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4)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4)

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利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3.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

这表明在宋朝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C.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D.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4.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材料现象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己被打破5.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6.雅典城邦的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A.五百人议事会B.陪审法庭C.十将军委员会D.陶片放逐法7.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推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推荐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小题)1.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按照这一原理,我国封建社会是A. 西周到1911年B. 战国到1840年C. 战国到1911年D. 西周到1840年【答案】B【解析】按照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我国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到1840年。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2.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B. 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 春秋时诸侯争霸D. 周代分封制崩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对周天子应付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时周天子对诸侯的惩罚措施,是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二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宗法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家谱B.宗祠C.族规D.授土3、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4、《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地方服从中央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5、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6、小麦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小说,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

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到明朝当承宣布政使,管理一个地方的行政事务B.回到唐朝参加科举考试,中一回状元C.回到宋朝当个枢密使,掌管财政大权D.回到汉朝当个侍从,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解决王国问题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8、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1、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在预留的空白文书纸上作弊,朱元璋实行了半印勘合制度。

规定凡文书纸上均须加盖半印(即关防官印),以便核对。

这一制度的设置旨在A.确保文书安全 B.削弱丞相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行政效率2、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

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B.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C.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3、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

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

”可见,罗素认为()A.希腊民主是人类黄金时期 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 D.直接民主具有一定合理性4、.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宗法制遭到破坏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分封制受到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5、《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人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

重庆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高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重庆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高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区内联考高一化学试题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Si -28 P-31 Cl-35.5 Fe -56 Cu -64 Zn-65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A.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B. Na的金属性比Cu强,但不能用Na与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C.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玻璃、水泥、陶瓷、水晶都是重要的硅酸盐材料【答案】B【解析】A、漂白粉在水中可以得到HClO,HClO能够杀菌消毒;明矾在水中可以得到Al(OH)3胶体,它能够吸附水中悬浮固体小颗粒产生沉淀进而除去水中固体杂质,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A错误。

B、Na遇水迅速反应2Na+2H2O=2NaOH+H2↑,所以Na与CuSO4溶液反应为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并不能得到Cu单质,B正确。

C、丁达尔效应只能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三种分散系的分类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错误。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属于硅酸盐,D错误。

正确答案B。

点睛: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称为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7m~10-10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的分散系称为溶液。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重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7 年秋高一(上)期末测试卷历史历史测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西周:“天子之抚诸侯,宗子之收恤其族人也。

诸侯之尊天子,族人之祗事其宗子也。

”这反映西周A.借助宗族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B.分封制确保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C.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合二而一D.天子直接控制了全国的每家每户2.汉武帝在位 54 年间共任丞相 13 人,其中 10 人任期长者不过 4 年,短者不到 1 年,有 5 人在任上自杀、下狱死和被斩。

这实质上反映了A.选官制度的变化B.中央集权的强化C.监察制度的完善D.君主专制的加强3.宋元之际的历史学家马端临谈到:“盖乡举里选者,采毁誉于众多之论,而九品中正者,寄雌黄于一人之口……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

”这反映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在于A.缺少必要的监督B.中正官削弱了皇帝的权力C.选官标准的单一D.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4.唐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经常性地讨论军国大政,协调共济,最后由皇帝裁定。

这有利于A.防止官吏贪腐 B.减少决策失误 C.抑制朋党之争 D.削弱地方权力5.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是“宰相府的派出所”。

由此可见,元代行省制的设立A.极大程度地限制了皇权B.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C.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D.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6.雍正年间,军机处起草的重要机密谕旨,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密封,交由兵部驿马传递,直达督抚,根据缓急,分为日行三、四、五、六、八百里 5 种。

由此可见当时A.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B.军机大臣掌握了决策权C.军机处直接统领六部D.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7.《纽约世界报》曾对日军的某次大屠杀揭露到:“日本为了朝鲜的解放,采取突如其来的介入进而变成野蛮的战争。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检考试试题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检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期末质检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涂在答题卡上。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考古学者对商朝卜骨制成工艺的反复实验发现:占卜过程中甲骨上产生的预示吉凶的“兆文”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材料最能说明商朝A.甲骨文的起源B.神权王权结合C.中央政府权力高度集中D.占卜活动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

