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排放j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我们需要了解污染物排放系数及其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一、污染物排放系数的概念污染物排放系数是指单位时间或单位产量内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

它是衡量污染源排放强度的重要指标。

不同行业、不同污染源的排放系数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算。

例如,对于废气的污染物排放系数,可以通过每单位能耗或每单位产量排放的污染物量来计算。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1. 根据污染源产量和排放系数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已知污染源产量和排放系数的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排放量 = 产量 ×排放系数以单位时间为例,如果我们已知某工厂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为1000个,而该产品的排放系数为0.1吨/个,那么该工厂每天的污染物排放量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排放量 = 1000个 × 0.1吨/个 = 100吨2. 根据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对于一些能源密集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计算公式如下:排放量 = 能耗 ×排放系数以单位时间为例,如果我们已知某电厂每天消耗的煤炭数量为1000吨,而该煤炭的污染物排放系数为0.5吨/吨煤,那么该电厂每天的污染物排放量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排放量 = 1000吨 × 0.5吨/吨煤 = 500吨3. 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准确的产量或能耗数据,这时候可以通过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和废气流量进行监测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假设一个煤炭燃烧锅炉的废气流量为10000立方米/小时,而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浓度为100毫克/立方米,那么该锅炉每小时的SO2排放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排放量 = 流量 ×浓度排放量 = 10000立方米/小时 × 100毫克/立方米 = 1000克/小时 = 1千克/小时 = 1吨/小时通过监测数据计算排放量的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和实时地了解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资料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资料

例2
某电厂监测烟气流量为200m3/h,烟尘进治
理设施前浓度为1200mg/m3,排放浓度为
200mg/m3,电厂连续运转,试求每年进入
除尘系统的烟气量Q(吨)。 Q=200×(1200-200)×365 ×24 ×10-9 =1.752t
3、进出系统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物料衡算
如果物料进出系统中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
投入=产品+流失
定额法——总量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首先
求出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流失量,再根据生产
中的产品总量,求取污染物流失总量。
(5)物料横算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生产吨产品或半成品的原料实际消耗量;
生产吨产品或半成品的各污染物排放量; 物料流失位置和排放形式、流向;
2、进出系统过程中无化学变化的物料衡算
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污染物的产生量计算:
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
3、主要工业产品综合产污及排污系数
有色金属工业、轻工、电力、纺织、化工、
钢铁和建材等七个工业部门
水平衡例题
某电镀工业基地的生产总用水量为60000t/d, 其中60%为回用水,项目生活用水量为 4800t/d,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绿化,园区绿 化用水约543t/d,假设生产和生活污水产生 系数为0.9,请画出本项目的用水平衡图, 并说明项目新鲜用水量是多少?污水排放量 是多少?
用水平衡图 (单位:t/d)
消耗480
4800 ? 绿化用水 543
生活用水
消耗6000
新鲜用 水量? ?Leabharlann 生活污水 处理站?
生产用水
?
生产废水 处理站
?
总 废 水 排 量 ?
36000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流量。

其中,污染物排放浓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排放流量内的污染物含量,通常以mg/m3表示;排放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出的废气、废水或固体废物的体积或质量,通常以m3/s或kg/s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其次,对于废气的排放量计算,我们需要考虑到废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废气的排放量计算可以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湿空气状态方程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对于废水的排放量计算,我们需要考虑到废水的流量、浓度和排放方式等因素。

一般来说,废水的排放量计算可以采用污水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参数可以参考相关的环保标准和规定。

最后,对于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计算,我们需要考虑到固体废物的质量、密度和排放方式等因素。

一般来说,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计算可以采用质量平衡法或体积平衡法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排放量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希望以上介绍的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计算方法解析

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计算方法解析

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计算方法解析理论上,常见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基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污染物排放系数法,下面就这三种方法一一阐述。

一、实测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算设施和仪表,直接确定污染源的排放量。

用自动监控的连续计算计量依据确定排放量是最合理和科学的计量污染物的方法。

污染源排放量的实测法计算,日常更多是使用检测计量和分析手段,测量废气,污水的流速、流量和污水及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使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依据,通过公式计算,计算各种污染物质排放总量的统计方法:g=kqc;c=∑cq/∑q。

式中:g为污染物的排放量;q为介质流量;c为介质中污染物的浓度;k为单位换算系数。

浓度和流量的单位不一致时,单位换算系数k取不同的值。

在排污费计算总污染物的排放量单位一般取kg,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一般取mg/l,系数k取10;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取mg/l;系数k取10。

