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1
物理学史(选修)
物理学史(选修)
1.动量:
笛卡尔最先提出动量的概念(质量×速率,忽视方向性)→惠更斯:明确指出了动量的方向性和守恒性→牛顿修改(质量×速度)→逐渐建立了关于动量的概念
2.黑体辐射、能量:
1896德国物理学家维恩(短波区接近,长波区偏离),1900英国物理学家瑞利(长波区一致,短波区偏离),分别提出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1900年底普朗克提出最小能量值——能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认为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
3.光
粒子性:P.勒纳德和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能量外还有动量
波动性:1924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波恩指出,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4.电子:
戈德斯坦(认为阴极射线的荧光由撞击引起)命名了阴极射线→1897汤姆孙根据射线的偏转证明了其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比荷→后来被命名
密立根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荷值,并发现电子是量子化的
5.原子:
1898汤姆孙,汤姆孙模型/西瓜模型/枣糕模型→卢瑟福和其学生盖革、马斯顿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又名核式结构模型)→波尔原子模型(3种假设)→电子云
基尔霍夫开创了光谱分析法
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出分析,提出了巴尔末公式
1919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p)→卢瑟福猜想中子的存在,他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6. 射线:
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
玛丽·居里和丈夫发现钋和镭。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选择题含答案
物理学史(一)1.(2014·嘉兴联考)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人们总结出了许多科学方法,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
在下列研究中,运用理想实验方法的是()A.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密立根测得电荷量e的数值D.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2.[双选](2014·平顶山调研)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
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
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r,记录每次悬线扭转的角度,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的关系。
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物理方法()A.微小量放大法B.极限法C.比值定义法D.控制变量法3.[双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4.(2014·双鸭山质检)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卡文迪许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5.[双选](2014·武威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牛顿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成正比C.笛卡尔总结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6.[双选](2014·温州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7.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8.(2014·洛阳模拟)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含答案(1)一、选择题1.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C.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D.雷纳·韦斯等探测到了引力波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3.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4.伽俐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5.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6.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7.下列有关物理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B.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8.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韦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9.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牛顿对引力常量G进行准确测定,并于1687年发表在其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B.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理论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D.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在其导师第谷留下的观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和研究出来的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出电子的荷质比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1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高中物理学史1
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类比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并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2、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把电流与水流类比,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南北放置的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1)1837年法拉第认为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场来传递的,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磁感线表示电场、磁场;(2)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3)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
5.法国物理学家安培:(1)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2)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3)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6.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7.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8.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
