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云阳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7一章学案18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数学《列代数式》教案
课题《列代数式》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让学生领会代数式值的概念;(2)了解求代数式值的解题过程及格式(3)初步领悟代数式的值随字母的取值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求代数式的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求代数式的值的含义及如何求代数式的值;教学难点求代数式的值的含义理解及其一些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动脑筋P63 植树问题二.指导学生自学内容:自学书本从63-64页的例1、例2。
时间:6分钟。
要求:(1)领会代数式值的概念;(2)了解求代数式值的解题过程及格式和注意点。
(3)初步领悟代数式的值随字母的取值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三.学生自测自测:1、当x=1时,代数式2x+5的值为()A、3B、5C、7D、-22、如果的值等于,那么,baba232==。
3、求代数式2128322=-=-nmnm,的值,其中4、当3,2,1=-==cba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bcbbcca--+-22225、已知23=-ba,求326+-ba的值用心爱心专心用心 爱心 专心归纳: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的结果,叫做求代数式的值.步骤:第一种:直接代入法。
第二种:先合并同类项,然后求代数式的值。
第三种:整体代入法。
注意:1) 所取的数值必须使代数式和他表示的实际数量有意义2)如果字母的值是负数或者分数,代入时应将负数或分数加上括号。
四.小组交流后学生展示学生展示后,学生点评,最后教师做精要点评。
五.课堂小结怎样求代数式的值?应注意哪些地方? 六.当堂达标1、根据下面给的x 的值,计算-2x+9的值?(1) x=0.5 (2)x= -22、当2,21-==b a 时,计算代数式ab b a 32-的值。
3、当a= -2,b= -1,c= -3时,求代数式的值(1) 2b - 4ac (2) ab+bc+ac (3) (a+b+c)2(4)ba c+。
茶陵县二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2有理数1.2.4绝对值课时2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新版新人教
第一章有理数1.2 有理数课时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知识与技能】会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贯彻数形结合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多媒体课件教师提问:1.什么是绝对值?(绝对值的几何意义)2.正数、0、负数的绝对值分别是什么?3.说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并完成它们之间几组数的比较.4,-5,0,0.5,-3,-0.5,24 2;2 0.5;0.5 0;0 -0.5;-0.5 -3;-3 -5;4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负数与负数之间,正数与负数之间怎样比较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最低气温.某一天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如下:(1)画一画: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据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展示与讲解.师生共同归纳: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二、做一做.(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求出上述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从(1)(2)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下列各数的大小:教师强调: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例2已知a>0,b<0,且|b|>|a|,比较a,-a,b,-b的大小.【分析】可通过数轴比较a,-a,b,-b的大小,先在数轴上找出表示a,-a,b,-b 的点的大致位置,再进行比较.【解】首先由a>0,b<0可知,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b的点在原点的左边;然后由|b|>|a|可知,表示b的点距离原点更远;最后根据“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两边,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得到图1-2.4-1.根据数轴上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小,可得b<-a<a<-b.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教材P14习题1.2第6,7,8,9题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基本目标】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3.掌握本章的相关概念和图形的性质;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教学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等.【教学难点】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对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边回顾边画出本章知识框图.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总体把握,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后面的运用奠定基础.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图1 图22.在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概念时,容易出现延长直线或延长射线之类的错误.在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容易忽视第一个字母表示的是这条射线的顶点.3.直线有这样一个重要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有这样一条重要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性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应抓住性质中的关键性字眼,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4.注意线段的中点是指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而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这里应特别注意线段与距离的区别,即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5.角的表示方法中,当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时,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在角的两边上各取一点,将表示这两个点的字母分别写在顶点字母的两旁,两旁的字母不分前后.6.在研究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常常误认为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章重点知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回顾,使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形成知识网络.三、典例精析,温故知新例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解: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例2如图2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解:(1)左视图(2)俯视图(3)主视图例3已知三点A,B,C,按照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画直线AB;(2)画射线AC;(3)画线段BC.解:如图所示,直线AB、射线AC、线段BC即为所求.图3例4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几条直线?用字母表示出来;(2)图中有几条射线?用字母表示出来;(3)图中有几条线段?用字母表示出来.解:(1)图中有1条直线,表示为直线AD(或直线AB,AC,BD,BC,CD);(2)共有8条射线,能用字母表示的有射线AB(或AC、AD),BA,BC(或BD),CB (或CA),CD,DC(或DB,DA),不能用字母表示的有2条;(3)共有6条线段,表示为线段AB,AC,AD,BC,BD,CD.例5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分析:先画出图形,求出BC的长,再求出AC的长,因为P是AC的中点,所以可以求出PA的长,从而用PA减AB得到PB的长度.【答案】PB为2厘米例6(1)用度、分、秒表示48.12°.(2)用度表示50°7′30″.解:(1)∵48.12°=48°+0.12°,0.12°=60′×0.12=7.2′=7′+0.2′,0.2′=60″×0.2=12″,∴48.12°=48°7′12″.(2)∵50°7′30″=50°+7′+30″=50°+7′+0.5′=50°+7.5′=50°+0.125°=50.125°.∴50°7′30″=50.125°.例7小明从A点出发,向北偏西33°方向走3.3 m到B点,小林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20°方向走了6.6 m到C点,试画图确定A,B,C三点的位置(1cm表示3m),并从图上求出点B,C的实际距离.解:①如图所示,任取一点A,经过点A画一条东西方向的直线WE和一条南北方向的直线NS(两条直线相交成90°角).①∠NAW内作∠NAB=33°,量取AB=1.1cm.②∠NAE内作∠NAC=20°,量取AC=2.2cm.④连接BC,量得BC=1.8cm,∴BC的实际距离是5.4m.例8 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2少20°.则这个角为()A.30°B.40°C.60°D.75°分析:若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补角是180°-x,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解: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补角是180°-x.则根据题意,得12(180°-x)-(90°-x)=20°.解得:x=40°.故应选B.归纳总结:说明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还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教学说明】教师出示典型例题,让学生先尝试解答,教师予以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应着重于知识点的应用和解题方法的渗透.四、拓展训练,巩固提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由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C.正方体的各条棱都相等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2.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其中错误的是()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M是AB的中点,则AB=2AMB.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C.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D.同角的补角相等4.从点O出发有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的个数是( )5.海面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50°,则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A.南偏西50°B.南偏西40°C.北偏东50°D.北偏东40°6.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7.用一副三角板画角,下面的角不能画出的是()A.15°的角B.135°的角C.145°的角D.150°的角8.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4倍还多15°,求这个角的度数.9.线段AB=4cm,延长线段AB到C,使BC = 1cm,再反向延长AB到D,使AD=3 cm,E 是AD中点,F是CD的中点,求EF的长度.【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进一步熟练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和提高解题能力.【答案】1.C2.C3.C4.D5.A6.B7.C8.解:设这个角为x,则(180°-x)=4(90°-x)+15°,x=65°.9.解:DC=AD+AB+BC=3+4+1=8cm,∵E是AD的中点,∴DE=12AD=12×3=1.5cm,∵F是CD的中点,∴DF=12CD=12×8=4cm,∴EF=DF-DE=4-1.5=2.5cm.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本章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是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同时也是学生使用比较规范的几何语言来解决问题的第一次尝试.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强调几何语言的规范性和格式的规范性,同时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专题2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专题说明】1.熟练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及步骤;2.熟悉行程,工程,配套及和差倍分问题的解题思路.【知识点总结】 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为:问题−−−→分析抽象方程−−−→求解检验解答.由此可得解决此类 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检验、答.要点诠释:(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2)“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3)“列”就是列方程,即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列出方程,同时注意方程两边是同一类量,单位要统一;(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就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当有不符合的解时,及时指出,舍去即可;(6)“答”就是写出答案,注意单位要写清楚.二、常见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类型(待续)1.和、差、倍、分问题(1)基本量及关系: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有量=原有量+增长量,现有量=原有量-降低量.(2)寻找相等关系:抓住关键词列方程,常见的关键词有:多、少、和、差、不足、剩余以及倍,增长率等.2.行程问题(1)三个基本量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2)基本类型有:①相遇问题(或相向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Ⅱ.寻找相等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②追及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Ⅱ.寻找相等关系:第一,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第二,第二,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者相距距离=追者走的路程.③航行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Ⅱ.寻找相等关系:抓住两地之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度不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来考虑.(3)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甲、乙两物体的时间关系或所走的路程关系,并且还常常借助画草图来分析.3.工程问题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指明总工作量,一般把总工作量设为1.基本关系式:(1)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总工作量=各单位工作量之和.4.调配问题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抓住调配后甲处的数量与乙处的数量间的关系去考虑.【精典例题】一、和差倍分问题1、2011年北京市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5.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产运营用水的3倍还多0.6亿立方米,问生产运营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各多少亿立方米?【答案与解析】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则居民家庭用水(5.8-x)亿立方米.依题意,得5.8-x=3x+0.6解得x=1.35.8-x=5.8-1.3=4.5(亿立方米)答:生产运营用水1.3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4.5亿立方米.【总结升华】本题要求两个未知数,不妨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x,另外一个用含x的式子表示.本题的相等关系是生产运营用水量+居民家庭用水总量=5.8亿立方米.2、旅行社的一辆汽车在第一次旅程中用去油箱里汽油的25%,第二次旅程中用去剩余汽油的40%,这样油箱中剩的汽油比两次所用的汽油少1公斤,求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公斤?【答案与解析】解:设油箱里原有汽油x 公斤,由题意得:x (1-25%)(1-40%)+1=25%x +(1-25%)x ×40%解得:x =10 答:油箱里原有汽油10公斤.【点评】等量关系为:油箱中剩余汽油+1=用去的汽油.二、行程问题1.一般问题小山娃要到城里参加运动会,如果每小时走4千米,那么走完预订时间离县城还有0.5千米,如果他每小时走5千米,那么比预订时间早半小时就可到达县城.试问学校到县城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与解析】解:设小山娃预订的时间为x 小时,由题意得:4x +0.5=5(x -0.5),解得x =3.所以4x +0.5=4×3+0.5=12.5(千米).答:学校到县城的距离是12.5千米.【总结升华】当直接设未知数有困难时,可采用间接设的方法.即所设的不是最后所求的,而是通过求其它的数量间接地求最后的未知量.2.相遇问题(相向问题)A 、B 两地相距100km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3km /h ,乙的速度是21km /h ,甲骑了1h 后,乙从B 地出发,问甲经过多少时间与乙相遇? 【答案与解析】解:设甲经过x 小时与乙相遇.由题意得:()2312321(1)100x ⨯++-=解得,x =2.75答:甲经过2.75小时与乙相遇.【总结升华】等量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100km3.追及问题(同向问题)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时,学校要将一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学生队伍?【答案与解析】解:设通讯员x 小时可以追上学生队伍,则根据题意, 得18145560x x =⨯+, 得:16x =, 16小时=10分钟. 答:通讯员用10分钟可以追上学生队伍.【总结升华】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此外注意:方程中x 表示小时,18表示分钟,两边单位不一致,应先统一单位.4.航行问题(顺逆风问题)一艘船航行于A 、B 两个码头之间,轮船顺水航行需3小时,逆水航行需5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4千米/时,求这两个码头之间的距离.【答案与解析】解法1:设船在静水中速度为x 千米/时,则船顺水航行的速度为(x +4)千米/时,逆水航行的速度为(x -4)千米/时,由两码头的距离不变得方程:3(x +4)=5(x -4),解得:x =16,(16+4)×3=60(千米)答: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60千米.解法2:设A 、B 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x 千米,则船顺水航行时速度为3x 千米/时,逆水航行时速度为5x 千米/时,由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得方程:4435x x -=+,解得:60x = 答: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60千米.【总结升华】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根据两个码头的距离不变或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列方程.5.车过桥问题某桥长1200m ,现有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50s ,而整个火车在桥上的时间是30s ,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思路点拨】正确理解火车“完全过桥”和“完全在桥上”的不同含义.【答案与解析】解:设火车车身长为xm ,根据题意,得:120012005030x x +-=, 解得:x =300,所以12001200300305050x ++==. 答:火车的长度是300m ,车速是30m /s .【点评】火车“完全过桥”和“完全在桥上”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借助线段图分析如下(注:A 点表示火车头):(1)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如图(1)所示,此时火车走的路程是桥长+车长.(2)火车完全在桥上如图(2)所示,此时火车走的路程是桥长-车长.由于火车是匀速行驶的,所以等量关系是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的速度=整个火车在桥上的速度.6.相遇问题(相向问题)小李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小明骑自行车从B 地到A 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点,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 、B 两地间的路程.