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1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二次备课1、小苗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二次备课3、怎样让植物长得更好一、教学目标1、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2、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
4、能客观地评价本组和其他组的研究成果。
二、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及规范操作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三、课前准备植物、黑色的纸袋、豆苗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设计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对比实验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的交流部分及活动2。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怎样才能让它长得更好呢?(二)指导学生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1、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
2、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3、提示学生和可以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4、学生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
5、学生互相交流。
(三)指导学生研究怎样才能使植物长得更好。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编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新中国的小学学制,废除了民国时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实行一贯制小学,先后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首“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靠、互相影响的。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朴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
(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三、田野里的食物网:1师讲:田野里有很多生物,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価。
(课本13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让学生讨论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四、练习:1、蔷薇花丛中的生物有:小草、蚜虫、瓢虫、落叶、小鸟、蚯蚓、请岀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是生产者,---------- ---是消费者。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氧气支持燃烧。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4、通过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讨论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的基础上,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体会保护大气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大气的意识,并能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减少大气污染。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首先由认识空气的成分出发,逐步引向对大气的认识,然后由大气的各种成分,联系到它们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不同作用,最后通过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减少大气污染的做法。
在《空气的成分》的学习体验中,重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存在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分析思考过程的感悟,学生对于空气的成分的认识有一定的体验感受,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观察分析探索的好习惯。
通过测量的长度数据的分析,蜡烛燃烧的时间的记录,测量水进入杯子的高度数据的分析,鼓励学生充分猜想并说明理由,知道氧气可以助燃的事实,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杯子中的氧气所占空间被水占据了。
学生实际:学生对于空气中的成分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具体到各空气成分的知识和具体的空气各成分的含量学生不了解,有的学生只是有模糊的印象,能说出一点知识,但不是很全面。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分析学生的现实知识储备,在教学设计方面重点给予学生实验探究的体验机会,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数据的记录。
充分的探究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分析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实验小组合作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意识,特别是探究空气中存在氧气的实验中,要求小组学生能在实验前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能通过合理分工去完成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1课《人对环境的影响》|冀教版 (共9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92021/8/9August 9,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十一课 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 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 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向环境 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
1.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哪些影响。 2.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人对环境的影响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
环境扮演者所扮演的动物或植物动植物的诉说森林环境组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草原环境组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湖泊环境组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活动2:改变一个小环境实验内容:1.在学校周围选择生长着动植物的一小块地(大约1平方米左右),记下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并将所选的地方拍摄或画下来。
2.用木板或厚塑料布盖住这一小块地,并用石头把木板或塑料布的四个角压住。
3.3~4天后,掀开遮盖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变化拍摄或画下来。
4.如果盖住一星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讨论:学完这一课,请大家描述一下环境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动物和植物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2.和谐相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首先以一小段综述的形式提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问题,然后通过活动1、活动2、活动3及拓展活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的探究成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切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归纳出辩论双方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收集论据。
2.能和其它同学共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宣传方案,并想办法表现出来。
3.能根据自己的想像,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环保型的小城镇。
4.能客观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加辩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愿意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3.在畅想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4.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科学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举例说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料或相关图片。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试用版)
冀教版科学五级上册。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1、小苗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适当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当的气温阳光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三、课前准备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小苗的诞生设计思想:本课从“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这个问题开始研究活动,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阅读科学在线。
如果有时间可以开展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4.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2.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2.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一粒种子就能发育成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那么,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新课教学◆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问题激趣,学生讨论教师:我们已经有了种茄子的经验,想一想,根据经验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学生回答。
(温度、空气、水)教师:请同学们翻开书P2,看书中的小朋友和大家想的一样吗?“在自然界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教师: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雨后种子容易萌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小苗的诞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从“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这个问题开始研究活动,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在教材给出的范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阅读科学在线。
如果有时间可以开展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最”合理的方法。
4.会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研究。
2.能坚持把实验做完。
三、科学知识目标根据实验结果,说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找出在生活和生产中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若干个实例。
2.能举若干个实例说明人们对种子萌发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一粒种子就能发育成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那么,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呢?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新课教学◆活动: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问题激趣,学生讨论教师:我们已经有了种茄子的经验,想一想,根据经验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学生回答。
(温度、空气、水)教师:请同学们翻开书P2,看书中的小朋友和大家想的一样吗?“在自然界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教师: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雨后种子容易萌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配套K12】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整套教案全面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整套教案全面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1、小苗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2适当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当的气温阳光一、教学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三、课前准备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五、教学过程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K12学习】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用木板或厚塑料布盖住这一小块地,并用石头把木板或塑料布的四个角压住。
