变广. 从大环境来看, 2000~2010年宁波港口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形象塑造全面开展, 宁波将秉承“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的理念, 打造一座更美好的海滨城市.从外来人口内部看, 部分宁波外来务工人员, 在宁波地区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报酬, 回到老家进行了一定的宣传. 因此近年来,宁波的知名度逐步提升.与2000年相比, 2010年宁波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地逐渐向老三区以外地区扩散, 这与宁波市大力发展制造业有着密切关系. 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外来人口中从业人员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 占所有外来从业人口的63.54%. 鄞州、慈溪、北仑、余姚、镇海等地企业工厂众多, 就业面较广,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较为合理, 待遇福利也比较理想, 因此这些地区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口.(1) 2000~2010年, 宁波全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宁波对流动人口具有选择性, 以青壮年居多, 这些年轻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宁波市注入了活力. 但也应该看到, 来到宁波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未增反退, 从城市的长远发展看, 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素.(2) 宁波外来人口在全国分布范围更大, 外来流动人口现住地分布特征也折射出了宁波这10年来经济主要发展方向, 外来人口居住地分布呈现为由老三区向周围县、区扩散的趋势.(3) 宁波的企业工厂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宽阔的就业环境. 宁波物流业发达, 海运便利, 为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并且宁波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因此, 宁波有极大的潜力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来宁波务工经商.【相关文献】[1] 段成荣, 杨舸, 张斐, 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 人口研究, 2008,32(6):30-43.[2] 仲雷. 流动人口对常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7.[3] 邹湘江. 基于“六普”数据的我国人口流动与分布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1, 32(6):23-33.[4] 郭志仪, 刘红亮. 甘肃省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 西北人口, 2013,34(1):63-66.。

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民在中国的城市中流动着。

他们被称为“流动人口”,是指指暂时或长期跨越户籍所在地边界的人口。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他们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1. 人口红利流动人口可以为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

他们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助推城市生产力的不断增长。

在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方案中,将劳动力市场纳入城市内部市场之中,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就是为了释放更多的人口红利潜力。

2. 消费市场随着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安家,他们会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城市的服务业发展。

他们有着不同的消费能力、消费喜好和消费方式,为城市的繁荣提供了动力。

二、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社会的影响1. 社会治理大量流动人口为城市的社会治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生活,既会受到来自本地居民的欢迎和支持,也会受到异样目光和歧视。

政府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规范流动人口的生活,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

2. 文化交流随着流动人口的到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相互碰撞。

这不仅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融合,还能够带来创新和创造力。

政府需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的文化生活和创新创造,为城市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1. 建立健全人口迁移政策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人口迁移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扶持城市化建设。

同时,也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保障。

2. 打造宜居城市流动人口在选择城市落脚点时,除了考虑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之外,也会考虑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环境治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打造宜居城市和具有竞争力的发展平台。

3. 创新发展模式政府应当积极鼓励流动人口的创新和创造,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专业、专注的产业服务。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流动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广东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广东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可分割 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成 家庭流 动 和单身 流动并 存 。在我们 调查 的 已婚 受 访 者 中 ,约 6 % 的人 有 亲属 随 同来 粤 工作 或 7 生 活 。家庭式 流动 促使外 来 工在工作 地 区的消 费 份 额增加 ,同时 由于城 市物 质条件 丰 富 ,使得 外 来 工消 费也越 来越 趋 向于 “ 象征性 消 费” 。 近年广 东 的产 业结 构正 不断优 化 ,经济增 长

外 来 务 工 人 员 的 结构 特 征
外 来 工 中 ,1 8~4 0岁 的 青 壮 年 占 7 % 一 0 8 % ,其 中 “ 0后 ” 的 外 来 工 被 称 为 “ 二 0 8 第
代 ”外 来务 工人 员 ,这是 因为他 们从 文化层 次 、 工 作技 能 到 消 费 观念 、消 费行 为上 都 与 “ 一 第
了明显提 高 ,但 高 学历结 构仍 偏低 。 随着高校 扩 主 ,逐渐过 渡 到技术 含量 高 的现 代化 高新工 业企 招 和毕业 生就 业 的市场化 程 度提高 ,预 期 以后 将 业 ,还有餐 饮 、批发 零售 和金融 等一 些现代 服务 会 有越来 越 多 的高 素质 人才 加入广 东流 动人 口大 业 ,同时更 有 不少有 生意 头脑 的外来 工把握 商机
构 ,通过 最小 二乘 法求 得 回归系 数 即边 际 消费倾 求 结 构 比较 接 近 城 镇 居 民 ( 表 2 ,但 同 时 又 见 ) 向 ,再通 过 回归 系数 计算 各类 商 品 的基 本 消费需 有其 特点 。首 先 由于外来 工 生活 于城 镇 ,所 以其
求 ,最后计 算 最低 收入组 消 费与基 本需 求 消费之 基 本 消费 总量 与城镇 居 民相 当接 近 ;其次 ,外来 比 ,结果 如表 1 。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消费趋势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消费趋势

058Industry产业 | 透视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消费趋势人口普查数据折射的不仅是民生现状,还有新的商业蓝海。

文 / 本刊实习记者 陶廷洁2021年5月11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

据统计,我国总人口数量已超14.11亿,正处于缓慢而稳定的增长中。

而这次的数据,也昭示着我国的一些现象:老龄化形势加剧,其中12个城市甚至迈入了深度老龄化;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大家”正在逐渐分散为一个个“小家”;流动人口规模急剧扩大;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对十年前,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文化素质,中国人民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数据为鉴,可以着眼过去,进行反思;亦可以探测未来,取得进步。

《知识经济》整理了数据并进行展示,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解读思路,并分析其中透露出的一些消费趋势。

青年市场从本次人口普查数据能直观地看出,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比第六次普查时增长了7206万人,呈现出总量增加的同时增速持续放缓的特征。

其中我国男性占比51.24% ,女性占比48.76%,相比十年前男性比例下降0.03%,性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尽管如此,男性人口仍然多于女性接近3490万人。

0592021.06● 婚恋市场活跃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在多出来的3490万男性中,20岁至40岁的适婚男性数量比女性多出约1752万,男性中有相当一部分未来将存在单身的压力。

因此,不难预测在线交友软件、婚恋匹配平台等将迎来更多的注册用户,随之配套的线下相亲规模也将有所发展。

与此同时,需求的增长将推动服务的优质升级,未来在婚恋市场中,交友匹配将更精确、配套服务也将不断完善,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进一步优化。

而在这1752万名适婚男性中,其分布亦有内在的规律。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性别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中,广东、海南、西藏位列前三,浙江、上海等城市紧随其后。

