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物理新学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2020】最新物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微型专题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
图2
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
C.t2~t3时间内速度为负,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
D.t3~t4时间内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 ACD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27-7×10-2,2×0.1) m/s=1.0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
a== m/s2=2.0 m/s2.
13.如图4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图4
(1)质点在0~12 s内是怎样运动的?
(2)在0~4 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4.(20xx·嘉兴一中期中)甲、乙两小分队在某地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1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乙=v甲
C.y-x图象表示的是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x-t图象
B.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加速度不变
C.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加速度不变
D.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均匀增加
答案 AB
8.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新教材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精品学案第1节空间和时间一、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二、参考系1.定义:动与静是相对的,人们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种参照物称为参考系.2.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A(A.任意的B.唯一的.)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不一定相同.[判断正误](1)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不论选取怎样的参考系,其结论都是相同的.(×)(2)参考系可任意选取,通常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汽车)以地面为参考系.(√)(3)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常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此为运动的相对性.(√)三、空间位置的描述1.建立目的:在物理学中,通常需要借助数学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2.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思考]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呢?(1)描述百米运动员在跑动中的位置;(2)描述滑冰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位置;(3)描述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的位置.提示:(1)以起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一维坐标系;(2)以滑冰场中心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3)以确定一点(如机场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四、时间的描述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表示.[判断正误](1)时间间隔是指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指较短的一段时间.(×)(2)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3)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要点一对参考系的理解及应用[探究导入]2018年12月10日一早,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组织的23家媒体共39名中外记者乘坐G111次“复兴号”列车,体验了解中国高铁发展成就,如图所示,火车上的乘客正在平稳的火车里聊天.(1)在火车站上的人来看,他们随火车以很大的速度快速运动,那火车上的正在面对面交流的乘客能感到自己在高速运动吗?(2)他们若看窗外的景色,能感到自己在高速运动吗?(3)那火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呢?提示:(1)他们在和自己的同伴面对面聊天时,感觉他们自己都是不动的.(2)他们看窗外的景色,就感觉自己在飞速的行驶.(3)乘客在和同伴聊天时感觉自己是静止的,因相对于自己的同伴来说是静止的.乘客在看窗外的景色时感觉自己在高速行驶,因相对于外面的建筑物来说自己是运动的.1.选择参考系的意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只有选定参考系后,才能研究物体做怎样的运动.2.选取参考系的方法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性来选取.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3.参考系的四个性质[易错提醒],(1)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使问题的分析变得简单.(2)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选地面作为参考系时可以不指明,但选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时必须指明.[典例1](多选)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金星在地球与太阳之间C.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D.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解析]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B正确;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和地球,都是运动的,选项C、D正确.[答案]BCD[方法技巧]选定参考系的两种方法(1)静物法:明确观察到的现象中,什么物体是运动的,什么物体是静止的,静止的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2)假设法:假设以某物体为参考系,看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否与观察到的结果一致.若一致,该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1.“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A.牛B.水C.桥D.人解析:题中说桥流水不流,即假定水不动,则桥是流动的,所以水是参考系,故B项正确.答案:B要点二空间位置的描述[探究导入]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7°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10 m至B点,试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提示: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确定原点的位置及坐标系的正方向,再确定研究对象所处的坐标及位置变化的情况即可.本题应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涉及地理方向的问题,一般要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对应方法.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确定参考系,建立坐标系,都是为了更好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来表示:2.常见的坐标系[易错提醒],物体在坐标系中坐标值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而是表示在原点的哪一侧.正号表示在原点的正方向一侧,负号表示在原点的负方向一侧.[典例2] 一物体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1)请在图中的x(2)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解析] (1)以运动路径所在的直线为x 轴,标出各时刻该物体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第4 s 末该物体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7 m.[答案] (1)见解析 (2)4 s 末 7 m2.