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中国写意精神,塑造国际创新形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
176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①刘德卿(山东艺术学院 《齐鲁艺苑》,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意象”在中西方有着共同的本义,即“意之象”,意象贯通于艺术的前创造、创造、接受的整个过程。
“意象”带来中国绘画的“写意”造型效果,不同于西方“写实”与“抽象”两极化的造型效果,可用中国画论的“不似之似”加以概括。
“意象”“写意”概念中最重要的是“意”,“意”是意象、写意的源头与根本,从传统文化气韵、创作主体心胸等几个方面说明意象、写意中蕴含的“意”之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写意油画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油画;意象;写意[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1-0176-03收稿日期:2020-09-20作者简介:刘德卿(1965-),男,山东齐河人,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执行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研究。
①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西方画论”(SDYKC205)阶段性成果。
作为外来画种,油画带着明显的西方绘画语言形态和风格样貌进入中国。
很早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尝试着本土化的努力,用来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但是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认为,油画是外来的,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和灵魂。
油画要想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确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其实不只是油画,即便是中国画,受中国封建社会变迁、中国文化自身沿袭已久的弊端和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等影响,也在艰难寻求现代化的视觉方式和内在底蕴。
赵之谦、齐白石、朱屺瞻等人相继进行的中国画探索就是明证。
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美术学院的孙宜生先生开始倡导探讨“意象造型”,认为艺术造型是由物象转化而来的意象。
[1]1991年8月,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同时出版了孙宜生主编的50万字的《1991年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从音乐、戏剧、易经学,美术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多个领域和种类,广泛探讨“意象艺术”的学理与表现。
中国创意美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美育是由下列谁首次提出的()A:马克思B:朱光潜C:苏霍姆林斯基D:席勒答案:D2.疫情之中中医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A:错B:对答案:B3.小北是一个2岁半的小朋友,他特别喜欢用蜡笔在纸上画很多线条,他应该处于绘画阶段的()A:意向表现期B:象征图示期C:初级写实期D:涂鸦命名期答案:D4.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自身要有()A:正确的政治素养B:有责任心的职业素养C:良好的审美素养D:漂亮的穿搭答案:ABC5.如何培养美术的创意()A:发散思维B:消极思维C:引导式思维D:逆向思维答案:ACD第二章测试1.中国传统纹样其蕴含着属于中国人独有的()A:道德规范B:思想观念C:伦理道德D:人文精神答案:ABD2.古人出于对云的敬畏,在纹饰上变化出各种和云有关的图案,用于器物、服饰、建筑等,特别是在宗教中大量使用。
( )B:错答案:A3.卷草纹()的造型富有流动感,灵动自如,虚实相生,而它的无限重复与连续表达了生生不息的生长之气。
A:Z形B:O形C:S形D:L形答案:C4.蝴蝶与瓜果在一起的纹样叫做瓜蝶纹,寓意是()A:多子多福B:福运迭至C:自由的爱情D:老人长寿健康答案:A5.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并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的纹样是()。
A:兽面纹B:蝴蝶纹C:凤鸟纹D:龙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什么是一个地区软实力标志?()A:商业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资源D:教育资源答案:C2.它被誉为东方国瓷,在洁白的瓷体上绘制蓝色的纹样,素雅清新,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它就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瓷器之一()。
A:白瓷B:彩瓷C:素瓷D:青花瓷答案:D3.如意是一种古老的吉祥饰物,表达人们想要称心如意、如愿以偿的生活愿望。
()A:对答案:A4.传统虎头鞋鞋底的针脚是四根线连在一起,寓意着()A:四平八稳B:平平整整C:文房四宝D:朝三暮四答案:A5.按照人们对云肩纹饰不同的情感寄托,云肩纹饰大致表达了()的寓意。
高中美术考试试题
高中美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梵高C. 高更D. 莫奈2.《向日葵》是哪位画家的作品?A. 达芬奇B. 梵高C. 米开朗基罗D. 拉斐尔3.以下哪个时期以雕塑《大卫》为代表作?A. 文艺复兴B. 巴洛克C. 洛可可D. 新古典主义4.《富春山居图》是哪位中国画家的作品?A. 黄公望B. 齐白石C. 徐悲鸿D. 张大千5.在色彩理论中,对比色指的是:A. 相邻的颜色B. 相互对立的颜色C. 深浅不同的颜色D. 冷暖色调的颜色6.以下哪种绘画技法以快速、直接的笔触为特点?A. 湿画法B. 干画法C. 点彩法D. 印象派绘画7.《创世纪》壁画位于哪个著名建筑内?A. 圣彼得大教堂B. 米兰大教堂C. 西斯廷教堂D. 巴黎圣母院8.中国山水画中的“写意”是指:A. 精细描绘自然B. 抽象表现自然C. 按部就班地模仿自然D. 用简洁的笔触表现自然9.以下哪位艺术家以其立体主义作品而闻名?A. 毕加索B. 达利C. 马蒂斯D. 莫奈10.在绘画中,透视法是用来表示:A. 光影效果B. 物体质感C. 空间关系D. 色彩对比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 被称为“画圣”的中国古代画家是________。
2. 在绘画中,________是指通过颜色、形状和线条的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手法。
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位杰出艺术家被统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们分别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________。
4. 中国画中常用的材料有宣纸、绢和________。
5.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注重表现________和光影效果。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0分)1.简述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艺术特点及其在艺术史上的意义。
2.分析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及其对观者视觉和情感的影响。
3.讨论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中国美术史教案 明清
