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价值追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延续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传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增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力量。
(二)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加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力量。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一)教育引导。
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根本途径。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小学到大学,贯穿教育全过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事业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类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宣传倡导。
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要注重创新宣传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分析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符号,其蕴含着民族特有的价值认同、民族精神、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民族文化大繁荣。
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传承危机,甚至出现断层现象。
本文从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出发,借此探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及传承,并得出一些文化相对论带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发展措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个民族都具独特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凝练和沉积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识的高度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我国正处于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发展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承传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出现断层现象。
如井冈山的全堂狮灯、陕西的红拳、山东的孙膑拳、河北的吴桥杂技等传统体育文化都是散落于民间,缺乏挖掘整理,急需抢救保护。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政策,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文化大繁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本文梳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特点,分析其出现传承危机的主要因素,探讨如何传承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为更好开展区域体育活动,繁荣农村经济,吸引青年人回家工作,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非物质遗产文化建设。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的意义和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变迁发展。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类型非常多,我国需要正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这也重新构建各个少数民族人民价值意识,在各类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重要的科研素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文号】•【施行日期】2017.0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1.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论体育的核心价值观
论体育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体育”的目标。
1949年10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时任团中央书记的冯文斌在《新民主主义的国民体育》报告中指出:“必须开展一个广泛的体育运动,以便人们的身体健康、国防建设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和进展。
”[2]在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建设一个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体育事业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为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我国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全民乒乓”是这一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
即便是在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最严重时期,打乒乓球的人数仍然达到了9000万,约占当时我国总人口的1/7[3]。
这一群众体育运动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体育发展高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容国团在“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誓言中为新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更多的运动员在这一口号激励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勇敢拼搏,发出了“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时代强音。
这是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不惜舍弃个人利益的民族大义,也是中华民族最优秀、最核心的精神品质,极大地激发了共和国建设初期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男队在决赛中以5∶3战胜日本队首次夺得男团冠军,邱钟惠在女子单打决赛中夺得冠军。
这一新闻迅速轰动中国,给国人以极大的鼓舞,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自信心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信念为战胜“三年经济困难”和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封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一时期的体育是全国性的群众体育运动,更是一场凝聚人心和鼓舞斗志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而维持这种行动的动力则是用强健的体魄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体现了国人“爱国主义”的情怀。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改革开放以后,新的理念和新鲜的事物,随着国门的打开,同时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文化、娱乐、体育等等,大学生的生活中各个领域都遭受着外国文化的冲击。
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国家的灵魂和社会秩序的源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只有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作为支撑。
这种能够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是核心价值观。
塞缪尔·亨廷顿曾经说过:“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
当前,在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面临消解和重构,迫切需要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竖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以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
这就需要相应的理论研究为现实价值的选择和核心价值的确定开辟道路。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四次转变: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从学说到实践的转变、从苏联一国到多国实践的转变、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
伴随着这四次转变而来的,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决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命题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发展的又一重大“出发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拓展新的领域,形成新的成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和经验总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和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层面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并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复杂的文化和理念提炼成通俗易懂的24个字。
其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全国人民理解、学习进而付诸到行动中去,扎根在内心深处,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和寄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使得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存在,培育和践行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把立德树人、思想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广大公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领导重视。
明确中区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第一责任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要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上的全力保障,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统筹协调。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融入实际工作。
一是体现到中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统筹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同各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率先垂范。
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做表率。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展示良好精神风貌,以先进的党性和高尚的人格做表率,以优良党风政风带民风。
二、加强制度建设(一)政治纪律。
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纪律来遵守,言行举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发展自信。