实测法包括连续监测和抽样监测,目前主要采用抽样监测方法。

测量污水和废气中污染物排放的流量及浓度。

例:某石油化工厂总排污口,某日污水的排放量为90000t,cod排放浓度为390mg/l,bod排放浓度为200mg/l,计算总排污口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cod排放量=污水排放量×cod排放浓度/1000=90000×390/1000=35100bod排放量=污水排放量×bod排放浓度/1000=90000×200/1000=18000比如污水中的污染物数量主要采用实测法计算,实测法直接计算得到的是排放量g=kqc,去除量:g=kqc/(1-η)。

式中:q为污水排放量m;c为排放污染物的质量浓度mg/l;η为污水处理设施对该污染物的去除率;以k为单位换算系数。

关于排放单位在同一个排污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业废水,且每种工业废水中所含的同一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不同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混合排放时该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c=nσcqy/nσqyic=混合废水中某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c=不同产品废水中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q=不同产品最高允许排放量m/t;y=某种产品的产量(t/d)月平均计。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G定-----流失定额,kg/t
B定---单位产品所使用或生成的污染物量kg/t B定=1440kg/t×0.5×0.8×104/152=394.1kg/t
α定=1000×0.98×104/298=342kg/t
排放系数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的经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求得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1、产污系数和排放系数的概念 污染物产生系数(简称产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 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单位强度(如重量、 体积和距离等)的产生污染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污染物 量。 污染物排放系数(简称排污系数)是指上述条件下经 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
(5)物料横算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生产吨产品或半成品的原料实际消耗量; 生产吨产品或半成品的各污染物排放量; 物料流失位置和排放形式、流向;
2、进出系统过程中无化学变化的物料衡算
例2
某电厂监测烟气流量为200m3/h,烟尘进治理设施前浓度为 1200mg/m3,排放浓度为200mg/m3,电厂连续运转,试求每年进入除 尘系统的烟气量Q(吨)。
个体产污系数是指特定产品在特定工艺(包括原 料路线)、特定规模、特定设备技术水平以及正 常管理水平条件下求得的产品生产污染物产生系 数。
综合产污系数是指按规定计算方法对个体产污系 数进行汇总求取的一种产污系数平均值
因此综合产污系数代表指定产品在该行业生产活 动中生产单位产品排放污染物的平均水平。
2
24000 生产用水 54000
生产废水 18000 处理站
1 7
7
36000
7
第四节 废气排放量计算
一、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量
1、锅炉燃料耗量计算
产生饱和蒸汽的(1)固体和2.液理体论燃料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30页)

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30页)

一、“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很多,除去实测法外(实测及其计算方法在此不作介绍),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物料衡算法;一种是经验计算方法。

1.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重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即:ΣG=ΣG1+ΣG2式中:ΣG-投入物料量总和:ΣG1-所得产品量总和;ΣG2-物料或产品流失重量之和。

2.经验计算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与产品产量,求得“三废”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

采用经验计算法计算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时,通常又称之为“排污系数计算法”。

排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或计算值。

排污系数目前使用的有二种:一种是受控排污系数,即在正常运行的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另一种是非控制排污系数,即在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排放的污染物的量。

一般情况下,非控制排放系数大于受控制排放系数,二者之差即为污染治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单位产品去除量。

排污系数是在用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算三种方法所获得的原始产污和排污系数的基础上,采用加权法计算出来的。

目前能查找到的工业产污和排污系数的主要参考手册有二本:一本是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组织编辑的“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

该本手册给出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轻工、电力、纺织、化工、铜铁和建材等七个工业部门根据统一的技术要求确定的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技术水平下的产污和排污系数,包括原始系数、个体系数、一次系数、二次系数、二次系数、2000年控制系数建议值,以及国外同行业的对比数据等。

同时给出了我国主要燃煤设备(包括工艺锅炉、茶浴炉和大灶)燃煤产生烟尘、2、和等的产污和排污系数;另一本是从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科研项目“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研究”中筛选出来的“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手册”。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一、固定源的排放量计算方法:固定源包括工厂、电厂、锅炉等,其排放量计算方法一般基于以下几个要素:1.初步确定排放物种类:首先需要了解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组成、化学反应等特性,确定发生的主要污染物种类。

