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第二章-5-6节-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课程设计1. 引言幼儿园课程设计是在遵循我国教育方针和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幼儿园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系统规划。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具体内容,以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
2. 课程设计原则2.1 全面发展原则幼儿园课程设计应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幼儿的智力、体力、美感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2.2 因材施教原则课程设计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发挥自身潜能。
2.3 生活化原则课程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 趣味性原则课程设计应注重趣味性,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手段和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2.5 启发式教学原则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程设计方法3.1 目标导向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明确课程目标,确保课程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紧密围绕目标的实现。
3.2 模块化设计法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如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美术、音乐等,每个模块包含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和调整。
3.3 情境创设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在模拟生活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4 项目式学习法组织幼儿开展项目式学习,让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5 家园共育法加强家园合作,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
4. 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语言教育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关注幼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课程论第二章
插曲:
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不停地看卧室、厨房、 厕所的门,到了晚上11点还不睡觉,听老师 解释后才知道孩子原来这么有研究精神。 1.非标准测量工具的探索(甘蔗用什么量) 2.非标准测量单位的发现(用连环扣) 3.标准测量单位的学习(用尺量) 4.测量方法的应用(做栅栏)
(二)过程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 响 特点:1.把教育和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 的过程。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反应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课程设计和实 施是流动的不是预设和僵死的。 2.课程评价应以教育本体功能和知识内在价值为 标准,而不是以预设目标达成度为依据。 3.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 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 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 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斯坦豪斯认为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 引导三个过程,训练、教学可以用行为目 标来陈述,而引导则不能用,因为引导的 本质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引导是促 使儿童获得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和创 造性思维能力。
生成性目标的评价
生成性目标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 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目标,这有利 于促进儿童有意义的学习,教师是儿童行 为的观察者、解读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 学是富有想象和创造空间的。 凯米和德弗里斯建立的早期教育方案p79
(二)生成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反映 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 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 斯坦豪斯“过程原则” 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 以过程为中心,要以儿童在教室内的表现 为基础而展开。
案例:鱼鳍的作用 (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
00394《幼儿园课程》核心知识点《幼儿园课程》知识汇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对课程的理解一、课程的内涵1、课程的四大类定义①课程即知识:认为课程是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等编排的教与学的内容,课程简述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②课程即计划: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③课程即活动: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还包括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④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简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二、课程的分类①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②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③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分为:认知性课程、情意性课程④古德莱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习的课程、经验的课程⑤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影响,又称正规和形式课程)隐性课程(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影响)第二节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2、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获得的有益经验3、经验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或做事,包括正规和非正规,也包括计划和非计划4、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各地各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5、幼儿园课程强调整体结构简言之:幼儿园课程是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
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课程目标:指幼儿园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及评价课程的主要依据2、课程内容:指可以达成课程目标的教育经验3、课程实施:是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4、课程评价:既要判断课程目标是否完成,同时也要监控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三、幼儿园课程的特质p33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2、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3、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4、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一、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1、课程理念:就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是课程的灵魂与支点2、幼儿园课程理念:指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1、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2、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3、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①做中学、②玩中学、③生活中学)4、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1、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三个来源①对幼儿的研究②对社会的研究③对学科知识的研究2、筛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个依据①教育哲学②学习心理学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①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②年龄阶段目标③单元目标④教育活动目标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p43-45①以内容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五大领域分别确定的目标②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p45-461、整体性原则2、连续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时代性原则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1、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类型①行为目标: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②表现性目标:指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一致性2、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角度①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培养、鼓励、帮助)②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如,增进、注意、能理解)3、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主要事项①对于总目标:不用表述太具体,原则性地指出目标涵盖的范围和方向②对于单元目标:1.