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56例
贴敷散配合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6例
主 题词 支气管 炎/ 医药疗 法 中
慢 性 穴 , 俞 肺
穴, 心俞
@贴敷 散
采 用扶 正 固本 、 痰平 喘类 中药 外贴 配 合 针刺 治 祛
疗慢 性支气 管炎 5 例 , 得 较好疗 效 , 报道 如 下 。 6 取 现
敷 时间过 长 ( 过 1h , 超 0 ) 贴敷 药 物部位 出现水疱 ( 部 局 处 理后 , 无碍 ) , 外 其余均 无 明显不 良反应 。 与治 疗前 相 比, 疗效 有显 著性 差异 ( P< 0 0 ) .5 。 典 型 病 例 张某 , , 2岁 , 息 型慢 性 支 气 管 男 5 喘
药 末 摊 于 约 3m × 3m 大 小 的 油 纸 上 , 敷 到 上 述 已 c c 贴
1 0年 3 6例 ,0年 以上 1 1 4例 。 身症状 一般 较轻 , 全 咳
嗽、 咳痰 , 咳或 少量 粘 液性 痰 , 续 3 干 延 ~5周 , 延 不 迁 愈, 演变 成慢 性支气 管炎 。如 支气 管发生 痉挛 , 出现 可 程度 不等 的气促 , 伴胸 骨后发 紧感 。体 征不多 , 呼吸音
花 针打通 这些 穴位 。 后取 白芥 子 、 辛各 2 g 玄胡 、 然 细 0,
讨 论 经络 是人 体运 行 气 血 的通路 。经 脉是
主干, 犹如 途径 ; 脉络 是 分支 , 如 网络 。它们 贯 通上 譬 下 , 通 内外 , 横 交错 , 布全 身 , 机体 的各个 脏腑 沟 纵 遍 把
正常 。气 短 、 喘 , 时在两 肺听 到散在 干 、 性罗 音 , 气 有 湿
罗音部 位不 固定 , 咳嗽后 可减 小或 消失 。 重 的可并 发 严
打通 的穴 位上 , 嘱其 4 h后取下 。由于某 种原 因 , ~6 取 下 的 时 间超 过 6 造成 敷 药 的 穴位 皮 肤 形 成水 疱 , h, 来 医 院消 毒 处理 后 无 大 碍 。1 d后 第 二 次 治疗 , 问 隔 0 再 1 d第 三 次治 疗 。该 患 者 2 0 0 0 3年 冬季 不 曾发 病 ,0 4 20 年 及 20 0 5年夏 季 继 续 治疗 , 者 至今 不 曾发 病 , 患 老慢
中药灌肠加针灸治疗癌性肠梗阻56例
2 治 疗方 法
2 1 对 照组 .
通过非手术 治疗 , 减少肿瘤患者的痛苦 , 提高生活 质量 【 。从 20 1 j 03年 1 月至 20 07年 1 月 我们 采用 2 中药灌肠配合针灸治疗解除梗阻症状 , 取得较好
( 后下)枳壳 l g芒硝 1 ( 冲)厚朴 l g苦 , 5 , Og分 , 5 , 参 2 , 枝莲 3 , Og半 0g大腹皮 1 , 5g丹参 1 。腹 痛 5g
去芒 硝加 乌药 i , 0g延胡 索 1 ; 胀加 八月 扎 1 0g腹 5 g莱 菔子 1 ; , 5g呕吐 加芦 根 1 ; 血 亏虚加 黄芪 5g气 2 , 0g当归 1 。上 方按 常规先 煎 后下 , 第 1第 5g 用 、 2煎混 合药 液 20~30n 0 0 l L作灌 肠用 , 一般 患者 每
许 春 明, 顾红芳 , 丁令池 , 国华 ( 苏省 市 瘤 院, 苏南 2 3 ) 卫 江 南通 肿 医 江 通 26 61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药灌肠加针 灸治疗癌性肠梗 阻的临床 疗效。方法 病理 学诊断 明确 的恶性肿瘤 患者 出现肠梗 阻 9 8 根据梗 阻改 善情 况判 断 疗效 , 照组 4 , 对 2例 无显 效病 例 , (9 0 %) 效 , 8例 1 .4 有 总有 效率
结论 中药灌肠加针 灸治疗给 癌性 肠梗 阻患者提 供 了一个有效 的治疗方 法。
关键词 : 肠梗 阻; 恶性肿瘤 ; 中药灌肠 ; 灸治疗 针
中图号 :2 30 R 7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0 05 20 】6 49 2 10 —50 (08 0 —0 1 —0
顽固性呃逆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顽固性呃逆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对于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作用效果。
方法:限定时间为2022年9月~2022年7月,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两组,平均纳入28例患者,参照组以吸气与含水屏气法治疗为主导,试验组以参照组为基础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96.43%)明显高于参照组(78.57%),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验证意义(P<0.05)。
结论:顽固性呃逆在中医针灸治疗下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中医针灸;临床疗效呃逆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症状,俗称打嗝,通常是由非自觉性的膈肌痉挛引发,若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h且无缓解趋势则称为顽固性呃逆,若不及时干预会引起腹胀、发酸、恶心呕吐及进食梗阻等症状,甚者会有胸痛、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
顽固性呃逆主要以单侧或双侧膈肌发生阵发性痉挛,主要特征是吸气过程中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短促响亮的声音,根据中医理论可解释为气逆上冲引起的喉间呃呃有声,与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及肝气犯胃等因素有关[2]。
一般临床通常采用物理疗法纠正膈肌痉挛,其中吸气屏气法与含水屏气法应用比较广泛,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通过口述便可让患者掌握治疗方法,当呃逆发作时可通过此方法缓解临床症状,然而,该理疗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复发率较高,应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提升治疗效果[3]。
据了解,中医针灸治疗呃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故本文将我院纳入治疗的5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医针灸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所有研究样本均来源于既定时间2022年9月~2022年7月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共计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两组,平均纳入28例。