若某同学在操场上从A 点开始先向南走了15 m 到B 点,接着又向东走了20 m 到C 点,请你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描述该同学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 点为坐标原点,则B 点坐标为(0,15 m),C 点坐标为(20 m,15 m).根据几何知识l AC =x 2C +y 2C =202+152 m =25 m ,设AC 与y 轴夹角为θ,则tan θ=2015=43,得θ=53°. 答案:见解析要点三 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与联系[探究导入]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1)这几个时间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怎么表示,时间间隔呢?提示:(1)不相同,15日09时0分对应飞船点火的时间点,15日18时40分50秒对应展示国旗的时间点,16日06时23分对应飞船着陆的时间点,以上时间对应的都是一个点,指某一瞬时,是时刻;9小时40分50秒指从点火到展示国旗所用的时间,11小时42分10秒指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对应的都是某一个过程,是时间间隔.(2)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时间间隔.1.区别与联系2.在时间轴上的标示各时间间隔与时刻如图所示:[易错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刻,有时是指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典例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内发生爆炸,这里的“14时48分”B.某同学百米赛跑时在14 s末冲过终点线C.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90 minD.开往上海的动车于07:42从济南站发车[解析]14时48分是指某一瞬间,不是时间,是时刻,故A错误;在14 s末指一个瞬间,是时刻,不是时间,故B错误;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90 min,90 min是指时间,是指开场与终了的时间间隔,故C正确;07:42是时刻,是指一个瞬间,故D错误.[答案] C[规律总结]区别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关键要点(1)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一点,时间间隔对应一段线段.(2)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时刻对应物体的某一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一段运动过程(如位移、路程).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间隔B.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间隔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时刻在时间上对应“点”,没有长短说法,B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刻,C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间隔,D对.答案:D数形结合思想在物理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表达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其特有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如表达物体的位置变化.生活中可能更多的是对自然运动的静观、思辨的一种定性的表达,而物理学科则是对运动做定量的数学推演,甚至要设计实验来验证.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如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坐标系时,还可以用坐标系来表示时刻和时间.如图所示为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正确的是()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 s内解析:时刻和时间间隔分别对应于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和一条线段.t n是时刻,可表述为第n s末或第(n+1) s初;n s内不等于第n s内,n s内是指从0~n s末共n s 的时间间隔;第n s内是指从(n-1) s末至n s末共1 s的时间间隔,故A、C、D均错误,B正确.答案: B1.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须选定参考系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择参考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答案:A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相等的两段时间间隔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时光不能倒流,因为时间有方向,是矢量解析:时间间隔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线段,时刻是指一瞬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一个点,A错误;第2 s内表示1 s的时间,前2 s内表示从0到2 s末2 s的时间,B错误;“北京时间12点整”表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为时刻,C正确;时间是标量,没有方向,D错误.答案:C3.(多选)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做参考系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做参考系,不能任意选取C.若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相对于所选参考系的位置始终没有变化,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考系是静止的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解析:运动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以及做何种运动,都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来说的,因此,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取参考系,而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置是否变化及如何变化,都可能不同.故选项A、C、D正确.答案:ACD4.据新华社消息,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可以定点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关于该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静止B.以太阳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静止C.该北斗导航卫星在高空一定是运动的D.该北斗导航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解析:该北斗导航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D错误;若以太阳为参考系,该北斗导航卫星则是运动的,选项B错误;选项C没有选定参考系,不能确定该北斗导航卫星的运动情况,选项C错误.答案:A5.(多选)如图所示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而作出的坐标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轴上有两点A和B,A的位置坐标为x A=5 m,B的位置坐标为x B=-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5 m处B.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5 m处C.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3 m处D.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3 m处解析:由位置坐标的意义可知,A点在原点的正方向5 m处,即在广场中心北方5 m处,B正确,同理C正确.答案:BC1.(多选)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就是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C.不选择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解析:参考系是用来选作标准、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是可以运动的,A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取原则是使所研究的运动描述起来尽可能简便,如当研究火星公转时,以太阳为参考系比以地球为参考系要方便得多,B错;不选择参考系,就无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就无法说明物体是怎样运动的,C、D对.答案:CD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解析: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参考系是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3.