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3.1.1 分子和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2.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分子和原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3.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4.强化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区别。
2.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能够正确表示分子和原子,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和联系。
2.强调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提醒学生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化学知识与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配套K12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3.1.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新版
分子和原子讲义【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分子的性质,科学探究的意义。
3、通过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观察生活的一些化学现象。
预习导航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体会到分子的性质。
2、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预习检测】1、有些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_____直接构成的,如汞。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__,液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
3“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导学案:探究题型:分子性质考查知识点归纳:1、粒子用肉眼看不见,但通过先进的仪器,我们能清楚地见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如这是在扫描遂道显微镜下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这是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1.67×1021这个数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
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分子运动实验:(1)酚酞溶液、浓氨水是什么颜色?____浓氨水什么气味? ____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____,比酚酞更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人2~3滴酚酞试液,震荡,观察溶液为____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为___色。
因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
(2)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烧杯B与A 作为_______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案设计(含答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学习过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微粒的性质(即分子、原子、离子)1.2.3.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4.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及水蒸发形成水蒸气这两个变化的实质。
】答:A 图:。
B 图: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氢分子构成氢气,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的分子生成,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的四种说法:①水是由和组成的;②水是由构成的;③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④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的。
【同步巩固练习】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
它说明了 (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 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水结成冰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镁条燃烧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7.图3-7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8.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 A.木柴制成桌椅B.纸张被撕碎C.冰雪被融化D.石蜡燃烧9.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 A.水结成冰B.水分蒸发C.水被电解D.水汽化10.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11.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氨气的水溶液具有碱性。
推荐K12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等手段,学习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以及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抽象的思维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二、推进新课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演示]实验3-1。
[归纳总结]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能够运动。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图3-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和图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这两张图片说明了什么?[归纳总结]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出问题]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1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归纳总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实验]教材第49页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归纳总结][演示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归纳总结]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演示实验]将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的体积如何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归纳总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教育最新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等手段,学习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以及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1.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抽象的思维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二、推进新课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演示]实验3-1。
[归纳总结]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能够运动。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图3-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和图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这两张图片说明了什么?[归纳总结]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出问题]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1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归纳总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实验]教材第49页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归纳总结][演示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归纳总结]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演示实验]将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的体积如何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归纳总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优秀教学案例
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本案例通过生活现象和实际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分子和原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本案例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和相互关系。
3.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4.定期进行总结性评价,了解学生在本章节学习中的总体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微观模型、动画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子和原子的微观世界。
2.通过实际案例、生活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分子和原子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本案例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使学生在交流、分享、合作中共同进步。
4.反思与评价注重过程:本案例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和总结性评价,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子和原子的定义、特点、构成以及它们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如观察微观模型、进行化学实验、分析实际问题等,旨在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子原子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探究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3.创设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体验探究过程。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推荐K12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懂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掌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多媒体课件展示,认识到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2)根据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通过画原子结构简图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根据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3)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4)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阅读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有: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
它们包括分子、原子概念、原子结构模型、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及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等内容。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分子的概念,如分子的体积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等基本性质。
2.通过动画演示,讲解原子的构成,如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以及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3.举例说明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如水的沸腾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铁的生锈是原子结构发生变化等。
3.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养成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进取,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滴水的微观世界,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的构成和性质。
2.提问:“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是由哪些微观粒子构成的?”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设计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分子和原子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掌握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能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共6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分子和原子课题课题分子和原子(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会分子及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学会从微观上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用品仪器药品其它学案、课件等环节教学问题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景导入【情景创设】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四轮纳米汽车。
纳米车拥有能够转动的轮子,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即使有两万辆纳米车并列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
随着这种纳米车的问世,科学家在朝着打造可在血管中穿行,用于杀死癌细胞的先进装置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纳米车也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激活课堂,引入主体探究与交流【例题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二氧化碳分子B.氧分子C.碳原子D.氧原子问题2 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怎么样描述分子的构成有些分子由同种分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氨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原子结合可构成分子;当然它还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就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例题2】(2016•衢州)“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A.B.C.D.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讲义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分子的性质,科学探究的意义。
3、通过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观察生活的一些化学现象。
预习导航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体会到分子的性质。
2、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预习检测】
1、有些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_____直接构成的,如汞。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物质的分子间有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________,液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
3“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导学案:
探究题型:分子性质
考查知识点归纳:
1、粒子用肉眼看不见,但通过先进的仪器,我们能清楚地见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如这是在扫描遂道显微镜下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这是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1.67×1021
这个数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
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实验分子运动实验:
(1)酚酞溶液、浓氨水是什么颜色?____浓氨水什么气味? ____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____,比酚酞更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人2~3滴酚酞试液,震荡,观察溶液为____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为___色。
因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
(2)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烧杯B与A 作为_______实验,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3)把少量品红分别加到冷水和热水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分子的运动速度与______________有关,物质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同样,通风的地方衣服容易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风力有关。
4、将20ml黄豆和20ml芝麻混合,观察总体积______________40ml,因为它们之间有间隔。
将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观察总体积_____________200ml,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说明:分子之间_______________。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
实验体会:学生上讲台用分别吸入相同体积的空气和水的注射器推,哪个较容易。
5、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氧气是由____________构成,所以他们的性质不同,说明,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探究总结: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和原子是存在真实的。
三、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⑵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运动加快
⑶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
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例题】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
4、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5、下列情况能够导致分子间间隔缩小的是( )
A、晾晒湿衣服
B、装有酒精的容器敞口放置
C、向车胎内充气
D、将氧气常温密封保存在贮气瓶中
6、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
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
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7.水结冰是由于()
A.水分子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变小了
8. 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间隙
9.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分子、原子、氧分子、汞原子;
2、间隔、大、较小
3、分子不断运动
探究:活学活用:
1、B
2、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B
4、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缩;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
5、C
6、D
7、C
8、A
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