参照组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5岁、69岁,均值为(45.29±3.38)岁;男16例,女12例。
针刺配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56例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 传统及现代医学尚缺乏针对嗅觉 功能障碍的特效药物 , 针刺对炎症引起的嗅觉功能障 碍疗效显著[ 3 ]。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嗅三针疗法对于 嗅觉功能的改善疗效确切, 对多种原因导致的嗅觉功 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 且以外伤和慢性鼻 炎鼻窦炎所引起的嗅觉缺失治疗效果最好。 嗅三针的 取穴定位完全基于中医基础理论 , 鼻为嗅觉器官 , 嗅三 针均临近鼻部 , 符合局部取穴原则 [4 ]。 迎香穴是治疗嗅 觉的有效穴位 , 在此穴位作延伸透刺能够增强对嗅觉 的刺激作用。 从现代医学解剖学角度来看, 嗅三针电刺 激通过血管、 神经途径与嗅觉系统有密切联系[ 5 ]。 笔者 认为嗅三针疗法可作为常规疗法推广应用于临床, 以 改善嗅觉缺失患者的生存质量, 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针刺配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 56 例
许卫国 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针灸理疗科 ( 安阳 455004) 摘 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 方法: 针刺内关、 足三里穴 , 点按阿是穴、 睛明穴。结果: 总有效率 100% 。提示: 针刺法可奏通降胃气之功 , 点穴法可疏通经络, 调 理脏腑气机, 通利胸膈, 和中止呃。 主题词 呃逆�针刺疗法 穴 , 内关 穴, 足三里 穴, 睛明 穴 , 阿是 笔者于 2003 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点按穴位治疗 顽固性呃逆 56 例, 临床效果满意 ,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56 例中, 男 3 0 例 , 女 26 例; 年龄最小 22 岁, 最大 76 岁; 病程最短 14d, 最长 2 年。 诊断标准: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8 期 能障碍的药物治疗手段, 所以笔者探索用嗅三针治疗 嗅觉功能障碍患者 , 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00 例患者均来自 2005 年 - 2007 年 针灸科病例, 所有患者均以嗅觉缺失为主诉。 其中男性 46 例, 女性 54 例; 年龄最大 69 岁, 最小 22 岁 , 平均为 46 岁; 病程最长 10 年, 最短 6 个月 , 平均为 3. 6 年; 伴 随慢性鼻炎鼻窦炎者 35 例, 颅脑外伤者 25 例, 老年性 痴呆者 30 例, 一氧化碳中毒者 10 例。 治疗前 100 例患 者均为嗅觉缺失。 嗅觉检查方法: 参考北京中日友好医 院耳鼻咽喉科设计的嗅觉检查方法进行[ 1]。 以酒精、 香 水、 薄荷油、 醋、 汽油五种常见的挥发性液体 , 分别于针 刺治疗前后进行嗅觉功能检查。 治疗方法 嗅三针定位: 依据针灸学教材取穴 标准 , 在双侧迎香穴进针向内上方透刺至上迎香穴, 第 三针从两阳白穴连线中点透印堂至鼻根[ 2 ]。 操作: 穴 区常规消毒, 以华佗牌 32 号 1. 5 寸不锈钢毫针与皮肤 呈 30 度角进针 , 向规定方向平刺, 须有流泪和鼻腔酸 楚等得气感。电针仪采用 G 6805 电针仪 , 上海医疗仪 器厂出品; 刺激参数: 疏密波 , 疏波频率为 3. 85 Hz , 密 波频率为 6. 25 Hz。 电流强度为 0. 8~ 1. 0 mA. 留针 1h, 每日 1 次, 每天上午治疗 , 连续治疗 5d, 休息 2d, 此 为 1 疗程, 共治 10 疗程。 疗效标准 ①嗅觉恢复: 五种气味均可分辨; ②嗅 觉改善: 一至四种气味可分辨; ③嗅觉不变: 五种气味 均不能分辨。 治疗结果 100 例嗅觉恢复 35 例 , 嗅觉改善 41 例, 嗅觉不变 24 例 , 总有效率 76% 。嗅觉功能改善与 伴随病症的关系: 详见附表 讨 论 嗅觉功能障碍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 之一 , 临床上较为常见, 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磨饮子临床新用3则
性 呕吐 . 某 医 院钡餐 透 视 . 为 胃 1 0扭 转 . 经 诊 8o 仅静 机 壅 滞 . 热 蕴 积 。 拟 行 气 利 湿 , 热 解 毒 , 湿 治 清 急
滴葡 萄糖 维持 者面色 苍 白 . 患 坐立 不 安 . 部 嘈杂 , 下 存 阴 . 坚 散 结 方 用 五 磨 饮 子 合 小 承 气 汤 加 胸 软
3 汗腺病 ( 闭症 ) 汗
章 某 某 .男 ,5岁 。初 诊 E期 :0 5年 7月 2 3 t 20 5
3 患 儿 2日来 发 热 . 替 排 脓 血 便 与 果 酱 便 1 1 。 交 0 患 者 病 已 二 载 。每 至 盛 夏 遍 体 毫 无 汗 泄 , 身 余 次 . 里 急 后 重 , 肛 , 胀 痛 , 多 次 粪 便 细 伴 脱 腹 经 灼 热 如 焚 . 胀 气 逆 . 闷 气 喘 . 颞 胀 痛 , 烦 腹 胸 两 心 菌 学 培 养 . 实 为 弗 氏痢 疾 杆 菌 . 常 规 检 查 符 证 粪
医 案 医 话
五 磨 饮 子 临 床 新 用 3则
周 明灯
( 高邮 市健康教 育所 , 江苏 高邮 2 5 0 ) 2 6 0
关 键 词 五 磨 饮 子 治 疗 应 用 验 案
中 图分 类 号
R2 95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 0 9) 3 0 6 2 6 2 3 7 2 0 0 —0 4 ~0
水入 即吐 出 , 苔 白厚 , 舌 脉弦 细 乃肝 气郁 滞 , 阳 减 。 方 : 此 脾 处 不升 . 胃阴不降之 呕 吐 拟通 关 降逆 . 治 以助 脾 升 。 处 木 香 、 榔 枳 实 、 药 、 朴 、 连 、 仁 ( 槟 乌 厚 黄 砂 后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观察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药物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每日1次;针药结合组药物治疗方案同药物组,同时配合每日针刺风池、合谷、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肺俞等穴位1次,并针对不同症型配以辨证取穴。
