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培优资料7
七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记录内容范文

七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记录内容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记录一、引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学习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初一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10篇

初一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10篇
(原创版)
目录
1.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的概述
2.记录表的内容和结构
3.如何有效地使用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
4.10 篇记录表的具体内容分析
正文
一、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的概述
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是一种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该记录表一般由教师或家长指导学生进行填写,以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二、记录表的内容和结构
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学号、年级、辅导教师等基本信息。
2.学习内容:记录学生每周学习的课文、诗词、语法等内容。
3.学习进度:学生需在每周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评估,记录掌握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4.家长或教师评价:家长或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成果等进行评价和建议。
5.整改措施:学生根据评价和建议,制定下周的学习计划和整改措施。
三、如何有效地使用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
1.认真填写:学生要认真对待记录表的填写,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积极沟通:学生要主动与家长和教师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落实到行动上。
3.及时整改:学生要根据记录表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4.自我激励:学生要鼓励自己,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动力。
四、10 篇记录表的具体内容分析
(此处略去 10 篇记录表的具体内容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培优辅差记录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七年级语文培优题

七年级语文培优题优秀生都是努力而来的,初中学的东西会越来越深,下面是七年级语文培优题,欢迎练习。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顾野有麦场⑵驰担持刀⑶意暇甚⑷一狼洞其中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或以钱币乞之B.其一犬坐于前贤于材人远矣C.乃悟前狼假寐蒙乃始就学D.复投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24.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或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
请以“做人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与上面的题干组成题目,这十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要有真情实感,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不得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一、积累运用1.瘁、suì、kàng、幻、砭、piāo 2A 3B 4A 5B 6略7. ①云从窗里出②正是江南好风景③野渡无人舟自横④各领风骚数百年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8.法、法布尔、昆虫的史诗、生命二、综合性学习9. 2013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2年略有提升。
初中语文7下第三单元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解析版)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培优提升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2分)A.搁.置(gē)菩.萨(pú)粗拙.(zhuō)自言自语.(yǔ)B.疮.疤(chuāng) 诘.问(jí) 哀悼.(dào) 言外之意.(yì)C.晌.午(xiǎng) 门框.(kuàng) 攥.着(zuàn) 微.不足道(wēi)D.筹.划(chóu) 过瘾.(yǐn g) 凹凼.(dàng) 大庭.广众(tíng)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投掷辨子撬开愧怍B.掳去茉莉竹竿尴尬C.孤霜惶恐震悚头颅D.襄嵌肿胀门槛侮辱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C)(2分)A.王局长低眉顺眼....地说:“领导批评得是,都怪我脾气不好。
”B.在足协此前决定要打美洲杯一事上,足协内部就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中国队长途跋涉....去打这样的比赛,并无太大的意义。
C.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在《中国好舞蹈》启动发布会上,海青坦言自己几度为选手的表演“澎湃”到不能自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D)(2分)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老王》——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C.《台阶》——李森祥——小说集《台阶》D.《卖油翁》——欧阳修——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七年级语文培优

七年级语文培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妇rú皆知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群蚁排yá呕心lì血jiǒng 乎不同锲()而不舍鲜()为人知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这位局长受贿的丑行被揭露后,立刻变得声名狼藉。
B、我校有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教授,他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
C、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墨守陈规,要有创新精神。
D、小王因做错了事而有点心虚,真可谓虚怀若谷。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福州时,受到了福州人民的热烈欢迎。
7.填空:(3分)1.长篇小说《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
这是以作者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童年》讲述了作者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
初一培优语文资料

初一培优语文资料(下)一一、句子仿写1、依照下面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人生是人生是2、体会句子的特点,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更是处处涟漪。
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人生如歌,每一拍都是优美的;人生;人生;人生如梦,每一次都是灿烂的。
3、“生命如四季”,请用简要的语言,仿照“春天,少年时期,耕耘人生”的句式,概括出人生其他三个阶段的生命特点。
4、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
例句: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是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友谊5、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是6、仿照例句分别给下列对象写一句带有哲理性的句子。
气球:不脚踏实地的,难掩内心的空虚。
笔:道出了世间之万物,却一生被别人握在手里。
春蚕:月亮:圆规: 风筝: 橡皮: 蜡烛:二、对联联习7、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括号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9、下面加“”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月送花香浮小院”A.绿叶红花映山前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D.风吹萤火到满园10、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兰州市中考题)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曰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语文培优资料

