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与音乐鉴赏教学的整合
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代亚
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代亚发布时间:2023-07-30T05:29:26.39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8期作者:代亚[导读] 以美育人,向美而行是新课标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美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
此外,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本文从美育视角出发,对小学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意义以及策略。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重庆涪陵 408000摘要:以美育人,向美而行是新课标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美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
此外,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够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因此,本文从美育视角出发,对小学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意义以及策略。
关键词:美育;小学音乐;学科融合一、引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指出,小学音乐学科是重要的艺术课程,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美育人”,即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艺术体验,又强化课程综合性。
使用学科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开展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能够丰富其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手段,由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与小学阶段学生的的身心以及思维发展特征相符,对于学生构建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知识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从美育视角出发,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开展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阐释了其意义,并从与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的角度进行了举例说明,以此提升小学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美育视角下小学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一)丰富学习体验学科融合教学的高效开展需要音乐教师以音乐学科的内容、知识为基础,将其它学科中有关联的内容融入其中,此外,音乐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发展需求,选用适合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进学科融合的教学中,通过对以往教学方式的改良和创新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感。
让音乐荡涤学生的心灵——对中学音乐教学中美育的思考
德育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融入美育,那么到底何为美育?所谓美育通俗地说就是审美教育,将音乐欣赏与审美联系起来,从美学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音乐。
这无疑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性创举,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继而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音乐教育的初衷是让学生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去了解音乐这个神奇的世界。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我们注重的不仅是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更是要通过美育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提高审美标准,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美育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融入美育,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音乐的美。
古今中外很多的音乐作品都包含美的因素,能够学习和吸收的精华当然也很多。
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给学生提供了审美的媒介,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容易被感动,从而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时候也是学生形象思维最容易被激发的时候。
通过不断地接触这些优秀的作品,外加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这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学生在接触这些作品的时候,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通过对这些感受的表达,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想象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调动。
2.重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继而去创造美的过程。
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注重个人情感的培养,把学生当成教育和学习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受教育者。
艺术本身就充满了美感,因而艺术的教育注重的也是对这些美感的探索和发现。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所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他们所养成的这种鉴赏美的能力对于其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他们已经习惯用一双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美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
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
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
教师运用艺术载体——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
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合拍的课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如何使音乐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情感目标被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音乐课的情感教育也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与熏陶。
1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
如《春天来了》这一课中,我在歌曲《大树妈妈》的背景音乐衬托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童话故事。
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随着教师的歌声有表情地律动,孩子们完全沉浸于童话般的春天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要注意发挥音乐“通感”的作用,即创设多种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形势和通道,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参与到音乐的审美体验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探究音乐的本质,自主地表现音乐,获得美感体验的方式有很多,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情感外露的特点,在音乐教学的每一课内容中都少不了用游戏,歌表演或律动的形式去表现歌(乐)曲。
高中音乐鉴赏课对学生美育提高的探索
管理篇•德育天地高中音乐鉴赏课对学生美育提高的探索刘蕾(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世间万物皆具有美,人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一双发掘美的眼睛,更缺少一种体验美的心境。
高中音乐鉴赏的本质内容就是音乐的美育,音乐鉴赏能够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逐渐提高审美水平,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加深学生对音乐课内在知识的了解,以此来有效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高中美育的教学质量。
一、明确美育中音乐鉴赏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素质教育被广泛关注,美育更是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作为美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音乐鉴赏,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对学生进行美育就是要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通过对不同音乐的鉴赏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进而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
