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4讲:金属概论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元素化合物共17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元素化合物共17讲)

【考试说明】1.认识钠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课前检测】【知识梳理】一、认知金属钠(课前或当堂完成,自我检测)1.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核外电子排布式:;在周期表中位置:。

2.物理性质:密度、熔点、色,属于金属单质,具有金属的通性。

焰色反应呈_________。

3.钠的化学性质:(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充)A)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与水反应:;C)与酸反应:;D)与醇、酚等含-OH物质的反应:、;E)与盐(CuSO4)溶液反应:。

4.钠的保存、制取、应用:金属钠在实验室中保存在中,金属钠的工业冶炼方法:;金属钠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举例、、、。

『例题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A.取用金属钠时,可用手直接抓取大块钠后撕下一小块,因为钠很软。

()B.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C.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的原因是2Na+O2===Na2O2D.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故可用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制镁。

()E.钠能与所有含氢化合物反应并置换出氢气。

()【思考交流1】从晶体结构、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角度进一步认Array知钠:1、能否从晶体结构的角度解释钠的熔沸点较低和硬度较小的原因?简述从保存在煤油中的大块钠取用小块钠的实验操作。

(要求:文字简洁、表述准确)2、从反应速率比较钠与水、盐酸、醇、酚反应的异同。

3、钠能否保存在CCl4中?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或干冰灭火?通常用什么灭火?4、将一小块钠分别放入①稀氯化钠溶液②饱和氯化钠溶液③氯化铵溶液④硫酸铜溶液中各有何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例题2』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右端胶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到煤油中,反应前片刻,钠的位置应在a处B.开始反应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C.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a处有无色气体产生D.若用苯或酒精来代替煤油,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二、了解钠的氧化物(Na2O、Na2O2)(课前或当堂完成,自我检测)名称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电子式氧的化合价与H2O反应与CO2反应与盐酸反应1、钠与氧形的氧化物有几种?它们属金属氧化物,也都是碱性氧化物,对吗?形成的氧化物中阳、阴离子的配比否相同?2、每供氧1 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多少?消耗多少mol过氧化钠?3、由1 molCO2和1 mol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某一盛有1.5molNa2O2的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容器增重多少?4、将足量的过氧化钠投入到稀的酚酞溶液中有何现象?『例题3』1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 Na2CO3C.NaOH Na2CO3D.Na2O2 NaOH Na2CO3【当堂巩固】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6Na=4Na2O+N2。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第四章卤素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结构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一课时氧族元素第二课时硫硫酸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碳族元素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一课时氮与磷第二课时氨铵盐第三课时硝酸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第十章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第十二章烃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第一课时糖类第二课时油脂第三课时蛋白质第十六章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前言本教学案是依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覆盖了整个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教学与备考。

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单质1、物理性质: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优秀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化学钠保留在白腊油或煤油中,由于钠易与水或许空气中的氧气反响,而钠不与煤油反响,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留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响4Na+O2=2NaO(常温 )2Na+O2Na2 O2 ( 过氧化钠 )2NaO+O22NaO2②与非金属反响2Na + Cl22NaCl2Na + S=Na S2③与水反响: 2Na + 2H 2 O = 2NaOH + H2↑钠与水反响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焚烧惹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响2HCl + 2Na = 2NaCl + H 2↑⑤将钠与盐的反响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响:2Na+2HO= 2NaOH+H↑CuSO4+2NaOH= Cu(OH)2↓+Na2SO4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 4Na + TiCl 4 ( 熔) =4NaCl + Ti(二)钠的化合物1、 Na2O和 Na2 O2名称氧化钠 (Na O)过氧化钠 (Na O)222电子式分类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化与水反响Na2 O +H2O=2NaOH2Na2 O2+2HO=4NaOH+O2↑学与 CO2反响Na2 O +CO2=Na2CO32Na2 O2+2CO==2NaCO3+O2性与酸反响Na2O +2HCl= 2NaCl + H 2O2NaO2 +4HCl=4NaCl+O2↑ +2HO 质特征__________________Na2O2有强氧化性,能够使品红溶液退色,有漂白作用、杀菌消毒。