以下计时数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B.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C.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D.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解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19:00”是时刻,选项A错误;北京八十中高中部早上7:30开始上第一节课,“7:30”是时刻,选项B错误;老师没控制好时间,这节课上了41分钟,“41分钟”是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我得早走,去赶6:00的头班车,“6:00”是时刻,选项D错误.答案:C4.在图中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A.第4 s初B.第6 s末C.第3 s内D.前3 s解析:时间是指两个时刻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时间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 s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 s的时间,选项D正确,A、B、C错误.答案:D5.(多选)“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升空后,经过110个小时的飞行,12月12日在距离月球仅100千米的位置实现了“太空刹车”,即近月制动,让航天器减速,使其被月球引力捕获.在发射26天后,这颗3.8吨重的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中部冯·卡门环形山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下列关于以上涉及计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指时间间隔B.“110个小时”和“26天”指时刻C.“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指时刻D.“110个小时”和“26天”指时间间隔解析:“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和“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对应时间轴的点,指时刻;“110个小时”和“26天”对应时间轴上的线段,指时间间隔,故选项C、D正确.答案:CD6.在65周年国庆盛典上,游行的队伍和彩车依次从天安门前经过,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向西为正方向,以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一辆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3 km处,一段时间后行驶到原点以西2 km处.这辆彩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A.3 km,2 km B.-3 km,2 kmC.3 km,-2 km D.-3 km,-2 km解析:坐标轴的正方向向西,则位置在原点以西为正,在原点以东为负,彩车最初在原点以东且距原点3 km处,所以最初位置坐标是-3 km,同理,最终位置坐标是2 km,故B 正确.答案:B7.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被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落地点,坐标为2 m,C点为小球被接住的点,坐标为1 m,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B8.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A.地面B.月亮C.云D.星解析:月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在短时间内是不易观察的,而题中已说明月亮在云中穿行即相对于云的运动,故A错误;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不是月亮,故B错误;抬头望明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为云,故C正确;是月亮相对于云的运动,不是以星星为参考系,故D错误.答案:C9.如图所示,两位同学正在列车车厢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他们看到对方不动,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B.他们看到窗外的树木飞快地往后退,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C.无论选取什么作为参考系,他们都是静止的D.他们通过观察窗外,可以知道列车正在行驶,是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解析:他们看到对方不动,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或选择列车为参考系,故A正确;他们看到窗外的树木飞快地往后退,是选取了自己作为参考系,或选择列车为参考系,故B正确;他们若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则他们是运动的,故C错误;他们通过观察窗外,可以知道列车正在行驶,是选取了地面为参考系,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答案:C10.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解析: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向东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且向西运动时的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答案:A车向西运动;B车向西运动且速度比A车速度小;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且向西运动时的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第2节质点和位移一、质点1.定义:物理学中,把这种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2.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1)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思考]“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 m,起飞质量493 t,是我国目前所有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科学家研究它在发射升空后的空中位置、离地高度、飞行速度、运动轨迹等问题时,可否将火箭视为质点?分析火箭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方向时,能否视为质点?提示:火箭发射升空后,研究其位置、离地高度、飞行速度、运动轨迹等问题时,火箭虽较大,具有一定的形状,但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火箭可视为质点.分析火箭分离过程中的姿态、方向时,火箭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视为质点.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1)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其大小为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2)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字母s表示.3.矢量和标量在物理学中,像位移这样的量称为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像温度、路程这样的量称为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假期安排外出旅游已成为常见的生活方式,高考结束后,爸爸准备带小明去重庆旅游,并让小明设计出行路线,路线起点为北京,终点为重庆.他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乘火车;二是先坐火车后坐轮船;三是乘飞机.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置的变化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提示:三种方式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是从北京到重庆,初位置一样,末位置一样,即位置的变化一样,位移相同.三、直线运动的位移1.直线运动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 A和x B,那么,质点的位移s=x B-x A,即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2.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正号表示位移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相反.[思考]一辆汽车在沿平直公路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怎样描述汽车向前直线行驶的位移?提示:坐标表示位置:A点x1=10 m、B点x2=30 m,坐标变化量表示位移:s=x2-x1=30 m-10 m=20 m,即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正方向.四、位移-时间图像1.物体在每一时刻的位置或每一时间间隔的位移可以用图像直观地表示.2.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坐标原点,选时刻t为横轴,选位移s 为纵轴,就建立了位移—时间图像.