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教的老师与不会教的老师
老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老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开发区兴中学校刘琪论文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找到了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差异,并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与课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课前备课环节老教师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预测课堂上学生将会出现的情况,而新教师则只会更多地想到自己要做什么。
课堂教学环节的差异主要从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六个方面进行比较。
课后评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新老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
关键字:老教师经验丰富差异新教师备课我是一名新教师,刚走进课堂需要学习的教学方面的东西还很多,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评价与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将从备课,上课和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来比较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差异。
(一)备课的差异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在备课时,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
他们会在头脑中形成包括教学目标在内的课堂教学表象和心理表征,并且能预测执行计划时的情况。
而新教师则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因为新教师往往更多地想到自己做什么,而不知道学生将要做些什么。
这个学期我准备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确定位置》,学习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生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正式上课之前我在同年级的另一个班试讲了一节课,课后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其中一位老教师对我说,在引出数对这个环节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想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一点的方法表示位置,让学生试着自己写。
于是我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但是在我修改的时候发现,我让学生自己写,如果他们不会写怎么办,课堂气氛会不会受到影响呢?于是我又去请教那位老教师,她又告诉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想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一点的方法表示位置,让学生试着自己写,不要管他们会不会写,以及写的对不对,然后我再展示几个学生的书写方法,并让他们分别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对这句话,我想从教育的规律、学生的特征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这三方面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这句话肯定了教育的职能,那就是要千方百计教人求真求上进,教师就义不容辞的,担负着这个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和培养孩子就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与奉献,就是为了教好学生,让学生能够成人成才。
但是,教师的学识修养、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个个不相同,比如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任务、不太熟悉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学校对老师唯分数论教学成绩考核,让自己很难适应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似乎让自己陷入一种“不会教的老师”的困境。
所以,“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就要求新老师要不断的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和提高教学技能。
其次,这句话违背了教育规律。
人所共知,影响教育成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有机结合。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难理解为何家庭的变化对孩子的成长往往不利,我在一年多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完全将一切责任推给学校,难以与班主任形成合力教育孩子。
如果把所有责任都交给老师,完全忽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样的教育就难以好学生。
加上教育又不是万能的,又难以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影响,“只要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句话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其次,这句话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学生成长的好与不好,确实要看教师教育的结果,可是怎能忽视学生成才的自身因素,有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天资聪颖,有的学生却难以专注投入学习。
除了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差异以外,老师的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才能内化于心。
班里面有个别学生,我竭尽全力花了很多时间给他们谈很多大道理,谈什么理想,什么人生之类的,竟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教育的18个问题
问题(wèntí)辑录:1:很多教育专家(zhuānjiā)一直在告诫老师‘没有教不好(bù hǎo)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请问您是怎么看待(kàndài)这个问题的?应该(yīnggāi)如何对待班上的后进生?2:从幼儿园到高中,岗位中总有很多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的教师,很多不合格的老师一直呆在教学岗位上误人子弟;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怎样的教师才能够有资格当教师?3:如果你能够自由安排课程的话,你将如何安排课程,让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业进步?4、“世界上总是存在着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很多教师对那些‘差学生’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总是让你感到失望。
