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实验名称: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成绩评定: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实验学期:

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过滤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

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在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高速水流反冲洗是最常用的—种形式,反冲洗效果通常由滤床膨胀率e 来控制,即

%100?-=

L

L L e O

式中 L ——砂层膨胀后的厚度(cm); L o ——砂层膨胀前的厚度(cm)。

通过长期实验研宄,e 为25%时反冲洗效果即可以为最佳?

三、实验装置

有机玻璃过滤柱一个(附测压板);高位水箱及配置好的原水;1000毫升量筒一个;钢卷尺一个。

四、实验内容

1、滤层冲洗强度与膨胀率的关系

(1) 用钢卷尺测量实验用过滤柱的外径及柱内装填的砂层静止厚度L O。

(2) 计算出砂层膨胀度依次5%、10%、20%、30%、40%、50%时对应的高度并在滤柱相应位置处做出标记;

(3)用自来水对滤层进行水反冲洗。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门,将砂层膨胀度调节至5~10%左右,保持冲洗5分钟;

(4)待膨胀后砂面稳定后,测出膨胀后的砂层厚度L;

(5)根据流量计读出反冲洗水流量,记入表1;

(6)继续将膨胀分别调至10~15%、15~25%、25~45%,按上法共测定2次,将结果依次记入表1。

2、测定过滤时砂层水头损失增长情况

(1)打开水箱阀门,将高位水箱中预先配置好的原水由上往下流经实验滤柱过滤,用秒表、量筒从滤柱下部出水管测出流量,从而求得滤速;

(2)从各测压管上读出不同时间内各段砂层水头损失,即砂面上不同高度

五、实验数据处理

过滤柱外径=0.11m; 滤柱壁厚= mm;

冲洗前砂层厚度L O=m; 过滤面积=m2

1、滤层冲洗强度与膨胀度的关系

表1 冲洗强度和膨胀度试验记录

按表1数值在坐标纸上以冲洗强度为横坐标,膨胀率为纵坐标绘出冲洗强度和膨胀度的关系曲线。

2、测定过滤砂层水头损失增长情况。

表2 过滤时水头损失增长记录

流量

L/H

各测压点水头m 砂层水头损失

m

1 5

135 1.71 0.98 0.73

125 1.64 0.97 0.67

110 1.58 0.95 0.63

80 1.42 0.87 0.55

以流量为横坐标,砂层水头损失为纵坐标绘出流量和砂层水头损失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注意事项