[思考]位移—时间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建立位移—时间图像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不是,图线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不是运动轨迹.建立图像的目的是直观反映物体不同时刻的位置.要点一对质点的理解[探究导入]在土耳其室内田径世锦赛上,伊辛巴耶娃以 4.80米的成绩又一次获得冠军,她是当之无愧的撑竿跳高女皇,曾先后27次刷新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一般来说撑竿跳高运动分为如下阶段:助跑、撑竿起跳、越过横杆.(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能否将运动员视为质点?(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距离时,能否将其视为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定其是否打破世界纪录)时,能否将其视为质点?提示:(1)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也就是说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其视为质点.(2)分析助跑距离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此时姿势和动作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能将其视为质点.(3)测量其所跳高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此时姿势和动作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能将其视为质点.1.质点的特点(1)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特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和形状,它与几何“点”有本质的区别.(2)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①物理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②物理模型作为一种理想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2.实际物体视为质点的常见情况。
推荐学习K12物理新学案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第二节 时间 位移[学习目标] 1.知道时刻和时间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3.知道什么是矢量、标量及其区别.一、时间与时刻1.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瞬间,就是时刻.2.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 二、路程与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叫做路程.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位移表示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3.标量: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如路程、长度、时间等.4.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如位移、速度等.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李明用15 s 跑完100 m,15 s 指时间.( √ )(2)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路程也一定相等.( × ) (3)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 × ) 2.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是 ,指时间的是 . (1)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①到站,停车8分钟②.”(2)“您这么早③就来啦,等了很久④吧.”(3)“前3秒⑤”“最后3秒⑥”“第3秒末⑦”答案 ①③⑦ ②④⑤⑥一、时间与时刻如图1所示,在时间轴上标出“第3 s 初”、“第3 s 末”、“第3 s 内”、“前3 s 内”.然后指出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图1答案“第3 s 初”、“第3 s 末”表示时刻 “第3 s 内”、“前3 s 内”表示时间时刻与时间的比较例1 (多选)如图2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B.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t 0~t 2表示时间,称为前2 s 或第2 s 内D.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 答案 AB解析 t 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A 正确;t 2~t 3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所以为时间,称为第3 s 内,B 正确;t 0~t 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所以为时间,称为前2 s ,t 1~t 2称为第2 s 内,C 错误;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s 内,D 错误. 【考点】时刻和时间 【题点】对时刻和时间的理解例2 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4 s 末到第5 s 初经历了1 s 的时间B.“早上第一节课8∶00上课”,其中8∶00指的是时间C.物体第3 s 末的位置坐标是(2 m,3 m),其中第3 s 末指的是时刻D.物体第3 s 内运动了4 m ,其中第3 s 内指的是时刻答案 C解析第4 s末与第5 s初在时间轴上是同一个点,是指同一时刻,故A错误;早上第一节课8∶00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第3 s末,指的是时刻,故C正确;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第3 s内,指1 s的时间长度,是时间,故D错误.【考点】时间和时刻【题点】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二、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1)如图3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高铁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三者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图3(2)①一个袋子里有40 kg大米,再放入30 kg大米,袋子中大米的质量是多少?②如果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点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B点,然后又向西走了30 m到达C 点,则他从A到C点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③质量、路程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相同吗?答案(1)三者的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是从北京到上海,初位置、末位置一样,即位移相同.(2)①袋子中大米的质量是70 kg.②如图所示,路程是70 m,位移为从A点指向C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50 m.③质量、路程是标量,遵从算术加减法的法则,可以直接相加减;位移是矢量,不能直接相加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1.位移和路程的区别(1)位移由物体的初、末位置决定,与路径无关,不管经历什么路径,只要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而路程由物体的运动轨迹决定,与路径有关.(2)路程是标量,无方向,其大小计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可以直接相加减);位移是矢量,有方向,其大小计算不能直接相加减(其运算方法第三章将学到).(3)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2.矢量和标量及其区别(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2)矢量的表示方法:矢量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3)运算方法的比较①标量运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②矢量运算的方法第三章会学到,但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用“+”、“-”号表示方向后,可简化为算术加减法.例3一个人晨练,按如图4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求:图4(1)他从A 点第一次走到O 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他从A 点第一次走到D 点时的位移和路程. 答案 (1)R 由北指向南(2)2R ,方向为东偏南45° 2.5πR解析 (1)从A 点第一次走到O 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O 的长度,即s 1=R .