【答案与解析】解:设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x 千米,由题意得:363624x x -+= 解得:x =108.答: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108千米.【点评】根据“匀速前进”可知A 、B 的速度不变,进而A 、B 的速度和不变.利用速度和=小李和小明前进的路程和/时间可得方程.三、工程问题1、一个水池有两个注水管,两个水管同时注水,10小时可以注满水池;甲管单独开15小时可以注满水池,现两管同时注水7小时,关掉甲管,单独开乙管注水,还需要几小时能注满水池?【思路点拨】视水管的蓄水量为“1”,设乙管还需x 小时可以注满水池;那么甲乙合注1小时注水池的110,甲管单独注水每小时注水池的115,合注7小时注水池的710,乙管每小时注水池的111015⎛⎫- ⎪⎝⎭. 【答案与解析】 解:设乙管还需x 小时才能注满水池. 由题意得方程:1171101510x ⎛⎫-=- ⎪⎝⎭解此方程得:x =9答:单独开乙管,还需9小时可以注满水池.【总结升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如果没有具体的工作量,一般视总的工作量为“1” .2、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答案与解析】解:设再过x 小时可把水注满.由题意得:11111()2()168689x +⨯++-= 解得:30421313x ==. 答:打开丙管后4213小时可把水放满. 【点评】相等关系:甲、乙开2h 的工作量+甲、乙、丙水管的工作量=1.四、调配问题(比例问题、劳动力调配问题)1、星光服装厂接受生产某种型号的学生服的任务,已知每3m 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750m 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思路点拨】每3米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意思是每1米布料可做上衣32 件,或做裤子1条,此外恰好配套说明裤子的数量应该等于上衣的数量.【答案与解析】解:设做上衣需要xm ,则做裤子为(750-x )m ,做上衣的件数为23x ⨯件,做裤子的件数为75033x -⨯,则有:23(750)33x x -=解得:x=450,750-x=750-450=300(m),45023003⨯=(套)答:用450m做上衣,300m做裤子恰好配套,共能生产300套.【总结升华】用参数表示上衣总件数与裤子的总件数,等量关系:上衣总件数=裤子的总件数.2、某工程队每天安排120个工人修建水库,平均每天每个工人能挖土5 m3或运土3 m3,为了使挖出的土及时被运走,问:应如何安排挖土和运土的工人?【答案与解析】解:设安排x人挖土,则运土的有(120-x)人,依题意得:5x=3(120-x),解得x=45.120-45=75(人).答:应安排45人挖土,75人运土.【点评】用参数表示挖土数与运土数,等量关系:挖土与运土的总立方米数应相等.。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章有理数 (2)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1.2 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 (7)1.2.1 数轴 (7)1.2.2 相反数 (10)1.2.3 绝对值 (13)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6)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20)1.4.1 有理数的加法 (20)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 (20)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4)第3课时有理数的减法 (28)第4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1)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34)1.5.1 有理数的乘法 (34)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 (34)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37)1.5.2 有理数的除法 (40)第1课时有理数的除法 (40)第2课时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45)1.6 有理数的乘方 (49)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 (49)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 (52)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54)章末复习 (58)第2章代数式 (63)2.1 用字母表示数 (63)2.2 列代数式 (67)2.3 代数式的值 (71)2.4 整式 (74)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78)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 (78)第2课时去括号法则 (82)第3课时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84)章末复习 (86)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91)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91)3.2等式的性质 (94)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97)第1课时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97)第2课时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100)第3课时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103)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 (107)第1课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和、差、倍、分问题 (107)第2课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利润与利率问题 (112)第3课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115)第4课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分段计费、盈不足问题 (117)章末复习 (121)第4章图形的认识 (128)4.1 几何图形 (128)4.2 线段、射线、直线 (131)第1课时线段、射线、直线 (131)第2课时线段长度比较 (135)4.3 角 (140)4.3.1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140)4.3.2 角的度量与计算 (144)第1课时角的度量与计算 (144)第2课时余角与补角 (147)章末复习 (150)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156)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156)第1课时总体、个体、全面调查 (156)第2课时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抽样 (158)5.2 统计图 (161)第1课时统计图 (161)第2课时复式统计图及统计图的选择 (167)章末复习 (172)第1章有理数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负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按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情感态度】强化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有理数的意义,能正确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对负数的理解以及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今天你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问题2:这些数够用吗?你还见过其它的数吗?【教学说明】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说一说:如下图所示的温度计上是如何区分零上的度数和零下的度数的?2.观察:(1)在预报北京市某天的天气时,播音员说“北京,晴,局部多云,零下6摄氏度到5摄氏度.”这时,屏幕上是如何显示这天的温度的?(2)如下图,储蓄存折上是怎样表示“存入2500元”和“支出3000元”的?3.思考: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在数学里怎么表示这样的一对数?【归纳结论】像3、125、10.5、23等大于0的自然数和分数就是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例如-3、-1、-0.618、-23等就是负数.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读作正)号,以强调它是正数.例如,“正数5”写作“+5”,但通常把“+”号省略不写.4.零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归纳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我们把正数和零称为非负数;把负数和零称为非正数.【教学说明】强调:①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那么负数表示它的相反的意义,反之亦然.譬如:用正数表示向南,那么向北3km可以用负数表示为-3km.②“相反意义的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反意义;二是在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如:向东走10米,和运进20吨就不是意义相反的量.5.请举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表示它们.【教学说明】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6.议一议: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你能给它们分类吗?【归纳结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教学说明】通过对有理数的分类,使学生更系统地了解有理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B)A.前进与后退B.胜3局与负2局C.气温升高3℃与气温为-3℃D.盈利3万元与支出2万元2.表示相反意义量是(B)A.“前进8米”与“向东6米”B.“赢利50元”与“亏损160元”C.“黑色”与“白色”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5千克”3.温度先上升3℃,再上升-5℃的意义是(C)A.温度先上升3℃,再上升5℃B.温度先上升3℃,再上升-2℃C.温度先上升3℃,再下降5℃D.上面答案都不正确4.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D)A.收入250元与支出20元B.水位上升17米与下降10米C.超过0.5mm和不足0.03mmD.增大2岁与减少2升5.下列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C)A.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中午比凌晨上升5℃,所以中午的气温是+4℃B.如果+3.2米表示比海平面高3.2米,那么-9米表示比海平面低5.8米C.如果生产成本增加5%记作+5%,那么-5%表示生产成本降低5%D.如果收入增加8元,记作+8元,那么-5元表示支出减少5元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正数都带有“+”号B.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C.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7.(1)如果大雁向南飞30米记作+30米,那么向北飞50米记作-50.(2)小明家8月份收入8000元记作+8000,支出5000元记作-5000.(3)答题时假如答一题得10分记作+10分,那么答错一道扣5分记作-5.(4)如果体重减少了10千克记作-10千克,那么体重增加10千克记作+10千克.(5)月底某超市开展打折促销活动,月底结算共盈利80000元可记作+80000.8.若向东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30米表示向西走30米若向西走-30米又是什么意思向东走30米.9.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位置上:1,-523,111,-0.6,5,0,3.3,6,-135,0.3,2%,12,14.正数:{1,111,5,3.3,6,0.3,2%,12,14 };负数:{-523,-0.6,-135};整数:{1,111,5,0,6,-135,12};正分数:{3.3,0.3,2%,14 };负分数:{-523,-0.6};分数:{-523,-0.6,3.3,0.3,2%,14};【教学说明】通过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巩固提高.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1”中第1、2、4题.本节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尝试,交流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学生间的思想沟通,集思广益,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多样化,个性化.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全班交流,共同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安排时间,将知识落到实处?交流时,如何选择个别交流与集体交流?老师的评价怎么才能更到位?我想这些都是今后我要努力的方向.1.2 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1.2.1 数轴【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三要素;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放飞学生的思维,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寻找自己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4.你知道温度计吗?温度计的形状是什么?它上面的刻度和数字有什么样的特点?【教学说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问题1和问题2的解决,学生感受到点与数之间的关系,从而由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观察:下图是小丽从点O出发,沿一条笔直的东西向人行道行走的示意图,由图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归纳结论】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O,把点O叫做原点,用原点表示数0;规定直线的正方向(标上箭头).通常把直线上从原点向右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的方向规定为负方向;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数轴的画法(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3.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归纳结论】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来表示.4.思考: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教学说明】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5.探究:+3,-4,4,1,-1.5,0分别在数轴的什么位置?【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得出结论:正有理数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8例1、例2.2.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D)3.如图所示,点M表示的数是(C)A.2.5B.-1.5C.-2.5D.1.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有原点、正方向的直线是数轴B.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C.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5.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C)A.正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6.数轴上点M到原点的距离是5,则点M表示的数是(C)A.5B.-5C.5或-5D.不能确定7.在数轴上表示-2,0,6.3,15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C)A.0个B.1个C.2个D.3个8.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C)A.2002或2003B.2003或2004C.2004或2005D.2005或20069.把下列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6,-4.5,-3,0,52,4.解:10.指出下列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数.解:A点表示-2;B点表示0;C点表示3.5;D点表示-4.5;E点表示0.5.【教学说明】一方面巩固新学内容,另一方面是使学生通过练习,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数轴.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1、2题.本节课,当学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时,学生不但要知道数轴上给定的点表示的数,还要能把给定的数用实心点表示在数轴上.在整个数轴的教学中始终注重数与形的结合教学.我想,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和疏忽,我们要有所准备,及时预防和纠正.但另外,我又想,如果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画,让他们犯错,然后把学生自己画的数轴(特别是有错误的)展示,相互指正,以示警戒,是否效果会更好呢?我们有时候是否也需要学会适当放手,建议下次大家都可试试.1.2.2 相反数【知识与技能】1.体会相反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2.会求已知数的相反数;3.能根据相反数的意义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猜想、做出推断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2.初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发展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相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教学难点】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有理数王国的公民“+3”一天不小心掉入一个魔瓶里.谁知出来后竟变成胖乎乎的0,你说怪不怪?冷眼旁观的2说:“谁叫这瓶里睡着他的相反数兄弟呢?幸好我兄弟不在里面!”同学们,你想知道+3的相反数兄弟吗?为什么他俩见面后就变成了0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相反数的世界吧!【教学说明】由故事、游戏引入,激发兴趣,为后面的知识作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观察下图,点A和点B表示的有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已出现了+5,-5这两个数,教师及时阐明它们就是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这时不急于总结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而是又提供了一个学生体会概念的机会——利用数轴任找一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观察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的位置关系,再观察两个数本身的特点.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相反数的概念.2.观察下列数:6和-6,223和-223,7和-7,57和-57,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想一想:(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什么特点?(2)表示这两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3)你能够写出其他具有上述特点的数吗?【归纳结论】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教学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并积极思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能力.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有什么特点?【归纳结论】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4.想一想:0有没有相反数?如果有,是哪个数?【归纳结论】0的相反数是0.5.说一说:(1)-5.8是5.8的相反数,3的相反数是-(+3),a的相反数是-a,a-b的相反数是-(a-b),0的相反数是0.(2)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教学说明】提升学生的化简能力,加深对相反数的理解.6.如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呢?【归纳结论】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10例3.2.判断题①-3是相反数(×)②-7和7是相反数(√)③-a的相反数是a,它们互为相反数.(√)④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3.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B)A.正数B.正数或0C.负数D.负数或0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C)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②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点一定在原点的两边;③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④相反数是符号相反的两个点.A.1个B.2个C.3个D.4个5.(1)-(-8)的相反数是-8.(2)+(-6)是6的相反数.(3)1-a的相反数是a-1.(4)若-x=9,则x=-9.6.化简下列各符号:(1)-[-(-2)](2)+{-[-(+5)]}(3)-{-{-…-(-6)}…}(共n个负号)答案:(1)-2(2)5(3)当n为偶数时,为6;当n为奇数时,为-6.7.