3.3~4天后,掀开遮盖物,观察动植物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变化拍摄或画下来。
4.如果盖住一星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讨论:学完这一课,请大家描述一下环境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动物和植物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12.和谐相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首先以一小段综述的形式提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问题,然后通过活动1、活动2、活动3及拓展活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的探究成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切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归纳出辩论双方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收集论据。
2.能和其它同学共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宣传方案,并想办法表现出来。
3.能根据自己的想像,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环保型的小城镇。
4.能客观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设计方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加辩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愿意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3.在畅想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
4.珍爱生命,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科学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举例说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料或相关图片。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导课教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大家对人类的生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和谐相处。
板书课题。
新课教学◆活动1:大树和道路教师:在进行活动1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小苗的诞生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2、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3、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让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3、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4、学生进行猜想。
5、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2)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3)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归纳小结。
6、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7、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六、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适当的水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当的气温阳光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三、课前准备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三)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四)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提出调查的要求。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沙质土:秀气好、保水性差。
土壤黏质土:秀气差、保水性好。
壤土:秀气、保水性都较好。
3、怎样让植物长得更好一、教学目标1、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2、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
4、能客观地评价本组和其他组的研究成果。
二、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及规范操作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三、课前准备植物、黑色的纸袋、豆苗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设计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对比实验部分。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的交流部分及活动2。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怎样才能让它长得更好呢?(二)指导学生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1、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
2、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3、提示学生和可以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4、学生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
5、学生互相交流。
(三)指导学生研究怎样才能使植物长得更好。
1、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2、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让学生把结论落实到实践中。
5、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适当的气温适当的水分适当的光照植物长得更好丰富的营养……4、根和茎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出这些器官的功能。
2、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
3、能独立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4、能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出结论。
二、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各种各样植物的根,并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植物通常用什么来吸收营养物质的?(二)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根。
1、让学生把植物拿到桌面上。
2、让学生把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根据植物根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4、学生互相交流。
5、归纳概括出根的共同特点。
(三)指导学生研究根的作用。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几幅图。
2、学生讨论根的作用。
3、让学生把自己的认为记录在表格中。
4、学生从自己的假设中选择1至2个,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5、学生实验探究。
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学生交流研究结果。
(四)指导学生研究茎的作用。
1、让学生猜想植物的茎的作用。
2、学生汇报各自的猜想。
3、学生从自己的假设中选择1至2个,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与其它小组的同学交流研究结果。
5、归纳概括出茎的作用。
6、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部分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4、根和茎根的作用:固定、吸收营养物质、贮藏营养物质……茎的作用:支撑、运输营养物质……5、动物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某些动物齿和爪的特点。
3、能推断出不同种类的齿和爪对它们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4、能设法弄清一种陌生动物的食性。
二、重点难点重点: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的食物,并按食物给动物分类。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动物标本。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一样吗?(二)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食性。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图中的动物分别吃什么?3、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4、指导学生根据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归纳小结。
(三)指导学生认识捕食帮手。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中的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让学生在课文的表格中记录三类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说说这些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四)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1、让学生说出各类动物多在什么环境中取食。
2、根据动物的食性,推断并制订出保护动物的措施。
3、学生互相交流(五)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研究它对不同食物的选择情况。
六、板书设计5、动物的食物肉食性动物:老虎、狮子……草食性动物:马、牛、羊……杂食性动物:猪、鸡……6、葵花向阳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出向日葵花盘的朝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2、能通过观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
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能使用归纳的方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运动。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难点:同重点三、课前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拓展活动。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拓展活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光对我们周围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二)指导学生探究向日葵与阳光的关系。
1、用课件显示向日葵在阳光下所发生的变化情况。
2、让学生结合经验讨论分析向日葵与阳光的关系。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归纳小结什么是向光性。
(三)指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向光性。
1、让学生提出假设。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互相交流实验方案。
4、布置学生回去要做好实验。
(四)指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定向运动”。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植物的根的共同特点。
3、学生互相交流。
(五)指导学生探究光对动物的影响。
1、让学生说说哪些动物喜欢光,哪些动物不喜欢光?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动物和光的特性的?3、让学生利用动物趋光性的特点,设计一个捕捉害虫的装置。
六、板书设计6、葵花向阳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7、燕子南飞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难点:同重点三、课前准备: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办法过冬的?(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办法。
1、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六、板书设计7、燕子南飞迁徙:燕子、大雁……动物过冬的办法冬眠:蛇、青蛙…………8仙人掌的刺一、教学目标1、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植物某些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
2、能根据观察结果或查阅资料,推测出动物某种形态结构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或生活方式相适应,并能为自己的推测说明理由。
3、能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发现比自己更好的解释。
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难点:同重点。
三、课前准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知道仙人掌为什么长着这么多的刺?(二)指导学生认识仙人掌与莲的外部形态特征。
1、仙人掌与莲分别长在什么地方?2、让学生仔细观察仙人掌与莲,比较这两种植物在形态上的区别。
3、学生互相交流。
4、让学生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在课文的表格中。
5、让学生试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的。
6、让学生展开讨论。
7、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8、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9、让学生选择一种旱生或水生植物,分析它在形态上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三)指导学生认识身体结构的适应性。
1、让学生把自己的右手大拇指与手掌紧贴在一起,试着做些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