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顶板的安全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浅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随着人们对煤矿工作安全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煤矿在巷道掘进时使用顶板支护技术已经是必然趋势。

使用顶板支护技术除了可以提升煤矿工作的安全性之外,还可以提升开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助于提升煤矿单位的经济收益。

所以,煤矿单位应不断提升顶板支护技术,保证其可以顺利、安全运行。

本文对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采煤;顶板事故;防治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煤矿的安全。

虽然我国现在的煤矿开采技术以及逐渐成熟,但是煤矿的开采工作依旧属于高危职业,特别是煤矿巷道掘进工作,危险系数非常高。

所以为了提升煤矿开采安全性,必须做好顶板支护工作,该工作可有效减少煤矿塌陷的现象,提升煤矿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当前我国的煤矿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技术以及趋于成熟,而且种类繁多,可以对应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顶板支护方式,以此来提升煤矿掘进以及开采的安全性。

1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通常情况下,顶板破碎严重是诱发顶板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液压支架的支护面积有限,在顶板破碎时,液压支架难以对顶板进行很好的支承。

顶板破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a)液压支架的支护阻力过大,导致顶板被压坏;b)岩层受到地质构造作用发生挤压而破碎,例如断层等。

在很多时候,顶板破碎严重非常不利于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2煤矿掘进巷道常用的顶板支护技术2.1预留煤柱支护在煤矿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技术中,预留煤柱支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支护方式,经常用于巷道的上下段。

预留煤柱支护的优点为操作简单,对工作人员的技术需求不高,而且可以提升煤矿的排水能力,解决煤矿因为暴雨塌陷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年煤矿的通风效果,预防有害气体堆积在煤矿中,保障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2.2锚杆支护锚杆支护基本由锚杆杆体、锚杆托板以及网所组成,直接和围岩接触的部分为托板,可以给支护设备给予相应的预紧力,同时为围岩附近的结构提供受力安全预警。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煤矿开采中,顶板发生破裂、垮塌或坍塌等意外情况,造成矿工伤亡和设备损失的事件。

这类事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屡见不鲜,给企业生产安全和矿工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不仅涉及到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更直接地牵涉到矿工的生命安全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煤矿顶板事故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索解决之道,以避免或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力,存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二是煤矿生产作业中,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要想避免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两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应该加强隐患排查和控制。

要对矿井顶板的稳定性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矿井支护工程建设,增加矿井的稳定性;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规范煤矿生产作业,落实安全生产标准。

煤矿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也需要得到提高。

煤矿矿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技能水平;自觉接受安全培训,增强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煤矿矿工要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发现并举报安全隐患,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政府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

政府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大对煤矿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生产标准的执行。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煤矿企业要采取严厉的措施,直至责令停产整顿,确保煤矿企业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给企业生产安全和矿工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应全面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标准;矿工要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0514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0514
5. 2005全省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39起,死亡 561人,其中顶板事故189起,占死亡事故总次 数的55.75%;死亡226人,占死亡事故总人数 的43%;较2004年有所上升。
瓦斯事故63起,死亡149人,分别占事故总 次数和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和29%。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6. 2006全省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04起,
L>50
L>50
N ≤0.3,L= 25~50
塑性弯曲的顶板 是指赋存在煤层之上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缓慢下沉,而后逐
渐与煤层底板方向接触。这一般在薄煤层或厚度不大的中厚煤层的石灰岩顶板中 才可能出现。
二、煤矿顶板与矿压规律
5.矿山压力基本知识 原岩应力— 在地下某一深处岩层未被开挖前 岩体内所具有的力。包括上覆岩层的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和膨胀应力等。其特点:三向平衡。
煤矿顶板灾害致因与预防
一、顶板事故及其危害 二、顶板与矿压规律 三、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 四、顶板灾害致因分析与技术措施 五、顶板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40%。 (一)我省煤矿近年顶板事故情况
1. 1995-2001年 (7年) 全省煤矿伤亡事故2802起,死亡5232人。 其中:顶板事故1245起,死亡1474人,平均每年 178起,死亡210人,死亡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 别占总量的44%和28%(较2001年全国顶板死亡 人数高出3个百分点)。
①Ⅰ级基本顶 N>5,称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 板,这时基本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的支架无多大影响。
②Ⅱ级基本顶 2<N<5,为有周期来压顶板,基本顶的失稳 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③ Ⅲ级基本顶 N<2,甚至没有直接顶,为周期来压严重的 顶板,这时基本顶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

