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
《2024年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融资现状当前,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记录不完善、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导致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限。
此外,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需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较长的融资周期。
(二)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问题: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
2. 缺乏有效抵押物:中小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抵押要求。
3. 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及优势(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
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信用记录等信息,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此外,互联网金融模式还能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流程和较低的融资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1. 信息透明度高:互联网金融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信息的高度透明化,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2. 融资流程便捷: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流程,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3. 融资渠道多元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策略(一)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政府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支持力度,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捷、低成本的融资途径。
“问题探讨”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问题探讨”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作者:陈兆亮康珍金瑛张英锋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9年第09期摘要:“问题探讨”栏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亮点之一,本文根据作者教学实践,谈谈该栏目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改进,使之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问题探讨;应用;改进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节,都以”问题探讨”专栏开始.它是人教版新教材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念的特色栏目之一.那么,如何更好发挥“问题探讨”栏目的作用?下面谈谈笔者做法和思考.1 “问题探讨”栏目的应用1.1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在课堂初始阶段,利用“问题探讨”中创设的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可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必修三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一些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时间来等待求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由于是二选一的问题,学生争论异常热烈,双方争执不下,这时,老师可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知识,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由于要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的支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调动.1.2 设置“问题串”,引导课堂探讨“问题探讨”中的相当多的素材都是非常贴切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利用原有的素材,重新设问,形成“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讨,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如必修三第1章第1节中所用到的血涂片和草履虫的图片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但问题的设置可改为:①细胞这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②图中的细胞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③如果把血细胞放在草履虫生活环境中,它们还能保持活性吗?④高等动物体内大多数的细胞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第①问分析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引出物质交换这个新问题;讨论和分析第②问,可以引出外界环境和内环境这两个概念;分析和讨论第③问,可以让学生明确外界环境和内环境成分的差异,进而理解内环境的作用,同時,还可引入渗透压的学习.分析和讨论第④问,引导学生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1.3 作为阶段检测题,巩固新知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有限,有些“问题探讨”涉及的资料,学生并不熟悉,因此,对于这些问题探讨,不妨等课堂教学进行到相应阶段,学完相关知识以后,再作探讨,这样既巩固知识,又联系实践,一举两得.例如必修一第2章第3节“问题探讨”:背景为“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讨论:①试着说出DNA的中文全名.为什么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②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③如果得到了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据呢?”由于上述问题探讨中涉及到一个学生尚未掌握的重要概念,即遗传信息,所以,笔者认为该“问题探讨”应在学生学习了“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明确什么是遗传信息后再进行讨论,效果将会更好.1.4 课后深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探讨”中有些问题开放性很大,在有限的课堂上很难弄明白.对于这些问题,不妨留待课后,让学生收集资料,作进一步探究.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必修三第6章第1节的“问题探讨”,要求学生讨论气候异常的原因.但对于近年来气象异常的原因,科学界还是存在着争论,所以,上述讨论,可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写一篇气象异常原因及对策的小论文.2 思考与改进2.1 思考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的“问题探讨”,总体上来说还是编得非常好,但也是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些“问题探讨”由于背景材料缺失,学生对有关知识所知甚少,讨论时,无从谈起.如必修一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的“问题探讨”中有关SARS的讨论中,由于学生对病毒的知识了解不多,对于病毒是如何生活繁殖的讨论就很能难进行.(2)有些的问题情境太抽象,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必修一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的来源——细胞呼吸》的“问题探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并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讨论:①呼吸作用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点?②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③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吗?由于学生的呼吸作用知识有限,加上问题情境抽象,学生探讨兴趣不高,讨论的效果较差.(3)问题太难,远远超出认知水平.如“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的“问题探讨”: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讨论:①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②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③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是怎样?这些问题属于渗透作用原理的探究,太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2.2 改进基于以上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加以适当的改进:(1)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土的问题情景.由于地域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有些同学对于课本中所提到的动植物等不太熟悉,如必修二第4章第2节中所提到的水毛莨的两种叶形,绝大多数学生都没见过,但如果改为马铃薯的地上茎和地下变态茎为情景来设置问题,那学生可能会更感兴趣.(2)联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素材为背景.如上述提到的必修一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的来源——细胞呼吸”的问题探讨,如果改成:“买一些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果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请问这是为什么?