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系统的接口技术和总线技术
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通用测试系统设计
航天器综合电子系统通用测试系统设计李姗;骆培;安军社【摘要】This paper proposes a scalable, reconfigurable, general test system design oriented the spacecraft electronic system. The design employs open flexible test system design method. Common test interfaces are integrated into classified modules with FPGA as control core, which ensures the reconfigurability of hardware. Software utilizes modularized pattern.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acts with the operating system through transfer layer which ensures reusability of software. All modules can be combined into three local testing machine models using the PC/104 PLUS and Ethernet.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s employed to combine all the local testing machine models into a distributed testing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atible, universal, and secure. Vacuum tank test and multi-device joint test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competent for all kinds of electronic system testing in different scenarios.%提出了一种接口丰富、可重构扩展的模块化通用测试系统方案。
chap6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I、O接口和总线
第六章I/O接口和总线本章介绍1.I/O接口I/O接口的功能简单的输入输出接口芯片I/O端口及其寻址方式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PC机的I/O地址分配2.总线IBM PC总线AT总线或ISA总线6-1、I/O接口一.I/O接口的功能1.采用I/O接口的必要性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带来一些问题:速度不匹配信号电平不匹配信号格式不匹配时序不匹配因此I/O设备不能直接与CPU的系统总线相连,必须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专门的接口电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可编程输入输出接口芯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通用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可用它们来方便地构成接口电路。
后面几章将介绍常见的可编程I/O接口芯片的原理、编程方法及与CPU的连接方法。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和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AA/D和D/A转换芯片。
本章介绍最常用的简单I/O接口芯片,主要有缓冲器(Buffer)和锁存器(Latch)。
二、简单的输入输出接口芯片1.缓冲器74LS244和74LS245连接在总线上的缓冲器都具有三态输出能力。
在CPU或I/O接口电路需要输入输出数据时,在它的使能控制端EN(或G)作用一个低电平脉冲,使它的内部的各缓冲单元接通,即处在输出0或1的透明状态。
数据被送上总线。
当使能脉冲撤除后,它处于高阻态。
这时,各缓冲单元像一个断开的开关,等于将它所连接的电路从总线脱开。
74LS244和74LS245就是最常用的数据缓冲器。
除缓冲作用外,它们还能提高总线的驱动能力。
8个三态缓冲单元,分成两组,分别由门控信号为低电平时,数据传送;高电平时,输出高阻态。
单向缓冲器,只能从端。
OE 2.锁存器74LS3731. I/O端口1.数据端口(Data Port)用来存放CPU与外设之间交换的数据,长度一般为1-2个字节,主要起缓冲作用。
2.状态端口(Status Port)用来指示外设的当前状态。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了解和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微机系统的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搭建2. 微机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应用实验3. 微机总线技术应用实验4. 微机存储器技术应用实验5. 微型计算机中断和DMA技术应用实验三、实验原理1. 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搭建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本实验通过选择适当的芯片、电路连接和控制程序设计,实现一个基本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2. 微机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应用实验输入输出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习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应用。
3. 微机总线技术应用实验总线是微型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信路径。
通过实验学习总线的分类、结构和时序要求,掌握总线的实际应用。
4. 微机存储器技术应用实验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中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重要设备。
通过实验学习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存储器的选择和使用。
5. 微型计算机中断和DMA技术应用实验中断和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是微型计算机连接外部设备的重要技术。