Na2O2与 CO2、 H2O反响的各样关系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可与 SO2、 H2S、 FeCl2等复原性物质反响。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第四章卤素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卤族元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原子结构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第一课时氧族元素第二课时硫硫酸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课时碳族元素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第八章氮族元素第一课时氮与磷第二课时氨铵盐第三课时硝酸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第十章电离平衡第一课时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第十二章烃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第一课时糖类第二课时油脂第三课时蛋白质第十六章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前言本教学案是依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覆盖了整个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教学与备考。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案14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案14

必修一导学案14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钠和水的反应,能描述此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铁和水蒸汽的反应,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图。

【学习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动二实验探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教材49页】【实验3-3】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提醒】①钠的取用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③切割钠在玻璃片上进行④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活动三实验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
(3)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完成铁粉和水蒸气的反应,并画出整套实验装置。

(3)请大家画出整套实验装置:
思考交流归纳整理
通过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论
① 实验现象:。

② 实验结论:。

挑出一套比较规范且操作简单的设计。

【科学探究】:【多媒体演示】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怎样解释你看到的现象呢 铁与 水蒸气 反应
试管内铁粉有何变化
肥皂水有何变化 点燃肥皂水的气泡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对应训练】:《步步高》38页【活学活用】的第3题
活动四归纳总结自主提升。

金属的分类高中化学教案

金属的分类高中化学教案

金属的分类高中化学教案
目标:了解金属的分类方法及特点,掌握金属元素的常见属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
1.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2. 金属的分类方法
3. 常见金属元素的属性和应用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
2.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3. 金属元素的周期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引出金属作为一种常见的物质,并介绍金属的一些普遍性质。

二、讲解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1. 导电性和热导性
2. 韧性和延展性
3. 光泽和密度
三、介绍金属的分类方法
1. 金属性化合物的配位数
2. 针对性质和成分的分类
3. 基于金属原子的结构分类
四、讨论常见金属元素的属性和应用
1. 铁、铜、铝等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2. 不同金属元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五、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金属的特点。

六、概括总结
总结金属的性质、分类方法及常见金属元素的属性和应用,强化学生对金属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特点,掌握金属元素的分类方法及应
用情况,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知识。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高中化学金属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 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3. 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金属结合的性质。

4. 掌握金属的常见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3. 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金属结合的性质。

教学难点: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金属结合的性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金属样品、盐酸、氢氧化钠等。

3.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金属物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特点和性质,激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介绍金属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2. 讲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独特性。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观察金属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

2. 实验二:观察金属样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的实验。

四、晶体结构和金属结合性质(10分钟):1. 介绍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 讲解金属结合的性质,如导电性、热导性等。

五、应用与总结(10分钟):1. 讲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2. 总结金属的特点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金属相关的思考题或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1.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金属的性质,加深对金属的理解。

2. 强调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高中化学金属元素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元素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元素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

2. 掌握金属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化学性质。

3. 熟悉金属元素的常见用途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

2.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金属元素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

2. 掌握金属元素的合金制备和特性。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设备和化学品。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金属元素的图片和化学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金属元素的兴趣。

Step 2: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
介绍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导电性、热传导性等基本性质,并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导电性和塑性。

Step 3:金属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化学性质
讲解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介绍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反应特点。

Step 4:金属元素的应用
通过案例介绍金属元素的常见用途,如铁的制造、铝的生产和金的应用等。

Step 5: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概括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金属元素的世界。

教学延伸:
1. 分组讨论金属元素的应用和特性。

2. 实验探究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观察金属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提高他们对金属元素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求知欲。

高中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教案第14讲 金属概论人教版

高中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教案第14讲 金属概论人教版

第14讲金属概论(建议1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了解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特征以及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4.掌握判断金属活泼性的常见方法。

[要点精析]一、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特征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存在(1)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B-At连线左下方。

(2)金属元素包括:主族元素中除H外的ⅠA、ⅡA全部、ⅢA的Al、Ga、In、Tl、ⅣA的Ge、Sn、Pb、ⅤA的Sb、Bi及ⅥA的Po和全部过渡元素(包括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

(3)地壳中丰度最高的10种元素中,按丰度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这其中金属元素种类居多。