此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引出“无氧呼吸”,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察课本插图,小组内思考讨论,结合导学案上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呼吸场所等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这样的情景和问题会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对问题进行细化,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如必修二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的“问题探讨”:“你知道无子西瓜是怎样形成的吗?甲同学认为是由于卵细胞没有受精;乙同学认为受精卵没有正常发育.讨论:你的推测是什么?”由于学生的头脑中缺乏有关植物个体发育的知识,学生根本无法讨论.教学中可作如下细化:“一般情况下,植物授粉后,受精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发育着的种子产生大量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根据上述知识,请你判断甲乙两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在上述改造后的问题中,提供了果实形成相关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提示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讨论更有效.总之,新颖的问题情境和恰当的认知冲突,符合客观事实和科学规律,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有效地使用问题探讨栏目,不仅使课堂教学的组织更为科学合理,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参考文献:[1] 邝玉环.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问题探讨”栏目作用的研究[J]. 中学生物学,2017,33(03):63-65[2] 陆佩红.例谈如何使用高中生物学教材“问题探讨”栏目进行教学[J].中学生物学,2009,25(06):27-28.(收稿日期:2019-03-23)。
《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标准
《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名称《互联网金融营销》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互联网金融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营销能力和创新思维。
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互联网金融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具备制定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和方案的能力,能够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渠道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效果。
二、课程内容1、互联网金融营销基础(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2)互联网金融营销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3)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目标和策略2、互联网金融市场分析(1)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环境分析(2)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行为分析(3)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分析3、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销(1)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2)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策略(3)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促销策略4、互联网金融营销渠道(1)线上营销渠道,如网站、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2)线下营销渠道,如活动营销、合作推广等(3)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渠道策略5、互联网金融营销的风险管理(1)互联网金融营销中的风险识别(2)互联网金融营销中的风险评估(3)互联网金融营销中的风险控制策略6、互联网金融营销案例分析(1)选取国内外成功的互联网金融营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2)总结经验教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资源(1)选用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2)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课程资料、在线答疑、作业提交等功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实践教学(1)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营销方案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conomides N. C. Himmelberg(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传统金融业务基础上的新兴业务。
以传统业务为切入点有助于顺利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夯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础,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步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5]。
Kirsty Best (2015)的研究表明,2002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为发展中国家建构网络金融提供了广泛的认知,其建构了覆盖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条件和发展形势,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类别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6]。
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涵盖电子银行、电子支付、电子贸易、网络借贷等不同领域,其总体发展规模是互联网金融的体量。
Andrew Crockett (2017)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况进行了研究。
其认为,物理网点应将支付结算功能过渡为营销服务,推动业务转型,将用户体验管理和交易成本控制作为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7]。
同时,应当优化远程协助业务的发展,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件建设水平。
Chester Brown(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和产业特点,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人才的储备水平,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提高互联网金融各主体对人才的吸纳水平,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推动互联网金融人才具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和理论功底,使得人才兼备金融实操经验和互联网意识,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8]。
Muneer M.Abbad (2016)《约旦网上银行》中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支付模式与购买模式和当前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之间的鸿沟。
推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并将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建构成量化的风险管理模型,提高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水平,建立客户潜力管理机制,提高对客户潜力的挖掘水平。
2.国内研究现状第一,农村互联网金融研究方面。
姜颖(2016)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工具进行了研究,将农村金融工具划分为投资、储蓄、信贷、结算、证券买卖、商业保险等类别的基础上,诠释了农村金融工具的功能。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和风险控制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3. 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投资观念,培养学生的诚信、自律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金融素养。
二、教学重点1.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2. 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三、教学难点1.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2. 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授环节:介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和特点,如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等,同时讲解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机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投资观念。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案例分析和思考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思政元素融入方式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投资观念:强调投资有风险,要理性对待投资,不盲目跟风,不贪图高收益,注重风险控制。