30天为1个疗程。
结果经过30天的治疗,针药结合组有效率为89.3%,药物组有效率为67.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针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组。
【关键词】针灸;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24-01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属于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程长。
目前西药主要为组胺类药治疗,但复发率高,难于根治。
荨麻疹隶属中医瘾疹、风疹块、游风范畴,针灸对本病治疗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现将我科近年来针灸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总结概述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6位患者均为我院初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结合组(28例)和药物组(28例)。
针药结合组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8.6±9.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3年,平均病程5±1.8年。
药物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6.7±8.4岁;病程最短11月,最长21年,平均病程5.2±1.9年。
整个临床过程中无病例脱落,两组病例在人口学资料、一般生命体征、病情资料等基线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发布)中瘾疹的慢性瘾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①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②皮损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④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⑤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
针刺配合中药医治面瘫56例
针刺配合中药医治面瘫56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医治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式:采用针刺并配合中药医治周围性面瘫56例。
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49例,占%;好转6例,占%;未愈1例,占%。
总有效率为%。
结论:通过辨证取穴,针刺配合中药医治面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面瘫:针刺疗法;中药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以为本病属于中风“口眼斜”范围,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为表现。
咱们用针刺配合中药医治56例,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35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8岁;左侧面瘫26例,右边面瘫32例。
诊断标准突然发病,一侧脸部麻木、松弛向健侧歪斜,不能皱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流泪;进食后食物滞留于牙与脸颊间;漱口、喝水由患侧口角流出;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歪斜,部份患者耳后及颈部疼痛;说话时口角歪斜,笑时尤甚。
医治方式中药医治全蝎3g,白附子10g,僵蚕10g;风寒型加白芷6g,羌活6g,防风10g;风热型加薄荷9g,连壳12g;恢复期加黄芪15g,地龙6g,红花6g,橘络12g。
水煎服。
针刺医治取穴:翳风、牵正、合谷、太阳;额纹消失配阳白、攒竹;鼻唇沟歪斜配迎香、四白;口角歪斜配地仓、颊车、下关。
手法以平补平泻,得气即止,留针30分钟。
10天一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脸部形态恢复正常,双侧对称,进食、饮水、漱口、说话功能正常;有效:外观功能正常,笑时略有歪斜;无效:稍有改善。
2 结果本组治愈49例,占%;好转6例,占%;未愈1例,占%。
总有效率为%。
典型病例患者,女,23岁。
2004年7月16日初诊,主诉:左侧面瘫3天。
患者3天前因开窗睡觉受凉,晨起感觉左侧脸部不适,继则感觉麻木,口眼歪斜。
查体:左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鼻唇沟歪斜平坦;左口角下垂并歪向右边,不能皱眉、鼓鳃;饮食时食物滞留于牙与脸颊间;翳风穴有压痛,脉浮紧,舌苔白。
浅谈呃逆的中医药治疗
浅谈呃逆的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多是由于不同原因刺激膈神经而引起一侧或两侧膈肌不自主的阵发性收缩和痉挛,表现为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声不断,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呃逆的临床治疗报道颇多,现综述如下。
1针灸治疗方法1.2 针刺治疗:刘雪梅等[1]:将62例顽固性呃逆癌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针刺天突、内关、足三里;对照组口服奋乃静、谷维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
罗本华[2]用1寸毫针直刺太渊穴,施用捻转补法,寒气甚者加用阴谷,治愈率为73.8% ,总有效率为100% 。
1.3 灸法治疗:张永艳[3]采用隔姜灸内关、中脘、膈俞、足三里、三阴交、中魁,治疗人工肝术后呃逆28例,治愈2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达93.8% 。