数轴上A点表示+4,B、C两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且C到A的距离为2,点B 和点C各对应什么数?解:C点表示2或6,则相应的B点应表示-2或-6.8.若数轴上表示一对相反数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6.8,求这两个数.解:其中的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13.4,所以这两个数是+13.4和-13.4.【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3、4、5题.这节课学生对相反数的定义掌握得较好,但利用相反数对式子的化简能力还不足.课堂时间分配比较合理,重难点有所突破,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1.2.3 绝对值【知识与技能】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探索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描述能力.【情感态度】帮助学生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绝对值的含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及其应用.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上一节我们学过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1.什么叫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代数意义及几何特征如何?2.到原点的距离为2.5的点有几个?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学说明】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思考:小明家、学校、小李家在数轴上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点A、O、B所示,若数轴的单位长度表示1km,则A,B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多少?小明、小李各自从家到学校要走多远?【归纳结论】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如4叫做-4的绝对值,记作“|-4|=4”.2.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6、-7、1、-21,+94,0,-7.8.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2)负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3)0的绝对值是什么?【归纳结论】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3.给出几对相反数,让学生求出它们的绝对值后,引导学生思考: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4.每两个同学相互给对方任意写出三个正数、三个负数和零,然后要求对方求出它们的绝对值.【教学说明】同桌之间举例,体现了“自主——协作”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协商、讨论中将问题逐渐明朗化、具体化,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5.如果a表示一个数,则|a|等于多少?同时你发现了什么?【归纳结论】一般地,如果a表示一个数,则(1)当a是正数时,|a|=a;(2)当a=0时,|a|=0;(3)当a是负数时,|a|=-a.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教学说明】对数a的绝对值的讨论,是初中阶段渗透数学分类思想的重要体现,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本环节教师给出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大大降低了讨论和理解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12例5、例6.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C)(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4)一个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1个B.2个C.3个D.4个3.若-│a │=-3.2,则a 是(C)A.3.2B.-3.2C.±3.2D.以上都不对4.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一定是(C)A.负数B.正数C.负数或零D.正数或零5.a<0时,化简3a a a 结果为(B) A.23B.0C.-1D.-2a 6.绝对值小于5而不小于2的所有整数有±4,±3,±2.7.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8.数a 的绝对值等于9,那么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9,这样的点在数轴上共有2个.9.计算.10.化简下列各式:【教学说明】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布置作业:教材“习题1.2”中第6、7、10题.一个数的绝对值实质上是数轴上该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数值,而这种几何解释反映了绝对值概念的本质,学生在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最后再概括上升到形式定义上来,这样比较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同时使得绝对值概念的非负性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知识与技能】s会比较两个(或几个)有理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利用数轴,会比较几个有理数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不断加深对有理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认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教学难点】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谈及温度,比如某城市一天中4个不同时刻的气温分别是-3℃,-5℃,4℃,0℃,哪个时刻气温最高,哪个时刻气温最低?其实这个问题就可以归结为比较有理数-3,-5,4,0的大小,我们已经能够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及正数与0的大小,引入负数以后,在有理数范围内,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说一说:温度-10℃与2℃,哪个温度高?0℃与-3℃,哪个温度高?【归纳结论】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2.温度-10℃与-3℃,哪个温度低?-10的绝对值与-3的绝对值,哪个大?因此,你能发现两个负数的大小与它们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归纳结论】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00与-3;(2)-23与-354.把-3,-5,4,0表示在数轴上,这些数的大小与其在数轴上的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这里放开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后,与同学讨论形成规范的语言归纳发现的结论,利用数轴比较大小,体会使用数与形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归纳结论】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比较-0.5,-15,0.5的大小,应有(B)A.- 15>-0.5>0.5 B.0.5>-15>-0.5C.-0.5>-15>0.5 D.0.5>-0.5>-152.在有理数-π,0,-│+1000│,-(-5)中最大的数是(B)A.0B.-(-5)C.-│+1000│D.-π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若│a│=│b│,则a=bB.若│a│>│b│,则a>bC.若│a│<│b│,则a<bD.若a=b,则│a│=│b│4.设a是最大负整数的相反数,b是最小自然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三个数的和为(A)A.1B.0C.-1D.25.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0,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是-1.6.比较下列每对数大小:(1)-(-5)与-│-5│;(2)-(+3)与0;(3)-45与-│-34│;(4)-π与-│-3.14│.解:(1)化简,得-(-5)=5,-│-5│=-5.因为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所以-(-5)>-│-5│;(2)化简,得-(+3)=-3,因为负数小于零,所以-(+3)<0;(4)化简,得-│-3.14│=-3.14,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因为│-π│=π,│-3.14│=3.14,又因为π>3.14,所以-π<-│-3.14│.7.将有理数0,-3.14,-227,2.7,-4,0.1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解:-4<-227<-3.14<0<0.14<2.7.【教学说明】涉及多个数的大小比较时,可先将它们分三类:正数,0,负数,因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在小学就已学过,故本题的关键是几个负数的大小比较.应用本节学习负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比较时应注意分数与小数的互化.8.已知有理数a为正数,b、c为负数,且│c│>│b│>│a│,用“<”把a、b、c、-a、-b、-c连接起来.解:由b、c为负数,│c│>│b│,所以有c<b,即c在b的左边;由a>0,b<0,│b│>│a│,所以-b>a,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大小关系为c<b<-a<a<-b<-c.。
《图形欣赏》学案
主备人罗晓雄内容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计划5课时)审核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课题3.1 图形欣赏课时序号 1 1.在具体情景中懂得欣赏一个几何图形,并能发现图形的对称美。
课时目标2.通过剪一些简单图形,知道怎样构造轴对称图形。
3.能利用旋转和拼凑等方法,由一些基本图形构造其它图案,学会化繁为简。
重点:由生活中所见的图形总结出图形的特点,从而认识图形的本质。
难点:构造图案.一、图形欣赏,感受几何学中的对称美1.投影课本P87的彩图。
教师活动:提问,(1)欣赏完这四幅图后,大家有什么感受?(2)这些图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对称在建筑、镶边等艺术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做一做,进一步领悟图形对称性的运用1.提问,(1)你亲戚或邻居结婚时窗户、门上都贴了什么?(2)你能剪出一个双“喜”字吗?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画才能剪出一个双“喜”字,2.学生活动:剪一种简单的花边,并进行对照比较、交流讨论.发挥想象空间,剪出丰富多彩的不同图案;三、想一想,如何进行图案设计1.(出示投影2).某公司要求,大厅的地面设计成图3—8所示的图案,试设计出一种大小相等,图案相同的正方形地砖,用它们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
(投影显示课本P89图3—8)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提供设计的多种方式。
教师活动:评价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投影显示课本P90图3—9与图3—10。
[说明]图3—10所设计的形状,通过旋转和拼接就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
2.下图是一个戴头巾的儿童的头像,你能画出它吗?学生活动:先把握好图形的位置特征,形像特征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好。
3.小明家的地面设计图为左下图所示的图案(局部),能否只用右下图设计地面砖?是否还可以将地面砖设计得更小一些?4.用下图为基本单元,拼出图案来。
课题3.2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课时序号 2 1.在现实的情景中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课时目标2.掌握几何体的基本单元点、线、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正确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一数学第十八周的教案
( 七 ) 分 层 作 业 : 《配套》第
页,
分必做 与选做 。 板书设计: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般步骤 展示 教学反思:
小结
课题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 用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朱美香
案序
1.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目标 2.能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教 具 找出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寻找等量关系,布列方程.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彩笔
重点 难点 教 具
知 识 结 构 通过自学发现质疑,再通过组内、组间解决,探究发现相等关系,然后根据相 及教学设 想 德育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成功,获得自信。 教学过程 初 备 二次备课 等关系列方程,巩固新知。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一. 温故知新: 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合作学习 问题探究
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什么叫三阶幻方?
(四 ) 能 力 提 升 , 拓 展 应 用
自行选取一组数构造一个三级幻方,使得每行、每列和每 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是 60.
(五)反思总结 感悟升华 建构知识:
(六)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自行选取一组数构造一个三级幻方,使得每行.每列和每条 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是 18.
3、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坐飞机普通舱旅客一人最多可免费
托运 20 千克行李, 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 1.5%购买 行李票,一名旅客托运了 35 千克行李,机票连同行李票共 付 1323 元,求这名旅客的机票票价。
4、某商店售出两件衣服,每件售价都是 60 元,其中一件 赚 25%,而另一件亏 25%,那么这家商店是赚了还是亏了, 或者不赚也不亏呢?
七年级数学上全套教案-18
1.2.3 相反数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轴的作用,感受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够求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解决相关问题.情感态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重点理解相反数的含义,求已知数的相反数.难点理解和掌握双重符号的化简规律.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一、活动二、尝试反馈,巩固练习三、问题引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探索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五、习题练习六、小结作业创设情景,引出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互为相反数.巩固对相反数的定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化简方法以及意识.问题继续引申、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问题拓展,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巩固新知.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出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互为相反数问题1:观察与归纳演示活动:要一个学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提出问题:如果向前为正,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记作什么?(如此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向前5步走记作+5步,向后走5步记作-5步).观察下列数:6和-6,223和223-,7和-7,57和57-,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什么特点?(2)表示每对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数么?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上述各组数的符号和符号后的数字来分析,发现上述各组数有一个共同特点只有符号不同,其他都相同,于是引出新的知识――相反数.归纳: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因为0没有符号问题,所以特别规定0的相反数是0).对于问题(2)的思考,学生根据各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发现各组数分别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于是归纳得到: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是在原点两旁,并且距离原点相等的两个点.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若把a 的相反数记为-a ,并且规定0的相反数是0.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 +b =0,反之也成立.对于问题(3)主要让学生体会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熟悉相反数的含义.二、尝试反馈,巩固练习问题3:练习在前面画的数轴上任意标出4个数,然后标出它们的相反数.1. 分别说出9,-7,0,-0.2的相反数.2. 指出-2.4,53,-1.7,1分别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3. 猜想一下:如果字母a 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它的相反数是什么?学生活动设计:对于以上问题,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找出不当的想法和看法,由同学进行纠正,在讨论问题4的同时,让学生根据问题2、3的解决方法猜想、归纳求一个相反数的方法.归纳:一般的,数a 和-a 互为相反数,特别的,0的相反数是0三、问题引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已经能够非常顺利的求出一个数的相反数,那么我们来看下列问题:问题4: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几个式子的意义:()5+-、()7--、0-、()[]2---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首先叙述上述式子的含义:求+5的相反数、求-7的相反数、求0的相反数、求-2相反数的相反数,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现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是在这个数前面添加一个“-”号,新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巩固练习:(口答)1.()4+-是 的相反数; 2.⎪⎭⎫ ⎝⎛+-51是 的相反数; 3.()1.7--是 的相反数; 4.()100--是 的相反数.四、问题继续引申、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然后化简:(1)()[]3--- (2)(){}5+--+⎡⎤⎣⎦;(3)(){}{}6-----(共n 个负号).学生活动设计:对于问题(1)(2)同学可以根据小学里的运算级别进行去括号,而对于问题(3)学生在考虑问题是就要分析其特征,在去这样的括号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先找一些简单的,比如括号前有2个负号、3个负号时、4个负号时的结果,从而推广到括号前有n 个负号的情形,这样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猜想:在化简最终结果的符号问题上,有什么样的规律?(结果的符号与前面“-”的个数有关,若有奇数个“-”,则最后结果为“-”,若有偶数个“-”,则最后结果为“+”,它与“+”的个数无关).〔解答〕(1)-3 (2)5(3)当n 为偶数时,为6;当n 为奇数时,为-6.五、问题拓展,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6: 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已知有理数m 、-3、n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将m 、-3、n 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这六个数用“<”连接起来. 0-3m n问题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1、2、-2、3、-3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的正方体后,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学生活动设计: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利用相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感受形对数的作用.〔解答〕问题1:如图,-3<-n<m<-m<n <3. 0-3m n -m-n 3问题3:六、小结与作业小结:本节内容1.相反数的理解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a +b =0删掉)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的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化简符号的规律.作业:1.判断题:(1)-3是相反数()(2)-7和7是相反数()(3)-a的相反数是a,它们互为相反数()(4)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5)一个数总比它的相反数大()2.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26.8,则这两个数是.