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五大领域的目标以及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3.单元目标虽要兼顾全面,但可有重点4.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③对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1.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不必面面俱到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1、课程内容的范围①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②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情感态度的内容③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行为方式的内容2、课程内容的类型(1)按学科结构分类: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健康、自然、社会、语言、艺术(3)按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现与表达(4)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自我意识、社会能力、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动作与感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感与创造意识(5)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划分:游戏、工作、唱歌、律动、感觉训练、故事、实物观察、烹饪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50-p531、目的性原则2、适宜性原则3、生活化原则、4、兴趣性原则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1、幼儿园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标准①连续性:指主要课程经验的直线式重复②顺序性:强调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③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性强调课程应加强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幼儿逐渐获得统一观点,并逐渐增强经验对行为的指导作用④平衡性:考虑各领域课程内容的比重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和方法p54①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②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3、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①学科课程:强调按照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②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组织课程内容最关注的是儿童自身③核心课程:强调围绕社会问题组织活动内容第四节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选择1、游戏活动(主导活动)2、日常生活活动3、教学活动4、环境创设5、家园合作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类型1、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也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2、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1)按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①自然课程资源:指自然世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环境②社会课程资源: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及所有社会活动资源(2)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分类①园内课程资源:指幼儿园范围内的人、物以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精神文化②园外课程资源:指存在于幼儿园之外的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3)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类①素材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者来源的资源②条件性课程资源: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的资源,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途径和组织方式二、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开发利用社会资源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三、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第六节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一、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内涵1、幼儿园课程计划是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的必要手段;也是组织有效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监控的重要依据二、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1、总体计划(纲要)p612、年龄阶段计划:从幼儿年龄的角度出发,分别制订小、中、大班级教育活动计划3、学期计划①一般在开学之初幼儿来园之前制订②从方向上和整体上把握主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细③须基于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同一年龄段各班级年度计划可以有所不同4、单元计划①一般应在活动组织之前一周的周四或周五完成。
幼儿园课程第二章
LOGO
局限: 1、过程模式诊断出目标模式的“病症”,提出了很好 的课程编制思想,但未能开出更为理想而全面的或更为 对症且有效的“药房”,在课程编制的程序设计上没有 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没有具体说明行动方式,因 此,操作性差成为这种模式的致命伤 2、过程模式没有相对明确的标准,设计、实施和评价 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3、过程模式中“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赋予教师过于 理想化的角色,运用过程模式编制的课程对教师的素质 要求极高,需要教师领会和把握课程所要实现的价值的 核心,并能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灵活自如地利用各 种情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但由于教师很难达到 这样的要求,导致该模式不易被推广
指标明确、评价简易
较模糊、评价较难
LOGO
四、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之间的平衡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过于绝对地排斥某一模式是不适宜 的,两种模式完全可以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各施其长, 共存并用。 课程既要依据一定的内容、计划展开,更要关注在教学 情境中师生相互作用而生成新的目标与内容。因此,为 了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同时反映课程的动态性、灵活性 和开放性,幼儿园课程编制要处理好目标结构与编制过 程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时,要采用综合设计思路,即将目标 模式和过程模式结合起来,建立一定的互补关系。编制 课程时,既有目标的统一性,又不限制幼儿的主动性; 既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又有一般的、宽泛的目标;既有 行为目标,又有生成性和表现性目标。
LOGO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20世纪以来两种 主要课程编制模式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LOGO
一、目标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产生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把学习看成是刺激— —反应的联结过程,这就使课程的编制关注学生的行 为表现,把意欲达到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终点,通过 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行为目标; 二是受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他把工业科学管理 的目标——手段、效率——控制、预期——验收的思 想以及技术化、操作化、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运用于学 校的教育实践,继而把它推广到课程领域。
幼儿园课程第二章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一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 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建立教育目标体系提 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晰化的形式标准
情感领域
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 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 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 拟订幼儿行为目标,要做到两点 1、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 2、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 • 行为目标的贡献: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 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便 于进行教育评价 • 行为目标的缺点:容易忽略很难转化为 行为以及不容易直接观察和教育后无法 “立竿见影”的内容,使教师只见目标 不见儿童。
幼儿园课程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1 2 3
4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 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
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
