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 第三章 《红楼梦》的版本

合集下载

《红楼梦》导读——第三回

《红楼梦》导读——第三回

《红楼梦》导读——第三回
善于投机的贾雨村巧藉学生林黛玉的关系结识了贾政,并谋补了应天府缺职。

而黛玉也应外祖母之召,与雨村同行,来到了荣国府。

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外孙女,贾母不免伤感。

黛玉还见了大舅母邢夫人(贾赦之妻),二舅母王夫人(贾政之妻),李纨(贾珠之妻)和三位姑娘。

正叙谈间,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正纳罕众人都敛声屏气,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与众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的女人进来,众人介绍说这是琏二嫂子,贾母戏称她风辣子。

黛玉才想起母亲曾对自己说过的,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王熙凤。

而与宝玉相见,则在晚饭后。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二人眼中的对方与别人自然不同。

宝玉因为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他颦颦: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当黛玉回答没有时,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摔玉。

这场面自然令黛玉十分不安。

这一天的经历让黛玉真实地感到了外祖母家的与众不同。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一、背景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宝。

该小说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于18世纪,描述了贾府与荣府两大世家的兴衰沉浮,并借此探讨了社会人情、爱情与权力之间的纠葛。

它以其深刻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故事概要故事的主要情节围绕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主要角色展开。

贾宝玉是贾府的少爷,出身权贵,善良聪明,但又多愁善感。

林黛玉是林家的女儿,才情出众,自由奔放,但性格多疑孤僻。

薛宝钗是薛家的千金,美丽贤惠,深得贾母的宠爱。

故事中的贾府和荣府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家族。

贾府是个富豪家族,充满了奢华和世俗,与政治权势紧密相连。

荣府则是个文人家族,追求自由和艺术。

贾宝玉作为两个家族的结合点,他既承载了贾府的世俗压力,也有荣府的人文追求。

三、主题与意义1. 家族与社会《红楼梦》以贾府和荣府为背景,描绘了两个家族的兴盛和衰败。

通过家族的命运,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和人情世故。

也呈现了家族在社会变迁中的凋敝和影响力的减弱。

2. 爱情与婚姻小说中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薛宝钗的美丽和贤惠,使得他们被迫在感情和婚姻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在婚姻制度的束缚下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

3. 梦幻与现实小说中贾宝玉经常进入梦幻之境,与林黛玉等人相聚,享受无尽的快乐。

而当他醒来后却发现一切只是梦幻,这种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虚幻性。

四、影响与评价《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之作,深受读者和学者的喜爱。

它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情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也被广泛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五、《红楼梦》是一部展现封建社会兴衰的壮丽史诗,也是一部揭示人性的深刻哲学著作。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完整版)《红楼梦》导读完整

(完整版)《红楼梦》导读完整

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 读”,曹寅两个女儿被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 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曹寅实际上是康熙在江 南的耳目。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曹 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他就在这“秦淮风月” 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
厚实的家学渊源 ——成长的摇篮
——资深红学家 周汝昌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 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 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 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 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 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 等。
《红楼梦》的前五回构成了序幕,分 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 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 联系,又各有侧重。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女娲补天”、“木石前盟”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 无材补天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顽 石变成了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美玉,这便是随贾 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 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 “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 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 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 ※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 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 ※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 千年。”
• ※王蒙点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 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红楼梦》与 宇宙相通 ……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红楼梦》导读 (1-30回)

