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施工测量与监测
十一章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施工测量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施工测量一、马头门施工测量马头门是指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部分的巷道。
这段巷道的特点是断面大,而且是变化的,如图11-37所示。
(一)马头门开切高程位置的确定在砌筑马头门上部井壁时,设置水准点P,用钢尺法导人高程得Hp。
马头门开切的高程位置根据水准点P确定。
若马头门的底板的设计高程为H设,则h=HP-H设。
由P向下量h,确定马头门开切底板的高程位置,如图11- 37所示。
(二)马头门掘进时中线的标定1.马头门中线的标定马头门中线一般与提升中线重合(或平行)。
当马头门采用全断面据砌时,提升中线就是马头门中线,同时也是掘进中线。
标定马头门开切方向时,如图11-37所示,首先在井盖上沿提升中线标定两点,下放两条边线。
然后在掘进吊盘上,沿两条边线拉线绳引至井壁上,打眼后打A木桩,在木桩上钉圆钉作为标志。
在两木桩的圆钉上挂下两根垂球线A、B,其延线方向即为马头门的掘进方向。
当马头门两边掘进6~10 m时,应进行一井初次定向,求出定向基点C、D的坐标及方位角aCD.根据定向基点精确标定马头门中线,如图1l一38所示。
具体方法是:在设计图的马头门中线上选择一点E,根据其与井筒中心、提升中心之间的关系确定E点的坐标;利用E点和C、D点坐标及其方位角,求出标定数据/CE、β1、β2;然后用极坐标法由C点标定E点,再由E点标定马头门中线点1、2和3、4。
圈11-37 马头门示意图1——提升中线的边线;2——细钢丝;图11-38马头门中线的标定3——掘进吊盘2.两侧导硐中线的标定当马头门采用两侧导硐施工时,需给出导硐中线。
两侧导硐中线可根据与井筒十字中线的关系,利用直角坐标法将导硐中线点1、2及3、4标在井盖上或掘进吊盘上。
当导硐掘进一定距离后,将其移设到导硐顶板上,悬挂垂球指示导硐掘进方向,如图11- 39所示。
(三)马头门腰线及拱基线的标定马头门腰线的标定,是用设在马头门上方的水准点P作为高程控制点,在高于马头门底板(或轨面)设计标高l m 围11- 39导硐中线标定处,标出腰线点B,如图11—40所示,图中B点标高H B为-349. 220 m,然后按设计底板坡度标出其他各腰线点。
工程测量第11章建筑施工测量ppt课件
M
A
C
O
BN
D
x
yP
α
A
BP
xPyP P xyo 'o ' A AP Pcso ins B BP Pscions
y′O O′
AP xP
x′O
B
y
12
O
3、建筑方格网测设
Ⅰ、Ⅱ、Ⅲ点为丈量控制点,A、O、B为主轴线的主 点。首先将A、O、B三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丈量坐标,再 根据它们的坐标反算出测设数据D1、D2、D3和β1、β2、 β3,然后按极坐标法分别测设出A、O、B三个主点的概略 位置。并用混凝土桩把主点固定下来。混凝土桩顶部常预 置一块10cm~10cm的铁板,供调整点位运用。
N
P
E
6200
建筑平面图
D C
B
A M 3700 4100
1
2
3
9000 4
20
6200
9000
Q
5
2600
2.现场踏勘——目的是为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 原有丈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与施工丈量有关的问 题。
3.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以便进展测设任务。 4.拟定测设方案和绘制测设草图——对各设计图纸 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核对,以免出现过失。
7
施工坐标系要求: (1) 施工坐标系的A轴和B轴,应与厂区主要建筑物或主 要道路、管线方向平行。 (2) 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使一切建筑物和 构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 (3) 施工坐标系与国家丈量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可用施 工坐标系原点O′的丈量系坐标xo′、yo′及O′A轴的坐 标方位角α来确定。
第11章 施工测量与监测
第11章施工测量与监测11.1 施工测量11.1.1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4、《石家庄地铁新建线路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6、《石家庄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7、设计图纸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隧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11.1.2 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首先对照业主提供的精密导线点及精密水准点等交桩资料,对现场桩位进行复测,及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由主管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
11.1.3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分地上控制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
11.1.3.1地上控制测量选择甲方所交的精密导线点作为依据,首先对其进行复测,逐个进行导线点方位角及距离测量,所测结果是否与交桩结果相符。
最后精密导线点作为依据加密导线点。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和导线控制网相同的点位,由一已知水准点开始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另一个已知水准点上。
闭合水准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处理,让各水准点归算于同一高程系统,作为控制整个工程的标高依据。
在施工车站附近至少布设两个水准点,且要在同一水准路线内,以便于施工测量时有多个水准参考点。
