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2)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教案:第二章《分数》复习

12、小明前年体重为40千克,去年减轻了 ,今年又增加了 ,小明今年的体重是千克。
二、选择题
13、一只小虫在数轴上从0爬到 ,它经过的表示分数的点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14、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素因数2或5,再无其他素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否则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
二、分数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小数和分数互化:1.25=; 。
2、0.75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
3、 中有个 ,它与个 是相等的。
4、铺完一条2千米的公路要9天,平均每天铺千米,平均每天铺全长的(几分之几)。
A、12 B、27 C、36 D、45
15、100千克的农药水中,药粉有20千克,药粉占穗水的…()
A、 B、 C、 D、
16、在分数 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数都有倒数B、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原数小
C、1除以一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
三、计算题:
18、
19、
20、
21、
22、
23、解方程:
四、列式计算:
24、某数的 比 的倒数大2,
25、 除以 所得的商比它们的积多多少?这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26、校合唱队有女生4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合唱队男、女生共有多数人?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一性质是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分数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没有接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这一部分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这一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讲解、实例和练习。
2.练习题: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判断题和应用题。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卡片和小组讨论的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和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沪教版数学六上《分数与除法》word教案

沪教版数学六上《分数与除法》word教案2.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标: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2. 能运⽤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相等的分数;3. 培养学⽣观察、⽐较、抽象、概括及动⼿实践的能⼒,进⼀步发展学⽣的思维;4. 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极限”等数学思想⽅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学⽣准备三个同样⼤⼩的圆形纸⽚。
【学前思考】已知26千克煤可发电9度,那么平均没千克煤可发电多少度?你会⽤分数表⽰吗?【认识新知识】【知识精讲】知识点1:分数的基本性质【讲】:中秋节快到了,妈妈给三个孩⼦分⽉饼,分给第⼀个孩⼦⼀个⽉饼的三分之⼀,第⼆个孩⼦六分之⼆,第三个孩⼦九分之三。
这时候三个孩⼦就争吵起来了,认为妈妈分得不公平,你认为公平吗?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学⽣⾃主探索,寻找规律] :1、学⽣根据情景⾃由发⾔,⼤胆猜想;2、动⼿操作,利⽤⼿⾥的圆⽚分⼀分,然后⽐⼀⽐;3、汇报得出结论,妈妈分的⽉饼是公平的,每⼀位母亲都深爱⾃⼰的每⼀个孩⼦;4、根据学⽣汇报情况,板书:123 369 ==5、引导发现:有些分数分⼦和分母⼤⼩不⼀样,但分数值是相等的。
图1 图2 图3 图1表⽰的是(13 )图2表⽰的是( 26 )图3表⽰的是( 39)【讲】:想⼀想,他们的分⼦,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例如:【总结】:如果将⼀个分数的分⼦、分母扩⼤(或缩⼩)相同的倍数,它们所表达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
推⽽⼴之,就有2462,510155n====g g g (n 为不等于零的数)…….,如果⽤字母来表达这样的变化规律的话就是:(0,0).a k a kb k b k b k÷==≠≠÷ 即:分数的分⼦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沪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的基本性质》word精品教案 (4)

姓名:姚欣年级:五升六学期:第一学期课目:数学教学课题分数教学目标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教学重难点分数的基本性质最简分数约分知识点梳理: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②最简分数互素:两个整数只要1的公因数约分:③分数比较大小通分:一、判断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的分子加上4,分母乘2,分数值不变。
()4、 和 化成分母是14的分数分别是 和 。
( ) 二、填空。
1、把21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2、写出3个与32 相等的分数,是( )、( )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的等式补充完整。
4.在下图中画出阴影表示下面的分数 ,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23 ○ 46 ○ 81221 ○ 425、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20=52520O 〉〈÷ =〉〈〉〈52=〉〈O 〉〈O 52=〉〈 88016=〉〈O 〉〈O 8016=〉〈 1 21=6〉〈 =〉〈 8=2÷〉〈6、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52 21 3012 204 5015 120108()()()22151=⨯⨯=()()()()28168=÷÷=()821=()932=()1276=()()264228==()()()()()====73612418.填空(1)约分的依据是( ),约分的结果通常要得到( )分数。
(2)在63、47、82、411、213、95中,( )是最简真分数。
(3)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 6 的最简假分数有( )。
( )。
9、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812 2718 204 6513 328 82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2=( ) 61=( ) 7212=( ) 9818=(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 2_2 分数的基本性质(1)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