如果您的班级中有这样的差学生你将怎么做?怎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5、“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疯狂地迷恋网络游戏,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和阅读,你认为应该怎样应对这种情况?”6、“老师是人,不是神,有时候总免不了心情不好;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您会生气吗?遇到让你生气的情景,你会怎么处理?”7、有一种说法,美国的基础教育很糟糕,但却培养出了几十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但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现在中国仅有的一个诺奖者莫言,还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教育程度。
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8、现在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差;家长的理念也很差。
周围的社会环境也很差;做真正的教育很难。
你怎样才能让您的学生取得(qǔdé)优异的继承,成为杰出的人?9、你认为怎样塑造(sùzào)自己,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10、当你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依然会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强烈的信念吗?您如何才能够在未来的数十年时间里一直保持(b ǎochí)工作激情?11、‘狼爸虎妈’成为中国的热门话题,你喜欢他们(tā men)吗?你怎么评价他们的教育方式?”12、当学生父母的教育理念和老师(lǎoshī)的教育理念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你的学生家长总是支持你的工作吗?不支持你怎么办?13、中国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和负担来自很多方面,包括社会、家长、学校和老师。
论文 谈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谈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曾几何时,“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流行于教育系统、泛滥于教育系统,在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部分领导把这句话奉为激励教师进取的法宝,大会小会大谈而特谈教师教的重要性,似乎只要教师教得好,再糟糕的孩子都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似的;大多数家长也在孩子成绩一旦下滑或稍差时,借用此语评价教师的教学,把问题全部推向教师,而不去在其他方面找原因;有部分媒体更是推波助澜,一旦学校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便无限的放大、放大、再放大,宣传、宣传、再宣传,把矛头对准学校、对准教师;更有甚者在师生发生摩擦之后,不问青红皂白,首先处理教师,甚至开除教师,以求息事宁人……凡此种种,使得教育系统,尤其是一线教师大都人人自危:真不知道什么时候由于自己的一不小心惹得学生、家长、社会或媒体等不高兴,从而断送自己的教学生涯,断送自己的“前程”。
于是乎,教师们越来越谨小慎微,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得反复斟酌,“不敢高声语,恐惹每一人”。
但是,虽然教师是园丁、是蜡烛、是“灵魂的工程师”,但终归不是神仙、圣贤,而是一个个的凡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也有手足无措之时。
当他们遭遇“奇葩’之人或事时、当他们不堪重负时、当他们遭遇不公时,尤其是当他们在课堂内在校园里面对某些“祖国的未来”的屡教不改或者恣意妄为,由于肩上的责任感又不得不管教的时候,真的很难精准把握,始终巧妙处理。
所以某些教师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身犯险,最终落得臭名昭著。
说这些不是为某些教师的错误辩解,也不是为某些教师的错误开脱,更不是为明明犯有错误的教师打掩护。
事实上,教育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人员良莠不齐,难免有一些处事不力之辈,也难免有一些败类,但那只是一小撮,并非全部,大可不必把矛头指向全体教师,使得整个教育界蒙羞呀。
我在这里重提这句话带给教育界的影响,并不是完全否定这句话。
这句话固然有其积极意义,比如:它可以促使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全人类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另外我认为如果给这句话加上一定的前提,如在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按照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生理特长等,有针对性地培养,也许这句话完全正确、无懈可击。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陈鹤琴说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此语一出,满堂喝彩。
这句名言出自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
这句话,最初只是陈鹤琴先生用以自勉的一句话,本义是希望老师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珍视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可能陈鹤琴先生自己也没想到,这句话被部分教育管理者“断章取义”,当成了苛求老师的金科玉律,一竿子打倒一大片一线教师。
平心而论,当初陈老先生提出这一观点时,绝不会想到日后会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巨大困惑和烦恼,甚至是深恶痛绝。
我认为,他提出这一观点的初衷是从学生的可塑性和教师的局限性出发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上都有闪光点,这些闪光点一但得到发扬光大,就有可能成就他的一生。
而教师由于受性格,学识,方法,能力及教学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得到全面发展。
倘若如我猜想,那么陈老先生的观点也不无道理。
现在之所以让老师一提起这句话就心生厌恶,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了有关部门的个别人,社会上一些人和个别家长对教师的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和能力的一种绑架,把学生没学好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老师身上,让老师特别是一线老师苦不堪言。
这极不公平,也毫无道理。
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希望大家不要再用这句话去绑架老师了,我们只想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教书,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育人。
2“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自谁口,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另一个说法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霍夫斯基说的。
但都没有找到充足的依据。
其实这句话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态度。
首先看这句话更多的是用于哪些场合?这句话被引用,大都是某些教育名家,或者学校的领导校长们。
那么大家应该明白,这句话适用于激励老师的。
它的落脚点在于“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不在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与名师共成长——参加晋江市名师讲堂第十九期活动心得体会
与名师共成长——参加晋江市名师讲堂第十九期活动心得体会2014年3月22日,我和两位同事到晋江实验小学学习。
这次市里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名师李贵玉老师来为我们上一堂课《两只手套》和开讲座,在讲座一开始,李贵玉老师说了一句令全场老师震惊的话,她说:“台湾的学生是气体,而大陆的学生是固体。