北京流动人口的结构性特征:5年回顾与展望

北京流动人口的结构性特征:5年回顾与展望

· 32 ·
Vol.39 No.2(180)2018
2018 年第 2 期 第 39 卷
Northwest population
口普查数据、1‰ 流动人口抽样数据以及国家卫生 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等,分析北京 流动人口不同方面。主要结论有:在京流动人口 正发生深刻变化,以家庭流动且久居成常态,职业 身份“非农化”明显,就业和流动渠道“非正规”性 显著,致使其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弱,居住隔离 强等,不过工作收入的增加会提升其幸福感。同 时,随着在京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给北京城市 管理与服务带来严峻挑战,亟需新的治理方略加 以破解。综上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现 有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研究理论上,关注实证数 据结果呈现的多,关注流动人口理论性分析框架 的少;研究视角上,大多关注在京流动人口的某一 个方面,关注流动人口系统性问题的少;研究时间 跨度上,时点上的研究多,时段上的研究少。凡此 种种,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以呈现对在京流动 人口全景式研究。
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吸引大量的流动人口, 是全国流动人口三大聚集区之一。2016 年,北京 常住人口 2172.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4 万人,其 中,常住外来人口 807.5 万人,占常住人口 37.2%。 “十三五”开局之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占常住人 口比重首次下降。然而,人口规模总量增长并未 停止,调控与疏解人口压力依然较大,城市管理与 服务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将对构建国际一流的 和谐宜居之都产生巨大影响。不过,关注流动人 口数量变化的同时,更要看到流动人口构成的变 动 ,这 是 影 响 北 京 人 口 调 控 与 疏 解 的 重 要 羁 绊 。 因此,全面、系统地把握在京流动人口当下的结构 性特征,对北京有序调控与疏解人口,治理“大城 市病”更加具有特殊性和决定性意义。

流动人口消费特征透视——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流动人口消费特征透视——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中 图分 类 号 : F 0 6 3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95 0 36 42 ( 2 0 1 3 ) 0 9 - 0 0 6 5 - 0 5
引言
随着 2 0 1 1 年“ 成渝经济 区” 获得 国务院批复 , 成都市“ 天府新 区” 的总体规划思路 的出炉 , 成都作 为 中国西部 重镇 、 新 一 轮大 开发 的引擎 城 市 、 成 渝经 济 区的 中心 城 市 , 已经逐 步形 成 了 由一 个 特大 城市 、
6 5
成都 师范学院学报
2 0 1 3年 9月
性 别
男 女 5 7 8 3 6 8 6 1 3 9
明该群体的生活质量已趋近富足。之所 以会有这样
的结 果 , 其 中一 个原 因便 是受 制于 收入水 平 的影 响 ,
农村传统的“ 尽量节俭 , 能省就省” 的消费观念仍在 深刻影响着他们 中的部分人 , 特别是从 事各种简单 体力劳 动 的进城 务 工人 员 , 他们 会 尽 量 选择 雇 主提 供 的免费食宿 , 而避免外出用餐的支出。与此同时 , 也应 看到 , 还有 部分 务工 人员 , 特别 是较为 年轻 的群
4 5万人 , 同比2 0 1 1年 的 3 9 2 . 3 5万人 , 增加 6 4万 人 , 增幅 1 6 . 3 4 %∞ ) 。而作 为 成都市 “ 西 部新 城 ” 的核 心
动人 口; 2 . 跨省、 跨市 以及同一城市跨 区流动 的人 口; 3 .因出差 、 就 医、 上学、 旅游、 探亲、 访 友 等 事 由 短期 内在温 江居住 、 预 期将 返 回户籍 所 在 地 居住 的
在 本项 目的调查 方 法上 , 主要 采取 的是 多 阶段

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三期CFPS面板数据

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三期CFPS面板数据

第 46 卷 第 2 期
刘玉成等:劳动力流动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随着我国民生领域内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入
· 115 ·
庭消费的影响,但 由 于 观 察 对 象、数 据 来 源、研 究 方
推进,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藩篱正逐渐得到破除,
法、研究视角等方面的差异,在劳动力流动是否会影
城乡之间、区域 之 间 的 劳 动 力 流 动 越 来 越 频 繁。 一
4)绝对收入和预期
收入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家庭消费的机制中均存在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基于政府作用、群体差异
性、区域异质性等视角,针对劳动力流动和家庭消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居民家庭消费;中介效应;异质性
分类号:
F24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395(
2023)
02-0114-11
[
25]
闲娱乐的时间,强烈 的 疲 惫 感 也 会 降 低 其 进 行 享 受
型消费的 欲 望,因 此 难 以 改 善 其 消 费 结 构 (刘 玉 侠
2023 年 3 月
[ ]
好外部 性”(黄 蓉 等,
2014)27 。 这 种 “偏 好 外 部 性”
的存在,就使得劳动 力 及 其 家 庭 成 员 不 仅 在 流 动 和
[ ]
(
2013)18 研究 发 现,劳 动 力 流 动 导 致 衣 着、文 教 娱
乐及服务、医疗消费增加,由此改善了农村居民消费
[ ]
结构;宋明月等(
2022)23 研究发现劳 动 力 流 动 对 发
展和享受型消费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也有部分学
者提出相反的观点,认 为 劳 动 力 流 动 并 不 能 改 善 居

人口环境分析

人口环境分析
价值观念分析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消费者对商品的色彩、标识、式样以及促销方式都有自己褒贬不同的意见和态度。企业营销必须根据消费者不同的价值观念设计产品,提供服务。
消费习俗分析
消费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经济与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消费方式与习惯。不同的消费习俗,具有不同的商品要求。研究消费习俗,不但有利于组织好消费用品的生产与销售,而且有利于正确、主动地引导健康的消费。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的禁忌、习惯、避讳等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提。
编辑本段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它包括收入因素、消费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银行利率、政府支出等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消费结构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较大。
消费者收入分析
收入因素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市场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小,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取决于他们收入的多少。企业必须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收入,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国民生产总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购买力的重要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人均国民收入。这是用国民收入总量除以总人口的比值。这个指标大体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品需求的构成。一般来说,人均收入增长,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大,反之就小。 (3)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在个人收入中扣除消费者个人缴纳的各种税款和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开支后剩余的部分,可用于消费或储蓄的那部分个人收入,它构成实际购买力。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决定性因素。 (4)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指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去消费者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费用支出(如房租、水电、食物、衣着等项开支)后剩余的部分。这部分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这部分收入一般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娱乐、教育、旅游等。 (5)家庭收入。家庭收入的高低会影响很多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般来讲,家庭收入高,对消费品需求大,购买力也大;反之,需求小,购买力也小。另外,要注意分析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变化。注意区分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

北京市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北京市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北京市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1. 引言1.1 北京市人口结构的特点北京市人口结构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和动态性。

北京市的人口数量众多,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拥有大量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主要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外来人口涌入使得北京市的人口结构更加多元化。

北京市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较年轻,青少年和中青年人口占比较高,这也使得北京市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北京市还拥有一定数量的老年人口,需要特别关注养老和医疗等问题。

北京市外来人口较多,他们来自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这也给北京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挑战。