《红楼梦》导读   (1-30回)
一 至 三 十 回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又号芹圃、芹溪。从他的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 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 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 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 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 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 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雍正继位后, 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查抄, 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家道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 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变为“寒士”。
•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 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 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 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 青年男女自尽。凤姐自称“从来不 信阴司地府报应,凭是什么事,我 说行就行”,她假借贾琏名义,做 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在秦可卿的丧事中,曹雪芹着 力塑造了王熙凤这一重要人物。可 以说王熙风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 如有才干且卖弄才干(协理宁国府), 贪婪,为夺取金钱而不受任何道德 乃至“阴司地狱”的约束(弄权铁槛 寺)等等,都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王熙凤作为整部《红楼梦》不可或 缺的人物,在开卷不久就得到如此 深刻的刻画,正为以后凤姐性格的 发展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情节脉络】
• •
第六回至第十八回为第二大段 从第六回开始,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 契机,全面展开了《红楼梦》的故事。这一大 段的主要内容是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省亲。这 两大事件,都发生在全书开卷不久,以惊人的 豪华排场来表现当时的贾府正处于“烈火烹油, 鲜花着锦”、“珠宝乾坤、玻璃世界”的兴盛 时期。秦可卿,作为一个孙媳妇,其丧事居然 可以如此隆重,如此奢华,而且在出殡时竟然 有北静王亲来路祭,并对贾政、宝玉父子大加 奖誉。这都充分显示了贾府的显要地位。而元 春省亲,则更直接说明了贾府乃是封建社会中 最有权势的皇亲国戚之家。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 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 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 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 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 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 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 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 能干,清醒精敏,不被 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 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 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 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 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 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 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 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 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贾母) 贾 政
贾 珠 -贾 兰 叹
(李纨)

(王夫人) 贾元春
贾宝玉
妙玉
贾探春 贾环
薛宝钗
贾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史湘云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 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 境的线索。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3. 作品问世的时代背景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

第一章绪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红学”。

《红楼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本教材就是介绍《红楼梦》研究的成果,指示《红楼梦》研究的途径,帮助大家进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红楼梦》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结晶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一部总结性作品,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学的精华,而且汲取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和意境。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表现在开创了新的艺术世界。

研究《红楼梦》不仅可以领会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而且更能欣赏作者天才的创造精神,以及小说展示的美的世界。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研究《红楼梦》,可以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形象而又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总体毁灭。

在《红楼梦》展示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而且会提高对历史感性认识的能力。

《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它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在曹雪芹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可以发现新的哲学、新的文化,即曹雪芹的哲学、《红楼梦》独特的文化。

《红楼梦》是伟大的,又是复杂的。

人们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永恒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的探幽索隐。

作者生平家世、版本、名物、风俗等方面的考证训释,都在“红学”中蔚为大观。

不仅如此,“红学”研究还集中各种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如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使“红学”研究走向了现代。

“红学”是博大精深的,各种研究成果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本课程主要从文学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有以下几方面应当重视:一,关于作者的研究;二,关于作品思想的研究;三,“红楼梦”人物的研究;四,关于《红楼梦》艺术创造的研究;五,关于“红学”历史的研究。

此外,有关《红楼梦》产生的时代,《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中的名物、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也要予以重视。

名著导读《红楼梦》

名著导读《红楼梦》
11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 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 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 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 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 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 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 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 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5
谁都一满 解云把纸 其作辛荒 中者酸唐 味痴泪言 ?,。,
题 石 头 记
16 16
二、红楼梦内容概要及主要人物介绍
17
• 《红楼梦》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是贯穿 全书的主线。它以宝、黛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 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 的矛盾为线索,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 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24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 怀闺秀
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 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 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开头
25
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 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 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 “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 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 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 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 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 所改变。
红名 著
二 零 一

楼读
五 年 十

(完整word版)《红楼梦》名著导读

(完整word版)《红楼梦》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红楼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

②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③《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④了解贾府及四大家族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阅读――探究梳理――拓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学习重点:前五回的作用,画与判词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明确: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我们阅读古代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

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纵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

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这对于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地有借鉴作用。

怎样阅读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小说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优秀作家总是追求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这种典型性格既表现出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们共性,又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我们阅读小说就要从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中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红楼梦》ppt课件
(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 第二部分(发展)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 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 第三部分(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处。
课文以林黛玉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林黛玉在什么景况下进贾府?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 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 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 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 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 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 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 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 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 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 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 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 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 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 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 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 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 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 一面抽身回去了。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 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 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 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 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寓褒于贬,正文反作
厌弃功名,追求自由 独立不羁,玩世不恭
林黛玉在什么景况下进贾府?
12岁, 母亲过世, 原为钟鼎之家、书香之族, 现在家道中落
【典型环境】 根据林黛玉的行进路线及其所见所闻,