为什么需要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与依据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 (一)教育目的—教育的总体方向,普遍、 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
(二)教育目标—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规 定不同阶段的教育
幼儿园课程的年龄阶段(学年)目 标:这一层次的目标是以儿童发展领域 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中的 核心内容,把不具操作性的总目标转化 成了相对具体的目标,同时为幼儿的发 展评价建立了评价体系。
单元目标:以时间为单元 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以内容为单元
如:主题计划
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操作性很强, 直接指导幼儿园的具体教育活动,切忌 空而泛。
2、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感受、喜欢、
理解、能。
关注幼儿学什么、怎么学,以学定教
(二)确定表述的性质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述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不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而是以充分发展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潜能为目的,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1、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2、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3、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特点: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三、课程的要素:要素: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
四、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通过伦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
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活动课程:通过心里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来组织课程内容。
核心课程: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对生活的适应性。
艾斯纳的三种类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就是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1、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2、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3、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就目前而言,教育界对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
比较认同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
就幼儿园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来看,主要有对幼儿的研究(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职能是传递社会文化)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结构、层次。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ppt课件
幼儿园课程理念
评价
目标
内容
实施
促进儿整体发展
构建以生活为几点
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
以发展为导向
1、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1)幼儿发展是整体性的 (2)整体性包括:生理(基础)心里、道德、社会性、 还包括: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性等。 (3)木桶效应(短板效应)
整体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
1、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类型
行为目标
表现性目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表现性目标指明儿童将在其中工作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及将要完成的任务,但不指定儿童将从这些情境、问题或任务中学到什么。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选择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含义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类型 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教育哲学
社会
学科
(1)从幼儿、社会、学科三个来源中确定暂时目标。 (2)经过教育哲学与学习心理学筛选,最终确定目标。
1、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三个来源
幼儿发展、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
(1)幼儿研究 原因:幼儿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学习,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设置的。 研究内容: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他们的发展的需要。 这里所谓的发展需要,指的是“理想的发展”(应该或能够达到的水平)与“现实的发展”( 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 研究儿童的发展需要,应掌握: A、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幼儿“应该”和“可能达到”的发展。 B、要了解幼儿园的发展状况。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教学指导大纲XXXXXX《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指导篇)课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指导2讲授2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四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五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六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七章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校外见活动4教师讲授14学时课时安排讲授2共32学时学生实践18学时注:期中测验和期末测验不列入计划学时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概括地理解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2.初步认识幼儿园教育举动设计与指导的特色。
4.激发学生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兴趣与愿望,体验成就感。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举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结构特点。
2.本章教学难点是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理论。
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1.讲解演示法: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和素质教育观点;2.分组讨论法:什么是素质教育。
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素质的定义(二)素质的类型结构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结构的特色一、课程结构“立体化”(一)社会教育——学会做人(二)科学教育——学会求知(三)健康教育——学会健体(四)语身教育——学会双语(五)艺术教育——学会审美(六)创造教育——学会创造二、课程目标“整体化”三、课程内容“结构化”四、教学过程“建构化”五、实施手段“游戏化”六、课程效果“最优化”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认识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2.初步了解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3.XXX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从小学会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明确幼儿社会教育指导思想。
幼儿园网络主题课程设计
幼儿园网络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幼儿了解网络中的信息安全知识,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3. 通过网络主题课程,拓展幼儿的知识领域,丰富其生活经验。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使用网络工具的基本技能,如点击、拖拽、搜索等。
2. 提高幼儿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能力,学会礼貌用语,尊重他人。
3.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2. 引导幼儿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抵制不良信息。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学会分享与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4.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的积极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网络为主题,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旨在培养幼儿在网络环境下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活泼好动,喜欢互动交流;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同时,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幼儿在网络环境下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网络的定义、功能及用途,让幼儿了解网络的基本构成,如何连接网络,以及网络的积极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网络的家园》2. 网络安全与信息识别:教育幼儿如何辨别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抵制不良信息。
