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第七章
第七章 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
五 、繁荣期(2000-2008): 多元题材的汇集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精良的大制作影视剧走进观众的视线, 在各地收视冠军宝座上轮番出现的电视剧,题材可谓丰富多样: 革命军事剧、家庭情感剧、青春偶像剧……在互联网的冲击下, 电视剧在娱乐中所占的分量虽有所下降,但是仍不乏重量级电 视剧出炉——《闯关东》的轰动效应,《金婚》的全民共鸣, 《士兵突击》“许三多”更成为“年度人物”…… 许三多,一位“傻根”式的士兵,在《士兵突击》之后 成了中国人的标志性符号,它成功地实现了媒体之间的热传 递———先在各大电视台收视率居高不下,继而转战网络,引 发网民热议,接着又在传统平面媒体上频频亮爆,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许三多现象”是 当下电视剧制造的一个奇迹。
二、电视的“新闻纪录片时代”
1、初期的电视新闻
新影厂的《新闻简报》和纪录片是早期新闻节目 来源。 北京台首次播放的自拍的新闻影片是《中共中 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创刊》。 新闻纪录电影与新闻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 者是成品,后者是现场制作的。 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 闻》,每次5分钟。 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电视新 闻》专栏,每周3次,每次10分钟。 宣传性的电视片时效很低,被称为“旧闻新播”。 电视新闻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很狭窄。
二 、成长期(1986-1989): 名著拍摄的高峰 1986年被称为中国连续剧阶段的起点,自那一年起,连续 出现了几部引起极大轰动的连续剧作品:《四世同堂》(28集)、 《寻找回来的世界》(12集)和《新星》(12集)。更重要的是,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接二连三被搬上荧屏。《红楼梦》、《西游 记》都在这一时段完成,并且都是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拍摄的, 它们让中国电视剧第一次走进了海外市场。 我国电视剧的主流样式开始转向了连续剧(4集和4集以上, 分集播出,主要人物和情节有一定贯穿性的电视剧样式)的创 作。如果说单本剧在时空构成方式上拉开了电视剧与古典戏剧 的距离,那么这一阶段的连续剧则在时间上疏远了电视剧和电 影艺术的联系。电视剧发展至此,终于告别了模仿戏剧、模仿 电影的历史,这也是我国电视剧本体自觉时期。 1987年,36集电视剧《红楼梦》第一次完整地将中国四大 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搬上荧屏;1988年,25集电视剧 《西游记》第一次将全本《西游记》搬上荧屏,也首创了电视 剧出国拍摄的先例。 代表脸谱:陈晓旭(《红楼梦》)、六小龄童(《西游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总结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总结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广播电视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广播电视传播处于第四次革命)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电视台:KDKA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第一个播出黑白/彩色电视的国家:英国/美国中国彩色电视的制式:PAL制第二章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3.1.23)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国民党统治下的民营电台3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广播电台种类6 P30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珠江模式”:主持人中心制中国大陆建立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现场直播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78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电视业的发展:P42播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7 P43第三章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香港现有三家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香港电视“三台鼎立”:无线电视、丽的电视、佳艺电视TVB ATV :商业电视台澳门广播电视:对本地居民影响小台湾广播电视:广播:中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公视老三台(公共电视媒体)第四章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广播电视取决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4 P94三种理论模式: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VOA)公共机构型广播电视机构(BBC NHK)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ABC NBC TVB ATV)三种模式:美国模式、西欧/日本模式、中国模式1、美国模式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2、西欧/日本模式双轨制:公营、商营共同发展3、中国模式新特点:3 P112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现状5 P117我国广播电视经营体制的改革方向4 P118第五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广播电视的特点6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3+2 P130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2+2 P132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6巨大而深远1、传递信息、检测环境2、连接、协调、整合社会3、现代民主政治过程重要元素4、娱乐功能5、经济功能6、服务功能第六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广播电视传播符号是指在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过程中承载、传达信息的各类符号系统的总和。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管理,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合法性和健康性,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广播电视播出管理应遵循依法、合规、科学、公正的原则,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良好发展。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机关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活动。
第四条广播电视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播出管理机制,明确播出管理责任,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播出管理工作。