因此,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音乐鉴赏在美育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音乐鉴赏不仅仅是一种通过听觉进行感知而传播的艺术形式,更是具有多种价值和功能,比如能够陶冶情操、使人身心愉悦、增强人格魅力和启迪人的心智等。
让高中生明确了音乐鉴赏价值之后才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二、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格言充分体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个美妙的殿堂,但是这所殿堂始终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要想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就要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音乐情境入手,感受抽象音乐所要抒发的意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唤起他们的想象力。
以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播放一首由张含韵演唱的《酸酸甜甜就是我》,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让学生处于音乐情境之中,让他们能够从文化教育中走出,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又是谁演唱的?学生会回答道:张含韵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表现,接着提问学生: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学生:悦耳易唱。
浅谈音乐鉴赏教学与审美教育
括旋律 、 节奏 、 音色 等要 素 。它 既没有小说 或 戏剧 的故事情节 .也不 具备绘 画和雕塑 的视 觉效 果 , 音 乐只有 经过 演唱 ( 奏) 者的再 创作
才能为人们 的听觉所感 知 .比起其他 艺术形
式有它 的局 限性 . 但却 能表达线条 、 色彩和语 言所无法表 现的东西 正 如德 国诗人 海涅所
生养 成健 康的审美情趣 .在掌握一定 音乐知
个 过程 之中 , 乐 曲的进行有 开端 、 发展 、 高潮 和结 局等 如 我国民族古 曲《 春江花月夜 》 就 是一首意邃深远 、 由十个乐段组成的乐 曲 有 序曲、 有 展示 、 有尾 声 , 欣 赏它犹 如观 看一 幅 淡 墨山水长卷 .其 微妙的情绪 色彩和深 藏的 意境 因素贯穿在旋 律进行之 中.随时间 的流
教育要以 审美 为核心 .主要作用 于人 的情感 世 界 音乐课 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 以聆听音 乐 、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 的审美 活 动 .使学生充分体 验蕴涵于音乐音 响形式 中 的美 和丰 富的情感” 这些音乐教育 的新理念 给新世纪 的音乐 教育注入 了新 的血 液 .既符 合 音乐艺术 的主要 特征 .也适应我 国素质教 育 的要求 。 审美教育 即美 育是 我国教育体 系的有机 组成部分 .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 乐教 育是审美教育 的表现形式之一 .而审美 教 育又是音乐教育 的核心所在 中小 学音乐 教 育 旨在培养学 生学习音乐 的兴趣 .激发学
古希 腊的哲学家柏拉 图曾经说过 : “ 音乐
f 江 苏省盐城 市时杨 中学 2 2 4 0 0  ̄
和谐感 、 对 比感 、 层 次感等 。让学 生在学 习鉴 赏音乐 的时候 . 展 开丰富的想象 和联想 。如竖 琴表现 的流水 之音等 , 让 学生在情思 飘缈 、 联 想浮翩 中获得 审美能力的提高 其次 , 美 的旋律 可以美化生 活. 陶冶心灵 . 激 发学生积极 向上的道德 力量 一个 美好心 灵的培养和形 成 . 虽然需 要多方面 的条件 . 但 音乐 的作用应 引起足够 的重视 。欣赏《 命运交 响曲》 . 应使学 生感受到 “ 扼住 命运 的喉咙” 的 斗争精神 , 去探求人 生的哲理和意 义; 听赏《 梅 花 三弄》 让学生体 会梅花傲 雪 、 不屈不挠 的高 尚品格 。学生在 歌唱 、 演奏 和欣赏 的同时 , 感 受 到音乐的魅力 . 产生情感 的起伏和共 鸣 . 从 而升华 了精神 、 陶冶 了性情 。
论初中音乐教学与“美育”教育
0 2 4Leabharlann 0 0 5 ) 、补 的作 用 和功 能 得 到 有 效 的发 挥 , 利于学生形成健康 、 高 尚 的 审 美情 趣 和积 极 乐 观 的生 活 态 度 , 为其终身热爱音乐 、 热 爱 艺 术、 热 爱 生 活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2 . 音 乐 本 身就 是 一 门 情 感 艺 术 , 任 何 形 式 的音 乐都 有 它 不 同的 感情 色彩 。 贝 多芬 说 : “ 音 乐 尽 管 千 变 万化 。 但 归 根 结 底 是精 神 生 活 同感 官 之 间 的桥 梁 。它 能 够 确 切地 反 映 个人 和 人 民 的精 神 品质 并 反 作 用 于 人 的思 想 意 识 及 整 个 情 感 世 界 。 ” 音 乐通 过 刺 激 人 类 的审 美感 观 , 迅速影响人 类情绪 、 调节情 感 。 引起 听者 共 鸣 。音 乐 的审 美 教 育 不 仅 能激 发 学 生对 音 乐 的 兴 趣 与 热 爱 .而 且 能 让 他 们 的情 绪 感 官 随着 音 乐 的节 奏起 伏 发 生 变 化 ,这 种 情 感 交 融 与 碰 撞 是 达 到 审美 教 育 最 终 目的 的必 然 阶段 。 审美 教 育能 让 学 生 从 形 式 、 气质 、 形象、 情 感 等 各 方 面
论 初 中 音 乐 教 学 与 “ 美 育 夫 目" 李 教 育 罔 _
任 丽 娟
( 赤峰市松山二中 政治组 , 内蒙 古 赤 峰 在 素 质 教 育 中 , 艺 术 教 育 担 负 其 他 学 科 不 可 替 代 的 特 殊 的历史使命。 促 进 人 的 全 面发 展 , 音 乐 教 育是 一个 不 可 或 缺 的 环节 . 而音 乐 教 育 以 审 美 教 育 为 核 心 , 注 重 提 高 教 育 者 的 审 美 能力。音乐的“ 美育” 教 育 能 够提 高 受 教 育 者 的 文 化 艺 术 素 养 和 审 美评 价 能 力 。 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发 展 和 谐 的 社 会 交往能力。 音乐“ 美育” 教育的主要任 务包括 : 一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感 受 美 的 能力 : 二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鉴 赏 美 的能 力 : 三 是 培 养 和 提 高学 生 表 现美 、 创造美的能力 ; 四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追 求
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付双霞笔者结合多年音乐教学实践,在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的一点体会来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音乐;美育;情感美育的内容有很多方面,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方面: 1、艺术方面 2、自然方面、3、社会方面 4、科学方面。
音乐教育教学成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艺术类教育学科。
音乐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在音乐欣赏中引导学生聆听、模唱、思考、议论、记忆、观看、律动等等全方位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们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通过视听结合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达到艺术美的熏陶与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音乐教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热爱劳动人民的热情,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活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但要向学生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唱歌的基本方法和乐器演奏的基本技法,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理解音乐的能力、鉴赏音乐的能力、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创作音乐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目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的感官系统,利用多媒体课件其容量大,手段新颖,形式多样、冲击力强度大等优势,使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从而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调动起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扩展课堂教育内容的信息量,加强视觉的直观感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同学们能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引导同学们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拓宽同学们的音乐视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作发明能力。
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音乐教师要深入挖掘、细细的去品味和探索,找出适合高中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来进行分析、感受,从而使孩子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我们不能小觑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人们的影响,它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有的甚至能改变我们的性格。
因为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们去感受音乐、去体验作者们内心的人性光辉。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1. 引言1.1 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美育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音乐鉴赏课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鉴赏课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流派和发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对美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