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2)从A 点第一次走到D 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D 的长度,即s 2=2R .位移的方向为东偏南45°.从A 点第一次走到D 点时的路程等于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即l =34×2πR +2π×R2=2.5πR .【考点】位移和路程 【题点】位移和路程的计算例4 (多选)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均为20 m ,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位移s 甲=1 m ,s 乙=-3 m ,则s 甲<s 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负,其正、负号表示温度的方向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大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 答案 BD解析 位移是矢量,大小相同,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A 错误;矢量比较大小时,比较绝对值,B 正确;温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正号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负号表示比零摄氏度低,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C 错误,D 正确.【考点】矢量和标量【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1.矢量:(1)只有当两个矢量的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时,这两个矢量才相同.(2)矢量的“+”、“-”号表示其方向,所以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的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就大.2.标量:标量也可以有正、负,但标量的正、负号与矢量的正、负号意义是不同的,它不表示方向,对于不同的标量,正、负号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如:温度的正、负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还是低,电荷量的正、负表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1.(时刻和时间)(多选)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新闻联播》每晚19点播出B.太原开往北京的K962次列车于17时26分从太原东站发车C.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唐奕以54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D.“嫦娥三号”历经13天在月球表面虹湾区实现软着陆答案CD解析每晚19点、17时26分都是指具体某一时刻,A、B错误;自由泳决赛成绩54秒66、13天指的都是一段时间,C、D正确.【考点】考点、时间和时刻【题点】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2.(位移和路程)(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位移是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答案 BC解析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没有往复运动,也只能说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而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若有往复运动时,则其大小不相等,选项A 错误;在有往复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是小于路程的,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与路径无关,而路程是与路径有关的,故选项B 、C 正确,选项D 错误. 【考点】位移和路程 【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3.(位移和路程)如图5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等高的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 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图5A.23 3 m ,23 3 m B.23 3 m ,43 3 m C.43 3 m ,23 3 m D.433 m,1 m 答案 C解析 位移大小等于AC 的直线距离,大小为 1 m sin 60°=233 m.路程等于 1 m sin 60°+ 1 m sin 60°=43 3 m.【考点】位移和路程 【题点】位移和路程的计算4.(矢量和标量)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D.-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答案 C解析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B项正确;-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是标量,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 ℃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 ℃高,故-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D正确.【考点】矢量和标量【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一、选择题考点一时间和时刻1.在图1中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图1A.第4 s初B.第3 s末C.第3 sD.前3 s答案 D【考点】时间和时刻【题点】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2.(多选)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的是()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点35分从天津发车B.小明用40 s跑完400 mC.我们早上8∶00开始上第一节课D.列车到站时间晚点5分钟答案BD【考点】时间和时刻【题点】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3.下列描述时间的是()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11秒末达到终点B.1秒末物体速度为零C.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1秒D.第3秒初物体开始运动答案 C解析运动员11秒末达到终点,11秒末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A错误;1秒末物体速度为零,1秒末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B错误;运动员的成绩是11秒,其中11秒是时间的长度,所以是时间,所以C正确;第3秒初物体开始运动,其中第3秒初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D错误.【考点】时间和时刻【题点】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4.(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初,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初这1 s的时间D.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答案ABD解析前一秒末和后一秒初是同一时刻,即第4 s末就是第5 s初;5 s初指的是时刻;第5 s 内指的是第4 s末到第5 s末这1 s的时间.故正确答案为A、B、D.【考点】时间和时刻【题点】对时间和时刻的理解考点二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5.(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出租车按路程收费B.出租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C.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答案AC解析出租车按路程收费,曲线运动中路程一定大于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所以曲线运动中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所以A、C正确,B错误.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任何情况下位移都不能是路程,所以D错误.【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6.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样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答案 B解析 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B 正确.【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7.如图3所示为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图中大圆的半径为R ,圆心在O 点(图中未画出),AC 是直径,中央“S ”形部分是两个半径均为R 2的半圆.