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

他们都是为了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4.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

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

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

”该学者旨在说明A.宋朝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C. 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5.皇帝下达给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通称为“廷寄”。

“廷寄”制度反应出A.军机处权力大于内阁 B.军机处提高清政府行政效率C.军机处直接统领兵部 D.军机大臣掌握行政决策权6.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綦江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綦江区高2018级高三(上)半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4.古代对“死”的称呼,不同等级的人称呼不同:天子——驾崩,诸侯——薨,卿大夫——卒,士——不禄,平民——去世。

这一现象反映了A.分封制下等级森严 B.宗法制下等级森严C.礼乐制下等级森严 D.嫡长子继承制下等级森严25.(汉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以下对文帝发布诏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汉初接秦之弊②体现重农抑商精神③文帝诏书核心是民生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6.“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以下对北宋此举理解错误的是A.此举有效解决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B.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局面C.此举大大削弱了宰相权利D.中央政府权力明显加强27.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并日益商品化。

从全球史观看A.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提高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的结果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中国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28.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先后降旨,所定罪名,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死,追夺原官,即行革职。

据此说明A.列强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B.列强灭亡大清政权的意图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流D.义和团运动给列强以沉重打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29.据石藤惠秀统计,从1901年到1911年毕业于日本各校的中国留学生总数为2831人。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解析版)历史试题满分100分。

文综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部落政治”的重大举措是实行A. 分封制B. 王位世袭制C. 宗法制D. 世卿世禄制【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时间“周朝”可以排除C、D两项,“部落政治”明显是地方管理,故选A项。

B是夏朝政治特点,排除。

2.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度中无王爵,其最高一级为“公士”;汉初则在二十级爵位之上增加了可以世袭的“王(侯)爵”。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汉初A. 彻底否定了秦朝制度B. 政治体制有所变化C. 王国膨胀,对抗中央D. 察举制取代了军功爵制【答案】B【解析】西汉对于秦朝公爵制度进行改革,说明西汉政治体制有所变化,B正确;A中彻底否定说法绝对,排除;材料论述的是公爵制度,C错误;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实行,并没有取代了军功爵制,D错误。

3.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

”材料中的“国初”是指A. 西汉初年B. 唐朝初年C. 北宋初年D. 明朝初年【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宋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材料所述为三司使,所以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司4.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迭经变革,先后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和军机处等。

这些变革反映的基本趋势是A. 行政效率提高B. 宰相权力弱化C. 监察机制优化D. 专制皇权加强【答案】D【解析】专制主义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的决策方式而言,即皇权的强化,主要表现为中央官制的变革,D正确;行政效率无从体现,A错误;宰相与明朝被废除,B错误;C不对,“监察权力”理解片面;D不对,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这样一段话:“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委员制”指唐代实行的是()A.内外服制度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二府三司制3.元朝开创的新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4.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八一宣言》的发表5.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解放战争胜利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6.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7.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含义是指()A.只与周边相邻国家确立外交关系 B.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一切围绕苏联开展外交 D.坚决打倒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帝国主义8.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指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9.第一个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被中国称为“同志和堂兄”的国家是()A.印度 B.英国 C.苏联 D.瑞典10.看到右图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同学们作出了下列的图解,正确的是()A.这次会谈中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会谈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C.会谈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思想D.会谈最大成果是宣布中印建交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1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针对()A.亚非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B.亚非各国宗教信仰的不同C.亚非国家存在严重边界冲突 D.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13.右图是外交史上著名的“乔的笑”,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A.中美关系正常化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4.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后,两国发表公告B.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C.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D.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5,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交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建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6.邓小平说:“……总之,三十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区内联考高一地理试题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2.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0 (%)1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原有人口基数小D.大量人口迁入2.该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传统型B.原始型C.现代型D.过渡型读下面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3~4题。

【2019级高一上期期末七校联考地理试题】第1页共10页【2019级高一上期期末七校联考地理试题】第2页 共10页3.图示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和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 )A .上海、北京B .上海、江苏C .北京、西藏D .西藏、宁夏4.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北京相比,上海老龄化更严重B .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C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出生率越高D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