11.1.3.2地下控制测量地下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控制,分为施工控制导线和施工导线。
联系测量到竖井的点为起始点,随隧道的不断延伸布设施工控制导线点;直线段控制导线的边长一般150m左右,在特殊情况下不小于100m。
建筑工程测量(第十一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③柱的垂直度容许偏差为株高的1/1 000, 且不超过20mm。
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①基础杯口顶面弹线和 柱身弹线。
②柱长检查及杯口底面 找平,
柱中心定位线 标高线
H2
L
H1
3、柱子安装时的测量工作
①柱起吊就位: 柱中心线与杯口 定位中心线对齐。
悬挂垂球
2、激光导向法
激光铅垂仪投测中心,每25 cm— 30cm滑浇灌一次混凝土,每次滑 模前后各投测一次。
(适用100m以上烟囱)
接收靶
四、筒体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在烟囱外壁测设 +500cm标志点,弹线一周,
据此用钢尺向上量取。
+500
···········································的测设
1、设计并推算主轴点
矩形控制网 距离指标桩
坐标,确定 距离指标桩; Q° °
D
°
°
°R
2、计算逐点测设数据; °A O° B
B
3、绘制草图; 4、按设计要求测设 。
P° ° °C ° °S
⑧
方法步骤:
①测设 主长轴线AOB;
矩形控制网 距离指标桩
激光铅垂仪 返回
金属网架:由预制钢管构件在现场模台上拼装 焊接而成。
施工方法:现场地面模台上拼接,整体吊升,
立柱
空中旋转就位。 提升杆
如:某金属网架屋顶有 914个不同规格钢球和 9230根16Mn管焊接而 成。上下弦高6m ,平面 直径124.6m 重600多 吨,由36根高26m的砼 柱支撑。
1)推算控制桩P、Q、R、S点
11章管线工程测量
二、地下管线测绘的取舍标准
• (p264)
三、地下管线的测量规定
• 各种管线的起、止点,转折点、交叉点、 变径点、变坡点、每隔适当距离的直线 点等,要测定其中心的点位坐标和高程。 • 采用全站仪测量不要超过150m,仪器高 和觇牌高度量取到mm。 • 按要求资料整理。(p264)
四、地下管线调查
• 二、槽口放线 • 槽口宽度计算 • B=b+2mh • • 1:m
B
h b
• 三、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 埋设坡度板(高程板),一般10-15 m设 一个,将中线点放在上面并钉钉子,还 要测坡度钉,如图: • 视线高
• • • • 应读前视 改正数 下反数
•
○
四、顶管施工测量
• 1.中线桩测量 • 2.高程测量 • 3.安置导轨 • 4.顶进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有中线测量(见图) 高程测量(直接测定有关点位的高程比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转向角测量
• 一般转弯的弯头都是固定的角度,90°、 45 °、 22.5 °、 11.25 °、 。
四、纵、横断面图测绘
• 纵断面图比例尺:水平1:500-1:2000; 高程1:50-1:200 • 横断面图一般不测绘。
第二节 管线施工测量
• • • • 一、准备工作 (一)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 (二)检查管线中线 (三)加密水准点
• 收集资料,制定计划; • 线路编号如:污(2)8,即污水管、第2 条线路、第8号点。 • 调查的项目和内容。(p265-266)
五、地下管线展绘
• 参考(p267)
例题
采用解析法测绘地下管线图时,其与邻近 的地上建筑物、相邻管线、规划道路中心 线的间距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 )。 A、0.3mm B、0.4mm C、0.5mm D、0.6mm
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
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1 测量工程概述本工程施工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轴线与标高的竖向引测,沉降观测,建筑物垂直度与几何尺寸控制等。
1 施工测量重点及难点1) 超高层结构垂直度测量:超高层结构始终处于摆动状态,结构本身的弯曲变形会对全高垂直度测量产生多大的影响很难确定,难以测量全高垂直度,2) 轴线传递要求精度高:因建筑和装修要求精度较高,尤其是高速电梯安装及核心筒的放样对测量精度要求亦高,施工中轴线传递误差为+5mm,细部轴线放样允许误差为±2mm,精度要求高施测难度大。
3) 高空作业难度大:受日照、风力、摇摆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仪器观测时受外界干扰严重,影响测量精度。
4) 顶层倾斜式混凝土柱定位难度大:倾斜式混凝土柱位于结构顶部,受风力摇摆影响大,对于倾斜夹角观测和轴线定位难度较高。
2 施工测量关键技术1) 采用GPS定位子系统检核内控点利用GPS相邻点间无须通视等自身优点,采用静态观测方法。
地面设两个基准站,在施工面摆一个测站,根据所测数据掌握大楼的摆动以及坐标情况,综合激光铅垂仪引测的点位坐标平差达到理想效果。
2) NIVEL200测斜子系统监测建筑物垂直度倾斜测量系统由高精度的双轴测斜仪、无线wlan网络及GeoMs 软件组成,测斜仪随高层施工逐步布设,每监测层布设5个观测点,观测点埋设在核心筒电梯井剪力墙上以防止破坏,每个观测点的测斜仪通过wlan网络系统与办公室的计算机相连接根据GeoMs软件进行处理,对塔楼主体的倾斜情况实行实时监测,根据记录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垂直轴线偏移的X值和Y值。
2 施工测量程序1 准备工作1) 测量仪器的配备表1.2-1 测量仪器配备表仪器图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GPS接收机Leica1213套控制点静态观测、楼层摇摆周期观测水平:5mm+0.5ppm垂直:10mm+0.5ppm双轴测斜仪LeicaNIVEL20020个主体垂直度监测±O.2弧分仪器图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全站仪LeicaTCA20032套坐标测量、施工放样0.5"1mm+1ppm激光铅垂仪苏一光2套控制点的竖向投递1/100000精密水准仪LeicaNA21套高程引测、沉降观测±0.7mm/km 铟钢尺河北珠峰2把控制测量、沉降观测计量部门检定合格50m钢卷尺日本田岛5把施工测量1mm标线仪常州徕赛2套装饰装修、引测标高3条线工程开工前向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全部测量仪器计量检定合格证书,测量设备的管理执行ISO10012管理体系标准。