反冲洗过滤时,不要使进水阀门开启度过大,应缓慢打开,以防滤料冲出柱外。

反冲洗时,为了准备地量出砂层厚度,一定要在砂面稳定后在测量,并在每一个反冲洗流量下连续测定2次。

过滤实验前,滤层中应保持一定水位,不要把水放空,以免过滤实验时测压管中积有空气。

过滤实验

过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滤料级配方法 2、熟悉过滤实验设备的过滤、反冲洗过程 3、验证清洁砂层水头损失与滤速成正比 4、加深对过滤基本规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在水处理技术中,过滤是通过具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工程。滤池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以石英砂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最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现了双层滤池、多层滤池和上向流过滤等。 过滤的作用,不仅可以截留水中的悬浮物,而且通过滤层还可以把水中的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随着浊度降低而被大量的去除,净水的原理如下: 1、阻力截留 当污水流过颗粒状滤料层时,粒径较大的悬浮物颗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层的滤料的空隙中,随着此层滤料间的空隙越来越小,截污能力也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一层主要由被截留的固体颗粒构成的滤膜,并由他起到重要的过滤作用。这种作用属于阻力截留或筛滤作用。悬浮物粒径越大,表层滤料和滤速越小,就越容易形成表层筛滤膜,滤膜的截污能力也越高。 2、重力沉降 污水通过滤料层时,众多的滤料表面提供了巨大的沉降面积。重力沉降强度主要与滤料的直径以及过滤速度有关。滤料越小,沉降面积越大,滤速越小,水流越平稳,这些都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3、接触絮凝 由于滤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它与悬浮物质间有明显的物理吸附作用。此外,沙粒在水中常常带有表面负电荷,能吸附带正电荷的胶体,从而在滤料表面形成带正电荷的薄膜,并进而吸附带负电荷的粘土和多种有机物等胶体,在沙粒上发生接触絮凝。 在实际过滤过程当中,上述三种机理往往同时起作用,只是随着条件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对粒径较大的悬浮物颗粒,以阻力截流为主,因为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滤料的表面,通称成为表面过滤。对于细微的悬浮物,以发生在滤料深层的重力沉降和接触絮凝为主,称为深层过滤。 在过滤当中,滤料起着核心的作用,为了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滤料应具有一定级配。滤料级配是指将不同粒径的滤料按一定的比例组合。滤料是带棱角的颗粒,不是规则的球体,所说的粒径是指把滤料颗粒包围在内的球体直径(这是一个假想直径)。在生产中,简单的筛分方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滤料试样,选取合适的级配。我国现行的规范是采用0.5mm和1.2mm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取其中段,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却不能反映滤料粒径的均匀程度,因此还应该考虑级配的情况。 能反映级配状况的指标是通过筛分曲线求得的有效粒径d10、d80和不均匀系数K80。d10时表示通过滤料重量10%的孔径,它反映滤料中细颗粒的尺寸,即产生水头损失的“有效”部分尺寸;d80时表示通过滤料重量80%的孔径,它反映滤料中粗颗粒的尺寸;K80=d80/d10。K80越大,表示粗细颗粒的尺寸相差越大,滤料粒径越不均匀,这样的滤料对过滤及反冲洗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过滤与反冲洗

过滤与反冲洗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①了解过滤实验装置的组成和构造。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③掌握过滤及反冲洗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级筛子可以截留部分比筛孔小的颗粒,地表水渗入地下通过地层过滤可形成清洁井水。受这些自然现象启发,人类创造了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即过滤。分析表明,接触絮凝作用、筛滤作用、沉淀作用是浑浊水通过滤层达到清洁的因素,并以接触絮凝作用为主。过滤一般用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为提高出水清洁度,应合理进行滤层级配和投加混凝剂。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会随之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使孔隙率减小滤速减小、滤层两侧压力差增大,并有可能造成部分已被截留的杂质冲出滤层。因此,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值或出水浊度超过规定值时,滤池需进行反冲洗,以排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反冲洗强度以能保证最底层滤料膨胀即可。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空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层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本系统仅考虑滤速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仪器 ①过滤与反冲洗的实验装置 光电式浑浊度仪(1台) (2)器具 ①烧杯(200ml,2个) ②秒表(1块) ③温度计(0~1000C,1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贪吃蛇游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全解

辽宁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基于C#的贪吃蛇游戏 学院、系:装备制造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叶佳佳 指导教师:丁宁 成绩: 2015年12月12日

目录 一、概述 (1)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1) 2、贪吃蛇游戏说明 (1)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要求 (2) 三、课程设计具体实现 (2) 1、概要设计 (2) 1.1、设计思想 (2) 1.2、主模块实现 (2) 1.3、主函数流程图 (4) 2、详细设计 (5) 2.1、设计思想 (5) 2.2、具体模块实现: (5) 四、调试过程及运行结果 (10) 1、调试过程 (10) 2、实验结果 (11) 五、实验心得 (12) 六、参考资料 (13) 七、附录:源代码 (13)

一、概述 1、用C#实现该设计的方法 首先应该了解设计要求,然后按照功能设计出实际模块,每个模块都要完成特定的功能,要实现模块间的高内聚,低耦合。设计模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模块的数量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是每个模块都能比较简单的转换成流程图。模块设计完成后,就该给每个模块绘制流程图。流程图要尽可能的简单且容易理解,多使用中文,补一些过长的代码,增加理解难度。此外,流程图应容易转换成代码。 根据流程图编写好代码后在WindowsXP操作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0414752892.html,2008开发环境下进行运行测试,检查错误,最终设计出可行的程序。 2、贪吃蛇游戏说明 游戏操作要尽可能的简单,界面要尽可能的美观。 编写程序实现贪吃蛇游戏,贪吃蛇游戏是一个深受人们喜欢的游戏:一条蛇在密闭的围墙内,在围墙内随机出现一个食物,通过键盘上的四个光标键控制蛇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蛇头撞到食物,则表示食物被吃掉,这时蛇的身体长一节,同时计10分;接着又出现食物,等待被蛇吃掉,如果蛇在移动过程中,撞到墙壁、障碍物或身体交叉(蛇头撞到自己的身体),则游戏结束。游戏结束时输出相应得分。 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分析、控制模块分析正确,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可以加以其他功能或修饰,使程序更加完善、合理; (2)系统设计要实用,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 (3)说明书、流程图要清楚; 二、实验目的及设计要求 1、实验目的 .NET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环节中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此课程设计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VC#.NET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具备初级程序员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以及自学能力,以适应信息管理行业日新 1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实验名称: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成绩评定: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实验学期:

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过滤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起迄日期:2017年1月4日~2017年7月10日 课程设计地点:科学楼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 1 月 6 日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6) 2 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6)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6) 2.2数字电路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 (6) 2.2.2 时、分、秒计数器 (7) 2.2.3 计数显示电路 (8) 2.2.5 整点报时电路 (10) 2.2.6 总体电路 (10) 2.3 安装与调试 (11) 2.3.1 数字电子钟PCB图 (11) 3 设计单元原理说明 (11) 3.1 555定时器原理 (12) 3.2 计数器原理 (12) 3.3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原理 (12) 3.4 校时电路原理 (12) 4 心得与体会 (12) 1 引言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子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次设计数字电子钟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在设计数字电子钟的过程中,用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制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会使用Multisim电子设计软件。 2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地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得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1Hz)。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计数。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就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并发出驱动信号。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到数字显示器,是“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记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 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 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 1.硬件 ● COP2000实验仪 ● PC机 2.软件 ● COP2000仿真软件 四、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 1.详细了解并掌握COP 2000模型机的微程序控制器原理,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该模型机指令系统的特点: 1)指令系统特点与设计 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在本模型机中,一条指令最多分四个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为一个时钟脉冲,每个状态周期产生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模型机的各种功能。模型机有24位控制位以控制寄存器的输入、输出,选择运算器的运算功能,存储器的读写。 指令系统包括以下七类:

2)模型机寻址方式

3)指令格式 该模型机微指令系统的特点(包括其微指令格式的说明等): 2)微指令设置说明

实验五 过滤实验

实验五过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过滤是具有孔隙的过滤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砂滤是一种最主要的应用于生产实验的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去除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杂质,而且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及有机物。本实验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进行清水、原混水及经混凝后的混水的过滤实验及反冲洗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清洁滤料层过滤时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方法; 2.深化理解滤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3.深入理解反冲洗强度与滤料层膨胀高度间的关系,掌握反冲洗方法。 4. 熟悉普通快滤池过滤、反冲洗的工作过程。 5. 加深对滤速、冲洗强度、滤层膨胀率、初滤水浊度的变化、冲洗强度与冲洗膨胀率关系 以及滤速与清洁滤层水头损失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快速过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作用和沉淀作用。要想过滤出水水质好,除了滤料组成需符合要求外,沉淀前或滤前投加混凝剂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滤池需要进行冲洗。少数情况下,虽然水头损失未达到最大允许值,但如果滤池出水浊度超过规定要求,也需进行冲洗。冲洗强度需满足底部滤层恰好膨胀的要求。根据运行经验,冲洗排水浊度降至10~20度以下可停止冲洗。 快滤池冲洗停止时,池中水杂质较多且未投药,故初滤水浊度较高。滤池运行一段时间(约5~10 min或更长)后,出水浊度开始符合要求。时间长短与原水浊度、出水浊度要求、药剂投放量、滤速、水温以及冲洗情况有关。如初滤水历时短,初滤水浊度比要求的出水浊度高不了多少,或者说初滤水对滤池过滤周期出水平均浊度影响不大时,初滤水

【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名:张国生 学号:XX0233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 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1) nsinα=mω2x(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实验二过滤与反冲洗实验(修改)20101216(104室)

