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浅议义务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合集下载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一、背景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当前农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乏保障,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质量。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开始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内容1.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负责: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

中央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套投入。

2.建立统一的基准补助制度:后,统一制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基准补助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基准补助标准每年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明确责任主体:中,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中的责任主体。

中央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经费筹集和管理。

三、成效1.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增加,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这使得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得到了改善,师资力量得到了提升,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

2.学生负担减轻:后,基准补助制度的实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支持,这减轻了贫困家庭和农村学生的经济负担,确保了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3.教育质量提升:后,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投入增加使得学校能够招聘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设施设备的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这些都为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问题与建议1.资金管理不够有效: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学生流失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帮扶和资助,确保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义务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和数量仍然存在差距,需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以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汇报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汇报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汇报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现将相关内容进行汇报。

一、提高财政投入水平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基本需求,政府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

在实施期间,国家每年都会提高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拨款额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在中央对地方财力补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力补充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拨款机制,有效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

二、优化经费分配机制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分配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力度。

通过实施地方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确保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经费分配更加公平。

同时,加强对教育投入的监管和考核,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确保教育经费的最大化利用效益。

三、加大对薄弱地区和特殊学生的扶持力度为了解决薄弱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对薄弱地区的教育经费予以特别扶持。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薄弱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薄弱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为了照顾特殊学生的需求,国家逐步建立起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设立特殊教育经费,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支持,并加大对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保障特殊学生的教育权益。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国家加大了教育资源的调配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各地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网络,提高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程度,进一步保障了所有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五、加强财政投入监管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安全和有效使用,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管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的规范和合理性。

同时,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结果的考核和评估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教育经费的最大化利用效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整改总结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整改总结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整改总结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中,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做到了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措施得力。

根据埇桥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市教育局义保机制改革督查通报会议精神”要求,近段时间学校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各校自查、整改。

现将自查、整改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学校首先成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校委会为成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率先学习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统一了思想,强化了认识。

然后又学习了明光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书面材料,进一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实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于是该项工作在我校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广泛宣传,畅通渠道大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

二是悬挂标语,同时各班主任及时向所有学生和家长发放宣传材料,让学生及家长和社会了解了今年的惠民政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学校里有展报办了专题宣传栏,对该政策的重大意义、具体内容等向广大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新机制改革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制作了收费公示栏,让学生、家长开学时明明白白缴费。

五是展板,让学生、家长、社会了解其具体内容,对学校收费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予以监督。

三、扎实推进,坚决杜绝乱收费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巨幅标语、悬挂收费公示牌等,家长了解了党的惠民政策及本期收费标准。

学校严格按照收费标准只收取作业本费,并及时向学生出具票据。

通过督查,学校没有老师为学生代购教辅资料现象,也没有教师统一使用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

各个班更无自立项目乱收费现象。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指为保障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的经费需求,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义务教育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

这一机制的落实,对于保障全国各地区、各学校的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平等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存在差距,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

因此,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解决教育不公问题的重要举措。

首先,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需要明确责任主体。

政府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主要责任方,应当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和人口规模,确定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并通过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拨款,保证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平衡。

此外,教育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其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需要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以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推进。

为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确保教育经费的充足。

此外,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比如通过教育基金、社会捐赠和教育资助等方式,为义务教育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

第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需要注重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教育经费的使用要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财务管理的规范,避免浪费和滥用。

政府和学校应当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同时,要鼓励学校和教育部门探索创新的经费使用方式,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需要建立评估和监测机制。

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

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

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梁富荣曹力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覆盖率和普及率得以迅速提升,这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的体制建设和机制设计。

出台于2005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简称为新机制),开启了我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新时代,也使千百年来农村家庭为义务教育埋单的观念和做法得以改变或许终结,可以说已然成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史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但是,新机制的实施,并非一夜就能破茧成蝶,传统的和现代的教育观念和体制依然作用着,其改革仍需深入进行。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与新机制的出台1.分权化改革下“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1980—199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自1980年起国家财政体制也开始调整,由中央集权制向财政分权制转变,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这种财政性分权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供给能力。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在继续坚持地方分级管理原则的同时,又提出了义务教育经费必须实行多渠道筹集的方针,并具体规定了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至此,“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基本形成。

在资金筹措渠道上确立了财、税、费、产、社、基等来源的多渠道经费筹措形式。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过多强调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责任,而忽视了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职责等问题。