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及处置方式分析

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及处置方式分析

一、煤矿顶板的岩层种类在进行煤矿的采掘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就会发现采掘的工作面在一般情况下要进行支护的原因是要掌握并控制住工作面周围岩层的变形状况,了解其变形状况后能够更加高效的开采煤矿,并且为开展煤矿的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相关采掘人员根据煤层与顶板的岩层主要位置分为基本层、直接顶层、伪顶层与煤层这四种岩层类型。

伪顶岩层是处于煤层的上层,由于它自身的厚度不大,因此这种岩层较易垮落。

煤在下落的时刻就会出现完整块状的坍塌现象;直接顶岩层是处于煤层上方以及伪顶岩层上方的岩层,它是由页岩石、泥质的页岩石以及砂岩石一同组成的岩层。

并且煤矿采掘时工作面的支架进行撤回的过程中,直接定岩层就会有很大几率产生崩塌情况;而老顶岩层就是在直接顶岩层上方的岩层,但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该岩层的厚度比较大,并且质地较为坚硬。

该岩层由于其坚硬的特性是不会随着直接顶岩层的坍塌而垮落的,它能够在煤矿采掘的空白区域内的上层区域存在一个较大的悬露面。

二、顶板管理问题的处理方法1.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有研究显示,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围岩破裂过程关系密切,根据这一规律,在采掘生产作业现场安装顶板围岩监测设备,就可以对顶板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如先在工作面顺槽配置在线监测压力表,用以实时观察采掘工作面顶板压力的变化情况,然后在通过信息传输技术将顶板压力变化的信号传送给计算机数据系统,最后由计算机数据系统通过对收到的顶板压力变化信号的比对分析来得出采掘工作面顶板的安全阈值,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对采掘工作面顶板安全状态的监控能力,有力的保证了采掘作业的顺利进行;再如,由于顶板来压能够引发岩体的破裂,其中会伴生微地震现象的发生,并释放出大量的围岩受力信息,根据这一现象,就可以通过利用监测设备采集顶板岩体破裂时的微地震信号来分析顶板岩体的破裂程度,判断顶板来压特征,预报顶板来压情况,预警顶板事故风险。

其次,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是保证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安全必不可少的条件,先进的生产设备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能够减少采掘作业中人力资源的投入,尤其是能够减少危险性大、作业条件艰苦、地质环境恶劣、地造结构复杂地段的人力资源投入,因而大大的减少了采掘工作面顶板危险因素对矿工生命财产的威胁,所以,煤矿在采掘作业中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淘汰落后的老旧设备,不断研发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优化、改造、整合过时的生产技术。

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

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

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摘要:顶板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据统计,冒顶事故所占的比例占其他事故的60%以上,伤亡人数占40%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分析掌握煤矿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研究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顶板顶板事故顶板压力一、顶板类型煤层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构成。

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直接顶按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老顶又叫基本顶,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碎顶板和复合型顶板。

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回柱后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

破碎顶板指的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

二、顶板事故的分类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类。

1、局部冒顶,局部冒顶是指冒顶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

实际生产中局部冒顶的次数远大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危害比较大。

2、大型冒顶;大型冒顶是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三人以上)的冒顶。

3、压垮型冒顶,因支护强度不足,顶板来压时压垮支架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二、冒顶事故原因冒顶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

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

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

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三、冒顶的预兆冒顶的预兆是多方面的,有声音方面、顶板上的、支架及棚子上的及煤帮上的预兆等。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一、引言回采工作面是煤矿采掘作业的核心区域,在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控制中,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顶板事故也是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严重程度危害不容小视。

本文将对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二、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1、煤层控制系统的不完善煤层控制是回采工作面的重要控制手段,也是顶板控制的基础,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引起顶板事故。

而一些煤矿的煤层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因为技术和设备原因,只能随意的将煤层的高度减低,而不是有效地控制煤层的高度,导致煤层高度过低,顶板达不到适当的固结,进而导致顶板落下,形成顶板事故。

2、矿井体系结构分析不够完善回采工作面和上覆岩石的强度、稳定性和固结变形关系是影响顶板事故的另一重要因素。

如果对于矿井岩层结构、力学性质透彻的分析,通过计算模拟对岩层位移反应、开采煤层压力变化以及上覆矿层变形规律等要素的管理,完善的以数据模型化处理为准并监测调整,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减少事故概率。

3、技术人员的不足技术人员的能力是影响煤矿回采顶板事故的另一重要因素。

太多技术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也没有足够的经验,他们对工作面的复杂性以及对工人的动态环境的变换的程度了解不够,对控制各种条件、各种设备之间的协同配合程度不够,导致了顶板稳定性不好,顶板事故的发生。