土木工程测量 第2版 第11 章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3、角度交会法
此法又称方向线交会法。当待测设 点远离Hale Waihona Puke 制点且不便量距时,采用此 法较为适宜。
4、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根据两段已知距离交会 出点的平面位置,如建筑场地平坦,量距 方便,且控制点离测设点又不超过一整尺 的长度时,用此法比较适宜。在施工中细 部位置测设常用此法。
二、数字化测设方法 • 全站仪法测设 此种方法的实质是极坐标法测设
§11.1 已知水平距离测设
将设计水平距离测设在上述已测设方向上
工具和仪器——钢尺、测距仪或全站仪
1、钢尺——测设长度小于一整尺段的水 平距离,比如说建筑施工测设中龙门板上轴线 的定位可用以及建筑物内部轴线的定位。
2、测距仪、全站仪——适用于各种情况 。
2、测距仪——A点安置测距仪,AC方向测
设距离,加气象改正与倾斜改正后距离等于设 计平距。
[例]:水准点HBM3=12.345m,A点测设室内 地坪高程(±0.000)——HA=13.016m。
H BM 3 a HA设 b应
2、高差变化较大时 已知高程的测设
2、全站仪测设
3 、将已知高程测设于洞顶 HB-b=HA+a HB=HA+a+b
§11.5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坡度测设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3、全站仪——A点安置全站仪,AC方向测
设平距。
§11.3 已知高程测设
1、目的是将设计高程测设在桩位上。 2、用于平整场地、开挖基坑、定坡度、定
桥墩台标高。 3、方法——水准测量法、全站仪三角高程
测量法。
一、水准测量法——视线高程法
1、高差变化较小且两点间距离较短,一 个测站能到达时已知高程的测设
施工规范中的施工测量与监测要求
施工规范中的施工测量与监测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与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施工规范中的施工测量与监测要求对其必要性和具体要求进行探讨。
一、测量与监测的必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其他各类工程而言,测量与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掌握各项建设指标的实际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监测则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施工规范中的施工测量与监测要求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以及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二、施工测量要求1. 地形测量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形测量,以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势和地貌情况。
地形测量可以提供给设计部门更准确的信息,以便设计出符合实际场地条件的工程方案。
2. 建筑测量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基础、柱子、墙面等的尺寸测量与标定。
这些测量数据将用于确认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和尺寸。
3. 施工工序测量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工序进行测量,以确保工序的精确与合理。
比如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中,需要测量混凝土的标高、坡度、平整度等要素,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稳定。
4. 环境测量在施工现场,需要对环境进行测量和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等。
这些测量结果将为环境保护和职工健康提供信息,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与职工的身体健康。
三、监测要求1. 结构监测结构监测是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包括土木工程的土层监测、裂缝监测、变形监测等。
通过定期监测,工程方可以及时发现结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施工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增长监测增长监测通常用于边坡、挡土墙等施工工程,用于监测土体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工程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3. 监测设备要求对于施工监测所使用的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监测设备的放置位置和密度也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十一章第二节立井井筒施工测量
第二节立井井筒施工测量在矿山建设时期,立井井筒是重要的建设工程,在矿井生产时期是联系地面和井下的交通要道。
因此,立井井筒的掘进和砌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要求井壁坚直,井筒断面的大小、预留梁窝和与井筒连接巷道硐口的位置均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这些工程的质量与矿山测量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熟悉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验算与测量有关的数据,明确各要素的几何关系,与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按照设计的要求,准确地标定和细致地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井筒掘进和砌壁时的测量工作,是依据井筒十字中线基点和下列设计资料行的。