2.确定排放量计算基准:计算排放量时需要确定计算基准,一般有两种方法:以物质质量为基准和以生产量为基准。

(1)以物质质量为基准:按照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化学成分和排放浓度计算物质排放量。

这需要确定物质来自源头的占比、废气排出速率等数据。

(2)以生产量为基准:根据每个产品的生产量、每个产品单位产出的废气排放量来计算总的废气排放量。

这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产量、排放因子等。

3.确定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是指单位产品产生的废气或废水中,其中一种污染物的供给量,通常以单位产品的排放因子来衡量。

排放因子的选择依赖于所涉及的污染物的种类、过程和设备的类型等因素,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工艺模拟或根据行业规范进行估算。

4.结合排放控制设备:固定源通常会使用排放控制设备(例如过滤器、脱硫装置等)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把排放控制设备的效率考虑进去,计算出净排放量。

5.数据采集和监测:为了准确计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收集排放源的各项数据,如物质消耗量、物质成分分析结果、产品产量、排放控制设备的运行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获取实时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移动源的排放量计算方法:移动源主要包括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废气排放。

其排放量计算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要素:1.车辆种类和数量:需要确定移动源的车辆种类(如汽车、摩托车、大型货车等)和数量,因为不同类型的车辆排放量存在差异。

2.行驶里程和速度:需要获取车辆的行驶里程和行驶速度数据,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对于计算排放量是至关重要的。

3.燃料种类和消耗量:需要了解车辆使用的燃料种类以及每辆车的燃料消耗量,这可以通过车辆的维修记录、燃料购买记录等来获取。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污染物的产生量计算:
污染物的排放量计算:
3、主要工业产品综合产污及排污系数
有色金属工业、轻工、电力、纺织、化工、 钢铁和建材等七个工业部门
水平衡例题
某电镀工业基地的生产总用水量为60000t/d, 其中60%为回用水,项目生活用水量为 4800t/d,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绿化,园区绿 化用水约543t/d,假设生产和生活污水产生 系数为0.9,请画出本项目的用水平衡图,并 说明项目新鲜用水量是多少?污水排放量是 多少?
物料衡算法
例:某化工厂利用原料A及原料B生产产品,请填空
A 200 kg B 150 kg
反应、 浓缩
甲苯 500kg
二氯甲烷 反应分出水28kg 300kg
浓缩物 327kg 回收甲苯 490kg
甲苯废气??kg
溶解、 过滤
溶液592kg 滤渣(?)
(1)物料横算的步骤
(1)确定物料横算系统——对象
用水平衡图 (单位:t/d)
消耗480
绿化用水 543
4800 生活用水 ?
生活污水 ? 处理站

新鲜用

水量?

消耗6000

?
生产用水 ?
生产废水 ? 处理站
量 ?
36000
消耗480
绿化用水 543

4800
新鲜用水 量28800
4320
生活用水
消耗6000
生活污水 3777 处理站
废 水 排 量
例2
某电厂监测烟气流量为200m3/h,烟尘进治 理设施前浓度为1200mg/m3,排放浓度为 200mg/m3,电厂连续运转,试求每年进入 除尘系统的烟气量Q(吨)。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1.定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计算:
-燃烧排放量计算:燃烧源排放量可以通过燃烧设备的燃料消耗量、燃料的含硫量、燃烧设备的效率和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等参数来计算。

例如,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可以通过燃烧设备的燃料消耗量和燃料的碳含量来计算。

-非燃烧排放量计算:对于非燃烧源,例如化学工厂或工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排放量通常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原料的用量来计算的。

2.移动污染源的排放量计算:
-交通工具排放量计算:交通工具的排放量可以通过燃料消耗量、燃料类型和尾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来计算。

例如,汽车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可以通过汽车的燃料消耗量和燃料的碳含量来计算。

3.区域或国家的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统计数据法:基于当地或国家水、电力或燃料销售数据来估计污染物排放量。

例如,可以通过能源消耗量和燃料类型来估计区域或国家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

-排放因子法:通过衡量不同行业的平均排放水平来估计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排放量。

这种方法利用行业或设备的平均排放因子来计算。

例如,通过使用工业行业的平均排放因子和该区域或国家的该行业产值来估计一些特定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而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

在进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时,应当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计算过程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实际的排放情况。

此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有特定的相关法规和准则,进一步规定了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因此,在进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时,还应考虑遵循相应的法规和准则。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

而制定这些标准的基础,则是准确计算污染物排放量,其中污染物排放系数是计算绝大多数污染来源的重要参数。

污染物排放系数是什么?污染物排放系数是指单位生产、单位时间或其他指标下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