实验二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型及设备的组成与构造。 2、观察过滤及反冲洗现象,进一步了解过滤及反冲洗原理。 3、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 4、掌握滤池工作中主要技术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过滤与反冲洗模型 过滤与反冲洗实验装置是由进水箱、流量计、过滤柱及水位计组成。 2、水过滤原理 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3、影响过滤的因素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当滤料粒径、形状、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已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量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4、滤料层的反冲洗 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一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反冲洗时,滤料层膨胀起来,截留于滤层中的污物,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然后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反冲洗效果主要取决于滤层孔隙水流剪力。该剪力既与冲洗流速有关,又与滤层膨胀有关。冲洗流速小,水流剪力小;冲洗流速大,使滤层膨胀度大,滤层孔隙中水流剪力又会降低,因此,冲洗流速应控制适当。高速水流反冲洗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反冲洗效果通常由滤床膨胀率e 来控制,即 %1000 ?-= L L L e 式中 L ——砂层膨胀后的厚度(cm ); L 0——砂层膨胀前的厚度(cm )。

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课程设计实验报 告

中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 题目时钟控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9月7日 《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对象:粉冶、信息、能源、交通工程实验2101学生时间: .6 2周(18~19周) 指导教师:王小玲 1.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程序设计。在设计当中学生综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点,编制一个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经过此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开发一个管理应用程序的思想、方法和流程。 2.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书 ●《C++程序设计》,铁道出版社,主编杨长兴刘卫国。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铁道出版社,主编刘卫国杨长兴。 ●《Visual C++ 课程设计案例精编》,中国水力电力出版社,严华峰等编著。 3.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自己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开发(如画笔、游戏程序、练习打字软件等),要求利用MFC 工具操作实现。 (2)也可选一个应用程序管理系统课题(如:通讯录管理系统;产品入库查询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 等);

设计所需数据库及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设计所选课题的系统主封面(系统开发题目、作者、指导教师、日期)。 设计进入系统的各级口令(如系统管理员口令,用户级口令)。 设计系统的主菜单。要求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数据的浏览和查询 ●数据的统计 ●数据的各种报表 ●打印输出 ●帮助系统 多种形式的窗体设计(至少有查询窗体、输入窗体) 注意:开发的应用程序工作量应保证在2周时间完成,工作量不能太少或太多。能够2人合作,但必须将各自的分工明确。 4.写出设计论文 论文基本内容及撰写顺序要求: ●内容摘要 ●系统开发设计思想 ●系统功能及系统设计介绍 ●系统开发的体会

课 程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设计题目成绩记录簿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级 12104006 学号 1210400631 学生姓名温源 设计时间 2013.07.1~2012.07.12 指导教师宋智礼 提交日期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目录 一、设计目的及要 (4) 二、功能描述 (5) 三、总体设计 (6) 3.1 功能模块设计 3.2 数据结构设计 3.3 函数功能描述 四、程序实现 (15) 4.1 源码分析 4.2 运行结果 五、程序调试与检错 (30) 六、程序运行指导 (31) 七、课程设计总结 (36) 八、参考文献 (36)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C语言的熟练掌握,编写一个拥有简单界面的可运行程序来实现对一个或多个学生成绩的记录,并且能在记录的基础上拓展到添加学生成绩、删除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甚至查询班级的某一课程成绩。能够在执行可运行程序之前读取文件以及在作了一系列修改之后将所键入的学生成绩等各项信息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内。以下是课程设计的详细要求。 成绩记录簿中记录以下数据:学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成绩、学分,所有成绩都以百分制计分;输入信息时要检查数据项学号、课程 编号、成绩、学分的合法性,学号:8位数字;课程编号:5位数字;成绩:0 ~ 100 之间的整数,学分:1~ 5之间的实型数。 添加成绩:需要输入学生的学号或姓名、课程编号及成绩,如已有该门课程成绩给出提示; 查询(班级或个人)成绩: 查询个人成绩:以学号或姓名作为关键字,可查询一个学生的所有成绩,和已完成的总学分。 查询班级成绩:以课程编号为关键字,成绩表后面要统计平均分、及格率及全班同学不同课程在不同分数段分布的人数及百分比。 拓展功能: a) 程序启动时先从文件读入数据,如果文件中没有数据则给出提示; b) 每次修改的数据写入文件。 下面是要求的程序的主界面: 二、功能描述 按照要求的主界面的排布,我将程分为7个模块,依次为1、添加,2、删除,3、查学生成绩,4、查班级成绩,5、写入文件,6、读取文件,7、退出。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

