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实验二过滤与反冲洗实验(修改)20101216(104室)
1、滤层内有空气泡时对过滤、冲洗有何影响?
2、当原水浊度一定时,采取哪些措施,能降低初滤水出水浊度?
3、冲洗强度为何不宜过大?
2、反冲洗过滤时,不要使进水阀门开启度过大,应缓慢打开,以防滤料冲出柱外。
3、反冲洗时,为了准备地量出砂层厚度,一定要在砂面稳定后在测量,并在每一个反冲洗流量下连续测量3次。
4、过滤实验前,滤层中应保持一定水位,不要把水放空,以免过滤实验时测压管中积有空气。
5、加药直接过滤时,不可先开来水阀门后投药,以免影响过滤水质。
四、实验步骤
1、对照工艺图,了解实验装置及构造。
2、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滤料层上的工作水深h,应基本保持不变。
3、将滤料进行一次冲洗,冲洗强度逐渐加大到12~15L/s·m2(或流量为520~650L/h),时间几分钟,以便去除滤料层中的气泡,冲洗完毕,开启初滤水排水阀门,降低柱内水位,将滤柱有关数据记入表3—1。
6、做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实验。测不同冲洗强度(3、6、9、12、14、16 L/s·m2)时的滤层的厚度,观察整个滤层是否均已膨胀。记录虑层的膨胀前后的厚度,将有关数据记入表3—3中。
7、做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头损失的关系实验。通入清水,测不同滤速(4、6、8、12、16 m/h)时清洁滤层顶部的测压管水位和清洁滤层底部附近的测压管水位,测水温。将有关数据记入表3—4中。停止冲洗,结束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过滤的原理及常用的过滤介质;
2.掌握过滤的操作技能,学会选取不同过滤介质对水的杂质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
3.学习实验室 WaterPro RO 纯水机设备及其过滤装置的结构原理;
4.熟悉RO纯水机反冲洗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和步骤
过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过滤介质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其中流动过程中的低压气体被捕获。
2.实验步骤
一、准备实验器材和过滤介质。
二、洗净实验用玻璃器皿和过滤漏斗。
三、将不同的过滤介质(如滤纸、砂子、活性炭等)装入漏斗,用样品瓶3次洗涤,将水样倒入漏斗。注意:稀释溶液不可倒太多,掌握用量。
四、过滤完后,用样品瓶接住滤液,观察颜色和透明度等特征。
五、使用RO纯水机设备,将水倒入过滤器并开启机器,观察RO纯水机的工作状态及水的处理后的纯度。
六、学习RO纯水机的反冲洗操作方法,按照反冲洗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三、实验操作要点
1.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过滤介质;
2.注意选用洗涤后的玻璃器皿等实验器材;
3.掌握样品倒入漏斗的量,避免过量稀释。
4.注意RO纯水机的操作规范,避免操作不当。
5.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6.遵守实验室行规与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安全。
四、实验内容及数据分析
1.不同过滤介质对水的过滤程度不同,可以根据过滤液的颜色和透明度进行初步判定。
2. RO纯水机处理后的水样性质更为纯净,适合实验室常用,可减小实验误差。
3. RO纯水机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冲洗,以清除过滤器中的杂质和污垢,并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
概述:
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通过过滤器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从溶液或悬浮
液中分离出来。反冲洗则是用来清洗过滤器,去除残留的颗粒和杂质。本实验
旨在探究过滤和反冲洗的原理和方法,并验证其效果。
实验材料和仪器:
1. 过滤器:玻璃纤维滤纸
2. 溶液:含有固体颗粒的水溶液
3. 反冲洗设备:水龙头和水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玻璃纤维滤纸放入漏斗中,用水湿润滤纸,使其贴合漏斗壁。
2. 过滤操作:将含有固体颗粒的水溶液缓慢倒入漏斗中,观察溶液经过滤纸后
的变化。
3. 反冲洗操作:关闭水龙头,将水管连接至漏斗下方的出口,缓慢打开水龙头,使水流通过滤纸反冲洗,清洗滤纸上的颗粒和杂质。
实验结果:
经过过滤操作,溶液中的固体颗粒被滤纸截留,滤液变得清澈。通过反冲洗操作,滤纸上的颗粒和杂质被冲洗掉,滤纸恢复原状。实验结果验证了过滤和反
冲洗的有效性。
实验讨论:
1. 过滤原理:过滤是基于孔径选择性的分离技术。滤纸上的孔径较小,可以截
留较大的固体颗粒,而较小的溶质分子可以通过滤纸,从而实现分离。
2. 滤纸选择:滤纸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溶液性质来确定。玻璃纤维滤纸具
有较小的孔径和较高的过滤速度,适用于大部分实验。
3. 反冲洗原理:反冲洗是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将滤纸上的颗粒和杂质冲洗掉。水
流的速度和压力应适中,过大的压力可能会破坏滤纸。
4. 反冲洗注意事项:反冲洗时需要注意水流的方向,应从滤纸的内侧向外冲洗,以避免颗粒被冲入滤液中。此外,反冲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浪费水资源。