I.4 头针疗法治疗:纪艳华[4]取焦式头针胃区针刺,以200次/分钟的频率捻转,持续约2 min,留针30 min,治疗中枢性呃逆32例,总有效率为93.8% 。
1.5 腕踝针疗法:席明健[5]:将8O名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4O例和利他林注射对照组4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5.O% ,对照组75.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1.6针药结合疗法:杨国荣等[6]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将78例分为治疗组4O 例针刺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雷尼替丁10mg TID,治疗组总有效率95% ,对照组28、9% ,(P<0.O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7其他疗法联合应用:王利[7]取穴肺俞、膈俞、肝俞、章门,行先闪罐,后点刺膈俞放血治疗疗顽固性呃逆27例,有效率达96.3 %。
1.8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陈一飞[8]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电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后,穴位注射Vit B1、B12,对照组56例肌注65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癌症疼痛56例护理体会
用钢制压缩氧气瓶, 内装 氧气 #01 以上, 当 氧流 量为 ’ . !> 5 234 时, 最多只能维持供氧 ! . -?。对 照组仅 给予一 般家庭护
*#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
例 家 庭 长 期 氧 疗 护 理 体 会
李$ 雁’ , 卢$ 鲁’ , 宋佳敏 ’ , 宿$ 峰’ , 聂春明! (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山东 济南 !)%%’* ; ! " 山东省胸科医院)
$ $ ! %% - 年 + 月 . !%%) 年 + 月, 我院收治 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 (9:;<) 患者 /# 例, 出 院后 均 进行 家庭 长 期氧 疗, 并 进 行随 诊, 效果满意 。现报告 如下。 ’$ 资料与方法 ’" ’$ 临床资料$ 本组 /# 例, 男 )% 例, 女 !# 例, +) . 0% 岁, 平 均 +#" ) 岁, 慢性支气 管炎 -# 例, 阻 塞性肺气肿 -’ 例, 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 例。均符合 9:;< 诊 断标准。 随机分 为氧疗组 *% 例和对照组 -# 例, 两组一般资料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 %" %)) 。 ’" !$ 法$ 氧疗组给予家庭氧 疗及一般 家庭护 理, 供氧源使 理。- 年后比较两组病死率。 !$ 结果 - 年后氧疗组病死率为 !%1 , 对照组病 死率为 +%1 , 氧疗 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 A %" %) ) 。 -$ 护理 -" ’$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与 患者及家 属交谈, 了解 患者 对疾病的了解程 度, 告 知戒 烟 和家 庭长 期 氧疗 可 改善 9:;< 的预后,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讲解 吸氧的 方法、 注意事 项, 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 避 免因 心理因 素出 现紧张 和 恐惧 而诱 发呼吸困难。 -" !$ 氧疗的病情 观察及 指征 $ 长期 氧疗 前应充 分 了解 患者 病史、 症状体征、 心理状态、 肺功能 以, 宋$ 宁
电针治疗骨科术后顽固性呃逆28例临床观察
电针治疗骨科术后顽固性呃逆28例临床观察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
是因气逆动膈,致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病症。
相当于西医学的膈肌痉挛。
呃逆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顽固性呃逆是以其发作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大于24h,常规治疗无效为特征的病症,称顽固性呃逆。
顽固性呃逆反复发作,不仅使病人感到痛苦,也可继发失眠、呕吐。
甚至影响患者的进食、休息、伤口愈合。
我们于2000年5月~2012年8月用电针治疗骨科术后顽固性呃逆2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均为骨折开放复位术后患者,术前无呃逆,把符合顽固性呃逆诊断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
治疗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平均(54.55±16.49)岁;14例患者腰麻,3例为全麻,11例臂丛麻醉;呃逆连续时间最短24h,最长5天,平均35h。
对照组28例,男17例,女11例;最小42岁,最大72岁,平均(55.55±15.61)岁;12例患者腰麻,2例为全麻,14例臂丛麻醉者;呃逆持续时间最短24,最长4天,平均36h。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呃逆的诊断。
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解痉药)东莨菪碱0.3mg肌注,每日2次;(镇静药)氯丙嗪20mg 肌注,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操作:首先仰卧位:安尔碘常规消毒,选用1.5寸毫针取双侧攒竹、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全双侧);中脘、膻中。
泻法或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5分钟,上G6805-Ⅱ电针治疗仪。
20min。
连续波频率30HZ 左右,以病人耐受為度。
