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人教版
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主备:审核: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3.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能够准确区别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预测: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合作学习策略1.坐庄法2.情景演绎法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结合预习提纲,预习课本内容;收集有关血管的资料。
2.教师准备:PPT课件导学流程教学行为提示一、目标导学1.导入设计:情景导入2.目标解读:画出教学目标中的关键字词。
二、自学自研专题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阅读课本P56—57的图文资料,完成第1-4小题1.为什么用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换成尾鳍色素多的可以吗?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是为了能看到血液的流动情况,便于观察。
2.为什么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用浸湿的棉絮包裹是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在实验过程中,还应不断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鱼鳃湿润。
3.观察时应先找到什么血管?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是怎样的?观察时应先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血液在这种血管中流动缓慢,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种血管就是毛细血管。
4.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
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
专题二: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提示1-2:带着问题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提示3-4:观察时要注意移动培养皿,尽量观察到小鱼尾鳍末端,找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然后再移动培养皿找到两种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不同的血管,区分出小动脉和小静脉。
阅读课本P57—59的图文资料,完成第5-7小题 5.列表比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4.4.2血流的管道__血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
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
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基础:在前三章介绍的胎盘、小肠、肺泡等器官外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学生初步认识了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但不清楚毛细血管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2、生活经验: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1.能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2.能说出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3.通过模型制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4.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五、教学策略1.情景导入——公路交通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以立交桥为背景的公路运输网,联系实际生活引入。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案设计
《血流的管道——血管》
备课时间
授课教师
单 位
教
材
分
析
教材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提出不同的创伤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现象,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思维活动。
接着编排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活动,区分不同的血管以及血管内血流的差异,从而直观地认识到高等动物体内有不同的血管,不同血管中血流情况不同。
快
最慢
较慢
管壁
较厚
一层上皮细胞
较薄
弹性
大
最小
较小
分布
一般较深
最广
有些较深、有些较浅
功能
心脏→身体各部分
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
身体各部分→心脏
(静脉瓣)
出血情况
喷射
渗出
流出
急救
近心端
远心端
课后反思
点评
3、毛细血管
(出示PPT)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58关于毛细血管的内容,找到关键语句划下来。
请同学上黑板完成表格。
强调: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那么如果毛细血管受伤出血了,出血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该是什么样呢?渗出。血液中的血小板会使血液止血、凝固。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57关于动脉的内容,找到关键语句划下来。
(板书:表格)
请同学上黑板完成表格。
那么如果动脉受伤,出血状况应该是什么样呢?
(喷射出,因为血流速度快。)
(出示PPT)
根据动脉的功能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判断,动脉出血,急救应该在哪一端止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__血管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学习目标:1、能够描绘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构造与功能特色。
2、试试划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状况。
3、经过实验察看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状况,在实验过程中培育爱惜小动物的感情。
4、经过制作血管模型,提升着手实验的能力二、要点和难点要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认识血管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 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成效。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检测:三、同桌对话自主先学(在下文及课本中画出重要的语句)甲:平常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需时还需要输液治疗。
能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乙: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
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乙: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
有的儿童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甲:想过为何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乙:迷惑甲:你不如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构造是什么?乙:这是血管。
甲: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同学习认识它。
(血流的管道——血管)甲:方才提到化验取血和输液,为何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相关系?乙:身体内的血管粗细不同:手指尖和耳垂里面的血管比较细,手臂上的血管比较粗。
甲:好,联合下边的案例作进一步推断,我们人体内的血管种类及其特色:中医诊脉时不是把手指放在“青筋”这样的血管,而是放在手段处(表示地点),这里用肉眼看并无清楚的血管;输液或抽血时用橡皮筋扎紧针刺部位上方,管内有回血立刻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老是朝向上臂等等。
乙:血管的搏动状况不同样,有动脉、静脉之分。
乙:血管里面的血液流动有方向性,手背上隐约能看见的这些血管(称为“青筋”的)里的血液是从手向肩膀方向流动的。
乙:、、、、、、甲:你依据供给的案例和各自的经验,对人体内血管的状况进行了推断,实质状况是如何的呢?让我们经过实验察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 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分三种血管。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熟悉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
2.调查与血管有关的疾病,以及如何保护血管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2、静脉出示静脉瓣活动示意图,讲解静脉瓣作用;适当补充静脉曲张的相关知识。
联系静脉注射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毛细血管引导学生总结出毛细血管的“五个最”——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内径最细、血流最慢。
引导学生分析血液与组织细胞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观看课件小视频,理解静脉瓣的作用、关注静脉曲张这种疾病。
分析、思考静脉注射时捆扎刺入部位上方的原理。
