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5

合集下载

系统性能指标总结

系统性能指标总结

系统性能指标总结1. 系统性能指标包括哪些?业务指标、资源指标、中间件指标、数据库指标、前端指标、稳定性指标、批量处理指标、可扩展性指标、可靠性指标。

1)业务指标:主要包括并发⽤户数、响应时间、处理能⼒。

指标定义简称标准交易响应时间指⽤户从客户端发起⼀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Response Time: RT对于在线实时交易:互联⽹企业:500毫秒以下,例如淘宝业务10毫秒左右。

⾦融企业:1秒以下为佳,部分复杂业务3秒以下。

保险企业:3秒以下为佳。

制造业:5秒以下为佳。

对于批量交易:不同数据量结果是不⼀样的,⼤数据量的情况下,2⼩时内完成。

系统处理能⼒指系统在利⽤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信息处理的能⼒。

系统处理能⼒通过系统每秒钟能够处理的交易数量来评价,交易有两种理解:⼀是业务⼈员⾓度的⼀笔业务过程;⼆是系统⾓度的⼀次交易申请和响应过程。

前者称为业务交易过程,后者称为事务。

两种交易指标都可以评价应⽤系统的处理能⼒。

⼀般建议与系统交易⽇志保持⼀致,以便于统计业务量或者交易量。

HPS(Hits PerSecond):每秒点击次数,单位是次/秒。

TPS(Transactionper Second):系统每秒处理交易数,单位是笔/秒。

QPS(Query perSecond):系统每秒处理查询次数,单位是次/秒。

对于互联⽹业务中,如果某些业务有且仅有⼀个请求连接,那么TPS=QPS=HPS。

⼀般情况下,⽤TPS来衡量整个业务流程,⽤QPS来衡量接⼝查询次数,⽤HPS来表⽰对服务器点击请求。

⽆论TPS、QPS、HPS,此指标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常重要的指标,越⼤越好。

并发⽤户数指在同⼀时刻内,登录系统并进⾏业务操作的⽤户数量。

在测试中,采⽤虚拟⽤户来模拟现实中⽤户进⾏业务操作。

Virtual User: VU⼀般情况下,性能测试是将系统处理能⼒容量测出来,⽽不是测试并发⽤户数,除了服务器长连接可能影响并发⽤户数外,系统处理能⼒不受并发⽤户数影响,可以⽤最⼩的⽤户数将系统处理能⼒容量测试出来,也可以⽤更多的⽤户将系统处理能⼒容量测试出来。

2024年会计本科-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本科-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本科-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下列选项中,模块凝聚程度最高的是()。

A.偶然凝聚B.时间凝聚C.功能凝聚D.逻辑凝聚2.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后,根据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增加新功能,这属于系统的()。

A.完善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纠错性维护3.外部实体模块有_____个。

4.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则该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为()。

A.第l级自主保护B.第2级系统审计C.第3级安全标记D.第4级结构化5.在一个E—R图中,包括3个实体集、一个1:n联系和一个m:n联系,则最终对应的关系模型应有()。

B.4个关系C.5个关系D.6个关系6.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操作和执行层面的信息系统是()。

A.业务处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C.专家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7.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过程是()。

A.物理结构设计B.逻辑结构设计C.系统结构设计D.数据结构设计8.我国目前实行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分为()。

A.3级B.4级C.5级D.6级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信息特点的是()。

A.数据来源的广泛性B.信息价值的确定性C.信息资源的共享性D.信息形式的多样性10.检索供应商“红星机床公司”提供零件的工程号和工程名称;11.查询选修课程号为C1且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姓名;12.我国“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分为5级,其中安全标记是()。

A.第2级B.第3级C.第4级D.第5级13.软件开发、工程建设等技术性因素会从哪些方面影响系统实施效果?15.TCP和UDP位于TCP/IP协议体系的()。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网络接口层16.逆向测试17.将两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构成一个新关系的关系运算是()。

