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防患于未然》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一、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二、教案重点:认清犯罪危害及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三、教案难点:自觉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四、教案方法:讨论法、讲解法、例举法。
五、课前准备:教师:①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和素材。
②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分析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及矫正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③查找并阅读《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
学生:①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
②检查自己是否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如存在,该如何做。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板书设计:见教案过程。
八、教案过程:第三框防患于未然(板书)导入:活动一:游戏“词语组句”出示三个词语:“违纪、违法、犯罪”,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语说出一句话,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四组依次进行。
活动二:大家来想一想:陈某违法犯罪的原因案例分析“陈某滑向犯罪深渊”。
(见教材第97页案例)以陈某滑向犯罪深渊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①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后滑入犯罪深渊的原因是什么? ②结合陈某的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③用“违纪、违法、犯罪”三个词语谈谈陈某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小结: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
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潭。
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活动三:大家来说一说:小迪违法犯罪的危害开展课堂竞赛,让学生分组围绕“小迪犯罪案例”展开讨论:①指出小迪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有哪些?②列举身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说说犯罪的危害。
《防患于未然》教案(精选3篇)
《防患于未然》教案(精选3篇)《防患于未然》篇1第三框题防患于未然(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学生分析】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违法犯罪现象深恶痛绝,且能做到遵纪守法。
但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原因和家庭教育的不当等,导致少数未成年人沾染不良行为,如目无组织纪律,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旷课、夜不归宿;欺侮低年级学生,甚至抢劫偷盗,看黄色录像。
还有一些中学生给老师起绰号,动辄以出走、逃学威胁家长,有的则满口脏话,动作粗野,行为不端,还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而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更是与日俱增,这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危害,如不矫治极易滑向犯罪的泥潭。
而要远离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不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更重要在于青少年本身。
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它们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恶果,并且一定要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综合设计思路】以一则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导致失足的具体事例,引出生活中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违法犯罪,并进而通过寻找不良行为的活动,及反思不良行为的危害,体会道德水平与守法观念之间的联系,再通过现身说法,及扫雷行动,提出要加强自我防范,防范于未然,最后通过写,把法制观念由思想转化为切实的行动。
活动一:新闻直播寻找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具体案例以新闻直播的方式展现在同学面前,提醒同学注意到自己的不良行为。
活动二:火眼金睛寻找校园中,身边的同学或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通过这一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体验不良行为的危害,从感情动机上避免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对他人的危害对行为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传播淫秽读物其他(学生举例)活动三:现身说法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将自己在课外寻找到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导致违法犯罪(少年犯)的案例,在课堂上讲述,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动手获取信息,可以让学生得教训、获教益,深刻体会自身的良好道德行为与遵纪守法之间的联系。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通用3篇)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通用3篇)《防患于未然》篇1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成长中的我”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清犯罪的危害,感受法律的尊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做知法、守法的人。
(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辨是非,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
三、学情分析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违法犯罪深恶痛绝,能做到遵纪守法。
但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不当,特别是中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导致少数中学生沾染不良行为,如不矫治极易使他们滑向犯罪的泥潭。
四、教材分析本框由“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两目组成。
第一目:“认清犯罪危害”主要介绍犯罪的危害。
首先,通过中学生陈某由好学生逐步陷入犯罪泥潭的事例,说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可见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通过小迪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对社会、他人、家庭和自己造成了巨大危害。
最后,指出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主要介绍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等内容。
首先,从一个学生改变了爱占小便宜毛病的事例,引出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其次,简介了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通过检查自己有无不良行为的活动,提醒学生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最后,设计了以角色扮演方式写一封回信的活动,引导学生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纪守法。
五、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防患于未然》教案
〈防患于未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防患于未然;加强自我防范;道德水平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教学要点:二、重、难点:防微杜渐三、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校本资源四、教学过程有谁知道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指名学生讲述。
蔡桓公是病死的吗?说说你的看法。
由此导入本课内容-----防患于未然活动一:案例分析小迪是独生子,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的疼爱。
上初中后,经不住诱惑,沉迷于黄色网站和光盘。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竟发展到伙同他人拦路抢劫、强奸,不到16岁就被判刑。