实验总结: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效果。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并了解在实际应用中
如何正确操作。
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探究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与方法,并验证其
效果。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与仪器包括:过滤器、滤纸、水样、试管、注射器、水槽等。
3. 实验步骤
3.1 准备工作
首先,将实验室用具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然后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过滤操作
将过滤器放置在试管架上,将滤纸放置在过滤器内。然后,将待过滤的水样倒
入试管中,缓慢地倒入过滤器中。观察水样经过滤纸后的过滤效果。
3.3 反冲洗操作
在过滤操作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反冲洗。首先,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清水,
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到过滤器的底部。慢慢注入清水,并观察过滤器中的杂质是
否被冲洗掉。反复操作几次,直到过滤器中的水变得清澈为止。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发现在过滤操作中,滤纸起到了关键作用。滤纸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水样中的杂质,使水变得更加清澈。而在反冲洗操作中,通过注入清水并施加压力,可以将过滤器中的杂质冲洗掉,从而保持过滤器的清洁。
在实际应用中,过滤与反冲洗常被用于水处理过程中。通过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杂质,提高水质。而通过反冲洗,可以清洁过滤器,延长其使用寿命。
5. 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过滤与反冲洗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过滤器的选择和滤纸的使用对过滤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在反冲洗操作中,水的注入速度和压力的控制也需要注意。
过滤冲洗实验
实验六过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加深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2)通过实验得出流速与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验得出冲洗强度与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4)了解进行过滤及反冲洗模型试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滤池净化的主要作用是接触凝聚作用,水中经过絮凝的杂质截留在滤池之中,或者有接触絮凝作用的滤料表面粘附水中的杂质。滤层去除水中杂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的总面积;
(2)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决定滤层的水头损失。当滤速大、滤料颗粒粗、滤料层较薄时,滤过水水质很快变差,过滤水质的周期变短;若滤速大,滤料颗粒细,滤池中的水关损失增加很快,这样很快达到过滤压力周期;
(3)滤料层在反冲洗时,当膨胀率一定,滤料颗粒越大,所需冲洗强度便越大;水温越高,所需冲洗强度也越大。反冲洗开始时承托层、滤料层未完全膨胀、相当于滤池处于反向过滤状态,这时滤层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e =(L-L0 )÷L0×100% 其中:L——砂层膨胀后的厚度(cm),
L0——砂层膨胀前的厚度(cm),当反冲洗速度增大后,滤料层完全膨胀,处于流态化状态。根据滤料层前后的厚度便可求出膨胀率。
三实验步骤:
(1)了解实验装置及构造;
(2)打开和关闭过滤相应的阀门,启动水泵进行观察运行情况;
(3)测量并记录数据;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计算:
数据处理见下表投加混凝剂80mL过滤
五注意事项:
1.在过滤实验前,虑层中应该保持一定的水位,不要把水放空以免实验时在测压管中积有空气,影响读数。
水处理实验技术3-过滤和反冲洗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学校名称河海大学准考证号033109275026 姓名王宝佳
课程代号60057 实验名称过滤和反冲洗
实验日期2010.11 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普通快滤池过滤、冲洗的工作过程;
2.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以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头损失的关系的理解;
3.验证水反洗理论,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了解并掌握气、水反冲洗方法,以及由实验确定最佳气、水反冲洗强度与反冲洗时间的方法;
5.通过水反洗及气、水联合反冲洗加深对气、水反冲洗效果的认识;
6.观察反冲洗全过程,加深感性认识。
二、实验原理