A.并B.差C.交D.投影18.为了防范系统的漏洞被黑客利用,及时设计和安装补丁程序,这种维护属于()。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考试大纲
⑹ 谓词与量词。
⑺ 谓词公式与解释。
⑻ 谓词公式的分类。
⑼ 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⑽ 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2.集合论:
⑴ 集合基本概念。
⑵ 集合的运算。
⑶ 基本的集合恒等式。
⑷ 有序对与卡氏积。
⑸ 二元关系。
⑹ 关系的逆、限制及象。
⑺ 关系的性质。
⑻ 关系的闭包。
⑵ 插入排序方法。
⑶ 选择排序方法。
⑷ 起泡排序方法。
⑸ 希尔排序方法。
⑹ 快速排序方法。
⑺ 堆排序方法。
⑻ 二路归并排序方法。
三、离散数学
1.数理逻辑:
⑴ 命题、联结词及其命题符号化。
⑵ 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⑶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⑷ 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⑸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⑵ 软件工程定义。
⑶ 软件生命周期。
⑷ 软件过程模型。
2.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⑴ 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
⑵ 软件需求分析。
⑶ 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
⑷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⑸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⑹ 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⑺ 用户界面设计。
3.原型化开发方法:
⑴ 原型化开发的基本原理。
2.笔试的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其中在五分之一的选择题用英文书写,其余选择题和论述题用中文书写。
08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 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2. 熟练掌握有关类与对象的相关知识。
3. 能够阅读和分析C++程序。

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技术指标是描述计算机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由电脑系统的各种技术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处理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能力、网络带宽、系统安全性等诸多指标。

处理速度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计算能力、指令执行能力和处理能力。

它可以用处理器的主频(即每秒执行指令数)、缓存容量和指令执行速度等来衡量。

存储容量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存储能力。

它可以用内存容量(即可存储数据的量)、硬盘容量(即可存储数据的量)和外部存储容量(即可存储数据的量)等来衡量。

输入输出能力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能力。

它可以用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和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的种类和数量来衡量。

网络带宽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联网能力。

可以用网络接口的带宽(即可传输数据的量)和网络硬件的性能等来衡量。

系统安全性是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用系统的抗攻击能力、用户登录安全性、网络安全性、
系统加固性等来衡量。

以上就是计算机技术指标的内容,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指标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系统性能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系统性能指标有两类:一是可用性(见计算机系统可靠性);二是工作能力,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所具有的能力。

表征工作能力的性能指标很多,一般随所评价的系统和目标而异,它们是系统性能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

常用的工作能力指标有系统的生产率、利用率和响应特性。

系统生产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信息量。

系统或其某一部分的利用率,指在一个评价期间内它的实际使用时间所占的比率。

系统响应特性用系统从输入到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

描述生产率的指标有指令执行速度、吞吐率等。

若计算机有n类指令,第i类指令(i=1,2,…,n)在使用过程中的出现概率为pi,其平均执行时间为ti,则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tE的倒数即指令执行速度,用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作单位;pi的集合即指令混合,它取决于计算机的工作负载特性,如反映科学计算工作负载特性的有吉布森混合等。

对于具有向量操作指令等复杂指令的计算机,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系统产生的浮点操作结果数代替指令执行速度。

还可用高级语言的语句代替指令,或者用有代表性的程序代替语句,可相应形成某种语句混合或程序混合,如用标准检查程序刻画计算机的工作负载特性。

在一个评价期间内,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所有工作负载,称为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系统的吞吐量称为吞吐率。

工作负载的单位依不同的系统而异,如实时处理系统为事务,批处理系统为作业等。

吞吐率单位则为每秒事务数或每秒作业数。

研究和确定性能评价使用的工作负载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

响应特性通常用响应时间、周转时间等度量。

响应时间指用户输入一个作业或事务结束至输出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

周转时间指用户开始输入一个作业或事务至输出结束之间的间隔时间。

响应特性是实时处理和分时处理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此外,还有一些描述计算机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输入输出子系统数据传输率等。

测量技术测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性能评价手段。

测试设备向被测设备输入一组测试信息并收集被测设备的原始输出,然后进行选择、处理、记录、分析和综合,并且解释其结果。

计算机评分 5.9分

计算机评分 5.9分

计算机评分5.9分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简单的文字处理到复杂的科学计算,从社交媒体浏览到在线购物,计算机在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背景下,计算机评分5.9分可以被视为一个相对较高的评价,它表明所评估的计算机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功能。

具体来说,计算机评分5.9分可能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例如处理器速度、内存容量、存储空间、显卡性能、电池寿命、操作系统等等。