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验报告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开课单位: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14级物流管理 课程名称: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验 主讲教师:刘浩 课程序号: 课程代码: 实验名称:配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实验 学号:1416060203 姓名:陈霞

目录 1. 概述 (3) 1.1快递背景 (3) 1.2系统开发目的 (3) 1.3设计思路 (3) 2. 需求分析 (4) (1)系统管理 (4) (2)货物管理 (4) (3)用户管理 (5) 2.1可行性分析 (5) (1)经济可行性 (5) (2)技术可行性 (5) (3)运行可行性 (6) 2.2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6) 3. 业务流程分析 (7) (1)业务流程图 (7) (2)收发配送流程图 (7) 4. 系统功能分析 (8) (1)基本信息设置功能 (8) (2)信息查询功能 (8) (3)报表管理功能 (8) (4)系统管理功能 (8) 4.1数据流程分析 (9) (1)顶层数据流程 (9) (2)快件收取数据流程 (9) (3)快件领取数据流程 (10) 5. 系统设计 (11) (1)设计目标 (11) (2)系统及运行环境 (11) (3)数据库设计 (11) (4)主要数据表结构图 (12) (5)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13) (5)程序结构设计 (13) 6. 总结 (15)

可可快递公司配送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物流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我国生产和流通领域掀起一股热潮。其中,配送环节是物流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以高效的管理实现较低的物流成本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物流配送管理系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技术保障。 1. 概述 1.1 快递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物流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我国生产和流通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并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大型知名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各地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也都挂牌成立物流企业,虽说带有很大的泡沫成分,但也显示了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强劲发展势头,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大,必将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快递行业起步晚,存在诸多局限性,如: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处理速度慢,快件自动分拣技术落后;专业物流人才不足,对配送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配送模式单一,配送时间和配送量没有科学依据,物流成本不断增加,服务质量提高缓慢。目前,学者对快递配送的定量研究严重滞后于快递的发展速度,能够真正帮助快递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方法比较少。 1.2 系统开发目的 物流配送信息管理是信息行业业务流程过程中十分重要且必备的环节之一,在信息行业业务流程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许多信息行业在具体的业务流程处理过程中仍然使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实施,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微软公司的mysql数据库,数据库设计遵循3 范式,主要设计了物流配送基本信息表、消费基本信息表、管理系统的用户口令表等数据表。解决了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安全性、数据一致性以及系统运行速度等问题。 1.3 设计思路 (1)系统应符合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的规定,满足信息行业相关人员日常使用的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实验三 过滤与反冲洗

实验三过滤与反冲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滤池实验设备和方法; 2.比较不同加药量过滤的处理效果,加深对过滤原理的理解; 3.观察滤池反冲洗的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 4.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测量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说明大部分过滤效果在顶层完成。 二、实验原理 过滤工艺是给水和废水预处理或深度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可以采用不同过滤介质进行过滤,如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等。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和沉淀作用。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或出水水质恶化时,需要反冲洗。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滤池模型,如图3-1所示; 2.721分光光度计; 3.温度计、秒表、各种玻璃器皿、尺子、浊度仪。 1-低位水箱;2-高位水箱;3-流量计;4-砂滤柱;5-砂层;6-垫层;7-反冲洗出水口; 8-测压管;9-放空管;10-滤后水;11-冲洗水;12-流量计;13-进水管;14混凝剂瓶 图3-1 砂滤实验流程示意图 四、实验耗材 Al2(SO4)3 ;生活污水;自配水样。