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管理第五条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宪法、损害国家利益,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散播违法、淫秽、暴力、恐怖等信息。
第六条广播电视节目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得利用广播电视媒体传播违背社会公德、职业操守和行业道德的内容。
第七条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发布对国家、社会、民族、宗教造成危害的内容,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损害国家形象和民族团结。
第八条广播电视节目应尊重历史事实,不得歪曲和篡改历史,不得发布有损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内容。
第九条广播电视节目在报道新闻时,应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禁止虚假报道,不得散布谣言和不实信息。
第三章广播电视节目审核和播出管理第十条广播电视单位应建立节目审核制度,确保节目内容的合规合法。
节目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
第十一条广播电视单位应对拟播出节目进行全面审查,对于存在违法违规内容的节目,应立即予以纠正或删除。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单位在播出节目时,应保证信号质量稳定,不得有轮空或中断现象,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时,广播电视单位应立即停止播出,并及时向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市场与编排【圣才出品】
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市场与编排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发展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广播电视机构播出内容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播出形式和构成单元。
由于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特征,广播电视节目也必须根据线性传播的逻辑和规律,不仅要按照时间段来划分节目单位,也要按时间顺序来播出节目内容。
1.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类别(1)新闻类节目①消息类新闻节目大体包括动态新闻、简明新闻、综合新闻等。
②新闻专题节目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与报纸的特稿、通讯颇有类似之处,相对于动态类的简明新闻综合新闻而言,可以用较多的时间容量、较大的篇幅来对新闻进行较为详尽深入的报道。
③新闻评论节目以传播观点为主,新闻事实往往作为立论的基础和论据呈现。
④电视新闻类纪录片如今一些研究者和业界人士认为,从创作者的主体性到题材的表现方式和风格,纪录片与新闻都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会对新闻类纪录片这一提法有所质疑。
⑤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杂志新闻杂志型节目借鉴杂志的编排方式,把不同题材内容和题材样式的新闻节目组合串联在一起。
⑥广播电视新闻类谈话节目新闻类访谈和谈话节目如今也是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文艺娱乐类节目①广播文艺的基本类别音乐节目、评书、小说连续广播、诗歌散文、曲艺和戏曲节目、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等等。
②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别音乐、舞蹈、杂技、评书、戏曲曲艺、戏剧等。
③DJ主导的广播流行音乐节目和听众点播在目前的广播文艺娱乐节目当中,流行音乐节目占据很多的播出时段,并且与流行音乐产业紧密结合,通过排行榜等推介方式与唱片工业产生互动。
④广播电视游戏节目在国外称为Game Show,是从传统的广播电视猜谜和知识竞赛类节目发展而来,包括各种各样的广播节目里的有奖竞猜和电视益智问答、猜奖、互动游戏等等。
⑤电视真人秀在国外称为Reality Show,中文又称真实电视。
这类节目主要是指普通人而非扮演者根据电视制作机构预先设定的游戏规则,参与到一个竞技类的活动当中并根据规则完成这个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没有剧本约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个性、需求和目标自由发挥和表现,电视制作机构则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节目播出。
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概论 第七章模拟电视基础小结
第七章模拟电视基础小结一、像素: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
每个像素具有单值的光特性(亮度和色度)和几何位臵。
像素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
二、顺序制传送:按一定顺序将一个个像素的光学信息轮流转换成电信号,用一条传输通道依次传送出去,在接收端的屏幕上再按同样的顺序将电信号在相应的位臵上转换成光学信息。
特点:(1)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转换开关。
(2)转换开关用电子方法实现的,有很高的接通速度。
(3)收、发两端开关的接通要同步,保证图像的正确重现。
三、扫描:电视系统中顺序分解像素和综合像素的实现过程。
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
1、隔行扫描:指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奇数场和偶数场两场来扫描,奇数场扫描画面的奇数行,偶数场扫描画面的偶数行,奇数场和偶数场图像嵌套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2、隔行扫描优点:(1)克服逐行扫描方式电视信号的带宽过宽。
(2)能在不改变帧频的条件下克服闪烁现象。
3、扫描同步:(1)同频:收发两端的扫描速度相同;(2)同相:收发两端的时空对应关系一致。
4、我国电视标准规定:(1)一帧扫描总行数为625行,其中,帧正程575行,帧逆程50行;(2)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场扫描312.5行,场正程287.5行,场逆程25行;(3)场频为50Hz,场周期为20ms;(4)行频为15625Hz,行周期为64μs,行正程时间为52μs ,行逆程时间为12μs ;(5)扫描光栅的宽高比为4:3。
四、摄像器件产生图像信号原理:都是基于电荷储能原理(Charge Storage Principle)。
1、摄像管:利用了光电靶的作用和电子束的扫描来实现光电转换的摄像器件。
2、电荷耦合器件CCD:以电荷的多少代表图像信号的亮暗、以时钟信号控制代替电子束扫描实现图像信号的摄取、光电变换和输出的摄像器件。
CCD工作过程:光输入⇒电荷包存储⇒电荷包转移⇒信号电荷输出五、显像器件1、阴极射线管CRT:利用电子束的强弱随图像信号的大小变化,将一帧时域的图像信号在屏幕上变成一幅平面光学图像的显示器件。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文艺符号
四、符号意义的表达手段