这些指标中的每一项都会对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

如果某一项指标得分较低,可能会拉低整个计算机的评分。

因此,要获得5.9分的评分,必须确保在各个指标上都表现出色,并且在某些关键指标上达到较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评分5.9分并不是绝对的,它可能因评估标准和具体配置而有所不同。

例如,某些计算机可能因为配备了高性能的处理器和显卡而获得更高的评分,而另一些计算机则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平平,但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

因此,在购买计算机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比较和选择。

总之,计算机评分5.9分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评价,表明所评估的计算
机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功能。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台性能出色的计算机,可以考虑获得5.9分或更高评分的品牌和型号。

但请记住,在购买之前务必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并仔细阅读产品规格和用户评价,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系统效能评价理论与方法

系统效能评价理论与方法

系统效能评价理论与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复杂,各类性能指标也越来越多,如何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系统效能评价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性能测量和评估,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要和要求,为系统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一、系统效能评价的概念系统效能评价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活动,以确定系统的优缺点,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系统能够以最大的性能提供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降低系统运维成本。

二、系统效能评价的方法1.性能测试法性能测试法是指利用各种测试工具和指标,对计算机系统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如网络带宽、响应时间、吞吐量等,以便确定系统的性能水平、瓶颈等。

性能测试法适用于对大型、复杂、关键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性能的全面、深入的评估。

2.负载测试法负载测试法是指模拟用户的访问请求,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负载测试,以测定系统能否承受大量、复杂的用户请求,并保持稳定的性能水平。

负载测试法适用于对web应用系统等密集型应用进行性能评价。

3.压力测试法压力测试法是指以高强度的、长时间的负载为背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测试,以确定系统在高压力下的性能、稳定性水平。

压力测试法适用于对大型企业级系统等进行性能评估,可检测系统承载压力、负载逐步增大的情况下系统响应速度、吞吐量、错误处理等。

4.模拟法模拟法是指利用模拟软件、模拟环境等,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环境、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系统的优缺点和性能水平。

模拟法适用于对系统特定场景、操作过程、性能目标的评估。

5.测量法测量法是指基于物理、数学方法,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时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分析、评估,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测量法适用于对已有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性能评价分析。

三、系统效能评价的标准为了实现对计算机系统效能的评价,需要制定一套符合行业、用户、应用场景的指标和标准。

目前,针对不同计算机系统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计算机性能评价

计算机性能评价

ExTime(Y) ExTime(X)
Performance(X)
=
=n
Performance(Y)
CPU执行时间就是 执行程序中每条指 令的时间。
相对性能用执行时间的倒数来表示!
计算机性能的测量
°比较计算机的性能时,用执行时间来衡量
• 完成同样工作量所需时间最短的那台计算机就是性能最好的 • 处理器时间往往被多个程序共享使用,因此,用户感觉到的程序执行时
事务处理系统(存/取款速度要快)
° Tasks per day, hour, sec, ns. .. -要求吞吐率高且响应时间短的场合:
– 吞吐率(throughput)
ATM、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 带宽(bandwidth)
° 基本的性能评价标准是:CPU的执行时间
程序由指令构成。
“ 机器X的速度(性能)是Y的n倍” 的含义:
选择性能评价程序(Benchmarks)
°用基准程序来评测计算机的性能 • 基准测试程序是专门用来进行性能评价的一组程序 • 不同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用不同的基准程序 • 基准程序通过运行实际负载来反映计算机的性能 • 最好的基准程序是用户实际使用的程序或典型的简单程序
小片合格率
Die Yield =
1
(1+ (Defect _ per _ area x Die _ area))2
由此看出:每个圆晶片上的小片数、集成电路成本都与芯片面积有关!
资料来源: UC-Berkeley, Course CS61C, Spring 2011 Lecture #1
计算机性能的基本评价指标
间并不是程序真正的执行时间(从hello程序执行过程可知) • 通常把用户感觉到的响应时间分成以下两个时间:

最新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及答案(-1018)