五、实验步骤 1. 熟悉实验设备。对照实验设备,熟悉滤池及相应的管路系统,包括配水设备、加药装置、过滤柱、滤水阀门及流量计、反冲洗阀门、测压管等。 2.进行滤料层反冲洗膨胀与反冲洗强度关系的测定。首先标出滤料层原始高度及各膨胀率对应的高度,然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再慢慢开启反冲洗进水阀,用自来水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测量一定膨胀率(10%、30%、40%、50%、60%、70%)下的流量,并测水温。 3.进行过滤周期运行情况测定。关闭反冲洗进水阀及排水阀,全部打开滤池出水阀,待滤柱中水面下降到测压管水位10~15cm处时,打开滤池进水阀门。控制流量在L/h,相应滤速为m/h,加药量控制在mL/min,Al2(SO4)3药剂浓度为1%,相应加药量为mg/L。约3~5分钟后,滤柱中水面达到相对稳定,以此时作为过滤周期的起点时刻开始测定,测定间隔15分钟,测定项目为各测压管水位、进出水浊度、水温。由于实验时间有限,过滤周期运行2小时左右即可结束。此时关闭滤池进水阀、滤池出水阀及加药装置。 4.进行过滤后的滤柱反冲洗。打开反冲洗排水阀,再开反冲洗进水阀,控制滤池膨胀率为50%,观察冲洗水浊度的变化情况;5分钟后结束实验。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计算并填写表3-1和表3-2。 日期:滤池号: 滤池直径:断面面积: 滤料:当量直径: 原水及预处理过程: 平均水温:平均滤速: 表3-1 滤池反冲洗记录用表 2. 绘制过滤时滤料层水头损失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3. 绘制冲洗强度与滤料层膨胀率的关系曲线。

c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c语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实验目的 掌握C程序设计编程环境VisualC++,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实验要求 在报告中记录建立、保存C程序实习过程。 实验基本内容 编写程序,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HelloWorld” 程序: 1)编译如下程序: #include Voidmain() { printf(“HelloWorld!”); } 2)链接。执行Build-命令。 3)运行。执行BuildExecute命令。显示结果。 4)关闭程序工作区。 运行结果: 输出结果:HelloWorld!

总结: 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实验目的 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的正确使用以及C语言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和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通过编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算符的确切含义和功能。 实验要求 在报告中记录建立、保存C程序实习过程。完成典型题目,分析遇到的困难和实验中的收获。 实验基本内容 输入程序,观察输出结果1>./**/ 1)编译如下程序:#includevoidmain(){ charch;intk; ch='a',k='b'; printf("%d,%x,%c",ch,ch,ch,ch,k);printf("k=%%d",k)} 2)链接。执行Build-命令。 3)运行。执行BuildExecute命令。显示结果。 4)关闭程序工作区。 2>./**/ 1)编译如下程序:#includevoidmain(){ floata1,a2;doubleb1,b2;a1=;a2=;b1=; b2=;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 12 月 28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 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 报告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软件工程14班 指导教师: 成绩:

1.消除类游戏 【问题描述】 消除类游戏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游戏,游戏在一个包含有n行m列的游戏棋盘上进行,棋盘的每一行每一列的方格上放着一个有颜色的棋子,当一行或一列上有连续三个或更多的相同颜色的棋子时,这些棋子都被消除。当有多处可以被消除时,这些地方的棋子将同时被消除。 【基本要求】 现在给你一个n行m列的棋盘(1≤n,m≤30),棋盘中的每一个方格上有一个棋子,请给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 请注意:一个棋子可能在某一行和某一列同时被消除。 输入数据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n,m,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棋盘的行数和列数。接下来n行,每行m个整数,用空格分隔,分别表示每一个方格中的棋子的颜色。颜色使用1至9编号。 输出数据格式: 输出n行,每行m个整数,相邻的整数之间使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经过一次消除后的棋盘。如果一个方格中的棋子被消除,则对应的方格输出0,否则输出棋子的颜色编号。 【测试数据】 为方便调试程序,可将输入数据先写入一个文本文件,然后从文件读取数据处理,这样可避免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从键盘输入数据。 测试数据一