2. 培养学生的诚信、自律和责任感:强调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诚信和自律至关重要,要求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进行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金融素养:强调金融素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
《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金融服务模式。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金融教育,开设一门《互联网金融》课程已成为许多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以指导和规范相关课程的设计和开展。
一、课程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金融涵盖了在线支付、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等多个领域,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以及更方便的服务等特点。
因此,培养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了解成为当务之急。
二、课程目标《互联网金融》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1.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背景和发展历程;2.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技术;3.熟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和产品类型;4.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5.具备分析和评估互联网金融项目的能力;6.具备互联网金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互联网金融》课程的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的知识: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趋势;3.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4.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和产品类型;5.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险管理;6.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分析和风控技术;7.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案例。
四、教学方法为了保证《互联网金融》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以下几种: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互联网金融项目的能力;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流程;4.团队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互联网金融运营实务》—课程标准
《互联网金融运营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名称互联网金融运营实务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面向金融、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运营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3、课程定位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连接金融理论与互联网金融实践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互联网金融运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互联网金融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模式。
(2)掌握互联网金融运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用户需求分析、产品设计、营销推广、风险管理等。
(3)熟悉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2)能够制定有效的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3)能够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
(4)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互联网金融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支持。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开展工作。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护用户权益。
三、课程内容1、互联网金融概述(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
(2)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如 P2P 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等。
(3)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2、互联网金融用户需求分析(1)互联网金融用户的特点和行为分析。
(2)用户需求调研的方法和工具。
(3)用户需求分析报告的撰写。
互联网金融(课件)
互联网金融(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互联网金融》。
本节课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
具体内容包括: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金融活动。
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便捷、快速、低门槛、大数据。
3. 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借呗、微粒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知道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2. 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正确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或家人在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经历。
2. 讲解概念:通过PPT展示,讲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3. 讲解特点:通过PPT展示,讲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介绍产品:通过PPT展示,介绍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余额宝、借呗、微粒贷等。
5. 例题讲解:以余额宝为例,讲解如何使用余额宝。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操作使用借呗或微粒贷。
8. 板书设计:互联网金融概念、特点、产品。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余额宝、借呗、微粒贷等,为家庭安排一次月度预算,并说明预算安排的合理性。
2. 答案: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互联网金融产品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互联网金融》。
本节课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
具体内容包括: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金融活动。
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便捷、快速、低门槛、大数据。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文/王雪晴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摘要: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优化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以教师供给侧循环为主线,提供丰富立体的思政内容,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供给端的转型升级。
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从供给侧视域分析了优化高校金融专业类课程思政供给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措施建议,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金融”;供给侧引言2020年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1]提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与具体内容,在课程思政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实施落地。
在此背景下,高校各专业都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教师供给侧为主线,推动课程供给端变革,使专业课程思政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1. 供给侧概念引入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供给侧变革主要是通过社会总供给增长,从而推动经济深入发展,以供给和生产端为依托,充分调动供给动力,对经济新动力发展给予正确指导[2]。
尽管课程思政和供给侧变革所属的领域存在差异,然而,从供给来看,这两个方面之间能够相互参考与借鉴。
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最主要的就是教师供给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思政内容的有效性、合理性,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平衡,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课程思政要确保实施效果,则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