音乐鉴赏课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情感体验,打开心灵的窗户,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震撼,从而促进情感体验的提升和心灵境界的拓展。
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大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审美情趣、情感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未来职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和实施。
2. 正文2.1 音乐鉴赏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音乐鉴赏课是一门开设在高校的课程,旨在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欣赏和评价,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音乐鉴赏课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史、音乐理论等。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 音乐作品分析: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从而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音乐欣赏听课:在课堂上,教师会播放各种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美感和表现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4. 音乐评论与评价:学生将学会如何撰写音乐评论文章,从而提升自己的文笔水平和表达能力。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1. 引言1.1 音乐鉴赏课在大学生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鉴赏课在大学生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音乐鉴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
音乐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音乐鉴赏课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艺术素养。
音乐是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作品反映了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传统,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和艺术修养。
音乐鉴赏课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学习音乐鉴赏需要学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音乐鉴赏课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
音乐是一种有治愈力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音乐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情绪状态。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文化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高校应该重视音乐鉴赏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从而推动美育教育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音乐鉴赏课在大学生美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样式、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从而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会学习如何欣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课也有助于学生表达情感。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
教学计划中的音乐与美育教育
教学计划中的音乐与美育教育音乐与美育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性教学计划中的音乐与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观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音乐与美育教育的定义、优势以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音乐与美育教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音乐与美育教育是指通过音乐和美育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它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音乐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
而美育教育则通过对美的感知与理解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此外,音乐与美育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演奏乐器等活动,有效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而美育教育则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创作美术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音乐与美育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应用1. 音乐与美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中,音乐与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唱歌、跳舞、敲打乐器等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此外,美育教育也可以通过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材料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音乐与美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在小学教育中,音乐与美育教育可以通过音乐课程和美术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音乐和美术基本素养。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美术课程中,通过学习绘画、雕塑、手工等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音乐与美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在中学教育中,音乐与美育教育的应用更加广泛。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培养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
音乐欣赏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 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 能力。
音乐分析
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 深入分析,理解音乐作品 的内涵和风格特点,增强 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表现与创新策略
演唱演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唱和 演奏活动,通过实践提高 他们的音乐表现技能。
06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效果评估
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1 2 3
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能够更敏锐地感知音乐中的 美,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美感。
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能力
学生不仅能够感知音乐美,还能理解音乐美的内 涵和表达方式,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 解。
学生对音乐美的评价能力
100%
提高学生表现美的技能
通过音乐表演、创作等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如演唱、演奏、作曲等。
80%
塑造学生追求美的态度
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美育理念,引 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正 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美育方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情感体验法
通过音乐欣赏、表演等活动,引导学 生深入体验音乐中的情感,激发学生 的审美情感。
实践操作法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进 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 样性和独特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别 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等实践 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和理 解音乐的美。
美育评价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表 现,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情感体