(4)活泼的金属元素以其稳定的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而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属元素如Au、Pt、Ag等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2.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征和晶体结构(1)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个。

(有例外)(2)价电子:主族——最外层电子;副族——最外层+次外层电子。

如铁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可铁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锰原子的最外层也只有两个电子,但锰的化合价有+2价(MnCl2)、+4价(MnO2)、+6价(K2MnO4)+7价(KMnO4)等。

(3)半径:同一周期原子 r金属>r非金属(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阳离子 r原子>r阳离子,如Na半径>Na+半径。

(4)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通常与上一周期元素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如Na+、Mg2+与Ne;与上一周期元素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如Na+、Mg2+与O2-、F-。

(5)晶体结构: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形成金属键,通过金属键原子结合成晶体,即为金属晶体。

二、金属的分类1.冶金工业黑色金属:Fe、Cr、Mn(黑色金属的颜色不一定是黑色,如纯净的铁、铬的颜色是银白色)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2.按密度轻金属:密度﹤4.5g/cm3(如钠、镁、铝)重金属:密度﹥4.5g/cm3(如铁、铜、W)3.按自然界中的含量常见金属:如铁(4.75%)铝(7.7%)钙(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铌、钼等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物理性质(1)状态:在常温下,除汞(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2)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金、铜、铋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都是不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粉末状时,常显不同颜色.(3)密度:金属的密度相差很大,常见金属如钾,钠、钙、镁、铝均为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 -3),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高达21.45 g·cm-3.(4)硬度:金属的硬度差别很大,如钠、钾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最硬的金属是铬.(5)熔点: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其熔点为3410℃,而熔点最低的金属为汞,其熔点为-38.9℃,比冰的熔点还低.(6)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薄片.其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⑺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2.金属化学性质在水溶液中,按金属失电子形成水合阳离子能力的大小,而排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1)金属与水反应:①活泼金属K、Ca、Na与冷水发生剧烈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贵州省普安一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认识有机物

贵州省普安一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认识有机物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0讲:认识有机物(建议1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物的特点和分类。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选考内容)3.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必考加选考内容)[要点精析]一、有机物概述1.有机化学的发展萌芽于17世纪,创立并成熟于18、19世纪。

20世纪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充满活力的学科。

21世纪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概念。

青出于蓝胜于蓝,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加热NH4CNO制得尿素这一反应否定了贝采里乌斯提出的有机物得自天然,只能提取,不能合成的观点,使人类由提取有机物进入合成有机物的新时代。

创立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方法的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迄今为止已知的3700多万种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

1965年我国成功地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实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的合成,为人工合成蛋白质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2.有机物的概念除CO、CO2、H2CO3、碳酸盐、酸式碳酸盐及金属碳化物外,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3.特点⑴组成特点:除碳元素外,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⑵结构特点①碳碳键以共价键形成碳链,这是有机物结构的基础;②有机物分子多为非极性分子或弱极性分子;③有机物分子间通过范得华力结合成分子晶体;⑶数量特点:有机物的种类繁多,达数千万种,其主要原因是:①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②碳链的长度可以不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有单键、双键、叁键,也可以有长链或环状等;③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⑷性质特点:(对于大多数有机物)①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②多为非电解质,不易导电;③多数熔、沸点较低;④多数易燃烧,易分解;⑸反应特点:有机反应复杂,速率慢,多数需要催化剂,而且副反应多,所以有机反应方程式常用“→”表示,而不用“=”表示;二、有机物的分类有机物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1.根据组成中是否含有碳氢元素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2.根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状,分为链状有机物和环状有机物;3.根据分子含有的特殊原子和原子团(官能团),分为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等;三、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8讲:碳族元素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8讲:碳族元素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8讲:碳族元素(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了解碳的三种重要的同素异形体及导致它们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的原因.了解碳的多样性。

2.了解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氧化物、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钠等)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等硅酸盐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

5.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要点精析]复习策略:本单元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复习碳硅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同时注意碳硅及化合物的某些特殊性。