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9、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10、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1、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莱顿瓶所做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并率先发现“光电效应现象”。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2020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物态变化中的物理学史
❖ 化学家安德纽斯1861年 用了比前人优越得多的 设备从事气液转变的实 验,他选用CO2作为工 作物质,作了完整的
p—v图,如图,由图可以
看出CO2气液转变的条 件和压强、温度的依赖 关系。
❖ 1877年,几乎同时由两位物理学家法国人盖勒德和瑞士人
毕克特分别用不同方法实现了氧的液化。
❖ 1883年,波兰物理学家乌罗布列夫斯基和化学家奥耳舍夫
西蒙在1927—1937年对热力学第三定律作了 改进和推广,修正后称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能 斯特—西蒙表述:当温度趋近绝对零度时,凝 聚系统(固体和液体)的任何可逆等温过程,熵 的变化趋近于零。
lim(S
T 0
)T
0
(三)低温物理学的发展
自从1908年莱顿实验室实现了氦的液化以来,低温物理 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昂纳斯及其合作者对极低温下的各 种物理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测量了10K以下的电阻变 化,发现金、银、铜等金属的电阻会减小到一个极值。
1975年和1976年分别对IPTS-68作了修订和补充,把温 度范围的下限由13.8lK扩大到0.5K。但还是出现不足之处, 主要是在实验中不断发现IPTS-68在某些温区与国际单位 制定义的热力学温度偏差甚大。
1988年国际度量街委员会推荐,第十八届国际计量大会 及第77届国际计量委员会作出决议,从1990年1月1日起 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采用重新修订的国际温标,这一次取 名为1990年国际温标,代号为ITS-90,取消了“实用” 二字,因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一温标已经相当 接近于热力学温标。和IPTS-68相比较,100℃时偏低 0.026℃,即标准状态下水的沸点已不再是100℃,而是 99.974℃。
伽利略温度计的重大缺点,就是大气压会对水柱 高度产生影响,而且温度计插入水盆里用起来很 不方便。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物理学史》读书笔记3篇《物理学史》读书笔记(一)本书主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学的发展梗概,分为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对于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础领域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也做了概要的介绍。
本书较为突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于世界科学进步的贡献。
此外,部分章节后还附有阅读材料,主要介绍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得人物和重大事件。
几百年前,物理学叫自然科学,被人们看成是哲学的一部分。
牛顿的一部经典物理学著作就取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源地。
学习物理学史会告诉我们,许多物理学的新发现与哲学思潮有联系。
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的发现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反过来又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依据之一。
物理学的进展往往给哲学的进展提供新鲜例证,而哲学也常对自然科学指出前进的方向。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我看来,要想完整表达物理学史对我们学习的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你带着兴趣去学某样东西的时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学史记载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
不论是否喜欢历史,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因为孩子最早的认知就是从故事中体味和形成的。
以故事的形式讲历史学生更易接受。
2、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物理学史中描述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的事例。
比如伦琴一生在物理学领域中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一次实验中,他偶然发现包有黒纸的底片被曝光,但他从没放弃过着一个细小现象。
正是他从这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发现X射线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史知识的过程中便可认识到注意观察和认真进行实验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物理校本课程《物理学史》第一讲:古代物理学
第一讲古代物理学第一节启明之光一.中国古代的物理学萌芽1.力学方面我国古代力学知识源远流长,积累丰富。
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在“墨经”中,记述了墨子(公元前478-前392)等哲学家对力学方面的一些精辟见解,如“力,刑之所以奋也。
”,表达了力是使人和物的“奋”即由静到动的根本原因。
还对杠杆进行了研究,指出:“相衡,则本短标长。
”说明了在称量重物时,要想与砝码平衡,就要调整重臂“本”和力臂“标”,这一记录比阿基米德早二百多年。
我国科学家的朴素的宇宙观,例东汉的张衡强调:“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明“武备志”记载:“水战,可离水三。
四尺燃火,即飞出水面二。
三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
”发展了二级火箭装置。
2.电磁学方面在静电学方面,在西汉末年,(公元前20年)就有记载,在磁学方面更有骄人记录:1)传:4000年前,黄帝与蚩尤打仗,但蚩尤作雾,黄帝则使用指南车来辨别方向,使蚩尤大败。
2)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秦始皇为了防避刺客,用磁石建造阿房宫的北阙门,若刺客身怀刀刃将被磁门吸住。
3)指南针比法人古约特早几百年。
3.天文学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张衡(公元78年-139年),生于河南南阳石桥镇,公元111年担任了东汉主持天象观测、编订历法的太史令,发明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国际天文学组织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和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
元朝的郭守敬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4.π的计算“π”是物理、数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常数,测算它的精确值对科学的发展很重要。
先秦取圆周率为“周三径一”魏晋时期的刘徽应用极限思想,采用割圆法,算出了当时世界上π=3.1416的数字。
*割圆法:刘徽指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其面积“将与圆周合体,而无所缺矣。
”据说他将正多边形割至了3072条边。