拔针后再侧卧位,取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肺俞、肝俞(双侧),每穴常规消毒,选用1寸毫针,用指切进针法以45°斜刺,进针深度约为0.5~08寸,施捻转泻法使针感贯胸达膈5分钟,上G6805-Ⅱ电针治疗仪。
近十年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研究概述
·综述·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病程2个月以上,面肌功能恢复不明显,尚未出现后遗症的面瘫称为顽固性面瘫[1],主要表现为鳄鱼泪、联带运动、面肌痉挛、僵硬及萎缩等症状。
该病属于中医学“口喎”“口癖”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顽疾之一。
本病虽不能危及生命,但却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治疗一直是医学关注的热点,此时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治疗、常规理疗等效果已经不显著,在临床实践和文献中发现针灸及相关疗法对于治疗顽固性面瘫有着特殊的优势且疗效确切[2-3]。
近年来,火针、穴位注射、刺络放血及穴位埋线等相关方法在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案例逐年增加,本文就近10年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后续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的思路,现综述如下。
1机制研究顽固性面瘫尚无准确的诊断标准,多以病程的长短来定义该疾病,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由于病毒感染等导致面神经本身或外周病变,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4]。
研究推断IgA、IgG、IgM介导的免疫反应在面神经麻痹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在T、B淋巴细胞作用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一步激活补体,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面神经水肿,并伴不同程度的变性,甚至面神经轴突和髓鞘萎缩,导致面部表情肌失去神经支配而出现麻痹。
2临床治疗方法2.1针刺疗法1)单纯针刺法:对于顽固性面瘫的针刺治疗,单纯地使用毫针进行穴位针刺效果有所局限,因此特殊的针刺手法及针刺部位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关键。
顽固性面瘫针刺治法较多,例如透刺法[5]、浮针法[6]、滞针提法[7]、束针刺法等[8],种类较多,疗效显著。
崔梦媛等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透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自阳白穴至鱼腰穴、丝竹空穴至太阳穴及地仓穴至颊车穴分别行透刺针法,结果表明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神经肌电波幅值降低,且面部血流量显著增加,提示透刺疗法能增加局部血液灌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9]。
五磨饮子——精选推荐
五磨饮⼦
【组成】 沉⾹槟榔乌药⽊⾹枳实(各6g),原书未注⽤量)
【⽤法】 将药研为细散状,以⽩酒磨服,每次服6g,每⽇分2服。
【功效】 ⾏⽓降逆。
【药理作⽤】 具有调节内分泌、调节神经、增强肠胃蠕动、解除⽓管平滑肌痉挛、抗过敏等作⽤。
【适⽤范围】
1.中医病证 肝郁⽓逆证:⼤怒暴厥,或七情郁结,上⽓喘急,⼼腹胀痛,⾛注攻痛等。
2.西医疾病 慢性⽀⽓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脏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郁⽓逆证者。
【知识要点】
1.五磨饮⼦组成中药效与⽤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之间的相互关系,功⽤与药理作⽤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
2.掌握槟榔配乌药,⽊⾹配沉⾹、枳实,乌药配枳实之间的⽤量及相互作⽤关系。
3.⽅中⽩酒治疗①病变以⽓郁为主,旨在⾏⽓解郁;②病变夹瘀者,旨在⾏⽓理⾎。
【临床运⽤】
1.⽤药特点:⽅中⽤沉⾹、⽊⾹、槟榔、枳实理⽓,沉⾹偏于纳⽓,⽊⾹偏于导滞,槟榔偏于消滞,枳实偏于破⽓;乌药温通阳⽓,⽅药相互为⽤,以⾏⽓降逆为主。
2.⽤量特点:⽅中⽤药5味,理⽓药4味如沉⾹,⽤量总和是24g;温阳药1味如乌药,⽤量是6g,其⽤量⽐例是4∶1,从⽤量分析⽅药主治,病是肝郁⽓逆证。
五磨饮子——精选推荐
五磨饮⼦五磨饮⼦(⾟苦泄降法)《医便》⽊⾹乌⾓沉⾹槟榔枳实台乌药各等分⽩酒磨服。
【主治】七情郁结等⽓,或胀痛,或⾛注攻冲;暴怒暴死者,名⽈⽓厥。
【⽅论选萃】明吴昆:怒则⽓上,⽓上则上焦⽓实⽽不⾏,下焦⽓逆⽽不吸,故令暴死。
⽓上宜降之,故⽤沉⾹、槟榔;⽓逆宜顺之,故⽤⽊⾹、乌药;佐以枳实,破其滞也;磨以⽩酒,和其阴也(《医⽅考》)。
【近代验证】例⼀公⽅升治顽固性呃逆案(选⾃《四川中医》1992;(l):20)⽜某,男,50岁。
患⾼⾎压病5年,近⽉呃逆频作,呃声宏亮,甚或逆出⾷物痰涎,头晕⽿鸣,⼼烦,胁胀背强,⼝苦咽⼲,⼤便⼲结。
⾆质红,苔⽩厚⽽燥,脉弦。
多项检查⽆胃肠、腹膜、纵隔及⾷道疾患。
证属肝郁化⽕,逆⽓不降。
给五磨饮⼦加味:处⽅:⽊⾹、槟榔、乌药、⼤黄(后下)各10克枳实12克沉⾹6克吴茱萸3克代赭⽯30克⼆诊:服3剂后呃逆即除,后以天⿇钩藤饮化裁善后。
例⼆公⽅升治郁证案(选⾃《四川中医》1992;(l):20)李某,男,42岁。
患病年余,近2⽉⽓攻两胁后背,或上攻头顶⽽晕,抑郁少⾔,失眠健忘,不思饮⾷,⼝苦咽⼲,⼤便秘结。
⾆质红,苔⽩燥,脉弦滑。
证属肝⽓郁结。
以五磨饮⼦加味:处⽅:⽊⾹、沉⾹各6克槟榔、乌药、郁⾦、⼤黄(后下)各10克枳实、合欢⽪各12克⽩芍、川楝⼦各15克吴茱萸3克酸枣仁30克⼆诊:服2剂后⼤便通;去⼤黄继眼10余剂后,情绪复常,胃纳增进。
后配⾹砂养胃丸服药30余剂,诸症消失。
随访2年,未复发。
例三孙知先治奔豚⽓案(选⾃《新中医》1995;(1):54)王某,⼥,42岁。
平素性情抑郁,l年前因车祸惊吓,时感有⽓⾃⼩腹突起,继⽽夹脐贯腹穿胸,上⾄咽喉,窒息难忍,持续3~5分钟后,诸症消失,复如常⼈。
近⽇⼼情不舒,发作频繁,⽇轻夜重,影响睡眠,胸腹痞闷,项背紧硬,纳差。
⾆红,苔⽩腻,脉弦。
证属肝郁脾虚,浊⽓上逆。
治宜舒肝解郁,⾏⽓降浊。
⽅⽤五磨饮⼦加味:处⽅:沉⾹(后下)6克乌药、⽊⾹、枳实各9克党参15克槟榔、茯苓各12克⽇1剂,⽔煎早晚分服。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56例