《红楼梦》名著导读

《红楼梦》名著导读

主题思想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 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 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 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内容简介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 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
内容简介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 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 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 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夭保 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
PART 04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思想内容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 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
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 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 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 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内容简介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 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 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 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 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导读导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导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探索其中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导读,读者将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信息。

第一章弘扬传统文化《红楼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兴衰荣辱。

本章将介绍小说的开篇,揭示小说反映的传统文化与家庭观念。

第二章家族世仇与命运延续第二章将介绍贾家与王家之间的世仇以及两个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分析这些关系,读者能够理解贾家的命运和富贵背后的隐情。

第三章情感纠葛与人物形象塑造这一章节将重点关注小说中的情感纠葛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解读,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风尚与女性地位第四章将考察小说所展现的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地位以及社会风尚。

读者将了解到小说中女性身份的制约和贾府内部的家族规矩,进而思考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境遇。

第五章家族荣辱与危机挑战本章将详细介绍贾府的荣辱与危机挑战。

通过贾府的兴衰起伏,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贾府家族的命运以及传统家庭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六章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艺术手法最后一章将着重剖析《红楼梦》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手法。

通过对小说构思、主题和结构的解读,读者将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核心思想。

附件:本文档不附带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授权他人使用、复制、翻译、发表作品的权利。

尊重版权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原则。

2:侵权:指未经版权人许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侵权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红楼梦》导读 第三章 《红楼梦》版本

《红楼梦》导读 第三章 《红楼梦》版本
11
梦稿本(杨藏本)
书名
《红楼梦稿》
祖本年份
不明
现存内容 存120回,前80回根据早期脂本,后40
回有一部分不同于程甲本、程乙本。
收藏者
杨继振(清道光)旧藏,1959年由中国社 会科学院购得。
12
己酉本
书名
《红楼梦》
祖本年份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卷首
载舒元炜“乾隆己酉”序。
现存内容
存前四十回
收藏者
玉栋(清嘉庆)原藏,现由吴晓玲 收藏。
13
郑藏本
书名 祖本年份
《红楼梦》 不明
现存内容
残存两回(23、24)
收藏者 郑振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14
程甲本
书名
《新锩全部绣像红楼梦》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冬至后萃文书屋木 活字本。
程伟元序、高鄂序;绣像24页,前图后赞。程 序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 记》,……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 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
• 甲戌本第13回“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朱笔眉批:
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
• 甲戌本第13回开头“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 倒猢狲散的俗语。”
“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 宁不恸杀。
三、脂评透露了《石头记》80回以后的 某些情节,成为探佚学最主要的依据。
书名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祖本年份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书内
题“庚辰秋月定本”。
现存内容
存78回(共80回缺64、67)。

红楼梦的版本剖析

红楼梦的版本剖析
4.杨本还有若干回,文字的版本倾向很奇特。从各 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看,它是处于己卯本、庚辰本 和王府本的中间状态。这几回书,可能是从己卯 本向王府本演变中的过渡本。
5.是120回的“全本”。后40回有21回大体上同 程乙本,有19回与程甲、程乙本都有较大的差异, 总的倾向是比较简略。
此本现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甲戌本10
第五,总体结构很特殊。
卷首有“凡例”,这是其独 异于其他各本的突出之点。
“凡例”共有5条,其中前4 条各本均无。其内容值得研 究。
甲戌本11
“凡例”之后还有一首七言 律诗,是此本所独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 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 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 不寻常!
甲戌本8
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 批语为他本所无。
如第1回“满纸荒唐言” 诗眉批“能解者方有 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 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 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
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1763)论者的
首要依据。
关于其流传情况,只知道它在1932年由徐星署收 藏,后归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文学古籍刊行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
庚辰本学术研究价值很高,有不少红学家写文章 论及,冯其庸《论庚辰本》、应必诚《论石头记 庚辰本》是、最具代表性的专著,但他们的观点 基本上是对立的。
庚辰本3
冯其庸的观点是:1.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 一个抄本;2.这个本子是根据己卯本过录的;3. 这个本子保留了脂砚斋等人的不少批语;4.庚 辰本遗留的许多残缺的情况;5.这个抄本是仅 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抄本。