北京市人口结构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动态性,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政策调整和人口结构优化,以促进北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北京市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北京市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而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提升。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年轻人口比例相对减少。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北京市的家庭结构也在发生改变,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增多,传统的多代同堂大家庭比例逐渐减少。

随着人口结构的调整,北京市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学历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对经济发展也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市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呈现出城镇化、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教育水平提高等趋势,这些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正文2.1 人口规模对北京经济的影响人口规模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北京经济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人口规模庞大。

人口规模的增长对北京市的消费市场和就业市场有着直接的拉动作用。

随着人口规模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促进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人口规模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支持。

2024年全球人口流动性的影响

2024年全球人口流动性的影响

人口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政府政策、法律 法规的影响
社会因素
社会福利、医疗 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民俗 习惯的影响
经济因素
就业机会、经济 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口流动性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 展
流动人口为劳动 力市场注入活力
资源优化配 置
人口流动使资源 得到更有效利用
创新能力提 升
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口交流促进创
人口流动性对劳 动力市场的影响
人口流动性对各国劳 动力市场结构和就业 机会有着重大影响。 不同国家的人口流动 性水平会影响到劳动 力的供需关系,进而 影响到薪资水平和工 作条件。
人口流动性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国际移民
影响消费品种和 消费习惯
季节性人口 流动
影响季节性商品 销售
老年人口流 动
影响医疗和养老 服务需求
02 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推动城市发展。
03 资源分配
人口流动性会影响城市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产生资源不均衡现象。
人口流动性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碳排放
人口流动性对碳排放量有 一定影响,可能加剧气候 变化问题。
能源消耗
人口流动性增加可能带来 能源消耗上升的问题,加 剧能源紧缺。
● 05
第五章 人口流动性对环境的 影响
人口流动性对自 然资源的影响
人口流动性对各国自 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 加,对自然资源的需 求也随之增加,这可 能导致资源过度开采 和环境破坏。
人口流动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平衡
人口流动性可能 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生态系统的

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人口流动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这其中包括城市化、农民工流动、移民、人才流动等。

人口流动不仅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劳动力市场的改变1.1 人口流动增加了就业机会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例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提供了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移民人口也能填补本地劳动力缺口,推动经济发展。

1.2 人口流动导致了职业结构的调整人口流动改变了劳动力的职业结构。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工作,增加了城市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而高学历人才的流动则加强了城市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

1.3 人口流动影响了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过剩,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一定的压力。

尤其是农民工流动,由于其低技能劳动力聚集,可能对当地的工资水平带来一定的下降。

然而,人口流动也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消费市场的变革2.1 人口流动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多,消费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流动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对基本生活用品、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会增加,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流动人口也会带来新的消费理念和习惯,丰富了市场需求。

2.2 人口流动改变了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带来了不同的消费文化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

以旅游业为例,人口流动促进了旅游需求的增长,旅游业成为了经济的新增长点。

2.3 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人口流动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的基础设施、商业配套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农村空心化也加剧了乡村消费市场的衰退。

三、社会服务的需求与供给3.1 人口流动影响了教育与就医需求人口流动使得外来人口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需求量增加。

人口流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消费结构的调整
外来人口的流入可能会促使当地市场根据新 的消费者群体调整消费结构。例如,如果更 多的年轻人流入当地市场,当地的消费结构 可能会更加注重年轻人的需求和偏好,例如
娱乐、旅游等方面。
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
采用国家统计局、中国金融学会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年度数据,包括人口流动、居民消费水平等相关指标。
市场竞争的变化
外来人口的流入可能会增加当地市场的竞争 压力。新的商家和品牌可能会进入市场,使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可能会促使当 地商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 费者的需求。
人口流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随着外来人口的流入,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可 能会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偏好。这种多元化 可能会使当地的消费结构更加丰富和多元, 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计算等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模型构建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人口流动为自变量,居民消费 水平为因变量,控制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变量选择
选择人口流动率、城市化率等指标作为模型的自变量 ,同时控制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
实证结果分析
要点一
政策建议
鼓励人口流动,提高城市化和 人口迁徙的规模和频率。
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城市间交 通和通讯设施建设,降低人口 流动的成本。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供 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 到城市工作和生活。
研究不足与展望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群 体之间的人口流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需要深入研究人口流动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 系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制定更加精确的政策 。

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

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多,这对城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流动不仅会改变城市的人口结构,也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方面人口流动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因为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力不同。

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消费观念。

这种文化的交流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它为城市的市场需求带来了更多的元素。

例如,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人们可能喜欢购买更多的生活用品和新型电子产品,而城市中的原住民可能更注重日常生活当中的休闲娱乐和高档品牌购物等消费。

个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人们喜欢在市场上使用网购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也有助于商家将产品推向远方消费者,从而为城市经济带来丰富的贡献。

二、劳动力市场方面人口流动对劳动力市场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城市大量流入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为城市企业和服务行业提供了人力资源。

但同时也会导致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在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的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红利也可能走向饱和。

以日本东京为例,其城市化进程已经形成了相对密集的人口居住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因此,如果人们想要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可能需要选择到更远的大城市进行就业或其他发展。

三、资本市场方面随着人口的流动,城市的资本市场也可能发生变化。

市场会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而增长,影响到城市资本市场对于基础设施、房地产、能源等重要产业的投资。

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城市流行的趋势存在不同的因素所致,可能某一时期的城市资本市场财运很好,但也可能在某一时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衰退。

四、社会稳定方面人口稳定也是当今城市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不管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人口流动,留在城市的积极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稳定的人口流动可以使城市社会保持稳定,有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来自不同背景和地区的人会相互切磋和学习,建立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为人口流动带来的非经济价值也不容忽视。

人口流动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联研究

人口流动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联研究

人口流动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联研究人口流动和消费结构是当代社会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人口流动是指人民在地理、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动。

消费结构则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的消费倾向,涉及到个体和群体的消费决策。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人口流动的变化会影响到消费结构的调整,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人口流动。

首先,人口流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方面,人口流动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消费市场的地域结构发生改变。

例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导致人口密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分布。

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地区的消费市场往往会出现规模扩大和结构调整的现象。

这就需要商家根据人口流动的趋势来调整他们的生产和经营策略,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也会对消费结构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特点。

他们在新的居住地往往需要消费更多的基本生活物品,同时也对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有不同的要求。

这就会对当地的消费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促使其调整消费结构,以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例如,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城市的服务业和零售业等领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而反过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会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

一方面,不同的消费结构往往会对人口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产生吸引力。

例如,某地消费市场对高端产品需求较大,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才前往就业,从而带动人口流动。

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某些地区的消费市场萎缩,进而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引发人口外流的现象。

这种关联性使得人们在研究和制定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然而,人口流动和消费结构的关联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当前的人口流动和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动和消费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又有所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研究者在调研和分析时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观察,以获取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关于流动人口的利弊

关于流动人口的利弊

当前中国城市吸纳流动人口的利弊分析文章摘要十几年来,城市农民工、外来工、流动人口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城市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中的众多制造业、服务业工作是由这个群体完成的。