”这一句话深深地引发了与会老师的思考,包括我,也在想:李老师怎么会这么说呢?我并不觉得我们班的学生思维能力差到哪里去啊!我想大声的说:我们大陆的孩子并不比台湾的孩子差,我们大陆的孩子也是气体,可是,这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我只能静静的听着李老师一字一句敲打心脏的声音。
李老师说:之所以把大陆的学生比作固体是因为大陆的学生背负了太多背不动的知识,在台湾,一个学期的课程和我们大陆半个学期的一样多,可见,大陆学生的学业压力有多大。
李老师说,台湾的老师都奉行着这样一句话:对学生的缺点不要浪费一秒钟,对学生的优点要加以理解和分析。
这句话,引起了在场老师的静默,是啊,想想自己在教学中,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个小小缺点所蒙蔽,很容易就忽略了学生的天真烂漫和对未知事物所带有的好奇心。
很可能,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就能给学生带来轩然大波。
这种波浪它可以是鼓励性的,但也可以是毁灭性的,这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们作为教师面临的一个选择。
李老师说,作为老师要教给小孩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在现代社会最便宜的就是知识了。
而小孩的能力取决于他的创意,只有创意才能养活自己。
而我们教给学生的恰恰缺少这创意,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教学生、怎么教、教什么?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没有答案。
因为课堂不是单项式,老师丢一个球出去,只有一个学生接,而这个学生又把球丢还给老师而不是传给其他同学。
所以说,我们到底要如何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呢?只有同才相互学习,彼此聆听,才会有创造。
在课堂上,我们都以为学生怕老师,大错特错,最怕学生的其实是老师。
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记得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
现在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争论。
我想,陈鹤琴当初说这话时,一定不会引起误解的。
因为任何话都有特定的含义。
陈鹤琴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他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换句话说,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但问题在于,现在一些教育者――特别是一些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教育者,把这句话当成教训老师的“绝对真理”,于是,便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感,进而引起了争论。
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
”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时;第二,“好”的标准不是一个标准,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里的进步可能是综合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
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
道理很简单:无论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就是要让一部分学生被淘汰,即被“教不好”――都教“好”了,还怎么“选拔”?即使抛开考试评价不说,就以思想品德教育而言,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呢?理论上好像是这样的。
因为任何人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谁也不会从娘肚子里带来一身恶习。
但问题是,我们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而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
如果绝对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为什么会出现学校之间的“生源大战”呢?既然“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还抢什么“优生”呢――而且是不择手段地抢?我一直坚信,教育不是没有作为的。
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
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认为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
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
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
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学生满意,喜欢听! .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
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
Langzi很赞同,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
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
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你如何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
(5.2)第十一题:
你如何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
【参考答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强调的是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是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告诫我们每一位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可教性,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学生进了学校,就是进入了一所锤炼意志、锻炼品格、增长智慧的大熔炉,老师是炼钢人,学生要百炼成钢依靠的是老师的教育。
老师的品格、知识面、智商、情商以及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这些都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但是当前仍然有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没有从自身查找不足,也没有从根源上帮学生找到问题所在,而是一味地认为这个学生无可救药了,甚至给很多学生打上坏孩子的烙印,让很多学生在“我是坏孩子”的阴影里沉沦,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甚至让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
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一方面这里的“好”不仅指学生的考试成绩。
一个人,不论其知识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就是优秀的人才,教育应该是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另一方面教师要谨记自身使命,真正负好教书育人的责任,从实际出发,把握和遵循人才成长的科学规律,用系统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注重因材施教,要鼓励“人尽其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
有一句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你怎么看?