2.分税制下“以县为主、乡镇为辅”体制(1994—2000年)1994年,国家开始分税制改革,相应地,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体制也逐步从“两级管理”转型为“以县为主、乡镇为辅”。

更加明确了县、乡两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中的责任,将县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责任人,而使乡镇成为学校管理的辅助者。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落实情况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落实情况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落实情况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指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合理使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教育资源。

督促各级政府和学校加强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根据国家要求,各级政府应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20%以上,确保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特殊资金,如办学补助、区域差别补助等,用于改善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教育决算制度,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再次,学校加强了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义务教育经费在市县一级的支出较高,但在农村地区却相对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条件有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城市学校存在差距。

其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但部分学校在使用教育经费时存在浪费和不规范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增加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大对学校财务状况的监督,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总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落实情况在逐步改善和落实中。

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

汇报人:2023-11-20•引言•经费保障机制的总体设计•实施经费保障的具体措施目•实施方案的预期成果和影响•总结与展望录01引言当前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需求日益增强,而经费保障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公平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长,需要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

经济发展要求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法律法规保障方案背景义务教育是塑造未来社会人才的基础阶段,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未来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核心领域,确保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030201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教育质量充足的经费支持可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确保教育公平通过经费保障,减少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优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费保障的目的和意义02经费保障机制的总体设计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保障,确保经费来源稳定可靠。

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义务教育发展,补充经费来源。

多渠道筹措经费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各地区、各类型学校之间的平衡发展。

公平分配针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特殊教育等薄弱环节,经费分配应予以适度倾斜,促进教育公平。

倾斜支持经费来源与分配原则预算制度专项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评估经费管理与使用流程01020304建立科学、规范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

对于特定项目或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程序,防止经费挪用、浪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制度.doc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制度.doc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制度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努力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真正成为道德工程、普及化工程和阳光工程,做好人民满意教育工作,为实现“实现两个载体、奋力崛起北”、构建和谐。

目标做出积极贡献二、实施范围县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

三、任务目标(一)为确保中小学生人均公共资金达到省级标准。

起,按照统一要求,将原财政预算中的免学费补助资金和人均公共资金进行合并,从每年23XXXX起至35XXXX止,以年度结算为财政规划基础,新增人员和增加的工资调整支出从乡镇财政资源中安排,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解决。

乡镇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年度支出预算,直接拨付到个人账户,不再通过下级会计核算。

年底,县教育局组织竣工决算,彻底完成全县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3)建立专项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的长效机制。

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由县级财政统筹实施。

全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校舍维修改造费用。

县教育局负责校舍检查和鉴定、维修和支出计算,县财政局按规定程序进行核实,真正实现校舍维修和改造工作的制度化、长期= 2(4)继续加大“一免一补”工作力度,做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及时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

补助资金纳入县预算。

各学校校长是“一免一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做好相关工作。

对于补助生活费的学生,学校将减少经济困难学生的住宿费。

(五)做好预算编制和资金拨付工作。

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对中小学所有合理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并运用预算手段保证义务教育正常的经费需求。

并按时间进度进行分配,保证学杂费全部免收后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首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2篇)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2篇)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根据国家和____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部署,围绕服务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中心任务,我校在____月份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成效,引导全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为我校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工程宣传工作。

教育民生工程是国家实行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惠民工程。

为使民生工程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精心筹备,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向师生家长广泛宣传民生工程信息,让师生家长普遍知晓。

一是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组,召开专门会议,学校多次在教师例会、学生晨会上宣传普及民生工程政策知识。

二是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橱窗等载体广泛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印发教育民生工程宣传材料,向家长宣传____年我县五项教育民生工程具体内容,让民生工程走出校门,走进千家万户,提高社会知晓率,使大家认识到民生工程就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的具体体现。

四是从本年度开始学校总务处正式实行按季度公开学校的义保经费收入及支出账目,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义保经费的收入和项目支出情况,从而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从实处提升学校____倡廉的水平。

二、扎实开展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____阳光和社会的关爱温暖每一个留守儿童,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摸底,了解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范本(2篇)

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范本一、活动概述____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为了推动该项改革顺利实施,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社会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全面展示改革带来的益处,引导公众关注并支持这一重要的教育改革。

二、活动策划与准备在活动策划与准备阶段,我们充分调研了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形成联动合作的机制。

同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并确定了活动日期、地点、形式等具体内容。

我们还成立了宣传团队,负责活动的组织、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等工作。

三、活动内容1.开展主题宣讲会我们邀请了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组织了主题宣讲会,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行详细解读。