1.水的过滤是在滤池(过滤柱)中进行的,滤池净化的主要作用是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作用和沉淀作用。原水经过絮凝作用,水中的杂质截留在滤池之中,或者有接触絮凝作用的滤料表面粘附水中的杂质,从而使出水的浊度降低,达到过滤的效果。滤层去除水中杂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的总表面积。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留的杂质增加,滤层的水头损失也随之增长,其增长速度随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而定,当滤速大,滤料颗粒粗,滤料层较薄时,滤过水水质将很快变差,过滤水质的周期变短,如滤速大,滤料颗粒细,滤池中的水头损失增加很快,这样很快达到过滤压力周期,所以在处理一定性质的水时,正确确定滤速,滤料颗粒的大小,滤料及厚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2.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或水质恶化时,滤池需进行反冲洗。
过滤与反冲洗.doc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①了解过滤实验装置的组成和构造。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③掌握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级筛子可以截留部分比筛孔小的颗粒,地表水渗入地下通过地层过滤可形成清洁井水。受这些自然现象启发,人类创造了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即过滤。分析表明,接触絮凝作用、筛滤作用、沉淀作用是浑浊水通过滤层达到清洁的因素,并以接触絮凝作用为主。过滤一般用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为提高出水清洁度,应合理进行滤层级配和投加混凝剂。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会随之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使孔隙率减小滤速减小、滤层两侧压力差增大,并有可能造成部分已被截留的杂质冲出滤层。因此,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值或出水浊度超过规定值时,滤池需进行反冲洗,以排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反冲洗强度以能保证最底层滤料膨胀即可。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空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层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本系统仅考虑滤速的影响
水处理过滤实验报告
过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进一步掌握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2)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实验设备的组成与构造。
(3)掌握光电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操作方法。
(4)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以及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过滤是为了去除那些靠混凝沉淀还不能除去的细小颗粒,过滤效果主要取决于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吸附(接触絮凝)作用,其中主导因素是接触絮凝作用,因此滤料的粗细对去除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过滤装置1套,如图1所示。
(2)光电式浊度仪l台。
(3)200 ml烧杯2个,取水样测浊度用。
(4)20ml量筒1个,秒表1块。
(5)2m钢卷尺1个,温度计1个。
(6)1%硫酸铝或氯化铁试剂。
四、实验步骤及记录
(1)反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实验
量取滤层厚度,开启反冲洗节门,调节冲洗流量为350 L/h、300 L/h、250 L/h、200 L/h、150 L/h、100 L/h,记录膨胀高度,测原水水温,关闭节门,将数据记入表1。
(2)过滤(不加药)
开启出水节门,将水位降至距砂面10cm-20cm,并关闭出水节门,开启进水节门,放入原水,接近溢流口,测原水浊度,调节进水,流量为45L/h,运行10min (调节出水节门保持水面不变),之后每5min测出水浊度,运行30min,关闭出水节门,进水节门,将数据记入表2。
(3)过滤(加药)
步骤同(3),将数据记入表3。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实验数据记录
滤池模型尺寸内径cm,高度m。
过滤实验报告
给水工程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过滤实验
实验时间2011年10月31日
实验地点M1321
指导老师
实验组别
同组者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滤池实验设备和方法;
○2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测量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说明大部分过滤效果在顶层完成。
二、基本原理:
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得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和沉淀作用。同时,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或出水水质恶化时,需要反冲洗。
三、实验器材:
过滤及反清洗装置,型号:WT-001,D=120 mm;
Al2(SO4)3 ;生活污水;自配水样。
四、实验步骤:
○1开启阀门3,冲洗滤层1min
○2关闭阀门3,开启阀门2.6,快滤5min。砂面保持稳定
○3调节阀门1.6,待水柱稳定后,此时水流量为200L/h,读取各测压管中水位高度
○4调节调节阀门1.6,使水量依次为300 L/h,400 L/h ,500 L/h,最后一次流量控制在550 L/h,分别测出各测压管中水位值,记入表中。
砂滤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
五、原始数据:
日期:2011-10-31 过滤柱d= 120 mm 横截面积W= 0.0113 m2 水温:
序号流量Q
(L/h)流速
V=Q/W
(m/h)
实测水头损失
测压管水头/cm
最高测压管
水位值hb
最低测压管水
位值ha
h=hb-ha
1 350 30.973 0 0 0
2 400 35.398 16.20 14.95 1.25
实验三 过滤与反冲洗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滤池实验设备和方法;
2.比较相同提药量过滤器的处置效果,增进对过滤器原理的认知;
3.观察滤池反冲洗的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
4.观测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测量相同滤料层的水质以表明大
部分过滤器效果在顶层顺利完成。
二、实验原理
过滤器工艺就是排灌和废水预处理或深度处置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使用相同过滤
器介质入
行过滤,如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等。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和沉淀作用。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
损失时或出水水质恶化时,需要反冲洗。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滤池模型,如图3-1所示;2.721分光光度计;
3.温度计、秒表、各种玻璃器皿、尺子、浊度仪。
1-低位水箱;2-高位水箱;3-流量计;4-砂滤柱;5-砂层;6-垫层;7-反冲洗出水口; 8-测压管;9-摆空管;10-筛后水;11-冲洗水;12-断路器;13-进水管;14混凝剂瓶图3-1砂滤实验流程示意图
四、实验耗材
al2(so4)3;生活污水;自配水样。
五、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对照实验设备,熟悉滤池及相应的管路系统,包括配水设备、加药
装置、过滤柱、滤水阀门及流量计、反冲洗阀门、测压管等。
2.展开滤料层反华冲洗收缩与反华冲洗强度关系的测量。首先标示出滤料层完整高
度及各膨胀率对应的高度,然后关上反冲洗排水阀,再慢慢打开反冲洗入水阀,用自来水
对滤料层展开反冲洗,测量一定膨胀率(10%、30%、40%、50%、60%、70%)下的流量,并测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加深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2、了解过滤及反冲洗模型试验设备的组成与构造。
3、了解进行过滤及反冲洗模型试验的方法。
4、测定滤池工作的主要技术参数并掌握观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过滤是在滤池中进行的,滤池净化的主要作用是接触凝聚作用,水中经过絮凝的杂质截留在滤池之中,或者有接触絮凝作用的滤料表面粘附水中的杂质。滤层去除水中杂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滤料的总表面积,过滤及反冲洗装置如图1—2—1所示。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留的杂质增加,滤层的水头损失也随之增长,其增长速度随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而定。当滤速大、滤料颗粒粗、滤料层较薄时,滤过水水质将很快变差,过滤水质的周期变短;如滤速大,滤料颗粒细,滤池中的水头损失增加很快,这样很快达到过滤压力周期,所以在处理一定性质的水时,正确确定滤速、滤料颗粒的大小、滤料及厚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这一关系
可用实验方法确定。
滤料层在反冲洗时,当膨胀率一定,滤料颗粒越大,所需冲洗强度便越大;水温越高(即水的粘滞系数越小),所需冲洗强度也越大。对于不同的滤料来说,同样大小颗粒的滤料,当密度大的与密度小的滤料膨胀相同时,其所需冲洗强度就大。精确确定在一定的水温下冲洗强度与膨胀率的关系,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反冲洗实验。
反冲洗的方式很多,其原理是一致的,反冲洗开始时承托层、滤料层未完全膨胀、相当于滤池处于反向过滤状态,这时滤层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过滤的原理和分类;
2、掌握利用实验方法检验、调节和评价过滤水的效果;
3、学会如何进行过滤反冲洗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1、过滤的原理及分类
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物理现象,其原理是利用过滤材料的孔隙,使液体通过但固
体不通过,分离掉混合物中较细小的颗粒或杂质,从而达到过滤效果。