有一句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你怎么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初是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的,后来被教师们广泛引用,并且衍生出许多版本,如“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等等。
这句名言所要表达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
随着这句话的广泛流传,教师们对它的理解也存在许多争议:有人认为这句话说得对,是至理名言;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抹杀了教师的辛勤劳动,把学生的问题全部推到了教师身上,觉得很委屈。
我认为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辩证来看。
第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指学生的本质都是好的,是可塑的。
从陈老先生的观点来看,“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
因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这样的理念,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认为有些学生是坏学生,就对其恶语相向或放任自流。
第二,“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反思自己的问题,不要出现问题就推脱说是学生不好。
最后,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要本着辩证的态度,还原到适当的语境中去认识,切不可僵化地理解,更不能偏激地认为这句话是将学生的问题全部推到教师身上,抹杀了教师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将这句话作为勉励自己的箴言,以学生为本,不断反思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感言一句话
教师感言一句话1、“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激励着我;“当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
”这句话影响着我。
2、拥有一颗平常心,做孩子的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的源泉。
3、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教育,发现并按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
教师不应拘泥于前人,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都应将自我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洞察之中,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
4、将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心灵窗户一扇扇地打开,让生命脉芽破土而出,让智慧的火花流光溢彩。
5、在你小的时候你总羡慕大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管。
可当你长大了反而觉得不是想干什么都能干的。
6、看似美丽壮观的东西,其背后也许是灾难。
7、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
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8、每节课下课前,拿出3-5分钟时间对整堂课的内容、意义、学习效果等做个归纳和总结,会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借此引起学生对后续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永久兴趣。
9、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个学生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只有让每一片叶子汇聚在一起,这棵大树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10、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
他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使他们成为能继承老一辈的事业、延续社会发展的新一代。
11、“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
教师应该是火柴、打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
12、虽然年纪在我们中不算最大,但是却像大姐姐般照顾我们每一个人。
还有她严谨的做事态度,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争取做到最好,这是对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她身边的人要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我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
时下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强烈的争论。
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本人不揣浅陋,姑且发表下个观点: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教育家陈鹤琴说这句话无疑是中肯的。
语文上在理解上的要求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意思无非是说,一句话的理解要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
老教育家陈鹤琴作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儿童教育结构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研究、关注的领域自然是儿童教育。
对于儿童,只要没有智力障碍,估计一般人,尤其是其父母,一定是满怀期待的。
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从托儿所到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谁敢断言他“教育不好”?估计没有哪一个人敢下这样的结论。
究其原因,当然很明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充满着无限希望。
究其深层原因,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更有他的道理。