三、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控制措施1、加强煤层控制系统的建设煤层控制是预防顶板事故的重要手段。

加强煤层控制系统的建设,对煤层高度、煤层稳定性和煤层变形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顶板的稳定。

应遵循规范的采掘工艺和采掘完毕后延续激发求生欲的管理准则,减少煤层压力,以减少煤层的变形和顶板事故。

采用优化的煤层控制系统也是保障煤矿顶板安全的基础。

2、完善矿井体系结构分析尽管现在矿井的分析技术不断发展,但还是需要优化矿井体系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斜层坡道限制煤层和上覆岩石的力学变形,准确预测安全实现开采的条件,以及提高采掘工艺和岩层控制技术的适应性。

煤矿顶板安全风险评估

煤矿顶板安全风险评估

煤矿顶板安全风险评估
煤矿顶板是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煤层上方的岩石层或覆岩层,它承受着来自上部岩石负荷、自重和矿井开采活动带来的应力。

因此,煤矿顶板安全风险评估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以评估顶板的稳定性及存在的潜在危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煤矿顶板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面矿压评估:评估工作面的矿压状态,包括顶板、底板的变形和断层、岩层滑动等情况,以确定矿压大小及变形趋势。

2. 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评估:评估工作面开采活动对周围岩层的影响范围,包括岩层位移、断裂扩展等,以确定岩层的破坏程度和承载能力。

3. 顶板支护设计评估:对煤矿的顶板支护设计进行评估,包括支护材料、支护结构的合理性、支护参数的选取等。

4. 顶板监测评估:对煤矿的顶板监测系统进行评估,包括监测点布设、监测仪器的准确性、监测数据的及时性等。

5. 预警和应急处置评估:根据煤矿顶板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顶板安全事故。

进行煤矿顶板安全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
预防和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

同时,评估结果也为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分析及应用

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分析及应用

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分析及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综采放顶煤技术已成为煤炭行业的一种重要开采方式。

在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提高综采放顶煤采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特点和稳定性问题,阐述了顶板稳定性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总结了目前关于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开采因素、支护因素等。

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还提出了一些针对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稳定性控制的措施和建议,包括优化开采布局、改进支护技术、加强顶板监测等。

这些措施和建议可以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综采放顶煤采场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本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和结论,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

二、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的特点综采放顶煤采场厚层坚硬顶板是一种特殊的采煤工作环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这种顶板的厚度较大,往往超过常规的采煤工作面顶板,这使得在采煤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大的顶板压力。

这种压力不仅来源于顶板的自重,还来源于采煤机械作业对顶板的扰动。

厚层坚硬顶板的强度高,不易变形。

这种特性使得在采煤过程中,顶板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采煤的难度。

因为在采煤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顶板突然垮落,以免对采煤工人和设备造成危害。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煤矿顶板事故已成为我国矿业安全问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种事故不但经常造成人员伤亡,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通过对煤矿顶板事故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并探讨如何预防和应急处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煤矿顶板事故主要是由顶板失稳引起的。

顶板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开采工艺、煤层厚度、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安全支撑等。

在实践中,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这些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顶板失稳,进而出现事故。

因此,在预防煤矿顶板事故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勘探和设计。

煤矿勘探应掌握煤层的形态、分布、厚度等情况,设计应采用弹性支架或特殊支架,为顶板提供稳定的支撑。

此外,应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案,减少对原有地质条件的破坏,从而降低顶板失稳的概率。

二是要加强监控和防护。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设立监测站,监测工作面的温度、湿度、振动、余伏应力等信息,及时反馈,加强对顶板的动态监控。

此外,还要设置合理的安全柱和吊杆,预先消除潜在的顶板危险。

三是要加强人员教育和培训。

矿工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当煤矿顶板事故发生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应对:一是立即停止供电和排水。

避免电器、泵等一切能源设备成为事故发生源。

另外,排水对事故区域的影响也需要避免。

二是加强值班和巡视。

通过值班和巡视,发现事故可能发生的征兆,及时报告,对其进行处理和调控。

三是采用防护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木材、建筑材料、金属架等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围栏,绕行等安全隔离。

总之,煤矿顶板事故是目前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加强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置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同时,对于维持国家煤矿安全和经济发展,强调科学、严谨的顶板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引导更多矿工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由于顶板的不稳定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

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事故之一,其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极为惨重。