最新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及答案(-1018)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试卷(课程代码00051)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数据是逻辑的,是对信息的解释B.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C.数据可以有多种形式D.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2.某客户在新光计算机公司的网站上购买一台打印机,这个交易的电子商务模式属于A.B2B B.B2C C.C2C D.C2D3.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操作和执行层面的信息系统是A.业务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C.专家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4.SCM系统是指A.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B.供应链管理系统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5.在数据仓库中,描述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称为A.数据集市 B.离散数据 C.并行数据 D.元数据6.数据库系统结构中,描述物理结构的是A.概念模式 B.子模式 C.内模式 D.外模式7.关系中主码不能取空值的约束是A.域完整性规则 B.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C.实体完整性规则 D.参照完整性规则8.删除数据库的SQL命令是A.EXIT B.DROPC.REMOVE D.DELElE9.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职务,工资)和设备(设备号,设备名称,数量,职工号)的主码分别是职工号和设备号,外码是A.职工关系的“职工姓名” B.职工关系的“职工号”C.设备关系的“职工号” D.设备关系的“设备号”10.以二维表形式表示数据和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11.诺兰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成熟 B.集成C.控制 D.扩散12.通过定义企业目标、企业过程、数据类和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四个基本步骤进行系统规划的方法,称为A.战略集合转移法 B.关键成功要素法C.企业系统规划法 D.情景法13.下列有关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行性分析通常是从技术、经济、管理和法理等角度进行分析B.可行性分析过程包括确定可选方案、可行性研究和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C.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必须给出分析结论D.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文档必须按国家标准撰写14.使用模块化、可复用、可部署、可替换的软件单元搭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A.面向对象方法 B.基于构件的开发C.快速应用开发 D.生命周期法15.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阶段是A.系统测试 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27.我国实行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分为5级,其中第2级是A.自主保护 B.系统审计 C.安全标记 D.访问验证28.在应用软件维护中,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遗留的而系统测试阶段未能发现的错误的维护是A.完善性维护 B.纠错性维护C.适应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29.脚6的地址长度是A.16位 B.32位 C.64位D.128位30.下列有关ERP描述错误的是A.ERP系统是理论与技术结合而成的实际管理工具B.ERP是一种企业管理的理念、原理和方法C.ERP系统的目标是帮助企业达到平衡运作D.ERP系统可以高效利用资源,但不能优化业务流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2-1 中科院 课件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2-1 中科院 课件

排队论中的假设: 在排队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假设是到达速率服从泊松分布,等效的说 法是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这又等价于说到达是随机的并彼此独立。 我们几乎一直要作这一假定。没有它,大部分的排队分析是不可能的。在这 个假定的条件下,我们会发现仅仅知道到达速率和服务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 就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结果。
M/M/1 模型公式推导
把排队过程看成生灭过程



顾客按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到达,如果顾客到达系统时服务员正忙,则排 队等待服务;服务员为每个顾客服务的速率均为均值为μ的指数分布,如果N (t)表示时刻 t 系统中的顾客数,则{N(t),t≥ 0}就构成了一个随机过 程。 如果用“生”表示顾客的到达,“灭”表示顾客的离去,则对许多排 队过程来说,{N(t),t≥ 0}是一类特殊的随机过程---生灭过程。 服务员忙的时间比率:ρ=λ/μ =顾客到达速率/服务速率,也称为通信量强 度u,在排队论中,假定ρ<1 ,即:λ<μ 。 根据连续生灭过程稳定的条件,要求ρ< 1,根据连续时间生灭过程的 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系统在稳定状态下,系统中有k个顾客的概率如下: μk= (1- ρ)ρk ,μ0=1- ρ

(2)服务规律
服务规律通常是就服务时间的分布而言的。服务时间分布典 型地有指数分布、爱尔朗数分布、一般分布等。 结论:顾客到达规律和服务规律都是通过概率来描述的,所以概 率论是排队论的基础。
经典排队模型

它的格式为: A/B/n/S/Z 其中符号的含义如下: A:顾客到达的规律;B:服务时间分布;n:服务员的数目; S:队列容量的大小;Z:服务规程。 当队列的大小为无穷大、且服务规程为先来先服务时,经典排队模型可简化为 A/B/n 不同类型的排队,A、B可用如下约定的字母表示。 M:如果用于描述到达,表示泊松到达过程,到达时间间隔符合指数分布;如果用于描述 服务,则指具有指数分布的时间。M表示Markov的第一个字母。 G:一般分布。表示到达间隔时间或服务时间服从一般分布。G是General的第一个字母。 Ek:k-爱尔朗分布。表示到达间隔时间或服务时间服从k-爱尔朗分布。E是Erlang的 第一个字母。 H:超几何分布。 L:H项式分布。 Z代表的服务规程典型的有: FCFS:先来先服务;LCFS:后来先服务;RSS:随机选择服务; PR:优先权服务。 GD:一般规约服务,即通用规约服务。 Ba:集体(批量)服务。

