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考纲解读 哲学生活第三、四单元

合集下载

2016高考政治真题 哲学 汇集(解析汇报版)

2016高考政治真题 哲学 汇集(解析汇报版)

2016高考政治真题哲学聚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美好生活的向导1.〔2016某某单科卷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解析】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有什么用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B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理解;ACD说法错误。

应当选B。

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2.〔2016卷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

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解析】A。

用山、桥、小舟之间的联系代表体细胞与小分子、基因之间的联系,这表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现,A项正确;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实践,B向不选;材料并没有明确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C项不选;材料明确科学的传播需要借助艺术的手法,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应当选A。

考点:文化的表现形式、科学与艺术来自于社会生活与来源于社会实践3.〔2016某某单科卷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根底。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承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开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这句话说明: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开展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解析】B。

此题材料表现的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①③;②的说法是错误的,哲学以具体科学为根底,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④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表现。

应当选B。

考点: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二、百舸争流的思想三、时代精神的精华4.〔2016某某单科卷2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A.尊重社会开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显示世界开展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未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解析】D。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知识要点 (1)

《生活与哲学》三、四单元知识要点 (1)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知识要点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单元知识逻辑:事物是联系着的,是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的矛盾所推动的,我们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和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五大原理】【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判断题、选择题考点】——原理1(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判断题、选择题考点】——原理2【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判断题、选择题考点】——原理3【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考察对象】——原理4【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学探讨PPT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学探讨PPT课件

关键词:
达成度
理想的哲学课程 设计者的哲学课程 实施的哲学课程 获得的哲学课程
和谐 统一
二、第三、四单元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层面:内容结构及分析
(教什么) 第二层面: 教学的基本建议
(怎么教)
【全书基本框架】
单元目标 追寻生活的智慧 单元名称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问辨人生
关键词:
检测场
综合性 生活性 人文性 地方性 探究性 开放性
新课程文综测试政治试题特点:
关注 信息
体验高考
(2007年广东高考卷. 40) (17分)阅读以下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 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 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 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 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 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 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 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
区 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 别 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 种种联系。 联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系 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
【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 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 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把握世界的本质
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拥有更美的人生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16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解读汇总

2016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解读汇总

2016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解读汇总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近日出炉。

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全国卷的使用省份增至26个,因此全国卷的大纲尤其备受瞩目。

以下是已经使用全国卷省份的名师对全国卷的分析,值得其他省份考生借鉴。

语文何洪卫(辽宁省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鞍山一中)考纲解读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

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

备考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古代诗文知识基础。

要注重对课本文言知识的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注重归纳总结;名篇名句要结合文章,理解记忆,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

2.根据题型的新变化,做好专项练习。

2015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文言文阅读”第5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复习时应着重积累记忆;第17题“图文转换”题需将各种类型的考查模式都做系统复习。

3.注重选考题部分的复习,提高答题的应变能力。

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考题部分考查点和题型相对稳定,连续六年考查的都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

同时,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复习备考不遗漏任何考点。

4.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立意要深刻新颖;要注重积累并灵活运用新鲜素材;语言要富有文采,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要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段落字数,正确规范书写。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考生在平时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要注意总结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技巧,灵活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试题,只有这样才能蓄势沉潜,发挥自己应有水平,考出理想成绩。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哲学生活1-3单元知识点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哲学生活1-3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从本源来说,哲学的起源:哲学智慧产生于人来的实践活动从获取方法来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本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旅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3.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世界能否被感知能-可知论不能-不可知论>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以个人想法决定世界>,客观唯心主义<把人以外的东西当作世界>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原因<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提纲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论(1)原理: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到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方法:原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世界是永恒变化变化发展的原理,方法论: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原理,方法论:原理: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2016高考必修四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2016高考必修四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气、土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绝对精神等)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考政治总复习提纲(哲学生活)

高考政治总复习提纲(哲学生活)

高考政治总复习提纲(哲学生活)高考政治总复习提纲:?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主要在选择题考察)1、哲学时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有科学非科学之分,世界观正误之分,所以不能说都是起积极作用,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不一定人人都有)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表达世界观。

哲学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具体科学是哲学的根底,具体的进步推动哲学的推动着哲学的开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一般的指导而不是具体4、哲学的根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哲学的两大根本派别、两大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三种根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B、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列举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根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那么神存,形那么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130;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进步性:抑制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根底上丰富和开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半截子唯物主义C、【扩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根底是原始物质,是根本元素&#13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科学的哲学(二)唯心主义(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2)根本派别: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29;主观唯心主义:A、根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历、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第三、四单元哲学知识点整理(理科基础)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第三、四单元哲学知识点整理(理科基础)

第三、四单元哲学复习知识(理科基础)第三单元1、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联系的普遍性,即世界上一切事物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即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坚持联系的客观性。

(2)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注意联系的多样性。

(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科学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做到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又要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搞好局部,优化组合,用局部推动整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3、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就事物的灭亡。

4、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因为和事物发展的趋势相符合,它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它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5、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3)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更本的、显著的变化。

(4)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上课用)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上课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客观性)
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可知性)
与不可知论划清 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多样性 可知性 永恒性 无限性
客观实在性
运动
1.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一般属性
2.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典例 1
(2014•广东高考)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
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 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 相伴而生,但是两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
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核心考点一
考点整合
命题探究
对点训练
解析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即是物质,考察的知识点是世界的本质问题,选项符合题
意;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应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 ③“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 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核心考点一
考点整合
命题探究
对点训练
1、物质的含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知识明辨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除了具有万事万物的共性 (客观实在性),还有自身 的个别属性。 •是具体的,多变的,有生 有灭的
物质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 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是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 的
联 系
核心考点二
考点整合