1、隐喻是指一个词(能指)以一种破除名套、非字面意义的方式,应用到一个目 标物或动作(所指)之上,它强调能指与所指的相似(对应)关系。转咱纯指用某 一物的某一属性或部分咱指此物的全体,强调毗连性关系。 2、当隐喻的概念用在非言语的视觉符号上时,我们看到图像符号和它所表达的意 义之间的关系是自然构成的。电视中的视觉符号在第一层次的表意阶段,能指与所 指之间的相似之处,即符号和它所代表的实体之间是一种被技术建筑出来的相等, 就是使用了隐喻的手段。它将真实的世界转移到电视画面中。 3、转喻的表意作用在于符号具有以部分代替整体的能力。 4、任何一种符号可以同时以隐喻与转喻的手段运作,但它们执行的功能并不相同。 在第一个层次的表意阶段,图像式符号或声音符号的外延性功能是属于转喻性的, 即由实体到表象(符号)的移位作用。电视的写实性来自于其外表意义的转喻上。 一段实况录音放置在一条消息中播出(某某人谈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它首先代 表的是这段话语本身,同时也代表一种说法——舆论。
第七章
一、符号的一般意义 1、索绪尔
广播电视文艺符号
每一个符号都是由一个能指和所指构成: ①能指是一个有形体或声音的存在物,是指可以用于表达的 表达物本身,如字符、影像、物体、标志等,也就是符号中 具有物质形式的部分; ②所指是能指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能指——植物,一种花 玫瑰花 所指——爱情,一种情感
2、图像的符号 图像符号与指称的对象有共同的性质,其能指与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关系, 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形。从结构上讲,其能指相似于所指。
(1)图画
照片——本人 (2)图表 中国地图——公鸡 (3)具有转喻意义的图画 长城——中国,维多利亚港——香港
3、指示的符号 作为指示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既有存在性关系,即物质性的联系,同时还依赖 其所指与对象在时间上的共存性。指示符号不同于图像符号,因为其能指与所指之 间有着物理性的而不是形似性的联系:烟的所指是火;脚印的所指是有人经过;泡 沫的所指是洗衣粉;婴儿啼哭声的所指是新生儿的降临;风帆鼓起的所指是有风。
广电节目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广电节目管理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和管理,保障广播电视传媒的良好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和谐,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三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应当坚持保护广大观众合法权益、增强自律和规范的原则,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和公众参与。
第四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广播电视节目管理体制,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水平,服务人民、传播文化、传递信息。
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第五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是指国务院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等有权管理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
第六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是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七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工作,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放和良好秩序。
第八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健全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制度,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
第十条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章广播电视节目分类管理第十一条广播电视节目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包括新闻类、综艺类、教育类、动画片、纪录片等。
第十二条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应当严格遵守新闻宣传原则,真实准确报道事实,不得夸大、捏造事实,不得传播虚假信息。
第十三条综艺类广播电视节目应当重视内容质量,增加文化内涵,健康向上,丰富大众生活,不得播出低俗、暴力、淫秽内容。
第十四条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应当注重教育效果,弘扬科学文化,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促进人们全面发展,不得传播错误知识。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管理。
第三条安全播出原则广播电视机构应坚持安全播出,立足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遵循社会公共道德,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四条法律依据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广播电视机构自律公约的规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节目内容管理第五条节目制作管理广播电视机构在制作节目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广播电视机构制作管理规定,确保节目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第六条节目审查管理广播电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广播电视机构审查制度进行节目审查,确保节目符合广电部规定的内容管理标准。
第七条广告管理广告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广电部规定的广告管理规定,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良好风尚。
第八条版权保护广播电视机构在制作、购买和播出节目时,应当严格遵守著作权法和其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九条媒介与宣传广播电视机构在媒介推广和报道活动过程中,应当注重真实、准确、客观和完整的报道原则,不得虚假、片面或者捏造事实,严禁进行违法违规宣传。
第三章播出频道管理第十条基本规定广播电视机构应当根据不同的播出频道,采用不同的播出标准,提供不同的节目和服务。
第十一条色情低俗节目广播电视机构应当遵循广电部规定,坚决抵制和打击一切色情、低俗、暴力、恐怖等不良节目,严格防范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节目。