宣讲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场观众,扩大了宣讲的影响力。

并且,我们还将宣讲内容进行录制,形成宣传视频,以便后续推广。

2.制作宣传材料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的宣传材料,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册、宣传画册等。

这些材料覆盖了改革的背景、目标、措施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图表,向公众传递重要信息。

我们将这些宣传材料分发到学校、社区、政府机关等地方,以便更多人了解改革的内容。

3.媒体宣传我们积极与媒体合作,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渠道进行宣传。

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撰写新闻稿件,制作宣传片等方式,将改革的重点内容传达给公众,引起社会热议。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也发起了话题讨论,鼓励公众参与,表达对改革的看法。

通过媒体的力量,我们成功地将改革的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

4.举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展览为了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我们在市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展览。

展览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了改革的成果和实施效果。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专家讲座、互动游戏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参观者。

展览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赞誉。

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评价自评报告

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评价自评报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评价自评报告本学期,通过学习《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在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我校紧抓改革机遇,认真把握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经费改革,全面规范地做好教育经费的收支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有关情况进行自查,汇报如下:一、切实加强经费预算,严格规范收支管理1、按上级标准做好学校经费预算根据经费机制改革精神,学校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生均经费,标准是小学625元/生/年,二是区财政配套10元/生。

本学期,我校实有人数不足30人,经费按50人,学校经费预算共计为31440元。

2、进一步严格经费支出手续学校根据区财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了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努力确保教学业务与管理、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历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方面资金的落实到位。

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二、资金预拔迅速及时本学期一开学,中心校就及时拔了我校经费6000元,为学校开学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努力做好“义保”宣传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精神,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

学校只收学生作业费10元,没有另立项目收费。

为使收费公开化,透明化,学校在校内建有收费公示栏,在显眼处张贴了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公示。

四、经费改革实施顺畅,学校运转良好有序由于经费收支规范透明,资金保障有力,预拔及时,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全面步入正轨,从未出现任何乱收费的人和事。

各项工作有序向前发展。

花晒名小学2014-12-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回顾和思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回顾和思考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回顾和思考李增元[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本文回顾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历程,归纳了改革的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趋向作出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改革;前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而农村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是农村适龄儿童及青少年平等享受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型主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是逐步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一环。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求公共服务在机会、过程和结果方面应该大体相等,而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导致东西地区差异偏大。

因此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改革新机制首先在西部12个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部享受西部待遇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开始实施,在海南的8个县、湖南3个县和安徽2个县进行试点。

2006年1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改变了“管事的没有钱,有钱的不管事”的局面。

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修订中的义务教育法中均规定了义务教育实行“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

[1] 这种制度设计改变了以前管理权和经费投入主体合一的体制。

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模版(2篇)

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模版(2篇)

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宣传活动总结模版一、活动背景和目的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我市教育局于2023年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旨在深入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保障效果,以推动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改革的支持和参与。

活动以提高公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认知度、接受度和满意度为目标。

二、活动准备1.确定宣传主题和口号,突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和优势。

2.制定宣传方案,组织编写宣传资料、海报、宣传片等。

3.明确宣传对象和范围,确定宣传渠道和方式。

4.组织培训,提高宣传人员的宣传能力和业务水平。

5.完善宣传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场地、设备、人员安排等。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1.发布宣传资料和海报在各学校、社区、媒体等地方发布宣传资料和海报,内容包括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背景、改革目标、措施和成效。

海报突出宣传口号,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增强宣传效果。

2.举办宣传讲座和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教育界精英举办宣传讲座和座谈会,解读政策文件,阐述改革的意义和优势,回答公众关注的问题,提升公众的认知和理解。

3.制作宣传片制作宣传片,介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理念、宣传成果和受益群体的故事,通过感人的事例和真实的画面,打动公众的情感,增强对改革的认同和支持。

4.组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竞赛面向学生和家长组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知识竞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改革政策的了解和认同,并强化他们的监督意识和参与意识。

5.开展调研活动组织教育局工作人员和宣传人员走进基层学校和群众中,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调研活动,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并及时解决,避免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和盲点。

四、活动效果和反馈1.提高公众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认知度通过宣传资料、海报、宣传片等形式,向公众广泛宣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背景、目标、措施和效果,提高公众对改革的认知度,使公众了解到改革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的评价与制度改革