第五编明清美术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明清美术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浙派、吴门派、四王、四僧、扬州画派授课过程:概况1 明清统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无画院名称),与宋代相比大为衰微。
2 文人书画进一步发展壮大。
3 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中西美术的融合4 大中型雕塑及佛教造像衰落,在小型观赏性雕塑方面显示了活力。
第一章绘画艺术第一节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明代没有设立画院,但有宫廷画家。
明代的宫廷画冢编入锦衣卫,授予武职,归太监管理,地位较宋代院画家低下。
由于宫廷滥施皇威,稍不称旨即杀头弃市,故而人物画创作不如山水花鸟为盛。
明代院体花鸟观察入微,描写精细。
多为大幅作品,构图饱满完整。
常把花鸟置于特定环境中,表现一定的气氛。
手法工、写结合,细丽的花鸟与粗放的木石互为映衬。
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林良,字以善,广东南海人。
善画鹰,构图宏大,造境气氛浓烈,用笔刚健奔放。
作品有《雄鹰八哥图》等。
描写威猛雄鹰自空而下,翻身扑向狼狈而逃的八哥,表现了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气氛;吕纪,字廷振,浙江宁波人,作水墨淡色写意,不拘一格,生气奕奕。
作品有《桂菊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等。
《桂菊山禽图》戴进、吴伟与浙派戴进在山水画上形成了新的风貌,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
由于戴进是浙江钱塘人,所以把这一画派称为浙派。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一生坎坷,“平生作画不能买一饱”。
取法宋、元人,画山石用斧劈皴,,“变南宋浑厚沉郁之体,成健拔劲锐一体”,比宋人措景丰富,较元人多生活实感。
尤善于在山水实境中安排有情节的人物活动,是以山水为主的人物画。
如《三顾茅庐图》、《春游晚归图》。
《春游晚归图》吴伟,字次翁,号小仙,幼为孤儿。
入宫得皇帝宠遇,誉之为“仙人笔也”,获“画状元”印。
他不受朝廷拘羁,浪迹江湖。
吴伟“源出戴进”而气魄更大,更简括整体。
画中人物气宇昂扬,与山水相结合,给人以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又不流于粗俗的强烈印象。
如《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等。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 辨析并修改病句(八):具体语境中病句修改
【答案】句①,将“形势严峻,持续恶化”顺序对调。 句⑤,将“国际之间 的合作”删除“之间的”。 句⑦,删去“为目的”。 句⑧,将“短见”改 为“短视”。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 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 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①处语序不当,先“持续恶化”,进而总结为“形 势严峻”,文段中递进关系顺序颠倒了。⑤处成分赘余,“际”就是中间、 里边的意思,与“之间”重复。⑦成为赘余、结构混乱,“为了”等于 “以……为目的”,两种句式杂糅,删掉“为目的”或者把“为了”改成 “以”。⑧搭配不当,“短见”意思是“指浅薄的见识,眼光短浅或者有意 识地杀死自己”这里用来搭配“举动”,不合适。
(四)修改病句的步骤
典题示例1:
(2020·新高考全国卷Ⅱ)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凝聚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②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③并努力 用灯光点亮城市的夜晚。④作为经济学家来说,⑤城市灯光的背后隐 藏着许多社会经济秘密,⑥可以据此估算城市人口的数量,⑦预测房 价的走势,⑧进而反映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⑨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 却带来了隐患:⑩城市的灯光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⑪还会破坏动植 物乃至人类的生物节律。
(三)修改病句的共性通法
1.增(补充残缺部分)。如: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 动词“羞辱”后缺少宾语“商家”,修改时要补出来。】 2.删(删掉赘余词、句)。如:县“科技下乡”小分队来到桃花乡,大约半个小时左 右,近千份科技信息资料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中的 “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删掉一处。】 3.调(调整语序)。如: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 语序不当,可改为“一 个是能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
卢禹舜:划破中国山水画的天空
卢禹舜:划破中国山水画的天空作者:丁吉林来源:《财经界》2013年第04期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有一座五层楼的建筑。
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这里就是中国美术馆。
196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地位及办馆性质。
“八荒通神”神通八荒在中国,如果一个画家能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当能奠定画家的学术地位,已经是无上荣光。
而国家文化艺术领域的所有最高官方行政、学术机构包括省一级人民政府为一个画家举行一场大规模的个人画展,则更是非常罕见,可以说极享殊荣。
2012年9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八荒通神——新人文·卢禹舜”画展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馆、华侨大厦和北京饭店相继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画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水墨禹舜”时装发布会,是对我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先生继1987年“陈向迅、赵卫、陈平、卢禹舜四人山水画联展”之后,至今25年间艺术发展轨迹和艺术成果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展示与总结。
活动兼顾了经典、学术与时尚,期望以更为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方式来加以表现,以使艺术真正惠及人民,成为能够影响大众生活的文化事件。
这位非凡的画家就是卢禹舜。
卢禹舜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家呢?他对中国文坛又有怎样的贡献?值得如此膜拜?我们不妨来听一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主席刘大伟的评价吧:唐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人很难再做出新的探索,这是当代国画家、山水画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但是卢禹舜的山水画,确实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他以一个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理念,在观念、技法、技巧各个方面呈现出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新的山水画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非常的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名词解释(共计93题)1.《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于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不仅反对封建主义的腐朽形式,也反对封建主义的“代圣贤立言”的内容,触及了文学革命的根本问题。