南北朝的祖冲之(429-500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π的值推算到3.1415926~3.1415927的人。
物理学史
经典物理学时期
—英帝国第一位物理学家 开尔文
开尔文(Lord Kelvin 1824~1907),19世纪英国卓越的物 理学家。原名W.汤姆孙(William Thomson),1824年6月26日 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1907年12月17日在苏格兰的内瑟霍 尔逝世。由于装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国政府于1866年封 他为爵士,后又于1892年封他为男爵,称为开尔文男爵,以后 他就改名为开尔文。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将开尔文定为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现在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 本单位之一。他是19世纪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个伟 大的数学物理学家兼电学家。他被看作英帝国的第一位物理学家,同时受到世界 其他国家的赞赏。他的一生获得了一切可能给予的荣誉。而他也无愧于这一切, 这是他在漫长的一生中所作的实际努力而获得的。这些努力使他不仅有了名望和 财富,而且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开尔文的科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他对物理学的主 要贡献在电磁学和热力学方面。那时电磁学刚刚开始发展。逐步应用于工业而出 现了电机工程,开尔文在工程应用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热力学的情况却是先有 工业,而后才有理论。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在工业方面已经有了蒸汽机的广泛 应用,然而到19世纪中叶以后,热力学才发展起来。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 者之一。
经典物理学时期
—无线电通讯始祖 赫兹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1857年2月22日 - 1894年1月1 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无线电波的存在。并对 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 字命名。他在1886 年至1888 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 韦尔的理論。他证明了无线电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 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方程。此外 ,他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不但证明电磁波的存在,发现它与 光有相同的速度,同时有反射、折射等现象,而且对电磁波的 波长、频率做了定量的测定。他也同时发展出电磁波发射、接 收的方法,可以称得上是无线通讯的始祖。
大学物理学史,物理学史
大学物理学1、简述墨家在光学上的研究成就。
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墨子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
墨子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
墨子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
墨经》中论述了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反射情况。
2、阿基米德对物理学的贡献有哪些?力学:1.系统总结并严格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
此外,阿基米德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
2、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天文学:1、他发明了用水利推动的星球仪,并用它模拟太阳、行星和月亮的运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现象;2、他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
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3、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有何特点?1.把实验与数学结合起来,既注意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验检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2)有意识地在实验中抛开一些次要因素,创造理想化的物理条件。
既要力求使实验条件尽可能符合数学要求,以便获得超越这一实验本身的特殊条件的认识,又要设法改变实验测量的条件,使之易于测量。
(3)用实验去验证理论。
伽利略认为科学实验是为了证明理论概念(或观察规律)而去做的,不应该是盲目的、无计划的,而理论(数学)又必须服从实验判决。
(4)把实验与理论联系起来。
4、说明牛顿三定律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及总结300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他的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
他还进一步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讲不会减慢,这是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物理学史(全)
高考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
与《考工记》几乎同时的《墨经》,则进一步得出一些初 步的力学哲理(如“奋”、“衡”、“本”、“标”、“重”、 “权”等),给力下了比较科学的定义:“力,刑(形)之 所以奋也。”可惜这一形成科学的抽象思维进程在后世没有 顺利继续下去。这一时期是以记录与积累生产经验为主,也形 成了初步哲理。
(2)两汉到五代时期(前206~960)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力学知识与古代精湛的工艺技术往 往密不可分,但各时期对技术知识的整理汇集、研究提高、 保存流传都未受到重视,致使技术特别是科技理论不能代替 人力形成明显的生产力,科举八股把教育与知识分子的注意 力引到文字游戏或仕途官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生产知识与技 术积累而又散失,缺乏系统整理,一方面是经验性的定性的 力学概念始终带有思辨色彩(如“气”、“道”、“理”), 缺乏数学的定量引用和系统实验的基础,因此经典力学理论 只能等待西方传入。
热胀冷缩是重要的热现象之一,在我国古代对它已有所研 究和利用。汉代《淮南万毕术》记述了这样一个现象:把盛水 铜瓮加热,直到水沸腾时密闭其口,急沉人井中,铜瓮发出雷 鸣般响声。这现象可能是发热物体在急速冷却时发生了内破裂, 破裂声由井内传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热胀冷缩现象。元代陶宗 仪曾亲自作热胀冷缩实验,他把带孔的物体加热以后,使另一 个物体进入孔洞,从而这两个物体如“辘轳旋转,无分毫缝罅” 他明确指出,这是前一物体“煮之胖胀”的缘故。
四. 中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我国古代对光的认识是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它 起源于火的获得和光源的利用,以光学器具的 发明、制造及 应用为前提条件。根据籍记载,我国古代对光的认识大多集 中在光 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大气光学、成像理论等多个 方面。
三. 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
我国古代的热学知识大部分是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至 今所知的古籍中对热的研究记载较少,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介绍物理学发展史的书
介绍物理学发展史的书
以下是一些介绍物理学发展史的书籍:
1.《物理学史》(作者:陈辽贤):这本书是中国物理学家陈
