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比热容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关于"比热容"的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堂课程时,我采用了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温度变化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热水、冷水、烧杯、温度计、称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计算器等。
五、活动过程在活动开始时,我会向学生介绍比热容的概念,并解释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接着,我会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比热容。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计算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计算,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堂课程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我会考虑再次进行教学,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的知识。
我还会考虑将比热容的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热力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这堂课程,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学案(含答案解析)(物理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1.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为。
合作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提出问题:(1)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实验:(1)如何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怎样测出水和食用油的温度?(3)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有关。
二、比热容类比思考:比较不同瓶子的容水能力,思考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方法。
高度相同的两种瓶子,倒入同样多的水,液面升高得少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或者液面升高相同高度,倒入的水多的瓶子容水能力更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1~P12,知道如何科学地表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这种特性。
提出问题: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归纳总结: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
三、热量的计算例题: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表示质量为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
请计算:质量为2 kg的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解:质量为2 kg的铝块,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过程:铝块的质量m=2 kg;铝块的初温t0=30 ℃;铝块的末温t=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m(t-t0)=0.88×103J/(kg·℃)×2 kg×(100 ℃-30 ℃)=1.232×105J。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比热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得快),两个搅拌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二)引入新课利用热量单位卡的规定引入新课。
从热量单位卡的规定,我们知道使1克水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卡。
这个规定中限定了1克的水,限定了温度升高1℃。
可见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其实大家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卡的规定中,还限定了升温的物质是水。
那么,其他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三)新课教学一、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
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什么条件有关呢?1.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热量越多。
2.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多。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3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3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教学实践设计的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比热容的定义,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水、冷水、温度计、烧杯、勺子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给孩子们提供热水和冷水,让他们感受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的现象。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通过示例,解释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大小。
3. 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如沙子、水、铁块)的比热容。
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让孩子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并分析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
5. 生活应用:引导孩子们思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天为什么热水袋里的水凉得慢。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比热容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活动的进行,观察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思考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环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让孩子们直接接触热水和冷水,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温度差异,这为后续讲解比热容的概念提供了生动的实际案例。
在活动中,我特别强调让孩子们亲自触摸水杯,感受热水的温暖和冷水的凉爽,这种亲身体验能够加深他们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描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比热容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热水袋和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物品与比热容的关系。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并解释各参数的含义。
3. 演示实验:进行比热容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热水袋的热量传递等。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块质量为2kg的铜,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cmΔt=2kg×0.39×(100℃20℃)=50.4J2. 题目: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比热容为3.6×10^3J/(kg·℃),质量为50kg,升高温度为50℃,求发动机冷却液所吸收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及其原因;4.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夏季高温天气下,城市和农村地区气温差异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温度差异原因的思考。
2.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引导学生回顾热量、温度等基本概念,然后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内涵。
3.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公式计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热水壶、汽车发动机等。
4.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及其原因讲解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
通过实验或示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冷却系统等。
5.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热水壶、热水器等,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比热容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及其原因;4.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
答案: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13·3 比热容 教案
问题5:反馈一
小循环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
质量
升高温度
吸收热量
1kg
1℃
4.2×103J
2kg
1℃
2kg
2℃
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用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
2.演示实验
3.类比密度学习比热容
问题2:思考交流
小循环2:影响比热容因素、单位、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的单位:J/(kg·℃)
(3)水的比热是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4.2×103焦。
课题: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问题6:小组合作设计探究过程,并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
问题7:反馈二
合
自己整理上述三个知识点的内容、学习方法。
问题8:自我小结
补
1.针对学习中的疑点,讨论交流。
2.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问题7:自我查漏
问题8:学以致用
测
利用教师特意提供的检测题,检测自学内容,并根据答案自我矫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设计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的教案。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比热容概念的同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比热容的性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概念,了解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加热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袋的使用,引发学生对温度和热量的关注,进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进行比较。
5. 解决问题: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热水袋的使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比热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观察环节在实验观察环节,我选择了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加热器等实验器材。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 比热容的应用: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衣物、热水袋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穿保暖衣物、夏天使用凉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比热容的关系。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单位:通过示例,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4. 应用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为2.0×10^3 J/(kg·℃),质量为0.5 kg,温度升高了5℃。
求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
答案:Q = c m Δt = 2.0×10^3 J/(kg·℃) 0.5 kg 5℃ =5.0×10^3 J。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13.3比热容教案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2、新疆地区有句俗语: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说明了新疆地区温差很大,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新疆地区水少,沙土多,因为沙土的较小,中午吸热升温,傍晚放热。所以温差大。(对比重庆地区由于三峡大坝的原因,使得夏天温度降低,冬天温度提高的原因)
四、小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讨论之后做知识小结。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图2-15,2-16,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
三、课堂练习:
1、汽车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同等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由于水的比较大,所以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较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
水、煤油、两只烧杯
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会查比热容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城市热岛效应”。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法学法】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水、食用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相同的试管两只。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1、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的多。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
一杯水的比热容和半杯水的比热容。