出事后,他的妈妈经不住打击,精神失常;爸爸因心绪不宁而出车祸;姥姥因痛心犯脑溢血而亡。
奶奶说:“他不仅害别人,也害了自己和家人呀!这么好的一个家,哪个人不羡慕啊?可他。
”1、思考(1)从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等方面分析小迪犯罪所造成的危害(2)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学生议论交流。
3、评价小结:我们正处于未成年阶段,受到国家司法的特殊保护,但是,我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我们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滴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日前在南昌说,从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9月19日新华网)——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增长率,超过了令不少国人自豪不已的GDP增长率。
七年级下册示范教案(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下册示范教案(防患于未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范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思考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防范知识:如何避免意外伤害、如何防止溺水、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等。
2. 自我保护技能:紧急呼救、简单的急救措施、火场逃生等。
3. 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不触电、不吸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范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难点: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思考和应对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教学素材(案例、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急救包、灭火器、安全标志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操场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防范意识的重要性的思考。
2. 教学环节一:讲解防范知识,如如何避免意外伤害、如何防止溺水等。
3. 教学环节二:传授自我保护技能,如紧急呼救、简单的急救措施等。
4. 教学环节三: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5. 教学环节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防范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整理笔记。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3. 下一节课前,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关于防范知识的演讲稿,进行课堂分享。
八、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笔记和演讲稿,评估学生对防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七课第三节《防患于未然》教案(9)
防患于未然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犯罪百害而无一利,从内心深处憎恶违法犯罪;欲望面前,理智地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重视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矫正不良行为。
2、能力目标:理解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行为的好坏,从小事做起,加强道德修养;理解犯罪的危害,逐步形成自觉依法律已的观念;初步培养自我分辨、自我控制、自我践行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知道犯罪的危害和后果;知道自我防范应从矫正哪些不良行为做起。
二、教学重点: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犯罪的危害三、教学难点:道德品质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充分享受学习。
教师精心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三、防患于未然(板书)屏幕显示:审判马加爵杀人案师:马加爵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后来竟论为杀人犯,残忍地杀害了同学,我们今天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学生阅读:陈某案例屏显:1、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什么走上犯罪之路?2、他也有过知耻心理,为什么还是滑向犯罪?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分组讨论:三—四人一组,教师参与。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归纳:①造成陈某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学校、社会,但是主要原因是自身的道德水平低下和法纪观念淡薄,应鼓励学生多样的答案。
②是逐步发展的过程,由一些不良行为发展而来。
学生阅读讨论小迪案例:分大组分别讨论归纳对社会、家庭、对自己的现在,对自己的将来的危害。
我会填:上黑板贴标签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将所归纳的相应危害分类贴在小黑板上面,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我会说:组织小辩论,辩题是:我们中学生处于未成年阶段,犯了罪也无所谓,正反两方进行说辩论,(因为有上面危害的归纳,因而,大家都能认识到:犯罪有危害性,但是,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什么责任,则比较模糊)。
屏显:法律链接,除课文上的,还加上刑法第八条第四款。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七课第三节《防患于未然》教案(1)
课题: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课前准备:教师搜集制作相关的典型视频及音频材料,并进行编辑插入幻灯片,有电影《少年犯》插曲《心声》,录像《小强的后悔人生》,视频截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公民。
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三、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电影《少年犯》插曲《心声》教师:请同学谈谈歌曲表达了少年犯怎样的心声?学生:悔恨、追悔莫及等等。
——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避免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二)教师出示目标思考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2、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避免违法犯罪?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第一目:认清犯罪的危害活动一:案例分析教师:播放视频《小强的后悔人生》附文字材料:小强:初二学生,经常逃课,夜不归宿,吸烟喝酒,跟哥们儿进歌厅泡网吧;为此曾多次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后来,钱不够用,发展到经常赌钱,还拦截同学索要钱财,经常书包里带刀具,他觉得好玩还可以防身;为此曾进过派出所。
有一次,在教室因与同学发生争执,怒气冲冲,脑子一热,拿起刀就捅,结果使他人致死。
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10年,关进少管所。
教师:请同学结合视频分析小强违法犯罪的原因。
小强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
学生:由违纪—违法—犯罪。
说明了——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心理不健康),就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防患于未然教案
感受法律的尊严之防患于未然南门学校陈少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清犯罪危害性,不仅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给家庭,给自己带来灾难。
所以要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2、教学难点:分析不良行为危害,共同探讨矫治方法。
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式(实践)学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温故导新生活离不开规则生活中规则有很多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法不可违违法行为(行政、民事和刑事)法律责任(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是等违法犯罪,受法律制裁后去悔不当初?还是事先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走上违法犯罪之路?答案是肯定的。