按过滤材料不同,过滤可分为机械过滤、化学过滤、生物过滤等几种,其中机械过滤
应用最广。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些含有孔隙的过滤材料,如滤纸、滤膜等,让紊流流体中的
含悬浮颗粒的流体通过孔隙而捕捉这些颗粒,从而使得过滤液变得清澈。
2、反冲洗的原理
水处理通常用的滤料包括石英砂、活性炭、以及各种颗粒材料。随着过滤的进行,这
些颗粒将被留下作为过滤物,污物的沉积和储存在过滤料上的时间变长。当污物积累到一
定的程度时,将会大大阻碍过滤液向下而持续不断的流动,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必须进
行反冲洗,目的是冲走过滤料表面的污物,以恢复过滤层的清洁状况。常规反冲洗会使得
本来定存于过滤料中的颗粒高速移动,撞击生石英砂颗粒,从而把混入过滤料中的杂质冲
洗出来。
三、实验步骤
1、装压滤器:在锥体上插上三只橡胶贴片,把锥体放进过滤杯里,将装有滤底的蠕
动泵调好,连接与滤器连通的胶管。
2、实验记录:记录滤底材料厚度,滤料材料颗粒大小、过滤滤液质量、滤液最大流速、滤液最小流速和滤液的流速;
3、收集过滤液:滤液从蠕动泵流入滤杯,等重量水收集器看到“0”时立即关闭阀门,称称取的水重量,计算出滤的时间和滤液流量;
4、反冲洗:先关闭阀门,开启逆向吸水,之后倒入适量反冲洗溶液,打开逆向水泵,使其按照原来相反的方向通过滤底材料,把被快速气泡的水润透的过滤物给震落,从而达
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
过滤反冲洗实验报告
引言:
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而反冲洗则是
过滤操作中的一项重要步骤,通过逆向冲洗可以清除过滤器中的杂质,延长过
滤器的使用寿命。本实验旨在探究过滤反冲洗的原理,以及对不同材料的过滤
器进行反冲洗的效果。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 纸质滤纸
- 玻璃纤维滤纸
- 陶瓷滤芯
- 过滤漏斗
- 反冲洗设备
2. 实验方法:
1) 将纸质滤纸、玻璃纤维滤纸和陶瓷滤芯分别装入过滤漏斗中。
2) 使用不同的悬浮液,如沙子、砂糖溶液和染料溶液,进行过滤实验。
3) 在每次过滤结束后,使用反冲洗设备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处理。
4) 观察并记录每种过滤器在不同悬浮液下的过滤效果和反冲洗后的恢复情况。实验结果:
1. 纸质滤纸:
在过滤沙子悬浮液时,纸质滤纸能有效去除悬浮颗粒,但滤纸会逐渐堵塞,
导致过滤速度变慢。经过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堵塞情况有所改善,但并不能
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在过滤砂糖溶液时,纸质滤纸无法过滤出砂糖分子,溶液通过滤纸后仍呈现
混浊状态。反冲洗处理对此情况无明显改善作用。
在过滤染料溶液时,纸质滤纸能有效去除染料颗粒,但颜色仍然能透过滤纸,溶液仍呈现微弱的染色。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颜色变浅,但染料颗粒并未完
全去除。
2. 玻璃纤维滤纸:
玻璃纤维滤纸在过滤沙子悬浮液时,能够较好地去除悬浮颗粒,且滤速较快。经过反冲洗处理后,滤纸的堵塞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滤速恢复到较初次使用时
的水平。
在过滤砂糖溶液时,玻璃纤维滤纸能有效去除砂糖分子,溶液通过滤纸后呈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课程实验报告
水处理技术(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成绩评定: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实验学期:
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成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过滤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普通快滤池的过滤、冲洗的工作过程。
2、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探求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了解大部分的过滤效果是在顶上完成的。
3、观察滤池反冲洗的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的关系;了解并掌握气、水反冲洗法,以及由实验确定最佳气、水反冲洗强度与反冲洗时间的方法。
4、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
系以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压头损失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滤池模型)见下图。有机玻璃滤柱:Φ150×2000mm,δ=5mm 。其他仪器有:浊度测定仪、温度计、秒表、各种玻璃器皿。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对照实验设备,熟悉滤池及相应的管路系统,包括配水设备、加药装置、过滤柱、
滤池进水阀门及流量计、滤池出水阀门、反冲洗进水阀门及流量计、反冲洗出水阀门、测压管等。
2、水反冲洗:进行滤料层反冲洗膨胀率与反冲洗强度关系的测定。首先标出滤料层原始高度及各相
应膨胀率的高度,然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再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用自来水对滤料层进行反冲
洗,量测一定的膨胀率(10,30,40,50,60,70%)时的流量,并测水温。