作为我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是这样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孟母三迁”、“燕山教子”在我国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两则历史故事吧,从中不难看出:在提到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时,这部传统的启蒙教材首先提到的“老师”是父母。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
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活中常常有朋友讲述这样的故事,讲自己总希望能够摆脱家庭的影响,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父母很相似,我们不仅长的像父母,连性格、行为和习惯,都和他们紧密相连,恰恰说明父母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任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最新)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教师日记不你象我们传统意文上理解的日记,老师的日记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教学反思、听课记录等。
这些本身就是对知识的积累。
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新鲜的、紧扣时代的信息,使教学生机盎然,收效颇丰。
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和再现,离不开平时的日积月累。
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具有长流活水。
那么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知识积累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见解。
1、教师个人一线教学、教育资料的积累。
这方面包括每学年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测试试卷等。
其中备课笔记可把其中教后感重新按课时整理出来,并附一些教学后记,这对以后的备课作用很大:听课笔记、观摩课教学资料可拆成活页,与对应的教案订在一起,作为下次自己改进教学的参考;每次测试试卷标明测试情况: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
学生失误较严重的题目标注符号并分析原因,以利于以后教学测试中对照、借鉴、提高。
2、学生学习情况的积累。
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某些教学手段乐于接受、对某些问题总是疑惑不解、对某些知识点总产生思维定势等对以后教学工作有用的信息应及时记录下来,并附上所采取的解决方案。
学生学习情况中另有一项具体工作不容忽视:学生平时常错题、易失误题,或教者遇到重量级题目,要按章节分成版块整理成“错题集”或称之为“教学备忘录”,这对以后的教学是不无裨益的。
3、常读书看报时的积累。
读书看报、阅读专业刊物,会遇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应及时做好积累工作,不断丰富自己的资料信息库。
总之,长期做好知识积累工作,一定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日臻完善,并使自己较快成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
《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读完这段话,我的感情是复杂的,想要发几句感慨,却又无从谈起。
会教不会教的老师区别
会教
不会教
1 复杂教材教简单 简单知识教复杂
2 难学知识教容易 容易的知识教难
3 上课跟着学生走 牵着学生跟老师走
4 自己悠闲让学生忙 让学生没事自己忙
会教
不会教
5 让学生自己发现 把自己的答案端给
和总结
学生
6 把时间尽量留给 喜欢自己滔滔不绝 学生
7 敢于让学生质疑 怕课堂节外生枝 问题
我们的课堂:三变五让
三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学生主动参与
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
五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
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
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
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15 课堂关注后进生, 满足于大讲堂,谁
课下个别辅导
会谁不会心里没底
16 目标明确,围绕目 目标模糊、空洞, 标层级性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散乱 过程流畅
2017年高考考纲:四层 四翼
四层考查目标:立德树人出发,结合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 价值。
四翼:基础新、综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
四层考查目标:立德树人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必备知识、关键 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必备知识:基础性和通用性知识。
关键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科素养: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所学知识和技 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 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 精神。