解决好“供给侧”问题的实质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需求,全方位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2.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互联网金融”课程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方向课,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具有理论偏重金融学前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技能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
《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互联网金融是当前金融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掌握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P2P网贷、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互联网证券、互联网银行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析和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问题的能力,包括风险控制、数据挖掘、算法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
3. 素质目标: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互联网金融概述: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和联系。
2. 互联网支付:介绍互联网支付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场景,包括银行卡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
3. P2P网贷:介绍P2P网贷的基本原理、风险控制和监管体系,以及平台运营和管理。
4. 网络保险:介绍网络保险的基本原理、产品类型和销售渠道,以及风险管理和理赔流程。
5. 互联网基金和证券:介绍互联网基金和证券的基本原理、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以及互联网销售渠道和客户服务。
6. 互联网银行:介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趋势、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以及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
7.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包括模拟交易、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安排上,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实践教学包括模拟交易、数据分析、实地考察等。
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一周,共计8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
《互联网金融概论》课程标准
《互联网金融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随着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大数据和搜索引擎等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模式正被具有“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的互联网逐渐颠覆。
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体系的“支付”、“资源配置”、“信息处理”等不同环节的融合,催生了形形色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概论是金融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系统为金融管理专业的学生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在中国的实践、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应用,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
2.课程的任务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本课程根据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特性,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IT技术、金融知识的复合型,并具备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本课程旨在实现互联网金融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风险理念的树立以及未来从业者的基本技能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金融概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活动,应掌握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在中国的实践、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应用,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
通过完整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对互联网金融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专业知识树,对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更加专业的认知。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互联网金融知识的介绍和营销;(2具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技能与管理思路;(3)能够胜任互联网金融企业数据处理、风险识别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3.素质目标第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学生需具备全球化、专业化的职业视角,更加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并做独立分析;第二,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基础扎实,能具体操作、会经营管理、具有协作、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第三,优化以“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径。
《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
《互联网金融》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互联网金融》是一门紧跟时代发展、融合金融与信息技术的新兴课程。
它旨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模式、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分析、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模式。
掌握互联网金融中的金融风险管理、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
熟悉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和评价。
具备一定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解决互联网金融中的实际问题。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为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项目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一)互联网金融概论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和分类第三方支付的流程和风险网络借贷P2P 网络借贷的模式和特点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众筹融资众筹融资的概念和分类众筹融资的流程和风险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的模式和特点互联网保险的风险和监管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基金销售的模式和特点互联网基金销售的风险和监管(三)互联网金融技术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评估和监测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五)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与政策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三、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讲解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不仅仅是一种便利的支付方式,更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将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课程是一门涉及到技术、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知识的综合性课程,而思政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方式。