《红楼梦》导读简版

《红楼梦》导读简版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导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独特的小说,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作者曹雪芹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虚构世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荣辱、欢欣和悲伤的贵族世界。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其内涵与主题。

一、背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曹雪芹是清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他在创作《红楼梦》时借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友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使《红楼梦》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

小说主要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纷争和荣辱,描绘了贵族社会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二、主要人物《红楼梦》塑造了大量的精彩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让读者对不同的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1. 贾宝玉:小说的主人公,贾府的子侄中最为聪明和多情的人物。

他善于诗文,对花草鸟兽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深陷于情感纠葛,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2. 林黛玉:贾府的外戚家族林家的子女,贾宝玉的表妹。

她聪明伶俐,冰雪聪明,但却非常敏感脆弱。

她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是小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角色之一。

3. 薛宝钗:贾府的亲戚,是一个温文尔雅、美丽贞静的女子。

她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深得贾母的宠爱,其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纠葛令人唏嘘不已。

4. 王熙凤:贾府的女儿,为人精明能干,机智过人。

她具有强烈的家族荣誉感,对自己及家人的地位非常在乎,被人们认为是小说中最令人敬畏的角色之一。

三、内涵与主题《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

1. 人生离别与无奈:小说中许多人物都经历了痛苦的感情离别和无奈的命运。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离别与无奈情节,呈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抗拒的命运。

2. 生命与欲望之间的矛盾:小说中的人物充满欲望,尤其是贾宝玉对美色的追求。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名著导读之《红楼梦》导读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名著导读之《红楼梦》导读

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名著导读之《红楼梦》导读《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红楼梦》导读,欢迎参考!【名著阅读】《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内容提要《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它以宝、黛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宝、黛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到贾府,与宝玉的爱情纠葛开始形成,并在矛盾中向前开展。

直到第九十七、九十八两回,黛玉和宝钗在“哀”“乐”截然不同,“悲”“欢”强烈对比之下,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出闺成大礼”,终成悲剧结局,是主线的高潮,也是实现全书主题的集中所在。

后二十一回,则是在高潮的余波中,情节的下降、结尾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贾家被抄而又赢得一个回光返照的局面。

最后宝玉遁入空门,全书结束。

从这条主线看,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桎梏下,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不能自主,而取决于封建家长的意愿。

其结果是,同时酿成3个人的悲剧: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了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真正赢得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的凄凉孤苦。

《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它以封建的阶级压迫,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寄生腐朽,荒淫糜烂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提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故事梗概小说写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青梗峰下。

红楼梦第三章读后感

红楼梦第三章读后感

红楼梦第三章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而闻名于世。

第三章是小说开篇的一部分,通过对贾母的生日庆典的描写,展现了贾府的繁华和富裕,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

读完第三章,我深受震撼,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第三章中对贾母生日庆典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贾府的繁华和富裕。

在这一场盛大的庆典中,可以看到贾府的家丁和仆人们忙碌地为贾母准备各种美味佳肴和精美的礼物,庆典的场面极其壮观。

这些场景让我感受到了贾府的富裕和繁荣,也让我对贾府这个家族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其次,第三章中展现了贾府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庆典中,贾府的家族成员们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

贾母作为家族的长辈,受到了众人的尊敬和敬爱,她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她的慈祥和睿智。

而贾府的其他家族成员们则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热情好客,有的嫉妒心强,有的虚伪狡诈。

这些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让我感受到了贾府这个大家族的独特魅力和复杂性。

通过阅读第三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魅力。

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我,让我对中国古
典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会继
续被《红楼梦》所吸引,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人心的作品,它将继续在读者心中发光发热。

《红楼梦》导读之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红楼梦》导读之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红楼梦》导读之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导读第三回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三回的中心内容是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将贾府中的主要人物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介绍给读者,他们或者单独出声的、或者集体登场,既有贾府中的重量级人物,比如贾母、王夫人、贾宝玉、王熙凤等等,也有贾府中的次重量级人物,比如花袭人、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

更重要的是,作家借助林黛玉的眼睛将贾府的富贵气象呈现出来,为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别而透着上流生活气息的环境。