语文培优资料(句子仿写、语言得体、排序)仿写句子的六条原则:一、句式相同——所仿写出来的句子,在句式结构上必须与试题提供的例句保持一致,方能语气连贯。
二、修辞一致——“仿写句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仿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必须与例句一致。
三、对象同类——所仿写出来的句子,陈述的对象应优先考虑与例句陈述的对象是同类事物,实在不行当然也可以是不同类事物。
四、结构对称——“属对”最大的形式特点是词性必须相同,词义必须相对或相反,字数必须相同。
五、讲究文采——仿写句子既然脱胎于传统语文中的“对课”,就必然要承继它的文学特质。
六、格调高昂——所仿写出来的句子,必须格调高昂,必须展示当代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反映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切不可流露丝毫消沉、颓废的情绪。
练习:1.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仿照下面朱自清《春》中的句子,以“旭日”或“晚霞”其中—个为话题,写出两个比喻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后,在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对应的句子,填在乙后的横线上。
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香——(兰花、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香、冬香)4。
培优练习题+++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鲍沟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优秀生培优练习题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qiè()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
无论他们是默默无闻、鲜为人知,还是妇rú()皆知、家喻户晓,他们的精神都令我们仰之弥高。
(1)给加点字注音亘.()古不变(2)根据拼音写汉字qiè( )而不舍妇rú( )皆知二、选择题2.下面标点符号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几年过法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冒号起到提示下文的作用。
)B.“磨刀”就是过烟瘾。
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引号表特殊含义。
)C.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省略号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D.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地战斗——松骨峰战斗。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对土地挚痛的爱烧灼..着端木蕻良那颗和土地血脉相连的心。
B.冲天的巨浪瞬间就吞噬..了那艘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帆船。
C.自然界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
D.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都不期而至....地想到了火攻。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外地,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籍贯是湖北人,非常关心家乡发展。
B.电视剧《狂飙》也有一些缺点,然而瑕不掩瑜,它讴歌了人民警察勇于斗争、恪守初心的崇高精神。
C.面对“甲流”,我们要做到早处置、早报告、早发现,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
D.截至2023年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大约为238万个左右,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5.为名著《海底两万里》选择广告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虚幻绮丽的神魔世界,现实社会的艺术投影B.光怪陆离的四国漫游,尖锐深邃的讽刺笔法C.科学理性的故事框架,惊险奇特的冒险历程D.斑斓多彩的动物传奇,活泼诙谐的写作技法三、句子默写6.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培优练习】《济南的冬天》(语文部编七上)

《济南的冬天》培优练习课外阅读(一)冬雨①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有“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
②北国的冬不就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竞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
③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
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
④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
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宠着一个神秘的世界。
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蒙蒙咙咙,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观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
⑤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
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男卜学在枝头的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膨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
⑥雨更小了。
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
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绘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
⑦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
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
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愤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在提前着,炎热的夏和金灿灿的秋似乎在延长着。
⑧既然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引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春来。
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的没有绿野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
1.①②③段依次从觉、觉、觉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④⑤⑥段分别写雨中的、和,充满了诗情画意。
2.④段主要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雨中的雾,请简要说说这两种修辞手法在此段中的表达作用。
初一语文西游记名著阅读题 培优训练及答案

初一语文西游记名著阅读题培优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回答问题。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
”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偷偷地哭起来。
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
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
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
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
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
”老怪问道.“你是哪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
”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概述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艺术形象。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他身上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一事例证明。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一直广受人们喜爱。
请结合小说情节,梳理和概括孙悟空的成长历程。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聒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4)结合选段中的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5)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
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并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七年级语文培优辅导资料(第一周)(最新整理)

课内知识巩固1.看拼音写汉字(6分)yùn niàng()kē()巢精神dǒu sǒu()发jì()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是第四五两组同学卫生值日。
”班主任王老师说。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弄明白,我们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怎么才能找到好的学习方法?D.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暑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投资环境的好坏,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泰州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C.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分)(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课外文言文阅读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
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
举国信之。
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
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释:①〖河间〗地名。
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③〖研〗研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卖药于市 ( ) ②先以一铜佛置案上( )②见其闭户研铁屑( ) ④其术乃败 ( )6.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佛作引手取物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译文:8.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选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现代文阅读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
七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资料(培优)名著

