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导学案(16)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新人教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西气东输1.西气东输的线路(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2.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思考: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补充气源地等,而城市的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之一。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二)西电东送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微点拨] 我国的晋煤外运主要通道主要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三)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2.南水北调三线的比较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引水线路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优点有京杭运河可利用,工程量小;可调水量大可自流供水;水质较好可自流供水;水质好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迁移人口多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量大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①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高中地理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部分:考试内容和要求: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细化: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复习: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
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测试题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紧缺的措施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可取的是A.西电东送B.建核电站C.研究开发新能源D.大力推广石油发电2.下列关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举措中,能有效解决珠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的是①南水北调②南磷北运③西电东送南线工程④西气东输南线工程⑤北煤南运⑥北水南调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⑤读图,完成3→5题。
3.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C.三峡水利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4.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能引起A.土地荒漠化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C.次生盐渍化和地面沉降D.水域面积减少5.北方地区局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③人口少④水资源利用率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008年受缺煤停机和电厂检修等影响,山东遭遇了十年不遇的“电荒”。
除了山东省外,还有个别省份用电缺口亦创下新高。
读我国某年度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完成6→7题。
6.图中显示我国不同区域电力生产与消费存在着地区差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区发电量、用电量都大②东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③中、西部地区发电量大于用电量④中部地区用电量大于发电量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上述差异的存在为区域资源调配提供了条件。
我国东、西部之间能源调配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②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③缓解能源紧张状况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俄罗斯决定修建“泰纳线”输送石油。
中日双方就修建“安大线”(安加尔斯克至大庆)与“安纳线”(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展开竞争。
同时俄承诺将修建至中国的输油管道支线。
据此回答8→9题。
二轮复习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类大题规范答题学案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类大题规范答题专项训练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了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从而产生了区际联系,最终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共赢。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类试题是目前高考命题的热点。
一、典型例题呈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8分)(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6分)(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6分)(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4分)二、答题角度分析1.关注区域差异,分析区际联系的原因:(1)“资源跨区域调配”:前提是两个区域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分布差异和需求量不同,出现供求关系的差异,从而产生资源跨区域流动。
(2)“产业转移”:由于某产业在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不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方。
2.注重综合思维,分析区域协调发展问题:(1)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角度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及沿线地区的影响,以及产业转移对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学案设计初稿广州44中学 黄晓梅 、广州89中学 曾伟民第一节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进行跨区域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
2.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
3.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资源和技术保证。
4.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5.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知识准备一.国家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的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请在左下图填出三大经济地带。
二.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对比。
右上图中,三大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大小排列 > > 。
三.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与西气东输线路图。
左上图,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均匀, 多 少; 多 少。
知识要点及对应练习:一.西气东输的原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知识点的形成:知识点的应用: 西气东输工程的目标市场是。
( B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黄河三角洲 D .东北平原(二)西气东输 自然资源 地区分布不均 密集区 贫乏区 依附于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而存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各区域对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资源不匹配需求量大:赋存值小 需求量小: 赋存值大自然资源供给平衡适应区域发展资源的跨 区域调配 自然因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是 的,存在着明显②自然资源依附于 经济因素 → 区域间经济发展 ,各区域对资源跨区知识点的形成:A.西气东输的线路:由新疆盆地气田,经、、、、、、、到达。
知识点的应用:1.我国“西气东输”工程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C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太湖平原2.西气东输管道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D )A.6个 B. 7个 C.8个 D.9个3.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2019届一轮复习(课标版)2019版高考地理:专题十六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
(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答案 A
5.(2016 课标Ⅰ ,3,4 分 )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 C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 下图 )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6 分 )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8 分 )
答案 (1) 南四湖水量增加 , 湖面扩大 , 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 ; 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 利于水生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2.(2014 浙江文综 ,2,4 分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 , 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 A
生物的生长 ,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 水量增加 , 利于通航 ; 利于发展养殖业பைடு நூலகம்旅游业。
(2) 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 ; 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 ; 加强对沿
岸工业监督检查 ,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教师用书专用 (6 — 7)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 2003 年和 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题。
6.(2016 江苏单科 ,25,3 分 ) 与 2003 年相比 ,2013 年 ( 双选 )(
山东省新高考高三三轮冲刺回扣: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导学案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回扣目标】1.结合题目,回扣落实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等必备知识。
2.结合西气东输等案例,探究各类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分析思路。
3.反思应考,总结人文类题目的答题角度,向细心审题、穷尽信息要10分。
【回扣指导要求】1.带着目标回扣,回归考场状态,向回扣要提高10分。
2.找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方面的增长点,结合典型题目,尤其是重点题型和设问,进行反思,力争满分。