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在开展《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课程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1.建立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而课程内容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将课程的内容与思政教育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引入思政教育理论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思政教育理论,通过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3.利用案例教学进行思政教育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领域有许多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案例,我们可以将这些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到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开展实地调研与社会实践在课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感受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创新实践——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
第17卷㊀第1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 17No 12018年3月JOURNALOFGUANGDONGINDUSTRYPOLYTECHNICMar.2018㊀收稿日期:2018-01-12∗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01554648)ꎻ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立项项目(CYQN2017072)ꎻ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九批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7F26)作者简介:彭静(1984 )ꎬ女ꎬ研究生ꎬ讲师ꎬ研究方向:金融营销ꎮ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创新实践∗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彭静(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ꎬ广东广州511483)摘㊀要:SPOC是后MOOC时代产物ꎬ能将MOOC优质线上资源利用ꎬ又没有摒弃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优势ꎬ而是将两者融合起来ꎬ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㊁学术界的认可ꎮ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ꎬ利用智慧职教平台对高职院校课堂创新实践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教学ꎬ并总结了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描述ꎮ关键词:SPOCꎻ混合式教学ꎻ课堂创新中图分类号:G712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1950(2018)01 ̄0054 ̄05㊀㊀SPOC即 少数隐私在线课程 ꎮ少数是对人数的控制ꎬ一般在十几人到几百人之间ꎬ人数的控制相对于MOOC来说更容易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渗透度㊁完成率ꎮ而隐私指的是只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者开放ꎬ具有一定程度的私密性ꎮ2013年国外最先提出SPOC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多 福克斯教授ꎬ而2015年国内的曹阳也对SPOC给出了完整的解释ꎬ即设计和利用优秀的MOOC资源ꎬ改变或重组学校教学流程ꎬ促进混合式教学和参与式学习ꎬ扎实提高学与教的质量[1]ꎮ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近几年兴起的教学模式ꎬ国内外针对其教学研究很少ꎬ而«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这类课程则更为空白ꎮ1㊀«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1㊀«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建设现状«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作为一门具有互联网思维属性的新兴课程ꎬ在国内目前只有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的王艳君教授在智慧职教上开课ꎬ虽然课程囊括了基于社交网络㊁网络事件㊁口碑等前沿内容ꎬ但是整门课程的设计还是着重市场营销理论ꎬ对于如何有效集合互联网金融平台㊁结合金融产品属性开展真实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实训ꎬ并未有过多的涉及ꎬ这样课程设计就容易走向 重理论㊁轻实践 的状况ꎮ1.2㊀使用MOOC教学通过率低MOOC时代学习资源异常丰富㊁学习进入门槛也降低ꎬ但是相对于百万级的注册量的喧嚣ꎬ冷却的一端却是5%左右的通过率ꎮ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应付各种爆炸信息式的教学ꎬ而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却没有能够建立起来ꎮ1.3㊀部分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信息化素质㊀㊀部分教师对于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如智慧职教没有足够高的信息素养或者不能融会贯通ꎬ或者一味地追求 原创 内容ꎬ而不会整合㊁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ꎬ在线学习平台的一些实用技能没有掌握ꎬ只会一些基本的简单操作ꎬ有的虽然添加了某些活动内容ꎬ却无法让学习者进行有效参与ꎬ难以进行在线学习ꎮ第1期彭静: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创新实践 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2㊀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㊀㊀SPOC是来自英国的小型私人在线课程ꎬ即 少数隐私在线课程 ꎮSPOC又有人翻译为在校生的MOOCꎬ下面就SPOC与MOOC做出对比ꎬ见表1ꎮ从表1可以看出ꎬSPOC相对于MOOC来说可让学习管理难度下降㊁师生学习互动加强㊁自主学习的控制力增强ꎬ从而可以提高学业成绩与完成课程率ꎮSPOC大力提倡混合式学习ꎬ即将MOOC擅长的线上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的面授讨论教学两者优势结合ꎬ重组了现有的教学流程㊁优化了教学结构ꎬ教学质量从而得以提升ꎮ表1 MOOC与SPOC的对比MOOC㊀㊀㊀㊀SPOC定义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小规模限制性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相融合课程受众范围广ꎬ注册不受限制主要针对在校学生以及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学习方式观看在线视频ꎬ自主学习线上进行自主学习与线下讨论有效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完成率低ꎬ大约在5%左右高ꎬ接近100%评价方式在线测试方式ꎬ形成性评价为主融合线上测验㊁互评㊁教师评价等过程性评价学习体验群体庞大ꎬ难以互动ꎬ参与完成率低师生可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ꎬ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完整体验ꎬ有利于深入学习2.1㊀SPOC是后MOOC时代的产物ꎬ是对MOOC的继承与优化㊀㊀SPOC可选用丰富的MOOC资源如模块化的微视频㊁PPT和作业检测ꎬ让学生随时随地完成线上学习ꎮ以移动终端为主的SPOC相对于以PC终端为主的MOOCꎬ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ꎮ«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线ꎬ相关教学资源都已经上传ꎬ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端云课堂ꎬ就可以自行登录查看微视频㊁PPT和作业检测等ꎬ实现更便捷的课前预习㊁课中查阅㊁课后温习的三部曲ꎮ2.2㊀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的优势㊀㊀课前可以自主观看学习视频ꎬ区分重点㊁难点ꎬ做到有的放矢ꎻ课中又可以把宝贵的时间用于价值更高的活动ꎬ通过分组写作㊁讨论㊁实训㊁展示等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ꎮ«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在智慧职教移动端的云课程ꎬ教师可以发布头脑风暴㊁讨论㊁提问㊁测验㊁投票等ꎬ正是这些智能小工具的存在ꎬ可以让教师得到更多学生的思考反馈ꎬ学生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我观点ꎬ讨论也将引导到更深层次的地步ꎬ促进混合式㊁参与式的深度教学ꎮ2.3㊀数据分析使教学改进更具有针对性«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PC端教师可以获取学生表现数据:学生课堂参与情况㊁得分情况ꎻ学生学习成绩㊁学习进度㊁资源访问情况㊁面授详情等ꎬ这些数据的提供能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流程㊁实施课堂教学ꎮ3㊀基于SPOC混合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及模式提出㊀㊀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ꎬ一般分为四个环节:课情分析阶段㊁课程设计阶段㊁应用创新阶段㊁教学评价阶段ꎮ具体模式如下图1ꎬ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ꎬ成螺旋式上升ꎮ3.1㊀课情分析阶段课情分析是任何课程建设前非常关键的步骤ꎬ一门课程设计是否能够成功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ꎮ这个阶段主要详细分析SPOC混合式学习的三要素:学习对象㊁教学内容和学习环境ꎮ学习群体主要分析学情状况ꎬ包括授课学生的教育背景㊁已学课程㊁专业信息㊁后续课程安排等ꎬ目的是因材施教ꎬ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ꎮ授课内容分析则侧重于授课范围㊁授课重难点㊁授课安排ꎮ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ꎬ金融营销已经渗透到金融行业主要的业务工作岗位ꎬ因此ꎬ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金融营销技能是完成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ꎮ«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以金融机构一线营销服务人员完成其工作任务所需的营销技能为依据ꎬ通过反复的技能训练ꎬ使学生熟练掌握QQ金融营销㊁微信金融营销㊁微博金融营销㊁软文金融营销等工作技能ꎬ从而更好5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7卷㊀考试成绩、成果展示等总结性评价讨论参与度、课堂表现等形成性评价评价线上主题式讨论、反馈成果展示线上讨论视频学习作业测试作业测试视频学习线上讨论学习任务异质分组分层教学课程设计拓展资源授课大纲、P