七年级语文课外活动资料(一) 中考名著阅读指导——《童年》1.《童年》的基本常识:本书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
主人公名叫______。
这是作者的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______、______。
答:前苏联高尔基阿廖沙自传《在人间》《我的大学》2.《童年》的内容简介: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3.《童年》的故事缩写。
(2066字)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
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
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
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
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
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
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七下语文尖子生培优方案(七)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微笑抑郁者”与终日愁眉不展的普通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习惯将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每天以笑脸示人。 B.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 C.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凭借匠心独运的制作,曲折感人的情节,男女主角更是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 D.5月22日,英国发生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在曼切斯特一体育馆内引爆了炸弹,造成约22人死亡59人受伤。 2.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③①⑥④②⑤ B. ④②⑥①③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 ⑤①③④②⑥ 3.给下列生词注意 选聘.( ) 风悲日曛.( ) 萦.带( ) 伴侣.( ) 锲.而不舍( ) 校.订( ) 臧.克家( ) 劈.开( ) 哺.育( ) 祈.祷( ) 气氛.( ) 亘.古( )
二、经典熏陶浸润 国学小经典: 1.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 ) A天、地; B南、北; C阴、阳; D文、武。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3.“一旗一枪”通常用来指:( ) A、书法; B、茶叶。 4.象征祥瑞的“如意”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 A、镇纸; B、挠痒;C、避邪; D、门闩。 5.有关江南四大才子的故事和传说很多,江南四大才子中哪一位是历史上不存在的?( ) A、唐伯虎; B、文征明; C、祝枝山; D、周文宾 6.“小题大做”中的“小题”原指:( ) A、科举考试命题;B、元宵灯谜。 7“红豆.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王维的诗作。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 A、爱情诗;B、怀友诗;C、思乡诗;D、送别诗。 诗歌赏析: 寒 夜 杜耒 2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 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 迂公修屋 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③。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注释】①迂氏:姓迂的人。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迂,迂腐。②适:嫁。③雨兆:下雨的征兆。 翻译:有一个姓迂的人,大家都叫他迂公,他个性小气。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一天,半夜突然下起了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和孩子东躲西藏但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妻子边喊边骂,责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凭什么做我的丈夫?你凭什么做孩子的父亲?” 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迂公请来工匠修屋子。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将屋子修好,马上(就)不下雨,这不是浪费钱财吗?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1)妻子..东藏西匿( ) (2)妻且号.且诟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旦日,延人治屋。
3.迂公家为什么会“屋漏如注”?(用原文回答)
4.这则笑话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提升(赏析句子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一)胡记面馆 (1)胡记面馆,是小城东头最有名的面馆,胡家世代经营着小城老街偏东头的面馆,靠着祖上流传下来的古法做面发家,子孙代代相传。用古法精心配制出来的面细润筋道、清新爽口,吃过的人没有不夸赞的。 (2)老街人看到这代胡记的掌勺兼老板老胡都笑嘻嘻地打招呼:“老胡,多做一碗吧,馋面喽。”老胡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规矩俺可不敢改了!饿饿吧,明天再来。” (3)胡记面做起来可不容易!﹣年里下麦子的时候,挑熟好的麦捆回家,人推着石磨细细地磨,这样面粉老到细 3