作为一名煤矿工作人员,我在参与工作并亲身经历一次煤矿顶板事故后,深刻认识到了顶板事故对个人和矿井整体的危害。

以下是关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心得体会:首先,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煤层顶板力学性质不稳定和开采方法不当导致的。

因此,保持煤层顶板的稳定和合理选择开采方法是预防顶板事故的关键。

在此次事故中,事故部门对顶板力学性质的了解不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从事故中我学到了理解煤层顶板的力学性质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煤层顶板的情况,合理选择和采用切宽、立井和支护的方式,才能有效地避免类似的事故。

其次,事故中我们也意识到在煤矿作业中,顶板掘进和支护工作的重要性。

事故现场的顶板掘进和支护工作不到位,导致顶板的稳定性下降,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

这次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始终重视顶板掘进和支护工作,在进行顶板掘进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在进行支护时,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顶板和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再次,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也与煤矿管理人员的责任和工作水平有关。

从这次事故来看,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前并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未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

此外,在事故发生后,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也存在不足。

这次事故让我深刻认识到煤矿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必须加强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最后,这次事故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事故发生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事故中,我的反应不够迅速,没有及时采取自救措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危害。

事故经历让我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安全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浅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问题及有效对策

浅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问题及有效对策

浅析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问题及有效对策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矿井安全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采掘工作面的特殊条件和复杂性,顶板管理问题也比较突出。

本文将从顶板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顶板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顶板松掉现象较为常见,即顶板的风化、崩裂和剥落等现象严重,造成了顶板失稳、掉块和塌方等安全隐患。

其次是顶板支护工作不到位,支护措施不科学,无法充分保护顶板的稳定。

再次是顶板超前下沉现象比较普遍,即顶板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压释放不及时,导致顶板在工作面前方下沉并变形,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二、顶板管理问题分析1. 顶板松动原因复杂。

顶板松动是由于矿岩层结构不稳定,煤层含水量大,降雨量过大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

这些因素导致了矿岩体膨胀、变形和渗透性的增加,从而使顶板松动加剧。

2. 顶板支护不到位。

顶板支护不到位是由于支护形式选择不当,支护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导致。

目前常见的支护形式有木条支护、金属支架等,但这些支护形式都无法有效地保护顶板稳定。

3. 顶板超前下沉原因复杂。

顶板超前下沉是由于煤层的矿压释放不及时,从而导致顶板在工作面前方下沉和变形。

矿层落矮速度过大、支护材料刚度不足等因素也是顶板超前下沉的原因。

三、有效对策1. 加强顶板管理技术培训。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顶板管理技术的培训,提高矿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要加强对矿岩层结构、煤层含水量等因素的了解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顶板松动的发生。

2. 改进顶板支护技术。

煤矿企业应加大对顶板支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尝试新型的支护形式,提高支护材料的质量和刚度。

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并定期对支护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

3. 加强矿压的控制和释放。

为了防止顶板超前下沉,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矿压的控制和释放。

采取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减小矿压对顶板的影响。

顶板事故教育警示总结

顶板事故教育警示总结

顶板事故教育警示总结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矿山作业过程中,煤矿巷道孔壁或围岩突然坍塌、倒塌或滑动等,造成井下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的一种严重事故。

顶板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生产秩序造成了严重威胁。

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煤层厚度、结构和物性的不均一性,使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块状坍塌;二是巷道的形状、尺寸和取煤方法等工程因素,会导致巷道壁面的压力分布不均,易导致坍塌;三是矿山条件、矿区的地质构造和力学性质,也会影响巷道的稳定性;四是对巷道支护措施的不足或使用不合理的支护设施,可能导致巷道壁面失稳,引发事故。

为了预防和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首先,加强对煤层和巷道周围地质结构的调查和研究,确定煤层的稳定性和巷道的安全性;其次,合理设计和选择巷道的形状、尺寸和取煤方法等工程因素,以降低巷道壁面产生坍塌的可能性;再次,合理选择和布置巷道的支护设施,加以巩固和加固;最后,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对于井下作业人员来说,他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切实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矿山管理部门的要求和指示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和工艺;同时,要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了解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避险方法;在遇到事故和安全问题时,要及时报告和求助,千万不可盲目行动,以免加重事态和危害他人和自己的安全。