(1)井筒平面布置图、井筒水平断面图和沿每条十字中线做的纵剖面图;(2)井筒凿井设备布置图;(3)临时锁口框架及吊盘的平面图和断面图。
(4)各水平的马头门、硐室施工图。
一、井筒掘进施工测量(一)立井井筒锁口的标定圆形立井井筒的施工,是根据标定的井筒中心点和井筒设计毛断面破土的,当下挖4~6m后,就要砌筑临时井壁和设置l临时锁口,且固定井位。
然后根据标设的井筒中心垂线点下放垂球线指示掘进方向。
待掘进到第一砌壁段后,即自下而上砌筑永久井壁,并在封口盘下方4~6m处设置临时固定盘,在固定盘上方1m左右处设置激光梁,如图11-4,用来安置激光投点仪。
当施工方案规定不设临时锁口时,则掘进永久锁口顶部高程时,直接砌筑永久锁口,如图11-5。
然后继续掘进,直至全井逐段掘砌完毕以后,再进行井筒装备的安装工作。
设置井筒锁口时的主要测量工作是;根据井筒十字中线基点在井壁外3~4m处地面上精确标出十字中线点A、B、c、D四点,用大木桩打人地下,钉上小钉作为标志,并在木桩上给出井口设计高程点。
1.临时锁口的标定圆形井筒的临时锁口,一般采用八角形木质或圆形钢结构,如图11-6及图11-7所示。
安设前,首先按照设计的井筒断面在地面组装,井检查其尺寸,然后在其顶面标出四个十字线点a 、b ,c 、d ,再将它安置在井口。
施工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
施工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施工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木工程进行测量和监测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对施工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够确保施工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一、施工工程测量技术施工工程测量技术是进行土木工程测量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格控制测量: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控制网格的位置和范围。
采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控制网格进行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基准测量:通过测量固定控制点的位置,确定基准点的坐标。
基准点是整个施工工程测量的起点,用于确定其他各个测量点的位置和坐标。
3. 平面测量:该测量主要是针对地表进行测量,用以确定土地、建筑物等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4. 高程测量:通过测量控制点的高程,确定地面的高度,用于地面坐标的改正和地下工程测量的参考。
5. 施工工程测量: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量进行精确的测量,如地基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等。
通过施工工程测量,可掌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准确位置和尺寸,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工程监测技术施工工程监测技术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木工程的变化和变形进行监测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监测:通过图像监测、位移监测等手段,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当建筑物出现倾斜、位移等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2. 地下工程监测:对地下管线、地下隧道、地下水位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下工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地震监测: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对地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施工工程的安全。
4. 水利工程监测:对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进行监测,监测水位、水压等参数,及时判断工程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通过施工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工程中的问题。
同时,合理的施工工程测量与监测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监测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监测一、控制测量(一)测量要求所有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测量上岗证,控制测量建立两级复核制度。
当监理工程师提供施工区内有关平面及水准控制点等基本数据的测量资料后,测量人员立即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确认无误后再在此基础上布设平面和水准控制网。
正式施测之前10天,测量工程师应将施测方案、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布设遵循“从高级到低级,先整体后局部,先地面后地下”的原则。
从测量专业的角度讲,应考虑点与点的通视、旁折光、垂直折光和电磁干扰等的影响。
从施工的角度讲,考虑使用频率、交通干扰、施工干扰、单个点的控制范围、控制点的密度和控制点的精度等。
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决定采用导线网布设测区控制网,即用符合导线、导线网等形式,按两级布设测区控制网。