(±13.4)3.数轴上A点表示+4,B、C两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且C到A的距离为2,点B和点C各对应什么数?答案:C点表示2或6,则相应的B点表示-2或-6.4.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一定是(B)A. 正数B. 正数或0C. 负数D. 负数或05.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小,这个数是(B)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6.比-6的相反数大7的数是(13)7.-(-8)的相反数是,+(-6)是的相反数,a-b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a-1.8.若- x = 9,则x = (-9)9.若a是不小于- 1又不大于3的数,那么a的相反数是什么样的数呢?解:由题意知-1≤a≤3,而-1、a、3的相反数分别是1、-a、-3.∴-a在1和-3之间故-3≤-a≤1∴a的相反数是不小于-3又不大于1的数.。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云阳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云阳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 有理数3的相反数是()A.−13B.−3 C.13D.32.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设它的长为x cm,则它的宽为()A.20−x2cm B.(20−x)cm C.(10−x)cm D.(20−2x)cm3. 下列各式的化简,正确的是()A.−(−10)=10B.−(−3)=−3C.−[−(+8)]=−8D.−(+5)=54. 已知水星的半径约为24400000米,把2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44×107B.24.4×106C.2.44×106D.0.244×1085. 下列四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1|>−|+1|B.−12>−13C.12<13D.|−12|>|−13|6.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b−c)=a−b+cB.3a−a=3C.5a−1=4aD.−2(a−b)=−2a+b7.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为()A.−a表示负数B.−1不是单项式C.x+1x−1不是多项式 D.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8. 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A.7B.0C.14D.289. 已知代数式x+2y+1的值是3,则代数式2x+4y+1的值是()A.5B.4C.7D.不能确定10. 观察下列各式:1×2=13(1×2×3−0×1×2),2×3=13(2×3×4−1×2×3),3×4=13(3×4×5−2×3×4),…计算:3×(1×2+2×3+3×4+...+99×100)=( )A.98×99×100B.97×98×99C.100×101×102D.99×100×101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如果−20%表示减少20%,那么+6%表示________.单项式−xy25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多项式x3y−x2y3−1−y2x的次数是________.表示“x与4的差的3倍”的代数式为________.若3a m+2b4与−a5b n−1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C,中午又上升了3∘C,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11∘C,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________∘C.化简:−(5x+3y)+(7y−x)=________.a⊗b是一种新规定的运算法则:a⊗b=a2+ab,例如3⊗(−2)=32+3×(−2)=3,请计算(−1)⊗3=________.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则第2010次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满分66分)把下列各数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4,0,3,−1.5,−(−32),−|−2|.计算:①(−3)+(−4)−(+11)−(−19);②(23−14−38)×(−24);③−3.5÷78×(−87)×|−364|;④−14−(1−0.5)×13×[2−(−3)2].化简:①(4x2y−3xy2)−(1+4x2y−3xy2);②4y2−[3y−(3−2y)+2y2].化简求值:3m2n−[2mn2−2(m2n+2mn2)],其中(m−2)2+|n+1|=0.某地电话拔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1元/分;(B)包月制:50元/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上网).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2元/分.(1)某用户某月上网的时间为x小时,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应该支付的费用;(2)如果某用户一个月内上网的时间为20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较为合算?(注意:答案写在下一面)某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自行车1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星期六生产自行车_________辆;(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________辆;(3)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________辆;(4)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车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15元;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已知|x+1|=4,(y+2)2=4,且x与y异号.试求x+y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云阳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相反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列使数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相反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4.【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科学记正测--原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5.【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根惯小比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6.【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整射的初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7.【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多项式绝对值单项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8.【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于的加叫绝对值【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9.【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列较洗式源值情法的优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0.【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规律型:因字斯变化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正数和因数的京别【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多项式单项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列使数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同类体的克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数的较减燥合运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整射的初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数三混合运臂【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列较洗式源值情法的优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个小题,满分66分)【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根惯小比较数轴【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数三混合运臂绝对值有理表的木方【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整常的见减同铜化简求值完全明方养式整式都混接运算白—化冰求值【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整常的见减同铜化简求值非负数的较质:绝对值非负数的常树:偶次方【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列使数种列较洗式源值情法的优势【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数的较减燥合运算正数和因数的京别【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答案】此题暂无答案【考点】有理表的木方绝对值有理于的加叫绝对表的弹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节教案-18
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求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列方程解决问题;
②学生小组内交流;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学过程引导学生回忆:
问题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师生讨论分析:
、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之比为3:5,问黑色皮块有
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解法,师生共同讲评。
及
指
导
3、阅读诗文:
三百一十五里关,初行健步并不难。
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至其返。
欲问每朝行数里,请公仔细算相还。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列方程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1)第2页设计者:梁凤英设计时间:2006 年10月19日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掌握了解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2)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寻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了解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2、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二、【学生自学】:认真阅读教材P98—99,思考下列问题(时间6分钟)1 、动脑筋中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等量关系是什么?2 、例1中的四条腿凳子,三条腿凳子的腿及总凳子腿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方程解过程的应注意哪些地方?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怎样?三、【学生自测】:1、按要求列出方程:(1)x的1.2倍等于36。
(2)y的四分之一比y的2倍大24。
2、某厂去年的产量是前年的2倍还多150吨,若去年的产量是950吨,求前年的产量.解:设前年的产量是x吨,则去年的产量为______ ________,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 __ _____解得____ 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3、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的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4、足球比赛规则积分是: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输一场积0分,某队在某次比赛中共踢了14场球,其中输了5长,总得分19分,请问这个球队胜了多少场?四、讨论答疑: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⑴审题。
理解题意。
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云阳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知识点(专题培优)
一、解答题1.计算(1)3124623⎛⎫⎛⎫-÷-+⨯- ⎪ ⎪⎝⎭⎝⎭(2)()()34011 1.950.50|5|5---+-⨯⨯--+.解析:(1)14;(2)0【分析】(1)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2)分别计算乘方、乘法和绝对值,再计算加法和减法.【详解】解:(1)原式=2124633⎛⎫⎛⎫-⨯-+⨯- ⎪ ⎪⎝⎭⎝⎭()162=+-14=;(2)原式011055=-++-+=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中注意要先把除法化为乘法再计算;(2)中注意多个有理数相乘时,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为0.2.计算:(1)()()128715--+--; (2)()()3241223125---÷+⨯--. 解析:(1)2-;(2)7.【分析】(1)先去括号,再进行有理数运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详解】解:(1)12﹣(﹣8)+(﹣7)﹣15=12+8﹣7﹣15=(12+8)+(﹣7﹣15)=20﹣22=﹣2(2)﹣12﹣(﹣2)3÷45 +3×|1﹣(﹣2)2| =﹣12﹣(﹣8)×54+3×|1﹣4| =﹣12+10+3×|﹣3|=﹣12+10+9=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3.表格记录的是龙岗区图书馆上周借书情况:(规定:超过200册记为正,少于200册记为负).(1)上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2)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几册?(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几册?解析:(1)188册;(2)25册;(3)202册【分析】(1)由题意可知,周五借出的册数少于200册,即可解答.(2)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周三、周四的册数,再解答即可.(3)将5天的册数分别求出,再求平均数即可.【详解】解:(1)200-12=188册.(2)(200+8)-(200-17)=208-183=25册.(3)[(200+21)+(200+10)+(200-17)+(200+8)+(200-12)]÷5=202册.答:上星期五借出188册书,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25册,上周平均每天借出202册.【点睛】主要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计算:(1)13 |38|44⎛⎫--+- ⎪⎝⎭(2)2202111 (1)236⎛⎫-+⨯-÷⎪⎝⎭(3)221 10.51 339⎛⎫⨯-÷⎪⎝⎭(4)157 (48)2812⎡⎤⎛⎫-⨯--+⎪⎢⎥⎝⎭⎣⎦解析:(1)4;(2)13;(3)14-;(4)26.【分析】(1)先把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可得答案;(2)先计算乘方、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一步计算即可;(4)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把除法化为乘法,进一步计算即可;(4)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详解】(1)13|38|44⎛⎫--+- ⎪⎝⎭ =13544-- =5-1=4;(2)2202111(1)236⎛⎫-+⨯-÷ ⎪⎝⎭ =11269-+⨯⨯ =-1+43 =13; (3)22110.51339⎛⎫⨯-÷ ⎪⎝⎭ =2111()1369⨯-÷ =519()3610⨯-⨯ =14-; (4)157(48)2812⎡⎤⎛⎫-⨯--+ ⎪⎢⎥⎝⎭⎣⎦ =157(48)()(48)(48)2812-⨯---⨯+-⨯ =24+30-28=26.【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5.计算:(1)32(1)(2)(34)5⎡⎤--+---⨯⎣⎦(2)121123436⎛⎫⎛⎫-+-÷- ⎪ ⎪⎝⎭⎝⎭ 解析:(1)10;(2)3【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解:(1)32(1)(2)(34)5⎡⎤--+---⨯⎣⎦ 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 18249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6.计算:(1)()2131753-⨯---+ (2)311131484886⎛⎫-+⨯- ⎪⎝⎭解析:(1)6;(2)58. 【分析】 (1)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2)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再计算加减即可.【详解】(1)()2131753-⨯---+ 29753=-⨯++ 675=-++6=;(2)311131484886⎛⎫-+⨯- ⎪⎝⎭1591148484886=-+⨯-⨯ 3096888=-+- 30916888=-- 58=.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7.计算:329(1)4(2)34⎛⎫--÷-+-⨯ ⎪⎝⎭. 解析:12-.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然后算加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 原式3112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计算:(1)()213433⎛⎫---+-+ ⎪⎝⎭; (2)()()202011232---+-+. 解析:(1)-6;(2)132- 【分析】(1)先化为省略括号的形式,将整数及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2)先计算乘方,同时计算绝对值及去括号,再计算加减法.【详解】(1)解:原式=213433-+-+ ()213433⎛⎫=--++ ⎪⎝⎭71=-+6=-;(2)解:原式=11232--+ =142- =132-.【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及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9.计算:(1)()222112136⎡⎤⎛⎫⎛⎫-+---÷- ⎪ ⎪⎢⎥⎝⎭⎝⎭⎣⎦(2)131121346⎛⎫-⨯-+ ⎪⎝⎭解析:(1)1;(2)9-【分析】(1)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详解】(1)()222112136⎡⎤⎛⎫⎛⎫-+---÷- ⎪ ⎪⎢⎥⎝⎭⎝⎭⎣⎦, 11463⎡⎤=-+-⨯⎢⎥⎣⎦, 121=-+=;(2)131121346⎛⎫-⨯-+ ⎪⎝⎭, ()()()431121212346=-⨯--⨯+-⨯, 1692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以1厘米为1个单位长度用直尺画数轴时,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A 和点B 刚好对着直尺上的刻度2和刻度8.(1)写出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2)写出在点B左侧,并与点B距离为9.5厘米的直尺左端点C表示的数;(3)若直尺长度为a厘米,移动直尺,使得直尺的长边CD的中点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求此时左端点C表示的数.解析:(1)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3;(2)点C表示的数是-6.5;(3)3-0.5a【分析】(1)根据AB=8-2=6,点A和点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结果;(2)利用点B表示的数3减去9.5即可得到答案;(3)利用中点表示的数向左移动0.5a个单位计算即可.【详解】(1)∵AB=8-2=6,点A和点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3;(2)点C表示的数是:3-9.5=-6.5;(3)∵直尺长度为a厘米,直尺中点表示的数是-3,∴直尺此时左端点C表示的数-3-0.5a.【点睛】此题考查利用数轴表示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点移动的规律,熟记数轴上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4, 1.5,3,0,2.5,52----,并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解析:图见解析,153 1.50 2.542--<-<-<<<【分析】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 5=-5--如图所示:故:153 1.50 2.54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计算(1))()()(2108243-+÷---⨯-;(2))()(22000112376⎡⎤--⨯--÷-⎥⎢⎦⎣. 解析:(1)20-;(2)116-. 【分析】(1)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与乘法,再计算有理数的除法,然后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2)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即可得.【详解】(1)原式108412=-+÷-,10212=-+-,20=-;(2)原式())(112976=--⨯-÷-, ())(11776=--⨯-÷-, )(7176=-+÷-, 116=--, 116=-.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3.