- 教材章节:第二章《网络安全小卫士》3. 网络工具使用:教授幼儿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如使用鼠标、键盘,学会简单的搜索、浏览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网络工具我会用》4. 网络沟通与礼仪:培养幼儿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能力,学习礼貌用语,尊重他人,友好交流。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五大领域(语言、健康、艺术、社会、科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三、课程设计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
在教师讲课中要贯彻设疑(提出矛盾)、析疑(分析矛盾)、解疑(解决矛盾)三个环节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好奇心,并能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
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现代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⑴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组织开展教活动的基本原理;⑵了解当前学前教育有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研究的主要成果。
2.能力目标⑴熟练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即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儿童的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随机教育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教育教学能力及其书面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识及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教学见习、实习及幼教工作做知识及部分实践上的准备。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热爱和尊重儿童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⑵让学生充分理解作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明了作为老师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同学们自觉对照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第一章第二章)
活动设计流程与步骤
流程
活动设计的流程包括确定活动目标、 分析幼儿特点、选择活动内容、设计 活动形式、制定活动方案、实施活动 和评价效果等步骤。
确定活动目标
分析幼儿特点
了解幼儿的年龄、性别、兴趣、经验 等方面的特点,以便设计符合幼儿需 求的活动。
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需求,明确 活动的具体目标。
活动设计流程与步骤
活动实施策略与方法
项目式活动实施
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组 织幼儿进行探究、实践、展示等 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实
践能力。
体验式活动实施
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各种 活动,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 促进幼儿感知、认知和情感等方
面的发展。
家庭式活动实施
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组织亲子活动、家庭访问等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
进行整合。
创新教学方式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游 戏、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强化家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与 活动,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
进幼儿的发展。
课程与活动整合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幼儿园以“春天”为主题,整合了语言、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课程和活动。在语 言课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学习春天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在艺术课程中,幼儿通过绘画、 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春天的美景;在科学课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春天
展。
课程与活动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标导向的评价指标
过程性评价指标
根据课程目标和活动目标,制定相应的评 价指标,关注幼儿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关注幼儿在课程和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参 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价幼儿的学习态度和 能力。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课程设计1. 引言幼儿园课程设计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身体和道德等方面。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具体内容,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 课程设计原则幼儿园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发展适宜性:课程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进行设计,确保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 趣味性:课程设计应注重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生活化:课程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 目标导向:课程设计应明确教育目标,确保幼儿在各个领域取得平衡发展。
- 互动性:课程应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3. 课程设计方法幼儿园课程设计可采用以下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兴趣和需求,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 目标设定法: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 经验整合法: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 教学评价法:对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以便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4. 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应涵盖以下领域:- 语言领域: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阅读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 数学领域: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数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科学领域: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 社会领域:帮助幼儿了解社会规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 艺术领域: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 健康领域: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身体健康,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5. 课程实施与评价幼儿园课程实施应遵循以下步骤:1.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
2. 创设适宜环境: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有趣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3. 开展教学活动:按照课程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幼儿园课程概论
精选课件
3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 ◆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 ◆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 ◆课程即教学计划 ;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
内容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内容 计划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计划
基于“活动分析”、“工作分析”的课 程开发过程仿似工厂产品的开发,相当 机械,把学校当成工厂,把学生视为有 待加工的原料;忽视儿童需要。
精选课件
30
泰勒原理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评价 理论专家,“现代课程论之父”、“当 代教育评价之父”。
其理论是里程碑式的,是现代课程理论 的重要奠基者。
精选课件
20
3.学校层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 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 4.教学层次的课程(实行的课程) 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 5.体验层次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三、以课程功能来分类 的课程类型
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教授的分类。 1.显性课程 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
★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
经验的来源有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
与人的接触
——陈鹤琴
精选课件
6
(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
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
幼儿园课程概论
精选课件
1
主要讲授内容