第十二条少儿频道广播电视机构应当根据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适宜的节目和服务,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并加强对少儿频道内容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质量安全管理第十三条节目质量监督广播电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节目质量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节目质量监督标准和方法,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全面监督。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大纲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代码:XXX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广播电视概论》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授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业务流程、经营管理、节目类型、受众研究、产业发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熟悉广播电视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影响,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和传播的基本能力,形成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思考。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2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理解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区别;3. 掌握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影响。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理解广播电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特点;3. 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2. 理解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和传播劣势;3. 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心理。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功能;2. 理解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功能;3. 掌握广播电视的文化传承功能。
第五章广播电视的业务流程(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2. 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和传输;3. 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和评估。
第六章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经营模式;2. 理解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和营销策略;3. 掌握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
第七章广播电视的节目类型(6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社教节目等主要类型;2. 理解不同类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和制作要求;3. 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第七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出版社
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舆论本身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和运行,是具有一定 的目标、模式、系统的一种经常性的传播活动。所谓“舆论系统”是指个 体性、群体性、整体性的舆论结构而组成的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一个系 统。任何社会舆论总是起始于分散无序的个别人的议论,没有个别人始发 的议论就难以形成群体舆论,这一现象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表现得尤为 明显,评论员承担起发起评论的任务。从过程意义上看,评论员的评论属 于表层性的意见,但它能够影响深层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具有指导社会 生活的重要影响力。当然,个别人的新闻评论还不能成为舆论,因为个人 意见总是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其中虽有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性 的观点,但仍然存在对事物表象性的意见。从客观上看,事物是需要经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出版社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
1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出版社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与舆论组织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舆论 大众传媒在社会转型期与网络社会语境下,如何构建一套社会成员所共有 的价值观、意义和物质实体的文化与价值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凝聚力,推 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与科技创新,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也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历史责任。在现有社会语境与媒体环境下,亟 需一种新的新闻报道与评论范式实现和形成科学良性的舆论合力与舆情导 向。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备受网络媒体生存与发展 空间的挤压,但是其传播主流与主体影响仍在,对建设社会共识、价值共 享与和谐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的舆论意义。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 宣传手段,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形式新闻评论一样,在组织社会舆论
7
广播电视卫星数字传输技术 第七章 直播卫星(DBS)
播卫星技术进步为我国发展直播卫星业务提供了宝贵
的经 验 。
3 直播 卫星 系统
卫星设计 寿命 服务寿命 轨道保持精度 波束指 向精度 寿命末期卫星功率
卫星尺寸
l 5年 ≥1 5年 南北/ 东西 :. 5 00。
直播卫星电视传输系统如 图 1 所示 , 地球同步轨 道上的直播卫星及其地面卫星控制 中心、 工作站完成 对卫星运行的测控和管理。卫星电视信号源包括摄像
接收、 变换 及 发射 。直 播 卫 星 的 服 务舱 用 于 装 载 有效
卫星 自重
2 0世纪 8 年代末至 9 0 o年代初 , 国和欧洲采用 F S 美 S
频段 开展 直 播 卫 星业 务 。每 颗 卫 星 的转 发 器 数 量 增
( ) B 投入产 出周期短, 8D S 投资效益比高。
19 0 6
加、 功率增大 ,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 , 增加 了广播电视节
中国有线 电视)0 8年第 1 20 0期
( ) 据覆 盖需 求 , 计 成 多 波 束覆 盖 全 国 , 可 3根 设 也
以用单 波 束 覆 盖 全 国 。D S覆 盖 范 围 受 国际 公 约 保 B
() 2 实现了 c频段与 K 频段并举 、 u 模拟与数字并
举 、C C与 MC C并举 、 星转播 与 卫星 直播并 举 , SP P 卫 为 利用 直播 卫 星发展 广 播 电视 业 务 、 为研 究 轨 道 和 频率
广 播 电视 卫 星数 字传 输 技 术
第 七 章 直 播 卫 星 ( D S) B
口刘洪 才 ( 国电 中 子学会广播电 视技术分会, 086 北京1 6) 0
( 上接 2 o 0 8年 第 0 9期 ) 1 直 播 卫星 的优 点
广播电视文艺类节目
二、广播剧是什么?