8 教后反思当课堂 下课后万事大吉 的延续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一说出自有名教导家陈鹤琴老师长教师.这应当是他的主要教导理念之一. 如何懂得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应的是学生不雅——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导对象,起首要承认他是可以教导的,是可以经由过程教导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成雕”的.这是准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合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惟进修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成能的.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本来基本上有所进步,就应当被以为是“教好”了.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良人才,多半成为及格国平易近,就应当被以为是“教好”了.“教好”是一个进程.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克不及“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克不及“教好”.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尺度;今天有进步,照样没达到“好”的尺度;但保持下去,不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尺度.这个进程,是“教授教养相长”的进程,既是学生不竭进步的进程,也是师长教师不竭进步的进程.稍懂逻辑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教导学.教导心理学都告知我们,学生的成长是受家庭教导.黉舍教导.社会情况及传媒和错误等诸多身分的影响的.假如给我们教导的是一个清洁的学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教好的.但问题是,我们教导所面临的不是一张清洁的白纸,而是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涂过很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从新画出俏丽的画儿,不是不成能,但无法包管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师长教师,并且是最主要的师长教师(我们本身均有如许的领会,即跟着年纪的增加,会发明我们本身越来越像本身的怙恃,而不会发明本身像某个教师),是教导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临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在此情况下有几个教导者能把这些学生教成所谓的勤学生呢?还有,对这个“好”字该若何来懂得呢?什么叫“教不好的学生”?勤学生的尺度是什么?我以为一个勤学生的尺度就是依据本身天资,在学业上尽本身所能,具有健全人格,未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效的人.一个学生能被教成如许的话我以为就算是教好了.可是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太高的请求: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应当德智体美劳周全成长,恨不得个个才干横溢,品格崇高.不然立刻被指为“不会教的师长教师”.教师仿佛成了神,无所不克不及,能点石成金,化腐败为平庸.如果如许的话,中国岂不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教师将作为推进社会进步,人类成长的决议力气而被载入史册.新课程尺度明白指出:不合的学生应当在教导上得到不合程度的成长.什么叫不合程度的成长,是否是如许懂得的:就是许可差别的消失.一个学生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但取决于黉舍教导,家庭教导.社会影响也起很主要的感化.试想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除非未来科技蓬勃给他做个脑科手术,再有本领的师长教师也难以将他造就成一个优生.一个家庭情况良好,家长本质低下,加上社会上不正之风的陶冶,一个小孩在如许的情况下靠师长教师的几句说教就能成为品格崇高的人,这可能吗?也太高估教师的才能与感化了,让师长教师承担了他不应当承担的义务.假如按照这个逻辑,某些社会残余也是接收过教导的,算是“不会教”的师长教师教出来的,今后在量刑的时刻是否也要穷究他们当年任课师长教师的义务呢?想到这里毛骨悚然.在这里要解释的是这些学生之所以不优良,是天资情况造成,属朽木不成雕也,非教师之过.我国的大教导家孔子,平生弟子三千,一般的也不过有七十二圣人,其余的还不是天资平淡,无才无德吗?照如许盘算,成才率也不高啊,可是这其实不影响孔子成为大教导家.工场还许可必定的次品率消失,为什么在比临盆产品不知庞杂若干倍的教导上消失教不好的学生就对师长教师大加责备呢?一位教师平生桃李很多,再有本领,也总有教不好的学生.有教不好的学生.消失测验成绩不好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怎么能以这个来作为责备师长教师的托言呢?再则,什么叫“不会教的师长教师”.既然每个师长教师都能领到“教师资历证书”,国度都承认他是一个及格的师长教师了.假如你还以为他不及格,你就去责备有关部分把关不严吧.我想,做一个特级教师生怕很难,但做个通俗及格的教师还不至于有多灾吧.可是及格与否不是由教师本身说了算的.在应试教导之风愈演愈烈的今天,权衡一位师长教师利害与否的尺度已经被简略的量化,仅仅就是你所教的学科的平均分的排名.若干教师为了证实本身是“会教”的师长教师,废弃本身进修进步的时光,将大量的时光与精神用在若何进步班级测验分数上,甚至不择一切手腕弄虚作假,为此失落臂本身的良心.失落臂学生的本性,失落臂学生的推却才能,失落臂学生的周全成长,目的只有一个:分数.在如许功利下师长教师与学生都成了分数的奴隶.完整变节了教导的本质.什么是教导?它应当是以工资中间,以进步人的本质,造就人的健全人格为动身点的一种社会运动.假如我们造就出的学生仅仅是一些善于测验而轻微缺少做人的主要素养,有才无德,作为材能用,作为人甚忧.我们的国度还有愿望吗?这一切错岂非要往师长教师的头上推吗?怎么才算一个“会教的师长教师”?那么敬请有关部分制订一个具体的可操纵的尺度,最主要一条:允不许可有落后生计在.因为这关系到师长教师“会不会教”的原则问题.不然在班上消失落后生,总体成绩上不去,那这个班所有的任课师长教师都成了“不会教的师长教师”了?岂非他们就是不及格的师长教师了?作为教师,干着繁琐的劳动,领着菲薄的薪水,无穷地透支时光与精神,承担着“没把学生教好”的义务,还有来自家长,来自教导主管部分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过活如年,苦苦煎熬.看来要做不被人骂的师长教师,在教勤学生方面你是不成能的了,你只有为教导事业献身这一条路可走了.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这句话是异常不客不雅的,是一个病句.可以修正成“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按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这句话来说既然可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 那就可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大夫”;那就可以说“没有打不赢的战,只有不会打战的将军”;那就可以说“没有改革不好的罪犯,只有不会改革的教官”;这句话不知被若干引导挂在口头上,大会小会复述一遍又一遍,直说得我们当师长教师的愧汗怍人.说这话的教导上的引导包含黉舍的引导,岂非说你们不是教师出身的?岂非说你们在一线当教师的时刻你所教的学生都教成才了?你们都把每个学生都教好了?实际的黉舍,有几个黉舍引导所教的科目成绩都比一般的教师成绩好?有几个是因为把学生教好了被选拔为引导的?教导部分提出让黉舍引导以教授教养指点教授教养,请问:有几个引导真正的懂得教授教养?既然你们都不克不及包管每一个学生都相符“好”的请求.那么请问:为何要把连本身都做不到的工作强加到我们一线教师的身上?每当成绩消失滑坡,每当统考检测颁布分数分列名次,引导的这句圣经一样的标语就会响起在师长教师面前.