通过实验学习中断和DMA的工作原理,掌握中断和DMA的应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搭建微型计算机系统;2. 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并编写控制程序;3. 进行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应用实验,如串行通信、并行通信等;4. 进行总线技术应用实验,如总线传输数据测试等;5. 进行存储器技术应用实验,如读写存储器数据等;6. 进行中断和DMA技术应用实验,如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等;7. 完成相关实验报告并进行总结。
五、实验设备和材料1. 微型计算机实验箱、电源适配器;2. 8051单片机、存储器芯片、输入输出芯片,如74HC164等;3. LED数码管、LCD液晶显示器、键盘、计算器等输入输出设备;4. 可编程芯片编程器、逻辑分析仪等实验设备。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号:B002D150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Modern Measurement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总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8)学分:2.0考核形式:考试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方式:必修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现代测试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测试技术,了解现代测试技术过程中GPIB、VXI等程控仪器的数字接口,以及PXI等自动检测相关技术,培养学生开发、应用现代测试系统的能力。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讨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以电子测量、检测技术、智能仪器设计等课程为基础。
讲授过程中需结合控制接口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智能仪器、网络测试技术等内容,综合地进行分析,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应用智能仪器进行信号检测及分析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现代测试技术概述教学重点: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程控设备互联协议。
教学要点及要求:了解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和意义。
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
了解程控设备互联协议。
掌握现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分类。
了解网络化测试系统技术。
了解自动测试软件平台技术。
第二部分总线接口技术教学重点:GPIB总线结构及接口设计。
VXI总线组成及通信协议。
PXI总线规范及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VXI总线通信协议。
教学要点及要求:了解GPIB数字接口的发展及基本特性。
掌握GPIB器件模型,掌握数字总线结构,理解接口功能及其赋予器件的能力。
理解GPIB专用LSI接口芯片实现接口功能。
了解VXI模块与主机箱,掌握VXI总线信号,掌握VXI器件。
掌握VXI系统的通信协议。
理解VXI高速数据总线(FDC),理解VXI模块接口设计技术。
掌握PXI总线的特点和总线规范。
测试总线发展概述
测试总线发展概述——荆鹏飞(SX1401119)摘要:测试总线技术是支撑自动化测试系统发展的核心技术。
从20 世纪70 年代第一代测试总线GPIB 诞生以来, 已陆续产生了VXI、PXI 和LXI 等多种测试总线标准。
关键词:测试总线;自动化测试系统;GPIB;VXI;PXI;LXI1. 引言自动化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 ATS)是指[1-2]: 测试仪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 向被测对象按照一定的时序和顺序提供激励, 同时对被测对象在该激励下的响应进行测量的系统。
测试总线则是指ATS 中, 测试仪器之间, 以及测试仪器与 PC 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通道。
一直以来, 测试总线技术都是支撑 ATS 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 对构建新一代 ATS 具有指导性作用[3]。
2. 测试总线技术的发展历程测试总线技术从20 世纪70 年代首个测试总线标准出现以来, 已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其间先后出现了GPIB、VXI、PXI 和LXI等大量测试总线标准。
这也推动了满足通用ATS 需求的商业化虚拟仪器模块体系结构沿着GPIB、VXI、PXI、LXI 的方向不断发展。
2.1 GBIP测试总线1965 年, 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设计了惠普接口总线(HP interface bus, HP-IB), 通过它来连接和控制惠普制造的可编程仪器。
到20 世纪70 年代初,这种总线更名为通用接口总线(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 GPIB), 并被IEEE 接收作为IEEE 488 标准进行发布,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面向仪器和测试的开放性总线标准。
在传统测试仪器中加入支持IEEE488 协议的标准物理接口后, 就可以通过GPIB 电缆,将插入有支持IEEE488 协议接口转换控制器的计算机和传统仪器进行互联, 从而实现计算机对传统测试仪器的控制, 每一个接口转换控制器, 最多可以控制14 台仪器[4]。
06_IO接口与总线技术
1. DMA控制器(DMAC)的基本功能
DMAC是控制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直接高速地传
送数据的硬件电路,它应能取代CPU,用硬件完成
各项功能。具体地是应具有如下功能:
(1)能接收外设的请求,向CPU发出DMA请求信号。 (2)当CPU发出DMA响应信号之后,接管对总线的 控制,进入DMA方式。
(3)能寻址存储器,即能输出地址信息和修改地址。
6.1.1 I/O接口的典型结构
I/O接口电路
数据总线DB CPU 地址总线AB 控制总线CB 数据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 数据 外设 状态 控制
6.1.2 I/O接口功能
• 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和锁存
•
•
实现信号形式和数据类型的转换
缓解外设与CPU工作速度的差异
•
实现I/O端口的寻址
6.1 I/O接口
一般情况下,存储器可以与总线直接相连,而外 设需要通过接口与CPU总线相连,原因: 存储器 功能单一;传输方式单一; 操作方式单一 制造工艺与CPU相似,速度与CPU匹配 外设 种类繁多; 信号种类不一;信号带宽不同;工作速度不同 同一时刻CPU通常只和一个外设交换信息
查询传送方式
状态
CPU
接
口
数据
外
设
控制
图7-3查询工作方式示意图
查询传送的两个环节
⑴查询环节 • 寻址状态口 • 读取状态寄存器的标志位 • 若不就绪就继续查询,直至就绪
输入状态
N
就绪?