通常表示为 kg/ (t·a) 。

排放系数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生产工艺、排放设备和排放控制等因素有关。

根据其排放特性,排放系数通常分为工艺排放系数和环保排放系数,前者是指工业和生产企业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排放量,后者是指企业实施的环保治理和减排措施后的排放参数。

工艺排放系数也叫未经控制排放系数。

如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排放量 = 产量 ×排放系数其中,产量指单位产品产出的数量,排放系数可参考环境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应行业标准。

以某污染企业为例,该企业年产某种化工产品10万吨,其工艺排放系数为2.8千克/吨,那么该企业该化工产品的年排放量为 10万吨 ×2.8千克/吨 = 28万千克。

根据不同情况,排放量也可分别计算企业日、月或季度的排放量。

在实际计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周期计算。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对环境、生产设备进行采样分析或对某些污染源的排放口进行实时监测,来获得污染物排放数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准确地获得排放数据,但它需要实时监测设备、昂贵的分析系统并且监测时间和范围有限制。

2. 标准数据法标准数据法又叫标准系数法,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已有数据计算出某些污染源的排放数据,也是目前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最常用和最经济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历史数据并考虑生产工艺和排放控制设备的实际情况。

因此,标准数据法的计算结果比直接测量法的结果更加精确。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核减;
三、环境噪声按实际监测数据申报
水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说明 (样式举例)
201*年第**季度情况(各个排放口分别计算)
实际用水量 ***** 万吨 排水量****万吨(一般实际用水量的85%计算)
COD排放量(吨)=COD排放浓度(mg/l)×排水量(吨) × 10-6 氨氮排放量(吨) =氨氮排放浓度(mg/l)×排水量(吨) × 10-6 SS排放量(吨) =SS排放浓度(mg/l)×排水量(吨) × 10-6
均值:4.97 2、煤炭堆存煤粉尘产污系数:1.48~2.02kg/(吨煤年),取平
均值:1.75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三)部分行业排污量计算系数 煤炭装卸、堆存煤粉尘排放量 有下列防煤粉尘排放设施并已实施者,可核减煤炭装卸、堆存单
位的煤粉尘排放量: 1、上风侧20米内已形成具有防风能力的防风带或有高于煤堆的
(2)某项污染物排放量(KG)=该项污染物排放速率 (kg/h)×排放时间(h/d)×排放天数(d/a)
排放速率以检测报告实测数据为准,排放时间和排 放天数根据实际生产时间和天数计算。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2、喷涂行业无检测报告的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用该公式计算 时要结合设备去除率)
油漆中苯的排放量(Kg)=油漆中苯的含量×油漆用量(Kg)
单位名称: (公)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说明 (样式举例)
201*年第**季度: (各个排放口分别计算)
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
SO2排放量(KG)=该项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废气排放量 (m3)× 10-6
NOX排放量(KG)=该项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废气排放量 (m3)× 10-6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式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或某一企业通过其生产或经营活动所排放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

对于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控制污染物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准确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显得十分必要。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基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口的通风量以及排放时间等因素。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方法一:静态方法静态方法又称为平衡法,计算过程通过确定污染物在排放口内的浓度,再结合流量和排放时间计算排放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排放量 = 浓度 × 流量 × 排放时间其中:•浓度:污染物在排放口内的浓度,一般使用取样分析得到;•流量:排放口内污染物的流量,单位通常为立方米每秒;•排放时间:单位为小时,即污染物从排放口排放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静态方法只适用于排放量较小的孤立源,如小型工艺设备或单个建筑物的排放口等。

方法二:质量平衡法质量平衡法是指基于污染物的物质平衡原理,计算源区内某一时间段内污染物排放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排放量 = 储存量增加量 + 反应器体积内的储存量 - 反应器体积内的收集量其中:•储存量增加量:指入口污染物浓度乘以流量,即污染物在单位时间内进入反应器体积的量;•反应器体积内的储存量:指反应器内污染物的体积,由于污染物在反应器内会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等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计算;•反应器体积内的收集量:指从反应器内排放出去的污染物的总量。

该方法适用于污染物排放高、浓度变化大或化学反应速率快的情况。

方法三: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指通过对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确定某个污染物在某个区域内的排放总量。

其计算公式主要是基于根据排放物浓度估算风险,然后推导出从排放点到某个地方的浓度以及风险值,从而确定排放总量。

总结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是环保工作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确定排放总量,从而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健康。