创作等,提高了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美育音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美育音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引言美育音乐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针对美育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通过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参与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通过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独奏等音乐表演活动,选取适合学生的曲目和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3.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如编写简单歌曲的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演奏、唱歌或展示音乐作品等方式进行示范,让学生在示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生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演奏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创造性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长为基准,注重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2. 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表演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表现。
3. 引导性评价:评价时注重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五、教学反思及总结对于美育音乐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对大学生美育教育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育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音乐鉴赏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据调查,音乐鉴赏课程对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已经成为了大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作用,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课程是大学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音乐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音乐鉴赏观点和评价标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音乐的本质和特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对于学生个人的美育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鉴赏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音乐是一种非常具有人文色彩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示着作曲家和演奏者的个性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
通过对历史、文化、地域和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鉴赏课程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利用自己的音乐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多种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这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也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音乐鉴赏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演奏技巧和表演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专业上的深入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的学习,学生的演奏和表演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
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在音乐教研中,如何落实美育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本文将从音乐教研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美育教育。
二、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的必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音乐教研中,教师通过教授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追求美。
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具有全面性、渗透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
在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在音乐教研中,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音乐教研中落实美育教育的策略1. 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性(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其审美价值,如旋律优美、节奏感强的作品。
(2)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
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创设审美教学环境(1)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教师可以布置教室,悬挂音乐相关的图片、海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利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音乐教学软件、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音乐体验。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1)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音乐。
(2)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如歌曲改编、器乐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4. 开展音乐实践活动(1)组织音乐欣赏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举办音乐比赛。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比赛,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3)开展音乐志愿服务。
美育教育音乐欣赏教案
美育教育音乐欣赏教案导语: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其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通过精选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互动和探究的方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意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学生的情商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不同音乐风格与表现形式的鉴赏3. 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4. 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精选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开展讨论,了解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和喜好。
2. 理论学习(15分钟)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与表现形式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3. 音乐欣赏实践(20分钟)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听,带领学生认真聆听,并进行实时互动。
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引导他们描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音乐创作与表演(30分钟)向学生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过程,包括创作灵感的来源、创作素材的选择和创意的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可以使用各种乐器和声音,并邀请他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5. 反思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在音乐欣赏和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资源1. 精选的音乐作品CD或音频文件2. 乐器和声音效果器材3. 课件或黑板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情况2. 学生对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的反应和表现3. 学生在小组音乐创作中的合作和创造力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或音乐比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 提供更多音乐资源和欣赏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音乐的多样性。
3. 组织音乐欣赏会或演出,邀请专业音乐人进行指导和交流。
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互通互融改革实践案例