• 指在广播播送, 运用对白、独白、旁白、唱 词等手法,以及充分运用音乐、音响效果以 加强气氛,并穿插必要的解说词,帮助听众 了解剧中的情境和任务的动作状态的戏剧。
三、广播剧的特点
• 戏剧艺术中的轻骑兵 • 表现灵活,不受时空约束 • 群众广泛,普及率高 • 制作简单,成本低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文艺类节目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广播电视文艺类节目概述 广播剧 电视娱乐节目 电视剧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文艺类节目概述
一、你听过或看过它们吗?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中的相声、小品 • 安徽小说评书广播播出的《杨家将》 • 阜阳师范学院校园广播之《文学风景线》 •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放的电视诗歌散文
• 第三次记者赶到医院采访,范老师病情危急 ,刚刚抢救过来。除了周围的人声,范老师 嘴里喃喃“CD……CD……”(索要音乐会的 CD)这段采访中用到的音响:病房各种仪器的 声音,护士医生杂乱的脚步声……
• 音响实现时空转换,发挥转场功能 • 例: • 《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结构的安排上进进出 出音乐会,场景的多次转换几乎都是用音响来 过渡。出音乐会用的是雨声、自行车铃声、 脚步声,进音乐会用的是掌声、琴声。
• 文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寓教于乐,要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 可实现生动的艺术创造 • ——通过艺术创造给受众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 • • • • • • •
兼容性 ——内容的兼容与多层次内涵的兼容 渗透性 ——受众喜闻乐见,覆盖面广 综合性 ——各种文艺因素或形式的综合与糅合 连续性 ——文艺类节目的连续性是以受众是否连续 欣赏为前提
• 第二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面包房(解说) • “老板,有没有一百个小面包啊?” 老板:“对不起,还是没有啊” “这样啊……”小白兔又垂头丧气地走了。( 解说)
第七章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市场与编排
6、 沿袭效应(Inheritance Effect)
沿袭效应与观众流的概念紧密相连。 某一类观众喜欢某一类节目,他们在看 完这个节目后,如果后面的一个新节目 仍然把他们作为目标观众,那么他们会 继续呆在这个频道上。
7、 无缝过渡策略
目的:防止两档节目之间留下明显“破口”, 将前面节目的受众顺利导入下一节目。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构成策略
1、匹配原则(Compatibility) 制定节目编排策略时应该努力使不 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与人们生活周期中各 个阶段相匹配,从而有效地争取观众。
2、 规避性对抗 (Counter Programming)
规避性对抗节目提供一种完全不同 于竞争台节目的内容,从而把竞争台的 部分观众吸引过来。
例如:美国电视节目类型的谱系划分
小结:
“类型化”的节目构成,是指媒介主动
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出目标受 众的人口学特征,然后通过恰当的节目类 型聚合和培养起对该类型节目感兴趣的人 群。
意义:1、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 不同广告诉求目标的最大限度契合。 2、便于节目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
按照观众的收视变化情况,全年可以 自然划分为四个编播季: 12月至2月的冬季编排,以春节为重心; 3月至5月的春季编排,以五一为重心; 6月至8月的暑期特殊编排; 9月至11月的秋季编排,以十一为重心。
第三节 广播电视市场的全球化
广电业与娱乐业融合 商业竞争与广电业的全球化
节目开头的无缝过渡 节目结尾的无缝过渡 节目间隙的无缝过渡 16号早新闻.wav 新广早新闻 评议.doc
运用节目编排策略的两条思路:
1、台内各频道之间的节目编排应贯彻整 体原则,谋求各频道观众群相加的“和” 最大。 2、针对台外对手频道的节目编排实行有 效的制胜策略,谋求在竞争中赢得最大 收益。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七章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圣才出品】
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1.什么叫节目?节目有哪些类别?其划分依据是什么?答:(1)节目的含义节目指的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方式安排、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一个台的节目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即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以及一次节目。
(2)节目的类别①按内容划分,可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以及服务性节目。
②按形式划分,可分为综合性节目、专题性节目以及杂志型节目。
③按类别形成划分,可分为“原生节目”和“派生节目”。
原生节目是指在广播电视媒体诞生之前即具有成熟、特定表现形式的内容。
派生节目是指内容没有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要借用原生节目的形式来予以表现。
主要是教育和服务节目。
④按播出时间划分,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直播、录播、转播节目。
(3)划分的依据①分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要求:a.穷尽,指的是对各个类别的子项没有遗漏,全部收入;b.不交叉,指的是各类别内不存在同时适合两个类别的子项。
②分类从内在规律性的角度来看,要求有相同性和相等性。
a.相同性就是要以属性为标准来分类;b.相等性就是指对象在属性或类型、层次上要对等。
2.什么是教育性节目?它主要有什么内容?答:(1)教育性节目的概念教育性节目是指以文化和知识传播为目的的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最早出现的类别之一。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节目是指以传播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听观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己任的节目;广义的教育节目则属于社会教育的大概念,有着更为广泛的教育职能。
(2)教育性节目的内容主要内容是教学节目,特征是系统教授文化科学知识,教学内容往往与学校教育内容相似或互补。
根据教学内容及数量可以分为综合教学、专科教学及应用教学;依据播出形式可以分为系统教学节目和讲座、专栏性节目两大类。
(3)广播电视教学节目的优点①直观、形象,可以超越课堂局限,将一些实景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使用进来;②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如请到最优秀的教师,采用最好的教学实验手段等;③传播面广泛、学习方便,广播电视的教学节目随着媒体覆盖面提升致使受众广泛。