定义:数轴上给定不重合两点A ,B ,若数轴上存在一点M ,使得点M 到点A 的距离等于点M 到点B 的距离,则称点M 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点A 表示的数为-3,点B 表示的数为1,点M 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则点M 表示的数为_______;(2)若点A 表示的数为-3,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M 表示的数为1,则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__;(3)点A 表示的数为-5,点C ,D 表示的数分别是-3,-1,点O 为数轴原点,点B 为线段CD 上一点.①设点M 表示的数为m ,若点M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②当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时,点C 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半轴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0t >)秒,求t 的取值范围,使得点O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解析:(1)-1;(2)5;(3)①43t -≤≤-;②26t ≤≤且 5t ≠【分析】(1)根据平衡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平衡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3)①先得出点B 的范围,再得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②根据点A 和点C 移动的距离,求得点A 、C 表示的数,再由平衡点的定义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1)点M 表示的数=312-+=−1; 故答案为:−1;(2)点B 表示的数=1×2−(−3)=5;故答案为:5;(3)①设点B 表示的数为b ,则31b -≤≤-,∵点A 表示的数为-5,点M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m 的取值范围为:43m -≤≤-,故答案为:43m -≤≤-;②由题意得:点A 表示的数为5t -,点C 表示的数为33t -,∵点O 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点B 表示的数为:5t -,∵点B 在线段CD 上,当点B 与点C 相遇时,2t =,当点B 与点D 相遇时,6t =,∴26t ≤≤,且 5t ≠,综上所述,当26t ≤≤且 5t ≠时,点O 可以为点A 与点B 的“平衡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方法,以及两点的中点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4.计算: (1)5721()()129336--÷- (2)22115()(3)(12)23-+÷-⨯---⨯ 解析:(1)37;(2)50.【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572()(36)152824371293--⨯-=-++=. (2)原式=15(3)(3)(14)2145650-+⨯-⨯---⨯=-++=.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5.计算:(1)()()674-+--;(2)()3232--⨯. 解析:(1)17-;(2)1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原式134=-17=-(2)原式()86=--14=【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小明早晨跑步,他从自己家出发,向东跑了2km 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跑了1.5km 到达小红家,然后又向西跑了4.5km 到达学校,最后又向东跑回到自己家.(1)以小明家为原点,以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 ,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 表示出小彬家,用点B 表示出小红家,用点C 表示出学校的位置;(2)求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3)如果小明跑步的速度是250m/min ,那么小明跑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解析:(1)见解析;(2)4.5km ;(3)36分钟【分析】(1)根据题意在数轴上标出小彬家和小红家,再标出学校即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计算小明总共跑的路程,先向东跑了3.5km ,再向西跑了4.5km ,再向东跑了1km ,用总路程除以跑步速度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2)3.5(1) 4.5()km --=,故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4.5km ;(3)小明一共跑了(2 1.51)29()km ++⨯=,跑步用的时间是:900025036÷=(分钟).答:小明跑步一共用了36分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式解决本题的关键.17.计算:(﹣1)2014+15×(﹣5)+8 解析:8【分析】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顺序计算即可.【详解】原式=1+15×(﹣5)+8=1﹣1+8=8.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符号的判定.18.计算:(1)157(36)2612⎛⎫--⨯- ⎪⎝⎭ (2)2138(2)3⎛⎫⨯-+÷- ⎪⎝⎭解析:(1)33;(2)1.【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原式=157(36)(36)(36)2612⨯--⨯--⨯-= -18+30+21=33; (2)原式= -1+2=1.【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19.计算:(1)()2411(10.5)2--23⎡⎤---⨯⨯⎣⎦(2)6÷(-2)3-|-22×3|+3÷2×12+1; 解析:(1)23-;(2)-11 【分析】(1)先计算乘方及括号,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法;(2)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详解】 (1)()2411(10.5)2--23⎡⎤---⨯⨯⎣⎦=111(2)23--⨯⨯- =113-+=23-; (2)6÷(-2)3-|-22×3|+3÷2×12+1 =116(8)123122÷--+⨯⨯+ =3312144--++ =-11.【点睛】 此题考查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将n 个互不相同的整数置于一排,构成一个数组.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可以得到一个算式.若运算结果可以为0,我们就将这个数组称为“运算平衡”数组. (1)数组1,2,3,4是否是“运算平衡”数组?若是,请在以下数组中填上相应的符号,并完成运算;1 2 3 4 =(2)若数组1,4,6,m 是“运算平衡”数组,则m 的值可以是多少?(3)若某“运算平衡”数组中共含有n 个整数,则这n 个整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规律? 解析:(1)是,+1-2-3+4=0;(2)m=±1,±3,±9,±11;(3)这n 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分析】(1)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可以得到n 个数的规律.【详解】解:(1)数组1,2,3,4是“运算平衡”数组,+1-2-3+4=0;(2)要使数组1,4,6,m 是“运算平衡”数组,有以下情况: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共16中情况,经计算得m=±1,±3,±9,±11;(3)这n 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 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理解“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1.计算:2202013(1)(2)4(1)2-÷-⨯---+-.解析:33【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 解:2202013(1)(2)4(1)2-÷-⨯---+- =1(2)4192-÷⨯--+ =192(2)4-⨯⨯--+ =3641-+=3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2.计算:(1)45(30)(13)+---;(2)32128(2)4-÷-⨯-. 解析:(1)28;(2)-2【分析】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1)45(30)(13)+---=4530+13-=15+13=28(2)32128(2)4-÷-⨯- =18844-÷-⨯ =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3.计算:(1)-8+14-9+20(2)-72-5×(-2) 3+10÷(1-2) 10解析:(1)17;(2)1.【分析】(1)原式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814920--++()()=891420--++=17-+34=17(2)2310752+()(1012)--⨯-÷-()1=4958+10--⨯-÷=49+40+10-=1【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 (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 =14×(﹣12)﹣13×(﹣12)﹣1×(﹣12) =(﹣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25.点A 、B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A 在数轴上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求出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2)若点B 在数轴上移动了m 个单位长度到点D ,且A 、D 两点间的距离是3,求m 的值.解析:(1)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2)m 的值为2或8.【分析】(1)利用数轴上平移左移减,右移加可求点C 所表示的数为﹣3﹣1+9=5,利用绝对值求两点距离BC =|2﹣5|=3;(2)分类考虑当点D 在点A 的左侧与右侧,利用AD=3,求出点D 所表示的数,再利用BD=m 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解:(1)点C 所表示的数为﹣3﹣1+9=5,∴BC =|2﹣5|=3.(2)当点D 在点A 的右侧时,点D 所表示的数为﹣3+3=0,所以点B 移动到点D 的距离为m =|2﹣0|=2,当点D 在点A 的左侧时,点D 所表示的数为﹣3﹣3=﹣6,所以点B 移动到点D 的距离为m =|2﹣(﹣6)|=8,答:m 的值为2或8.【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平移,两点距离问题,利用AD 的距离分类讨论点D 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26.计算:(1)4222(37)2(1)-+--⨯-; (2)157(36)2912⎛⎫-+⨯- ⎪⎝⎭. 解析:(1)-2;(2)-19【分析】(1)先括号里,再计算乘方、乘法,最后相加减即可;(2)利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计算.【详解】(1)4222(37)2(1)-+--⨯-=16162-+-=-2;(2)157(36)2912⎛⎫-+⨯- ⎪⎝⎭=157(36)(36)(36)2912⨯--⨯-+⨯- =-18+20-21=-19【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7.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O出发,它先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再向右爬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最后向左爬了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1)写出A,B,C三点表示的数;(2)根据点C在数轴上的位置回答,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什么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解析:(1)A,B,C三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8;(2)向左爬了8个单位.【分析】(1)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列式求解即可写出答案;(2)根据C点表示的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继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A点表示的数是0-2=-2,B点表示的数是-2+3=1,C点表示的数是1-9=-8;(2)∵O点表示的数是0;C点表示的数是-8,∴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左爬了8个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理解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是关键.28.计算(1)21145()5 -÷⨯-(2)21(2)8(2)()2--÷-⨯-.解析:(1)4125;(2)2.【分析】第(1)和(2)小题都属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并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21145()5-÷⨯-11116()55=-⨯⨯-16 125 =+ 41 25 =;(2)21(2)8(2)()2--÷-⨯-1148()()22=-⨯-⨯-42=-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并运用运算法则准确计算.29.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东西方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7,-9,+7,-15,-3,+11,-6,-8,+5,+16(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0.2升/千米,则这次养护共耗油多少升?解析:(1)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东边,距出发点15千米;(2)这次养护共耗油19.4升.【分析】(1)求出这一组数的和,结果是正数则在出发点的东边,是负数则在出发点的西侧;(2)所走的路程是这组数据的绝对值的和,然后乘以0.2,即可求得耗油量.【详解】解:(1)17﹣9+7﹣15﹣3+11﹣6﹣8+5+16,=17+7+11+5+16-(9+15+3+6+8),=15.答: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东边,距出发点15千米;(2)(17971531168516)0.2 ++-+++-+-+++-+-++++⨯,=97×02,=19.4(升).答:这次养护共耗油19.4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也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30.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点B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2)在数轴上找一点D,使点D到,A C两点的距离相等,写出点D表示的数;(3)在数轴上找出点E,使点E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E到点B的距离的2倍,写出点E 表示的数.-(2)0.5(3)3-或7-解析:(1)1【分析】(1)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结合数轴即可回答;(2)根据题意可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3)在点B左侧找一点E,点E到点A的距离是到点B的距离的2倍,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B表示的数为-4+5=1,∵-1<1<2,∴三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的数是-1;(2)点D表示的数为(-1+2)÷2=1÷2=0.5;(3)点E在点B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可知点B是AE的中点,AB=|-1+4|=3则点E表示的数是-4-3=-7.点E在点B的右侧时,即点E在AB上,则点E表示的数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的认识,找出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教案 湘教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意义以及它们的关系,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水费和销售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在运用中感受身边的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意义以及它们的关系教学难点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在现实的情景中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2.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如何计算商品利润.二、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P99的动脑筋。
思考:1、在动脑筋中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意义以及它们的关系。
2、本题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100%。
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三、自测:1、(1)一件衣服的进价为50元,售价为60元,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
(2)一件衣服的进价为50元,售价为80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_.(3)一件衣服的进价为50元,售价为60元,若按原价的8折出售,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_。
(4)一件衣服的进价为50元,若要利润率是20%,应把售价定为________。
2、一件运动衣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时,售价是40元,则原价为_____元.3、商店对某种商品作调价,按原标价的8折出售,仍可获利10%(相对进价).此商品的进价为1600元,那么商品的原标价是多少?4、某商店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一件衣服,亏损25%,该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四、讨论答疑:某服装店出售一种优惠卡,花200元买这种卡后,可凭卡在这家商店按8折购物.小芳购卡后买了一件原价1200元的西装;小敏购卡后买了一件原价500元的毛衣.他们买卡购物是否划算?为什么?你知道她们在什么情况下买卡购物才划算吗?五、小结: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同学们帮忙解决。
湖南省茶陵县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教案 湘教版
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策问题和储蓄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自己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策问题和储蓄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策问题和储蓄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二、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P99—100思考下列问题(时间8分钟)1、动脑筋中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等量关系是什么?彩电标价是如何计算的?2、在例2中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等量关系是什么?储户的利息是如何计算的?三、自测:1、某市发行足球彩票,计划将发行总额的42%作为奖金,若奖金总额为92400元,彩票每张5元,问应卖出多少张彩票才能兑现这笔奖金?2、国庆节前几天,两家商店的同一种彩电的价格相同. 国庆节两家商店都有降价促销活动.甲商店的这种彩电降价500元,乙商店的这种彩电打9折.若原价是2 000元/台,到哪一家商店买便宜?若原价是20 000元呢?当原价是多少时,两商店的价格仍然相等?3、某年1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1.98%,所得利息要交纳20%的利息税,某储户有一笔1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纳税后得利息792元,问储户有多少本金?四、讨论答疑:用心爱心专心 11、选择性问题怎么找到等量关系?2、储蓄问题几个等量关系是什么?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疑惑?同学们可以帮助解决?四、当堂达标:1、某同学把25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存期为半年。
半年后共得本息和252.7元,求银行半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不计利息税)2、某服装商店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花2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在这家商店按8折购物(有效期为一年),问当一年内累计消费多少元时,买卡与不买卡要花一样的钱?什么情况下买卡合算?3、某工厂餐厅计划购买12张餐桌和一批餐椅,现在从甲乙两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的餐桌报价每张均为200元,餐椅报价每把均为50元,甲商场称,每购买一把餐桌赠送一把餐椅,乙商场规定:所有桌椅均按报价的八五折销售,若该工厂计划购买餐椅x把,则:(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到甲乙两商场购买所需要的费用;(2)、当购买多少把餐椅时,到甲乙两商场购买所需的费用相同(选做题)把一些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 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0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教学反思用心爱心专心 2。