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并不居于核心地位,客观地说他们只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但是,毋庸置疑,城市农民工、流动人口的问题,意义却极为重大。

它涉及未来50年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

象这样的人群,他们的数量现在还在不断的增长过程当中,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下,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这样的人口迁移现象呢?这些人为什么要实行迁移?他们的这种迁移行为是随机的还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流动人口对迁移目的地和迁移时机的选择是否具有特点呢?这个庞大的流动群体又将对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关键词城市化 推拉理论 农民工论文提纲:一、城市及城市化的概念和发展二、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三、人口流动的利四、人口流动的弊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城市,是一个由非农业活动人口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人口聚集地。

那什么又是城市化呢?城市化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动态角度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二是从静态角度看,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三是从结构的角度看,城市化是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人口的分布。

总的来说,城市化是近现代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变迁和人口变迁的结果。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

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

这样,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即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基于交通网络运输的中越跨界旅游地合作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2021K Y 075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 数字经济助推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与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2022Y B 028);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跨境电商建设教师能力提升项目 数字经济赋能广西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K J D S K Y Z D 202205)作者简介:罗瑶(1987 ),男,湖南衡阳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口迁移和旅游流㊂通讯作者:易肖肖(1993 ),女,湖南攸县人,教师,硕士,就职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人口迁移与旅游合作㊂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罗 瑶,易肖肖(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 532200) 摘 要:人口迁移是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也是地理学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㊂文章构建迁移人口空间关联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 N A )法,探究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的整体和个体网络结构特征,运用Q A P 分析方法探索影响人口迁移网络演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①京津冀城市群㊁长三角城市群㊁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与其他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密切,其他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偏弱㊂②北京㊁天津㊁上海㊁杭州㊁南京㊁武汉㊁长沙㊁深圳㊁广州等城市处于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的中心位置,与其他城市的联系紧密,具有较强人口聚集能力;乌鲁木齐㊁西宁㊁大理㊁北海㊁韶关㊁牡丹江㊁锦州处于网络的边缘部分,影响力较弱㊂③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中,就业机会㊁城市规模㊁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因素与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这些因素差异越大,对人口迁移促进作用就越大,消费水平和空间距离与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结构存在负相关关系;消费水平和空间距离的等级差异阻碍人口迁移,消费水平作用力大于空间距离㊂关键词:社会网络;人口迁移;Q A P ;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C 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21 0022 081 问题的提出人口迁移是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也是地理学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㊂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70个大中城市的迁移人口数量为1713.72万人㊂城市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口的智力支撑和劳动力支撑㊂在城市间社会经济的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迁移群体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做出迁移决策,导致大量群体城市间迁移,特别是大中城市间㊂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迁移做了大量的研究,关于人口迁移的系统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学者R a v e n s t e i n [1]总结的人口迁移七项规则㊂国外学者较多关注是人口迁移的经济学和计量学模型(Z i pf ,1946;L e e ,1966;T o d a r o ,1969;G a r gi u l o ,2012)[2-5]㊁人口迁移机制(J e a n t y,2010)[6]和人口迁移模拟(S i m i n i ,2012;N o u l a s ,2012)[7-8]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逐渐关注人口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省际人口迁移规律(盛广耀,2018;李毅等,2017;吕安民等,2002)[9-11]和影响机制上(朱传耿等,2001;王桂新等,2013)[12-13],近些年开始关注区域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主要利用移动A p p 位置大数据[14-15]和人口普查数据[16-17],多使用空间自相关(E S D A )[18]㊁B P 神经网络[19]㊁社会网络[20-21]和空间统计[22]等方法,所采用的分析单元主要有区域㊁省级㊁地级市等,对于大中城市间的人口迁移研究少见㊂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上,国内学者多采用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做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某些因素与人口迁移的联系,属于 属性 -属性 研究,㊃22㊃2023年1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 o v e m b e r 202321535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21T o t a l N o .535而城市间某些指标的差异矩阵与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矩阵的 关系 - 关系 研究较少有学者涉及㊂笔者运用 关系 - 关系 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使用人口迁移差异指标对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考察,探索大中城市间人口迁移规律和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的人才政策制定和人口有序流动提供理论借鉴㊂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社会网络 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 o c i a l A c t o r)及其间的关系集合[23]㊂城市间迁移人口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结构群体,其社会网络是由多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人口迁移连线组成的集合㊂笔者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能够将迁移人口中的城市关系㊁城市人口迁移网络与宏观社会经济社会网络结合起来,从而确定城市间迁移人口结构中的空间关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㊂2.1迁移人口空间关联模型查阅人口迁移空间关联相关文献,研究方法一般为V A R检验法或引力模型法,人口迁移引力模型使用截面数据考察若干个城市(区域)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和演变关系,可使用A r c G I S或N e t d r a w 等软件实现可视化㊂因此,笔者采用引力模型法[20]对迁移人口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由于引力模型法的广泛性,为使其适应迁移人口研究,对其进行一定的优化,修正后的迁移人口引力模型为:y i j=k i j P i㊃G i㊃P j㊃G jd2i j;k i j=I i Ii+I j(1)其中,y i j表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迁移人口空间关联强度;P i和P j表示城市i和城市j年迁移人口;I i和I j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工业生产总值;G i和G j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国内生产总值G D P; k i j表示城市i对城市i和城市j间迁移人口空间关联的贡献率;用d i j表示城市i和城市j人民政府之间的球面距离㊂由式(1)可得出70个大中城市迁移人口的引力矩阵(A)㊂笔者选取关联强度50作为阈值,当矩阵(A)中某市的关联强度大于阈值时,则表示该行城市i与该列城市j的迁移人口具有空间关联关系,用1表示㊂相反某市的关联强度小于阈值时,则表示该行城市i与该列城市j的迁移人口不存在空间关联关系,用0表示,经过阈值计算的矩阵(A)变成了二值化的矩阵(B)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y i j和y j