P T 、测试题视频资源前端分析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学习对象图1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地适应金融机构营销业务岗位的需要ꎮ最后ꎬSPOC的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ꎬ是指传统的线下教学环境和互联网教学平台如爱课程㊁智慧职教等在线学习环境ꎮ3.2㊀课程设计阶段课程设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了根基的作用ꎮ它一般是指课程概述㊁课程公告㊁评分标准㊁授课大纲㊁授课目标㊁预备知识㊁证书要求等基础资源ꎬ除此之外教学微视频㊁基础课件㊁电子书㊁作业测试题㊁其他扩展资源也应保证资源与各教学知识点的契合度ꎬ层次分明ꎬ资源丰富ꎬ不是冗余无效的学习资源的任意堆砌ꎬ而是充分利用MOOC平台上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ꎬ来帮助学生对重点㊁难点的理解㊁掌握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㊁学习质量ꎮ教师可以不是优秀的原创者ꎬ但是一定要是优秀的编辑ꎬ懂得将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㊁实体资源进行编辑与整合ꎮ«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目前已整合并建设教学资料(演示文稿㊁参考资料)64个ꎬ单元作业14个ꎬ试题56个ꎬ教学视频22个ꎬ总时长7.5小时ꎬ总大小8.1Gꎮ3.3㊀应用创新阶段SPOC混合教学模式旨在构建高效课堂三部曲:课前㊁课内和课外ꎮ课前学生要根据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ꎬ根据学习手册进行知识预热ꎬ找出自己的困难点㊁疑问点ꎬ以便于在课中和师生交流讨论解决ꎮ课中ꎬ学生根据真实的任务情境ꎬ采用讨论㊁辩论㊁头脑风暴等研讨方式ꎬ分组协同作业ꎬ形成动画类㊁图片类㊁论文类等展示成果ꎬ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分析ꎬ对学习手册填写情况查漏补缺ꎬ以及在线练习时的错题㊁难题纠正ꎬ完成对重难点的讲解和知识的总结㊁梳理ꎮ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参与情况㊁得分情况㊁学生学习成绩㊁学习进度㊁资源访问情况㊁面授详情等ꎬ对课前㊁课中进行授课调整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ꎬ并注意搜集学生的学习意见ꎬ不断迭代课程系统化的设计㊁科学合理的步骤安排㊁优化教学流程ꎮ3.4㊀教学评价阶段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线上和离线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ꎮ如通过智慧职教这样的平台既可以考核学生课前的登录平台次数㊁访问时间长度㊁下载资源次数㊁讨论得分情况等线上自学情况ꎬ以及课堂积极参与情况㊁课堂出勤率㊁课堂表现等线下学习情况ꎬ并记录到过程性评价中ꎬ学生通过提出问题㊁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ꎬ动手实践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ꎮ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ꎬ采用小组互评ꎬ这样有利于提升小组活跃度㊁个人贡献率ꎬ鼓励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学习ꎮ而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ꎬ不能忽略ꎮ终结性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作品成果给出ꎮ4㊀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创新实践㊀㊀确立课程目标㊁课程内容㊁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的四个缺一不可的要素ꎮ将面对面授课与互联网学习结合起来的优势互补是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学术界的基本共识ꎬ从而能够取得最好的学65第1期彭静: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创新实践 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习体验与效果ꎮ本研究基于«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载体ꎬ开展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重构实践教学ꎮ该课程由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而成ꎬ并在智慧职教云2.0上面上线ꎬ应用实践过程ꎮ4.1㊀研究分析阶段目前申请加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SPOC课程的学生主要包括校内本专业学生和校内非本专业学生两个大类ꎮ校内本专业学生主要是财经学院金融专业群学生ꎮ他们有较好的互联网金融基础ꎬ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经验ꎬ主要缺乏的是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市场营销的整体思路ꎬ包括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特性的深刻理解ꎮ4.2㊀第一学期课程实践经过第一个学期在爱课程平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实施ꎬ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各资源的利用率不高ꎬ上传作业互评度比较低ꎬ方案设计也趋于简单ꎻ讨论答疑板块利用率比较低ꎬ问题提出欠缺深度思考和针对性ꎻ学生对爱课程平台的使用还不熟悉ꎬ对线上教学还是比较生疏ꎻ没有移动端ꎬ难以实现和学生课堂上面的实时互动ꎬ只能成为课前预习㊁课后温习的载体ꎮ4.3㊀第二学期课程实践通过第一学期教学实践并结合智慧职教2.0版本的上线ꎬ本研究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学生必须通过 预热知识 一对一指导 迭代升级 展示汇报 的过程进行数次实践以提高项目实践能力ꎻ针对讨论答疑板块利用率问题ꎬ学生可以借助移动端云课堂2.0进行讨论㊁发问㊁头脑风暴ꎬ教师也可以在线上组织拓展讲解㊁视频直播来突破问题关键ꎻ对于学生互动积极性提升的问题ꎬ教师应提高智慧职教2.0版本的线上线下支持服务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消费者ꎬ不断提高消费者体验ꎬ让学生在线上线下都能得到同样的关注ꎮ4.4㊀模式完善总结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表现出如下特点:基于智慧职教2.0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ꎬ能实现一对一的教与学ꎬ实现学生㊁教师㊁授课内容的三位一体深度互动ꎬ其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属性ꎻ基于智慧职教2.0对高职院校资源互通与利用相比较爱课程平台来说更具有针对性ꎮ该平台集成的功能ꎬ开放的平台ꎬ改变教学的实施步骤ꎬ网上教学ꎬ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ꎬ达到了线上㊁线下两者支持服务混合ꎬ具有明显的针对性ꎻ基于智慧职教2.0的SPOC混合式模式保留了«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本身移动化特色ꎬ强调根据项目循序渐进学习ꎬ也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ꎮ4.5㊀实践教学效果本学期课程一结束ꎬ就从智慧职教PC端㊁爱课程抽取了43名同学ꎬ对其课程总成绩做了描述性统计ꎬ如下表2第一学期课程学习总成绩的描述统计量㊁表3第二学期课程学习总成绩的描述统计量所示ꎮ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最高分由92.84上升到95.62ꎬ最低分由71.32上升到76.21ꎬ平均值是82.585上升到85.234ꎬ总体学习效果有了提高ꎮ验证了«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ꎮ表2㊀第一学期课程学习总成绩的描述统计量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课程学习总成绩4371.3292.8482.5855.65有效的N(列表状态)43表3㊀第二学期课程学习总成绩的描述统计量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课程学习总成绩4376.2195.6285.2345.13有效的N(列表状态)435㊀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的条件5.1㊀转变课程传统管理理念ꎬ创建灵活的教学管理规章㊀㊀学校应将建设和运用爱课程㊁智慧职教等在线开放课程列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ꎬ授予教师更大的灵活性ꎬ既允许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计划ꎬ比如企业教师远程授课㊁互联网直播等ꎬ也对于教师在线上开展MOOC教学㊁SPOC课程教学给予更大鼓励与相应奖励政策ꎬ比如工作量可以增加系数等ꎮ5.2㊀教师应该持续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当今教师带来了崭新的挑战与机会ꎮ教师应首先对学习群体㊁授课内容㊁学习目标的分析ꎬ设计对应的教学项目和教学活动ꎮ合理划分学习小组㊁分配适度学习任务㊁制定科学评价标准等是教学活动设计科学的主要体现ꎮ教学资源的形式有多种ꎬ包括:教学课堂7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7卷㊀视频㊁微课视频㊁教学PPT㊁拓展资源等ꎮ教师还需要在网络教学过程中进行网上答疑和互动式管理工作ꎬ也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平台㊁QQ群组和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完成ꎮ5.3㊀推动课程的社会化服务通过«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智慧职教2.0的建设在相关院校进行有效地应用与推广ꎬ切实提升金融营销类人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ꎮ以云课堂为载体ꎬ建成能服务于教师㊁学生㊁金融一线服务行业从业者㊁金融服务行业管理人员四个主体的业务资源中心ꎬ满足四个主体对教学资源的不同需求ꎮ切实服务并保障金融营销类人才的可持续性培养ꎬ符合经济性㊁规模性㊁可复制性等科学特点ꎬ同时对于高职金融专业及财经类相关专业也将产生真正的实用效益ꎬ为缓解«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口起到积极的作用ꎮ5.4㊀持续的人力物力保障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SPOC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ꎬ学校应制定基本的支持政策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为教师提供充分的保障ꎮ6㊀结语本课程从课情分析阶段㊁课程设计阶段㊁应用创新阶段㊁教学评价阶段四个环节构建了基于SPOC混合式课程教学的教学流程ꎬ并通过«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在爱课程㊁智慧职教2.0上面的两轮教学实践ꎬ初步形成了基于智慧职教2.0的SPOC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ꎮ从执行效果来看ꎬ该模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ꎬ提升了项目的实践能力ꎬ改善了学习体验ꎮ在下一步的研究者中ꎬ会更注重跟踪学生学习数据ꎬ不断优化教学流程ꎬ完善教学模式ꎮ未来也将通过«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爱课程平台㊁智慧职教平台㊁微课视频㊁微信平台㊁全媒体营销的建设去开发㊁整合线上与线下两种资源ꎬ从而搭建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ꎮ参考文献:[1]贺斌ꎬ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ꎬ2015(3):22 ̄29.