茶陵县第一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一)导学案新版新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有理数乘法法则.一、温故知新1.有理数加法法则内容是什么?2.计算:(1)2+2+2=__6__;(2)(-2)+(-2)+(-2)=__-6__.3.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1)2×3=6;(2)(-2)×3=-6.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P28—P29,回答下列问题.观察:3×3=9,3×2=6,3×1=3,3×0=0.发现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这一规律引入负数仍然成立,所以有:3×(-1)=-3,3×(-2)=-6,3×(-3)=-9,3×(-4)=-12.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又有:(-1)×3=-3,(-2)×3=-6,(-3)×3=-9,(-4)×3=-12.从符号和绝对值的角度观察发现: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的绝对值的积.利用这个规律计算:(-3)×3=__-9__,(-3)×2=__-6__,(-3)×1=__-3__,(-3)×0=__0____.发现规律:随着后一个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按照这个规律填空:(-3)×(-1)=__3__,(-3)×(-2)=__6__,(-3)×(-3)=__9__.可归纳如下结论: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由上可知:(1)2×4=__8__;(2)(-2)×4=__-8__; (3)(+2)×(-4)=__-8__; (4)(-2)×(-4)=__8__;(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0时,结果为__0__.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0__. 例题讲解(教师示范书写步骤,格式) 例1 计算:(1)(-3)×9; (2)8×(-1);解:原式=-27; 解:原式=-8; (3)(-12)×(-2).解:原式=1.1.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 (1)5×(-3);“-” (2)(-4)×6;“-” (3)(-7)×(-9);“+” (4)0.9×8.“+”2.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 C ) A .符号必定为正 B .符号必定为负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不小于零 3.书本P30第1题 例2 计算:(1)6×16; (2)(-17)×(-7);(3)(-34)×(-43).在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课本P30练习1,2,3.(直接做在课本上) 2.填空:(1)-7的倒数是__-17__,它的相反数是__7__,它的绝对值是__7__;(2)-225的倒数是-512,-2.5的倒数是-25;(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1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D.1和-1互为负倒数有理数乘法法则.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 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2. 会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3. 通过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三类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的认识,体会识图的重要性,提高看图识图的本领.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问题如图,两条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了八个角:∠1,∠2,∠3,∠4,∠5,∠6,∠7,∠8.(1)观察∠1与∠5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2)观察∠3与∠5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3)观察∠3与∠6的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的角还有哪些?【教学说明】在本问题中,全班同学合作交流,完成上面的问题,教师可作如下指导:先看这两个角与两条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再看这两个角与第三条直线EF的位置关系.思考已知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怎样判断它们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归纳结论】1.定义: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这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这两个角叫同位角.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这两条直线之内,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那么这两个角叫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在这两条直线之内,在第三条直线同一旁,那么这两个角叫同旁内角.2.要判断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可先判断出第三条直线,第三条直线的显著特点是与两个角的边都有关.例1如图,(1)∠B与哪个角是同位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2)∠B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3)∠C与哪个角是内错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4)∠1与∠B是同位角吗?为什么?【教学说明】本环节易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同学们回答,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答案】略.本节课应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从教材“习题5.1”中选取.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方程组4112x yx y+=⎧⎪⎨-=-⎪⎩的解是()A.22xy=⎧⎨=⎩B.31xy=⎧⎨=⎩C.22xy=-⎧⎨=⎩D.31xy=⎧⎨=-⎩2.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5125x y kx y k+=+⎧⎨-=-⎩的解满足7x y+=,则k的值是()A.1B.2C.3D.43.若方程组234531x yx y-=⎧⎨-=⎩的解是12xy=-⎧⎨=-⎩,则方程组2()3()45()3()1a b a ba b a b+--=⎧⎨+--=⎩的解是()A.3212ab⎧=-⎪⎪⎨⎪=-⎪⎩B.3212ab⎧=-⎪⎪⎨⎪=⎪⎩C.3212ab⎧=⎪⎪⎨⎪=-⎪⎩D.1232ab⎧=⎪⎪⎨⎪=-⎪⎩4.若2827x yx y+=⎧⎨+=⎩,则y x-的值是()A.-1 B.0 C.1 D.25.若方程组34526x y kx y k-=-⎧⎨+=⎩的解中2019x y+=,则k等于( )A.2018 B.2019 C.2020 D.20216.方程组241x yx y+=⎧⎨-=-⎩的解为()A.12xy=⎧⎨=⎩B.12xy=-⎧⎨=⎩C.12xy=-⎧⎨=-⎩D.12xy=⎧⎨=-⎩7.方程组2x y 53x 2y 8-=⎧⎨-=⎩,消去y 后得到的方程是( )A .3x-4x-10=0B .3x-4x+5=8C .3x-2(5-2x )=8D .3x-4x+10=88.若方程组23133530a b a b -=⎧⎨+=⎩的解是8.31.2a b =⎧⎨=⎩则方程组()()()()223113325130x y x y ⎧+--=⎪⎨++-=⎪⎩的解是( ) A .8.31.2x y =⎧⎨=⎩B .10.31.2x y =⎧⎨=⎩C . 6.32.2x y =⎧⎨=⎩D .10.30.2x y =⎧⎨=⎩9.方程组:3x 7y 94x 7y 5+=⎧⎨-=⎩的解是( )A .x 2y 1=-⎧⎨=⎩B .x 23y 7=-⎧⎪⎨=⎪⎩C .x 23y 7=⎧⎪⎨=-⎪⎩D .x 23y 7=⎧⎪⎨=⎪⎩10.若43x y =⎧⎨=⎩是方程52ax by bx ay +=⎧⎨+=⎩的解,则+a b 等于( )A .4B .3.5C .2D .1二、填空题11.解方程组10,2 4.x y x y +=⎧⎨-=⎩①②时,为了消去x ,可以将方程________变形为________.12.已如21x y =⎧⎨=⎩是方程123ax by bx ay +=⎧⎨+=⎩的解,则(a +b )(a ﹣b )的值为____. 13.方程组20346x y x y +=⎧⎨+=⎩的解为______.14.方程组x y 82x y 7+=⎧⎨-=⎩的解是______.15.已知24280x x y -++-=,则()2019x y -=_____________.16.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13211x y x y +=⎧⎨-=⎩,则x y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17.将方程5x+2y=11变形为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________.三、解答题18.解方程组:23321x yx y+=⎧⎨+=⎩①②19.解方程组(1)1 28 x yx y=+⎧⎨+=⎩(2)11 23 3210 x yx y+⎧-=⎪⎨⎪+=⎩20.解方程(组)(1)311123 x x++-=(2)2321 m nm n-=⎧⎨+=-⎩参考答案1.A 【解析】 【分析】运用加减法求出方程组4112x y x y +=⎧⎪⎨-=-⎪⎩的解即可.【详解】设4112x y x y +=⎧⎪⎨-=-⎪⎩①②,①+②得332x =,解得2x =, 将2x =代入①中得2y =,∴方程组的解为22x y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本题还可以利用代入法求解. 失分的原因: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不熟练. 2.B 【解析】 【分析】利用加减法,先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出x+y ,根据x+y=7,得到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2511252x y k x y k +=+⎧⎨-=-⎩()()(1)×2+(2),得3x+3y=12k-3, ∴x+y=4k -1,∴4k-1=7,解得k=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方程组中的x+y.3.B【解析】【分析】利用整体的思想可得:a+b=x,a﹣b=y,解方程组可得结论.【详解】由题意得:12 a ba b+=-⎧⎨-=-⎩,解得:3212a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时需注意运用整体的思想,令a+b=x,a﹣b=y. 4.C【解析】【分析】方程组中两方程相减可得出结果.【详解】解:2827x yx y+=⎧⎨+=⎩①②,①-②得,-x+y=1,即y-x=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将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相加,可得x+y=k−1,再根据x+y=2019,即可得到k−1=2019,进而求出k的值.【详解】解:34526x y kx y k-=-⎧⎨+=⎩①②,①+②得,5x+5y=5k−5,即:x+y=k−1,∵x+y=2019,∴k−1=2019,∴k=202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整体代入是求值的常用方法.6.A【解析】【分析】先用加减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用代入消元法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解:241 x yx y+=⎧⎨-=-⎩①②①+②得:3x=3解得x=1将x=1代入①可解得:y=2∴原方程组的解为:12 x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先把①两边同时乘以2,使两方程中y的系数相等,再使两式相减便可消去y.【详解】解:2x y53x2y8-=⎧⎨-=⎩①②①×2得,4x-2y=10…③,②-③得,3x-4x=8-10,即3x-4x+10=8.故选:D.【点睛】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当方程两边需要同时乘以一个数或式子时不要漏乘常数项,以免误解.8.C【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对比得到x+2、y−1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详解】方程组23133530a ba b-=⎧⎨+=⎩的解是8.31.2ab=⎧⎨=⎩,对比两个方程组可知,x+2=8.3,y−1=1.2,解得x=6.3,y=2.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6.32.2 xy=⎧⎨=⎩.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两个方程组的系数特点对比求解更加简便.9.D【解析】【分析】运用加减法求出方程组3x 7y 94x 7y 5+=⎧⎨-=⎩的解即可. 【详解】 解: 3x 7y 94x 7y 5+=⎧⎨-=⎩①②, ①+②,得7x=14,解得x=2,将x=2代入②,得8-7y=5,解得y=37. 则原方程组的解是x 23y 7=⎧⎪⎨=⎪⎩.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本题还可以利用代入法求解.10.D【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把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组,求解得到a 、b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435432a b b a +=⎧⎨+=⎩①②, ①+②,得777a b +=;∴1a b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把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1.② 24x y =+【解析】【分析】把方程②变形为x=4+2y ,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消去x ,∴把方程②变形为x=4+2y ,故答案为②;24x y =+.【点睛】此题考查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2.45.【解析】【分析】把x 与y 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把如21x y =⎧⎨=⎩代入方程123ax by bx ay +=⎧⎨+=⎩中,可得: 21223a b b a +=⎧⎨+=⎩①② ①﹣②得:a ﹣b =9,①+②得:a +b =5,则(a +b )(a ﹣b )=45.故答案为:45.【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63x y =⎧⎨=-⎩【解析】【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方程组20346x y x y +=⎧⎨+=⎩①②, ①×3-②得646y y -=-,即3y =-③,将③代入①得,60x -=,∴6x =,∴方程组的解为63x y =⎧⎨=-⎩. 故答案为:63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4.x 5y 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对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x y 82x y 7+=⎧⎨-=⎩①②, ①+②得:3x=15,解得:x=5,把x=5代入①得:y=3,则方程组的解为x 5y 3=⎧⎨=⎩, 故答案为:x 5y 3=⎧⎨=⎩. 【点睛】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5.1-【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x 、y 的值,然后将它们的值代入(x-y )2019中求解即可.【详解】 由题意,得:240280x x y -+-⎧⎨⎩==,解得23x y ⎧⎨⎩==; 则(x-y )2019=(2-3)2019=-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 16.2【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即可得出x y -的算术平方根.【详解】213211x y x y ①②+=⎧⎨-=⎩ ①+②,得3x =代入①,得1y =-∴()314x y -=--=∴其算术平方根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算术平方根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7.5211x y -= 【解析】【分析】要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或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就要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先移项,再将系数化为1即可.【详解】解:移项得, 2y=11-5x ,系数化为1得,5211x y -=. 故答案是:5211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变形,用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解题时可以参照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把一个未知数当做已知数,利用等式的性质解题.18.12x y =-⎧⎨=⎩【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采用加减消元法用②-①即可消去y 求出x ,进而代入求出y 即可.【详解】解:②-①得:22x =-∴1x =-把1x =-代入①得:123y -+=∴2y =∴12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9.(1)32x y =⎧⎨=⎩;(2)312x y =⎧⎪⎨=⎪⎩【解析】【分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128x y x y =+⎧⎨+=⎩①②, 把①式代入②中,得:()218y y ++=,解这个方程得:y=2,把y=2代入①中,得x=3,所以方程组的解为32x y =⎧⎨=⎩; (2)11233210x y x y +⎧-=⎪⎨⎪+=⎩, 原方程组可变为:3283210x y x y -=⎧⎨+=⎩①②, ①+②得:6x=18,解这个方程得:x=3,把x=3代入①中,得:y=1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312xy=⎧⎪⎨=⎪⎩.【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1)x=57;(2)11mn=⎧⎨=-⎩【解析】【分析】(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去分母得:9x+3﹣6=2x+2,移项合并得:7x=5,解得:x=57;(2)2321m nm n-=⎧⎨+=-⎩①②,①×2+②得:5m=5,解得:m=1,把m=1代入②得:n=﹣1,则方程组的解为11 mn=⎧⎨=-⎩.【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答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上)整式加减_教案(18)课时
第2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系数等概念,会指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单项式的有关概念.2.难点:负系数的确定以及准确确定一个单项式的次数.教学过程一、新授6a 2,a 3,2.5x ,vt ,-n .观察上面各式中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上面各式中,数字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字母之间都是乘法运算,•它们都是数字与字母的积,例如:6a 2表示6×a 2,a 3表示1×a 3,2.5x 表示2.5×x ,vt 表示1×v ×t ,-n•表示-1×n .像上面这样,只含有数与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2,a ,13,都是单项式,而1a,1+x 都不是单项.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例如:6a 2的系数是6,a 3的系数是1,-n 的系数是-1,-5ab 的系数是-15. 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数字写成前面,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不写.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例如,2.5x•中字母x 的指数是1,2.5x 是一次单项式;vt 中字母v 与t 的指数和是2,vt 是二次单项式,-a b 2c 中字母a 、b 、c 的指数和是4,-a b 2c 是4次单项式.二、范例学习例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1)每包书有12册,n 包书有_______册.(2)底边长为a ,高为h 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 ,高是h ,它的体积是_______.(4)一台电视机原价a 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售价为_____元.(5)一个长方形的长为0.9,宽是a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三、巩固练习1.下列各式是不是单项式?为什么?(1)x-2y ; (2)-4;(3);(4)55x a b m ; (5)-1. 2.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改正过来.(1)单项式-xy 2的系数是0,次数是2. (2)单项式27a 2的系数是2,次数是9.(3)单项式-23n x y 的系数是-23,次数是n+1. 3.请你写出系数为-,含有x 、y ,次数为4的所有单项式.4.课本第56页练习1、2题.四、课堂小结1.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2.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是单项式吗?x a是单项式吗?为什么? 3.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什么叫单项式的次数?举例说明.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59页至第60页,习题2.1第1、2、8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x 是单项式.( ) 2.6不是单项式.( )3.m 的系数是0,次数也是0.( ) 4.单项式4πxy 的系数是4π,次数是2.( ) 二、填空题.5.x 2yz 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6.-372ab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_. 7.如果单项式-2x 2y n 与单项式a 4b 的次数相同,则n=________.8.写出系数为5,含有x 、y 、z•三个字母且次数为4•的所有单项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三、选择题.9.下列各式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3x ,x+1,-212,-1,0.72,42a x xy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10.单项式-x 2yz 2的系数、次数分别是( ).A .0.2 B .0.4 C .-1,5 D .1,4四、解答题.11.苹果的价格比梨贵35%,如果梨的价格是每千克m 元,那么苹果的价格是多少?