处理器课程设计

处理器课程设计

处理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处理器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处理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3. 了解处理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器的性能及适用场景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法,自主探究处理器相关知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处理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好习惯;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关注处理器领域的发展趋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的一部分,侧重于计算机硬件知识,特别是处理器的相关内容。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硬件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处理器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处理器概述- 处理器的作用与分类- 处理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处理器性能评价- 处理器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比较不同类型处理器的性能特点3. 处理器发展历程- 计算机处理器的发展简史- 我国处理器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4. 处理器应用实例- 分析不同场景下处理器的应用- 讨论处理器性能与实际需求的关系5. 处理器创新与发展- 介绍新型处理器技术- 探讨未来处理器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处理器概述、处理器性能评价第二课时:处理器发展历程、处理器应用实例第三课时:处理器创新与发展教材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第二章:处理器第三章: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章节内容与课本第二章“处理器”密切相关,涵盖了处理器的基本概念、性能评价、发展历程、应用实例及创新与发展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处理器的相关知识。

软考系统分析师题目汇总14.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软考系统分析师题目汇总14.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试题1(2019年上半年试题57)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是客观评价信息系统性能的依据,其中,(57)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

A、系统响应时间B、吞吐量C、资源利用率D、并发用户数【解析】【答案】B试题1(2019年上半年试题58)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系统性能评价中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分别表示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58)表示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A、MTBF小,MTTR小B、MTBF大,MTTR小C、MTBF大,MTTR大D、MTBF小,MTTR大【解析】【答案】B试题1(2018年上半年试题60)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是客观评价信息系统性能的依据,其中,(60)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

A.系统响应时间B.吞吐量C.资源利用率D.并发用户数【解析】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答案】B试题1(2018年上半年试题61)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系统性能评价中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分别表示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下列(61)表示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A.MTBF小,MTTR小B.MTBF大,MTTR小C.MTBF大,MTTR大D.MTBF小,MTTR大【解析】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也就是平均运行多久不出故障,这个时间越大,可用性越好。

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也就是每次故障需要多长时间恢复为正常状态,这个时间越小越好。

【答案】B试题1(2017年上半年试题60-61)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一般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个方面是它的(__),也就是计算机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时间,其指标可以是能够持续工作的时间长度,也可以是在一段时间内,能正常工作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另一个方面是处理能力,这又可分为三类指标,第一类指标是吞吐率,第二类指标是响应时间,第三类指标是(__),即在给定时间区间中,各种部件被使用的时间与整个时间之比。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评测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评测

1 . 2资源子网和通讯子网

般情况下, 根 据逻辑 功能 的不 同, 可 以将计算 机网络分 下, 能够 提供 给业务的最大吞 吐量 子网用来 实现 网络资源 的共享和 静态特 征 , 指 通 路中没有 背景 流量 时网络 能提 供 的最大 吞吐 提供 网络服务功能 , 由计 算机 系统、 连 接设 备、 终端 控制器和 量 。 各种软件信息资源组成。 通讯子 网负载对信息进行传输、 传接 、 加工和变 换, 由网络通讯设备和相关 软件组成 。
件是一切功能实现的基 础和前提 , 主要包括路 由器、网卡、 交换
机、 集 线器 、 无 线电台等等 。 路由器是不 同网络互联 的工具, 能 数 主要 有时 间透 明性参 数和语意透明性参数 , 网络时延、 时延
够实现 不同网络之 间的数据传 输, 从而组 成更大 的网络 ; 网卡 抖动是表征连通性 的主要 指标。 语意 透明性反应 了业务的可用
. 4流量参数 测所 涉及 的内容 很多, 如 测量方式 是被动还 是主动 , 发送 测量 3
包是什么类 型的, 对发送与截取测量实行何种采用方式等等。 随着 网络结构复杂化 、 业务量高突发性, 建立流量模 型变 得越来越 重要。 早期主要借鉴P S T N 流量模型来 描述 网络流量,
3 . 3 l P 包性能指标
I P 包性能是评 价 网络性能最重要 指标之一, 包括I P 包 时延 变 换、 I P 包传输 时延、 误差率、 丢失率等 等, 许 多因素会导致数
2 网络系统性能测评方法
对数据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 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模 网络系统性 能是网络 自身的特性 , 与终端用户及用户操作 据 包出错, 常用的方法有H M M 模 型、 D H M M 模 型、 贝努力模型等等。 无关 , 主要表征 系统 设计、 系统配 置、 系统 维护性能 的好坏。 评 型 ,