辽贤教授撰写的力作,详细介绍了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2.《物理学史》(作者:George Sarton):这是一本经典的物
理学史著作,作者George Sarton 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史学家,他深入探索了古代至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包括对重要物理学家、科学理论和实验的重点讲解。
3.《物理学史纲》(作者:E.T. Bell):这本书是美国数学家
E.T. Bell所写的,虽然主要聚焦于数学史,但也包含了对物理
学史的详细讲述,内容丰富,故事性强,适合对物理学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4.《伟大的物理学家》(作者:William H. Cropper):这是一
本介绍物理学家生平和工作的书,作者William H. Cropper详
细描述了20世纪众多重要物理学家的生平和他们的成就,涵
盖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
5.《物理学史》(作者:P. Fleury Mottelay):这是一本经典
的物理学史著作,作者P. Fleury Mottelay系统地回顾了古代至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
光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验。
这些书籍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物理学发展史的机会,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物理学理论的演进,伟大物理学家的贡献以及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
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假想成圆轨道,另外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
以下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A.牛顿第二定律B.牛顿第三定律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答案】D【解析】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首先利用了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究成果,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了恒星对行星的引力大小,再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推导了行星对恒星的引力大小,然后推广到任意两个物体之间,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卡文迪许才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所以总结万有引力定律没有被用到的是D.【考点】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史。
2.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开创者,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对运动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进行了探索,得到了惯性原理,研究了抛体运动的轨迹B.伽利略提出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开创了实验科学C.伽利略的研究,无论是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上,还是在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上,都做出了奠基性的重要贡献D.伽利略发现了小振幅摆动的等时性【答案】ABCD【解析】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开创者,上述皆为其科学贡献,故A、B、C、D均正确.3.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答案】D【解析】A、B选项中都应是根据伽利略的论断,而不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故选项A、B错误;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伽利略,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不受力则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若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即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必定受外力作用,故D正确。
(完整)初中物理学史
初中物理学史科学家国籍贡献1 贡献2单摆的等时性伽利略意大利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匀速前进笛卡尔法国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英国牛顿三大定律光的色散奥托.克里格德国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意大利托里拆利实验—最先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希腊阿基米德原理(揭示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欧姆德国欧姆定律焦耳英国焦耳定律—最先确定出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奥斯特丹麦奥斯特实验—首先发现电和磁的关系法拉第英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电与磁的关系)安培法国安培定则(发现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赫兹德国证实电磁场的存在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1.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探究性实验中经常用到此法。
如:(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大小的因素;(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大小的因素;(4)电磁铁磁性与哪些因数有关大小的因素;(5)探究响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大小大小的因素等。
2、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中,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例如:⑴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⑵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⑶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4)研究多个力作用产生的效果,引入合力。
3、建立理想模型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条件,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杠杆是一种理想模型。
在建立起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籍此来形象、直观地表述物理情景。
粤教版物理必修3和选择性必修1物理学史
必修3物理学史
18世纪末,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实验总结出静止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即静电力的规律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现了了电磁感应现象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子假说
选择性必修1物理学史
历史上关于运动量度问题的争论:
1638年,伽利略主张用重量和速度的乘积作为运动的量度