结合课件认识毛细血管的特点观看课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动态过程,总结出: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构建如下知识网络:跟随课件,完善笔记,构建知识框架。
达标练习提供相应的达标检测题。
校对答案,补偿教学。
达标检测。
校对答案,补偿学习。
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二、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 心脏 全身 (1)血管 静脉: 心脏 全身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2)血液流动血液血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 毛细血管: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细小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2. 血管的功能:
- 动脉:负责将氧合血输送到身体各器官和组织。
- 静脉:负责将含有代谢废物的血液从身体各部分回流到心脏。
- 毛细血管: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 课堂表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 评估学生对血管的类型、功能和特点,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 注意学生对心脏与血液循环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血液循环意义的重要性理解。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思考深度等。
3. 模型展示:使用心脏和血管模型,让学生直观观察和触摸,加深对血管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理解。
4.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5.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6.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评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基本组织和器官,对细胞、组织、器官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介绍血管的类型和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人体器官的认识。同时,学生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首先,通过学习血管的类型、功能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念,理解人体器官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其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和思考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__血管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血管的类型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
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
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
结合自制的不同类型血管的模型,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
发现自制模型与实际血管情况的不同,了解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留下待解的难题。
列表归纳比较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
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演示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不同类型血管及内部血流情况。
结合不同血管的横切面图,引导认识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
协助完善教学过程生: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
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生: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
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
6. 学习资料: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血管疾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题目等。这些学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血管的相关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血管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讨论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保护血管健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例如,通过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血管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通过学习血管的类型、功能、特点以及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则。同时,学生需要运用科学思维,分析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血管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积极参与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坚持科学探究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血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通过观察一个血管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下册4.4.2血流的管道_血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功能,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区别动脉与静脉。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心脏血液身体各部分
血流的管道—血管毛细血管:最小动脉最小静脉静脉:身体各部分血液心脏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
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推荐K12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__血管教案4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初中生物下册第64-67页《血流的管道——血管》2、教材编写特点学生对血管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在实验基础活动中实现的,在实验中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材创设丰富的情境、图片,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体会血管对人体的意义,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3、教材内容的核心生物思想探索血管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实验、讨论、图片等情境,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和实验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内的一些血管,只是比较简单。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第一个困难会出现在血管的结构特点;大的困难应该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思想的形成。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能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同桌、小组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探究和巩固新知。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3.能力:尝试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及血液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五.课前准备:实验课件学生作业资料六.课前交流:让学生讨论人在受创伤时的出学情况课件播放.(设计意图:让学生消除心里的紧张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的课堂气氛做准备。
[优品]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新新人教)教案100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难点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 (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 三种血管的课件(3)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学生准备: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运输有重要作用的血液的知识。