(板书:防患于未然)2、存疑阅读犯罪有何危害?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违法犯罪?犯罪是怎么来的?怎样才能防止犯罪的发生?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年龄还小,不会违法犯罪;又受司法的特殊保护,即使违法犯罪也不会受到处罚的。
3、新课传授活动1、案例研讨(陈某的故事)设问:(1)陈某伙同他人抢劫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结论:犯罪行为。
(2)陈某的行为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结论:危害极大。
(3)我们应如何对待陈某的这种行为?结论:我们要懂得:犯罪对自己、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
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活动2、案例研讨(陈某的故事)设问:(1)你身边有这样的未成年人吗?你知道他们犯罪的原因吗?试绘制陈某走上违法犯罪的路线图。
(2)陈某走上违法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结论:说明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7.2《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上7.2《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防患于未然》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和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但对预防违法犯罪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可能还比较陌生。
同时,学生可能对案例分析感兴趣,但需要引导他们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正确应对危险情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学会自我保护和正确应对危险情况。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应对危险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问题。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教学场地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预防违法犯罪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仔细阅读,提取关键信息。
同时,提出讨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应对危险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预防违法犯罪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性。
防患于未然精品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6、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吸食、注射毒品; 8、吸食、注射毒品;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从中的到了什么启示? 从中的到了什么启示?
要远离违法犯罪
一、认清犯罪危害
思考四: 思考四:我们身边的诱惑很多 , 只 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才能避免走 过上健康、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过上健康、幸 福的生活。 福的生活。那么青少年应如何加强 自我防范 , 预防违法犯罪 ?
二、加强自我防范
(一)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1、你如何看待小张的行为? 、你如何看待小张的行为? 2、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 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公民,我们应自觉树 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 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 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 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 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七年级政治《防患于未然》教案
七年级政治《防患于未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认清犯罪的危害。
2)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的道理。
2.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教学重点】不良行为及犯罪的危害,如何自我防范。
【教学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防患于未然(板书)一、认清犯罪危害(板书)第一环节:认清犯罪危害1.遵守法律,践行道德2.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
二、加强自我防范(板书)第二环节:加强自我防范1.做一个守法的人、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2.明确是非界限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怎样发展到犯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
第三环节:填表分析几种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对他人的危害第四环节:写一封回信学生选读所写信的内容,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上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老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时偷针,大时偷银”,“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俗话也讲“善不积不足已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无数事实都证明,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大错也是从小错开始的。
许多的人违法犯罪都是从交上了不良朋友或沾染了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谨慎交友,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巩固新课】说出你的收获: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防患于未然,通过学习,你有哪些主要收获?谈谈你对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的体会。
学生回顾并回答。
七年级下册示范教案(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下册示范教案(防患于未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识别危险信号。
2. 利用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安全防范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识别生活中的危险信号。
2. 学习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危险,保持冷静。
2. 培养学生自主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2. 角色扮演道具3. 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生命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危险无处不在。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识别危险信号。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危险情境,培养学生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应对危险的经验教训,提高自主防范意识。
6. 课堂小结:强调生命安全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安全防范活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安全防范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识别危险信号和应对危险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安全防范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危险信号?2. 学生是否掌握了应对危险的方法和技巧?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八、教学拓展1. 开展校园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安全防范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或警察局,增强他们对安全防范工作的认识。