i分别表示城市i对城市j迁移人口空间关联强度和城市j对城市i迁移人口空间关联强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因此,矩阵(B)为一个非对称的矩阵,城市间人口迁移关联强度是有向的㊂也可以通过U c i n e t软件进行二值化出来,得到矩阵(B)㊂2.2迁移人口空间网络特征人口迁移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一般由整体网络特征㊁个体(节点)网络特征和空间聚类三大类组成㊂2.2.1整体网络特征㊂描述整体网络特征通常用的指标有网络密度和网络关联度㊂笔者认为70个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是有向网络,即城市i既要考虑人口迁出,又要考虑人口迁入㊂网络密度指人口迁移网络中就是 实际关系数 除以 理论上的最大关系数 ,表示网络中各个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紧密程度,取值范围为[0,1]空间关联网络对各城市迁移人口影响越大[23]㊂反之,对各城市域迁移人口影响不大㊂具体公式为:D=ðn i=1ðn j=1d(c i,c j)/n(n-1)(2)式中:n为城市网络规模即城市个数;若城市i 与城市j间有相关联系,则为d(c i,c j)为1,无任何联系则为d(c i,c j)为0㊂2.2.2个体网络特征㊂描述节点网络特征通常用点度中心度㊁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等指标[23]㊂点度中心度表示各城市处于迁移人口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位置程度,一般用连接数量作为点度中心度的衡量指标㊂连接数量越多则点度中心度越高,表示该城市与其他城市迁移人口空间关联联系越多,城市更加处于网络中心地位㊂中介中心度表示某城市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其他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关系,中介中心度越高则说明该城市控制其他城市空间关联关系的能力越强,该城市越能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㊂接近中心度与中介中心度相反,表示某城市在空间关联网络中不受其他城市控制的能力,接近中心度越高说明该城市更多地直接关联其他城市,属于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中心行动者㊂点度中心度㊁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的计算公式分别为:C R D(i)=C A D(i)n-1(3)C-1R Pi=C-1A Pin-1=ðn j=1d i jn-1(4)C R Bi=2C A B i(n-1)(n-2)=2ðn jðn k b j k(i)(n-1)(n-2)㊃32㊃罗瑶,等㊃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第21期=2ðn jðn k g j k(i)/g j k(n-1)(n-2)(5)公式(3)中,C R D(i)为区域i的相对度数中心度, C A D(i)为点i的绝对度数中心度,n是指网络中与点i相连的其他点的最大个数㊂公式(4)中,C-1R P i, C-1A P i分别表示区域i的相对接近中心度和绝对接近中心度;d i j表示点i和j之间的捷径距离㊂公式(5)中,C R B i为点i的相对中间中心度;C A B i为点i的绝对中间中心度;b j k(i)表示点i能控制点j㊁k交往的能力;g j k表示点j㊁k之间存在的捷径数目;g j k(i)表示点j㊁k之间存在的经过点i的捷径数目;其中b j k(i)=g j k(i)/g j k㊂2.2.3空间聚类特征㊂在人口迁移网络结构研究中,把行动者分到各个派系(或者子群)之中,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㊂一般描述空间聚类采用块模型方法㊂块模型方法将一个复杂网络图分为一些特征㊁性质相似㊁相对独立的 块 ,用来考察每个 块 之间是否存在关系[23]㊂从网络结构维度出发,测算人口流动网络节点间的可达性,关联度表示网络连通程度,各个节点的网络密度均值即为整体网络的聚类系数㊂根据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得出关联引力矩阵,生成引力线㊂计算公式如下:C=1-V[n(n-1)]/2(6)式中:C为关联度;V为网络不可达的相应节点数量;n为网络规模㊂2.3 Q A P回归分析在研究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常见的方法有多元回归和Q A P回归分析㊂在常规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多个自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否则会出现 共线性 [23]㊂在完全共线性和近似共线性的条件下,将得不到O L S(最小二乘法)估计量非有效㊂Q A P(Q u a d r a t i c A s s i g n m e n t P r o c e-d u r e,二次指派程序)是一种对两个方阵中各个格值的相似性进行比较的方法,即它对方阵的各个格值进行比较,给出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性系数㊂由于该方法可适用于观察值存在共线性㊁自相关等情况,因而比O L S更加适合于网络数据的分析㊂2.4数据来源与处理人口迁移数据来源主要由全国人口普查㊁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是研究和移动终端迁徙大数据(如百度迁徙大数据和腾讯位置大数据),而移动终端迁徙大数据利用实时流动人口位置数据来分析人口流动,而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则可以用来分析人口迁移情况㊂笔者选择最新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长表数据中在70个大中城市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迁移人口数据,各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 D P和工业生产总值由2016年‘中国县市统计年鉴“获得㊂城市间球面距离参考樊东卫等[24]三维直角坐标系计算方法,并结合中国70个大中城市行政中心的经纬度数据表计算得出㊂在分析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时,笔者选取城市市辖区二㊁三产业就业人数(人)表示就业机会;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表示城市整体规模;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元)表示就业水平;二㊁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万元)表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㊁固定资产投资(万元)表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表示城市消费水平;用城市间的球面距离表示城市间的空间距离㊂鉴于不同网络数据的量纲不同,先采用极差标准化对人口迁移的自变量差值网络矩阵数据(不包括对角线)进行预处理,再使用Q A P对人口迁移网络的影响机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㊂3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3.1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笔者选择纳入国家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的70个大中城市(70个大中城市分别是北京㊁天津㊁石家庄㊁太原㊁呼和浩特㊁沈阳㊁大连㊁长春㊁哈尔滨㊁上海㊁南京㊁杭州㊁宁波㊁合肥㊁福州㊁厦门㊁南昌㊁济南㊁青岛㊁郑州㊁武汉㊁长沙㊁广州㊁深圳㊁南宁㊁海口㊁重庆㊁成都㊁贵阳㊁昆明㊁西安㊁兰州㊁西宁㊁银川㊁乌鲁木齐㊁唐山㊁秦皇岛㊁包头㊁丹东㊁锦州㊁吉林㊁牡丹江㊁无锡㊁扬州㊁徐州㊁温州㊁金华㊁蚌埠㊁安庆㊁泉州㊁九江㊁赣州㊁烟台㊁济宁㊁洛阳㊁平顶山㊁宜昌㊁襄阳㊁岳阳㊁常德㊁惠州㊁湛江㊁韶关㊁桂林㊁北海㊁三亚㊁泸州㊁南充㊁遵义㊁大理)作为研究对象,70个样本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国城市房地产投资开发总额的份额80%以上,其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都具有代表性㊂根据人口迁移空间关联模型(见公式1),计算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矩阵(70行ˑ70列),以70个大中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均值为纵坐标,城市为横坐标,制作成图1所示㊂从图1可以看出,关联强度均值的峰值出现在天津㊁上海和深圳,关联强度峰值集中在京津冀城㊃42㊃总第535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市群㊁长三角城市群㊁珠三角城市群,关联强度次峰值出现在海峡西岸城市群㊁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渝中城市群,其他城市空间关联强度都比较小,整个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矩阵均值为257.02㊂可见,城市间人口迁移强度在空间地理呈现一定程度的集中,沿海地区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关联性强,中部地区城市群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强,整体关联系数呈现东部㊁中部和西部地区梯度减弱的形态㊂图1 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均值为消除关联强度大小的影响,笔者根据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矩阵(70行ˑ70列)运用变异系数法(C V )考察除本身以外69个城市人口迁移关联强度的集中程度[16]㊂结合均值综合来看,天津㊁上海㊁扬州㊁宁波㊁泉州㊁广州等城市变异系数小,均值大,说明这些城市对其他城市人口迁移引力强度大;包头㊁吉林㊁郑州㊁三亚㊁遵义和西宁等城市变异系数小,均值也小,说明这些城市对其他城市人口迁移引力弱;秦皇岛㊁沈阳㊁哈尔滨㊁徐州㊁安庆㊁南昌㊁郑州㊁桂林㊁兰州㊁乌鲁木齐等城市变异系数大,均值小,说明这些城市对其他城市人口迁移引力强度弱,但对部分城市吸引力强,如郑州与北京㊁石家庄㊁太原和呼和浩特的关联强度较强,秦皇岛与北京㊁大连的关联强度较强;南京㊁青岛㊁武汉㊁成都等城市变异系数大,均值大,说明这些城市对其他城市人口迁移引力强度普遍较强,但由于地缘等因素对少部分城市吸引力表现较弱㊂综上,70个样本城市在吸引人口迁移上作用和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户籍制度㊁人才需求和产业结构等因素有着较大的关联㊂3.2 整体网络特征首先以70个大中城市作为社会网络的节点,将经过二值化处理的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作为网络的边,然后将二值化的关系矩阵导入U c i n e t 6.0软件,以N e t D r a w 绘图工具生成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城市的可视化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㊂图2反映了70个城市相互关联㊁错综复杂的网络㊂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和天津,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㊁杭州㊁南京,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㊁长沙,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㊁广州等城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与其他城市的联系较为紧密,人口吸引力能力较强,能够对其他城市产生影响;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㊁西宁,西南地区的大理㊁北海,中部地区的韶关㊁九江㊁安庆和蚌埠,东北地区的牡丹江㊁锦州处于网络的边缘部分,它们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力较弱㊂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中心节点城市大多处于某个城市群中,且是人均G D P 较高的区域,如北京市㊁上海市㊁江苏省㊁广东省等;从空间格局来看,京津冀地区㊁长三角地区㊁珠三角地区和环洞庭湖地区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集中地,形成了以4个地区为顶点,以人口迁移空间关联强度为连线的 