杜绝一切与党的纪律、国家道路、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要求不一致言行的出现。
(二)工作纪律。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以“体育思政”深化“体教融合”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以“体育思政”深化“体教融合”近年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体育运动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华体育精神也逐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塑造中国人民品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力量。
如何进一步加强“体育思政”,深化“体教融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思政”:推动价值观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体育思政”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注入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理念。
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通过“体育思政”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和大众的道德情感和意识,引导他们的行为和思维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伦理规范。
为了实现“体育思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育思政深入推进。
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和完善与体育思政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为体育思政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大力推进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专业化培养并加强他们的思政理论素养。
只有教师和教练员具备了较高的思政理论素养,才能够真正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影响和引导学生和运动员。
再次,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机构和体育俱乐部的作用。
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无疑能够增加体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引领作用。
二、“体教融合”:加强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体教融合”是指将体育教学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深化“体教融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加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还要引入一些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和领导能力。
谈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谈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通过引领大众组织团结一致、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可以追溯到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共产主义为理想,致力于全体人民的自由追求精神和平等现实,着力推动国家、人民、民族和世界的持久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文化多样性和完善关系结构,以期为实现中国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和动力支撑,并建立更加美好的未来。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内容:砥砺前行,勇于追求梦想;充分尊重道德操守,追求自愿主义;实现公正和谐社会;尊重他人,弘扬礼仪文明;社会公德,共建和谐中国;品尝国家民族精神;坚持深入开展体育活动;追求幸福而不虚度时光;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建设安全宜居之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内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它以“和谐美好”和“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指导国内各阶层人民,激发和发挥公民的社会积极性和行动能力,凝聚全社会的存在力量,坚定团结努力向前的信念;同时在国际舞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厚植和风”和“爱国安定”的理念响应国际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世界各国发展和繁荣做出自身贡献,致力于建设和平繁荣的全球治理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统一了中国的国家传统价值观与新的现代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式社会主义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文化根基。
未来,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支撑着我国走向更加美好的世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认真学习和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在近现代曾遭受重创,而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三观”扭曲、官德缺失、商业信义失调等各种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文明底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会逐步形成了共同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等,从而形成了坚固而稳定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案
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案第一节: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一系列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需制定相应的培育方案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节:明确培育目标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案首先要明确培育目标。
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强国意识、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应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比如举办爱国主题的讲座、组织参观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爱国精神的力量。
第四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五节:推进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忽视的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道德讲座、组织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六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社团组织的建设,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锻炼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节: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注重科技创新教育。
可以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第八节: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环节。
学校可以开展法制知识讲座和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第九节:注重体育健康教育强调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可以开展体育比赛,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
第十节:开展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案还应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在个人层面上,我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一个公民,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
2.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懈努力。
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是相统一的,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改革。
3. 人民利益至上:认同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关心人民的生活和权益,对人民的需要给予关怀和帮助。
4. 价值实践和创新:重视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引导作用,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积极创新,勇于尝试新事物、新思想,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 社会公平正义:倡导社会公平,反对各种形式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 文明进步: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追求精神文明的进步。
尊重传统文化,推动科学、教育、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理解,通过践行这些价值观,可以推动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对更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这充分表明,学校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
自古以来,立德树人即是教育的天职。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教”与“育”的根本都是“使做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正是契合了教育的本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学校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树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从个人角度说,学校教育是“育儿袋”,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从三、四岁的孩童,一直到二十余岁的青年,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度过的。
走进校园时,每个人都是天真无邪的;走出校园时,人与人却是千差万别的。
这就是学校教育的作用,它犹如一个巨大的“育儿袋”,为每个人提供了可靠的成长环境,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将他们培养成不同型材。
从教育的本质来讲,每一个走出校园的人,都应当是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讲,每一个走出校园的人,都应当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
只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人从学校“育儿袋”中成长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由社会层面讲,学校教育是“大熔炉”,发挥着社会融合的作用。
学校里只有教师和学生两种人,教师负责教书育人,学生唯有明礼修身。