2016高考哲学与生活知识体系(谢)

2016高考哲学与生活知识体系(谢)

高2016届高考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清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观的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零散的、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哲学的两大阵营:①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②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①可知论:思维能认识存在②不可知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基本知识及原理总结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基本知识及原理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学和非科学之分。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而是起到间接的指导作用(3)真正的哲学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哲学对人们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存在决定唯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思维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 思维和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何者是本原(谁决定谁) 思维决定唯心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 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本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 思维能正确 可知论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认识存在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 思维不能正 不可知论确认识存在) 确认识存在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其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这一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基本 结合 全面的观点派别 对 立 对 立结合 孤立的观点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用的条件和形式。

(2)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唯物论原理和方法论一、【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016最新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提纲笔记

2016最新高中政治哲学生活提纲笔记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 哲—世: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 世—方:(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 哲—世、方: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区别: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对哲)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内容 基本观点(1)分类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根本) 唯心主义:(与上相反) 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2)思维个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分类 可知论(大部分)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不可知论二、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四、哲学的“两对例子”1.唯物主义 Vs 唯心主义2.辩证法 Vs 形而上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4.1 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共性)二、世界的物质性1. 自然界是物质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构成要素,具有可观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起决定性作用)(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其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 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物质运动1.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二、运动—静止1.静止的含义:(1)在一定时期内,根本性质未变(2)在一定范围内,或相对某参考系,未发生特殊的运动 2.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特殊的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三、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及方法论要求(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1.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016年江苏政治小高考知识汇总哲学第四单元

2016年江苏政治小高考知识汇总哲学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课堂笔记】【考点知识】考点124: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3)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注: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注:1.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但要注意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范畴。

考点125:了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的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考点126: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高三政治考点解读 哲学生活

高三政治考点解读    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P7⑴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注意: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懂哲学。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2.[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7-8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⑵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3.[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P8-9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⑵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反过来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4.[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P10-11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注: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5.[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P12⑴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考纲解读哲学生活第三、四单元一考点分析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本单元共20各考点,具体:1.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实质与核心。

2.联系观: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3.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4.矛盾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主次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5.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作用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本单元共18各考点,具体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社会基本矛盾及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人生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考情分析及高考预测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5年8道选择题+1道材料题)1(2015年课标卷Ⅰ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点定位】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2(2015年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性。

3(2015年海南政治22)【考点定位】联本题考查系的多样性。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4)【考点定位】认识的无限性、联系的客观性5(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5)【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联系的多样性【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实事求是、联系的条件性等哲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且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得出的曲线,就是在研究该气体的变化规律,体现了实事求是;该气体随着24小时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体现了客观事物的联系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然后排除错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的结论。

6(2015 年江苏政治32)图3漫画“运土”【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7(2015年江苏政治33)【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创新的作用8(2015年四川政治7)【考点定位】系统优化材料题1(2015年北京文综政治38)“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一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1)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10分)【考点定位】本题开放性问题可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部分等角度思考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21题重点考查了联系的条件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江苏单科材料题考查了整体与部分;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23考查了联系的多样性;江苏单科考查了整体与部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15年1道选择题+3道材料题)1(2015年江苏政治30)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关知识材料题1(2015年山东政治43)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

【考点定位】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2015年北京文综政治40)结合材料,就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2015年上海政治34)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评价这位评论家的论述是否完整地论证了他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考点定位】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015年10道选择题+2道材料题)1(2015年安徽文综政治11)【考点定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6)【考点定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2015年山东文综政治33)【考点定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4(2015年上海政治27)【考点定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5(2015年海南政治21)【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6(2015年江苏政治28)【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7(2015年上海政治29)【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8(2015年课标卷Ⅱ21)【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量变与质变等知识。

9(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30)【考点定位】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10(2015年重庆文综政治10)【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矛盾的同一性材料题1(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9)材料三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

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考点定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2(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6)(2)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

(12分)【考点定位】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2014年全国课标卷Ⅱ22、23题;北京卷27题考查了矛普矛特的关系;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考查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4道选择题+3道材料题)1(2015年江苏政治26)【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否定观2(2015年四川政治9)【考点定位】辩证否定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28)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4(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29)【考点定位】意识的特点、辩证否定观材料题1(2015年海南政治24)(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8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发展、创新的知识。

2(2015年安徽文综政治38)(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8 【考点定位】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2015年上海政治32)(2)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

(限答一个)(5分)【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23考查了创新意识总结: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辩证法部分常考题型是选择和非选择,近四年的情况高频考区是矛盾观,其他的基本持平;就15年来看矛盾观考次有13次,联系观12次,发展观9次,辩证否定观与创新5次。

由此可得2016年命题趋势本专题既可以诗歌、漫画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辩证法部分相关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实证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辩证法观点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备考指南:1.让学生熟练掌握辩证法的四大观点;2关注热点: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等哲学生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015年3道选择题+3道材料题)1(2015年课标卷Ⅰ16)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 ②④B.①③C. ①②D.③④【答案】C【考点定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2(2015年上海卷26)【考点定位】人民群众的地位3(2015年上海卷30)【考点定位】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材料题1(2015年江苏政治34)(1)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分)【考点定位】主要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等2(2015年海南政治25)(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

(10分)【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知识。

3(2015年浙江文综政治40)(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

(10分)【考点定位】社会意识的反作用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22题考查了人民群众及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21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2015年7道选择题+3道材料题)1(2015年课标卷Ⅰ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