如果梨的价格比苹果便宜10%,梨的价格仍是每千克m 元,那么苹果的价格是多少?12.买一级肉5千克和买二级肉6千克用的钱同样多,如果一级肉每千克a 元,那么二级肉每千克多少元?如果用买b 千克一级肉的钱去买二级肉,可以买多少千克?第22课时 2.1.2 多项式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准确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多项式以及有关概念.2.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2.怎样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237ab c 的系数、次数分别是多少? 3.列式表示下列问题:(1)一个数比数x 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2)买一个篮球需要x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 (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 (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________元.(3)如图1,三角尺的面积为________.(4)如图2是一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 (2)上面列出的式子2x-3,3x+5y+2z,12ab-πr2,x2+2x+18,它们是单项式吗?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与单项式有什么关系?2x-3可看作2x与-3的和:3x+5y+2z可以看作单项式3x、5y与2z的和;同样12ab-πr2看作12ab与-πr2的和,x2+2x+18可以x2、2x、18的和.二、新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_________; 2.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_________;3.在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__;4.在多项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5.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有什么区别?6(1)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概念不同,但又有联系,•首先求出此多项式各项(单项式)的次数,次数最高的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2)一个多项式的最高次项可以不唯一,次高项也可以不唯一,•如,•多项式3x2y-12xy2+x2-xy-5中,最高次项为3x2y和-12x y2,二次项也有2项,x2和-xy,•这个多项式为二次五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例如:100t,6a3,vt,-n,2x-3,3x+5y+2z等都是整式.三、范例学习例1.用多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项和次数.(1)温度由t℃下降5℃后是_______℃.(2)甲数x的13与乙数y的12的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3)如课本图2.1-3,圆环的面积为________.(4)如课本图2.1-4,钢管的体积是________.例2.一条河流的水流速度为2.5千米/时,如果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那么船在这条河流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分别怎样表示?如果甲、•乙两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是20千米/时和35千米/时,•则它们在这条河流中的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各是多少?四、巩固练习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3x,2x-1,13m+,-ab,-5,2x-1,3m-4n+m2n.2.判别正误:(1)多项式-x2y+2x2-y的次数2.()(2)多项式-12-a+3a2的一次项系数是1.()(3)-x-y-z是三次三项式.()3.课本第59页练习. 4.课本第61页第10题.五、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多项式?多项式是整式吗?整式是多项式吗?2.什么叫多项式的项?什么叫做常数项?举例说明?3.什么叫做多项式的次数?六、作业布置 1.课本第60页,习题2.1第2、3、4、5、6、7题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式子-35ab ,229,32x y x +,-a 2bc ,1,x 3-2x+3,3a ,1x+1中,单项式的是______,多项式的是_______. 2.多项式-23x y +2x-3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 3.2x 2-3x y 2+x-1的各项分别为________.二、选择题.4.一个五次多项式,它任何一项的次数( ).A .都小于5B .都等于5C .都不小于5D .都不大于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2+x 3是五次多项式B .3a b +不是多项式C .x 2-2是二次二项式 D .xy 2-1是二次二项式 三、列式表示.6.n 为整数,不能被3整除的整数表示为________.7.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则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________.8.某班有学生a 人,若每4人分成一组,有一组少2人,则所分组数是________.9.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为________.10.用火柴棒按图4的方式搭塔式三角形.(1)观察填表:(2)照这样下去,搭起的大三角形一条边用了n 根火柴棒,这样的小三角形有多少个? 第23课时:整式(3)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概念,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
云阳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经典练习(提高培优)
一、解答题1.计算:()2213113244812⎛⎫-+--⨯-- ⎪⎝⎭. 解析:13【分析】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再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详解】解:原式()19692=-+---()85=--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5721()()129336--÷- (2)22115()(3)(12)23-+÷-⨯---⨯ 解析:(1)37;(2)50.【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572()(36)152824371293--⨯-=-++=. (2)原式=15(3)(3)(14)2145650-+⨯-⨯---⨯=-++=.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计算(1)18()5(0.25)4+----(2)2﹣412()(63)7921-+⨯- (3)1373015-⨯ (4)22220103213()2(1)43⎡⎤--⨯-⨯--÷-⎢⎥⎣⎦. 解析:(1)3;(2)37;(3)﹣236;(4)72【分析】(1)本式为简单的有理数加减运算,从左到右先将分数进行计算,再从左到右计算即可. (2)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利用乘法分配律直接去括号,再进行运算. (3)将﹣71315分解为﹣7﹣1315,再利用乘方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4)分别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18()5(0.25)4+---- =118544--+ =3;(2)2﹣412()(63)7921-+⨯- =4122(63)(63)(63)7921⎡⎤-⨯--⨯-+⨯-⎢⎥⎣⎦ =2﹣(﹣36+7﹣6),=2﹣(﹣35)=37;(3)1373015-⨯ =﹣7×30+(﹣1315)×30 =﹣210﹣26=﹣236; (4)22220103213()2(1)43⎡⎤--⨯-⨯--÷-⎢⎥⎣⎦=341(92)149--⨯-⨯-÷ =912-+=72.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和以后学习的开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4.计算①()115112236⎛⎫--+--- ⎪⎝⎭ ②()32112114132⎛⎫⎛⎫-÷-⨯--- ⎪ ⎪⎝⎭⎝⎭③524312(4)()12(152)2-÷-⨯-⨯-+④()()213132123242834⎛⎫⎛⎫-÷--+-⨯- ⎪ ⎪⎝⎭⎝⎭ ⑤222019111()22(1)2⎡⎤---÷--⨯-÷-⎢⎥⎣⎦ 解析:①-2;②458-;③-10;④-9;⑤-13. 【分析】 ①先去括号和绝对值,在进行加减运算即可.②先运算乘方,去括号,再将除法改为乘法,最后进行混合运算即可.③先运算乘方,再去括号,最后进行混合运算即可.④先运算乘方,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再将除法改为乘法,最后进行混合运算即可. ⑤先运算乘方,再将除法改为乘法,再去括号,去绝对值,最后进行混合运算即可.【详解】①原式14171236=+-- 386176666=+-- 2=-. ②原式3274()(3)()48=-⨯-⨯--- 2798=-+ 458=-. ③原式3132(4)12(1516)4=-÷-⨯-⨯-+ 181214=⨯-⨯ 10=-.④原式()()()()1171542242424834=⨯--⨯--⨯-+⨯- 8335690=-++-9=-.⑤原式11(12)2(1)4=---÷-⨯÷- 1(142)2=-+-⨯-⨯1(6)2=-+-⨯112=--1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计算:(1)412115(2)5⎡⎤⎛⎫----⨯-÷- ⎪⎢⎥⎝⎭⎣⎦(2)1111243812⎛⎫÷-+- ⎪⎝⎭(要求简便方法计算) 解析:(1)-21;(2)17-【分析】 (1)先进行幂的运算,再算括号里面的,去括号应注意括号前的负号,再算加减. (2)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24可得1111243812⎡⎤⎛⎫÷⨯-+- ⎪⎢⎥⎝⎭⎣⎦再算括号里的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原式=﹣16﹣[-11+1]÷(-2)=﹣16-5=-21;(2)原式=1111243812⎡⎤⎛⎫÷⨯-+- ⎪⎢⎥⎝⎭⎣⎦ =[]1832÷-+-1(7)=÷- =17-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计算:(1)231+-+;(2)()3202111024⎡⎤-⨯+-÷⎣⎦.解析:(1)6;(2)12-【分析】 (1)先化简绝对值,再算加法即可求解;(2)先算乘方,再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乘除即可.【详解】(1)原式=2+3+1=6;(2)原式=1(108)4-⨯-÷=124-⨯÷=1124-⨯⨯=12-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计算:(1)32(1)(2)(34)5⎡⎤--+---⨯⎣⎦(2)121123436⎛⎫⎛⎫-+-÷- ⎪ ⎪⎝⎭⎝⎭解析:(1)10;(2)3【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详解】解:(1)32(1)(2)(34)5⎡⎤--+---⨯⎣⎦ 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 18249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1243 3.55-+-(2)131(48)64⎛⎫-+⨯- ⎪⎝⎭(3)22350(5)1--÷--解析:(1)-24.3;(2)-76;(3)-12【分析】(1)先将减法化为加法,再计算加法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3)先计算乘方,再计算除法,最后计算减法.【详解】解:(1)原式=24 3.2( 3.5)-++-=-24.3;(2)原式=131(48)(48)(48)64⨯--⨯-+⨯- =488(36)-++-=-76;(3)原式=950251--÷-=921---=9(2)(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记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321032(2)(3)5-÷---⨯解析:﹣31.【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321032(2)(3)5-÷---⨯=10-32÷(﹣8)-9×5=10-(﹣4)-45=10+4-45=14-45=﹣31.【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10.计算:(1)()110822⎫⎛---÷-⨯-⎪⎝⎭ (2)()2313232154⎫⎛-⨯--⨯-÷- ⎪⎝⎭解析:(1)12- ;(2)0【分析】(1)先去绝对值,同时把除变乘,再计算乘法,最后加减即可(2)先计算乘方和括号内的,把除变乘,再计算乘法,最后加减法即可【详解】(1)()110822⎫⎛---÷-⨯-⎪⎝⎭ =1110822⎛⎫⎛⎫--⨯-⨯- ⎪ ⎪⎝⎭⎝⎭ =102--=-12(2)()2313232154⎫⎛-⨯--⨯-÷- ⎪⎝⎭=()()2386154-⨯---⨯-=243660--+=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11.计算:(1)()213433⎛⎫---+-+ ⎪⎝⎭; (2)()()202011232---+-+. 解析:(1)-6;(2)132- 【分析】(1)先化为省略括号的形式,将整数及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2)先计算乘方,同时计算绝对值及去括号,再计算加减法.【详解】(1)解:原式=213433-+-+ ()213433⎛⎫=--++ ⎪⎝⎭71=-+6=-;(2)解:原式=11232--+=142-=132-.【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及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以1厘米为1个单位长度用直尺画数轴时,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A 和点B 刚好对着直尺上的刻度2和刻度8.(1)写出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2)写出在点B 左侧,并与点B 距离为9.5厘米的直尺左端点C 表示的数;(3)若直尺长度为a 厘米,移动直尺,使得直尺的长边CD 的中点与数轴上的点A 重合,求此时左端点C 表示的数.解析:(1)点A 表示的数是-3,点B 表示的数是3;(2)点C 表示的数是-6.5;(3)3-0.5a【分析】(1)根据AB=8-2=6,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到结果;(2)利用点B 表示的数3减去9.5即可得到答案;(3)利用中点表示的数向左移动0.5a 个单位计算即可.【详解】(1)∵AB=8-2=6,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点A 表示的数是-3,点B 表示的数是3;(2)点C 表示的数是:3-9.5=-6.5;(3)∵直尺长度为a 厘米,直尺中点表示的数是-3,∴直尺此时左端点C 表示的数-3-0.5a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数轴表示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点移动的规律,熟记数轴上点移动的规律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计算(1)1140336177⎛⎫⎛⎫-+-+-- ⎪ ⎪⎝⎭⎝⎭(2)()()341110.5123⎡⎤---⨯⨯--⎣⎦解析:(1)-6;(2)52-【分析】(1)根据加法运算律计算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详解】(1)1140336177⎛⎫⎛⎫-+-+-- ⎪ ⎪⎝⎭⎝⎭, ()1140363177⎛⎫=-++-+ ⎪⎝⎭, 42=--,=-6;(2)()()341110.5123⎡⎤---⨯⨯--⎣⎦, 111923=--⨯⨯, 312=--, 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准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解题的关键.14.计算:(1)22123()0.8(5)35⎡⎤-⨯--÷-⎢⎥⎣⎦(2)5233(2)4()(12)1234⨯-+-+--⨯- 解析:(1)13;(2)10. 【分析】(1)依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依次运算即可;(2)分别计算乘法、绝对值和后面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将结果相加、减.【详解】解:(1)原式=12790.8()95⎡⎤-⨯-÷-⎢⎥⎣⎦ =95()()527-⨯-=13; (2)原式=52364[(12)(12)(12)]1234-++⨯--⨯--⨯- =64(589)-++-++ =6412-++=1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注意运算律的运用.15.把4-,4.5,0,12-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再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解析:数轴表示见解析,140 4.52-<-<<.【分析】先根据数轴的定义将这四个数表示出来即可,再根据数轴上的表示的数,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用“<”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得.【详解】将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如下所示:则140 4.5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6.体育课上全班男生进行了百米测试,达标成绩为14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4秒,“-”表示成绩小于14秒.-1.2+0.70-1-0.3+0.20.3+0.5解析:9秒.【分析】根据平均成绩的计算方法,先列式计算表格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数,再加上标准成绩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20.7010.30.20.30.50.18-++--+++=-(秒)140.113.9-=(秒).答:这个小组8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3.9秒.【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目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列式计算的关键.17.计算(1)(-1)2019+0.25×(-2)3+4÷23 (2)21233()12323-÷+-⨯+ 解析:(1)3;(2)-2【分析】(1)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1+0.25×(-8)+6=-1-2+6=3;(2)原式=12931212323-÷+⨯-⨯+ =-3+6-8+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18.阅读下面材料:在数轴上6与1-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6(1)7--=;在数轴上2-与3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235--=;在数轴上8-与4-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8)(4)4---=;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b a =-=-. 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_______;数轴上表示数_______和_______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2x +;(2)七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对式子23x x ++-进行探究: ①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当表示数x 的点在2-与3之间移动时,32x x -++的值总是一个固定的值为:_______.②请你在草稿纸上画出数轴,要使327x x -++=,数轴上表示点的数x =_______.解析:(1)3;|x−3|;x ,-2;(2)5;−3或4.【分析】(1)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点间的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进行计算即可;(2)①先化简绝对值,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②分为x >3和x <−2两种情况讨论.【详解】解:(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5)|=3;数轴上表示数x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x−3|;数轴上表示数x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 +2|;故答案为:3,|x−3|,x ,-2;(2)①当x 在-2和3之间移动时,|x +2|+|x−3|=x +2+3−x=5;②当x >3时,x−3+x +2=7,解得:x=4,当x <−2时,3−x−x−2=7.解得x=−3,∴x=−3或x=4.故答案为:5;−3或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定义和化简,根据题意找出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9.定义: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下3次方”,一般地,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下n 次方”.理解:(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32=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21a =(0)a ≠;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下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下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应用:(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例如:241111222222()2222=÷÷÷=⨯⨯⨯=(幂的形式) 试一试:将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65=_______;91()2-=________;(4)计算:3341()(2)2(8)24-÷--+-⨯-.解析:(1)12;(2)①②④;(3)41()5,7(2)-;(4)26-. 