2.“八事”: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认为改革文学必须从首先从八件事入手,从总体上强调了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指出了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具体办法。
3.“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
他认为进行文学革命必须高举三面旗帜: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斗争方向,突出了文学革命的本质特征。
4.“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5.双簧信:1918年3月,《新青年》上发表了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新青年》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汇集了守旧派、复古派攻击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又发表了由刘半农写的长篇回信《复王敬轩书》,对复古派的言论逐一驳斥。
此又称“王敬轩”的双簧戏。
6.鸳鸯蝴蝶派: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间。
作品多发表在《礼拜六》等期刊上,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除少数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外,大部分作品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将文学看成是游戏,用来消遣,受到了新文学社团的批判。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
徐冰的艺术作品分析徐冰是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涵盖了油画、装置艺术、影像、行为等多个方面。
他的艺术创作风格奇特,将现实中的事物进行重新组合呈现,使观众在认知上产生新的启示。
下面我将对他的几幅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
《天安门广场上的毛泽东》这是徐冰最为知名的一幅作品,它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天安门广场的景象进行颠覆,不仅将毛泽东充当了大佛一般的角色,而且将广场的其他建筑物也进行了颠倒。
作品传达的信息是中国巨大的转型期,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与现实情境之间的落差。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改写,徐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混沌状态以及媒体对政治偏见的塑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球形变计划》这幅作品是徐冰创作的装置艺术。
他在长岛展览厅进行了一次艺术创作,干涸的池塘现场添加大量水冰结成冰面,冰堵在水面上并被覆盖一层花瓣。
整个作品象征着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果身边的事情被忽略,会在未来带来巨大的环境问题。
作品很好地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显现出生态层面上的危机。
《K十字路口实验室》这是一幅多媒体作品,视频中显示了一组K字形路标的摆放,形成了一片神秘的荒漠景象。
徐冰在这幅艺术作品中探讨了消费主义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的侵害。
K字形路标的造型类似于人类的骨架,意为展示了人类消费无度对环境造成的摧毁。
这幅作品在表面上只是一幅简单的视频,但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批判。
徐冰的作品总体上来说不局限于一种艺术形式,其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深层次地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困境和问题。
这些作品不仅关注中国社会的运动和变迁,而且关注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周末限时练(四)习题课件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 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 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 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 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 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 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 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 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 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 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 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 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第一会为故事所 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 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 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 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追求正义的热情等 ,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解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功能”。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为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
成果,以书画艺术的情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坚定文化自信,遵循历史脉搏,浓缩时代精神 ,以艺术作品的情势歌颂改革开放为人民生活带来 的美好变化。中国国际集邮网、中国大众文化学会 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于202X年7月在北京长安街的 国家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行第十二届“中国当代书 画艺术领军人物邮品首发式暨书画作品展”。
□露 □从 □今 □夜 □白 ,□月 □是 □故 □乡 □明 。 □有 □弟 □皆 □分 □散 ,□无 □家 □问 □死 □生 。
守正创新传薪火 笔墨丹青尽抒怀
守正创新传薪火笔墨丹青尽抒怀作者:***来源:《公民导刊》2022年第11期按歷史时段,中国书画通常可作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两大分区。
经过七十余年的积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书画藏品已达一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逾3500件(套)。
而当人们醉心于古代书画之笔精墨妙、古风神韵时,也不可忽略近现代书画名家辈出、星光熠熠。