七年级下册示范教案(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下册示范教案(防患于未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演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危险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果断。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演示法:教师或学生演示自救自护技能,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3. 实操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危险,提高防范意识1. 讨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2. 分享: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二课时:学习自救自护技能1. 演示:如何正确拨打紧急电话。
2. 实操: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止血等。
第三课时:火灾逃生与自救1. 讨论: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演示:火灾逃生演练。
第四课时:地震逃生与自救1. 讨论: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演示:地震逃生演练。
第五课时:水域安全与自救1. 讨论:水域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2. 演示:水域自救技能。
六、第六课时:户外活动安全与自救1. 讨论:户外活动中的常见危险及预防措施。
2. 演示:户外自救技能,如野外求生技巧、迷路时的应对方法等。
七、第七课时: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1. 讨论:网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及如何防范。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避免上当受骗。
八、第八课时:家庭安全与自救1. 讨论:家庭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及如何防范。
2. 演示:家庭自救技能,如电器火灾应对、煤气泄漏处理等。
防患于未然教学案——7.3
防患于未然教学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三框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不良行为及犯罪的危害,如何自我防范。
2、难点:真正学会自我防范,防微杜渐。
三、预习导航,梳理本课知识点学生看书独立完成作业(一)认清犯罪的危害1、阅读P97材料及正文部分内容分析一个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人的行为是受支配的。
、,就会的泥沼。
2、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如何?3、阅读P98材料分别从社会、家庭、自己等角度分析犯罪行为的危害或代价?(我们为什么不要犯罪?)(二)加强自我防范1、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P992、举例说明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哪部法律对此有规定P99—1003、填写P100表格4、我们为什么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吸取什么教训?)P100①社会是复杂的。
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开始的。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③自觉四、学生组内交流,展示成果,教师点拨五、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1、有些同学认为:“我年龄还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后也不受处罚,因此不用加强自我防范。
等以后出来工作再说。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不赞同这种观点。
①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②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③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2、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中,你观察到哪些不良行为哪些严重不良行为?(列出3件)3、严重不良行为是犯罪行为吗?4、、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你有何启示?1、启示:①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②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教案
防患于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防患于未然”的含义和重要性;2.掌握预防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防患于未然”;2.预防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防患于未然”的含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30分钟)2.1 什么是“防患于未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防患于未然”的含义和重要性。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2.2 预防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预防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避免溺水等。
2.3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例如,如何正确使用急救包、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逃生等。
3. 练习(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预防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总结教学经验,发现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思品七下《防患于未然》word教案
人教版思品七下《防患于未然》word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明白得不良行为可能进展为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①逐步形成自我操纵、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②初步学会辨论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初步学会运用自我爱护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感受法律的威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②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重点: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和严峻不良行为可能进展为违法犯罪,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难点:遵守法律与践行道德之间的联系知识链接:鲜花掌声背后----“我得到太多鲜花和掌声。
”1998年9月,谢力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导弹设计专业。
她早在高中时就入了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大学期间,她先后荣获“人民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还曾任大班副班长、小班团支书。
在案发时她任该校某学院98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及该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老师和同学们都一致评判她是一个热情爽朗、大方大方、学习优异、乐于助人的学生。
确实是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2001年3月22日17时许,谢力萍乘同宿舍同学不在之机,盗窃谭辛牡丹卡一张,后在该校园内的自动取款机分几次取走该卡内存款4500元。
“我的心理压力太大。
”当问到什么缘故会走上犯罪道路时,谢力萍说:“当时,在学校我心理压力太大,开始只只是是想跟同宿舍的同学开个玩笑,但后来就操纵不住自己了。
我明白自己的玩笑开大了,可我差不多无法收场了。
可能由于我往常得到了太多的鲜花和掌声,对自己太放纵了。
”谢力萍的辅导员秦老师说:“我感到震动。
她说自己压力太大了,确实是想找机会毁灭自己。
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在学生教育治理方面存在的欠缺。
”专家剖析:缘故:从大学教育的进展规模与速度来看:一方面,随着大学教育的开放,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增多,大学内部对学生的治理弱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学校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大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教育。
〖2021年整理〗《防患于未然》优秀教案
小组活动:找 让 学 生 畅 谈 收 播放
布置作业 汇报找到的逃生的路线,并说明理 出 逃 生 的 路 获,巩固课堂上 课件
由。
线
学到的知识,并
1.与家长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汇 报 找 到 的 完善家居的消防
2.完善家居的消防设施。
逃生的路线, 设施,达到防患
并说明理由。 于未然的最终目
的。
板书设 计
少消防设施。
自己找到的
下面我来考考你。
消防隐患。学
(师出示图)请猜猜它们代表什 生看课件
让学生评价本校
么?