Y
⑵传送环节 数据交换 • 寻址数据口 • 是输入,通过输入指令从数据端口读入数据 • 是输出,通过输出指令向数据端口输出数据
FRESH TRDY IRDY STOP DEVSEL
仪表总线技术及应用第4章-GPIB总线技术.
控
C
使器件能够向其他器件发送地址、通令和指令,控制系统的运 行,并具有进行并行点名能力
服务请求
SR 使器件能够向控者异步地提出服务请求
并行查询
PP
使器件不必被寻址为“讲者”,就能对“控者”的并行查询时 序做出响应
远地/本地
RL
使器件能在两个输入消息源—本地(由面板控制来的消息)和 远地(由接口来的消息)之间选择
4.1概述
通用接口总线(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 GPIB),主要用于连接和控制多个可编程仪器,组建自动 测试系统。
★国际通用的仪器接口标准最初由美国HP公司研制,称为
HP-IB标准。 1975年IEEE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其规范化为 IEEE-488标准予以推荐。1977年IEC又通过国际合作命名为 IEC-625国际标准。此后,这同一标准便在文献资料中使用了 HP-IB,IEEE-488,GPIB,IEC-IB等多种称谓,但日渐普 遍使用的名称是GPIB。
➢控者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控制者,例如对其他设备进行寻址或允许 “讲者”使用总线等。控者通常由计算机担任,GP-IB系统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控者同时起作用。
控者、讲者、听者被称为系统功能的三要素,对于系统中的某一台装置可以具有 三要素中的一个、两个或全部。GP-IB系统中的计算机一般同时兼有讲者、听者 与控者的功能。
图4.4两种总线连接器 16
November 1, 2023
GPIB总线使用24线组合插头座,其各引脚定义见下表。
17
4.3 基本接口功能
November 1, 2023
4.3.1 十大接口功能
接口功能的任务:完成系统中各仪器设备之间的通讯,确 保系统正常工作。
3u pxi 标准
3u pxi 标准3u pxi(3U PXI)是一种标准化的模块化测试和测量平台,它基于PCI总线技术,并具备相同外部尺寸的模块化卡槽。
3U PXI 可以适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通信、电力等众多行业的测试和测量需求。
本文将介绍3U PXI的相关参考内容,包括3U PXI的架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1. 架构3U PXI的架构主要包括模块化卡槽、总线接口以及PXi系统控制器。
模块化卡槽用于插入各种不同的功能模块,如测试仪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等。
总线接口通过标准PCI总线技术实现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控制。
PXI系统控制器则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3U PXI平台的工作。
2. 工作原理当3U PXI系统启动时,PXI系统控制器会对插入的模块进行识别和初始化,并为每个模块分配资源。
系统控制器还负责为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提供时序和同步机制。
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系统控制器通过这个地址识别和访问各个模块。
模块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PCI总线技术进行,也可以通过后面介绍的PXI Star Trigger Bus进行。
3. PXI Star Trigger BusPXI Star Trigger Bus是3U PXI平台中用于同步和触发的专有总线。
它可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精确同步触发和时序控制。
PXI Star Trigger Bus可以通过专用的同步触发线缆和插座来连接多个模块,实现高精度的触发和数据同步。
这在需要进行多模块协同工作的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多通道数据采集和同步触发的测试需求。
4. 应用3U PXI广泛应用于各种测试和测量领域。
例如在汽车测试中,可以使用3U PXI平台进行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测试和诊断。
通过插入不同的模块,可以模拟车辆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监测ECU的输出响应,以验证ECU的功能和性能。
在通信领域,3U PXI平台可以用于测试和验证通信设备的性能,例如测试无线电的收发信号质量、测量信号传输延迟等。
总线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彭虎