矿山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矿山的监管和检查,确保矿山和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大对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相关安全标准和规程,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对违规行为要严肃追责;同时,要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总之,顶板事故是煤矿井下作业中存在的一种严重隐患,对矿工的安全和矿山的生产秩序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预防和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包括地质研究、工程设计、支护设施选择、人员培训等。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是一种通过锚杆将围岩与支护结构连接起来的支护方式。它具有施工简便、成本 低廉、支护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围岩较稳定的采煤工作面。
支护材料选择原则与实际应用
支护材料选择原则
在选择支护材料时,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环保性等原则。同时,还应考虑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 围岩性质、开采方法等因素。
水文地质构造
如断层导水、岩溶水等水 文地质构造可能对采煤工 作面的顶板稳定性产生不 利影响。
03
采煤方法与工艺对顶 板管理要求
不同采煤方法下顶板管理要点
长壁采煤法
加强工作面支护,确保支 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满足 要求,及时移架支护,防 止顶板冒落。
短壁采煤法
控制顶板暴露面积和时间 ,采用超前支护和临时支 护措施,确保顶板稳定。
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揭示了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开采技术、设备状况、人员 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防治措施研究与实践
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加强地质勘探、改进开采技术、提高设备可靠性、加强人员培 训和完善管理制度等。
防治效果评估
通过对实施防治措施前后的顶板事故发生率、事故严重程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各项防治措施 的实际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配备专业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 材,确保在发生顶板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 行救援。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采煤工作面的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 除安全隐患,降低顶板事故发生的概率。
后期总结反思和改进措施
事故原因分析
01
对发生的顶板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
多元化能源结构

煤矿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煤矿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2021/8/5
5
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之上,具有一 定的稳定性,由一层或若干层组成,厚度不 定,不很坚硬,回柱后能自行跨落的岩层称 为直接顶。通常由泥质页岩、页岩、砂质页 岩等组成,具有随回柱放顶而跨落的特征。
3)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坚硬而难 跨落的岩层称为老顶,也叫基本顶。通常有 砂岩、石灰岩、沙砾岩所组成。
新罗区红坊镇某煤矿1997年8月4日19时 左右,由于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不力造成煤层大 量垮落而酿成顶板事故,死亡2人。
2021/8/5
24
该矿井位于虎坑山井田甘美坑矿区,硐口标
高+414米,开采16#煤层(为立槽煤),该矿无 采矿许可证。7月28日红坊某煤管所就对该矿下 达了“制止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为通知书”。8 月4日下午,该井中班4人上班维修:陈××、刘 ××维修小眼,方××、刘××拉板车送材料和 落煤。
2021/8/5
21
局部冒顶就起其发生的时候和地点而言, 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即大部分发生在临近断 层等构造带范围。在正常顶板条件下,则发生 在老顶来压前后,特别是发生在直接顶强度较 低的岩层组成的条件下。有下列情况时,较易 发生:次一级地质构造区;顶板裂隙张开、增 多、掉碴、敲帮问顶声音不正常;顶板上薄矸 石片脱落;有淋水的地方等。
1
二、矿山压力与顶板事故
采掘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地控制 顶底板岩层的变形和破坏,达到减少和避免顶底 板事故的发生。因采掘影响自然平衡拱形成以 后,拱内的岩石不再承担拱上部的岩石压力,就 形成为压力降低区,而拱上部的压力有巷道两侧 岩石来支撑,在巷道两侧形成的压力升高。引起 的岩层作用在井巷、硐室和工作面围岩以及支护 物上各种力的总称—矿山压力的影响。

煤矿顶板事故分析及点评

煤矿顶板事故分析及点评
感谢观看
对预防措施的点评
现有措施
目前煤矿采取的顶板事故预防措 施包括加强支护、定期巡查、及
时处理隐患等。
措施不足
现有措施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如对 地质变化的应对、对新技术的运用 等。
改进方向
需要针对现有措施的不足进行改进 ,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建设。
对未来煤矿顶板事故预防的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技术研发
事故经过
在某矿掘进工作面中,由于岩石 破碎且未及时支护,导致掘进机 割岩时震动加剧,顶板突然大面
积冒落,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原因分析
掘进工作面岩石破碎,稳定性差 ,加上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 措施,导致顶板失稳。同时,掘 进机割岩时产生的震动加剧了顶
板的破坏。
点评
此事故提醒我们在掘进过程中要 加强对顶板的观察和监测,特别 是在岩石破碎地区,应采取更加 严格的支护措施,避免因震动等
04
CATALOGUE
煤矿顶板事故点评与建议
对当前煤矿顶板事故的反思
事故原因
事故教训
目前煤矿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地 质条件复杂、采空区处理不当、支护 措施不力等。
应从每起顶板事故中吸取教训,深入 分析原因,加强现场管理和安全培训 。
事故后果
顶板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对矿工家庭和社会稳定造 成不良影响。
鼓励煤矿企业加强顶板控制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支护效
果和安全性。
强化人员培训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监管体系, 强化对顶板事故高发区的重点
监控。
推进智能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 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顶板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并提高采煤效率。