绘画发展多元化交相辉映耀光芒“近现代之后,中国绘画发展呈现出一种比较多元的状态。
”三峡博物馆陈列展览部馆员黎然表示,这主要是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的结果。
黎然称,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有传教士将油画带到中国。
当时的油画多是由外国人定制、中国人作画的外销画,艺术主流市场仍以中国国画形式为主体。
不过,油画确实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比如:观察法、绘画技法、色彩关系、空间关系、表现方法等。
这些外来文化的元素就已经开始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视角、审美方式发生碰撞。
“到了近现代,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就更加明显了。
”黎然说,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很多在中国美术史上留名的大家,也充分反映了东西方艺术的碰撞和影响。
这也导致近现代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的现状。
比如,徐悲鸿所画的马就有借鉴与融入西方的结构学原理,从物象的结构出发,强调骨、肉与力的关系,而非单单只是玩味笔墨的虚实。
林风眠,早期的油画把中国“似与不似”的审美意境与西画的色彩表达联系在一起,在国立艺术学院任教时提出了国画与油画不分科的教学理念。
刘海粟的画强调色彩的厚度和视觉冲力,颇有印象派的味道,注重自主表达、主观意识与个人感知,这些价值追求都在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
此外,1931年由鲁迅先生倡导和组织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也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新兴版画运动注重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强调艺术与大众的关系。
其绘画语言既有强调明暗关系的西式表达,如大后方木刻;又有以线描为主的中式表达,如解放区木刻。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它作用于抗战宣传动员,作用于关注现实生活,以艺术的精神鼓舞了人心,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独有的“长枪”。
热点09 材料作文专练-备考2023(原卷版)
热点09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5月猜题信息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建议: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的前提下,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
吴为山的建议,引起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对于“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大家众说纷纭。
支持方认为,将孩子的爱好功利化,不利于培养真正的爱好,考级需要往后延,至少等到孩子能做成熟判断以后。
反对方提到,国民需要提升整体艺术素养,考级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希望能够保留。
对于“取消艺术类等级考试”的提议,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福建省莆田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语文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就要毕业了,理想和远方在召唤。
回看学过的经典课文,你心里有哪些感受和思考?请从下列课文中选取两到三篇,形成有机关联,以“带着课本去远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离骚》《荷塘月色》《赤壁赋》《兰亭集序》《劝学》《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老人与海》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王羲之《兰亭集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
——鲁迅《鲁迅译著书目》今日不能成功的,明日明年可以成功;前人失败的,后人可以继续助成。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参加以“古人今人后人”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活动。
美术基础知识测试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3、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___________兴起, 、__ __、__ __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4、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常用幅式有条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卷等.5、伦勃朗群像画《夜巡》,画面用一种___________式的___________把众多人物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构图,油画颜料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对比使物体质感得到完美的表现。
6、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的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安格尔,他精于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__________理想的美,而他的反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相信在绘画中___________的运用比素描法则重要得多,他一改古典派素描的表现手法,强调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偏爱幻想的___________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二、单选题:1、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B.银错铜牛灯 C。
铜雀灯 D.长信宫灯2、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写意雕塑 文心铸魂——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家吴为山
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 “对话” , 也给了吴为山艺术上的启蒙。 两年的泥塑学习不仅为吴为山打下了艺术的基础,也 让他对泥土有了别样的感情。 20 岁那年,吴为山回故乡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次参加 高考,竟被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同时录取。但遗 憾和无奈的是,去南京艺术学院报到时,学院按当时工作 不满两年无高考资格的规定,拒不接收他。 于是,吴为山转投南京师范学院,本以为柳暗花明, 不料上了不到两个月的课, 学校也以同样的理由让他退学了。 无奈之下, 吴为山回到故乡一家小工厂上班, 没有想到,
2015 年 11 月号 总第 41 期
87
Appreciation
雅集
他第四次备战高考竟是从厂里一间安静的“书 房”开始的。 厂长见设计玩具图案的吴为山有才华, 很努力,便在厂里安排了一个小房间,让他 每天到工厂后不用上班,而是去那里复习备 考,每个月仍有几十元工资。 第四次高考,吴为山又一次被两所大学 同时录取。最终,他选择了曾想留住他而终 未留住的南京师范学院。
吴为山代表作品《天人合一—老子》