3、过滤: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及排水阀,全部打开滤池出水阀,让水面下降到砂层上10~20cm
处,关闭出水。通进不加药的浑水(浑浊度控制在40~50度)至水位到溢流高度,再开滤池出水,控制等速在6~8 m/h左右。此时马上记录各测压管的水位高度。开始过滤后10min、20min、30min、60min、测进出水的浊度、温度和各测压管的水位。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实验一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过滤实验装置的组成与构造。
2、通过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进一步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关系的理解。
3、掌握滤池主要技术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过滤原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黏附作用的结果。黏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德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作用下,它们黏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黏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
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截留杂质的增多,滤层的水头损失也随之增大,其增长速度随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而定。在处理一定性质的水时,正确确定滤速,滤料颗粒的大小,进水水质,滤料及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该关系可通过试验的方法来确定。
3、滤料层的反冲洗。当水头损失达到一定程度,滤池产水量锐减,小于进水量或由于出水水质不符合要求(出水SS浓度超过限制时即滤床穿透)时,水位不断上升,升到最高允许水位时,滤池必须停止过滤,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冲洗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以及颗粒相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反冲洗水流带出滤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实验名称: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成绩评定: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实验学期:
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过滤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
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在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高速水流反冲洗是最常用的—种形式,反冲洗效果通常由滤床膨胀率e 来控制,即
%100⨯-=
L
L L e O
式中 L ——砂层膨胀后的厚度(cm); L o ——砂层膨胀前的厚度(cm)。
通过长期实验研宄,e 为25%时反冲洗效果即可以为最佳•
三、实验装置
有机玻璃过滤柱一个(附测压板);高位水箱及配置好的原水;1000毫升量筒一个;钢卷尺一个。
四、实验内容
1、滤层冲洗强度与膨胀率的关系
(1) 用钢卷尺测量实验用过滤柱的外径及柱内装填的砂层静止厚度L O。
(2) 计算出砂层膨胀度依次5%、10%、20%、30%、40%、50%时对应的高度并在滤柱相应位置处做出标记;
(3)用自来水对滤层进行水反冲洗。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门,将砂层膨胀度调节至5~10%左右,保持冲洗5分钟;
(4)待膨胀后砂面稳定后,测出膨胀后的砂层厚度L;
(5)根据流量计读出反冲洗水流量,记入表1;
(6)继续将膨胀分别调至10~15%、15~25%、25~45%,按上法共测定2次,将结果依次记入表1。
2、测定过滤时砂层水头损失增长情况
(1)打开水箱阀门,将高位水箱中预先配置好的原水由上往下流经实验滤柱过滤,用秒表、量筒从滤柱下部出水管测出流量,从而求得滤速;
(2)从各测压管上读出不同时间内各段砂层水头损失,即砂面上不同高度
五、实验数据处理
过滤柱外径=0.11m; 滤柱壁厚= mm;
冲洗前砂层厚度L O=m; 过滤面积=m2
1、滤层冲洗强度与膨胀度的关系
表1 冲洗强度和膨胀度试验记录
按表1数值在坐标纸上以冲洗强度为横坐标,膨胀率为纵坐标绘出冲洗强度和膨胀度的关系曲线。
2、测定过滤砂层水头损失增长情况。
表2 过滤时水头损失增长记录
流量
L/H
各测压点水头m 砂层水头损失
m
1 5
135 1.71 0.98 0.73
125 1.64 0.97 0.67
110 1.58 0.95 0.63
80 1.42 0.87 0.55
以流量为横坐标,砂层水头损失为纵坐标绘出流量和砂层水头损失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注意事项
反冲洗过滤时,不要使进水阀门开启度过大,应缓慢打开,以防滤料冲出柱外。
反冲洗时,为了准备地量出砂层厚度,一定要在砂面稳定后在测量,并在每一个反冲洗流量下连续测定2次。
过滤实验前,滤层中应保持一定水位,不要把水放空,以免过滤实验时测压管中积有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