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大题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绝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

2、矛盾和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的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3、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有开始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好飞跃性的统一。

4、生产力与生产的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基本要素:1、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2、劳动对象3、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认识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5、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6、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础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