本文将针对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常见的顶板管理措施以及优化顶板管理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要性1.安全性: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对煤矿生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稳定的顶板可能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甚至对整个采煤工作面的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是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

2.高效性:工作面顶板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效率。

稳定的顶板可以为采煤机顺利开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由于顶板松动或坍塌导致的采煤中断。

合理的顶板管理还可以减少顶板支护的工作量,节约矿工的劳动力和物力成本。

二、常见的顶板管理措施1.强化观测:通过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定期观测,及时发现顶板的变异和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观测内容主要包括顶板的下沉、裂缝和煤层剥离等情况的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测量仪器或派遣专业人员进行观测。

2.合理的支护设计: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制定合理的顶板支护方案。

顶板支护主要包括锚杆支护、钢架支护和缆索支护等方式。

不同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对支护方案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3.及时处理问题:发现顶板问题后,要及时处理,不能懈怠。

对于顶板下沉、裂缝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支护和加固措施来解决。

对于顶板煤层剥离的情况,可以采取胶结剂注浆、预裂爆破等方式处理。

4.科学的瓦斯抽放:在采煤作业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瓦斯抽放,减少瓦斯积聚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合理地布置抽放孔,及时清除瓦斯,保持工作面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5.顶板监测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顶板监测技术,如岩石应力监测、地表位移监测等,可以实时了解顶板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优化顶板管理的方法1.完善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权限和义务。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原因分析据统计,采煤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中有三分之二是顶板事故,即采煤面的70%是顶板事故,由此可见,如何防治煤炭顶板事故是当务之急。

可以通过研究煤矿区域顶板事故的原因、可能影响顶板安全管理的因素,并制定防止顶板事故的安全措施,提高煤炭开采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

1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主要类型1.1 冲垮型顶板事故煤矿工作面发生的崩塌型顶板事故,通常在岩层坚硬的地质中发生更多。

这是因为大型高刑区的悬索板和相应的冲击作用,加上外力的冲击,必然会损坏煤炭面板。

特别是纹理坚硬的岩层容易崩塌或破坏,因此会发生煤炭面崩塌型顶板事故。

1.2 压垮性顶板事故在采煤工作面中出现的压垮型顶板事故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虽然它发生的几率是比较低的,但是一旦发生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影响。

老顶的周期性来压过大或者初次性来压过大均会在采煤工作面中出现压胯型顶板事故。

1.3 推跨型顶板事故在采煤工作面中常常会出现的是推跨型顶板事故,这种事故一般都会在复合型的顶板状况下发生,相对于其他几种事故,它出现问题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一般在事故发生的前4周会有局部的冒顶或者裂缝的问题出现,但是之后又不会继续发生折损情况,只是顺着煤层的斜下方往后倾倒,这是推跨型顶板事故的特点。

1.4 漏垮型顶板事故漏垮型顶板事故一般只有掉渣抽空或漏顶2种状况。

在采煤工作面中出现这种事故的原因在于岩层不紧密、在托伪顶与再生顶板之间没有较好的胶结性,所以会出现断层或破碎带的问题,进而引发漏垮型顶板事故。

1.5 局部岩块冒顶事故局部冒顶事故的出现是因为在采煤的过程中,出现“人字劈”,“升斗劈”等游离岩块时不进行及时的支护,之后导致这些游离岩块掉落。

因为在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会由于原生、构造或者采动的原因造成各组之间产生裂痕、缝隙等,之后导致顶板出现问题,以及锅顶状的包裹体、支护不及时、空顶面积大、棚档不匀等,这些原因都会在采煤工作面中引发局部岩块冒顶事故。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煤矿顶板事故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一种严重事故,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的煤矿顶板事故的分析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对策。

以下是我对煤矿顶板事故的心得体会。

煤矿顶板事故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煤层岩性差,顶板松动、易塌;工作面采取不当的采煤方法,斜井支护力度不够;矿山通风不畅,缺乏及时的通风补给;顶板管理措施不当,缺乏及时的顶板灯头支护等。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预防和控制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加强煤层岩性测量和分析工作。

在矿山开采前,要对煤层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根据岩层的稳定性、顶板松动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和支护措施。