2
,lkydfpwTFLEx thesubjcivrogn.Aam
g.EywubOjTqAx"I planhed,toskri;cvfm
2 2×3 6 = = , 5 5×3 15 2 2×5 10 = = 5 5×5 25 4 6 10 2 所以 , , 是与 相等的三个分数。 10 15 25 5 2 与 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 5 新课探索四 2 8 例 2:把 和 分别化成分母是 15 且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 5 60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将一个分数化为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也可将几个不同分母的分数化为几个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 知识呈现:
课堂小结: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分数与原分 数大小相等,即 a÷n a a×k = =b÷n b b×k (b≠0,k≠0,n≠0) 2.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可将一个分数化为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也可将几个不 同分母的分数化为几个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 课外 作业 预习 要求 练习册和堂堂练 2.2(2) 1、课堂时间消耗:教师活动 分钟;学生活动 2、本课时实际教学效果自评(满分 10 分) : 分 3、本课成功与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分钟)
教学后记与反思
3
,lkydfpwTFLEx thesubjcivrogn.Aam
,lkydfpwTFLEx thesubjcivrogn.Aam
3)出示课前练 习二。 (4)学生回答 并说明理由
3 教师提问: , 4 6 9 12 , , 这 8 12 16
g.EywubOjTqAx"I planhed,toskri;cvfm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 6 9 12 A: = = = 4 8 12 16 B: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除法商的不变性,可知: 6 3 =6÷8=(6÷2)÷(8÷2)=3÷4= ; 8 4 9 3 =9÷12=(9÷3)÷(12÷3)=3÷4= ; 12 4 12 3 =12÷16=(12÷4)÷(16÷4)=3÷4= ; 16 4 即 3 6 9 12 = = = 4 8 12 16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章节一: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判断。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乘除运算,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判断。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2. 通过示例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进行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判断的练习。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判断方面的理解能力。
章节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2. 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2.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巩固运算规则。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章节三: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教学内容:1. 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2. 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2.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练习,巩固运算规则。
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进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能力。
章节四: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
2. 能够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命名。
教学内容:1. 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上海教育版数学六上2.2《分数的基本性质》word教案