四边形 结构㊂图2 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结构从整体网络密度来看,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的理论连线为4830个(70ˑ69),实际连线为1387个(阈值为50),整个网络密度为0.287㊂将阈值调整为257.02(空间关联均值),整个网络密度为0.0971,实际连线为469个,说明整个网络中,绝大多数城市间人口迁移关联性不强,弱关联占主要地位㊂3.3 个体网络特征中心度㊂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的中心度是通过点入度和点出度进行衡量,表示节点城市接受其他城市影响的程度和主动影响其他城市的程度㊂笔者借助运用U c i n e t -D e g r e e 法㊁U c i n e t -C l o s e n e s s 法和U c i n e t -B e t w e e n n e s s 法计算后得出,70个大中城市网络点度中心度的点出度为31.15%,点入度为63.50%;接近中心度的点出度均值为33.77%,点入度均值为14.70%;网络中介中心度为9.88%㊂具体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和状态情况表1中分别列出并给出排序结果,由表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在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的点出度排序中,太原㊁武汉㊁北京㊁呼和浩特㊁合肥㊁上海㊁南京㊁长沙等城市的点出度值排㊃52㊃罗瑶,等㊃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第21期在前10位,远高于其他城市,这反映出这些处于社会网络地核心地位,对其他城市产生外部性影响㊂从点入度可以看出,上海㊁北京㊁深圳㊁武汉㊁广州㊁天津㊁长沙㊁郑州㊁杭州排在前10位,人口迁移活动频繁,吸引其他城市大量的人口涌入,具有较强人口聚集能力㊂结合点度中心度来看,北京㊁上海㊁武汉㊁深圳㊁广州㊁天津㊁长沙㊁郑州㊁南京等城市处于人口迁移网络的核心位置,是大中城市的人口迁移的首选地㊂②根据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的接近中心度显示,上海㊁北京㊁深圳㊁武汉㊁广州㊁天津㊁郑州㊁长沙㊁杭州㊁南京等城市具有极高的外向接近中心度,说明这些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联系相当紧密,人口迁移较少受到其他城市影响;丹东㊁牡丹江㊁乌鲁木齐㊁太原㊁三亚㊁呼和浩特㊁北京㊁武汉㊁合肥㊁上海内向接近中心度相对较高,说明在人口迁入过程中其他城市影响较低㊂除丹东㊁牡丹江㊁乌鲁木齐㊁三亚㊁大理等城市的接近中心度较小,其他城市的接近中心度均在20%~30%之间,整个网络的整体联结性较好㊂③从中介中心度来分析,丹东㊁锦州㊁牡丹江㊁平顶山㊁韶关㊁北海㊁三亚㊁大理㊁西宁㊁乌鲁木齐等10个城市中介度为0,说明这些城市处于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的边缘位置,人口迁移联系较弱㊂北京㊁广州㊁深圳㊁上海㊁武汉㊁成都㊁长沙㊁天津㊁西安㊁太原等10个城市中介中心度最高,表明这些城市在70个大中城市中处于核心圈层,与其他城市的人口迁移空间联系较为紧密㊂表1 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个体网络中心度城市点出度点入度点度中心度排序接近中心度排序中介中心度排序北京386171.74131.582510.041天津315360.87630.226167.468石家庄272638.412326.562421.2227唐山121318.124124.79363.2843秦皇岛14413.044923.66461.0351太原412144.931826.3126139.0510呼和浩特381236.232624.973555.1221包头14513.774723.96430.5754沈阳201827.543425.513371.2718大连282840.582226.772373.7316丹东604.35658.78660.0061锦州848.705923.49500.0062长春9913.045023.914516.7031吉林747.976320.61621.3350哈尔滨9610.875323.66479.0635牡丹江402.90678.66670.0063上海356371.01231.861272.044表1(续)城市点出度点入度点度中心度排序接近中心度排序中介中心度排序南京354457.25929.031082.9014无锡283847.831328.081519.0429扬州192632.612826.51252.0846徐州202230.433125.90304.5238杭州324656.521029.21961.0420金华312742.031926.912219.1628温州262134.062726.17283.6042宁波273645.651627.831616.5532合肥374055.801128.541280.7615蚌埠19517.394324.09400.0659安庆16716.674423.64480.0660福州232232.612926.22274.0740泉州223138.412427.172011.3933厦门231930.433225.63318.4736南昌292942.032027.092128.9425九江18919.573824.40370.7153赣州11612.325223.39520.3356青岛253946.381528.211445.3022济南323145.651727.181936.7823烟台203237.682527.201826.0226济宁231829.713325.63322.4344郑州324958.70829.648131.0111洛阳211425.363525.183410.2934平顶山12310.875422.71570.0064武汉395568.12330.644229.685宜昌191121.743624.27384.5239襄阳16918.124224.05411.9048长沙354960.87729.687171.677岳阳19718.843923.91441.7849常德17415.224523.45510.1458广州315461.59530.365301.512深圳305662.32430.653285.733韶关938.706023.13540.0065惠州242132.613025.952933.9224湛江758.706123.225389.7213南宁161018.844024.123965.2219桂林13513.045123.51490.5155北海435.076419.60630.0066海口1028.706219.58647.0037三亚302.17688.56690.0067重庆154241.302128.4113114.2812成都284452.171228.9111206.436泸州10410.145622.29592.3745南充10410.145722.75561.9247贵阳20820.293723.974217.6430遵义11310.145822.53580.9452昆明14614.494622.98553.8941大理000.00701.43700.0068西安333247.101427.5317160.519兰州14513.774822.136073.1417西宁514.356618.53650.0069银川12310.875521.02610.2057乌鲁木齐10.72698.59680.0070㊃62㊃总第535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3.4 凝聚子群分析根据70个大中城市网络人口迁移关系的结构,利用U c i n e t -C o n c o r 法进行聚类分析㊂70个大中城市网络凝聚子群是考察70个城市间人口迁移联系的紧密关系与旅游合作的协同步骤,并以此可确定凝聚子群间的亲疏关系(见图3)㊂通过凝聚子群图可以看出,可以将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联系网络大致分为以下五大类别:①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㊁天津,山东半岛的济宁㊁青岛㊁济南,中原城市群的郑州㊁洛阳,长三角城市群的蚌埠㊁南京㊁徐州㊁合肥㊁扬州等相互产生人口迁移关联作用㊂②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㊁杭州㊁金华㊁宁波㊁温州㊁安庆㊁无锡;海峡西岸城市群的福州㊁泉州㊁厦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㊁九江㊁南昌㊁长沙;珠三角城市群的广州㊁深圳和渝中城市群的成都㊁重庆等城市组成的凝聚子群,人口迁移关联作用相互紧密㊂③辽中南城市群的哈尔滨㊁沈阳㊁丹东㊁长春㊁吉林㊁牡丹江与渤海湾的秦皇岛㊁唐山等8个城市组成的凝聚群,相互产生人口迁移关联作用㊂④西北地区的乌鲁木齐㊁兰州,西南地区的昆明㊁遵义㊁大理㊁宜昌㊁南充等7个城市组成的凝聚群,相互产生人口迁移关联作用㊂⑤环北部湾的湛江㊁北海㊁海口㊁三亚4个城市组成的凝聚群,相互产生人口迁移关联作用㊂图3 70个大中城市网络凝聚子群分析分析结果与城市地理分布相近,同一凝聚子群内的城市间经济联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㊂在区域人口迁移一体化过程中,不同区域组团以人才引进㊁求学㊁家属随迁等方式实现人口迁移,城市群人口迁移网络化表现为中心-枢纽-网络结构的多维嵌套模式㊂由于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资源,各城市间会出台相应政策引进人口和扩大招生指标,难以避免会形成多中心割据和地方保护主义㊂因此,各城市主体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口有序流动,促进70个大中城市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形成多中心㊁网络化协同发展的合理人口空间格局㊂4 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分析4.1 理论分析构建人口迁移网络是由城市节点和连接线组成的关系网络,影响人口流动的各种因素同样会对人口流动网络的形成与演化产生影响㊂在人口迁移网络中,不仅要考虑迁移强度的大小,而且要考虑城市间的相互作用,这不仅包括人口流动地区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各种影响因素地区之间相互的差异关系[9]㊂不同于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的 属性 研究,人口迁移网络更加侧重于 关系 研究,而这就需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城市间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来揭示影响人口迁移网络演化的主要因素㊂4.1.1 地区差异是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㊂根据西方人口理论,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是引发人口迁移最基本的动力机制[6]㊂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的经济体量,同时,也决定城市产业发展和结构,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㊂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水平㊂4.1.2 人居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㊂城市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技术设施投入,而城市基础设施决定公共服务水平㊂不同于乡城迁移,城市间人口迁移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充裕的公共服务供给㊂4.1.3 生活成本是阻碍城市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㊂①商品房和租房价格直接会影响城市居民的固定生活成本;②城市间的消费水平差异也是影响人口迁移决策的因素㊂空间距离通过影响社会关系㊁生活习惯和出行成本等方面对城市间人口迁移起作用㊂综上所述,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网络的形成演化与城市间一系列具有差异关系的影响因素相联系,主要受就业机会㊁城市规模㊁收入水平㊁发展水平㊁基础设施㊁消费水平和空间距离的影响㊂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构建以人口迁移网络关系矩阵为因变量,以影响城市间人口迁移因素的地区差值矩阵为自变量的 关系 -关系 的分析模型(指标变量如表2所示)㊂因变量是城市间人口迁移的净增量的关系矩阵构成㊂自变量中,就业机会用㊃72㊃罗瑶,等㊃中国70个大中城市人口迁移空间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第21期。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现象。