一、碳族元素1.碳族元素: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为第IV A 族元素;最外层均有四个电子,决定了碳族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容易形成共价化合物(特别是碳和硅),其化合价主要有+4和+2;但电子层数不同,又导致了性质具有递变性:从碳→铅,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有着明显的递变规律。

见如下表格:(18—1)2.碳的同素异形体的比较:(表18—2)碳元素不仅可以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而且还可以形成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例题1:(1)质量相等的石墨与足球烯(C 60)所含质子数( ) A .前者多 B. 相等 C. 后者多 D. 无法确定(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答案:(1)B (2)分别将三种物质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若三者产生的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将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气体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解析:(1)等质量的石墨与足球烯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碳原子,所含质子数也相等二、碳、硅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制法及应用的比较1.碳单质:(1)物理性质:碳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

(见表18-2) (2)化学性质:①C + O 2 = CO 2 ②2C + O 2 = 2CO ③C+4HNO 3(浓)=CO 2↑+ 4NO 2↑+ 2H 2O ④ C + 2CuO = 2Cu + CO 2↑⑤ C + CO 2 = 2CO ⑥ 2C + SiO 2 = Si + 2CO ↑点点△高温高温△2.碳的氧化物(CO、CO2)性质的比较:(表18—3)例题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所加试剂或方法,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表18—4)例题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按要求填写空白(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方法是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2)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3)NaCl溶液中Na2CO3,方法是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4)NaOH溶液中的Na2CO3,方法是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4讲:几种重要的金属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4讲:几种重要的金属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4讲:几种重要的金属【考纲要求】1.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特征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

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3.金属的共性和结构的关系。

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金属元素有90种,集中位于周期表的左、中下方,属于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请你自己画出一个元素周期表,并标出金属元素所处的区域。

2、原子结构特征⑴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一般小于4(Sn、Pb、Sb、Bi≥4)。

⑵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大(惰性元素除外)。

3、晶体结构(1)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好像硬球,一层一层地紧密堆积着。

即一个挨一个地堆积在一起,使一定体积的晶体内有最多数目的原子。

但由于金属原子的价电子较少,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金属离子,而释出的价电子并不专属于某个特定的金属离子,它们在整个晶体里自由地运动着,称为自由电子。

金属晶体就是依靠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

(2)金属晶体熔沸点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的强弱与和有关;随着增强,金属键依次增强,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依次。

二、金属的分类1、按原子结构特点分⑴无变价金属:ⅠA、ⅡA及Al等金属;⑵变价金属:ⅣA、ⅤA族、副族、第Ⅷ族金属元素。

2、冶金工业上:3、按密度不同按密度4、按其丰度不同按含量三、金属的性质1、物理共性:由于金属一般都是以金属键形成金属晶体,实现层状紧密堆积,使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⑴ 状态:通常情况下,除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态。

⑵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⑶有导热性和导电性.⑷有延展性。

2、化学共性:⑴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⑵在化合物中只有正价没有负价。

四.合金1.概念:2.性能:【例题解析】例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解题思路:。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5讲:晶体结构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5讲:晶体结构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5讲:晶体结构【考纲要求】1。

理解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有关概念。

2。

掌握影响四种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有关因素,并据此对各种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和硬度的大小进行比较。

3.了解晶胞的概念,会进行晶胞中微粒数的相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晶体:。

1.离子晶体:(1)概念: . (2)性质特征:。

(3)重要判断依据:。

(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

2.原子晶体:(1)概念:。

(2)性质特征:.(3)重要判断依据:。

(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

3.分子晶体:(1)概念:。

(2)性质特征:。

(3)重要判断依据:。

(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 。

4.金属晶体:(1)概念:。

(2)性质特征:。

(3)重要判断依据:。

(4)影响熔沸点高低的因素:。

二、各种晶体类型常见例子:1.离子晶体:(1)NaCl:一个Na+周围以离子键同时结合个Cl—,与一个Na+距离最近的Na+有个,在一个晶胞中含Na+、Cl-分别为、个,若NaCl晶胞的边长为r 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晶体的密度为。

(2)CsCl:一个Cs+周围以离子键同时结合个Cl—,与一个Cs+距离最近的Cs+有个,在一个晶胞中含Cs+、Cl-分别为、个,若CsCl晶胞的边长为r cm,晶体的密度为d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2.原子晶体:(1)金刚石:一个C原子周围以共价键同时结合个C原子,键角为,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并不断向周围扩展成空间网状结构。