输出说明: 棋盘中第4列的1和第4行的2可以被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测试数据二 输出说明: 棋盘中所有的1以及最后一行的3可以被同时消除,其他的方格中的棋子均保留。 【功能实现】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intm,n,i,j; inttemp; cin>>n>>m; temp=m; m=n; n=temp; int*map=newint[m*n]; int*mark=newint[m*n]; int*tmap=map; int*tmark=mark; intdif=0;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1205 学生姓名:黄冠彰 学号(8位): 指导教师:樊珊 起止时间:2014年06月02日—2014年06月13日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1,学生用户端 2,教师用户端 第二章:总体设计 1,系统分析 2,可行性分析 3,系统目标 4,系统功能设计 5,构建开发环境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分析 2,项目E-R图 3,数据库表的设计 第四章:软硬件环境及系统采用的体系结构 第五章:参考文献 1,需求分析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管理员登录过程:当管理员在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双重校验,并且检测数据库中的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则表示管理员登录成功并进入管理员操作页面学生用户端:查询图书,学生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查询和高级查询,预约图书,当要借的的书不在馆时,可以提前预约。挂失图书,图书丢失要挂失,可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院(系、部): 信息工程学院 姓 名: 计141范文虎 指导教师签名: 2016年 6月29日·北京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目录 一.设计题 目···································· 二.设计目 的···································· 三.实验分 工···································· 四.算法思想分 析································ 五.算法描述实 现································ 1.数据结构类型定义 2.算法流程图 3.程序代码 六.运行结

果···································· 七.结论········································ 一.设计题目 图书管理基本业务模拟 图书管理一般包括图书采编、图书编目、图书查询及图书流通(借、还书)等基本业务。要求设计一个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用计算机模拟实现上述系统功能。 (1)书的登记内容包括书号、书名、著作者、现存量和库存量等;学生信息包括借书证号、借阅信息等; (2)以书号建立索引表(线性表)以提高查找效率; (3)主要功能如下: a)采编入库:新购一种书,确定书号后,登记到图书帐目表中,如果表中已有, 则只将库存量增加; b)借阅:如果一种书的现存量大于0,则借出一本,登记借阅者的书号和归还期 限,改变现存量; c)归还:注销对借阅者的登记,改变该书的现存量。 (4)输出形式: 能按书号、书名、著作者查找库存的书籍信息 能按学生的借书证号显示学生信息和借阅信息 书籍入库 借书功能实现 还书功能实现 二.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SPSS的应用 班级:信管08班 姓名:胡复燕 指导教师:巩永华 成绩: 2014 年11 月 6 日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目录 1 SPSS系统概述 (1) 1.1 SPSS的构成 (1) 1.2 SPSS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SPSS的使用方法 (2) 2数据文件的处理 (2) 2.1数据录入和编辑 (2) 2.2新变量计算 (3) 2.3变量筛选 (4) 2.4数据文件的拆分与合并 (5) 2.5数据文件的存储与读取 (8) 3图形绘制 (9) 3.1条形图 (12) 3.2饼图 (10) 3.3线形图 (11) 3.4直方图 (12) 3.5散点图 (13) 4基本统计分析 (14) 4.1频数统计 (14) 4.2描述性统计 (14) 4.3总体均值 (15) 4.4总体方差 (16) 4.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18) 5回归分析 (20) 5.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0) 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 6方差分析 (26) 6.1单因素方差分析 (26) 6.2无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27) 6.3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29)

1 SPSS系统概述 1.1 SPSS的构成 SPSS 18.0由17个功能模组组成 Base System 基础程式 Advanced Models 高等统计模组(GEE/GLM/存活分析) Regression Models 进阶回归模组 Custom Tables 多变量表格 Forecasting 时间序列分析 Categories 类别资料分析/多元尺度方法 Conjoint 联合分析 Exact Tests 精确检定 Missing Value Analysis 遗漏值分析 Neural Networks 类神经网络 Decision Trees 决策树 Data Preparation 资料准备 Complex Samples 抽样计划 Direct Marketing 直销行销模组 Bootstrapping 拔靴法 Data collection Data Entry 资料收集 Programmability Extension 扩充程式码能力 SPSS 软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多个界面,包括 数据编辑窗口(Newdata) 结果输出窗口(Output1) 语句窗口(Syntax) 统计图表编辑窗口(Chart) 帮助窗口(Help 其中,最主要的界面有三个:数据编辑窗口、结果输出窗口和语句窗口。启动SPSS 后看到的第一个窗口便是数据编辑窗口。在数据编辑窗口中可以进行数据的录入、编辑以及变量属性的定义和编辑,是SPSS 的基本界面。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变量名栏、观测序号、窗口切换标签、状态栏。 1.2 SPSS的功能 SPS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每类中又分好几个统计过程,比如回归分析中又分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加权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等多个统计过程,而且每个过程中又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方法及参数。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