人口流动不仅对个体和家庭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影响1.1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人口流动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加灵活。

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到来扩大了劳动力供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推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也使得原先劳动力短缺的地区得到了补充,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压力。

1.2 技术和知识的传递人口流动不仅传递了劳动力,还传递了技术和知识。

随着人们的迁徙,不同地区之间的技术和知识也得以传播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流动人口往往在新的环境中寻找更好的工作、教育和生活机会,他们将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为目的地地区带来新的思维和发展动力。

1.3 市场需求的扩大人口流动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流动人口在外地购买商品和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流动人口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会增加他们在消费上的投入,从而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同时,流动人口的消费习惯和需求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市场的格局,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二、人口流动对社会的影响2.1 文化交流与融合人口流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各地区的文化元素开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多元文化。

流动人口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带来了变化,更在思想、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层面上产生了影响。

这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2 教育资源的分配人口流动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均衡的分配。

流动人口将自己的子女带到新的环境中就学,带动了当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提升。

同时,流动人口也会将他们原本所在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到新的地方,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发展和创新。

2.3 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流动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王志理;王如松
【期刊名称】《人口与经济》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中国流动人口家庭由于空间分隔,家庭成员居住生活在不同地域,其家庭结构不同于通常家庭的结构。

基于对流动人口家庭结构划分、迁移人员及其序次的分析,本文使用2010年下半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界定了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带眷系数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分析了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人口学因素、流动居住因素、在居住地的收入消费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带眷系数的影响,总结得出促进和阻碍流动人口合理流动的一些主要因素。

【总页数】8页(P9-16)
【作者】王志理;王如松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评估数据部,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1
【相关文献】
1.流动人口带眷流动意愿研究 [J], 张航空
2.中国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r——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 [J], YIN Shanggang;WANG Chenge;MA Zhifei;LI Zaijun
3.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初婚进入及影响因素 [J], 彭姣
4.大城市郊区流动人口“带眷迁移”特征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状况调查 [J], 张玮;缪艳萍;严士清
5.中国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雨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透视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的实证调查,分析了当前温江区流动人口的消费结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形成流动人口目前消费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拉动该地区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为政府未来制定促进流动人口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制度和政策,为四川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也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流动人口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引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迈入实施的第二个十年了。

随着2011年“成渝经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天府新区”的总体规划思路的出炉,成都作为中国西部重镇、新一轮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已经逐步形成了由一个特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170余个小城镇、数千个新型社区等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