刻地认识到,艺术的根本还是关于人的学问。 学习愈久,思考愈深。吴为山从北京回 到学校后, 立即着手建立雕塑教研室。 他认为, 大学的美术院系里,不管任何专业都应该学 习雕塑,了解人类的原始造型方式。全人类 都是从原始艺术的意象过渡到写实的,要在 大学中建立雕塑教研室,将西方雕塑的写实 和中国雕塑的写意结合起来研究。 34 岁那年夏天,吴为山应荷兰艺术基金 会邀请,作为交流学者赴荷兰参加“中荷红 白蓝艺术项目”研究。在欧洲陶艺中心,他 向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展示了自己多年
雕塑家会在他那妙手雕刻出的微笑面前,强烈感受到东方神 秘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一种温润和善良。 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吴为山访问了一批在美 国的欧洲裔老艺术家,他们对于中国古老艺术的赞许也给他 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吴为山曾深入密林,拜访一位 98 岁的德裔老艺术家。 老者看过吴为山雕塑作品的照片后,问他是否去过巴黎。吴 为山说他只在巴黎待过三个月,老者耸了耸鼻子说:“太少 了,太少了,至少要待十年,那里的空气都充满了艺术。但 最重要的是,你要赶快回到中国,因为美国到处都是商业, 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在中国!” 美国旧金山政府曾邀请吴为山在缪尔森林公园塑一个雕 像,如果吴为山愿意,还可以留在美国从事艺术创作。 可是,吴为山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观看了《中国五千年 文明展》后,那种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的强烈反差,让他越 来越热爱中华文化。他觉得,任何一种植物,无论是树木还 是青草,都要有自己的土壤。 怀着一种渴望的心情,吴为山回到了中国。 在中国美术馆的室外草坪上,伫立着一尊吴为山创作的 齐白石塑像,老人一派仙风道骨。 其实,吴为山塑了不止一尊齐白石雕像,而他最初的创 作灵感,就是萌生于齐白石的一幅画:一块巨石,水墨挥洒, 笔触淋漓,上面栖息着一只小鸟。 吴为山觉得,这石头很像穿着长衫的白石翁,而鸟与石 头形成的轮廓又恰似老人微倾的头。随后,他又联想到白石 老人画中大片芭蕉与草虫的配合,如此大与小、粗犷与细致 的对比,正体现了这位画坛巨擘在艺术中追求的美学精神。 在这种感觉之下,吴为山塑了齐白石雕像,手法十分写 意。倘若要用老人的照片来认真对比,没有一处是“准确” 的,可总体看,却又极似白石老人应有的长相。 许多中国画家看了吴为山塑的齐白石雕像后都说:这就 是齐白石!其实,他们当中大多数没有见过齐白石本人,而 吴为山在雕像中的传神,已远远胜过了雕像的形似。 有一次,杨振宁到南京博物院参观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 馆,他拉着吴为山的手要拍一张合影,说要将照片寄给居住 在巴黎的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期望他有一天回到故乡南 京来看看。 2002 年,时逢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吴为山与学校向杨 振宁发出邀请,邀其参加南京大学的百年庆典。同时,吴为 山还与年过八旬的熊秉明一起为南京大学百年华诞创作了雕 塑《孺子牛》。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一课时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2.自然界中的植物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二)发展阶段: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1)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1一、单选题(共30题)1.“凡有美术,皆是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
”这段话是()先生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版画是在他的介绍与倡导下发展起来。
A:齐白石B:郭沫若C:莫言D:鲁迅【答案】:D【解析】:题目所引材料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
中国现代版画正是在鲁迅的介绍与倡导下发展起来。
2.《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是()时期的书法家。
A:东汉B:西晋C:东晋D:西汉【答案】:C【解析】:王羲之行草书《兰亭序》作于东晋永和九年。
3.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A:《画山水序》B:《林泉高致》C:《画山水赋》D:《历代名画记》【答案】:B【解析】:郭熙对山水画艺术的见解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
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即“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4.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最著名的两位画家是提香和()。
A:扬·凡·爱克B:勃鲁盖尔C:乔尔乔涅D:丢勒【答案】:C【解析】:乔尔乔涅,是盛期文艺复兴威尼斯第一位大画家,威尼斯画派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
5.艺术作品的主题即()。
A:题材B:体裁C:政治思想D:中心思想【答案】:D【解析】:艺术作品的主题,又称主旨、题旨或中心思想,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和揭示出来的主题思想内涵。
主题的来源,一方面是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主体思想感情的移入,它凝聚了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思考与评判。
6.以下关于主题和题材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题思想就是政治思想B:题材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C:题材之间不存在意义上的差异,选材无关紧要D: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的第二层是主题【答案】:D【解析】:A项,主题即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主题可以是政治性的,也可以是哲学性的、伦理性的、宗教性的、生活情趣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者:周跃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理论的起源出发,主要阐述了其美学内涵和辩证关系,强调用意象之形,意象之色彩等,表现创作主体对世界的认知。
揭示了创作过程是一个物我交融的过程,深刻阐释了这一理论对中国画创作的深远影响和命题意义。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29-01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思想(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生从古代开始就有许多画家一直在探讨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并且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艺术理论。
从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来,师法造化一直是创作实践的主流。
“心师造化”是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的主张,实际上便是“立万象于胸怀”。
到了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阐述了画家创作的全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情感之间的内在要求。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深刻的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造化”指的是客体,即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心源”指的是主体,即作为艺术家的主体。