为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一般不采用闭合导线。
首先,在基坑周围布设测区一级控制网。
由于基坑空间足够大,待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底部布设基坑内导线网,采用符合导线直接将地面导线控制传递到基坑内,并将平面控制网投影到施工高程面上。
高程也分两级布设,一级布设于基坑周围;传递高程时用钢尺悬吊、上下同时用NA2水准仪观测的形式传递。
具体布设如下:1)导线点布设时,尽量使导线布设为直伸形式。
这是因为直伸导线中,边长测定误差将直接累计为纵向误差、角度测量误差将直接累计为横向误差。
所以,在导线平差时可以把纵向误差完全分配到边长测量误差上,把横向误差完全分配到测角误差上。
这样分配可以较完善地消除系统误差,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直接控制测角测边的精度。
2)选择平坦开阔的路线。
这样选线有利于通视、减少旁折光和垂直折光的影响。
3)在选择导线点时,尽量使导线边大致相等。
边长大致相等有利于观测时消除望远镜调焦产生的误差,特别要避免由长边立即转变为短边。
(三)控制网的施测1. 地面控制网的施测地面控制网的施测,选用精密电子全站仪,六测回观测,在地面与基坑底部点位传递时,采用六测回观测。
施工测量与监测施工方案
测量施工方案1、测量工程概况定位放线和建筑物垂直度的准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如何合理准确的进行施工测量,将是本工程施工的一个关键。
2、工程测量组织(1)测量流程图测量流程图(2)测量人员配置本项目设置总包监测测量队,配备1名专业测量工程师和1名测量员负责测量工作。
具体测量人员相关职责见下表。
(3)测量仪器配置测量仪器的配备应满足测量工作需要和精度要求,仪器应按照总承包的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定期进行检定、校核,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测量仪器由测量人员使用与维护保管,确保防潮、防盗,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三防”:防震、防潮、防晒。
工程所用测量设备见下图。
±(2.5mm+1*10D)2、测量工作方法(1)场区控制网布设根据“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本工程控制分三级布网。
布网形式及用途见下表所示。
(2)一级控制网布设为保证测量精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根据规划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在基坑影响范围外引测能够长期稳定保存的控制点,与基准点组成一级控制网。
1)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工程周围布设永久控制点,与业主提供的城市测量平面控制点及该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图,用全站仪测设和GPS校核,采用三角网进行观测,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
2)一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选高程基准点。
由规划单位提供城市规划控制点作为一级高程控制网点。
布设一级平面控制网时埋设永久控制点同时可作为一级高程控制网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测设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联测布成一级高程控制网。
一级高程控制网的外业观测。
一级高程网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按照规范上的相关要求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往返引测,引测精度满足规定。
(3)二级控制网布设1)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施组设计中的各施工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结合现场情况,将点位布设在场区内围墙边附近。
2)二级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二级高程控制点主要是用于向场区内引测±0.000及向基坑内引测标高点,所以点位要布置在场区附近土质相对稳定的地方且控制网能环顾场地。
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
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1. 引言在任何工程项目中,监测与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施工工程来说更为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 监测与测量的目的和意义施工监测与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准确和高效进行。
通过监测和测量,可以实时了解工程的变化和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 监测与测量的内容(1)地质与地下状况的监测和测量:主要包括土壤、岩石等地质条件的勘察和测量,以及对地下管线和隐蔽结构的监测和测量。
(2)地表和结构物的监测和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沉降、建筑物变形、桥梁裂缝等方面的监测和测量。
(3)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测量:主要包括噪音、振动、空气质量等环境影响因素的监测和测量。
(4)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测量:主要包括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监测和测量。
4. 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特点:根据具体的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和测量的重点和要求。