值得读者注意的是,作家用细腻而颇具震撼效果的描写,巧妙地介绍了贾府整体布局,体现出林黛玉在贾府中所受到的高规格的接待,我们也因此看到了贾母作为外祖母的慈爱,王夫人作为舅母的爱怜。

这一回的一个细节不能忽视,那就是对贾雨村“复旧职”的交代。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看似简短的交代呢?读者不能不注意这一回回目中的“夤缘”一词,其义包含着拉关系走后门的意味。

作家并未特别地加以细致的描述,一者写出了贾府在朝廷中的较大影响,二者也体现了贾雨村的聪明,更重要的是,看似一笔带过的交代却折射出看似简单的社会有关系实则具有极强的“规则”。

巧妙之处在于,不上两个月,贾雨村这个“复职候缺”之人便谋了“金陵应天府”之职。

也就为他进一步凭借贾府之力飞黄腾达的基础。

接下来,重点介绍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之前有一个心理基础,那就是她母亲告诉她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种“不同”在她幼上的心中成为一个坎儿,仿佛还多少带有一点阴影,所以,她在进入贾府时,用一个“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即“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样的原则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作为读者,自然不能忽视这一特别心理暗示,在林黛玉每一言每一行,都似乎带有“学习”的意思。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放过。

这并不是林黛玉在外祖母家中感觉到了“外人”的多余之感,而是一个有知识的女孩子在努力使自己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要的,是极其重要的。

红楼梦导读与欣赏PPT资料全面版

红楼梦导读与欣赏PPT资料全面版
第五、在叙述和描写方面,红楼梦不是采用平面的罗列和展览方式,而是曲折 翻腾、左右勾连,把本来比较杂乱的贾府日常生活情景组织成纵横交错、严谨瑰 丽的艺术整体。
(五)《红楼梦》的悲剧特质
❖ 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意义:

悲剧精神是《红楼梦》的精髓之所在,它具有两方面标
随家北迁后,生活更加困窘,晚年 落魄于北京西郊,过着“举家食粥酒 常赊”的艰难生活。这一根本性的变 化,使曹雪芹得以接触社会的两大阶 层,为其创作奠定了土活和思想基础, 《红楼梦》也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写成 的。
(三)内容梗概与人物关系
三、篇章鉴赏—《宝玉挨打》
1、内容梗概 要是你重原著(曹著红楼),该版本最接近原著精髓的。
首先,在总体框架上,《红楼梦》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一个 是大观园之外的社会;一个是隐约虚幻的神话世界.从僧石对话和太虚幻境开始, 结尾有回到太虚幻境,并且用“警幻情榜”对十二钗进行总结、评价,结构完整 而圆满。即使后四十回高鹗续作,末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也回应开头揭示大观圆诸人的因果及归宿,结构同样首尾相接、十分圆满。
《 红 楼 梦 》 导 读 与 欣 赏
《红楼梦》பைடு நூலகம்读与欣赏提要
• 一、《红楼梦》全书总说 • 二《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 • 三、篇章鉴赏—《宝玉挨打》
一、《红楼梦》全书总说
(一) 书名与版本说
1、书名:《红楼梦》的书题名极多,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 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红楼梦》 是总其全部之名也。
2、版本:《红楼梦》的版本,从体系上看有两大体系,即八十回的 “脂评”本系统和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
3、为什么要研究《红楼梦》的版本 《红楼梦》原稿80回后散失。有人认为,程乙本后40回由程伟元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书 名


《红楼梦》 红楼梦》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 ),卷首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卷首 ), 祖本年份 载舒元炜“乾隆己酉” 载舒元炜“乾隆己酉”序。
现存内容 收藏者
存前四十回 玉栋(清嘉庆)原藏,现由吴晓玲 玉栋(清嘉庆)原藏, 收藏。 收藏。
13

书 名


《红楼梦》 红楼梦》 不明 残存两回( 、 ) 残存两回(23、24) 郑振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郑振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书 名