6福建中医药2013年4月第44卷第2期Fuj ian J our nal of T C M A pr i l2013,44(2)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56例王亚校(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浙江诸暨311800)摘要:目的评价针刺配合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确诊患者分为3组,A组口服达英-35,B组使用中药自拟方配合针刺治疗。
C组在口服达英-35的同时给予中药自拟方并配合针刺治疗。
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3组患者均给予克罗米芬+注射用绒促性素(H C G)针促排卵治疗,B组和C组仍继续针刺配合中药治疗。
结果B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肥胖情况.较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 H S S)的发生率;C组可提高妊娠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型不孕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肥胖;针刺;中药中图分类号:R711.75R271.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338X(2013)02—0006—02多囊卵巢综合征(PC O S)是妇科内分泌I临床最常见的疾病,育龄妇女本病发病率为5%~6%,而在妇科内分泌门诊约占50%~60%H].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
PC O S 合并中心性肥胖的患者占了本病50%~60%E2|.肥胖加重了胰岛素抵抗(I R).也增加了P C O S的治疗难度。
本研究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P C O S肥胖型不孕症患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内分泌紊乱.明显提高妊娠率。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08年8月一2011年7月我院妇科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4例,年龄23~40岁,病程2~13a,均表现有月经异常且不孕。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西药治疗组)、B组(中药合针刺治疗组)和C组(中西药合针刺治疗组)。
五磨饮子研究进展
五磨饮子研究进展标签:五磨饮子;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综述五磨饮子出自明代,由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五味中药组成,方中各药等分。
《医便》注:“治七情郁结等气,或胀痛,或走注攻冲。
”《医方考》:“暴怒暴死,名曰气厥,此方主之。
怒则气上,气上则上焦气实而不行,下焦气逆而不吸,故令暴死。
气上宜降之,故用沉香、槟榔;气逆宜顺之,故用木香、乌药;佐以枳实,破其滞也;磨以白酒,和其阴也。
”该方从明代至今一直是临床常用方,多用于气厥、胃肠气滞、脘腹胀满之症,疗效肯定。
现将五磨饮子临床使用和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临床使用状况1.1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1](FD)又称非器质性消化不良(NOD)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指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上腹胀、早饱、恶心等特定的上消化道症状,但内镜检查无溃疡、糜烂和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该病属中医的“痞满”、“胃脘痛”、“嘈杂”、“反胃”等范畴,病因病机多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虚受邪等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调所致。
李向波[2]认为,对FD的治疗,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
用五磨饮子加减合六君子汤治疗FD 79例,总有效率为96.20%。
袁敏惠等[3]以多潘立酮作对照,用五磨饮子合六君子汤治疗FD 82例,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李正[4]用五磨饮子加味治疗NUD 31例,总有效率为93.5%。
其认为肝郁犯胃,湿阻困脾是NUD的病理基础,该病治疗之法当舒肝解郁、行气理脾,降逆和胃。
吕宝光[5]用五磨饮子加味配合吗丁啉、谷维素治疗FD,并与单用吗丁啉、谷维素组作对照,治疗1~2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得出结论:吗丁啉可改善FD运动障碍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加用五磨饮子则效果更佳。
周玉来[6]用五磨饮子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FD113例,总有效率为97.3%,认为五磨饮子能疏调气机,行气降逆,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健脾散寒,益气健脾,全方共筹理气降逆,温胃消痞,益气健脾之功,故能取得良效。
一位癌症患者的意外收获——3次针灸治愈28年顽疾
一位癌症患者的意外收获——3次针灸治愈28年顽疾老杨是一位乐呵呵的老好人,从他嘴里听见的都是好字,从来不埋怨不抱怨。
我初次见到老杨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他的乐观掩盖了内心的恐惧,总是面带笑容,态度和蔼。
从地质一线工作干到国土局纪委副书记,本来以为身患肉瘤10年的妻子在黄教授的精心治疗下已完全正常,退休后两人要迎来幸福生活了,没想到今年8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有一天查房,黄教授在摸脉的时候说老杨的脉管很厚,是寒湿遏阻的表现,我在仔细体会脉象的同时听老杨娓娓道出缘由。
28年前老杨在东北水下作业。
为了取样准确,工作严谨认真的老杨坚持一线工作,天天下水取样,一干就是两年。
工作结束回家后发现双腿和左胳膊时常冰凉,冬天暖气很热,裹着厚厚的棉被一晚上也捂不热。