[2]敖谦ꎬ刘华ꎬ贾善德.混合学习下 案例 任务 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ꎬ2011(4):42 ̄47. [3]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ꎬ下)[J].电化教育研究ꎬ2004ꎬ3(4):1 ̄6. [4]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 互联网+教育 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ꎬ2016(10):46 ̄51. [5]张岩. 互联网+教育 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ꎬ2016(2):70 ̄73.[6]谢幼如ꎬ张惠颜ꎬ吴利红ꎬ等.基于ARCS的在线开放课程自组织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ꎬ2017(7):43 ̄50.ClassroomInnovativePracticebasedonSPOCBlendedTeachingMode With"theInternetFinancialMarketingSkillsCourse"asanExamplePENGJing(InstuteofFinanceandEconomicsGuangzhouPanyuPolytechnicꎬGunagzhou511483ꎬChina)Abstract:SPOCisaproductofthepostMOOCeraꎬitcanusetheMOOC squalityonlineresourcesꎬanddidnotabandonthetraditionalteachingofclassroom steachingadvantagesꎬbutitcombinestheadvantagesofbothꎬInrecentyearsꎬithasbeenrecognizedbytheeducationalandacademiccircles.ThispapertakestheinternetfinancialmarketingskillscourseasanexampleꎬUsingtheintelligentvocationaleducationplatformtocarryouttargetedresearchandpractice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classroominnovationpracticeꎬAndsummeduptheSPOChybridteachingmodelbasedonthewisdomofvocationaleducationplatform.Hopethisstudyprovidessomereferenceforthereformofclassroom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Keywords:SPOCꎻhybridteachingꎻtheinnovationofclassroom85。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模拟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模拟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作者:黄侃梅,张炳达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4期黄侃梅1,张炳达2(1.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319;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摘要:《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是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模拟教学法是适应现代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教学所带来的新挑战的新型教学方法。
通过模拟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出了模拟教学法需要改进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模拟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56-03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日益成熟完善,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日益呈现出新的风貌。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作为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既是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其他核心课程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综合性强、动态性强四大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教学面临的挑战2013—2014年,互联网金融势不可挡地成为金融界热议的话题,余额宝、娱乐宝、活期宝、零钱宝等新型理财方式,挑战着商业银行的神经……而股指期货、焦炭期货、白银期货、动力煤期货、国债期货等一系列新的金融品种依托互联网上市,对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挑战。
互联网金融时代是大数据和技术为王的时代,是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来完成并优化的金融业务。
这个时代,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等新的金融交易手段、交易策略层出不穷,如何应对新的技术化环境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的变化成为当前的证券期货研究的重要课题,《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传统教授方法也应顺应时代而变迁。
安徽民办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安徽民办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建设研究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在金融科技领域表现最盛,出现了许多新型金融科技技术,比如大数据、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技术快速的发展,这些新型金融科技技术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传统金融生态与金融业态相继产生了改变从而诞生了互联网金融新金融业态。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培养金融人才的高等院校该如何应对,既是高等院校所面临的挑战也是重要机遇,本文将重点围绕安徽省民办院校在互联网金融专业的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所采取的有效途径及取得成效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下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民办院校;课程建设一、互联网金融专业发展现状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及带来的深刻变革,给国内大多数高校做出专业调整的时间较短,加之经验不足、资源有限以及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认知不够高,并且大多数高校在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使得互联网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建设质量不高,理论创新不足,实践教学课时偏少,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安徽省已有8所高等院校增设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以公办院校增设数量居多,其中以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为一档的2所一本高校一直有着金融学、经济学专业,并在省内外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影响力;以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巢湖学院、合肥师范学院为一档的4所公办高校的优势学科不在经济类专业,但因其紧跟金融市场变化及时增设互联网金融专业后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和安徽新华学院为一档的2所民办高校在2015年以后也相继增设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但是两所民办高校在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上相对于前6所公办高校还存在有一定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显著的课程体系,开设课程多与传统金融专业的课程重合,没有建成完全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体系。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创新实践——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
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创新实践——以《互联网
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
彭静
【期刊名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17)001
【摘要】SPOC是后MOOC时代产物,能将MOOC优质线上资源利用,又没有摒弃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优势,而是将两者融合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认可.以《互联网金融营销技能》课程为例,利用智慧职教平台对高职院校课堂创新实践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教学,并总结了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SP OC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描述.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彭静