(2)石墨(过渡晶体)一个C原子周围以共价键同时结合个C 原子,键角为形成结构,并不断向周围扩展成结构,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导电的原因是,金刚石硬而石墨软的原因是,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而沸点与金刚石相同的原因是。

(3)硅晶体:与相似,只需将其中的原子换成原子,键长变得稍一些即可。

(4)碳化硅晶体:与相似,只需将其中的原子用原子和原子交替更换,键长介于和之间即可,其熔沸点比金刚石的,比硅晶体的.(5)二氧化硅晶体结构能用类似方法模拟来吗?在1molSiO2晶体中含有mol的Si-O键。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5讲:铁及其化合物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5讲:铁及其化合物

贵州省贵阳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5讲:铁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根据铁的原子结构的特点来分析记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互转化的反应及原因等等。

2.应运用氧化还原原理,在“铁三角”,Fe→Fe2+→Fe3+中的相互转化关系.3.重点掌握根据氧化还原的原理进行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计算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一.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铁在参加化学反应时,究竟生成Fe2+还是Fe3+与哪些因素有关?铁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哪些?2.实验室制备Fe(OH)2沉淀应注意哪些问题?3.向FeCl3溶液中通硫化氢,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4。

Fe的还原性比Cu强,而在Fe3+离子的氧化性又比Cu2+强,这有没有矛盾?5。

在处理哪些具体问题时,会用到Fe2+、Fe3+的转化关系?6。

炼铁中为什么不用焦炭直接还原氧化铁?7.常见的铁的氧化物有哪几种?列表比较其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异同点:8.铁的氢氧化物9。

Fe2+和Fe3+的鉴别方法10.铁与稀硝酸反应的规律(1)当n(Fe)/n(HNO3)时,发生的反应是:(2)当n(Fe)/n(HNO3)≥3∕8 时,发生的反应是:(3)当14〈3n(Fe)n(HNO)〈38时,发生的反应是:【例题解析】[例1]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其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B。

足量的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2Fe2++4Br-+3Cl2=2Fe3++2Br2+6Cl-C. Fe(OH)3跟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D。

FeS跟稀哨酸反应:FeS+2H+=Fe2++H2S解题思路:。

易错点:。

[例2]在烧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而制得红色砖瓦。

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它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的黑色化合物是,同时还有未烧的碳颗粒,而制得了青色砖瓦。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0讲: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5)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选考内容)[要点精析]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一、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周期、族与电子层构型 S 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nS 1~2p 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ns 2np 1~6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n-1)d 1~10ns 1~2;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总数=族数ds 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n-1)d 10ns 1~2; 最外层电子数=族数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价电子数=主族序数1、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具体规律: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Cl--<Br——<I——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Na+>Mg2+>Al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6、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7、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李仕才【高考考试说明要求】(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合金第一讲 钠元素及其化合物任务一. 回顾旧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建构分类观,转化观。

问题1. 将一小块新切开的钠露置在潮湿空气中,切面很快失去金属光泽变暗。

慢慢的钠块儿表面出现液滴,又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最后变成白色粉末。

请结合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

问题2. 将Na 2O 2固体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没有气体逸出。

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3. 按照物质的分类罗列出你熟悉的钠及其化合物,放入下面的二维图。

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写出实现转化的反应试剂和条件。

[ 注意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制备和物质的用途等](以NaOH 的制备为例,认识二维图的使用!)化合价单质 氧化物 碱 盐任务二 .从实验入手认识重要物质的性质和制备等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文字方程式)、结论1 探究乙醇和水分子中羟基—H 的活泼性23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和能量转换?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几滴酚酞,溶液变红,振荡试管,溶液很快褪色。

针对褪色现象,请你根据假设(①NaOH浓度过大;②H2O2的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反应Na2O2+2H2O=H2O2+2NaOH)4 探究Na2CO 3、NaHCO3的性质在 2 支试管里分别加Na2CO 3、NaHCO3固体(各约 1g):①观察二者外观上细小的差别。