因此老杨四处求医问药,最后脚有点热乎了,但是双下肢和左胳膊一年四季都不出汗,走路腿发沉。
这样一来,原本热爱运动的老杨不愿意动了。
五年前又出现吃饭、活动后前胸后背头部大汗淋漓,老是衣服湿湿的,于是天天洗澡换背心,夏天一天要换上几次。
望着60岁的老杨,面色暗沉粗糙,口唇紫暗,头发花白,走路略显疲惫,双腿沉重,舌暗淡苔薄白。
触诊后背膀胱经走行区域皮肤粗糙,肌肉紧实偏硬,皮温较正常区域低,可触及结节、条索状物,集中在肺俞,心俞,膏肓,脾俞,肝俞的位置,大腿可见多处络脉迂曲紫红,两脚后跟皴裂,趺阳脉弱,左寸脉沉小,关脉弦,尺脉弦滑,右寸脉滑,关脉弱,尺脉大沉取无力。
根据老杨的叙述及四诊资料,黄教授说这是寒湿郁阻,肝郁脾虚,相火不降,小续命汤证加煅海浮石、白英、百合、升麻、生黄芪。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方由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枝、甘草、川芎、芍药、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组成。
主治阳虚风寒湿痹证。
方中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太阳中风;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
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56例疗效观察
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56例疗效观察
傅建明;姚云海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4(020)002
【摘要】目的:用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方法:56例呃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结果:治愈率达98.2%.结论: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选穴少,收效快,疗程短,操作方便.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傅建明;姚云海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1
【相关文献】
1.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67例 [J], 李智
2.针刺睛明、翳风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33例 [J], 赵波;公晓虹;刘继明
3.针刺翳风穴治疗术后呃逆病人的疗效观察 [J], 吴迪
4.电针配合指压翳风穴加TDP治疗药物性呃逆30例疗效观察 [J], 李汝宏
5.穴位注射654-2加针刺翳风穴治疗癌症引起顽固性呃逆67例疗效观察 [J], 尹鸿博;王盛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千古调气名方:五磨饮子,降怒气、顺胸气、理腹气,清怒气
千古调气名方:五磨饮子,降怒气、顺胸气、理腹气,清怒气岳飞有一首词《满江红》,对于这首词的第一句话,我曾经十分不解。
这就是——怒发冲冠。
人发怒,生气,怎么能到“冲冠”的程度呢?这算不算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后来理解了中医,这才知道,所谓怒发冲冠,还真的有一些理论作为支撑。
这么说,并非毫无道理。
来吧,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你看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姓丁,年纪当时是70岁。
在就诊的三天前,此人因为家庭琐事气恼,一肚子的话想说,却没处说。
满腔郁怒,无处发泄。
结果,第二天,她就感觉到异常。
首先,是浑身肌肤发紧,胸闷,腹胀。
紧接着,就是脑袋颠顶部位胀痛,按之不舒。
这个滋味儿,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个患者自己用过不少药,像什么去痛片、木香顺气散等等,都用过。
但是效果都不好。
怎么办?后来,此人就投中医治疗,看看医家怎么说。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紧,舌暗红,少苔,当时,医家稍微寻思了一下,就书方一首。
但见:沉香(后下),乌药、木香、槟榔、枳实,党参,白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之后,就感觉到浑身的肌肤开始松弛了,不再那么紧张。
与此同时,头顶胀痛之感开始缓解,整个人舒服多了。
效不更方,所以患者继续服用了3剂。
到最后,患者诸证悉平,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复述完了。
它最初刊载于1995年的《新中医》上。
现在,我们来聊聊,这背后的道理。
你看,这老太太,之所以发病,源于郁怒。
她这一生气,好家伙,全身紧肤紧绷,头顶胀痛不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要是熟悉中医的经络路线,就知道了,我们的肝经,其实是上入巅顶的。
所以说,当我们生气、郁怒,导致肝气失和的时候,肝气就容易上逆,直达巅顶,造成胀痛等不良感受。
当年岳飞的所谓“怒发冲冠”,可能就源于此。
与此同时,由于肝气郁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所以患者的皮肤就感觉紧张。
也是由于肝郁气滞,所以患者胸闷,腹胀,憋得慌,特难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现多虚证 , 方药益气养阴扶正 , 滋补肝肾。针刺所取内 关、 足三里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 , 主心、 胸、 胃之病, 能 疏通三焦 , 利膈降逆 , 泻法去针后不闭其孔可使邪气外 出, 补法闭其孔可保真气。 总调理紊乱气机 , 使清升浊 降 。 中药药理研究亦显示: 人参、 黄芪、 白术等能对抗 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 增加外周白细胞数量, 调动患 者自身抗肿瘤能力 , 起到减毒增效 , 扶正抗癌作用。现 代研究还证实 , 内关、 足三里是治疗肿瘤的要穴, 刺激 两穴能增强白细胞活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 达到扶 正祛邪的目的 [3 ]。综上, 中药、 针刺各自通过不同途径 均能降逆止呃且抗肿瘤 , 提高癌症患者免疫力, 二者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灸, 2005, 25( 1) : 29 .