教 案 设 计2.2(1)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通过活动,引入新课大家一起动手做一做.请所有同学们将你们手中的白纸象老师这样同向对折再对折,将白纸四等分。
并用你们的铅笔把折痕画出,并把前三条涂成蓝色。
如图一所示 请第二组同学用铅笔将白纸纵向二等分,如图二所示 请第三组同学用铅笔将白纸纵向三等分,如图三所示 请第四组同学用铅笔将白纸纵向四等分,如图四所示二、新课讲授 1、思考问题请四组同学各选出一名代表将做好的纸交给老师。
教师在前面展示四张纸,并提出问题:“四组同学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等分的图案,(1)第一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第二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3)第三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4)第四组蓝色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5)这四组同学蓝色部分的大小是否相同呢?(6)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结论呢?4386 129 1612 这些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43=86=129=16122、寻找规律4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几可得分数86? 4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几可得分数129? 43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几可得分数1612?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1612、129、86分子分母同时进行怎样的运算可得分数43,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3、深入思考(1)分别将每一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2)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53=204、总结概括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数都进行怎样的运算,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零可以吗?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以上的分析,你发现什么规律?”请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讨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为什么零要除外?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因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0,则分数成为,在分数里分母不能为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0,又因为在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的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2《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于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运算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相关内容。
2.教学材料:准备一些分数的卡片,用于让学生进行操作和练习。
3.教学视频: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用于导入和呈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分数,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约分,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能力目标:
学习用迁移的方法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约分化简分数及把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出28和42的公因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学生:28和42的公因数有1、2、7、14。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4。
2.下列每组数中,哪两个数是互素的?
1和10 12和26 8和9 6和3
3.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
教师:从刚才的复习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能记住这些学过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要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综合应用有关的因数、互素的知识,在不改变分数大小的条件下,把一些分数化简,同学们有信心吗?
板书课题:2.2(2)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 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1)思考:与分数3012
相等且分母小于30的分数有几个?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3012
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互素的?既然不是互素的,它们就一定
有除1以外的公因数。
同学们试一试,设法在不改变分数大小的条件下,把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让学生自己探索,试着化简。
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予以点拨。
学生的自学活动可以同桌同学讨论进行,也可以分小组进行,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2)展示化简结果,交流化简分数的方法。
学生:我把3012化简成156。
通过观察,我发现3012
的分子、分母有公因数2,为了不改变这个分数的大小,我就用2分别去除它的分子、分母即1562302123012=
÷÷=。
这样就得到和
原分数相等并且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化简分数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我把3012化简成104。
因为3012
的分子、分母有公因数3,所以我就用3去除它的分子和分母,即1043303123012=
÷÷=,这样也得到了和3012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化简分数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我把3012化简成52。
因为3012
的分子、分母有公约数6,所以我就用6去除它的分子和分母,即526306123012=
÷÷=,这样也得到了和3012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化简分数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这三位同学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2、3或6去化简这个分数,得到了与原分数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还有不同的化简结果吗? 学生:我的化简方法和他们不一样,我先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2分别去除它们。
即
156
2302123012=
÷÷=,得到的的分子、分母还有公约数3,于是我又用它们的公约数3分别
去除分子和分母,即1562302123012=
÷÷==31536÷÷=52。
52的分子、分母是互素的(它们只有公因数1)。
所以52是和3012
相等但分子和分母是互素的分数。
我化简这个分数也是根据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在分数52,
104,156中,只有52
的分子和分母是互素的,我们把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
分数。
(3)小结化简分数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经过合作探索交流,大家已基本学会了化简分数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约分。
什么叫约分呢?约分有些什么要求呢?
教师:约分就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实际上刚才大家交流的化简方法都是在约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书上对于约分的定义:把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数约去的过程,称为约分(cancelling )。
通过约分定义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些什么呢?
学生:我认为把3012
化成
104,156都是在约分,只是没有把它们约成最简分数。
而第三位同学则是通过将分子、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最终把它约成了最简分数。
而第四位同学通过约分和再次约分把3012
化成了最简分数。
我明白了什么叫约分。
还知
道了如何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
教师:同学们理解得对。
同学们在约分的过程中,要注意找到分子、分母的公因数。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约分和最简分数。
那么约分有些什么要求,书写格式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例3。
2. 例题讲解
例3 将分数1812
约分,并化成最简分数。
解:323323221812=
⨯⨯⨯⨯=。
也可以写成:
例4 把下列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24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小杰一天睡觉9小时。
9小时是一天24小时的几分之几? 解:(1)1米=100厘米
24÷100=256
2546410024=
⨯⨯=。
(2)
83249249==
÷
答:(1)24厘米是1米的256。
(2)小杰睡觉的时间是一天24小时的83。
3. 学生练习
(1)写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A )24,12 (B )9,24 (C )20,45
(2)指出下列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524,415,3522,812,3321,73,1312,102 (3)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881,3528,12050,5226,5533,3621,4542,3515,7020 (4)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
请几位学生板演,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若发现有问题或学生约分有困难,就及时解决或指导。
待学生完成后,订正评价。
若有尚未约成最简分数的,提出来让全体同学辨析解答。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完成了约分方法的探索和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
请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 四、回家作业 完成练习册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