为了提高总线的带宽利用率,总线接口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例如,采用数据压缩、多通道传输等技术,提高总线 的传输效率。
低功耗、低延迟总线接口
低功耗设计
随着移动设备和便携式设备的普及,低功耗设计成为总线接 口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降低电压、优化电路设计、采 用低功耗模式等方式,降低总线接口的功耗,延长设备的续 航时间。
低延迟技术
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低延迟技术显得尤为 重要。总线接口技术通过优化数据传输路径、减少传输环节 等方式,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
无线、蓝牙、WiFi等无线总线接口
无线化趋势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总线接口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线总线接 口具有灵活性和移动性,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
通信设备总线接口的应用案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 器等网络通信设备,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 。通过总线接口技术实现设备的快速数据传输和高效能通 信,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计算机硬件总线接口应用案例
计算机硬件总线接口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实 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总线接口有PCI、AGP、SATA等 。
总线标准
为了规范总线的连接和通信,制定了一系列总线标准,如ISA、EISA、 PCI等。
04
常见总线接口技术
并行总线接口
定义
并行总线接口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多个数据线同 时传输多个数据位。
特点
并行总线接口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短、连接线 数多、成本高等特点。常见的并行总线接口包括ISA、 EISA、PCI等。
总线接口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定义
【优秀版】现代测试技术与系统PPT
2)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的个人仪器测试 系统,如图1-5、1-6所示。
具有测量功能的模块或仪器卡直接与个人 计算机的系统总线相连。仪器的测试功能由在 个人计算机上开发的测试应用程序实现。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17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18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智能仪器:采用专门的微处理器、存储器 和接口芯片,与仪器测量部分融合在一起。
自动测试系统:是用现成的PC配以一定 的硬件和仪器测量部分组合而成。
虚拟仪器:是将测试仪器软件化和模块 化,并与计算机结合构成的仪器系统。
1. 智能仪器
智能仪器是指包含微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 测量或检测仪器。具有对数据进行存储、运 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它具有的 软件功能使仪器呈现某种智能作用。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9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10
智能仪器的特点: (1)操作自动化; (2)具有自测功能; (3)具有数据处理功能; (4)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 (5)具有可程控操作能力。
2. 自动测试系统 自动测试系统是以PC为核心,在程序控 制下自动完成测试任务的仪器系统。 其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1代专用型,第 2代积木型,第3代模块化集成型。
2)测量精度高,性能好; (1)第1代自动测试系统 常见的自动测试系统一般由测试控制器、可程控测试仪器、标准数字接口总线、测试软件等组成。