( 收稿 2008203 2 25; 修回 2008205 2 22)
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 56 例
韩 蓉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咸阳 712083 ) 摘 要 目的: 观察针药配合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56 例顽固性呃逆癌症 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 , 针药组 30 例辨证分实、 虚证。 对应选方五磨饮子加减配合 针刺内关、 足三里 , 用泻法; 理中汤加减配合针刺内关、 足三里 , 用补法。 对照组 26 例予奋 乃静治疗。 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 9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5. 4% , 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 对照组 ( P < 0. 05) ; 提示: 针药配合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较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确 切 , 值得推广。 主题词 呃逆�中医药疗法 呃逆�针灸疗法 肿瘤 穴, 内关 穴, 足三里 五磨饮子 �治疗应用 笔者运用针药配合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对比观察 56 例,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56 例均为影像或病理确诊 的各种癌症患者, 随机分成 2 组 , 针药组 30 例 , 年 龄 31 ~ 54 岁 , 平均 46 岁, 其中乳腺癌 12 例, 非小细胞肺 癌 10 例, 食管癌 5 例 , 胃癌 3 例, 呃逆持续时间 1h~ 4d, 平均 18h; 对照组 26 例 , 年龄 33~ 65 岁 , 平均 50 岁, 其中乳腺癌 10 例 , 肝癌 5 例, 胃癌 5 例, 结肠癌 4 例, 直肠癌 2 例 , 呃逆持续时间 1. 5h~ 3d , 平均 16h。 诊断依据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内科学》 。 治疗方法 呃逆实证: 临床表现呃声响亮有力, 连 续发作, 脉弦滑。 中医辨证方选五磨饮子加减: 乌药、 木 香、 沉香、 枳壳各 6g, 槟榔 9g。 若胃中寒冷者加丁香、 柿 蒂; 气郁化火者加黄连、 栀子; 日久瘀血内结者加桃仁、 川芎。 以汤剂口服, 日 2 次; 配合针刺内关、 足三里, 用 提插泻法 , 留针 30m in , 每 10m in 行针 1 次。 呃逆虚证: 临床表现呃声时断时续 , 低长无力, 脉 虚弱 , 病重者, 呃声低微 , 气不得续 , 饮食不进 , 脉细沉 , 是元气衰败 , 胃气将绝危候。 辨证施治方选理中汤加 减: 人参、 干姜、 白术、 炙草各 9g。 若咽喉不利者加门 冬、 粳米; 气阴两虚者加重人参、 山药; 日久及肾, 肝肾 阴虚者加熟地、 龟板。 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服汤剂或取煎
[1 ]
汁 20m l 经鼻饲管缓缓推入; 针 刺内关、 足三里 , 用提 插补法, 留针 30m in , 每 10m in 行针一次。 对照组以奋乃静 4m g 口服, 日 3 次。 疗效标准 [ 2] 治愈: 治疗后 30m in 呃逆停止 , 不 再出现症状; 缓解: 治疗后 30m in~ 1h 呃逆停止 , 间隔 2~ 4h 后症状又出现; 无 效: 治疗后 呃逆症状不 能控 制。 治疗结果 两组均每 3d 为 1 疗程, 评价疗效。治 愈 6 例, 缓解 11 例, 无效 9 例, 总有效率 65. 4% 。两组 对比 , 疗效有显著差异 (P < 0. 05) 。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由膈肌不自主间 歇性收缩所致。 中医学认为呃逆多由饮食不当、 情志不 遂、 正气亏虚等所致。 病位在膈, 病变关键脏腑在胃, 胃 与膈有动脉相连属, 胃气以降为顺, 胃失和降, 气逆动 膈上冲喉间为基本病机。 与肺之肃降、 肝之条达、 肾之 摄纳关系密切。 故治疗呃逆, 注重调理气机 , 兼顾宣肺、 疏肝、 补肾 , 总以理气和胃, 降逆止呃为原则。 正常人亦 偶发呃逆 , 不经治疗很快就会缓解。 而癌症患者接受手 术后又放化疗 , 身体日渐虚弱 , 继发顽固性呃逆是临床 常见的症状, 危重者往往为临终先兆。 每遇受凉、 饮食 及情志诱发。 早期出现呃逆者 , 体质尚实, 临床表现多 实证 , 所选方药宽中疏肝理气, 降气降逆止呃; 中晚期 出现呃逆者, 正气渐虚或正气已虚或阴阳俱损, 临床表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9 期 则, 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1] 吴 峻 . 沈晓柔 . 刺血 治疗前后 微循环 变化 33 例对
照观察[J ]. 中国针灸, 2001, 21 (9) : 553.
[ 2 ] 刘麦 浪 . 朱 志雄 . 刺血 法 急症应 用 举隅 [J ]. 中国 针
[2]
121 9 合更是疗效叠加。 经临床观察使用 , 针药配合辨治癌症 患者常易出现的顽固性呃逆较常规西药疗效显、 见效 快、 针法操作简单易掌握 , 望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218 管渗出减少, 表现出一系列的良性变化 [1 ]。 因此通过三 棱针点刺局部血络开启经脉络脉之门, 在人体内直接 激发经气。 通过血液流出给贼邪出路, 即中医所指的瘀 血有形之邪 , 及风寒湿等患病机体内尤其是患部堆积 有大量的病理性产物——痛性介质、 炎性介质[ 2 ]。 综上 所述 , 从刺络拔罐疗法的治疗原理及针灸的腧穴配伍 理论的角度 , 本法符合痹症的病理变化及针灸治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