2011广播电视新闻学课件第七章广电符号
第七章 广播电视 符号系统
第一节 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一节 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
电视消息《救援在雷电中展开》
音响的作用: 1、扩充信息 增加信息含量,激发受众认知意向 2、渲染气氛 烘托气氛,增加真实性,可感性 3、连接画面 起到转场作用,减少视觉上的跳跃感, 在专题性新闻节目中多用声音转场。
六、音乐的作用
音乐有现场音乐和配制音乐 现场音乐具有渲染现场气氛,烘托主 题的作用。 新闻配乐 使新闻报道效果强化,让受众接受信 息的同时,营造松弛情绪或紧张情绪 调节节目节奏。
是指电视摄像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环境里每拍摄一次(从开机到关机) 所摄制的一段连续的画面。
2.基本特征: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的定义;新 闻价值;宣传价 值
连续性;再现性;选择性;多义性 (二)声音 1.同期声 ⑴含义:在拍摄电视画面时,同步记录的 与画面有关的现场的语言和音响。
(2)同期声的作用 ①增强节目的真实感、现场感,渲染气氛。 ②表达观点和情感,增强客观性、权威性、生动 性。 ③可以作为连接电视节目的结构框架。 ④可以丰富节目内容,使节目更加饱满。
三、有声语言+音乐 在某些新闻信息节目、教育节目、娱 乐综艺节目,在这些节目中,由于内 容的侧重点不同,语言与音乐在其中 所占的地位也不一样。 四、有声语言+音乐+音响 这种模式常见于广播剧之中,此外有 些专题性新闻报道也用到过,但这种 情况十分少。
《广播电视新闻》笔记重点整理
绪论1、名词解释: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的显著优势与劣势显著优点:先声夺人,时效性强;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声情并茂,生动感人;群众性强,随身收听效果好。
弱点:广播按顺序播出,选择性差;广播声音不留痕迹,稍纵即逝。
由此决定广播新闻要扬长避短:更快捷,更简练,更新鲜。
3、电视的显著优势与劣势显著优点:直接传播,现场感强;视听兼备,声画并茂;面对面传播,近距离观赏;便于受众参与并介入。
弱点:图像有表面性、浅显型弱点;有些声像事过境迁,无法再现。
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发挥现场报道特别是直播的优势,注意发挥多种传播符号组合的功能。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1、新闻规律: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2、双重价值律: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反映实际,客观报道,还有改造社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任务,因而在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时,必须讲究“双重价值”律。
3、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包括直线律、顺序律、近距离亲切律、完整律、分立对位律等五种。
广播新闻的特殊规律: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三种。
这三种是广播电视新闻共有的特殊规律。
(1)直线律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形态与报纸新闻不同,报纸新闻平面展开在报纸上,按空间顺序编排文字信息,自上至下,自左至右。
(2)顺序律从报道结构与技法看,报纸新闻为了突出重大信息,让人先睹为快,往往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按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编排整条新闻的段落;广播电视新闻在表述事物发展过程时,一定要顺着时间程序,不可打乱顺序段落结构。
(3)完整律人的听觉对于声音语言有一种完整性的要求,这种要求称为完整律。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重点笔记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稿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27年成立,总部设在纽约,是由16家广播电台联合组建的独立广播电台联营公司,后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手,改名为哥伦比亚唱片广播公司,其后又改名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形成全国性广播电视网。
NBS:全国广播公司,1926年成立,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于纽约,是美国一家主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孔雀为标记,为联播节目分别组建了“蓝色”(14座电台)和“红色”(26座电台)两个广播网。
ABC:1943年,根据《广播联营条例》中关于一个广播组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只能经营一个广播网的规定,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出售所拥有的蓝色广播网,保留红色广播网,被出售的蓝色广播网新组建为美国广播公司。
1、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视台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建立的KDKA电台2、世界上第一家成立的电视台是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立的电视台。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视台是5、1927年法恩斯沃斯成功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
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1948年的美国“广播之父”----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电视之父”----贝尔德[英]“广播总统”----罗斯福“电视总统”----肯尼迪“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电话机的发明者贝尔电视传播的制式分为:(西德)PAL制式(我国使用)(法国)SECAM制式(美国)“点描法”NTSC制式SNG是卫星新闻采集,也叫“卫星新闻采访车”东京广播公司---TBS美国之音---VOA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2、“炉边谈话”:①1932年,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时上任,为恢复民众的信心,在就任第8天决定使用广播发表演讲。
②因希望演讲能够亲切、温馨、得民心,就坐在白宫壁炉边谈话,并取名“炉边谈话”。
③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