总体来讲是把艺术家对自然物象这种绘画客体与艺术家本身的主体情思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倡导人们要以自然为师,学习自然,要师法自然。
画家要深入自然,深人生活,体会自然界的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心思”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辩证关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前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后者是艺术的根本准则。
“外师造化” 是基础,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画家从客观现实中汲取的创作素材,通过整理和提炼,并且溶入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强调了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
笔墨的维度—李昀蹊写意人物画
48艺术家The artists中国画是当代多元化艺术格局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无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有各自的立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一直感慨古人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上留给后人的探索余地很小,而人物画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古人不仅功夫了得,理论也超前,中国画画论中所涉及的艺术观几乎超越西方同时代的任何流派。
南朝时期谢赫的“六法精论”,近现代齐白石所提倡的“画作不似欺人,太似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这些对当代艺术创作依然有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画流派纷呈,但都绕不开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
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表现物象特征,充分彰显作品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1]。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道:“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
”指出了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
现代画家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
”中国画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造型主要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造型手段和技法总和,是艺术家观念与情感倾向的凝结物。
线条、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是构成绘画造型语言的主要因素,画者通过自身的审美趋向把造型元素完美组合成一幅可视的二维作品,形成了表达意蕴、传递观念的图式语言。
在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领域,很多画家的作品有笔墨而弱造型或强造型却缺笔墨,能把两者熔于一炉并非易事。
因此,中国画的难度在于人物画,而写意人物画如何达到极致高度是困扰几代人的一个难题。
早期有人倡导用西画方式改良中国画,把素描视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并纳入所有绘画专业的必修课程。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画最大的改观似乎表现在越来越写实,越来越立体,而画家在审美格调和对中国画的精髓的认识并没有提升,也背离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笔墨韵味。
“中为洋用”天地宽
“中为洋用”天地宽作者:高津滔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3年第9期“中为洋用”是中国书画走向世界最直白的解释。
就是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
我们常说“洋为中用”,其实也可以讲“中为洋用”。
追根溯源,中国文字就是世界文字,古埃及的文字跟中国甲骨文是相同的,如“日月山水”几个字完全一样。
只不过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是画出来的。
中国画则是写出来的。
中国画讲墨分五彩,浓淡干湿,西方画讲光线五调子,异曲同工。
艺术没有国界,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洋为中用,中为洋用,道理是相通的。
要提倡天下一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不能唯我独尊,相互排斥。
因此,中国书画要运用中华文化的“根”、“童孩的真”、“中国人的魂”去引导人们沐浴心灵的阳光、享受生活的味道。
“中华文化”像水一样包容和流动,“故天下皆能与之相和”。
我在书画艺术上积极倡导“和乐通天下”。
“和乐”是道家的核心二字,是人们的最理想状态,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它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和乐,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我把和乐、笑容、感恩带进了寻常百姓家,带给了世界友人。
“笑容”,我的理解:最大的幸福是笑,最高的学问是容。
作为军人的理解:最厉害的武器是笑,最伟大的力量是容。
笑容是一剂良药,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笑容带来的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笑是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和放下。
“感恩”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信仰。
“感恩”作品题款是:人人知感恩、和谐满乾坤。
中国书画本身是国际大品牌,最突出的特点是“意境”,“留白”,讲气韵。
外国人只讲精神不讲气,中国人讲精气神最讲气。
人生就是一口气,没气就没命了。
精气神是中国人的灵魂。
“气”是精神的核心,是不死的精神。
中国画留白就是“气”,中国画的大气就是留白天地宽,“气”是中国书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根本。
“气”是一种修养,人的气质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自身修养来历练。
字画有气韵,练功说气场,社会叫风气,官场讲正气。
论写意中国画中的造型、笔墨、写意和意境
81文/范文阳论写意中国画中的造型、笔墨、写意和意境内容提要:中国画属于意象绘画艺术,这取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取决于儒、道、释对我们文化和心灵的培植,取决于中国人“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对宇宙整体性体验的自觉性,取决于中国哲学“中庸”以中和为美的中国古典艺术哲学,也取决于宣纸和笔墨的互渗性、流变性、偶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宏观与微观贯通的观物取象法,即东方主客观辩证象形思维模式,铸就了中国画特殊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中国画;造型;笔墨;写意;意境中国画属于意象绘画艺术。
这取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取决于儒道释对我们文化和心灵的培植和中国人“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对宇宙整体性体验的自觉性,取决于中国哲学“中庸”以中和为美的中国古典艺术哲学,也取决于宣纸和毛笔、宣纸和笔墨的互渗性、流变性、偶发性、不确定性等特性。