1644年,笛卡尔把物质的多少和速度的乘积作为物体“运动的量”的量度
惠更斯认为在计算“运动的量”时应考虑速度的方向性
1687年,牛顿说:“运动的量由速度和质量的乘积决定”
17世纪80年代,莱布尼茨认为应该以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作为运动的量度
1743年,达朗贝尔指出两种量度都是有效的
19世纪后期,恩格斯揭示了这两种量度的本质区别。
物理学史
大学时代:1661年,19岁的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
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 付学费,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并被选为第一任 卢卡斯讲座教授伊萨克·巴罗(长牛顿12岁)的助 手。1665年获学士学位。17世纪中叶,剑桥大学的 教育制度还渗透着浓厚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气味,传 授一些经院式课程,如逻辑、古文、语法、古代史、 神学等等。牛顿进校两年后,三一学院出现了新气 象,卢卡斯创设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讲座,规定讲授 自然科学知识,如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课程, 而第一任卢卡斯讲座教授物理学史报告
1、物理学的五次大综合与五个世界 科学中心
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17世纪,伽利略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打开了通向近代 物理学的大门。牛顿在此基础上把地面上 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揭示了 天上地下一切物体的普遍运动规律,建立 了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 次大综合。
第二次大综合:18世纪,经过迈尔、焦耳、 卡诺、克劳修斯等人的研究,经典热力学和 经典统计力学正式确立,从而把热与能(能量 转化和守恒定律)、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与微观 机制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二次 大综合。 第三次大综合:19世纪,麦克斯韦在库仑、 安培、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经 过深入研究,把电、磁、光统一起来,建立 了经典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实 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三次大综合。
创造奇迹:五岁的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
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总是指着南方 时,感到非常惊奇,像着了魔一样!他的小学、中 学都成绩平平。由于举止缓慢,不爱交往,老师和 同学都不喜欢他。希腊文和拉丁文老师更是厌恶、 甚至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 器。”但在叔父雅各布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就 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900-1904年,爱因斯 坦每年都写出一篇论文,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 志》。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 无前例奇迹。这一年他写了五篇论文,在3-9月这半 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 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划时代意义的工作,他 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 理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式这五篇重要论文。
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史——光学史一、引言说起光,我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缤纷多彩的世界,全因为有光;而地球上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物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光。
光学的起源和力学、热学一样,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我国的《墨经》就记载了许多光学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凹面镜等。
西方也很早就有了光学的知识的记载,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约330-260)的《反射光学》(catoptrica)研究了光的反射;阿拉伯学者阿勒.哈曾(Al-Hazen,965-1038)写过一部《光学全书》,讨论了许多光学现象。
由此可见,光学真的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光学的发展之初,一步一步来见证光学是如何发展的。
二、正文首先就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光的观察了。
记得以前学过这样一篇文章《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是如圆盘,此所谓近之大而远之小也”,说的就是人们根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比中午的时候大而来判断太阳距地球的距离。
而在我国的古诗中也体现了光学的应用,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及曹操的“月影星稀,乌鹊南飞”。
而光学在我国的歇后语中也有体现,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说的就是时间流逝的快,劝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还有“身正不怕影子歪”等。
形影不离、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等成语也体现了光学的悠久的历史。
而我国关于光学的书面记载的就有《墨经》中的论影,《经下》:“景不徙,说在改为。
”《说经下》:“景光至,影亡;若在,尽古稀。
”《列子、説符》云:“形柱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柱直随形而不在景;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
”而我国古代对磷光的记录也是非常的悠久的。
磷光最早记载见于汉代《淮南子.汜论训》“老槐生火,久血为磷,人弗性也。
”东汉高诱在注中也写到“血精在地,暴露白日则为磷,遥望炯炯如燃磷也。
”因而世人将磷光称为“鬼火”“鬼磷”。
我国古代还有一项关于光学的应用就是皮影戏,《汉书、列戚传》就有记载“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奇少翁岩能致其神。
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它账,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
”其中光源即为“张灯烛”,屏幕即为“设帷帐”,而上看到的即为我国古代的最初的皮影戏,而不是奇少翁真的能至鬼神也。
既然说到了我国古代的光学史,那么张衡是不得不说的一个科学家了,我国古代对日月食比较早的科学解释就是张衡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之地也,是谓暗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这就是张衡对日食月食的比较科学的解释了。
那么我们的光学定理有时从何时开始发展起来的呢,这就还得看看西方大的光学发展了。
1、定律的建立虽然折射现象很早就被人们所熟悉,但折射定律却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被人们发现。
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天文学家托勒密(约100-170年)为探究折射定律而专门做了折射实验,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观察,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成正比。