【作者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基于SPOC的混合式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生物工程基本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J], 付明;邹娟;向小亮;胡兴;李俊
2.基于SPOC下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高职计算机用基础课程为例 [J], 吴杰
3.基于MOOC的
"SPOC+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
——以《现代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 [J], 陈洁
4.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互联网金融》课堂创新实践 [J], 孟佳凡;林承松
5.基于“SPOC+FCM”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课件制作技能训练课程为例 [J], 张艳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教学内容广泛,每个章节都应有各自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但就整体而言,笔者认为,教学的重点主要应该 体现在几种互联网模式的运作方式上,教学难点则在于互联 网金融的相关理论、风险控制和监管等方面。互联网金融说 到底毕竟是互联网与金融结合在实务领域内的创新,更多的 是能不能做和怎么做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 应该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运行的逻辑,分析它们与传统金融 模式以及一些违法金融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 P2P贷 款为例,它是一种点对点式的互联网融资模式,与传统的银 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意识中,只有银 行才能从事贷款业务,尽管事实上在民间也存在大量的借贷 行为,但是这些借贷是不完全受法律保护的,有的甚至是违 法的。P2P贷款从事的通常是一些小额贷款,与民间借贷极 为相似,它所面向的对象大多是一些在银行无法或很难取得 贷款的个人或小微企业。早期的 P2P贷款平台从事的是信 息中介服务,即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后来逐渐发展出自融 模式,风险迅速 加 大,平 台 倒 闭、老 板 跑 路 的 情 况 已 屡 见 不 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区分 P2P贷款的不同模式,将之与 传统银行业和民间借贷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来找 出 P2P贷款的风险核心所在,并进一步探讨如何规避风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摘 要:《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实践包括多个方面,具体指教材的遴选、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 把握、教学模式的选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选择、教学团队建设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顺利开展课程教学,获 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3003703
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均有教师出版 此类教材。这些教材虽名称各异,但内容上均有不同程度的 交叉,从本文表 1所列举的几本教材的内容简介可以看出, 各种不同教材均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有的侧重互联网金融实 务,有的侧重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结合,有的则是对互联 网金融展开一定的研究。高校在开设互联网金融课程时,首 先面临的就是教材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 不同的授课学时,都会影响到教材的选择,授课教师应该充 分考虑自身教学的特点来遴选教材。经过对若干教材的对 比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这门课总体而言是偏重实务 的课程,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内容涉及广泛、教学材料丰富且 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教材。教学过程中则不必拘泥于一本教 材,因为每本教材各有特色,但又没有任何一本教材能够覆 盖互联网金融的全部内容,所以,建议教师选择以一本教材 为主,同时参考至少两到三本其他版本的教材。
2019年 3月 第 38卷第 3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9.03.013
பைடு நூலகம்
Mar.2019 Vol.38No.3
《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
王立荣,谢 群
二、教学内容确定问题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领域,知识新且更新速度快,争鸣多。 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以互联网前沿发展为中心,以问题 探索为主线,沿着 互 联 网 金 融 创 新 路 径 “与 时 俱 进 ”地 安 排 教学内容。总体而言,课程将围绕融资、支付、营销、风险、监 管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全面、深刻的阐述。具体来 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内容划分为以下三大部分:互 联网金融的理论知识、互联网金融的实务、互联网金融的风 险与监管,每一部分又包含很多细节性内容。这里所说的教 学内容确定指的就是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的确定。例如,关于 互联网金融实务部分主要介绍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但是,
— 37—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种类的划分呈现众说纷纭的状态, 不同的主体归纳的模式类型明显不同(见本文表 2),关于互 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分类的不同研究可以参阅乔海曙、吕慧敏 (2014)的总结,所以不同书籍中介绍到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讲解几种模式?笔者认为,在授课学时 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全面地介绍各种模式,但也要有主 次之分,主流的模式重点讲解,次要的模式简要提及。具体 而言,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大数据金融等这些主流 模式必须重点讲解,而其他的诸如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化、 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模式则可以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这些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 它们各自的 变 化 情 况,还 要 了 解 是 否 有 新 的 模 式 诞 生。 另 外,对于没有学过金融学基础知识的授课对象,教师还要适 当补充关于传统金融的常识,以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
一、教材的遴选确定问题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市面上开 始出现一些以互联网金融命名的书籍,到了 2015年,个别互 联网金融教材开始面市,2016年,大量互联网金融教材出版 上市。目前,能 够 见 到 的 互 联 网 金 融 教 材 数 量 已 经 比 较 可 观,大多由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的教师编辑出版,清华大学、中
收稿日期:20181013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教学改革———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5111823508) 作者简介:王立荣(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金融学教学与研究;谢群(1970—),女,重庆人,教授,
博士,从事技术创新与管理、金融与投资研究。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如火如荼,第三方支付、P2P贷 款、众筹、互联 网 理 财 等 一 时 间 迅 速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话 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为人们进行各种金融交易提供便利的 同时,也激发了学术界就其展开研究的热潮和教育界对其进 行教学的探讨。在学术领域,谢平、邹传伟(2012)首次运用 了互联网金融的名称,并给出了颇具学术特色的概念界定, 此后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就教学而言,不少高校纷纷开始 设置《互联网金 融 》课 程,部 分 高 校 则 已 经 开 设 了 互 联 网 金 融本科或高职专业,个别高校则在硕士专业培养方面加上了 互联网金融研究方向或成立了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本文 不欲做学术方面的探讨,只想就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展开一 些讨论。李建军、吕勇斌(2018)指出,由于经验不足、资源有 限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本身的因素,目前存在互联网金融课 程体系建设落后和专业建设质量不高的问题。互联网金融 属于全新的事物,存在这一现象是必然的,事实上,单就如何 开展《互联网金 融 》课 程 教 学 而 言,到 目 前 为 止 也 仍 然 是 一 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所在的高校目前也正在 本科教学中开设和推广互联网金融课程,因此,本文将就笔 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互联网金融》课程所涉及的几个教学 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