就会开什么“锅底会”让师长教师检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这句话,很显著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的,在为学生辩白.当然,在常识的占领量以及教导教授教养艺术上,教师优于学生,教师应当答疑解惑,全力帮忙学生,使其达到“好”的请求.但是一味倾向学生而疏忽了教师主体性及情绪诸方面的请求,就不免难免有些偏颇.只要有点教授教养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把一个充满童稚的顽童教导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仅仅依附教师是不成的.它是家庭.黉舍.社会三方配合尽力的成果.家庭是孩子全部教导链中的第一环节,假如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将给孩子平生的教导带来异常大的影响.很多家长以为,只要把孩子送进了黉舍,孩子就会成才了,至少成才有望了.甚至有的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了黉舍就是为孩子请了几个在校的全职“保母”,一切工作家长都不须操心了.更有甚者,当孩子读了几年书后竟不知孩子在读几年级了.试问这是当师长教师的义务吗?社会中的很多不良现象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教导好一个孩子不但仅是黉舍师长教师单方面的义务,而应当是家庭.黉舍.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联合.一味的把这种义务推辞到师长教师头上是不合理的,也是于事无补的.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这句鄙谚虽说异常通俗,万事万物不成能绝对一样,人也不破例.科学家都不克不及不承认,人的智力生成就有不同.一个班级岂非就没有智力低下的弱智儿童吗?这些其实不是在轻视这些孩子,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才算把这类孩子教好呢?教成什么样才算好呢?面临这些整洁不齐的学生,我们应若何把他们教导成站在统一路跑线上的学生呢?要不然,我们的师长教师又没教好了.每年进重点高中的指标是有限的,每年的高考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大学.况且大学也有“一本”.“二本”之分的.我们巨大的教导家孔子也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要不然他为何倡导因材施教呢?他的三千学生也只出了七十二圣人吧?我们没有几小我能比上孔夫子白叟家吧?对师长教师的高尺度.严请求,这些都不为过,也是合法合理的请求.谁叫我们是师长教师呢?谁叫我们干的是太阳底下最辉煌的职业呢?谁叫我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呢?教导学生,是师长教师的职责,是当师长教师的本份,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请求.作为每一个教师有谁不想把学生教好呢?师长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那么他的精神是有限的.由家庭.社会所承担的那部分义务,师长教师不成能承担得了.也许,就教导部分的引导设身处地的为师长教师想想,请不要再说什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长教师”了.。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关键字:教育学生教师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教育界最流行的名句,还有等同的一句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
教师们对此并不一致地赞同。
反对者认为,如果学生都能教好,那为什么国家要设这么多的监狱?人根本不会犯罪;即使有人犯罪,还不把罪犯送到学校里,交给教师?如果学生都能教好,那如果给你一批白痴,你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吗?赞同者认为,这句话找不到任何差错,教育经验告诉人们,一些被人认为教不好的学生,经过好教师的精心教育,真的教好了,还成了著名人才。
这句名言究竟是对还是错?1. 永不放弃是教育的真谛任何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时限、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
学生进入某一学段学习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行为习惯。
他可能基础差,行为习惯差。
教师接收到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起初想尽办法转变他,让他从基础抓起,从行为习惯抓起。
如果教师的努力能够使学生转变,学习和行为习惯有明显进步,教师就继续努力,使学生不断进步,直到使学生成为好学生。
如果教师的努力使学生没有取得明显进步,学生依然很差甚至更差,教师就会泄气,并认为,此学生是教不好的,最终,教师不得不放弃努力。
教师放弃努力后,教师给了学生以消极暗示,学生自认为自己很笨,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学生自己也放弃努力,从而成为真正的教不好的学生。
一个学生,在某个教师看来是教不好的,另一个教师却把他教好了,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因此,学生是否教得好,跟教师的教育能力、努力、条件有关。
对于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学生,确实不存在教不好的道理。
但是,如果智力、身体、心理存在问题,应另当别论。
教师不能用残疾人难以培养为天才来证明世界上确实存在教不好的学生。
如果把一个恶贯满盈的犯罪学生,在三年初中阶段,把他培养为一个被公认的人才也是不切实际的,尽管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使他改掉坏习惯、不再犯法犯罪,在三学年里学完规定的课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培养目标不要过高,一般还是做得到的。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
这应该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怎样理解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
这是正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不同的学生千差万别,让他们思想学习各个方面都齐步走,是不可能的。
就短期说,只要每个学生都在他们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就长期说,教的学生部分成为优秀人才,多数成为合格公民,就应该被认为是“教好”了。
“教好”是一个过程。
一方面,昨天没有“教好”,不等于今天不能“教好”;今天没能“教好”,不等于明天不能“教好”。
另一方面,昨天有进步,还没达到“好”的标准;今天有进步,还是没达到“好”的标准;但坚持下去,不断进步,就能达到“好”的标准。