系统中的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化仪器均以总线插卡的形式出现,插入带有总线插座、插槽、电源的VXI、PXI总线机箱中。 年10月22日星期二 系统中的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化仪器均以总线插卡的形式出现,插入带有总线插座、插槽、电源的VXI、PXI总线机箱中。 (2)第2代自动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是在以通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由用户自己定义,具有虚拟面板,测试功能由测试软件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 。
STD_CAMAC_VXI总线技术比较
为 20A , ±4V 最大输入电流为 15A 。
由此可见VX I 总线系统在 机箱的设计和制造上比 STD 和 CAM A C 机箱更为合理、实用。 它充分考虑了大功率器件的应 用, 测试系统对测试设备的驱动 能力, 以及系统的散热和温控设 计, 提高了整机的 可 靠 性 和 寿 命。
CAM A C 系统的模件
CAM A C 是 20 世纪 70 年代
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模块化仪 器。 由于当时 T TL 中小规模集 成 电 路 和 小 型 计 算 机 的 发 展, CAM A C 作为外部设备与小型机 接口, 设计成为 T TL 电平及集 中控制的总体结构。 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科学试验规模的发 展, 需要传输和处理的数据量越 来越大, 原来使用 CAM A C 系统 的科技人员越来越感到组建的系 统的性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受 CA 2 M A C 技术指标的制约: 数据传 输速率低; 集中控制的总体结构 难于组成分布式处理系统; 机械 及电气联结结构可靠性不够, 难 于在恶劣环境下长时期工作。 基 于上述原因迫切希望使用一种新 的标准模块化仪器总线系统以克 服 CAM A C 的缺点。
V X I 主 机 箱 有 13 个 槽, 0 号插槽为机箱控制器或嵌入式计
算机。V X I 机箱与传统测试系统 机箱相比, 不再仅仅是提供一些 电源和风扇的包装箱, 它已成为 一个能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 智能仪器。它可为V X I 器件提供 上层保护, 可以象其它 V X I 器 件一样, 通过 V X IBU S 和 系 统 主机相连, 可以监视主机箱电源 电压和机箱内部的温度并以消息 的形式通过 V X IBU S 报 告, 如 果电平波动超过允许范围或机箱 温度过高, 可以马上检测出来。 性能极佳的主机箱可通过VX2 IBU S 编程控制, 允许用户规定 每一个槽位周围的温度, 主机箱 会逐槽报告。而且V X I 机箱进行 了很好的散热设计。 其最大功率 可达 3 500W 。±5V 最大输入电 流为 400A , ±12V 最大输入电 流为 40A , ±2V 最大输入电流 为 100A , ±24V 最大输入电流
PXI总线技术
灵活性:PXI总线技术采用即插即用方式方便模块的安装和更换同时支持热插拔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PXI总线技术的应 用案例
PXI总线在测试测量领域的应用案例
汽车行业:用于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的测试 航空航天:用于飞机和卫星的测试与验证 电子设备: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和工业控制系统的测试 通信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和光通信设备的测试
未来展望:随着 技术的不断发展 PXI总线技术将 继续演进以满足 更高性能、更高 可靠性的测试需
求。
PXI总线技术的体 系结构
PXI总线的硬件体系结构
PXI模块:包括处理器机箱:提供模块插槽和电缆连接器用于安装模块和连接电缆。 PXI控制器:用于协调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控制操作包括PXI定时/触发总线。 PXI系统电源:为整个PXI系统提供电源通常为每个插槽提供电源。
起源:PXI总线 技术起源于1980 年代最初是为了 满足航空航天领 域的高性能测试 需求而开发的。
发展历程:PXI 总线技术在1990 年代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并逐渐 应用于汽车、通 信、电子等领域 的测试系统中。
标准化:PXI总 线技术经过多年 的发展已经成为 一种标准化的总 线技术并被广泛 应用于自动化测 试和测量领域。
传输层:负责数 据包的路由和传 输控制确保数据 在不同模块之间 正确无误地传输。
PXI总线技术的性 能指标
PXI总线的带宽和传输速率
PXI总线的带宽:通常 为250 MB/s可扩展至 500 MB/s
PXI总线的传输速率: 最高可达200 MB/s可 满足大多数应用需求