《红楼梦》 红楼梦》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卷首载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卷首载 ), 祖本年份 梦觉主人“甲辰菊月” 梦觉主人“甲辰菊月”序。
现存内容 收藏者
存80回 回 1953年山西文物局收藏,现藏北京图 年山西文物局收藏, 年山西文物局收藏 书馆。 书馆。
11
梦稿本(杨藏本) 杨藏本)
书 名
《红楼梦稿》 红楼梦稿》 不明
祖本年份
回根据早期脂本, 存120回,前80回根据早期脂本,后40 回 回根据早期脂本 现存内容 回有一部分不同于程甲本、程乙本。 回有一部分不同于程甲本、程乙本。
收藏者
杨继振(清道光)旧藏, 杨继振(清道光)旧藏,1959年由中国社 年由中国社 会科学院购得。 会科学院购得。
7
俄 藏 本(列藏本) 列藏本)
书 名
《石头记》 石头记》 不明。 不明。
祖本年份
存七十八回( 、 存七十八回(1-4、7-80、内79、80两 、 、 两 现存内容 回未分开)。 回未分开)。
收藏者
道光十二年( 道光十二年(1832)库尔梁德采夫从 ) 北京带往俄国。前苏联时期藏列宁格勒。 北京带往俄国。前苏联时期藏列宁格勒。

王希廉评本
书 名
《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 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 道光十二年(1832)暮春双清仙馆刊本。 刊 行 道光十二年(1832)暮春双清仙馆刊本。
王希廉批序;程伟元序;绣像64页,各配《西 64页 各配《 王希廉批序;程伟元序;绣像64 及花名,前人后花;读花人戏编《红楼梦论赞》 厢》及花名,前人后花;读花人戏编《红楼梦论赞》 74首 红楼梦问答》23则 大观园图说》 74首;《红楼梦问答》23则;《大观园图说》;周绮 红楼梦题词》十首;王希廉《红楼梦总评》 《红楼梦题词》十首;王希廉《红楼梦总评》、《音 每回首题“桐庭王希廉雪香评” 释》。每回首题“桐庭王希廉雪香评”,每回末有总 评。
4

书 名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乾隆十九年甲戌( ),第一回有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第一回有 ), 祖本年份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句。 存十六回( 、 ),卷 存十六回(1-8、13-16、25-28),卷 、 ), 现存内容 首有“凡例”。 首有“凡例”
蒙古王府本
书 名 《石头记》 石头记》 不明。 不明。
祖本年份
回基本同有正本。 存120回,前80回基本同有正本。 回 回基本同有正本 现存内容 回用程甲本配补。 后40回用程甲本配补。 回用程甲本配补
收藏者
清蒙古王府原藏。 清蒙古王府原藏。1961年为北京图 年为北京图 书馆购得。 书馆购得。
10
14
祖本年份 现存内容 收藏者