benchmark和性能评估综述

benchmark和性能评估综述

benchmark和性能评估综述Benchmark和性能评测综述1.简介1.1性能评估标准⽤户使⽤计算机的主要原因是使⼯作效率更⾼,更快的完成任务。

这也是⽤户⾮常关⼼计算机性能的原因。

那么计算机性能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评价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标准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和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通过计算每条指令在运⾏时的百分⽐,就可以得到这两个数据。

但是这两个标准在评价不同的指令集体系结构就失去了意思,例如CISC体系结构和RISC体系结构,RISC指令⽐CISC 指令更简单更快。

但是,⼈们⼀直都想建⽴⼀个性能评测的标准,⽽现在公认的⽅法就是通过运⾏评测程序(我们也称之为benchmark),⽐较运⾏的时间来评价性能的好坏。

1.2关于评测程序(benchmark)选择合理的评测程序是正确评价性能的基础,下⾯列出5种评测程序,他们评测的准确程序依次递减1.真实的程序:虽然得到的结果最真实,但是经常碰到⼀些由于依赖操作系统或者编译器⽽引起的移植性问题2.修改过的程序:很多情况下通过修改真实的程序来构造基准程序,主要是为了两个原因:要么增强可移植性,要么是为了集中测试某种特定的系统功能3.程序内核:从真实的程序中提取出⼀些⼩⽽关键的程序⽚断来评估程序性能。

程序内核的最⼤⽤途就是分别测试机器的各项性能,以解释运⾏真实程序性能差异的原因。

典型的是Linpack和Livermore。

4.⼩型基准程序:通常只有10-100⾏那么⼤,⽤户在测试前往往就知道了运⾏结果。

5.综合(synthetic)基准程序:也可以说是⼈造(synthetic)程序,取⼤量程序的指令和操作书出现频率的平均值,与真实的情况差距最远,只是最早期的时候才有这样的评测程序。

然⽽因为机器的性价⽐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各企业都不遗余⼒的提⾼机器运⾏⼴泛使⽤的测试软件的性能,可是针对每个真实程序优化却是不太可能的。

《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me

《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me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协作。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分工,学生们的团队 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
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本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 际设计,学生们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 2
加强时间管理培训
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应加入时间管理方面的培 训,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设计进度和质 量。
分层次布置任务
根据学生技能水平的不同,分层次布置设计任务, 避免部分学生因任务过难而无法完成。
3
强化测试环节
加强对学生测试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充 分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作品的质量。
04
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设计阶段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目标,收集和分析用户需求, 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整体 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结构、模块划 分等。
数据结构设计
定义系统中的数据类型、数据关系和 数据流程,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以支 持系统功能。
界面设计
设计用户界面,包括菜单、窗口、对 话框等,确保用户友好、易于操作。
应用软件
办公软件、游戏等,满足用户特定需 求。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运算速度
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影响 计算机处理任务的速度。
存储容量
存储器能够存储的数据和程序 的大小。
可靠性
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安 全保护能力。
可维护性
计算机系统的故障修复和升级 能力。
03
课程设计题目解析
课程设计题目解析
• 请输入您的内容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认识和理解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的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计算机系统的各项指标和参数是否能满足需求,并找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瓶颈和优化空间。

该评价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多个方面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首先,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点,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性能评价,用户可以了解到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存储容量、传输速度等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通过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系统,满足自己的需求。

另外,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员和维护人员来说,性能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其次,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瓶颈和性能瓶颈。