PXI总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PXI总线技术的未 来发展
自动测试系统-复习
总复习(课程主要围绕着总线接口技术和软件进行)VXI 、PXI 、IEEE488、VPP 规范(仪器驱动程序、软面板)、系统软件的设计 一、自动测试系统概论1、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程控指令下,能完成某种测试任务而组合起来的测量仪器和其它设备的有机整体。
2、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控制器、程控仪器及设备、总线与接口、测试软件、被测对象3、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概况(3代自动测试系统)4、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 二、VXI 复习1、 VXI 是(VME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的缩写,即VME 在仪器领域的扩展。
2、两个VXIbus 组织:VXIbus 联合体、VPP 系统联盟3、VXI 系统构成:主计算机、VXI 机箱、VXI 模块4、VXI 两种控制方案:内嵌计算机、外主计算机(结构)VXI 系统典型结构:b.外置计算机VXI 系统多CPUc.嵌入式计算机VXI 系统嵌仪器仪器RA Hard 入式主控计算机12M Disk 仪器3e.外置计算机VXI系统多机箱5、模块、机箱(A、B、C、D)、器件6、4种器件类型:寄存器基器件、消息基器件、存储器器件、扩展器件(256个逻辑地址)7、命令者与从者8、资源管理器的6种功能:器件识别、系统的自检管理、配置系统地址图、进行命令者/从者分层、分配中断请求线、启动正常操作0槽服务:CLK10、MODID、CLKl00、SYNCl00、STARX和STARY9、VXI总线构成:八大总线(VME计算机总线、时钟和同步总线、模块识别总线、触发总线、模拟加法总线、局部总线、星形总线、电源总线)10、VME总线构成:数据传输总线(DTB,寻址、数据、控制),数据传输的仲裁总线(DTB Arbitration Bus),优先中断总线(Priority Interrupt Bus),公用总线(Utility Bus)11、三种寻址方式:A16、A24、A32四种数据传输方式:D8、D16、D24、D3212、传输过程在主、从模块交换数据时:地址线由主模块驱动以进行寻址,根据利用的地址线数目不同,地址可以是短地址、标准地址和扩展地址。
数字ic中的总线、接口、协议相关书籍
数字ic中的总线、接口、协议相关书籍在数字IC设计中,总线、接口和协议是关键概念和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总线、接口和协议相关的经典参考书籍,它们都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数字系统设计与总线技术(第2版)》(作者:马敬涛、崔国华、刘黎明):本书首先介绍了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时序分析和同步设计等。
其中的总线技术部分详细介绍了总线的基本原理、传输特性和时序分析等知识,同时还介绍了多种常见的总线标准和协议,如PCI、USB、I2C和SPI等。
这本书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入门,对总线和接口的基本原理有较深入的介绍。
2.《电子装备总线接口协议》(作者:洪松林、吴高新、曹衡):本书首先介绍了总线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内部接口等。
接着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总线接口标准和协议,如ISA、PCI、USB、FireWire、Ethernet等。
书中还介绍了总线接口测试和排错方法,以及总线接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总线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
3.《互连完全指南(第4版)》(作者:乔恩·劳班,罗宾·加利):本书是关于互连技术的经典参考书籍,内容包括总线、网络和物理层互连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的总线部分详细介绍了总线的基本原理、标准和协议,包括PCI、USB、FireWire、Ethernet 等。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总线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以及总线功耗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提供了广泛的总线知识,适合想深入了解总线技术和接口设计的读者。