书 名 刊


《新锩全部绣像红楼梦》 新锩全部绣像红楼梦》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冬至后萃文书屋木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行 活字本。 活字本。 程伟元序、高鄂序;绣像24 24页 前图后赞。 程伟元序、高鄂序;绣像24页,前图后赞。程 序说: 红楼梦》小说本名《 序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 ……今所传只八十卷 殊非全本, 今所传只八十卷, 记》,……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 爰为竭力搜罗, 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 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 容 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 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乃同友人细加 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乃同友人细加 厘剔,裁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版, 厘剔,裁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版,以公 15 同好。 此系以后刊行的各种120 120回本的第一母 同好。”此系以后刊行的各种120回本的第一母 本。
五、有助于《红楼梦》版本的正本 有助于《红楼梦》 清源, 清源,为尽可能恢复这一中国最伟大的 小说巨著的本来面目提供依据, 小说巨著的本来面目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以据此追索出原著 的大致修改、演变过程。 的大致修改、演变过程。
23
六、“脂评”相对于曹雪芹 脂评” 的《石头记》正本而言,是一种 石头记》正本而言, 辅助性文本, 辅助性文本,既伸张了作家在正 本中无法正面表达的“真实”, 本中无法正面表达的“真实” 引导着读者对正本的深入解读, 引导着读者对正本的深入解读, 同 时又阐发了朦胧的文艺理论。
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
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 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
• 甲戌本第13回开头“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 甲戌本第13回开头“一日倘或乐极悲生, 13回开头 倒猢狲散的俗语。 倒猢狲散的俗语。”
“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 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 宁不恸杀。 宁不恸杀。
三、脂评透露了《石头记》80回以后的 脂评透露了《石头记》80回以后的 某些情节,成为探佚学最主要的依据。 某些情节,成为探佚学最主要的依据。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 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 十回“寒天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 十回“寒天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 过分之戒。叹叹! 过分之戒。叹叹! ——庚辰、戚序本第19回双行夹批 庚辰、戚序本第19回双行夹批 庚辰 19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 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庚辰、戚序本第31回末评 庚辰、戚序本第31回末评 庚辰 31
第 三 章 《 红 楼 梦 》 的 版 本
1
第三章
《红楼梦》的版本 红楼梦》
一、《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和印本 红楼梦》 二、脂评的价值
2
第一节
《红楼梦》的早期 红楼梦》 抄本和印本
3
《红楼梦》早期抄本: 红楼梦》早期抄本:
1、甲戌本;2、己卯本;3、庚辰本; 、甲戌本; 、己卯本; 、庚辰本; 4、俄藏本(列藏本); 、俄藏本(列藏本); 5、戚序本两种(戚宁本/戚沪本); 、戚序本两种(戚宁本 戚沪本 戚沪本); 6、蒙古王府本;7、郑藏本;8、甲辰本; 、蒙古王府本; 、郑藏本; 、甲辰本; 9、乙酉本;10、梦稿本(杨藏本) 、乙酉本; 、梦稿本(杨藏本)
一、脂评透露了作者的家世
例如:第16回甲戌本批: 例如: 回甲戌本批: 回甲戌本批 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 第53回“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庚辰本夹批: 回 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 庚辰本夹批: “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甲戌本第13回末批: 甲戌本第 回末批: 回末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作者用史笔也。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 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 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非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 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 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 因命芹溪删去。 因命芹溪删去。”
19
二、脂评透露了作者创作、修改的情况 脂评透露了作者创作、 和所写的某些本事。 和所写的某些本事。
• 甲戌本第1回眉批: 甲戌本第1回眉批: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 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 甲戌本第13回“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甲戌本第13回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13 朱笔眉批:
内 容

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吴县人。 王希廉,字雪香,号护花主人,吴县人。清 举人。妻周绮。他在旧红学评点派中, 注 举人。妻周绮。他在旧红学评点派中,其影 16 响仅次于脂砚斋。
第 二 节 脂 评 的 价 值
17
脂评——是较为宽泛意义
的评,包括脂砚斋、 的评,包括脂砚斋、畸笏 叟等与作者同时代、 叟等与作者同时代、关系 较为密切的人的评点,并 较为密切的人的评点, 非仅指脂砚斋一人。 非仅指脂砚斋一人。
8
戚 序 本(两种) 两ຫໍສະໝຸດ )书 名《石头记》 石头记》 不明。 不明。 存八十回。卷首又乾隆年间戚蓼生的序。 存八十回。卷首又乾隆年间戚蓼生的序。 有正本(戚沪本) 有正本(戚沪本) 南图本(戚宁本) 南图本(戚宁本)
祖本年份 现存内容 现存种类 收藏者
张开模(清光绪) 昆山于氏收藏, 张开模(清光绪) 昆山于氏收藏,后 收藏,后归狄平子。 归陈群, 收藏,后归狄平子。 归陈群,现藏南京 1911-1912年上海有正 图书馆。 年上海有正 图书馆。 书局影印。 书局影印。 9
收藏者
刘铨福(清末咸丰)旧藏。 刘铨福(清末咸丰)旧藏。1927年归 年归 胡适,现寄藏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 胡适,现寄藏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
5

书 名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书内题“己卯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 ),书内题“ ),书内题 冬月定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系清怡 冬月定本” 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亲王府抄本。 亲王府抄本。 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 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1-20、31-40、56、 、 58,61-63,65-66,68-70,第55、59各半回)。 各半回)。 , , , , 、 各半回 董康、陶洙先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董康、陶洙先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后 发现的残抄本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发现的残抄本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