污染物排放j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j计算方法

工业污染物排放统计方法一、工业污染物估算常用方法工业企业环境统计工作中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及所含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纳三种方法,即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产排污系数法。

1、实测法实测法是通过监测手段或我国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废气、废水的流速、流量和废气、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G=KCiQ式中:G——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Q ---- 介质流量;Ci——介质中i污染物浓度;K一单位换算系数。

浓度和流量的单位不全都时,单位换算系数K取不同的值。

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常取mg∕L, 系数K取IO3;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取mg∕L,系数K取l()-6o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环境监测站。

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样品、分析样品而获得的。

监测采集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精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毫无意义。

因受现有监测技术和监测条件的约束,实测法有肯定的局限性。

这主要是目前除了重点污染源有比较精确的监测数据外,其他多数非重点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测;而且许多重点污染源还未实现连续监测,监测结果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例某炼油厂年排废水2万t,废水中废油浓度C油为5()()mg∕L, COD浓度C COD为3()()mg∕L,水未处理直接排放。

计算该厂废油和COD的年排放量。

解:G 油=KC 油Q =10-6×500×2×104 =1() (t)G COD= KCCODQ = l()-6×300×2×104 =6 (t)例某冶炼厂排气筒截面0.4m2,排气平均流速12.5m∕s,实测所排废气中SCh平均浓度12mg∕nΛ 粉尘浓度8mg∕L计算该排气筒每小时SCh和粉尘的排放量。

解:每小时废气流量Q=12.5×0.4×3600= 1.8×104 (m3∕h)每小时S02 排放量Gsθ2= 10-6×12×1.8×104= 0.216 (kg∕h)每小时粉尘排放量G 粉尘= l()-6x8xl.8xl()4 = ().144 ((kg∕h)2、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是指依据物质质量守恒原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变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13106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13106

整理ppt
650mg/L,酸为85mg/L,COD为
300mg/L,第二排水口每小时排放废水
500t,均含油量为100mg/L,酸为
10mg/L,COD为120mg/L,该厂全年
连续工作,求全年排放的油、酸和COD的
数量。
整理ppt
5
物料衡算法
例:某化工厂利用原料A及原料B生产产品,请填空
A 200 kg B 150 kg
反应、 浓缩
甲苯 500kg
二氯甲烷 反应分出水28kg 300kg
浓缩物 327kg 回收甲苯 490kg
甲苯废气??kg
溶解、 过滤
溶液592kg 滤渣(?)
整理ppt
6
(1)物料横算的步骤
(1)确定物料横算系统——对象
整理ppt
7
(2)收集物料横算的基础资料
画出生产工艺流程图,写出反应方程式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整理ppt
20
排放系数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的经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 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1、产污系数和排放系数的概念
污染物产生系数(简称产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 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单位强度(如重量、 体积和距离等)的产生污染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污染物 量。
=生产期内某产品的产量,t×单位产品某 污染物的流失定额,kg/t
整理ppt
15
G定-----流失定额,kg/t
整理ppt
16
B定---单位产品所使用或生成的污染物量kg/t B定=1440kg/t×0.5×0.8×104/152=394.1kg/t
整理ppt
17
α定=1000×0.98×104/298=342kg/t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一、“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很多,除去实测法外(实测及其计算方法在此不作介绍),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物料衡算法;一种是经验计算方法。

1.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重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即:ΣG=ΣG1+ΣG2式中:ΣG��投入物料量总和:ΣG1��所得产品量总和;ΣG2��物料或产品流失重量之和。

2.经验计算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与产品产量,求得“三废”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

采用经验计算法计算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时,通常又称之为“排污系数计算法”。

排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或计算值。

排污系数目前使用的有二种:一种是受控排污系数,即在正常运行的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另一种是非控制排污系数,即在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排放的污染物的量。

一般情况下,非控制排放系数大于受控制排放系数,二者之差即为污染治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单位产品去除量。

排污系数是在用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算三种方法所获得的原始产污和排污系数的基础上,采用加权法计算出来的。

目前能查找到的工业产污和排污系数的主要参考手册有二本:一本是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组织编辑的“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

该本手册给出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轻工、电力、纺织、化工、铜铁和建材等七个工业部门根据统一的技术要求确定的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技术水平下的产污和排污系数,包括原始系数、个体系数、一次系数、二次系数、二次系数、2000年控制系数建议值,以及国外同行业的对比数据等。