在校园里,来自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们,同坐在课堂里,同徜在书海中,不分彼此、不分贵贱,交流思想、探讨未知,同窗之情、同学之谊把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培养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途径
产 生 的 体 育 精 神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意 识 ,展 色 社会 主义 事业 建设 者和 接班 人 的摇篮 和 体 育 比赛 中 ,克 服 心 理负 担 ,调 整 心 态 , 现 了 人 们 的 智 慧 勇 敢 , 遇 到 困难 顽 强 拼 主 阵地 ,帮 助大 学生 确立 社会 主义 核 心价 为 国 家 荣 誉 而 战 。他 们 用 汗 水 告 诫 大 学 搏 、 不放 弃 、不退 缩 的 良好 心态 ,这对 人 值 观是 当前 高校 教 育的重 要任 务之 一 ,笔 生 ,成功 的道 路充 满 曲折 ,要始 终抱 有奋 们 的社 会 实践 具有 积极 的能 动作 用 ,能促 者 认为 ,培 养体 育精 神对 大学 生确 立社 会 勇前进 的心态 。大 学生作 为我 国特 色社 会 进 人们 的行为 活动 。体 育精 神 内容大 致有 主 义核 心价值 观 具有 现实 意义 。
体 育 精 神 指 人 们 在 体 育 实 践 活 动 中 形 成
的 , 以健 康 快 乐 、挑 战 征服 、 公平 竞争 、
团结 协作 为 主要价 值标 准 的意识 、思维 活
动和 一般 心 理状态 ;这 其 中 ,“ 健康 快 乐 ” 指代 人 本 精 神 ,“ 挑 战 征 服 ”指代 英 雄 主 义精 神 ,“ 公平 竞 争 ”指代 公平 竞争 精神 , “ 团结 协 作 ”指 代 团 队精 神 。体 育精 神 内 涵主 要包 括 人本精 神 、英雄 主义 精 神、 公 平 竞 争精 神 、团 队精神 4 个 部分 。
社会 观 念 所 积 极接 受 的意 识 。黄 莉 认为 ,
2 体 育精神培 养对高校 大学 生确 立 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 观 的意义
党 的十八 大首 次提 出了 以 “ 富 强、 民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改善时事教育,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不断成长。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党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现就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1.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校和共青团组织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环节入手,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时要看到,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抓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养成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
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在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重点在“融入”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使广大师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与精神,体现了华夏子孙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而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可以加深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运动形式,如太极拳、中华武术、中国武术、中国功夫、蹴鞠等,这些运动形式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勇气和毅力。
它们既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坚定国家自信心和意识形态自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参与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意志,提高抵抗力和自信心,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
只有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 传统体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节、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了解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可以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组织传统体育的培训和比赛活动,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
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要植根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又要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摒弃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善于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敢于进行文化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一味的强调传统性,夸大传统文化的社会适用性,试图用传统文化来取代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不能夸大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完全无视传统文化,使得我们精神家园的构建失去历史延续性。
一方面,文化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文化代表着特定时代的人所追求的价值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时的社会客观条件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的,带有当时社会环境的烙印。
在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中有些是符合当今社会价值需求的,有些则是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相违背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处理好继承与批判的关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另一方面,文化是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也许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文化对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代表当时产生积极作用的历史文化传统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都会推动社会进步。
相反,有些传统文化与现阶段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甚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这就需要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反映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彰显时代精神。
(二)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命,看到了某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就会让人想起这个民族。
从文化的纵向发展来看,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起来;从文化的横向发展来看,它会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盈自身,所以说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有开放包容的胸怀,所以它才会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之中绵延不断。
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摘要】民族传统体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实践,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民族传统体育在培养爱国情怀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地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得以体现,通过实践活动和传统技艺的传授,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有助于培养国家意识和集体情感,在强化国家认同感的也加强了民族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作用、实践、培养爱国情怀、重要平台、深入传播、国家意识、集体情感。
1. 引言1.1 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民族特色。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更是传递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的载体。
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人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我们应该珍惜民族传统体育,加强对其的传承和发扬,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
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我们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文化,更可以凝聚国家意识和集体情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支撑。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巩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国民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教育体育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
教育体育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任务,教育和体育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场所。
本活动旨在增强广大教育和体育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意识和责任意识,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者、传播者,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全社会文明进步。
二、活动时间本活动将于每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开展,持续半年时间。
三、活动内容(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1. 制作宣传册、张贴宣传海报,组织教育和体育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鼓励广大教育和体育工作者讲好社会主义故事、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
2. 利用学校和体育场馆宣传栏、展厅、电子屏幕等渠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3. 在开学典礼、体育比赛、公益活动等场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运动员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推进教育体育场馆文明创建4. 教育体育单位要切实加强机关、教学楼、宿舍、体育场馆等场所的文明创建,引导广大师生和运动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环保规范、文明礼仪标准,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和睦的校园和体育场馆环境。
5. 在校园、体育场馆等场所设置举报箱、感恩墙等管理设施,激励广大师生和运动员积极参与文明创建,积极发现和举报违法乱纪行为,帮助维护教育和体育场馆的文明秩序。