读图,回答5~6题。

5.代表亚洲的是( )A .aB .bC .cD .e6.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 .aB .bC .cD .f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7~8题。

7.c 方案与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 .人口性别比B .老年人口比重C .青壮年人口比重D .少儿人口比重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 )A .a 方案较合理B .b 方案较合理C .c 方案较合理D .均不合理 读“2011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完成9~10题。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小题)1.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按照这一原理,我国封建社会是A. 西周到1911年B. 战国到1840年C. 战国到1911年D. 西周到1840年【答案】B【解析】按照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我国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到1840年。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2.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B. 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 春秋时诸侯争霸D. 周代分封制崩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对周天子应付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时周天子对诸侯的惩罚措施,是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

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拔高教育】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拔高教育】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

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

2012年1月8日春运开始,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仍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制度有关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等级名分制度。

题干所说的“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体现的主要是一种血缘关系,这一传统的形成和宗法制有关。

故选B。

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是一种政治隶属关系;C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制度;D项是西汉时期实行的地方政治体制。

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

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2.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 分封制B. 封建制度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答案】A【解析】周天子时期的“封建制度”有别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为狭义上的“封建制度”,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故选A;此处的封建制度是广义上的封建制度,是指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力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与周天子时期的分封制不同,B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自秦朝开始至明清,时间不符,C项错误;商周时期中央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有限,地方一直保持较大独立性,这并不符合中央集权制度的要求,D项错误。

重庆江津长寿綦江等七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重庆江津长寿綦江等七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其选出并填涂在机读卡上,每小题1.5分,共60分)。

右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

读图,完成1~2题。

1.(改编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是甲B.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乙C.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D.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2.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下表为2010年世界最大移民接收国和最大移民输出国人口迁移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3~4题。

3.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

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

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是菲佣的主要分布地。

影响菲佣迁往上述各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语言优势B.文化水平高C.经济差异D.国家政策优势4.(原创题)关于德国大量接收移民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资源的大量开采而接收移民B.因为气候条件优越而接收移民C.因为德国对移民没有限制的政策而接收移民D.因为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需要而接收移民5.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歌词描述的情景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是()A.采集、渔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可持续发展论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D.人定胜天如图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重庆市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区内联考高一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35个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作答时请将机读卡上的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

每小题2分,总计70分。

1. 《春秋左氏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A. 用神权强化王权B. 嫡长子继承制C. 严格的等级关系D. 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反映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用神权强化王权的特征,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王位世袭制,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曾朝贡周王三次,朝觐齐国十一次,朝贡晋国二十次,朝贡楚国二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分封制正逐步地瓦解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 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答案】A【解析】鲁国国君不仅朝贡周王,还朝觐齐国、晋国、楚国,这说明当时分封制正逐步地瓦解,诸侯争霸,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故B错误;当时周天子权威衰落,故C错误;周王本就没有建立高度集权,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实质”,再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鲁国国君不仅朝贡周王,还朝觐齐国、晋国、楚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瓦解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A. 皇权至上B. 皇帝独尊C. 强化专制D. 皇位世袭【答案】D【解析】材料“朕为始皇帝。

2017-2018学年重庆江津长寿綦江等七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重庆江津长寿綦江等七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

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

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的“台湾人”很多……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井田制3.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系指()A.中央集权制的形成B.分封制的实施C.宗法制的创立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4.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

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考试成绩B.门第族望C.亲族血缘D.品德、才学5.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起源的是()A.隋唐时期科举制度B.魏晋九品中正制C.秦朝军功爵制度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6.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民主科学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7.《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

重庆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高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重庆綦江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高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区内联考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

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

该思想是()A. 老子辩证法思想B. 孔子仁的思想C. 墨子非攻思想D. 韩非子法治思想【答案】A【解析】关羽以弱胜强,一战成名,而在盛名之下却败走麦城,这反映出强弱、胜负之间的不断转化,这符合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不停运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哲学观点,故A项正确。