4.《高速序列总线设计指南》(作者:凯文·斯坦利):本书着重介绍了高速序列总线的设计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高速序列总线的基本概念、特性和挑战,涵盖了多种不同的总线标准和协议,如PCI Express、Serial ATA、USB、Ethernet等。
CAN总线系统测试技术
CAN总线系统测试技术随着技术的进展,汽车上所用的电控单元不断增多,电控单元之间信息交换的需求促进了车用技术的进展。
即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由Bosch 公司于1981年制定,主要目的为用作汽车的高速动力总线、中速车身总线等。
因为CAN总线具有牢靠性高、实时性好、成本合理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例如船舶、航天、工业测控、工业、电力系统、楼宇监控等,成为了广泛用法的现场总线之一。
基于CAN总线协议,还进展出CANopen、J1939、DeviceNet等多种上层总线协议。
CAN是一种开放式多主站线性结构的总线,用法双绞线作为衔接介质衔接全部节点,最高传输速率为1Mbit/s。
CAN总线用法载波侦听多路拜访/矛盾检测(CSMA/CD)技术这种非破坏性的总线仲裁方式,避开多个节点同时开头发送消息而造成总线矛盾,保证优先级高的报文能够优先发送而不需要额外的时光开销。
CAN协议不对节点举行地址规定,而是用法报文的标识符来指定报文的优先级以及报文的内容。
同时,CAN总线协议提供了完美的错误检测与错误处理机制,包括了CRC检测、错误报文自动重发、错误状态推断、暂时错误自动复原、永远错误自动错误节点等措施,从而很好的保证了系统数据全都性。
图1 系统开发流程1 CAN总线开发流程随着CAN总线技术应用在国内各个行业中广泛用法,CAN总线开发流程及开发办法也日益成为关注的重点。
目前,基于开发-验证思想的V型开发流程被广泛用于CAN总线的开发过程中,1所示。
OEM厂商首先定义CAN总线系统需求,并举行系统构架设计,然后由供给商按照OEM厂商提出的需求,分析节点 ECU的需求并举行节点设计,再举行软硬件实现以及节点ECU集成,最后对ECU举行测实验证。
供给商将所设计的节点ECU提供应OEM厂商,由OEM厂商举行CAN总线系统的集成,并对系统举行确认,才干形成终于的产品。
在V开发流程中,测试始终贯彻着囫囵开发流程,以在开发过程中能尽早的发觉设计问题。
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
通用测试平台技术要求1功能指标1.1功能要求1)测试平台应具有自动检测、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安全保护等功能。
2)应具良好的功能可扩展性。
3)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结构紧凑。
4)测试电缆插拔方便,测试接口应有防误接、误插的功能。
5)测试平台应具有基本数据管理功能(保存、打印等) 。
1.2配置要求1)测试平台采用 VXI 总线技术。
2)测试平台必须配备检定等效器,用于检定测试平台的功能。
1.3软件编制要求1)测试平台的软件的编写符合 GJB/Z 102-97《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中以下条款规定:a.第 4 条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的一般要求;b.第 5.3 条软件需求分析;c.第 5.5 条安全关键功能设计;d.第 5.6 条冗余设计;e.第 5.7 条接口设计;f.第 5.8 条软件健壮性设计;g.第 5.9 条简化设计;h.第 5.10 条余量设计;i.第 5.11 条数据要求;j.第 5.12 条防错程序设计;k.第 5.13 条编程要求;l.第 5.14 条多余物处理;m. 第 5.15 条软件更改要求。
2)测试软件应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具有自动模式和以应答式模式完成测试流程的功能。
3)测试平台软件采用数据库管理,能方便进行编制测试流程。
4)为方便测试数据的管理,要求能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并以 Excel 表格输出数据,以问答方式输入日期、产品编号、试验项目等参数。
5)测试软件必须有检定测试平台的技术要求指标的专用流程6)应用软件在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下开发和运行。
软件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软件具有的功能如下:a.对每一测量项目均能设定合格范围,不合格跳转;b.支持模块与系统自检;c.具有交互式处理功能,能以应答模式进行测试;d.自动判断被测产品类型及状态;e.能与 Excel 交换测试报表;f.操作说明书在该平台主界面的帮助菜单下。
2技术指标2.1 测量通道数1)模拟量测量: 64 通道(内含 1 路电缆识别通道; 2 路电容测试通道; 3 路火工品专用测试通道,火工品专用测试通道要求有保护电路,所过电流小于10mA,电压小于5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