腻。面是在头天晚上和的,先把面用水一裹,搓成块块,再加碱醒面,碱要讲纯度,不能太杂。面要醒到苦里发甜,味不对就弃面重醒,醒好的面用湿布包着放一晚,第二天拉的时候,面就筋道,任人拉扭。这一步步说着简单,做起来复杂麻烦,可胡家人从来不嫌麻烦,因为,少或改了步骤,面就不如之前鲜嫩了。 (4)老胡有个独子﹣﹣胡良,娃娃脑子灵光,什么东西都一学即会,老胡很早就让儿子学手艺。 (5)胡良学着老爹磨面、和面、拉面。揪起一拳头大的面,搓成匀粗的长条,再压平扁,用快力划上几条长口,一手抓起一头面,用大臂的匀力扯面,双臂翼张于胸,“啪”的一声合起面上下一抖,再拉。统共拉八次。完后用手托着面条,快速削去面头,左右一甩,把身子一仰,手里的面顺着就到了灶上的沸水里。然后伸双长筷,搅几下捞到一边盛高汤的瓷碗里。做好的面乍一瞧,就像是条条羊脂玉浸在汤里。胡良的手艺比他爹还要强一分。 (6)胡家面做起来又费时又费力,祖上说,烹小鲜如治大国,一日卖两顿,一顿36碗上等面,就保得胡记不衰。胡家祖宗规定的数量不光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经过实践得来的,一个人不急不忙,一天顶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来。胡记面全在磨、和、拉三字里,一步也少不得,缺不得,减不得啊! (7)祖宗的规矩,老胡从没坏过。一天72碗上等面,不多不少。 (8)这天晚上,胡良正和面,皱眉跟老胡说:“爸,咱家一天多做几碗,用厂里出的面粉,雇个人和面,改改老法子,就快了。我试过,那面模样一点儿不差,味道也不差太多。” (9)“什么混话,那样的面还叫胡记吗?”老胡一听,气得拍了下桌子,“胡记面贵在每根都包含着厨子的心血,是花过心思的,这些可全藏在一步步流程规矩中,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啊!” (10)“什么年代了,有胡氏这块招牌,老法子稍变有什么嘛!”胡良不服气。 (11)“这哪是变法子,这是砸牌子,招牌砸了,往后拿什么做生意?” (12)胡良没听,在城中央偏东的地方开了家分店。 (13)往后老街人从城里回来,看着老胡:“小胡开了家分店哩,生意红红火火,一天卖几百碗,儿子赶上老子喽。” (14)老胡不再笑了,只是愤愤抚手,频频叹气。 (15)有个城里谋生计的老街人有回点了碗胡记分店面,才吃了一口,就搁筷了,咂咂嘴:“不比老街的胡记呦,少了点儿筋道味儿。”周围正大快朵颐的食客皆惊奇。 (16)有好面的食客闻讯赶往老街。 (17)老街这边,胡良一走,店就留了老胡一人,老胡依然按规矩,一天72碗上等精面,不多不少。食客大呼:“极妙!”陶醉于老街胡记。渐渐消息传开,胡良的生意淡了。大凡吃了城中胡记的,都来了老街,而吃了老街的,却再没回到城中胡记。胡良开始入不敷出了。 (18)胡良回了老街。 (19)老胡看见儿子,也不说话,只管做面。胡良吃了口老胡的面,想了想城中面馆的面,矮了头。 (20)胡良又开始做面了,一天72碗,跟他爹一样。胡记名声越传越远,一碗面是别家三四倍价钱,但小面馆生意仍然红火,有本地、外地,甚至还有别国的人。老街东头,胡记门外经常排长龙队。 (21)那年老胡病了,胡良在跟前,老胡说:“别说爸迂腐,不懂变通,爸咋不知道赚钱?爸守的不是老规矩,不是这胡记招牌,而是这面的品质味道。做生意不用好货,待时间久了,谁买你的账?要想做好生意,就得本本分分,不搞噱头。做面和做人、做事一样,得守好底线,脚踏实地,才能摘到星星揽到月亮。”胡良泪汪汪地听。 (22)“再去给老子做碗面吧!”(23)胡良端着面回来,老胡捧在手里,对着光瞧了瞧,面条细若发丝,色泽细亮,挑起一筷子,吸上一口,面质轻柔,鲜香可口。老胡眯着眼,长嘘口气,“就是这个样。”随即倒在了一边,手中那碗却端端正正,滴汤不洒。 1.小说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一、两例分析。
4
(二)冬夜 离家还有七八里路的时候,中巴车还是抛锚了,像一个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趴在寂静的山村公路上再也不肯动弹。 乘客早就质疑这破车不行,叮儿当啷的,路上肯定要出问题。但当时司机叼着烟说:“坐不坐?不坐拉倒,哪那么多废话?” 乘客们没办法,只得一个一个上去了,徐刚也跟着上去了。因为除了这辆破车,镇上实在看不到任何别的车辆。 果不其然,半路车坏了。 司机又叼起一支烟,冲车里仅剩的四个乘客喊道:“都下去走吧,车动不了了。” 徐刚只得拎着行李疲倦地走下车,漫天飞舞的大雪依然在跳跃,大地早已被染成了白色,白茫茫一片,分外耀眼。 村庄霍地胖了一圈。 已经是除夕夜的十点钟了,不会再有任何一辆车来,徐刚只能拎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 这个年,徐刚本来是不打算回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娘说:“娘,我过年不回来了,工地不放假。” 娘说:“儿,回来吧。” 隔了一天徐刚又给娘打电话:“娘,火车票不好买。我去了车站一趟,没买着。” 娘说:“儿,回来吧。” 娘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徐刚只好决定回来。 包工头跑了,徐刚一年白干了,这个年怎么过? 徐刚的心情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样荒凉,他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乡村公路上,心里盼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一年到头,两手空空,怎么面对娘呢? 或许是雪压断了电线,公路穿过的村庄竟没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徐刚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 徐刚茫然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此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除了娘。此刻娘一定站在屋门口等他,想到这里,徐刚赶紧加快了脚步。 所有的鸟都躲了起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徐刚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嘎吱作响。终于,他走到了青石桥头。 过了青石桥头就是家,徐刚没有加快步伐,反而减慢了步子。他又犹豫起来:“怎么面对娘呢?” 这时,桥头的一座白色雕像突然开口:“是我的儿吗?” 徐刚吓了一跳,但马上听出那是娘的声音,娘在青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 “娘,是我。”徐刚连忙扔下行李,掸掉落在娘头上和身上的雪花。 “娘,怎么不在家里等?”徐刚责问道。 “我来望我的儿呀,儿,你回来了啊!”娘摸徐刚的脸,娘的手在颤抖。 徐刚握着娘的手说:“娘,我们回家吧。” 娘也说:“儿,我们回家。” 徐刚远远地看到了山坳上家里的灯,那是一盏微弱的、昏黄的、跳跃着的煤油灯,整个雪夜里唯一的一缕光。 徐刚和娘坐在灯光下吃饺子。 徐刚说:“娘,包工头跑了。” 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徐刚说:“娘,我一年白干了。” 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