(2)监测设备: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和仪器,以满足实际监测需求。
(3)监测方法:确定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监测频率: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和变化程度,确定监测的频率和周期。
(5)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的实施在实施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规范:严格按照监测与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数据记录: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并进行标注和分类,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问题处理:对于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和处理,以避免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4)监测报告:定期编制监测报告,总结和分析监测数据,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6. 施工监测与测量方案的优化与改进在实际的施工监测与测量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案。
施工测量与施工监测
施工测量与施工监测1 施工测量1.1 施工测量要求1.1 一般要求(1)施测环境复杂,精度要求高,采用三维坐标法进行测量。
(2)做好本标段的施工测量,并与邻近标段进行贯通联测。
(3)界限要求严格,净空断面尺寸测量采用解析法测量。
(4)布设足够的控制点,并精心做好标志,加强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的保护和检查。
(5)为保证测量精度,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
(6)防止控制点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损坏,及时报告监理,并协商补救措施,及时处理。
1.1.2 加强测量复核管理为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建立各项严格的测量复核管理制度。
(1)资料复核制:各种起算数据、成果资料,经检算后方交付使用;外业观测的数据,在现场计算、核实,严禁事后补记、修改。
(2)桩橛复核制:作为测量起始点的各级导线点,使用前按原测精度进行复测,比较差≤±2(m12+m22)1/2 时(m1.m2为等级导线原测及复测测角中误差)方可用;现场的废桩全部销毁。
(3)仪器检核制:现场使用的仪器经检定合格。
(4)人员: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
(5)测量方法复核制:坚持换手复核制度;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施测;请混凝土测量队及时检核。
1.1.3 安全注意事项(1)测量工作的环境复杂而多变,测量时特别注意安全。
进入施工区域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戴安全帽、穿胶鞋,防止砸伤和触电。
(2)夜间作业穿荧光服,设置警示标志。
白天在地面作业在仪器周围设置路桩,严禁酒后作业。
1.2 平面控制测量1.2.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1)在现场接收混凝土提供的控制导线点后,及时组织复测,复测的等级按设计导线同精度进行,复测范围向施工区域两端各延长至少两个导线点,复测内容包括导线点的复测、补测、移设。
导线点角度复测结果不大于2mβ时(mβ为等级导线设计测角中误差),认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位置是正确的,采用设计成果;大于2mβ时及时向混凝土、监理工程师报告,并重新复测。
施工测量、监测方案
施工测量、监测方案1.1.1测量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础准进行引测。
根据设计结构图、有关技术核定单及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线。
1.1.2组建测量组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组建一个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测量组。
测量组设组长。
测量组长具有十年以上测量施工经验,全组人员可熟练地使用测量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
1.1.3建立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1、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基准点城市座标及建筑总平面图、轴线交叉点城市坐标,用全站仪在现场布设二级导线点,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利用导线点及建筑物坐标定出各建筑物的控制点,从而放出轴线进行细步测设。
二级导线点控制网:测角中误差<8",测距中误差<15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0000。
2、轴线控制点布设要远离基础或设置在周围永久性建筑上,避免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点的位移量。
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移位。
2)建立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水准点高程值,以闭合路线将水准点引至各新建建筑周围,建立三个高程控制点。
高程控制点要求面设周围永久性建筑上,减小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对基准点的影响,并对于基准点定期进行复测修正。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12√L(L为往返测段水准路线长度)。