在采煤过程中,要及时对顶板的松动岩层进行支护,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其次,要加强对采煤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传统的采煤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煤柱过大、支护力度不足等。

可以采用新的采煤方法,如综放面采煤、巷道回采等,有效地提高煤矿安全。

另外,要加强矿山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通风系统是矿山安全的重要保证,必须定期对风机、通风管道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通风畅通。

同时,要加强对矿井气体的监测和处理,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保证矿井的安全。

此外,要加强对顶板支护的管理。

顶板支护是煤矿顶板事故防控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面特点,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

同时,要加强对支护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支护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要加强对矿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矿工是矿山安全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直接影响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

在总结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对策的基础上,我认为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控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做到全面、系统、科学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名矿山从业者,我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积极参与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控工作。

基于煤矿顶板事故现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基于煤矿顶板事故现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基于煤矿顶板事故现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长期以来,煤矿顶板事故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对煤矿顶板事故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防治措施,对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顶板事故现状分析1. 事故发生频率高近年来,煤矿顶板事故发生频率较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有数十起煤矿顶板事故发生,其中一些事故严重性很大,事故发生的频率趋势不容忽视。

2. 事故原因复杂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包括煤层岩层构造、地质构造状况、煤层赋存条件、地应力状态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往往对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

3. 安全管理不到位部分煤矿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例如安全监测设备不全面、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安全人员素质不高等,这些因素都对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治起到了负面作用。

4.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一旦煤矿顶板事故发生,很多煤矿的应急救援能力都十分有限,救援难度很大,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从而增加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二、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 加强地质勘查在煤矿开采前,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查,掌握煤层岩层构造、地质构造状况、煤层赋存条件、地下水情况等,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采矿方法和煤柱尺寸提供可靠依据。

2. 强化煤柱支护在煤矿开采中,加强煤柱支护工作,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和设备,确保煤柱稳定,减少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

煤矿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行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常态化。

4. 完善安全监测设备安全监测设备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安全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监测信息的收集精度和实时性,及时发现煤矿地质变化,提前预警。

煤矿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培养专业的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救援装备,提高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为事故的发生提供有效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煤层顶板的安全问题分析
摘要在采煤生产中,煤层顶板的安全与管理已成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据不完全统计,由自然灾害导致的煤矿事故中,近4成的伤亡事故是由顶板安全问题引起的。

岩块掉落引发小的事故,冒顶就会引发很大的事故,因此人们开始广泛关注顶板事故。

消除顶板事故,安全生产,是我们面临的话题。

关键词顶板事故;安全生产管理;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053-02
1 顶板事故原因与分析
从广义上看,采矿工作面最易发生冒顶的是靠近煤壁无支护空间区域,移机头机尾及替换支护采场两端及回柱放顶时,放顶线附近易发生冒顶。

在掘进头泥巷道交叉口处也很容易发生巷道顶板事故,此外,在地质结构不稳定处,发生冒顶事故的可能性也很大。

其具体表现在:
1)机头机尾移动过程中:在采煤生产时,机头机尾的移置工作是不可避免的,当老支柱需要拆除换上新支柱时,原来断裂的顶板有可能产生大的震动而松动冒落。

由于巷道支架的支撑力本来就很小,在与回采工作面相连的一段巷道中,直接顶有时会自然下沉松动,支架很难阻止。

如果直接顶是薄弱岩层时情况会更严重导致顶板破碎。

这样伴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原巷道的支架棚腿也要拆
掉一部分,支上新的支架,这样的变化可能导致破碎顶板冒落;
2)巷道交叉点的施工方法多采用在原巷道侧开帮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设放大棚子,抬棚等替换原来巷道的棚子,如果开帮处巷道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并且围岩正向巷道挤压,而新支设的抬棚强度不够,或者稳定性不够就会造成冒顶事故;
3)由于顶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下沉,与放顶线连接处会形成裂隙,切割顶板形成大块游离岩块。

这时如果支架不够稳定,原来的支柱由于旋转有可能倒塌,在回拆最后一根柱子时最为重要,伴随着柱子的倒塌顶板出现冒顶事故,工人若没有及时的退到安全区域,后果不堪设想;
4)从力学分析:在开始采煤工作之前,地壳各个系统的受力是均衡的,组成平衡力系。

一旦开始挖掘开眼,破坏了岩层的受力平衡状态,岩石开始移动变形,建立新的平衡力系,顶板上方就会形成暂时平衡的岩石松动圈,而工作面支架主要支撑的是松动圈内岩石和煤层重量。