【分析】(1)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计算判断即可;(3)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表示出56,91()2-=7(2)-,进而得出答案; (4)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3=2÷2÷2=2×12×12=12, 故答案为:12; (2)当a≠0时,a 2=a÷a =1,因此①正确;对于任何正整数n ,1n =1÷1÷1÷…÷1=1,因此②正确;因为34=3÷3÷3÷3=19,而43=4÷4÷4=14,因此③不正确; 根据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可得,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3)56=5÷5÷5÷5÷5÷5=5×15×15×15×15×15=(15)4, 同理可得,91()2-==(−2)7, 故答案为:(15)4,(−2)7; (4)3341()(2)2(8)24-÷--+-⨯- =16×(-18)-8+(-8)×2 =-2-8-16=−26.【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是正确计算的前提. 20.计算:(1)157(36)2612⎛⎫--⨯- ⎪⎝⎭ (2)2138(2)3⎛⎫⨯-+÷- ⎪⎝⎭解析:(1)33;(2)1.【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原式=157(36)(36)(36)2612⨯--⨯--⨯-= -18+30+21=33;(2)原式= -1+2=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21.将n个互不相同的整数置于一排,构成一个数组.在这n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可以得到一个算式.若运算结果可以为0,我们就将这个数组称为“运算平衡”数组.(1)数组1,2,3,4是否是“运算平衡”数组?若是,请在以下数组中填上相应的符号,并完成运算;1 2 3 4 =(2)若数组1,4,6,m是“运算平衡”数组,则m的值可以是多少?(3)若某“运算平衡”数组中共含有n个整数,则这n个整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规律?解析:(1)是,+1-2-3+4=0;(2)m=±1,±3,±9,±11;(3)这n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分析】(1)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可以得到n个数的规律.【详解】解:(1)数组1,2,3,4是“运算平衡”数组,+1-2-3+4=0;(2)要使数组1,4,6,m是“运算平衡”数组,有以下情况: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共16中情况,经计算得m=±1,±3,±9,±11;(3)这n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n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理解“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2.计算(1)(-5)+(-7);(2)(-1)100×5+(-2)4÷4解析:(1)-12;(2)9【分析】(1)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据此计算即可;(2)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5)+(-7)=-(5+7)=-12.(2)(-1)100×5+(-2)4÷4=5+16÷4=5+4=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计算(1)2125824(3)3 -+-+÷-⨯(2)71113 ()24 61224-+-⨯解析:(1)113-;(2)-19【分析】(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2125824(3)3 -+-+÷-⨯=11 4324()33 -++⨯-⨯=8 433 -+-=11 3 -(2)71113 ()24 61224-+-⨯=71113242424 61224-⨯+⨯-⨯=-28+22-13 =-19【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4.计算:(1)45(30)(13)+---;(2)32128(2)4-÷-⨯-. 解析:(1)28;(2)-2【分析】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1)45(30)(13)+---=4530+13-=15+13=28(2)32128(2)4-÷-⨯- =18844-÷-⨯ =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5.计算:(1)31113+(0.25)(4)3444---+-- (2)31(2)93--÷ (3)1125100466()46311-⨯-⨯-⨯ 解析:(1)21;(2)-35;(3)-392【分析】(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以此计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可以使用加减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得计算简便;(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31113+(0.25)(4)3444---+--=311113+434444-+ =3111(13+4)(3)4444+- =183+=21(2)31(2)93--÷ =893--⨯=827--=35- (3)1125100466()46311-⨯-⨯-⨯ =11101004664633⎛⎫⎛⎫--⨯-⨯- ⎪ ⎪⎝⎭⎝⎭=11101004466664633+-⨯-⨯-⨯⨯ =40011120+---=392-【点睛】 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6.计算:(1)-8+14-9+20(2)-72-5×(-2) 3+10÷(1-2) 10解析:(1)17;(2)1.【分析】(1)原式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1)814920--++()()=891420--++=17-+34=17(2)2310752+()(1012)--⨯-÷-()1=4958+10--⨯-÷=49+40+10-=1【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7.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14×(﹣12)﹣13×(﹣12)﹣1×(﹣12)=(﹣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28.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 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数轴上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则B,C两点间的距离为;(3)在(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了t秒,①此时A表示的数为;此时B表示的数为;此时C表示的数为;②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解析:(1)-1;1;5;(2)4;(3)①-1-t;1+2t;5+5t;②BC-AB的值为2,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分析】(1)先根据b是最小的正整数,求出b,再根据c2+|a+b|=0,即可求出a、c;(2)由(1)得B 和C 的值,通过数轴可得出B 、C 的距离;(3)①在(2)的条件下,通过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可表示出A 、B 、C ;②先求出BC =3t +4,AB =3t +2,从而得出BC -AB =2.【详解】解:(1)∵b 是最小的正整数,∴b =1.∵(c -5)2+|a +b |=0,∴a =-1,c =5;故答案为:-1;1;5;(2)由(1)知,b =1,c =5,b 、c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B 、C ,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4;(3)①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运动了t 秒,此时A 表示的数为-1-t ; 点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运动了t 秒,此时B 表示的数为1+2t ;点C 以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了t 秒,此时C 表示的数为5+5t .②BC -AB 的值不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其值是2,理由如下:∵点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BC =5+5t –(1+2t )=3t +4,AB =1+2t –(-1-t )=3t +2,∴BC -AB =(3t +4)-(3t +2)=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通过数轴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9.计算:(1)4222(37)2(1)-+--⨯-; (2)157(36)2912⎛⎫-+⨯- ⎪⎝⎭. 解析:(1)-2;(2)-19【分析】(1)先括号里,再计算乘方、乘法,最后相加减即可;(2)利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计算.【详解】(1)4222(37)2(1)-+--⨯-=16162-+-=-2;(2)157(36)2912⎛⎫-+⨯- ⎪⎝⎭=157(36)(36)(36)2912⨯--⨯-+⨯- =-18+20-21=-19【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30.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c ,d ,且()()22141268+++=----a b c d .(1)求a ,b ,c ,d 的值; (2)点A ,C 沿数轴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103秒后两点相遇,点A 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求点C 的运动速度;(3)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与此同时,D 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开始运动,在t 秒时有2BD AC =,求t 的值;(4)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当点A 运动到点C 起始位置时,迅速以原来速度的2倍返回;到达出发点后,保持改后的速度又折返向点C 起始位置方向运动;当点C 运动到点A 起始位置时马上停止运动.当点C 停止运动时,点A 也停止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 ,C 两点相遇,求点A ,C 相遇时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请直接写出答案).解析:(1)14a =-,12b =-,6c =,8d =;(2)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4t =或20;(4)23-,223-,10-. 【分析】(1)根据平方数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计算即可;(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即可得解; (3)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AC ,BD ,在进行分类讨论计算即可;(4)根据点A ,C 相遇的时间不同进行分类讨论并计算即可;【详解】 (1)∵()()22141268+++=----a b c d ,∴()()221412+6+80+++--=a b c d , ∴14a =-,12b =-,6c =,8d =;(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 解得:2x =,∴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t 秒时,点A 数为144t -+,点B 数为-12,点C 数为62t +,点D 数为8t +,∴()62144202AC t t t =+--+=-,()81220BD t t =+--=+,∵2BD AC =, ∴①2020t -≥时,()2022202t t +=-,解得:4t =; ②20-2t <0时,即t >10,()202220t t +=-,解得:20t =; ∴4t =或20.(4)C 点运动到A 点所需时间为()614102s --=,所以A ,C 相遇时间10t ≤,由(2)得103t =时,A ,C 相遇点为102144-33-+⨯=,A 到C 再从C 返回到A ,用时()()()6146147.548s ----+=; ①第一次从点C 出发时,若与C 相遇,根据题意得()852t t ⨯-=,203t =<10,此时相遇数为20226233-⨯=-;②第二次与C 点相遇,得()()87.52614t t ⨯-+=--,解得8t =<10,此时相遇点为68210-⨯=-; ∴A ,C 相遇时对应的数为:23-,223-,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动点问题,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数学初一上册第十八章教学方案
数学初一上册第十八章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
2. 理解并能运用整数的乘除法运算。
3.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整数运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1. 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2. 整数乘除法运算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整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整数运算的能力提升。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初一上册》第十八章相关课文和习题。
2. 教学参考书籍和教具,如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等。
3. 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示意图,复习前几章的知识点。
2. 引入整数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正负现象进行联系。
二、整数加法与减法的复习与拓展(15分钟)1. 复习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
2. 利用实例进行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两个相反数相加的结果是什么?”三、整数乘法的引入与学习(20分钟)1. 引入整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负数相乘的规则。
3. 进行多组例题,让学生熟悉整数乘法运算的步骤。
4.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为什么?”四、整数除法的引入与学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整数除法的规则和特点。
2. 利用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之间的除法关系。
3. 引导学生运用整除法的步骤,解决相关习题。
五、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1. 呈现具体实际问题,如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利用整数运算方法解答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要点。
2. 强调掌握整数各类运算的规则和方法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和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拓展思考。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介绍)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整体说明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
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
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单元教学建议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
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
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1_7_1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新版北京课改
1.7.1有理数的乘法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一、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二、明白得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3、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范围:自学讲义P36-P38,完成练习.二、预习要点一、有理数乘法法那么:同号两数相乘_______,异号两数相乘_______,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_.二、计算:(1)2×(-3)=______.(2)(-2)×(-3)=_____.三、预习检测一、计算4×(-2)的结果是( )A.6 B.-6 C.8 D.-8二、如以下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两数( )A.和为正数B.和为负数C.和为0D.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探讨案一、合作探讨探讨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探讨要点二、例题:一、计算:.0)52)(5();43()512)(4();58()3.2)(3();43()617)(2();8()3)(1(⨯-+⨯+-⨯-+⨯-+⨯-解:练一练:计算: (1)(-3)×9; (2)8×(-1); (3) ).4()21(-⨯- 解:二、随堂检测一、填空题:(1)(-25)×(-4)=______.(2)(-8)× 2.5 =______.(3) 0×(-2021) =______.二、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乘积( )A .必然为正数 B. 必然为负数C .必然大于0 D. 不确信3、计算: .0)119)(4();65()2.1)(3();52()415)(2();6()4)(1(⨯--⨯--⨯-+⨯- 解:参考答案预习检测一、D二、C随堂检测一、(1)100 (2)-20 (3)0二、D.00)119)(4(;1)651012()65()2.1)(3(.23)52415()52()415)(2(;24)64()6()4)(1(3=⨯-+=⨯+=-⨯-+=⨯+=-⨯--=⨯-=+⨯-、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罗文平课题有理数小结与复习
批改人姓名授课时间
课时目标 1. 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建立知识结构图
2.培养学生反思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建立知识结构图
重点难点难点:使学生的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建立知识结构图。
二、自学:
1.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出实例说明正数和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个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向东5米与向西5米,零上2℃与零下2℃,收入100元与支出100元,低于海平面150米与高出海平面800•米……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量,负数表示和它相反意义的量,这样既简单又明白.•例如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低于海平面155m.
2.数的范围从正整数、零和正分数扩充到有理数后,增加了哪些数?减法中哪些原来不能进行的运算可以进行了?
增加了负整数、负分数,解决了原来“小数不能减去大数”的问题,现在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3.怎样用数轴表示有理数?数轴与普通直线有什么不同?•怎样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这一点,以后我们将要学习.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是规定了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也称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数轴上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4.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数轴,在数轴上较左边的点比较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小;二是用绝对值,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什么关系?乘法与除法呢?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转化的桥梁是相反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同样,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转化的桥梁是倒数,除以一个数(不为0),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都可以转化为加法与乘法.
6.有理数满足哪些运算律?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a+(b+c)(a•b)•c=a(bc)
分配律:(a+b)•c=ac+bc
其中a、b、c表示任意有理数.
三、学生展示
1、填空题.
1).产品成本提高-11%,实际表示_________.
2).大于-3且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_.
3).若│x-2│+y2=0,则x=________,y=________.
4).比较大小:(1)-0.1______-0.01;(2)0______-│-0.2│.
2、选择题.
5)已知-3的相反数是x,-4的绝对值是y,那么x+y的相反数是().
A.3 B.4 C.7 D.-7
6).已知a为有理数,下列式子一定正确的是().
A.│a│=a B.│a│=-a C.│a│≥a D.│a│≤a
7).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32和23 B.-22和(-2)2
C.-33和(-3)3 D.(-3×2)2和-3×22
8).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一定不可能是().
A.1个B.3个C.4个D.5个
3、解答题.
9).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连接起来.
2 ,0,-3.5,-1 ,(-3)2,-│-2│.
10).计算.
(1)(-81)÷(-)× ÷(-16);(2)-22-(-3)2-32-(-2)3;
11.已知│a│=8,│b│=5,且a>b,求a+b的值.
四.中考链接:
1.某大楼地上共有12层,地下共有4层,每层高2.8米,•请用正负数表示这栋楼每层的楼层号,某人乘电梯从地下3层升至地上7层,电梯一共上升了多少米?
2.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4,求2a2003-(cd)+2b-3m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