3)控制网复核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后,由我公司测量中心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及相关单位复测,并做好书面签证工作。
1.1.4平面控制及放线1)基础阶段挖大基坑底不同标高处、垫层施工阶段、地下结构施工阶段,依据平面控制网,用方向线法,将轴线投测到工作面上。
投测完成后,对各条轴线关系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提请监理复核。
2)上部结构在上部结构层施工过程中轴线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埋铁,在埋铁面控制点位置做好刻痕。
控制点的布设必须能够通视、易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施工测量与监测11.1 施工测量11.1.1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4、《石家庄地铁新建线路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6、《石家庄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7、设计图纸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隧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11.1.2 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首先对照业主提供的精密导线点及精密水准点等交桩资料,对现场桩位进行复测,及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由主管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
11.1.3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分地上控制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
11.1.3.1地上控制测量选择甲方所交的精密导线点作为依据,首先对其进行复测,逐个进行导线点方位角及距离测量,所测结果是否与交桩结果相符。
最后精密导线点作为依据加密导线点。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采用和导线控制网相同的点位,由一已知水准点开始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另一个已知水准点上。
闭合水准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处理,让各水准点归算于同一高程系统,作为控制整个工程的标高依据。
在施工车站附近至少布设两个水准点,且要在同一水准路线内,以便于施工测量时有多个水准参考点。
11.1.3.2地下控制测量地下平面控制网采用导线控制,分为施工控制导线和施工导线。
联系测量到竖井的点为起始点,随隧道的不断延伸布设施工控制导线点;直线段控制导线的边长一般150m左右,在特殊情况下不小于100m。
曲线段施工控制点应尽量设在曲线元素点上,其边长不应小于60m。
随着隧道的推进,通过施工导线点每30m布设一个施工导线点;导线点布置在稳固牢靠、易保护、便于通视的地方,并做上明显标记。
导线点测设用Ⅱ级全站仪施测,左、右角每次测2个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于360°较差应小于6″,边长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7mm。
导线最远点点位横向中误差应在25mm之内。
为保证贯通精度,导线要定期检测,一个月复测一次,隧道进入一半和盾构机出洞前50m 时,要联系地面各重新复测一次。
地下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地下施工控制水准点每200m设置一个地下施工水准点,沿隧道50m布设一点,点位最好与导线点联测,精度要求按二等水准测量。
每布设一点,测量时都要往返到井下的起始点上,地下水准点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独立进行三次,并与地面向地下传递高程同步,重复测量的高程点与原测点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mm。
地下水准点要经常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的结果及时修正水准点的高程。
11.1.4 施工测量在施工控制网建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放线与验线。
其工作步骤分为:地面控制点2的坐标、高程传递到竖井内、隧道中线定位与复核等各项工作。
测量的技术要求应参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中为保证放样精度,避免误差的积累,隧道中线应以不同控制点测设的两个点来确定。
放样的要素必须用坐标反算法来计算,用极坐标法来测设已知角和距离。
11.1.5 联系测量当车站底板完成后,为保证地面控制和地下控制系统的统一,需将地面控制点的坐标、高程传递到始发井内,使地下控制和地面建立一定的几何联系。
11.1.5.1平面网的联系测量平面的联系测量是通过联系三角形法传递,本工程的盾构始发井深17米,并且精度要求很高,故选用联系三角法。
因井较深,通过竖井附近的导线点往井下传递,共向井下传递四个点。
在盾构基座安装前,在竖井隧道中线上投放两点,控制基座安装;考虑到通视要求,在盾构机井下组装前,把点投放到竖井长边同侧的两个角上。
井下作业点要牢固不易遮挡,点位做法是在竖井底板钻孔嵌铜芯,并做好标识。
角度观测采用全圆测回法观测,测角误差应在4″之内,重复观测,一般应进行三组投点,每组投点独立观测三次,独立计算有关数据,然后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观测结果,通过观测的边角数据,推算出竖井下点的坐标及方位,作为地下平面控制的起始点。
11.1.5.2高程联系测量通过始发井附近事先设好的水准点将高程从始发井传到地下结构中。
传递高程采用悬挂钢尺法,使用的钢尺事先经过检定,钢尺悬吊的重锤重量必须与检定时所施加的拉力相同。
传递的时间宜选在井上井下气温相差不大的时候进行。
如果传递时气温与检定时的标准温度相差过大,要对传递结果进行温度改正。
钢尺应悬挂在龙门吊的适当位置,固定要牢固。
引测高程时,电葫芦不能工作,以保证引测的精度。