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其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科课时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学生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学生缺乏艺术实践缺乏、传统和地方文化渗透不足等,这些都成为阻碍我国学校美育发展的问题。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被授予“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2008-2020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尝试,把美育深深融入学校发展的血脉之中,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渠道,以音乐公共课程为基础,以选修课程为延伸,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实践,构建公共音乐课程+音乐选修课程+校园文化+社团实践活动四位一体的美育实施体系,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品德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美育育人,形成了“美育”教学改革“广茂幼师特色”,有力促进了音乐教育、美育教育、美育实践的互融互通和相互促进。
■多元发展,美育课程全覆盖公共音乐课是我校必修课,三年制班级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每周2节;五年制班级前三年开设,每周1节。
在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我校注重课程教育的现实性和公共性,结合学校特色教育的传统及现代社会教师的师范性,加强识谱、指挥、儿歌表演唱、儿童舞蹈创编等内容的训练。
同时,充分发挥音乐教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格陶冶等不同层面的作用,对基础音乐知识、音乐鉴赏以及音乐表演等内容,由浅入深、兼顾理论、技能、实践等多个层次,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音乐选修课是公共音乐课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能有效巩固、深化、扩展音乐必修课所学内容。
学校紧紧抓住师范教育的特点,致力培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音乐选修课,除了大学一年级开设公共音乐课,其他年级都开设选修课,美育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让所有在校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音美交融提升素养——浅谈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探究
——浅谈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探究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通过音乐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情绪受到带动,对于学生三观的构建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当前,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不断地加强美育和德育的渗透。
这样可以将音乐教育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突破,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落实到位。
一、音乐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一般情况下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1]。
在不同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涵都有所不同,是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方向。
在音乐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方向,分别是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是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目标和任务。
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应该尽可能加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利于达到理想中的教学开展效果。
第一,自主音乐需要。
在培养学生自主音乐需要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以及音乐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和主动。
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驱动力。
能够懂得音乐欣赏是自主发展过程中的必备需要,让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对音乐产生认知、情感和意志。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包含三个维度。
一是,学生应该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能够在音乐活动的实际参与过程中得到快乐,让学生的审美需求获得良好的满足;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实际音乐体验之后,就应该将音乐作为一种保障身心健康的工具。
通过音乐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更加健康;三是,通过音乐学习可以带动学生在文化修养方面的提高,推动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音乐的魅力,以此来平衡心理、调节情绪,从而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
大学美育课音乐鉴赏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2. 音乐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音乐作品3.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鉴赏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和看法。
二、讲授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1. 音乐的审美原则:和谐、对比、节奏、旋律等。
2. 音乐的表现手法:音色、节奏、和声、结构等。
3.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古典、民族、现代等。
三、欣赏经典音乐作品1. 欣赏《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 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2.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 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2. 回顾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二、音乐与人生的关系1. 分析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2. 讨论音乐对个人情感、心理健康的影响3. 分享学生自己在音乐中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三、音乐创作实践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曲、填词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鉴赏与人生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创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资源:1. 音乐鉴赏教材2. 音乐鉴赏视频资料3. 音乐作品音频资料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大学美育音乐审美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1. 音乐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
2.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音乐作品、音乐家介绍、音乐知识等)。
2. 音乐欣赏材料(CD、MP3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审美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讲解音乐审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音乐美、音乐情感、音乐意境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如音乐旋律、节奏、和声、配器等。
三、案例分析1. 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美、音乐情感、音乐意境等。
3.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如何提高音乐审美素养?”、“音乐审美在人生中的意义?”等。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欣赏方面的收获。
二、讲授新课1. 介绍音乐审美的层次,如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评价等。
2. 讲解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方法,如广泛涉猎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能力提高。
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_2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发布时间:2022-03-28T03:40:32.425Z 来源:《教育学》2021年10月总第265期作者:佟笛[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小学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校应当明确当前阶段音乐人才培养的职责,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去,发挥音乐的美育价值,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并且能够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汲取积极的力量完善自身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化观。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结合的角度入手,分析小学音乐融合美与教育的意义,提出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