义务教育的评价与制度改革

义务教育的评价与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评价方式和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我们需要对义务教育评价与制度进行改革。

本文将从评价方式和制度改革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评价方式的改革评价方式是反映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

当前的义务教育评价还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改革评价方式,使其更加科学、全面、个性化。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除了考试分数外,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态度、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评价也应纳入考量范围。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学业测评、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潜力。

其次,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变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评判体系。

学校可以引入项目制学习、实践活动等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评价方面,可以考虑开展团队项目评审、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倡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掌握技能。

最后,个性化评价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们应该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校可以开展兴趣班、选修课等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在评价方面,可以采用个人学习档案、学习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优势所在。

二、制度改革的探讨除了评价方式的改革,我们还需要关注义务教育的制度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首先,我们需要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优秀的教师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应该更加科学公正。

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评估、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量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效果等因素。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是指国家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基本的教育,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

它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公平的基石。

本文将从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背景、内容和改进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出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也暴露出来,城乡教育差距、贫困地区教育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设。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

国家通过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教材选择等制度来确保学生接受到统一、均衡的教育资源。

其次是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保障。

国家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等方式,保证学生在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下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再次是义务教育的普及保障。

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等特殊区域进行特殊政策支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义务教育。

最后是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

国家通过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保障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益。

然而,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是城乡教育差距问题。

虽然国家做了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但城乡教育的差距并没有完全消除,仍然存在一些落后的地区。

其次是贫困地区教育滞后问题。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但贫困地区教育的普及和质量依然受到影响。

再次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地方财政,但有些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导致教育投入不足。

最后是教师队伍不稳定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他们的稳定和素质对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由于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和优质。

为了改进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特殊支持。

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4.21•【字号】周政[ 2015 ] 18号•【施行日期】2015.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周政[ 2015 ] 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豫政〔2011〕26号)和《周口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深入实施国务院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以下简称“全面改薄”)和省政府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2.目标任务。

到2018年底,全市所有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城镇小学、初中消除超大班(66人及以上),大班(56至65人的班)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减少60%以上;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到2020年,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实现高质量均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3.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

各县(市、区)要统筹考虑城镇化发展、城乡布局结构调整、未来人口变动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组织教育、发改、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本辖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细化学校选址、面积等内容,与村镇建设和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与城镇建设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并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自查报告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和。

然而,由于地区分配不均、财政支出不足、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自查和改进。

本报告将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评估和自查,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问题分析1.地区分配不均: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在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有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就学权益。

2.财政支出不足:尽管国家对义务教育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但由于财政压力过大,教育经费支出仍然不足,导致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薄弱。

3.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的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其中一种程度上的僵化和刚性,无法灵活调配经费,从而难以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使得经费使用效果不佳。

三、自查与改进1.加大对财政支出的投入:政府应该在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提供更好的学校设施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2.优化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加大对财政经费的监管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专款专用,减少浪费和滥用现象。

3.加强地区之间的财政协调:通过加强地区之间的财政协调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公平性。

同时,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其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

4.提高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吸引社会捐赠和资助,扩大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范围,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推动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财政与教育部门的协同合作:加强财政与教育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确保经费的科学配置。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支出到位。

2.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提高其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意见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意见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意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意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一直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只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为此,制定《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意见》成为当务之急。

一、背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早已不是新话题,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部分地区和学校依然存在极端的落后局面,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公共设施落后、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在解决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和财政难题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方案。

二、问题分析1.目前义务教育经费有偏差。

2.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学校和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3.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存在。

三、政策建议为了解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问题,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加速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

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义务教育学籍和公务员工资的支付,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教育模式的深入推广,保障教育资源的共享,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平等、公正的教育。

2.完善经费分配机制。

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地方政府举借专项债务、公共机构配合投入、企业和社会捐助等渠道,健全财政分配机制,从根本上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3.优化义务教育经费使用。

应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方案,明确经费使用标准及目录,并配以督查机制,确保经费使用合理有效。

另外,教育部应增加扶贫教育补助资金,确保倾斜优势偏差地区。

4.落实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应加大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出定向培训、更高待遇和奖惩机制,确保招聘到优秀和有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水平,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5.加强办学条件和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部门应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快推广数字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让学生们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力量来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浅议义务教育评价机制
改革
一、现在实际存在的义务教育评价机制。

现在,笔者所在的县、校、班级的“指标”,“平均分”评价奖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本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县教育局,每年都要给学校下达“在毕业年级调研测试中”总分进入全县前900名的学生人数指标。