孔子提倡仁、礼、以德治民,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 项错误。

所以A选项正确。

2.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即自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在这种日常现实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

”据此对儒家思想分析正确的是()A. 独善自我修养,兼济天下B. 主张“重利轻礼”C. 讲求实际功利精神D. 外在的“仁”改造内在的“礼”【答案】A【解析】材料“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体现了人既要加强自我修养,也要有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

选项B与材料意思相反,故B项排除。

材料虽提出注重现实生活,但其目的是要“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而并非讲求功利,故C项错误。

材料“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体现了“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区内联考高一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35个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作答时请将机读卡上的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

每小题2分,总计70分。

1. 《春秋左氏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A. 用神权强化王权B. 嫡长子继承制C. 严格的等级关系D. 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反映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用神权强化王权的特征,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王位世袭制,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曾朝贡周王三次,朝觐齐国十一次,朝贡晋国二十次,朝贡楚国二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分封制正逐步地瓦解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 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答案】A【解析】鲁国国君不仅朝贡周王,还朝觐齐国、晋国、楚国,这说明当时分封制正逐步地瓦解,诸侯争霸,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故B错误;当时周天子权威衰落,故C错误;周王本就没有建立高度集权,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实质”,再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鲁国国君不仅朝贡周王,还朝觐齐国、晋国、楚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瓦解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A. 皇权至上B. 皇帝独尊C. 强化专制D. 皇位世袭【解析】材料“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反映了皇位世袭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皇权至上,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皇帝独尊,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强化专制,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皇位世袭的特点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 程天相说道:“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者、革命成功者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有的甚至还是落第秀才。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 考试内容单调乏味B. 选用的人才文化素养太低C. 考生的知识面有限D. 选拔的人才为统治者服务【答案】D【解析】由于科举制选拔的人才为统治者服务,故改朝换代者、革命成功者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故D正确;考试内容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科举制选用的人才文化素养较高,故B错误;考生的知识面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对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是“行其大公”的看法存在下列种种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A.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 有利于打击专制皇权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

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废分封、行郡县并不能打击专制皇权,故B错误,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实现官僚政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郡县制的作用和意义,再从逆向思维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6.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 尚书省B. 中书省C. 兵部D. 门下省【解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根据材料中“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可知,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7.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8. 某学者评价古代某项制度时表示,它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

以下各项与“它”相关的是()A.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B.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C. “专擅票权,阁权至重”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答案】C【解析】材料“它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反映了明代内阁的特点,内阁“专擅票权,阁权至重”,故C正确;“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属于丞相职权,故A错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属于三省制,故B 错误;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内阁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9. 民主政治被看作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证据是()A. 人民主权原则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B. 公民大会繁琐的辩论影响了行政效率C. 极端的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D. 奴隶社会施行民主政治违背社会规律【答案】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雅典民主的局限性的含义,再抓住题干关键词“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权力的滥用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0. “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因为万民法()A. 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B. 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D. 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可以联系万民法出现的原因,即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为了处理罗马帝国境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万民法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

A项是《十二铜表法》的作用;B项是公民法的特点,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体现自然法原则不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原因;故ABC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万民法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结合所学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答案。

11. 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

这些原则()A. 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范围B. 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C.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D. 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自由人”可以判断“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不正确,故A错误;罗马法具有阶级性,故B不正确;罗马法中确立的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说法不正确,故C错误;罗马法中确立了这些原则,为现代社会法律制度所借鉴,故D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影响12. “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这一现象发端于()A.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B. 1689年《权利法案》C. 1787年联邦宪法D. 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3.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

这一举措()A. 标志责任制内阁正式形成B.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C. 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D. 使工业资产者获得更多议会席位【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A项发生于18世纪中期,D项应为1832年议会改革,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7世纪90年代”,故排除;B项颁布于1688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7世纪90年代”,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可知此时的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故本题应选C项。

14.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符合其观点的举措是()A.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C.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D.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材料“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反映了分权制衡的主张,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君主立宪政体,故A错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不属于举措,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主张,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制衡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 美国宪法在前言的第一句话就清楚表明,制定宪法的主体是“合众国人民”,而不是君主或某个贵族阶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