1 幼儿园课程概述 2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3 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4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5 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6 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第一二章)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
2.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身心发展
的整体机构为框架,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1)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2)情感领域: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
适应能力的发展。 (3)动作技能领域: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
行为目标的叙述包含四个要素:简称ABCD型式
(1)行为主体(Audience):即学习者,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幼儿的 行为,不是教师的行为。 (2)行为动词(Behavior):即用以描述预期幼儿形成的可观察、可 测量的具体行为。 (3)行为条件(Condition):即幼儿产生预期行为的特定条件或情景。 (4)表现程度(Degree):即幼儿达成的目标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 价幼儿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2.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实施要凸显体验性特征。
学习品质就是指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 的基本素质。它在幼儿期出现、发展,并对幼儿现在和将来的学习、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爱学、会学、主动、坚持、 专注、负责、活跃的思维、想象、创造等品质,培养幼儿对生活的 热爱、对自己的信心、对他人的信赖、对自然和社会的亲近,对其 以后形成健全人格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 园教育的使命。
第二节 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 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 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课程内容是指可以
课程目标是指 幼儿园课程要
幼儿园课程-第二章-5-6节-幼儿园课程设计
(1)内涵:幼儿园教育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 是课程内容的来源和实施课程的条件保障,是由构想变成现 实的条件保障,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型和无形 的各种因素。
有些课程资源直接被幼儿利用,有些课程资源则通过 被成人利用后,进而对幼儿产生影响。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 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之中
(三)指导要点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
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 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第六节 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
• 一、课程计划的内涵 • 二、各类课程计划的制订 • 三、制订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内涵
• 1、课程计划: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
– 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 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 校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作出的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 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他们开设顺序及 可是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二、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
• 从实施范围的角度分类:
– 总体计划 – 年龄阶段计划 – 学期计划 – 单元计划 – 具体活动计划
总体计划
• 课程规划:全局性、方向性的宏观计划,实施所 用时间较长
• 注意:
– 设计关注幼儿兴趣和需要,使其主动学、做 – 实施过程幼儿亲身参与,在操作、摆弄、探索、交往、
– 避免简单模仿照搬而无视本地本园资源 – 因地制宜,尊重与重视本地本园资源优势
幼儿园人物认知课程设计
幼儿园人物认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幼儿园生活中常见的人物角色,如老师、同学、家长等。
2.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不同人物的特点和职责,培养对人际关系的初步认识。
3.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问候、感谢、道歉等,并能在实际情景中恰当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观察、交流和表达的方法,描绘出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技巧。
3.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创意表现手法,制作简单的人物卡片或手工制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树立友善相处的价值观。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对幼儿园人物角色的认知,激发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热爱。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旨在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人物角色,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以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幼儿园的人物角色:包括老师、同学、校医、食堂阿姨等,介绍他们的职责和特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我们身边的人》- 内容列举:通过观察、交流,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外貌、工作内容和与我们的关系。
2. 基本礼貌用语的学习与应用:学习问候、感谢、道歉等礼貌用语,并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
- 教材章节:第三章《我们要有礼貌》- 内容列举:讲解礼貌用语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人物观察与描绘:通过观察周围的人物,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人物形象,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经验(知识)只有嫁接在直接经验之上,才
能真正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并成为人们解释世界
,改变行动的依据。(张雪门)
陶行知区分了真知识和伪知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
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 有益于身心发展的
园外的所有,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的各种可用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类型 (3)按资源功能
素材性:作用于课程并能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的资 源。
条件性: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 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二、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领会)
• 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的行为。
• 课程资源是设计和组织课程的基础,没有资源就没有真正 的活动。 • 《纲要》和《指南》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依据。 • 当教师在包罗万象的环境中选择某些资源为课程资源时, 教师已对其潜在的课程价值进行了朦胧判断。 • 在确定了某些课程资源后,教师要认真思考其所蕴涵的具 体价值及利用它的有效途径及方式。
• 只有丰富适宜的资源才能带来综合、有效的学习。
• 资源建设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
(一)社会资源
• • • • 当地社区的文化场所、社会生活 体验本土文化和人文价值 感受祖国历史和博大精深 博物馆、图书馆、民间艺术、戏剧表演、农 事种植 • 节庆
(二)自然资源
• 自然环境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园课程质量将由各园各班所拥有课程 资源的多寡及优劣所决定。
二、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 • 从实施范围的角度分类:
– 总体计划 – 年龄阶段计划 – 学期计划 – 单元计划 – 具体活动计划
总体计划
• 课程规划:全局性、方向性的宏观计划,实施所 用时间较长 • 注意:
– 设计关注幼儿兴趣和需要,使其主动学、做 – 实施过程幼儿亲身参与,在操作、摆弄、探索、交往、 表达、表现等过程中获得经验和发展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领会)论述
• 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
– 避免简单模仿照搬而无视本地本园资源 – 因地制宜,尊重与重视本地本园资源优势
• 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
– 各地区各园课程资源不相同 – 课程设计弥补资源缺陷,基于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满 足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 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
具体活动计划
• 微观层面的计划,操作性强,有效组织具 体教育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 包括:活动名称、目标、准备、过程等 • 注意:
– 避免泛谈、空洞
三、制订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领会)单选、简答
1、全面性
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都考虑在内
2、统整性
将以上有机整合,作用、特点统筹安排保证目标实现
3、衔接性
幼 儿 园 课 程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路 • 课程计划的内容及制定步骤 • 学会制定课程计划
两个问题
• 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幼儿园 课程资源?