(三)弘扬体育精神、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6. 在全民健身和体育训练中注重培养体育精神,鼓励广大学生和运动员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能够享受到健康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7. 在学习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利用书画、诗词、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形式,充分发挥文化载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优秀文化传统自觉性,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科研质量8. 组织广大教育和体育工作者参加省、市、县级教育惠民科普活动、文化交流等活动,提高广大教育和体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科研质量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卷 第 7 期2016 年 7月Vol. 3 No. 7Jul. 2016中 国 学 校 体 育C h i n a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收稿时间:2016-10-27基金项目:南华大学社科基金宣传思想工作专项项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编号:2015XXC 12)。
作者简介:李程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程秀,谭志刚,贺仕刚,李 军(南华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3个层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途径。
研究结果表明:多样价值观、不良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缺失,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同根源共传承,同价值共理念,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联系;鲜明的特色、广大群众基础、实践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是民族传统体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特点和优势。
因此,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效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 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7662(2016 )07- 0067- 04Abstract: Adopting literature review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lleng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the logic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explore new path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ultiple core values, negativ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sports have the same log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socialist common values. The core valu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such as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masses, practical and educational feature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and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raditional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LI Cheng-xiu, TAN Zhi-gang, HE Shi-gang, LI Jun(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Huna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and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既具有健身、娱乐、教育功能,又具有广大群众基础,贴近生活,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孕育中形成,厚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运用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和实践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也多次作出重要讲话。
高等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2]。
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思想文化的西化渗透,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特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民族精神,实现· 68 ·2016年中国学校体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迫切需求,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相契合,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这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因此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途径查阅了30多篇相关期刊文献和博士论文,分析了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厘清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逻辑关系,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优势,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1 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不断开放,信息网络技术普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等不断增强。
大学生“思修”课中,由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胜任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 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单纯可爱,又热心政治,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易被各种价值观所左右。
不可否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时期,利益分配格局多元化,人们的价值选择多元化更加明显[3],冲击着传统的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使大学生无所适从。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以及网络媒介的传播,既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理念,又带来了资本主义价值观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渗透。
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一些错误思潮极大地冲击了“三观”不稳定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使有些大学生产生价值观念错位、理想信念迷茫。
甚至有少数大学生片面理解和追求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而背离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热爱,极大地影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待解决的难题。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教育界必须有清醒地认识并予以高度的重视。
1.2 互联网及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风气整体上正能量还是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改革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不免会出现各种错综复杂的不良社会现象。
加上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终端普及提高,以及自媒体自由奔放,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不良社会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暴力、金钱、色情、腐败、恐慌、谣言等消极颓废的内容在互联网中被大肆传播,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互联网向我国大力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4]。
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和辨别能力,但长期浸染,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以至于少数大学生知行脱节、考试舞弊、诚信缺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低落。
这些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
1.3 传统文化缺失带来的认同障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道德观念、爱国情怀等的吸收、提炼和继承。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深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出现了“国学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多样文化的冲击以及基础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远远不够。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宽仁谦和、重义轻利、讲诚信、重德才、讲礼仪的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消失了。
高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2 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2.1 同根源、共传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孕育中形成,厚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运用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观,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最新表现形式[5]。
二者共同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吸取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资源。
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 69 · 第7期来源[6];反过来讲,民族传统体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2 同价值、共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体育最主要的价值功能体现的就是育人。
二者根植于相同的文化土壤,决定了其教育功能的相似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国家3个层次进行描述,个人层面提倡: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社会层面提倡:法治、公正、自由、平等,在国家层面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