在进行性能评价时,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并进行改进。

例如,通过对CPU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发现是否存在CPU使用率过高的问题或者不足的情况;通过对内存的性能评价,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内存泄露或者内存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硬盘读写速度的测试,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硬盘性能瓶颈。

通过这些评价结果,可以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

另外,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也可以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在进行性能评价时,可以模拟系统负载和压力测试,以了解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这可以帮助用户判断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例如,在进行并发测试时,可以测试系统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时的性能表现,判断系统是否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多个用户的请求。

通过这些评价结果,用户可以了解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总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到系统的各个方面和模块。

通过性能评价,可以发现系统中的问题和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程序性能评价与优化

程序性能评价与优化
提高运行效率。
代码优化库
提供一些经过优化的函 数和算法,用于替换标 准库中的对应函数和算
法。
重构工具
自动或半自动地帮助开 发者改进代码结构,提 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缓存技术
数据缓存
将频繁访问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减 少对数据库或其他存储设备的访问次 数。
对象缓存
通过代理服务器缓存请求和响应,减 少网络传输时间。
选择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 方法,如基准测试、压力测试等。
收集数据
通过实际运行程序或模拟运行,收集 相关数据,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 等。
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 出程序中的瓶颈和优化潜力。
制定优化方案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如算法改进、代码优化等。
实施优化并验证
算法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高效的算法或改进现有算法,降低计算复杂度。
算法并行化
将串行算法转化为并行算法,利用多核处理器或分布式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
数据结构优化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如哈希表、二叉树、堆等, 以减少数据访问和操作的时间。
数据结构优化
对常见的数据结构进行优化,如使用平衡二叉树、红黑树等自平衡 数据结构,提高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效率。
数据压缩与编码
采用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减少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开销,提高数据 处理速度。
系统架构优化
分布式架构
01
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子系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负载均衡
技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缓存技术
02
利用缓存技术减少对数据库等存储设备的访问次数,提高系统
响应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N模型应用 模型应用
一个大型露天矿山,考虑修建矿山卸位的个数,问题是建一个还是两个.估 计运矿石的车将按Poission 流到达,平均每小时到15辆,卸矿石时间服从指 数分布,平均每3分卸一辆.又知每辆运送矿石的卡车售价是8万元,修建一 个卸位的投资是14万元. 利用排队论知识,从投资成本和时间两方面考虑建一个还是两个卸位好, 给投资人提出你的建议. ŋk= η0 (λ/µ )k/k! , k <N ŋk= η0 (λ/µ )k/N!N(k-N) ,k ≧ N 系统中的平均顾客数量q=Nρ+ ρη0 (Nρ)N/N!(1-ρ)2 一个顾客在队列中等待的概率,亦即所有服务器都忙的拥塞概率, 一个顾客在队列中等待的概率,亦即所有服务器都忙的拥塞概率,可以 如下表示: 如下表示: P[排列 排列]= η0 (Nρ)N/N!(1-ρ) 排列 其中η0的表达式如下:
点来规定一个新的随1,2,…)是第n个顾客服务完成离开系统的时间点,令Xn是在 时间点tn系统中的顾客数量,即 Xn=Q(tn) n=1,2, 则随机过程{Xn,n=1,2,…}是一个离散时间的马尔可夫链。从而可以得 到的公式:
2.单服务员队列公式表 单服务员队列公式表