而在一千多年后的阿勒.哈增惊奇的发现了托勒密的结论与实验事实不符合,他说认识到了入射线和反射线总是与镜的法线在同一个平面里,入射线与反射线各处于法线的一侧。
这是多么美丽的总结呀,或许对文学家而言用美丽一词来形容一个实验一个定律是否是很不恰当的,但对于物理学家们而言,任何的物理现象和定理都是非常的美丽和迷人的。
而又在1611年德国集天文学家、占星学家、数学家等荣耀于一身的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在系统研究了大量的文献和数据之后,终于写了《折光学》一书,并在书中首次提到了全反射现象。
其实开普勒的贡献远不止这些,我们知道开普勒曾是著名物理学家第谷的助理,而第谷一生都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因而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实验数据,在第谷死后,开普勒继承了第谷没有完成的工作,开始了对星体轨迹的研究,终于,最后他找到了星体具体的运动轨迹,于是也得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理”也就是被我们熟悉的星体运动定律(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第三定律周期定律)由于开普勒在物理学上的卓越贡献,因而还有一颗新发现的星体以此命名为“开普勒”。
而具体来说折射定律应该是莱顿的力学教授斯涅耳发现的,但他从未公布自己的发现,但是惠更斯和伊萨克.沃斯两人声称曾审查过斯涅耳的手稿。
他以不方便的形式把折射定律叙述如下:“在相同的介质里,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总是保持相同的值。
”由于余割和正弦成反比,这个叙述等价于现代的叙述就很明显了。
而笛卡尔1637年在他的《屈光学》以假定的形式从理论上提出了和斯涅耳一样的结论,但这却数学家费马的强烈谴责。
于是1661年费马提出:光线从疏煤质进入密煤质,光转向垂线。
并为折射定律提供了严格准确的证明。
据此,几千年的折射定律终于完美了,终于得到了所有的物理学家的认可了。
纵观折射定律的发现,我们可以看出物理学的发展是曲折的,总得有一个人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得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去验证,最终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
2、光学理论的发展建立起折射定律后,几何光学理论很快就得到可发展。
在这里我们还是以及个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来讲述几何光学的发展。
读一个科学家是牛顿,我想对我们学物理的人来说,牛顿使我们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认了,我们已经很清楚牛顿在力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我们也知道了牛顿在天体万有引力方面的卓越的贡献,那又有多少人知道牛顿在光学上的影响呢?1704年,牛顿发表了一篇名为《光学》,其副标题为——《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合颜色的论文》,在该书中,牛顿说明了他对色散现象的研究,这里还有他的一段自述“在1661年(在那时,我让我自己磨制除球形以外的其他形状的光学玻璃),我找到了一块三角形玻璃棱镜,用它试验了那有名的颜色现象。
”在牛顿之前,由于棱镜产生的折射被假定是实际上产生了色,而不是仅仅把已经存在的色分离开来。
在进行具体的实验时,牛顿在一间暗室的窗板上开了一个小圆洞,并且把一块棱镜放在室内近孔德地方,因此光被折射到对面的墙上。
牛顿说到“把这个有色光谱的长度和它的宽度相比较时,我发现长度比宽度约大5倍——如此过分的不匀称,使我比对考察它是从哪里产生的通常的好奇心更为激动。
”除此之外,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理论,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理沿直线飞行的微粒流。
因为该学说直接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定律,并能第一光的反射,折射做一定的解释,再加上牛顿在物理界的权威性发现,光的微粒说一直处于上风。
但后来人们却发现用微粒说研究光的折射定律时,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空气中大的错误结论。
而在同一时期,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继承了胡克的“光是一种振动,在均匀媒介中,光的振动在各个方向都以同一速度传播,所以发光体的每个脉冲或振动都必然会形成一个球面。
”的理论,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是在一种特殊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但因其理论缺乏数学基础而很不完善,加之牛顿的微粒说在物理界的权威地位,惠更斯的理论更加没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可。
而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却推动了光的波动学说,这源于他的杨氏“双缝”实验,成功地演示了光的干涉现象。
而1819年在阿拉果和菲涅耳联名发表的《关于偏振光线的几何作用》促进和发展了光的波动理论。
为此杨在1819年10月16日给菲涅耳的信中写道:“先生,我为你赠送我令人钦羡的论文表示万分感谢,在对光学进展最有贡献的许多论文中,您的论文确实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足见菲涅耳在光的波动理论的发展中的作用。
其实,人类利用光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的。
19世纪,美国发明家弗朗克.舒曼就就可谓是太阳能利用的专家了。
弗朗克.舒曼曾到埃及尼罗河畔建巨大的太阳能蒸汽机,并取得了不错的功绩,但由于战争的爆发,人们逐渐忘却了这个发明家在光的利用上的巨大的贡献。
而到了如今这个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21世纪,无污染的,并且可被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又被人们所重视起来。
什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
而现在还有一种光十分的火热,那就是激光了。
激光焊接、激光打孔、激光淬火,激光热处理、激光打标(许多矿泉水上的生产日期等)、玻璃内雕、激光微调、激光光刻、激光制膜、激光薄膜加工、激光封装、激光修复电路、激光布线技术、激光清洗、激光测距、激光医疗、激光雷达、激光武器、激光打印机等各个方面。
在此我想着重说一说激光在武器方面的应用。
激光武器是利用激光辐射能量达到摧毁战斗目标或使其丧失战斗力等的作战武器,是一种利用沿一定方向发射的激光束攻击目标的定向能武器。
其具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性等优异性能。
在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中可发挥独特作用。
它分为战斗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两种。
激光武器将会成为一种常规的威慑力量。
由于激光武器的速度是光速,因此在使用时不需要提前量。
“鹦鹉螺”激光武器可谓是激光武器中的典型代表。
在2000年10月25日以色列国防部就透露“鹦鹉螺”激光武器于6月6日,8月28日,9月22日进行三次激光武器系统系列试验中,分别成功击落了一枚、两枚、两枚“喀秋莎”火箭,进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击落火箭的战术高能激光系统。
三、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光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纵观光学发展史,我们知道了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家的辛勤研究得到的。
然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感谢每一位科学家!四、参考文献[1] 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弗.卡约里(美),物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戴念祖,刘树勇,中国物理学史——古代卷,广西教育出版社;[4]弗兰克.T.克里扎,光之力量——人类寻求驾驭太阳的历程;[5]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