同时给出了我国主要燃煤设备(包括工艺锅炉、茶浴炉和大灶)燃煤产生烟尘、SO2、和 NOx等的产污和排污系数;另一本是从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科研项目“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研究”中筛选出来的“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手册”。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重复用水量统计用水、排水等有关指标,必须首先对给水系统有个概略了解。

在工业生产中按给水的路线和利用程度,分为直流、循环和循序三种给水系统。

1、直流给水系统指工业生产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消,水经过一次使用后便以废水形式全部或大部分排走。

其生产用水量等于企业从地下水源和地面水源取用的新鲜水量。

2、循环给水系统指使用过后的水经适当处理重新回用,不再排走。

在循环过程中所损耗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3、循序给水系统是根据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重复利用,将水源送来的水先供甲车间使用,甲车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

这种系统也叫串级给水系统。

例:某厂给水系统示意图如下甲、乙、丙车间耗新鲜水量为80吨/天丁车间耗新鲜水量为120吨/天戊车间由于采取了循环用水措施,每日仅需补充新鲜水100吨,原耗新鲜水量为1000吨/天,求该厂的重复用水量和重复用水率。

W前=80×3+120+1000=1360(吨/天)W 后=80+120+100=300(吨/天)重复用水量:W 重=W 前-W 后=1360-300=1060(吨/天) 重复用水率:ξ=%94.77%10013601060%100W W =⨯=⨯前重 另:该厂全年重复用水量=1060吨/天×全年工作日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的计算可以使用各种流量计进行测量,如监测数据、各种流量计测得的数据和连续自动监控测得的数据等。

还可以进行系数估算法,从排污单位的新鲜用水量来估算其污水排放量。

如排污单位的新鲜水量没有进入其产品,一般其污水排放量可以估算为新鲜水量的0.8—0.9倍,如有相当部分变成产品(如啤酒、饮料行业),则其污水排放量应以新鲜水量减去转成产品数量的0.8—0.9倍,还有部分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如轧钢、选矿等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都高达80%~90%,水经过多次使用,蒸发和流失都很大,这时用新鲜水量推算污水排放量时所用的系数就比较小,有时甚至会达到40%~50%。

污染物排放公式

污染物排放公式

污染物排放公式污染物排放公式是用来计算环境污染物质的排放量的一种数学公式。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成为了环境管理和监测的重要工作,而污染物排放公式作为计算方法之一,具有便捷、透明、科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各个领域。

污染物排放公式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污染物种类、排放源类型、排放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染物排放公式。

一、气态污染物排放公式气态污染物是指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气态污染物排放公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排放源的废气流量、污染物浓度、排放时间等因素,来计算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质量。

具体公式如下:排放量=废气流量×污染物浓度×排放时间其中,废气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或次级参数法等测量方法进行确定,污染物浓度可以通过采样分析进行测定,排放时间一般为1小时。

二、废水污染物排放公式废水污染物是指排放至水体的各种含污染物的废水。

废水污染物排放公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排放源的废水流量、污染物浓度、排放时间等因素,来计算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质量。

具体公式如下:排放量=废水流量×污染物浓度×排放时间其中,废水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或次级参数法等测量方法进行确定,污染物浓度可以通过采样分析进行测定,排放时间一般为1天。

三、固体污染物排放公式固体污染物是指固体颗粒状污染物,如粉尘、废物、垃圾等。

固体污染物排放公式主要是通过计算排放源的排放量、排放浓度等因素,来计算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质量。

具体公式如下: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量其中,排放浓度可以通过采样分析进行测定,排放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或称重等测量方法进行确定。

总之,污染物排放公式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维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平衡。

因此,对污染物排放公式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污染物排放统计方法一、工业污染物估算常用方法工业企业环境统计工作中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及所含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即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产排污系数法。

1、实测法实测法是通过监测手段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连续计量设施,测量废气、废水的流速、流量和废气、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用环保部门认可的测量数据来计算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总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G=KC i Q式中:G——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Q——介质流量;C i——介质中i污染物浓度;K——单位换算系数。

浓度和流量的单位不一致时,单位换算系数K取不同的值。

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常取mg/L,系数K取10-3;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取mg/L,系数K取10-6。

实测法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于环境监测站。

监测数据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采集样品、分析样品而获得的。

监测采集的样品是对监测的环境要素的总体而言,如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尽管测试分析很准确,不具备代表性的数据也毫无意义。