6.排队论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及意义 排队论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及意义
课堂练习
练习1:用M/M/N模型的另一套公式计算上一节的例子: 在一个工程公司,10个工程师每人都有一台PC,这些机器通 过LAN连到两个图形工作站进行分析和设计工作。在一天8小 时中,10个工程师将使用工作站,每次使用平均花费30分钟。 队列的模型为 M/M/2。求 : (1) 两个服务都忙的概率 (2)每个工程师等待使用工作站的平均时间Tw (3) 在90%时间里的平均等待时间mTw(90)(用M/M/N公式) (4) 平均在等待的工程师数量:
结论: 在利用率和平均服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排 队模型中系统中顾客花费的平均时间最长,服务时间服从常数分布的排队模 型中系统中顾客花费的平均时间最短,服务时间服从一般分布的排队模型中 系统中顾客时间界于两者之间.
5.排队论在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中应用 排队论在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中应用
3.利用率与平均队列长度的关系 利用率与平均队列长度的关系
结论: 在利用率相同的情况下,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排队模型中系 统中逗留的平均顾客最多,服务时间服从常数分布的排队模型中系统中 逗留的平均顾客最少,服务时间服从一般分布的排队模型中系统中逗留 的平均顾客界于两者之间.
4. 利用率平均排队时间的关系
排队论部分思考问题
1.叙述随机过程如何在排队论中应用。 2.学习排队论和相关例题后,现在,假如让你 进行计算机和网络设计,你从这些例子中得 到那些经验?
题为书中p72习题 习题) 第一次作业(1.2题为书中 习题 题为书中
1 一个商店的经理观测到,平均每小时18个顾客到达,典型情况有8个顾 客在商店,每一个顾客在商店花费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2 到达国际电话交换局的顾客假定为泊松到达,到达间隔时间为18分钟。 当到达非常大的排队室时,顾客被给定一个顺序号并遵循FCFS规则。通话 的长度假设为指数分布且均值为7分钟。求解以下问题: (a)一个呼叫到达交换局后不得不等待的概率? (b)排队室中的等待顾客的平均队长? (C)系统中的顾客(包括等待的和正在接受服务的)超过5个人的概率? (d)等待的顾客必须等待超过10分钟的概率? (e)如果一个顾客等待的平均时间至少是7分钟,那么电讯公司将安排 第二部电话,问顾客到达速率必须增加到多少才能说明安排第二部电话是 合理的?
第5讲 讲
排队论在计算机系统 性能评价中的应用(2) 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1. M/G/1排队模型 排队模型
现在考虑这样的单服务员队列系统:到达过程为泊松过程,平均到达速 率为λ;服务员的服务时间是任意的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均值为 Ts=1/µ,均方差为σTs。顾客根据它们到达的顺序被调度服务,即服务规 则为FCFS。这样的系统是M/G/1队列系统。 作为M/G/1系统的一个特例,如果服务员的服务时间服从参数为µ的 指数分布,那么就得到了M/M/1队列系统。如果服务时间假设为常数分 布,那么就可以得到 M/D/l队列系统。 令Q(t)是在时间t系统中顾客的数量(队列中等待的加上正在接受 服务的),如果Q(t)≥ 1,那么有顾客正接受服务。由于一般服务规则 不一定具有无记忆性,因此为了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除了Q(t),还需 要知道顾客接受服务所花费的时间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随机过程 {Q(t),t≥ 0}则不是一个马尔可夫链。 为了简化状态描述,我们在顾客离开系统的时间点对系统进行过程采 样。这些离开系统的时间点叫做再生点(regeneration points),我们用再生
书中p67 例 数据库服务器(书中 例3.2.5) 书中
一个 LAN有 100个 PC和一个服务器,服务器上有一个 公用查询数据库。服务器响应一个查询的平均时间是0.6 秒,标准差估计等于均值。在最忙的时段里,查询速率达 到每分钟 20次。回答如下问题: (1)如果线路开销忽略不记,求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 (2)如果顾客 可以接受的最大响应时间为1.5秒,求 在最大值达到前,信息负载中还可以增长的百分比。 (3)如果利用率增长20%,则响应时间的增长是高于 还是低于20%?
课堂练习
练习3: 某电话亭有一部电话,来打电话的顾客服从 泊松分布,相继两个人到达间的平均时间为10min, 通话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平均数为3min,求: (1)顾客到达电话亭要等待的概率; (2)等待打电话的平均顾客数; (3)当一个顾客至少要等3min才能打电话时,电 话局打算增设一台电话机,问到达速度增加到多少 时,装第二台电话机才是合理的? (4)打一次电话要等10min以上的概率是多少? (5)第二台电话机安装后,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第一次作业
3.某自行车修理店只有一个修理工,来修理的顾客到达过程为Poission 流,平均4人/小时;修理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需要12分钟。试求: (1)修理店空闲的概率; (2)店内恰有三个顾客的概率 2 (3)店内至少有一个顾客的概率 (4)在店内的平均顾客数 (5)每位顾客在店内的平均逗留时间 (6)等待服务的平均顾客数 (7)每位顾客平均等待服务时间 ( 8)顾客在店内等待时间超过15分钟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