3.重点题目重新做,从审题到思维过程到规范表述全过程反思。
【回扣内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
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
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
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 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3. 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A.尼罗河断流 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4.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左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右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8分)(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
(6分)(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4分)(4)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导学案
第四十四节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点扫描】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点突破】一、资源跨区域调配1.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都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用四大工程名称填空: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
(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线工程建设难度最小 B .中线工程建设难度最大 C .工程可彻底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D .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盐碱化危害(3)西电东送南线的贵州境内有许多火电站,其最主要作用是( )A .贵州煤炭丰富,有利于能源输出B .贵州交通不便,不利于原煤运出C .枯水期水电不足时作为补充电源D .贵州经济发展需要这些电站(4)西电东送北路主要是火电,它将山西、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5)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
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国的产业转移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如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二是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内部平衡的产业转移,如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我国产业转移的类型,如下表所示:训练二:近些年来,G 市(下图)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高中地理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案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纲要求:1、产业转移、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基础自主落实: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最终到达。
2、我国能源的和的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3、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但是能源相对,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4、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多少,多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大气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优化,改善,促进。
2、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勘探开发和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并强有力拉动的发展。
3、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
不仅有利于能源问题的解决,还可推动、等产业的发展。
4、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东部地区的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5、从西部地区输送来的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有利于。
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的需求,从而缓解因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当和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就会受到影响。
为了、,企业通过对外、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具有、且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企业家总希望在的区位投资建厂。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投资,首先要改善以减少企业生产的。
(3)企业因为所生产产品的国内市场 ,或者国内市场 ,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智慧课堂课时导学案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智慧课堂课时导学案姓名____班级____使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学习目标】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探究活动一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珠江三角洲拟改变以往“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强化广州、深圳的创新引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有优势,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小题1】1. 说一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小题2】1. 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答案]【小题1】广东:丰富的劳动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
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等。
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服务中心。
【小题2】粤港澳大湾区加强粤港澳之间区域联系,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南连东南亚、南亚,北接长江经济带,西到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解析]【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粤港澳地区利用本地区各自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进行发展。
广东地区优势在于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腹地面积广,拥有广阔的市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升级空间较大,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等。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引言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同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区际联系的含义和特点区际联系指的是不同地区、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
区际联系的特点主要包括:1.相互依存性:不同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性也在增加,一个地区的发展往往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
2.资源互补性: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3.政治关系:区际联系还受到各国政治关系的影响,政治稳定和友好关系能够促进区际合作和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际联系的基础上,不同地区之间实现均衡发展和协作。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的健康增长。
2.提升生活水平:不同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公平分配,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促进社会和谐: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减少地区间的差距和不平等现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影响区域联系和协调发展的因素1.地理条件: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联系和合作。
2.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会影响其在区际联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3.政治因素:政治关系和政策的稳定度会对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交流和合作程度。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1.制定优惠政策: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
2.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间的交通、通讯等便捷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加强规划引导:政府可以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引导不同地区间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019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19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资源的跨区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还要留意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需从资源地区分布生产不均衡和社会经济发展须要两方面绽开。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对西部: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对东部:缓解能源惊慌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2.我国的能源问题(1)石油供应惊慌的缘由: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大;高耗能产业多;能源利用率低;勘探、开采滞后;缺少石油储备。
(2)解决措施:①开源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国内供应量;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多渠道多方式进口。
②节流优化产业结构,压缩高耗能产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
二、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缘由本质上讲,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营销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