因受现有监测技术和监测条件的约束,实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主要是目前除了重点污染源有比较准确的监测数据外,其他多数非重点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测;而且很多重点污染源还未实现连续监测,监测结果的代表性有待提高。

例某炼油厂年排废水2万t,废水中废油浓度C油为500mg/L,COD浓度C COD为300mg/L,水未处理直接排放。

计算该厂废油和COD的年排放量。

解:G油=K C油Q =10-6×500×2×104 =10(t)G COD=K C COD Q =10-6×300×2×104 =6(t)例某冶炼厂排气筒截面0.4m2,排气平均流速12.5m/s,实测所排废气中SO2平均浓度12mg/m3,粉尘浓度8mg/L计算该排气筒每小时SO2和粉尘的排放量。

解:每小时废气流量Q=12.5×0.4×3600 = 1.8×104(m3/h)每小时SO2排放量Gso2 = 10—6×12×1.8×104 = 0.216(kg/h)每小时粉尘排放量G粉尘= 10—6×8×1.8×104 = 0.144((kg/h)2、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是指根据物质质量守恒原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即:投入物料量总和=产出物料量总和=主副产品和回收及综合利用的物质量总和+排出系统外的废物质量这里的排出系统外的废物质量包括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生产性废物及工艺过程的泄漏等物料流失。

物料衡算的实际计算常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一个生产周期的各种用料单据,作为投入的物料量,主副产品和回收及综合利用的各种产品量作为总产品量,两者之差是生产过程物料流失量,即污染物产生量或排放量。

如某水泥厂一个班次投入各种原料115t ,生产水泥100t ,回收各种物料12t ,则一个班次排放粉尘3t ,每生产1t 水泥排放30kg 粉尘。

另一种是把生产过程的物料守恒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即流失量 = 投入物料量 - 回收物料量这就需要建立各种生产条件下的物料衡算公式,如燃料燃烧废气量公式、SO 2产生量公式、烟气量公式、各种治理设施的去除量公式等。

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时,关键是确定守恒公式两边的参数,但这些参数的确定有时也是比较困难的。

统计人员只有在对企业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物料平衡分析着手,对企业的原料、辅料、能源、水的消耗量、生产工艺过程甚至是管理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才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例 某除尘系统每小时进入的烟气量为10000标m 3,含尘浓度2200mg/L ,每小时收集粉尘18kg ,若不计漏气,求净化后废气含尘浓度。

解: 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尘量:10000×2200×10-6= 22(kg ) 净化后每小时排出的气体中残留烟尘量:22-18 = 4(kg ) 净化后废气含尘浓度:4×l06/10000 = 400(mg/L )例 某污水治理设施,每小时通过的污水量为Q t ,进口COD 浓度为C 1,排放口COD 浓度为C 2,求该治理设施的去除率。

解:对该治理设施而言,每小时COD 投入量为KC 1Q ,每小时COD 排放量为KC 2Q 。

每小时COD 去除量为:KC 1Q -KC 2QCOD 去除率为:121121()/()/K C Q K C Q K C Q C C C η=-=-例 某火电厂月耗燃煤Bt ,检测燃煤中碳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C 和A ,若锅炉内碳的未燃烧系数为K ,每月炉渣出渣量为G 渣,除尘器的除尘率为η。

求:用物料衡算法计算该电厂每月粉煤灰和烟尘排放量。

解:该厂燃料燃烧过程中炉渣、粉煤灰、烟尘的产生量为B (A+KC ) 烟尘产生量为:B (A+KC )- G 渣烟尘排放量为:[ B (A+KC )- G 渣](1- η)烟尘的去除量,即粉煤灰的产生量为:[ B (A+KC )- G 渣] η 3、产排污系数法产排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产生(或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值。

产排污系数实质是长期与反复实践的经验积累。

产排污系数包含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

(1)产污系数:指在某一四同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使用单位原料)所产生的污染物量。

特定四同条件下,产污系数计算公式为:G 产=O 产/P 式中:G 产——产污系数; O 产——污染物产生量;P ——产品(或原料)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生产特征或习惯表达方式。

一般按产品,也可按原料;计量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习惯用法,可以是长度、质量、体积、面积、台(套)等,但不能是产值。

(2)排污系数:指在某一四同以及相同(类似)末端治理设施的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使用单位原料)所排放的污染物量。