2023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2023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广播电视的法律管理,保障广播电视内容的安全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制作等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遵循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德,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具备内容安全、技术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要求。
第五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建立并完善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和责任要求。
第六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及时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行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第七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风险。
第二章内容安全第九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传播危害国家统一、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第十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内容,不得传播淫秽、低俗、庸俗的内容。
第十一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得宣扬霸权主义、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视。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不得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传播暴力、恐怖、恶俗、恶心的内容。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特点,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得传播歧视、侮辱和伤害民族感情的内容。
第十四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个人隐私,不得传播侮辱、诽谤、恶意揭露他人隐私的内容。
第三章技术安全第十五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机构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广播电视设备,确保播出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机构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试题]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2009年12月16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62号公布自2010年2月6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保障广播电视信号安全优质播出,维护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权益,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等业务的单位(以下简称安全播出责任单位)为保障安全播出开展的技术维护、运行管理、应急处置及其他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应当坚持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方针。
第五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实施干扰广播电视信号、危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行为。
第六条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实行分类分级保障制度。
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应当符合本规定和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关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有关要求;不符合的,不得从事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活动。
第七条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应当加强制度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全面负责。
第八条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建立奖励制度,对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基本保障第九条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和运行管理的机构,合理配备工作岗位和人员,并将其他涉及安全播出的部门和人员纳入安全播出管理,落实安全播出责任制。
第十条安全播出责任单位的安全播出人员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参与节目播出或者技术系统运行维护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岗位培训和考核;(二)新系统、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三)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的规定或者其他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绪论0.1复习笔记0.2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编认识广播电视媒介第一章广播电视史前史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产生与技术发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广播电视新媒体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走近广播电视媒体第五章外国广播电视事业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操作广播电视媒介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广播电视采访摄录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写作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广播电视节目声画编辑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广播电视文字编辑与节目编排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编理解广播电视媒介第十四章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西方广播电视研究经典理论概述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新闻的特点:
1.接近性 2.报道立场的平民化
3.独特的叙述方式
故事化、情景化、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幽默、
调侃、拉家常的方式进行一家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的评论
江苏卫视城市频道 《南京零距离》
“南京零距离” 经历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次跨越(2002年):在“民生内容、平民 视角、民本取向”思想指导下,将镜头下移,对准 普通老百姓; 第二次跨越(2003年):引入卫星直播,实现 技术上革新; 第三次跨越(2004年):突出重要题材,提升 新闻品位,促进社会和谐。
形成完整的报道。
录音报道的识别标志:实况录音;非现场解说
录音与解说在新闻中的方式: 两段式;“三明治”式;穿插式
4.连续报道 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不可预知的
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它以新闻事件
自身的发展和时间顺序纵向展开,讲究时效性、连续性 、 完整性 、递进性。
③二者的循环播出影响力大
异:
①定义
②题材结构上,连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报道,各集 内在结构联系紧密;系是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
侧面对主题作本质性的报道,各集内在结构联系松散
③选材上,连的题材大多为重要的、突发的、群众关心的影响 面较大的事件性新闻;系的题材大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反映 各方面成就等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 ④传播时效上,连时效性强,注重时效性,时空范围集中;系
广播消息:《黑瞎子岛回归祖国》
2.广播评论 以口播形式或借助有声语言、实况音响对新闻事实、 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直接表明观点和意见的评述性 体裁。
3.广播访谈
主持人与嘉宾就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进 行讨论的访谈节目,主要以演播室为主,包括人物 专访和事件专访。
中国新闻奖广播访谈节目评选办法中要求: 新闻访谈节目中插播资料不超过整个节目时 长的1/2。 新闻访谈要求主题恰当;嘉宾选择有代表性、 权威性;谈话主题集中,脉络清晰,结构完 整;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准确;主持人引导得 当,对现场节奏把握适度;背景资料运用得 当。
新闻体裁。
现场报道的两种形式:现场直播报道;现场录音报道 2.直播报道 也称现场直播报道或现场实况报道,是广播记 者或主持人在新闻现场即时观察、即时访问、即时 解说、即时录音、同步播出的报道形式。
十八届新闻奖 广播 《一次救援行动直播》
现场报道和直播报道的异同:
同:以表现事件的发生现场为主;时效性强;现场感
时效性弱,注重适宜性,时空跨度大
⑤传播安排上,连按事件发展时间顺序进行,是顺时 性传播;系按事物的空间关系,是随意性传播
⑥舆论导向上,连的舆论导向按事态发展形成,主要
是满足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信息的要求 ;系
的舆论导向事先按主题要求制定,具有很强指导性,
新闻报道本身具有极强的宣传价值。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
强
异:①从报道题材上,一般直播要重大些。
②从报道的时间上,直播要与整个事件共始终,而现
场报道可以是整个事件的某个片断。 ③从播出的空间上,直播与事件的发生现场同步播出, 现场报道可以同步也可以选择片断稍后安排播出。
3.录音报道
使用实况录音制作的报道,先采录实况录音素
材,回来写作解说、剪辑音响,在将二者复制合成,
报道贴近性和公正性 面对同质化竞争,栏目的差异化策略:不同的内容和不同新
闻点评
孟非主持风格的变化, 也凸显了“南京零距离”整体风格 的变迁。他在节目主持中“下结论少了,提问题多了;尖锐 的批评少了,客观的分析思考多了。” 基本杜绝了开播初 期那种简单表象的“舆论监督”报道,压缩了 “负面报 道”,而增加更客观公正的深度报道,增加了更有益社会和 谐的全面报道。
第七章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
广播新闻节目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按节目内容的基本属性分为四
类: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
服务性节目
第一节
一、按体裁分:
广播新闻节目
1.广播消息
广播新闻节目中最常采用的报道形式。以迅速、
及时地提供事物发生、发展的信息为内容。
特点:时效性强;要素突出;简洁明了
5.系列报道
围绕一个主题或选择一个题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
面多层次进行的报道。通过多个独立报道对同一新闻主题通
过不同方式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剖析和阐述。
广播系列报道:搬出来的新生活
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的异同:
同:
①总体结构都是多集统一,连续播出;
②报道内容上,多集持续报道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
题进行;
一、按体裁分:
1.电视消息 形式包括:⑴口播新闻
最新消息;不适合提供画面的新闻
⑵字幕新闻:静态;动态 ⑶图片新闻
⑷图像新闻
2.电视新闻评论
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
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一种节目形态。
专题性深度评论:《新闻1+1》
二、按报道形式分: 1.现场报道 2.直播报道 3.连续报道 4.系列报道
5.专题报道(策划在先)
三、按性质分: 预知新闻;突发新闻 独家新闻;共有新闻 主体新闻;派生新闻 静态新闻;动态新闻 硬新闻;软新闻 无偿新闻;有偿新闻
四、深度报道 调查性新闻 解释性新闻 专题新闻
补充:
1.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 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 生命、生存、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 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平民视角、 民生内容、人文叙事。
上海台《质疑上海"二期课改"》
4.广播专题 :是深度报道的形式。对新闻题材作详尽、
生动的报道,对新闻事实作比较具体、系统的分析, 较完整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广播专题 《4个小时的较量》
二、按报道形式分:1.口播报道 2.现场报道
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所做的报道或评
论。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叙述、边录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