一旦工作面放顶开始落煤时,随着煤层的减少,空顶范围会越来越大,岩层的受力越来越不均衡,支架受到很大的挤压力,如果没有采取紧急措施,岩层就会压着煤层压垮支架,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所以,残采工作面放顶落煤时,只能放一茬炮,然后将浮煤出空,工作人员要及时往后退,这是因为直接顶板已遭到破坏,随着煤层的垮落直接顶渐渐也会垮落。

有时顶板岩石不自行垮落,这样浮煤就不能出空,下次复采时,必须留有足够的煤柱
来支承顶板以保障安全。

直接顶初次放顶的特点主要是:(1)空顶面积相对较大,最迎头的支架承受很大的压力;(2)初次放顶时顶板遭到破坏,下次开采顶板再次受到影响,造成顶板迅速的冒顶而且范围很大;
5)由于原生裂缝、地质构造和采动等原因,靠近煤壁附近的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自然形成很多裂缝,渐渐会形成各种形状的岩块,这时出现冒顶事故的原因是支护不及时或放炮崩裂支架。

如果老顶来压,煤帮附近直接顶破碎,煤层本身强度不够出现片帮,无支护空间就会扩大,这也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6)在巷道掘进工作时有时会掘进破岩,顶部的有些岩块会与原岩块失去联系,没有及时的支护,这些就会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而冒顶。

还有就是掘进工作面附近一支护半边的顶部掘进的破岩,支护突然失效,冒顶事故也很容易发生。

2 针对顶板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
对以上冒顶事故的原因及分析,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冒顶事故的发生,保证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大多煤矿地质构造复杂多样,煤层的厚度不稳定,薄至1m以下,厚至二三十米。

而《煤矿安全规程》第五十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以上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进风巷,一个通回风巷。

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所以造成有些煤矿在
复采工作面的生产布局上很难符合要求,即上述规程规定的严格意义上的两个安全出口生产方式。

这样,按照规定的“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2个安全出口时,必须制订安全措施,报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的方式组织生产十分必要。

因此,对顶板进行科学的管理势在必行。

2.1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1)进行集体学习培训,查阅近年来发生的各类顶板事故,进行分析,把先进的管理经验制成学习手册,在各基层队组下发来学习讨论,与此同时组织现场实地的考试员工上岗作业前必须考试合格;
2)对工作严格要求:工程的质量标准要确切,不能马马虎虎。

要清晰的规定巷道的支护方式,各种材料的规格,对顶板采取的管理方式,需要辅助的设备等。

在现场操作时,进行严格的管理质量,监测,事故责任监督,对顶板进行动态控制,对掘金队组织胡质量不达标的要严格停止作业,进行学习培训。

2.2对采掘方法进行改进,应用采矿方法的3个必要条件
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但安全可靠是首当其冲的前提,安全上不可靠的话,其他条件再多么的好也是空谈,绝对不会成为采煤的好方法。

对空顶的跨度进行缩小,降低暴露面积,减小顶板暴露相对跨度,这会减轻拱顶内岩石的重量,进而有效的改善顶板的安全管理。

2.3施工工艺要合理,顶板的破坏度要减少
有时采煤工程顶板的跨度虽符合规格,但没有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或者爆破参数错误,对顶板的破坏力度会更大,顶板暴露面积也会增大,对顶板的安全管理十分不利。

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与爆破参数,对顶板的爆破震动和破坏的减小起很大作用,间接的做到了顶板安全管理。

所以,要对采掘工程进行合理的布置,施工要遵守秩序。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复采工作面周期来压多少规律,采取加强相应的支护措施,矿长要组织实施,安监部门进行监督的职责。

对工作面迎头与安全出口处要特别加强支护,顶板事故多发区就在这里,这是顶板管理的重中之重。

2.4预防为主,加强对顶板的支护,支护质量是预防科学管理
顶板上有些岩石比较松碎,必对支护的要求十分严格,最终保证顶板上安全没有事故发生。

3结论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科学管理顶板技术和经验的结晶。

结合矿井综合情况,顶板安全问题多种多样,制定顶板管理标准规范已十分必要。

同时要深入了解复采工作面顶板来压特点和顶板事故原因,完善技术措施,搞好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完整的顶板管理制度,科学的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海荣,毛善君,许友志,张迎弟,冯恩杰,李万忠.煤矿
地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5).
[2]张观瑞.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
[3]赵光全.浅谈煤矿复合顶板的支护管理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0).
[4]赖传勇.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j].今日科苑,
20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