佟笛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杨树湾镇九年一贯制学校122000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小学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校应当明确当前阶段音乐人才培养的职责,将美育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去,发挥音乐的美育价值,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并且能够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汲取积极的力量完善自身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与文化观。
本文将从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结合的角度入手,分析小学音乐融合美与教育的意义,提出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效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教育美育教育结合一、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结合的意义1.强化德育教育工作。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更加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倡导音乐教师能够主动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素材,落实音乐美育教学,提升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音乐结合美育教育能够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与认知,让学生在体会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同时学会明辨是非,认知善恶美丑。
教师应挖掘和放大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审美观,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很多经典曲目的作词作曲都具有很大的欣赏教育价值,通过对歌词曲的分析与欣赏,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育与音乐鉴赏教学的整合
【摘要】注重音乐的美育功能并使之与中学的音乐鉴赏教学相整合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从中不断地实践、体验和鉴赏其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音乐审美整合音乐鉴赏音乐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12-01
“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也就使它因而美化。
”
——苏格拉底
中学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建立正确的、健全的审美观,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中学的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注重音乐的美育功能并使之与中学鉴赏教学有机整合起来,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敏的感知力、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有着深远的意义。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着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审美情感。
它利用声波这种特殊的物质材料,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
以激发鉴赏者的美感,从而引导鉴赏主体提高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净化胸襟和心灵。
主要表现在音乐艺术对人的情绪、情感有着巨大的诱发和感染力。
如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度
匮乏的时期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以磅礴的气势号召全世界人们团结起来通过斗争取得胜利。
瓦格纳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他。
”《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其雄壮崇高之美鼓舞了多少热血儿女为了革命理想奋斗,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马思聪一曲《思乡曲》又唤醒了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有着语言不
可比拟的力量,焕发出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便全副武装地登场了。
”
在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发现美、鉴赏美,从而创造美。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
音乐的美育功能是在对音乐的鉴赏活动中实现的,音乐把人类所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凝聚在它的艺术形式中,成为人类文明的外化。
而音乐的美育功能则是通过人对音乐的感知、体验将其呈现美的信息反射到人的头脑中,从而内化为人的审美意识,而这一点又正是音乐教育本身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要求教师必须把音乐教育与音乐的美育功能有机地整合起来。
那么音乐的美育功能有哪些?怎样才能使之与音乐鉴赏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以形式的多样化,培养灵敏的感知力
首先是音乐中音的排列组合的多样化,节奏的变化,其次是速度
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再次是调式调性的变化,如西洋的大小调式、中国的民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等等,从而把各种风格的作品表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种多样又是有规律的,正如建筑一样,虽然丰富多样,但也必须遵循建筑学的规律来设计和施工。
音乐上也是这样,如作品《梁祝》结构为奏鸣曲式,但它必须和其表达的内容相吻合。
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
才能用小提琴把中国这古老的民间爱情故事演绎得如此完美,成为经典之作。
二、以音乐形象的特异性,引发高尚的审美情感
音乐形象寄予着作曲者的深厚感情,是对客观世界的情感体验的外化和结晶。
在音乐鉴赏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的特异性来分析作品,体会作品的内涵,从而引发高尚的审美情感。
因为音乐在反映生活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生活的具体性相联系。
音乐形象的特异性首先表现为形象塑造的模糊性,音乐艺术和语言艺术不同,音乐的语言是由不确定的意向的音响组成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通过物质中间媒介(人声、器乐等)来表现构成的幻想,它并非客观事物本身,不能直接展示现实的空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节奏、旋律等去象征。
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中的琵琶领奏好像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而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长音的齐奏又如众人的应声和唱。
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表现得生动有致。
在鉴赏这一段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
富的联想来领略我国古代音乐作品的意境,从而引发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
音乐形象的特异性表现也表现为音乐形象的确定性具体性一面。
例如:琵琶作品《十面埋伏》所弹奏表现的刀剑撞击、金鼓齐鸣、人呼马嘶的音响,逼真地描绘出古代战场上浴血搏斗的氛围和场景,具有相当的确定性和具体性。
再如:在鉴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时,可引导学生从剧中音乐形象来体会到音乐所要表现的情感,剧中的“喜儿”由单纯、活泼的形象转化为坚强、成熟的音乐形象在《北风吹》和《我要活》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从而培养学生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以意蕴的丰富性,升华主体的精神境界
音乐作品通常包括三个立体的层次,即音响外层、情感层和思想意境层,而思想意境层是音乐作品的深层核心。
音乐抒情的目的体现为一种意境,同时还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思想。
音乐作品意蕴丰富性要求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要有理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意蕴,从而确立崇高的审美观,把内在的精神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一般的音乐鉴赏是与音乐的动态过程“同时展开”的直觉体验,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性思考分析、反复品味,那么就可以领悟到作品的深刻意蕴,从而提高和升华自身的审美情趣,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审美心理结构不断趋向优化和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综上所述,注重音乐的美育功能并使之与中学的音乐鉴赏教学相整合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从中不断地实践、体验和鉴赏其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意义是深远的。
我们愿努力促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褒美贬丑,在美的浸润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参考文献:
[1]王锐.《实施音乐课程标准改革高师音乐教学》中国音乐教育,2002(05).
[2]李雪娜.《从高中音乐新课改看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01).
[3]何佳琦.《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背景下高师音乐实践课的改革》艺术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