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宏观与微观贯通的观物取象法,即东方主客观辩证象形思维模式,铸就了中国画中特殊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
一、造型说起造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西方造型观。
首先介入的是素描,是理性,是分析,是摹形和把形画准确,单纯的素描训练并不能说明其艺术水平的高度,而我们的素描训练其意义大多还是停留在复制和描摹之中,是一种理性观念的循环,一种工匠式的手工重复。
造型,没有“造”的意义,何谈出一种新的艺术造型样式?一个真正感人的艺术形象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个体的典型形象;其二、和个体同为一体的群体积淀形象;其三、画家的审美倾向的介入。
造型的本意是完成一种主客观交流之后达到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新的形象,意义在于使形象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高度,一个人物造型能传达出多少精神信息量和形式意味。
画家不应被动地描绘形象,而是要用心去体悟,有意识长期地塑造几个形象。
这种形象用解构的办法,主观的强化,并用一种恰当的形式语言,特有的点、线、面组合,使其形成一种新的造型样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澄,王易凡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500作者简介:赵澄(1975—),女,江苏南京人,艺术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艺术大学访问学者,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文化创意、艺术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王易凡(1992—),女,吉林长春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史硕士。
研究方向:艺术史、艺术管理。
访谈对象:邵晓峰(1972—),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教授、博导。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馆》(双月刊)编委、文化和旅游部东亚文化之都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执行策展的展览项目《花开盛世》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在中国国家画院、美国耶鲁大学、香港集古斋等举办个人书画展16场,出版个人书画集9部。
中国画荣获第29届大韩民国新造型美术大展“大赏”(韩国美术教育协会主办)、“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
作品为外交部、北京市政协、国家画院艺术基金、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收藏。
抒写中国写意精神,塑造国际创新形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邵晓峰教授访谈中国美术馆不仅是中国美术发展成就的记录者和保存者,也是中外文化融通互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2014年9月以来,在吴为山馆长领导下,中国美术馆利用自身优势探索中华文化有效的传播途径,继承传统,立足现代,践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通过不断研究、学习、借鉴、探索,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在对话中融汇,在融汇中创新,在不断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日,本刊记者(简称:记)通过访谈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邵晓峰教授(简称:邵),重点谈及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如何通过一系列举措塑造自身品牌,推进国际化进程,弘扬具有中国美学意蕴的“写意精神”。
这些创新理念对于中国千余家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起着引领作用。
一、融汇创新,塑造国际形象记:近年来,中国美术馆设立并策划了“典藏活化”系列展、“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展、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国际交流展系列、学术邀请系列展、“一带一路”特展等展览模式,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
中国美60--术馆作为国家美术的最高殿堂,注重对外文化交流。
特别是2014年9月吴为山教授担任馆长以来,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互鉴,请结合您执行策划、参加的项目谈谈通过哪些方式塑造中国美术馆的国际形象?邵:中国美术馆自吴为山教授担任馆长以来,十分注重中国美术馆自身文化品牌的树立,系统设计了中国艺术经典“走出去”和世界优秀艺术“请进来”的规划方案,推出国际交流展系列,特别是提出了“中国写意”这一品牌来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美学精神,并围绕该主题策划了一系列展览、论坛与学术研究。
持续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艺术领域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中国美术馆肩负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结合美术馆工作实际,与“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务实合作。
这五年来,中国美术馆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和地区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举办美术展览、论坛,以推进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对话。
并牵头成立“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会议代表一致推选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任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秘书长,联盟秘书处设在中国美术馆。
这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艺术机构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创新实践成果。
记: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人们可感受到不同国度的灿烂艺术与美术馆运营的特色,请您谈谈近期中国美术馆与世界各国的美术馆建立哪些馆际合作与交流机制?2018年12月,您主持了“聚焦美术馆管理流程———第四届中荷博物馆系列讲座”开幕式及系列讲座,请您谈谈中国美术馆展开艺术管理教育培训的成效以及该活动的意义?邵:近年来,我也走访了世界上不少的国家级美术馆,它们的艺术形态各具特色。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先后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俄罗斯国立列宾美术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韩国首尔艺术殿堂、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等专业美术机构签署了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以共同推进美术领域的学术研讨、人员互访等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2018年4月,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于中国美术馆成立,并发表宣言、制定章程,选举了吴为山馆长担任联盟秘书长。