②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③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④向试管内滴加 1~2滴酚酞后,观察颜色。

(也可用pH试纸测定0.1mol/L的Na2CO3、NaHCO3两种溶液的pH)⑤将上述两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普安一中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14讲:金属概论(建议1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了解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特征以及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4.掌握判断金属活泼性的常见方法。

[要点精析]一、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特征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存在(1)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B-At连线左下方。

(2)金属元素包括:主族元素中除H外的ⅠA、ⅡA全部、ⅢA的Al、Ga、In、Tl、ⅣA的Ge、Sn、Pb、ⅤA的Sb、Bi及ⅥA的Po和全部过渡元素(包括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

(3)地壳中丰度最高的10种元素中,按丰度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钛,这其中金属元素种类居多。

(4)活泼的金属元素以其稳定的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而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属元素如Au、Pt、Ag等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2.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征和晶体结构(1)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个。

(有例外)(2)价电子:主族——最外层电子;副族——最外层+次外层电子。

如铁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可铁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锰原子的最外层也只有两个电子,但锰的化合价有+2价(MnCl2)、+4价(MnO2)、+6价(K2MnO4)+7价(KMnO4)等。

(3)半径:同一周期原子r金属>r非金属(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阳离子r原子>r阳离子,如Na半径>Na+半径。

(4)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通常与上一周期元素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如Na+、Mg2+与Ne;与上一周期元素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如Na+、Mg2+与O2-、F-。

(5)晶体结构: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形成金属键,通过金属键原子结合成晶体,即为金属晶体。

二、金属的分类1.冶金工业黑色金属:Fe、Cr、Mn(黑色金属的颜色不一定是黑色,如纯净的铁、铬的颜色是银白色)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2.按密度轻金属:密度﹤4.5g/cm3(如钠、镁、铝)重金属:密度﹥4.5g/cm3(如铁、铜、W)3.按自然界中的含量常见金属:如铁(4.75%)铝(7.7%)钙(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铌、钼等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物理性质(1)状态:在常温下,除汞(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2)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金、铜、铋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都是不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粉末状时,常显不同颜色.(3)密度:金属的密度相差很大,常见金属如钾,钠、钙、镁、铝均为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 -3),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高达21.45 g·cm-3.(4)硬度:金属的硬度差别很大,如钠、钾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最硬的金属是铬.(5)熔点: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其熔点为3410℃,而熔点最低的金属为汞,其熔点为-38.9℃,比冰的熔点还低.(6)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薄片.其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⑺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2.金属化学性质在水溶液中,按金属失电子形成水合阳离子能力的大小,而排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1)金属与水反应:①活泼金属K、Ca、Na与冷水发生剧烈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如:2K+2H2O=2KOH+H2↑②较活泼金属Mg、Al与沸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如:Mg+2H2O=Mg(OH)2↓+H2↑③金属Zn、Fe、Sn、Pb在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氢气。

如:3Fe+4H2O(气) Fe3O4+4H2↑④氢后金属不与水发生反应(2)金属与氧气反应:①活泼金属K、Ca、Na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空气中又可发生燃烧。

如:4Na+O2=2Na2O,继续反应:2Na2O+O2=2Na2O2或2Na+O2Na2O2②较活泼金属Mg、Al常温下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也可发生燃烧。

如:4Al+3O2=2Al2O3 4Al+3O2(纯) 2Al2O3③金属Zn、Fe、Sn、Pb常温在干燥空气中不发生氧化反应,加热能被氧化,纯氧中可发生燃烧。

如:3Fe+2O2(纯) Fe3O4④金属Cu、Hg在强热条件下,只氧化而不发生燃烧。

如:2Cu+O22CuO⑤Hg以后金属不能被氧气氧化(3)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H2SO4)反应①氢前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生成盐和氢气。

②氢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4)金属与氧化性酸(浓H2SO4,浓稀HNO3)反应,①活泼金属K、Ca、Na和氧化性酸反应较复杂(不要求掌握);②Mg→Ag与氧化性酸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盐、水和气体,但气体不是氢气,而是含氧酸的还原产物,其中硫酸还原产物是SO2↑,浓硝酸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还原产物是NO↑。