根据成都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成都市流动办”)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市登记流动人口456.45万人,同比2011年的392.35万人,增加64万人,增幅16.34%。

而作为成都市“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成都市温江区三年里流动人口增长了一倍,吸引了30.32万人到此,这也体现出成都市温江区的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条件对各类人才的吸引。

基于此,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调查当地流动人口的消费情况,探讨流动人口消费结构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拉动该地区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通过剖析流动人口的消费行为,为政府未来制定促进流动人口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制度和政策,为四川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决策依据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具参考价值,项目调查组对此次调查对象有着严格的界定。

本项目所指的流动人口需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流入成都市温江区的流动人口;跨省、跨市以及同一城市跨区流动的人口;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短期内在温江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在本项目中不属于流动人口范畴;在温江居住的时间应达到半年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就可以参加工作,因此本项目中所界定的流动人口为年龄年满16岁及以上的人员。

在本项目的调查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多阶段抽样和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而言:先根据温江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办公室所提供的该区流动人口总体数据,确定了1000份调查样本数;然后根据该区流动人口在各乡镇街道的大致分布情况,按照相应的比例配额;最后,确定具体的调查样本。

在实际发放的1000份样本中,共回收982份,其中有效问卷946份,有效回收率94.6%。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流动人口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特有的食物消费现状导致恩格尔系数失灵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以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是指个体(或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占个人(或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而下降。

这说明在各类消费的增长中,食物消费的增长相对缓慢,因为食物消费属于维持生存的消费,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消费支出会有一部分扩展到生存以外的其他消费上。

因此,恩格尔系数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11年的36.3%和40.4%。

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2011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2011年四川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7%;截止2011年前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36.79%。

而在对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2011年该地区流动人口月平均工资收入为1984元,其中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为568元,食品支出仅占其收入的28.6%,即该群体的恩格尔系数为28.6%。

根据联合国对恩格尔系数的界定,该地区流动人口已经属于富足阶层。

那么,造成温江区流动人口恩格尔系数较低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46位受访者中,其常住地为农村的占据了绝大多数,为70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5%,而这其中又有428位的被调查者表示进城务工是他们到此的主要原因,占农村流入人口的60.3%。

由此可见,该地区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仍是由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

因此,造成该地区流动人口食物支出较低的原因可以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考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一部分从事非技术劳力的工作或者服务行业的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由雇主免费提供的房屋内,其基本饮食也都由雇主免费提供,仅仅有部分个体会因为对食品需求的多样化和口味的特殊需要而将极少的收入用于食品开支上,这无疑会大大降低他们在食物上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不享受雇主所提供的免费食宿的务工人员,也会本着“吃饱就行”的原则,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或汇款给老家,能省则省,这也造成了其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尽量节俭。

这一点在对其消费观念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709人中有691位被调查者赞成“居家过日子要量力而行”,占比97.5%。

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主的大部分流动人口的食品支出如此之低,说明了他们已经将自己的生存消费压缩到了最低限度,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之下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

因此,此时的恩格尔系数已经无法真实反映出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状况了。

(二)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高储蓄率从温江区流动人口每月的储蓄情况来看,有491人每月会有不同金额的固定储蓄。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见:每月储蓄在200-500元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有17.8%的人每月储蓄在500-1000元,主要集中在工资收入为1200-3500元的人群中;每月储蓄在1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8.9%,主要集中在工资收入高于3500元的人群中;而有30位月收入均高于5000元的人群每月的储蓄在3000元以上。

通过综合调查分析,温江区流动人口的月平均储蓄额为585.3元,占其人均收入的29.5%。

如此之高的储蓄率势必会影响该地区流动人口的消费结构。

那么,其形成的关键是什么呢?西方近年来方兴未艾的预防性储蓄理论似乎能对此现象做一解释。

这一概念是由里兰德于1968年提出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由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额外储蓄,与此同时,其消费水平会急剧下降。

该理论将不确定性引入分析框架,分析消费者跨期优化选择行为。

事实上,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人们的消费行为势必会受到极大影响—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会谨慎选择,而这种“消费风险”意识提高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居民储蓄率的居高不下。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流动人口不确定性较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形成了其整体收入偏低的现状。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温江的946名流动人口的平均月收入为1984元,且大部分的流动人口在城市所从事的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如非技术性劳力(占比26.2%)、服务行业人员(占比17.8%)等。

真正的脑力劳动从业者,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仅占被调查者的3.9%和6.6%,共计99人。

在收入上,有533人的人群月收入是在600-2000元,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6.3%,即从事服务行业或个体经营的人员,其中又以1200-1500元的人群占比最高,为总人数的19.9%;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流动人口年龄大多在30-49岁之间,即部分技术性从业者或个体经商户;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或个体商户每月超过5000元收入,这部分人群仅有41人。

这样的职业层次和收入水平使得以外出务工人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而言,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是处处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

其次,从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保情况来看,在946名被调查者中,其所在公司(单位)为其购买了保险的仅有61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4%,而绝大部分的人员都没有购买保险。

而在公司(单位)为其职工购买的各种保险中,最多的就是意外伤害险,占已购买保险的总人数的39.5%,以下依次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分别占比为32.7%和20.1%。

最后,从工作的稳定性上来看,在温江地区的流动人口中,有48%的人员从事现有的职业时间为一年以上,其中达到了三年时间的则有20%;现有工作六个月至一年的达27%,这三类人群基本达到了调查总量的三分之二,现有职业的工作时间不到半年的则有25%。

以上各类数据表明,流动人口存在着的工作的流动性大、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社保制度未落实到位等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其意外支出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大大强化了流动人口的预防性储蓄意识。

因此,通过降低当期消费来抵御各种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可能形成的风险成为了大部分流动人口的选择。

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群体结构形成汇款比例畸高根据调查,946位受访者平均每月向老家汇款金额高达209.5元。

其中有415人每月会定期向老家汇出部分收入以补贴家用,而这部分群体中仅有89人来自城市,其余高达78.5%的人口其常住地为农村,而通过在城里赚钱补贴家用、赡养老人或供子女读书则是其进城的主要目的。

具体而言,每月向家庭补贴300-500元的人群所占百分比最高,达到23.3%;而每月向家庭补贴200元以下、200-300元和500-1000元人群所占百分比相当;每月向家庭补贴1000元的仅有62人。

这样的高汇款比例势必会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消费—他们为了能够多攒钱,会尽可能节衣缩食,然后再将相当可观的收入寄回老家。

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汇款比例的现象发生,清华大学的李强教授专门在他的《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一文中做出了解释:一方面,借助美国哈佛大学的斯达克和卢卡斯所提出的“契约安排”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汇款现象。

即汇款行为是迁移农民与其家庭之间的自我约束的、合作的、契约性安排的一部分或一项条款。

而且这种契约关系天然地具有长期性。

这种情况反映在中国则是:以进城务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农村流动人口常常将子女放在老家由老年人照看,他们则定期将务工所得收入寄回,而农忙时他们也会回家帮忙。

由此,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