3.学生谈预 的消防设施的设
消火栓、灭火器、警铃、消防水井 防 隐 患 发 生 置情况,并有针
都是消防设施。那么你知道的消防 方法。
对地提出自己的
设施还有哪些?
看图片:认识 建议,随后还对
(师随机补充,并贴相应的图) 消防标志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说,也可以参 受。
考 P76 那段话去理解。
那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消防隐患
呢?
看来大家的观察还挺仔细的。
有些地方也应该特别注意防 火,如:粮库、森林、木材加工厂、 家具店、加油站、煤气站。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多消防 隐患,那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些隐 患的发生呢?
让学生从多角度 找身边的消防隐 患,导向学生关 注社会,关
1.学生大声 让学生针对不同 播放
阅读讨论 看来大家想到的还挺多。人们增强 读出课题。说 的消防隐患找到 课件
了防火意识后,还设置了相应的消 出 自 己 的 理 相 应 的 解 决 方
防设施,如 P77 上的图所示。这是 解。
法。
一间小学的平面图,当中设置了不 2.学生说说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能力目标: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教学重点:认清犯罪危害从而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难点:自觉远离违法犯罪,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防患于未然。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探究法
一、导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违法行为,并且了解了犯罪的知识,那老师考考大家,抢劫是法律允许的行为吗?如果有人对他人实施了抢劫,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视频:临行前的告别)
过渡:大家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场景吗?
板书:防患于未然
目的: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违法犯罪的后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知。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武清体案件的思考
思考并讨论:1)武清体为什么被判处死刑?
2)他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目的:引导学生从犯罪对个人、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中,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抢劫是不劳而获思想的体
现,既是违背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
价极大,要远离违法犯罪;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过渡:武清体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死刑,那未成年人要是抢劫,会不会因为年龄小就不受制裁了呢?(观看视频:未成年人八大罪)
活动二未成年人犯罪会承担责任吗
思考:1)在刚才的视频中,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抢劫罪,还看到了一些犯罪行为,那要是未成年人有以上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吗?大家想不想知道法律对这些行为是如何制裁的?(观看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公益视频)
2)从刚才的视频中,大家知道了未成年人犯罪也是要受到制裁并承担责任的。
3)思考: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吗?
目的:知道未成年人犯罪也会受到惩罚,但不是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都要受到制裁;未成年人犯罪不同的年龄段处罚的力度不同;
树立法治观念,理解任何违法行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一
定的法律制裁。
活动三我们身边的未成年人
视频展示:未成年人盗窃。
思考:1)如果有人邀请你和他一起去做这样的事,你会去吗?为什么?
2)视频中的未成年人,你认为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目的:知道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对不良行为与一般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过渡:面对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了减少犯罪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国家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内容。
(PPT展示常见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活动四:看图片,填表格,剖自我
1)了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2)填表格:填写97页的表格。
3)检查自己最近的言行,在那方面要亮红灯?如何才能让红灯变成绿灯?
目的:深刻认识不良行为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活动五我该怎么办?
议一议:怎样才能预防违法犯罪?
目的:让学生明白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①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②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③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杜绝违法犯罪。
六、我的收获
1)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收获。
2)对重点内容进行回顾。
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七、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