那么,内容注有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学生小力是什么,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3.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4.静脉瓣的作用是()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C.加速血液的流动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板书设计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二. 三种血管:1.动脉2.静脉3.毛细血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比较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游戏活动和对比学习的方法区分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三种血管及功能的知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2)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法、情境体验法、实验观察法、合作探索法、多感官参与法和动手实验法等。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泥鳅),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在小黑板上先列出三种血管的比较表格;制作多媒体课件;三种血管模型。
2.学生准备:阅读教材;了解关于血管的一般常识知识;预习显微镜使用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知道,人体因创伤出血时,有时血液只是少量地渗出,有时是缓慢地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最为严重的则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有关血管的知识。
二、新课讲解教师讲述:不同的创伤,伤及的血管不同,出血状况也不同。
这与不同血管中血流状况不同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观察不同的血管及其中血流的状况。
【实验观察】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目的要求:(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
方法步骤:(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注意: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讨论:①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血流速度一样吗?②在你看到的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移动的吗?这说明毛细血管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得出答案:①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
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
②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通过的,这说明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
【知识拓展】什么是毛细血管破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部分人面部皮肤泛红,并且肉眼就能看见一条条扩张的毛细血管,部分呈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线状或星状损害的形象,这就是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血红丝。
这是一种发生在面部或躯干部位的皮肤损害,大多数是后天性的,也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的。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是影响美容的主要原因,多发于女性,临床表现为面部的丝状、点状、星芒状或片状红斑。
治疗方法:毛细血管扩张症长期以来一直是皮肤科的治疗难点,在新型激光发明之前常用冷冻治疗、高频电刀治疗、同位素放射治疗等疗法,这类方法有些虽能获得一定疗效,但易引起溃疡、疤痕、放射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是爱美人士所无法接受的。
现在多用高科技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
【新课讲解】教师讲述: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一)动脉展示动脉图片,观察学习。
思考问题:1.动脉血管的管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和分布状况?2.动脉内血液流动速度怎样?学生回答:1.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着,也有分布较浅。
2.管内血流速度快。
【小资料】动脉出血的急救动脉血管:血液速度快;动脉血管出血:喷射状;治疗方法:受到损伤,应该尽快救治。
(二)毛细血管播放视频:《毛细血管》思考问题:1.毛细血管里发生了怎样的物质交换?2.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适于这个功能?展示图片,观察学习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1.血液带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和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行了交换。
2.毛细血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分布广。
展示图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教师讲述: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血液被运走。
(三)静脉展示图片,观察学习。
思考问题:1.静脉血管的管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和分布状况?2.静脉内血液流动速度怎样?学生回答:1.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叫做静脉。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静脉有些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
2.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实践学习】观察静脉瓣的作用两个同学一组合作观察,指导一名学生握拳,观察手背突出的“小包”。
思考问题:静脉瓣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学生回答: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管内血液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
【动动手】制作血管模型教师讲述: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三种血管的管壁结构特点,下面让我们动手做起来。
制作方法:用报纸卷的纸筒来说明,两个纸筒外观直径一样,其中一个纸筒的层数较多——管壁厚,代表动脉,弹性大;另一个纸筒纸的层数比较少——管壁薄,代表静脉,弹性小。
另外我们还用一层纸卷粘合,代表毛细血管。
学生展示作品。
【比一比】三种血管的特点比较。
教师讲述: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
请同学们试着设计表格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答案:【知识拓展】你知道什么是静脉曲张吗?展示图片,讲解介绍。
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
病理病因:(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2)血管毛病:曾经患有静脉血管栓塞的人,瓣膜功能可能因而受损;(3)穿孔失效:连系表层静脉与深层静脉的穿孔静脉,也有瓣膜,防止血液由深层静脉流向浅层静脉。
然而,当穿孔静脉瓣膜功能出现问题,血液任意流动,便会对浅层静脉构成压力,静脉扩张;(4)吸毒人士:利用针筒吸毒的人士,深层静脉的瓣膜容易受损;(5)怀孕妇女:女性荷尔蒙会使静脉扩张,瓣膜不能覆盖静脉,不能阻止血液倒流;(6)肥胖人士:因为下肢需要支撑庞大的身躯,静脉压力增加。
预防静脉曲张:1.保持正常体重不能超重。
2.养成每日穿弹性袜运动腿部一小时的习惯。
3.避免长期站或坐,应常让脚做抬高,放下运动。
4.避免提超过约10公斤的重物。
5.每晚睡时,将腿垫高,保持最舒适的姿势。
6.如腿部皮肤已呈干燥情形,请遵医嘱用药。
五、总结收获由同学们来总结,看看我们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同时可以利用课件辅助总结。
四、课堂检验1.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我们寻找毛细血管的依据是(D)A.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C.血液流动慢的小血管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2.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D)A.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要使用干燥的棉絮B.将盖玻片盖在小鱼尾鳍上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D.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3.血管中血液正常的的流动方向是(A)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静脉→毛细血管→静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静脉→动脉→毛细血管4.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速不同,按血液流速快慢排序,正确的是(C )A.肺静脉>肺动脉>肺毛细血管B.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C.肺动脉>肺静脉>肺毛细血管D.肺毛细血管>肺静脉>肺动脉【板书设计】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二、三种血管【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
突出环节:通过模型的制作过程和比一比三种血管的特点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的学习。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在继续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知识拓展环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在备课时需要掌握学生操作使用显微镜的熟练程度,以免耽误教学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