特定四同条件下,排污系数计算公式为:G排=O排/P式中:G排——排污系数;O排——污染物排放量;P——产品(或原料)总量;根据不同行业生产特征或习惯表达方式。

一般按产品,也可按原料;计量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习惯用法,可以是长度、质量、体积、面积、台(套)等,但不能是产值。

(3)四同:指在某一行业中,产品、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四种因素的组合。

一个四同组合(条件)代表生产相同(或类同)产品时,使用相同(类同)原材料、采用相同(相近)生产工艺、具有相同(相近)生产规模。

不同行业需要根据本行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特点,识别影响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等进行四同的划分和组合。

对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无显著影响的因素,不需要进行类别的划分。

例由产品(碳钢)、原料(生铁水、石灰和铁合金)、生产工艺(转炉法)、以及大规模(≥150万t)四个要素形成一个四同组合。

表1-4-1 钢铁行业四同因素组合表(4)产排污系数法的应用由上述产排污系数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污染物产生量O产=G产P污染物排放量O排=G排P例某大型企业应用转炉生产工艺年产160万t普通碳钢,其转炉生产原料为自制生铁水,废气治理设施是LT干法除尘器,试应用产排污系数法计算废气中烟尘去除量和烟尘排放量。

解: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查得:由产品(碳钢)、原料(生铁水、石灰和铁合金)、生产工艺(转炉法)、以及大规模(≥150万t)四个要素形成的四同组合下,对应有一个产污系数(18.5),同时结合末端治理技术(LT干法除尘)对应该四同条件下排污系数(0.027)。

烟尘产生量O产=G产P = 18.5×10-3×160×104 = 29600(t/a)烟尘排放量O排=G排P= 0.027×10-3×160×104 = 43.2(t/a)烟尘去除量O去=O产-O排= 29600-43.2 = 29556.8(t/a)二、工业废气排放统计估算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煤和石油在内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被大规模使用,使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损害,大气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工业污染源排放废气主要包括燃料燃烧废气和工艺生产废气。

废气排放统计中通常使用的单位为Nm 3,这是指排放的废气在标准状况(一个标准大气压和摄氏零度)下的干气体积。

在用实测法计算废气排放量时,通常要将实测值折算成标干体积。

折算公式为101110100108042.1670.8040.804P T P Q nd Q Q e T P e T ==++式中:P 1——操作状态下废气压强,单位取千帕(kPa);T 1——操作状态下废气温度,单位取开(K ); e 0——混合气体含湿量,kg/Nm 3; Q 1——操作状态下废气体积;P 0、T 0——标准状况下大气压强(101.33 kPa)、温度(273.15K )。

1、燃料的消耗量 (1)燃料的消耗量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能源型污染。

燃料消耗量是应用物料衡算法与排污系数法计算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烟尘、SO 2、NO x 产生量的最基本的参考指标。

正确估算燃料消耗量是准确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前提。

常用的燃料有固体燃料(煤、木材、植物秸杆等)、液体燃料(原油、柴油、汽油、渣油等)、气体燃料(天然气、煤气等)。

在燃料燃烧污染统计中,使用量最大、污染最严重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的消耗量是生活和工业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尤其是缺乏监测手段的小型企事业单位燃料燃烧废气排放的主要参考指标。

环境统计涉及的有关燃料的指标有:燃料煤消费量指企业厂区内用作燃料的煤炭消费量(实物量)。

包括企业厂区内生产、生活用燃料煤,也包括砖瓦、石灰、水泥等产品生产用的燃煤,不包括炼焦等行业的原料煤。

原料煤消费量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用作原料并能转换成新的产品实体的煤炭消费量。

如转换成焦炭、煤气、水泥、碳素、活性炭、氨氮等的煤炭都称为原料煤。

燃料油消费量指企业用作燃料的各种燃油的总消费量(不包括车船等的交通用油量)。

洁净燃气消耗量指企业用作燃料的清洁燃气消费量。

(2)煤的几个基本概念: ① 煤炭成分含量的表示基准在煤炭使用过程中,煤炭的性质常用以下基准来表示:应用基——进入燃烧设备的燃料实际成分为应用基,含一切成分和水分。

分析基——实验室内由应用基去掉水分的煤样品成分为分析基,应用基去除外在水分是分析基。

干燥基——去掉煤样品的外部和内部水分后的煤样成分称为干燥基,灰分的含量常用干燥基来表示。

可燃基——去掉煤样中的水分和灰分,剩余有机质和部分可燃硫成分称为可燃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