传递高程作业时,地面上应选两个水准点,井上井下应同时进行,每次3个测回,每测回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
井下水准基准点布置两个,一个布置在始发井一角,另一个布置在洞内,基准点应采用型钢或预埋铁件,埋深大于50cm。
洞内水准点最好与中线点预埋铁板放在一起,即在铁板上加一条螺栓,作为水准点。
水准点做好后应在边墙上做标记,以便于保护。
站内水准基点应选取在变形基本稳固的底板或柱子结构上,点数不少于3个,以便于相互较测。
11.1.6 洞内施工测量11.1.6.1盾构机的掘进测量为控制盾构机沿设计方向前进,在隧道施工前要准确测量盾构机的三维位置。
通过联系测量得到的竖井下的控制点进行隧道中线定位和盾构安装时所需要的测量控制点,测设值和设计值较差应小于3mm。
中线至少定出两点,洞内中线点应作在不易松动的地方。
测点的间隔一般为30m,向前移设测点时,应对后方的几个点进行复测后再决定新的位置。
由于盾构机上配备较先进的测量指向系统,只需要将激光经纬仪所在点的坐标和后视的坐标输入系统程序里,激光经纬仪将会按设计线路方位指导盾构前进。
为确保线路方位正确,每天根据需要复测一次激光经纬仪及后视点坐标,其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通过盾构机上留好的参考点校核盾构自动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随盾构机的不断掘进,激光经纬仪也得随之向前移动,直线段施工每50m移动一次;隧道曲线段施工时每30m移动依一次。
为避免误差的积累,每一中线点采用极坐标法通过隧道内导线点测定。
每点必须有两个测回,测角采用全圆法,角度观测应在6″之内,边长中误差应在10mm之内。
盾构掘进要适时姿态测量,其技术要求要满足【表11-1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技术要求】规定。
表11-1 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技术要求测量项目测量误差平面偏离值(mm)±5高程偏离值(mm)±5纵向坡度(%) 1横向偏转角(′)±3切口里程(mm)±1011.1.6.2衬砌环片的测量要定期对已拼衬砌环片中心偏差、环的椭圆度和环的姿态进行测量。
衬砌环片一般不少于4环测量一次,测量时每环都应测量,并测定待测环的前端面。
相邻衬砌环片测量时应重合测定2~3环环片。
11.1.7 工程自动测量系统1、使用前将隧道中线坐标数据的输入。
2、开始使用自动测量系统之前要输入盾构机的初始状态值。
3、人工测量激光经纬仪的位置并将数据输入PC内。
44、随着盾构的推进,开始自动测量的导向工作(每5s测一次),在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及线路情况前移激光经纬仪并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复核测量工作。
5、及时整理各项测量数据,填写好每一表格及绘制盾构机的状态图,及时反馈,其结果将作为盾构机施工指令调整的主要依据。
11.1.8 贯通误差测量隧道贯通后利用贯通面两侧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贯通误差测量,贯通误差包括隧道的纵向、横向和方位角贯通误差测量以及高程贯通误差测量。
隧道的纵向、横向贯通误差测量时,根据两侧控制导线测定的贯通面上同一临时点的坐标闭合差确定。
方位角贯通误差测量利用两侧控制导线测定与贯通面相邻的同一导线的方位角较差确定。
隧道高程贯通误差由两侧控制水准点测定贯通附近同一水准点的高程较差确定,测定结果作好记录并保存。
11.2 监测方案设计盾构法隧道施工中进行监控量测,对施工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控量测可以判断出施工因素对地层变形的影响,提供改进盾构机施工参数、减少地面沉降的依据。
根据前一步的观测结果,预测下一步的地表沉降和对周围建筑的影响,以合理的代价采取保护措施。
通过对已建成隧道结构的监控量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隧道的顺利贯通。
盾构法隧道的监控量测主要有地面沉降监测、隧道变形监控量测和地下水土压力和变形的监测。
11.2.1 设计原则1、本工程项目监测方案以确保安全、保证施工精度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如(盾构隧道、联络通道)确定监护对象(隧道及围岩、临近构筑物和建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水、地表等),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2、本工程项目监测点的布置能够全面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遥测技术等。
4、各监测项目能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方案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减少监测元件,以节约监测费用。
11.2.2 测点布设原则1、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2、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结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采用仪器进行观察,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5、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6、深层测点应在施工前30天布置好,以便监测工作开始时,监测元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11.2.3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1、监测内容及目的见下【表11-2 盾构法隧道监测项目表】:表11-2 盾构法隧道监测项目表项次监测项目监测目的1 地面沉降监测了解盾构施工不同阶段引起的地面沉降情况,结合盾构推进参数和地质情况指导施工2 地面建(构)筑物调查及沉降监测由于隧道下穿建筑物,且建筑物大多稳定性较差,施工前必须对沿线建筑物的现状进行调查,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监测,确保施工期间,地面房屋和地下管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