完成这个指标,奖多少多少钱;每超额完成1个指标,奖多少多少钱;每少完成1个指标,扣罚校长多少多少钱。

有一年,一位即将兼任副县长的镇党委书记看到本镇小学的“指标”、“平均分”在县上的排名不是第一名时,竟然要求该镇小学的校长在镇上召开的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做检查。

这个排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全县前多少名的学校,自然就是当年学校工作年度考核为优秀的学校。

不仅如此,局长和校长每年还要签定一个《目标责任书》,把要求所有学校“都进几个名次”(都不允许后退名次)这样一个荒唐可笑、自相矛盾的《目标责任书》交给校长,让校长去完成、去竞争。

校长聘期一到,按任期内是否有两个以上年度考核“优秀”决定校长是否续聘。

素质教育重要?学生的明天重要?还是校长的今天重要?能不
能续聘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完成《目标责任书》,校长把局长强加在自己肩膀上的压力加码分解、下达给年级、班级和教师,并以此作为评价、奖罚、评优、续聘教师的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转入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争着要,抢着要,甚至出现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经过学校,私自收学生进班的情况。

而特殊学生入学报名难,学困生参加考试难(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常常经过协商隐瞒学困生,不让其参加考试),学困生升级难,农民工子女转学进班难,因病休学学生复学难等问题年年发生,而且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有些甚至解决不了,最后不了了之。

即便是正常转入学生时,一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要求学生和家长先写出保证书,内容大意一般是:如果考试达不到多少多少分,家长就主动领上孩子回去等。

许多教师这种明目张胆地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现实原因,是因为他们那样做,是完成“指标”和提高“平均分”最直接、最现实的“措施”。

二、县级领导是关键。

改革完善义务教育评价机制,要从直接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县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县教育局的领导抓起。

这些领导同志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要站得高,看得远,能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能引领新潮流。

这些领导同志要努力排除社会的压力,从保护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和全体校长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对学校教师和校长
的单一指标评价、奖罚导向。

这是改革完善义务教育评价机制的前提和关键。

只有这样,直接管理义务教育学校的县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县教育局的领导才有可能选出一批好校长。

__总理在《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一文中指出:“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

建立健全教职工 __制度,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
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我们期待着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其他方面的问题
1.推进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但是,由于 __原因,我国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就像过去教师的待遇受人歧视一样。

长期以来,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小学,有一部分教
师于民办转正,有一部分于顶替,还有一部分非优秀初中毕业生经考取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教师队伍中来,还有一部分非师范类中专毕业生。

这部分教师中的许多人难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别教师非法办班,超越权限,要求
自己任教所涉及的班级学生有偿家教、向自己任教所涉及的班级学生、
家长推销产品(包括化妆品、保险、保健品、作业本、教辅资料)等,以教谋私。

个别教师不遵守劳动纪律,公私不分,不坚守工作岗位,私自脱岗,跑生意,赚外快,开小差,影响极坏。

个别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3.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专业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地初中英语教师闲置多名,而中心小学仍雇佣英语教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科学三科教师多为兼职,领导不重视,教师不专业、不专心。

如果考这些科目,立刻就会出现背品德、背科学的现象。

4.有些校长软弱,对上疲于应付“指标”、“平均分”奖罚机制,“趋利避害”,对下管不住老师,以致出现学校工作软弱涣散局面。

四、时代呼唤建。

立正常的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机制。

几任局长以来,教育局对不再续聘的校长、乡镇教委主任(原来均为副科级)中的许多人都没有再安排他们到学校任教,而是给他们照发工资,让他们在家闲着,等待时机,再次参加竞聘校长岗位(教委主任一职本地于xx年8月停止设立)。

这些人大都年富力强,身体健
康,有工作经验,有些还是骨干教师。

实践证明,这些人中,只有个别人再次参加竞聘校长岗位成功,而大部分人都被闲置起来,有的到外地民办学校兼职任教,有的在家购买汽车跑生意,如此等等。

有一位女教师因在本地离异而远赴外地再婚,生了孩子,并且在外地重新找到了工作。

但本地单位一直按长期请假对待。

后来,为了消除群众的意见,本地单位将其召回,要求其辞职,这位女教师也同意。

但在办理辞职手续时,这位女教师跑上跑下,结果无人管理此事,而被政府部门的许多“好心人”婉言劝回:现在找个正式工作多难?你可以请假,干嘛要辞职呢?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