劳动力不同国家地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影响生产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一般较高,成为推动企业向外转移的因素;市场??本地市场饱和或本地市场不能满意发展需求时,企业就会开拓外地市场,为了避开开拓外地市场的限制,企业往往干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市场大的地方。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转出地正效应: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占据产业高端分工;扩大市场;减轻环境压力;负效应:就业机会削减;产业空心化。
(2)转入地正效应: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有机会;负效应:增加环境压力,加重环境污染;从事低端产业分工;3.分析广东北部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地的缘由。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
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 _大__气__质__量____
区域协调 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 _协__调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 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 _资__源____发展;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 业的 _发__展__潜__力____
深化整合 · 提素能
考点一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研析典题
(2023·浙江1月选考)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 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题。
有其文阔尔河和老塔里木河两条生 更多消耗于植被蒸腾
态 输 水 通 道 。 2000—2020 年 , 塔 里
木河下游实施了21次生态输水,河
(2)两河轮流输水可提高地下水涵养 水源的能力,主要此举是为了节约
岸带地下水位普遍抬升了3—5 m,
水资源,并非扩大受水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归纳导学 1.南水北调工程及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1)南水北调线路
3.人地协调观: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
式,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研清教材 · 固基础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 __不__均__匀___,存在明显的资源富 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 _集__中__性____。 (2)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发展水平 __不__平__衡___,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 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
与经济建 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 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
高中地理第0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0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复习【学习目标】
1.阐述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2.说出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重点】西气东输、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西气东输、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二、深入学习
三、迁移运用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1~2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 A .接近原料产地 B .劳动力价格低 C .市场广阔 D .技术水平高
2.20世纪90年代棉纺织工业由我国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
B .新疆邻国多,便于绵纺织品出口
C .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
D .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答案 1.B 2.C
四、探究未知
你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请写在下面,至少一点。
金版学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课件专题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能源资源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差异大。
栏
2.西气东输原因之二:是调整(tiáozhěng)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长期以来,
目 链
我国以________为主要能源,并带来一系列________问题和运输压力。因此,需
接
要调整(tiáozhěng)能源消费结构,提高________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第五页,共33页。
基础自 主(zìzhǔ)
梳理
3.西气东输原因之三:是我国油气发展(fāzhǎn)战略的需要。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________。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
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并实施
“________、________”的油气发展(fāzhǎn)战略。
第十五页,共33页。
第十六页,共33页。
2.西电东送。
第十七页,共33页。
3.南水北调(见示意图)。
第十八页,共33页。
互动释疑 (shìyí)解
惑
►强化训练 2010年8月29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在阿穆尔州斯科沃罗季诺市 出席了中俄油管道俄罗斯段的开通仪式。标志着“中俄原油管道” 俄罗斯境内段正式(zhèngshì)被注入石油,开始技术测试阶段。结 合下图完成1~2题。
答案:C
第十三页,共33页。
2.(2014·广东学业水平)我国煤炭生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 电相结合的形式。输电就是在煤炭产地建发电站,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 (diànlì),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当地的( )
A.气候类型(lèixíng) B.产业结构 C.就业机会 D.空气质量
栏 目
进经济发展
链
高考地理人教版 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3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
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纲展示名师解读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根据目前世界上较为紧张的能源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理解能源紧张、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能够结合实际分析不同资源调配路线的利弊,同时能够分析出资源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具体影响2.结合我国目前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往中西部内陆迁移的现象,如我国服装、纺织工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迁移,分析影响产业迁移的因素,及这种迁移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3.分析某地的资源、产业特征,并能够判断出它是资源的调入区还是调出区,是产业的迁入区还是迁出区,同时进一步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或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自然条件2.经济条件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我国的________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在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________。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特别提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________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的________;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________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____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________、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对环境的影响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________;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特别提示:西部地区虽具有资源优势,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学业水平测试导学案(16)
本学案由大连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地理组编写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和要求:
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细化: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复习: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
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主要包括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
2、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市场从而达到追求更高利润。
产业转移最主要、最常见的方式是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设立工厂。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指企业生产与其他相关企业和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进行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过程的投入。
发达国家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达到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的需要时,而且为了避开贸易壁垒,通常采用在新地区直接投资建厂的方式,开辟新的市场。
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转移国)原主导产业转移后,可将生
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家(转移对象国)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还可以通过企业将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可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另一方面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使转移国的环境污染得到缓解,而使转移对象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转移国就业机会减少;转移对象国就业机会增加。
第三部分:基础测试与课堂指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程复习训练》P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