如:Cu+2H2SO4(浓) CuSO4+S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③Pt、Au只能溶于王水。

④常温下,浓H2SO4、浓HNO3使Fe、Al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生成H2,即表面发生“钝化”。

(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①活泼金属K、Ca、Na放入盐溶液后,首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所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或合并成: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一般是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碱、氢气和盐。

②Mg和Mg以后的金属,一般发生“活泼”金属单质(前面金属)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SO 4=FeSO 4+Cu .有例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Cu +2FeCl 3=2FeCl 2+CuCl 2,Fe+2FeCl 3=3FeCl 2。

(6)某些金属与强碱溶液反应:Zn 、Al 和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Al +2NaOH +6H 2O =2Na 〔Al (OH)4〕+3H 2↑ Zn +2NaOH=Na 2ZnO 2+H 2↑(7)某些金属与氧化物反应:①Mg 与CO 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黑、白色两种粉末。

2Mg +CO 22MgO +C②Al 和其它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热,如:8Al +3Fe 3O 44Al 2O 3+9Fe(8)金属与非金属(S 、F 2、Cl 2等)反应①金属性越强,越易发生化合,如:2Na+S=Na 2S ,Fe+SFeS ,2Cu +SCu 2S 。

②Au、Pt 难与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

③ⅡA 金属Mg 等和ⅠA 金属Li 与氮气发生化合反应,如:3Mg +N 2Mg 3N 2. 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总结列于下表:①K、Ca 、Na 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碱KOH 和NaOH 及微溶性碱Ca(OH)2:K 2O +H 2O=2KOH ,Na 2O +H 2O=2NaOH ,CaO +H 2O=Ca(OH)2;这些氢氧化物受热不易分解。

②Mg、Al 氧化物和水缓慢反应,生成难溶性碱Mg(OH)2和难溶性两性氢氧化物Al(OH)3、Mg(OH)2、Al(OH)3受热易分解,如:2Al(OH)3 Al 2O 3+3H 2O③Al 以后的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其对应的水化物(碱)不能由氧化物与水直接反应生成,而碱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即受热易分解。

如:2Fe(OH)3 Fe 2O 3+3H 2OCu(OH)2 CuO +H 2O4.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常用方法(1)利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

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从元素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判断。

与水反应越易、越剧烈的金属单质,其原子越易失电子,该金属活泼性越强。

如Na、Mg、Al,Na与冷水反应剧烈放出H2,Mg与热水反应较快,Al与热水反应较缓慢,所以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Mg>Al。

又如Na、Fe、Cu分别加入盐酸中,Na反应很剧烈,Fe较顺利,Cu不反应,则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Fe>Cu。

(3)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氧化物间接或直接跟水生成的化合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的强弱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如NaOH为强碱、Mg(OH)2为弱碱、Al(OH)3为两性,判断出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Na>Mg>Al。

(4)根据组成原电池的电极情况来判断: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做负极(失电子被氧化的极)的金属性较强。

如比较锌和铜金属性强弱时,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H2SO4中,组成原电池,发现锌片溶解,铜片上有氢气析出,说明锌为负极,所以锌比铜金属活泼性强。

(5)根据物质间置换反应来判断:通常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和弱还原剂。

如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性强弱时,可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铁片表面能置换出单质铜:Fe+Cu2+=Cu+Fe2+。

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性强。

(6)根据电解时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来判断:通常电解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金属离子的溶液时,金属离子在阴极先放电析出的金属单质,其金属性较弱,后放电的离子,原来的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较强。

如把等浓度的AgNO3、Cu(NO3)2混合溶液进行电解时,能观察到在阴极表面先析出银,所以铜的金属性比银的强。

例1 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据此判断:(1)在甲、乙两种化合物中,不含有组成A元素的化合物是_________,不含组成B元素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用“甲”、“乙”填写)。

(2)单质A是____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3)若单质A是___________,则单质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若单质A是________,则单B、C分别是_____________;若单质A是___________,则单质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发现下列反应关系:“单质B+单质C→化合物甲”,故甲中不含A元素;“单质A+单质C→化合物乙”,故乙中不含有B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