该联盟将在未来工作中体现“开放、包容、合作、共融”的金砖精神,彰显各国的文化形态和思想样式,实现艺术共赏、文化互鉴。
2018年12月,为进一步深化中荷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美术馆、博物馆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美术馆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由中国美术馆、荷兰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支持的“聚焦美术馆管理流程———第四届中荷博物馆系列讲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为山,荷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何甫(B art H o f stede)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主持开幕式与系列讲座。
此次系列讲座聚焦美术馆管理流程,以具有探索性的理论为依据,融入荷兰国家博物馆最为先进的实际案例,通过实践工作坊进行论证,并现场组织“商业画布模式”的实践,使学员们形象地了解和认识各个美术机构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从实践和理论探讨了如何通过管理流程的变革使美术馆、博物馆发挥更大社会作用。
中国美术馆为国际艺术管理课程提供了优质平台,引领各馆进一步打开窗户、扩大视野、拓展空间。
美术馆不仅要和美术馆合作,还要跟世界各地博物馆之间不断交流,建立更加广泛的学术关系。
二、传承经典,策划精品特展记:典藏是美术馆的重要功能,中国美术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如何有效利用好这些资源传承经典?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如何在活化藏品、整合经典作品、策划精品展览上做出自我特色?邵:艺术展览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形式。
中国美术馆藏有11万件馆藏艺术珍品,拥有经验丰富的国际展览策划与实施的专家团队,并紧密联系国内外艺术家,策划出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美术展览,形成自身品牌。
中国美术馆也为引进国外优秀艺术成果61--提供平台,成为各国艺术竞相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场所。
2014年以来,中国美术馆组织策划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美术精粹的各类展览,赴韩国、俄罗斯、泰国、日本、波兰、新加坡、希腊、白俄罗斯、孟加拉国、立陶宛、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同时,积极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精品展览,先后举办了“波兰当代艺术展”“波兰设计中的民族主题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美术作品展”“立陶宛艺术展”“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白俄罗斯谢尔盖·谢利哈诺夫和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雕塑展”“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精品展”“匈牙利当代艺术展”“师古妙创———师村妙石篆刻书法艺术展”“大道融通———亚洲艺术作品展”“秋史金正喜与清朝文人的对话”展。
2016年,中国美术馆主办“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其中有1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中国美术馆远赴巴黎,在塞纳河畔的法兰西艺术院举办展览“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
2019年3月,“感知中国·意在巴黎———中国美术馆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馆藏精品展”在巴黎开幕,吸引了大量法国观众,见证了人们对于优秀艺术的渴望。
2019年6月,“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法兰西艺术院5位雕塑院士———克罗德·阿巴吉、让·卡尔多、让·安哥拉、安东尼·彭赛、布里吉特·泰尔齐耶夫的37件雕塑作品。
展览结束后,艺术家将全部参展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以实际行动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记:中国美术馆至今已举办数千场展览,有的展览十分吸引观者,甚至出现冒着严寒或酷暑排队的景象。
您认为近期策划较有影响力的“特展”有哪些?邵:的确如此,优秀的特展特别吸引观众,体现在展品的艺术价值与策展手段。
近年来,影响最大的展览是“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
2017年11月16-26日,中国美术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吴为山馆长策划了“美在新时代”特展,精选中国美术馆馆藏近现代名家大师作品200余件(套)。
这些底蕴深厚的画作体现出正大、至刚、至中、至正的精神品质,表现了中国人亲近自然、赞美自然,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
展览受到观众空前欢迎,人们围绕中国美术馆排起了近2公里的长队,在寒风中等待一睹大师作品风采。
展期9天接待观众13万人,成为轰动京城的美术盛事。
2018年6月27日,吴为山馆长策划了“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展出了60多个国家的两百多件世界大师的作品,展品包括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等享誉世界的大师的名作,展现出中国美术馆多年来收藏国际美术作品的格局。
观展观众高达11万3千余人,两个周六日观众平均流量达1.7万人,人们打着遮阳伞,顶着烈日,排队达1公里,成为“美在新时代”之后又一“热展”。
记: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也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整整100周年,由中国美术馆、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了“感知中国·意在巴黎———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您担任此次展览的执行策展人,远赴法国巴黎统筹展览与论坛。
其策展理念与核心内容是什么?邵: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积极打造“国际交流系列展”品牌,不断推出精品展赴外展出。
此次策展的核心理念正如总策展、学术主持吴为山馆长所说,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座高峰,其精神本质有着内在共性。
20世纪,一批中国艺术家赴法留学,他们有的学成回国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有的定居法国却从未失去中国文化的根脉与乡情。
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要特征是中西合璧,在这一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中法之间的美术交流。
感谢法兰西文化对于中国艺术家的培养,中法艺术交流,“一加一远远大于二”,让中法友谊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就像长江、黄河和塞纳河的水,奔向人类文明的大海。
62 --接下来是呈现符合展览目的与定位的叙事方式,层层递进地诉说故事。
为此,中国美术馆国际顾问、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迪埃·贝耐姆认为,文化艺术是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最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