这个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是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的过程。
稍懂逻辑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都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是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传媒与同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的。
如果给我们教育的是一个干净的学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教好的。
但问题是,我们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干净的白纸,而是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涂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最重要的教师(我们本身均有这样的体会,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我们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而不会发现自己像某个教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在此情形下有几个教育者能把这些学生教成所谓的好学生呢?还有,对这个“好”字该如何来理解呢?什么叫“教不好的学生”?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个好学生的标准就是根据本人资质,在学业上尽自己所能,具有健全人格,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用教育良心做良心教育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说的。
他的本意是这样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学生观,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
要相信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要以百倍的耐心去教育学生,要静等花开。
任何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教育的,是可以通过教育使他成长进步的,不是“朽木不可雕”的。
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教好”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对学生要量体裁衣,精准施策。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教育良心,促使我们做良心教育。
李镇西说:“这句话如果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
作为教师,必须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学生观,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还要牢固树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教师观。
学生不会,教师也要自我反思:是教学方法不对,还是讲授方式不佳,还是学生学情把握不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32个建议
1.善教的老师能把复杂的教材教简单了;而不是把简单的知识教复杂了。
2.善教的老师能把难学的知识教容易了,而不是把很容易的知识教难了。
3.善教的老师上课跟着学生走;而不是始终牵着学生跟着老师走。
4.善教的老师自己悠闲让学生忙;而不是让学生没事自己忙。
5.善教的老师希望听到学生的独立见解,而不是生怕学生的回答跟老师预想的答案不一样。
6.善教的老师不怕学生答错了;而不是生怕学生答错了。
7.善教的老师喜欢对学生说:“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而不是总是说“谁来回答?”
8.善教的老师让学生自己读书去发现.总结,而不是把自己的答案端给学生。
9.善教的老师心里始终装着学生;而不是心里只有教案。
10.善教的老师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而不是喜欢自己滔滔不绝。
11.善教的老师敢于让学生质疑问难,而不是生怕课堂“节外生枝”。
12.善教的老师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只关注学生“掌握了没有”。
13.善教的老师尊重并珍惜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而不是总是把学生看得什么不懂。
14.善教的老师重视问题的思维价值,而不是追求学生的脱口而出。
15.善教的老师把教后反思当做课堂的延续;而不是教完课就“完事大吉”了。
16.善教的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只满足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现成的答案。
17.善教的老师让学生去发现、纠正老师出现的错误知识;而不是把自己教错的东西悄悄改掉。
18.善教的老师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而不是千方百计让学生配合自己。
19.善教的老师常常装作不懂;而不是不懂装懂。
20.善教的老师抓重点,抓关键;而不是面面俱到,漫天刷糨。
21.善教的老师教方法,教习惯;而不是只教知识,教答案。
22.善教的老师教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千方百计效仿别人。
23.善教的老师思路清晰;而不是领着学生转迷魂阵。
24.善教的老师吸收优秀教法的思想精髓,课堂上灵活应用;而不是学习优秀教法的皮毛,课堂上照搬别人的套路。
25.善教的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读书、发言,从中寻找教学的良机;而不是瞅着学生读书、发言的空当去忙自己的事情。
26.善教的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思维,及时点燃那些思维的火花;而不是只关心学生的回答是否完整。
27.善教的老师期待潜心读书后的深度思考;而不是满足于摘取文
本的对答如流。
28.善教的老师作业卷子当天批、当天评、当天改;而不是作业、卷子做完了就没事了,做的对错不知道。
29.善教的老师课堂上关注后进生,课下个别辅导;而不是只满足于大堂讲,谁会谁不会心里完全没底。
30.善教的老师不仅带领学生学习知识,而且重视学生书写、表达等方面的习惯养成;而不是只管学生的答案对还是不对。
31.善教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类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作业;而不是作业布置一刀切。
32.善教的老师对学生说;这道题是有点难度,不要焦急,把题目再仔细读读,还不会的话,咱们再一块儿来研究研究;而不是对学生说:怎么这么笨呀,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