• 内容提纲
•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
• 如何开发利用幼儿园课程 资源?
•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步骤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类型(识记)
年龄阶段计划
• 学年计划:从幼儿年龄角度出发,分别制定小中 大班教育活动计划 • 包括:情况分析、教育目标、家长工作及拟进行 的活动目标及举措 • 注意:
– 新学年开始之初制订 – 从方向和整体上把握工作,内容不必过细 – 基于幼儿发展实际情况,同一年龄各班可不同
学期计划
• 学期计划是教师对一个学期教育工作的总安排, 是指导班级一个学期各项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 依据。 • 包括:日常教育工作、家长工作、环境创设等 • 注意:
保证连续性、有效性、各种计划间协调一致 保证每一层、每阶段及每个具体教育活动计划的落实
4、灵活性
因材施教,发展状况、兴趣爱好、资源条件
思考与回顾
有行动一定会获得经验吗? 经验=行动+反思 经验是在劳力上劳心获得的 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幼儿将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 进行链接的主动过程,必然蕴含着积极的反思, 体现着幼儿的主体性
经验。
《纲要》第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一)目标
教育内容与要求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 和有趣;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内容与要求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
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 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 全面考虑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 结合课程建设的理念,课程开发不必局限某一主题 – 统筹规划自然资源、社区人文资源、家长资源等
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
明确课程资源 的范围与种类
调查收集园本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园本 课程资源
① 调查收集现有的课程资源,补充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 ② 资源收集者:所有与幼儿园课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员 具体包括:
提问:同一个课程,向小朋友介绍一种水果, 五种不同课程安排的优劣
各种形式 活动1:单词 “XX”并讲解 活动2: 展示图片: 活动3: 仿真XX水果 活动4: 真实XX水果 活动5:前往 树下 特点 无 形状、颜色 形状、颜色、触感 形状、颜色、触感、味道、品质、 口感、喜恶、对身体的影响 形状、颜色、触感、味道、品质、 口感、喜恶、对身体的影响、自然 习性…… 优 劣
• 通过哪个活动,你会对XX水果留下深刻印象? • 通过哪个活动,你会对XX水果产生喜爱或不喜爱的情感? • 通过哪个活动,你会改变对待XX水果的行为?
• 为什么?
• 因为通过活动5,我们与XX水果产生了对话,获得了有关
XX水果的直接经验,并将其纳入了已有的水果经验体系 之中。
第六节 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
1、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
(1)内涵:幼儿园教育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 是课程内容的来源和实施课程的条件保障,是由构想变成现 实的条件保障,是蕴含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型和无形 的各种因素。 有些课程资源直接被幼儿利用,有些课程资源则通过 被成人利用后,进而对幼儿产生影响。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 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之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 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
、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 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二)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 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 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③ ④
一、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内涵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未具体列出教师应教授 的知识技能清单,而是方向性地指出教师应做什么及怎么 做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至于具体教什么和学什么则要求教 师根据本地、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
《纲要》强调了课程对资源的依赖性。
有益经验是幼儿通过与真实的人、事、物相互作
用,通过对真实的人、事、物进行操作、摆弄、 探究、交往、体验等,获得的真实的、带有情感 性的、能够改变未来行动的经验。
经验的意义:
• 有助于幼儿理解 • 有助于幼儿与认识对象建立情感关系 • 有助于牢固记忆 • 有助于改变未来行动
直接经验是人生的基本经验。(张雪门)
• • • • • • 动物 植物 天文地理 社会风俗 社会活动 文化产品 • 系统知识 • 物质材料 • 专门人才 • 社会规则 • 生活事件 • ……
2、幼儿园课程资源类型
资源性质
自然资源与社会(人文)资源
资源空间分布
资源功能
园内资源和园外资源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幼儿园课程资源类型 (1)按资源性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 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 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 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 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 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 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
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
家的崇敬。 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 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和行为。
(三)指导要点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 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
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纲要》第三部分 组织与实施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 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 直接人员:(教师、园长、家长、幼儿、保育员、炊事人员、保 健人员、门卫、司机等) – 间接人员:(直接人员的家属、朋友等)
③ 收集类型
(1)专门收集与随机收集 (3)实地收集与网络收集 (2)定期收集与不定期收集
① 幼儿园的环境规划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