(相同或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容就越大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热容,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容就越小5.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那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的()A、北方冬天,用循环水来供暖B、初春的傍晚,给秧苗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C、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到凉爽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板书设计】三、比热容(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以及比热容的应用。
具体内容如下: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3.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4. 比热容的应用:通过比热容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广泛应用于工程、气象、地理等领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热水、冷水、不同质量的物体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为例,说明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夏天游泳感觉凉爽的原因等。
2. 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及应用。
3.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分析。
4. 课堂练习: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为什么热水袋里的水会凉得慢等。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单位3.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4.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夏天游泳感觉凉爽?(2)根据比热容的知识,分析下列现象:热水袋里的水为什么凉得慢?2. 答案:(1)夏天游泳感觉凉爽,是因为水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较多,游泳时人体散热较快,所以感觉凉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以及比热容的单位。
2. 比热容的计算:讲解如何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进行计算。
3.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散热器、汽车发动机等。
4. 比热容的测定:讲解如何进行比热容的实验测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测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天用水散热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水散热效果好。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比热容的定义,介绍比热容的单位。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进行计算。
4. 讲解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散热器、汽车发动机等。
5. 讲解比热容的测定方法:进行比热容的实验测定。
6. 例题讲解: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3. 比热容的应用4. 比热容的测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比热容的概念,并说明其单位。
(2)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比热容。
(3)举例说明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1摄氏度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是J/(kg·℃)。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3)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如散热器、汽车发动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热容的知识,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热容教学设计精选5篇
比热容教学设计精选5篇比热容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涉及到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a、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c、能用Q吸=cm(t-t0)和Q放=cm(t0-t)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等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分析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吸放热的计算。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生活中应用比热容的知识也较多,是中考中的重要知识点。
突破重点的`思路: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从中体会比热容的物理意义,为建立比热容概念奠定基础。
四、教学难点分析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以及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突破难点的思路: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概念中涉及质量、温度的变化和热量三种概念间的关系,比较难理解,所以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是本节难点。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入手,解释其含义,知道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及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五步探究教学法、实验法、推理归纳法学法: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采用五步探究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利用推理归纳法逐步入深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和计算热量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第13章第3节,主要讲述了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物质的样品、热量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季炎热的天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炎热的天气中,海边感觉比内陆凉爽。
2. 概念讲解:介绍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意义。
3. 公式讲解: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并解释结果。
a.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b. 沙子的比热容是多少?2. 答案:a. 水的比热容约为4.18 J/(g·℃)。
b. 沙子的比热容约为0.83 J/(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3.3 比热容教案
第三节比热容●明确学习内容教材P11-14●厘清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自主预习练习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自主学习案”部分练习题●激情导入十分师:投影图片(海滩)并伴随字幕“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当我们赤脚踩岸边的砂石上,砂石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当我们跳进水里,河水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的出现,让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展示PPT3生:海水凉(冷);砂石烫(热)。
师:这“一烫一凉”说明了水和砂石的什么不同?生:温度。
师:这一现象曾被称为“水陆温度的差异”;那么,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生:猜想、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必要、合理的解释。
师:两种不同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为什么却不一样,这与物质的什么有关?●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1.请学生阅读教材P1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小组交流讨论(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二理解比热容概念2.请学生阅读教材“比热容”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是(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4)水的比热容是,表示。
跟踪训练探究三热量的计算问题展示:3.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2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5.2kg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展示:6.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物体吸收热量计算公式课堂探究案1.(1)Q放= Q吸(2)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3)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亲身经历参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交流与分析,利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产生乐于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天平、温度计、秒表、电加热器(2)、烧杯(2)、水、食用油。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情境一: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还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情境二:糖炒栗子,为什么要加入沙子一起炒呢?情境三:汽车水箱中加水有什么作用呢?【揭示课题】学习了本节课比热容的知识,你就能解释其中的奥妙了。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
)学生观察、思考。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比热容【体验生活】1.家里来了客人,为了让客人尽快的喝上开水。
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搜集办法:1、质量少一些的水2、用温水3、加大火力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3.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想一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师生总结】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罗平县阿岗第二中学陈留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会查比热容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城市热岛效应”。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法学法】?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教学用具】?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水、食用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相同的试管两只。
1、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的多。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
一杯水的比热容和半杯水的比热容。
(相同或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C、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容就越大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热容,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容就越小5.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那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的()A、北方冬天,用循环水来供暖B、初春的傍晚,给秧苗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C、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到凉爽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着,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板书设计】?三、比热容(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教案
罗平县阿岗第二中学陈留坤【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会查比热容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城市热岛效应”。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法学法】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水、食用油、天平、温度计、手表、大烧杯、相同的试管两只。
1、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的多。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
一杯水的比热容和半杯水的比热容。
(相同或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变化的多少以及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都无关。
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B.物质的温度变化越小,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C.把一个铁块分开,用其中一块测铁的比热容,因为质量小了,所以测得的比热值就大了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容就越小
5.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那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的()
A、北方冬天,用循环水来供暖
B、初春的傍晚,给秧苗灌水可以防止秧苗冻坏
C、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响海面
【板书设计】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水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
①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②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为何用热水供暖?
③调节气候
④水保秧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