某人晨练时按此图自A 点出发,沿图中箭头所示路径ABCOA 进行,第一次返回A 点的过程中,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图3A.0,0B.0,2πRC.2πR,0D.2πR,2πR答案 C解析 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人沿半径为R 的半圆运动,当人由A 点运动到C 点再返回A 点,位移大小等于0,路程等于ABC 的半个圆弧长加上中央两个小半圆弧长之和,等于2πR .故C 正确,A 、B 、D 错误.【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8.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 m 处拍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5 m 处被接住.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2.5 m,2.5 mB.2.5 m,0.5 mC.1.5 m,-1 mD.2.5 m,-0.5 m答案 D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此时球的位移的大小是:s=1 m-1.5 m=-0.5 m.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此时的路程为:s′=1 m+1.5 m=2.5 m.故选D.【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9.(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发生位移分别为5 m、-10 m,则乙的位移大B.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C.矢量的大小就是标量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答案ABD解析甲、乙发生位移分别为5 m、-10 m,位移的大小分别是5 m和10 m,则乙的位移大,A项正确;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B项正确;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两者有严格的区别,故C错误;温度的正号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负号表示比零摄氏度低,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D正确.【考点】矢量和标量【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二、非选择题10.(位移和路程)如图4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 m到达斜坡底端的B 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 m到达C点,求此同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图4答案 173.2 m ,方向由A 指向C 200 m解析 如图所示,过C 点作AB 的垂线,交AB 的延长线于D 点.解得DC =BC sin 60°=100×32 m =50 3 mBD =BC cos 60°=100×12m =50 m ,显然位移的大小为 s =AC =AD 2+DC 2=1502+(503)2 m ≈173.2 m 方向由A 指向C路程为AB +BC =100 m +100 m =200 m.。
【小初高学习】物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打点计时器及其原理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 以下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6)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注意事项(1) 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 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原理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v =ΔxΔt ,当Δt 或Δx 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ΔxΔt .图12.数据处理(1)测量: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如图2所示,依次测出各点到O 点的距离,再算出OA 、AB 、BC ……的距离x 1、x 2、x 3…….图2(2)计算: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 1+x 22T 、v B =x 2+x 32T 、v C =x 3+x 42T 、v D =x 4+x 52T…….(3)列表比较: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3.注意(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A 、B 、C 、D ……不一定是连续计时点,比如可以每隔四个点选一个点(称为计数点),此时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2)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 、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x n +x n +12T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 1.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象.2.v-t图象的意义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填“是”或“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例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3由v-t图象可知在0~4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在4~8 s内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8~10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小,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为0.在5 s末的速度大小为15 m/s.一、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原理及操作例1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应注意()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6 V以下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可以不与两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答案 D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故A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错误;为了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错误;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例2 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 C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二、瞬时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图象的画法例3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4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 /s.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4答案 0.35 0.42 0.35解析 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A 、C 间的距离为14 mm =0.014 m. A 、C 间对应的时间为0.02×2 s =0.04 s. A 、D 间的距离为25 mm =0.025 m. A 、D 间对应的时间为0.02×3 s =0.06 s由公式v =Δx 得:v AC =0.0140.04 m /s =0.35 m/s ,v AD =0.0250.06 m /s ≈0.42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A、C间的平均速度.例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电源频率为50 Hz.(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5(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再________(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3)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6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图6答案(1)接通电源释放纸带(2)4(3)0.4000.4790.560(4)见解析图解析(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n =Δt ΔT -1=0.1 s 0.02 s-1=4个点没有标出. (3)v B =(3.62+4.38)×10-22×0.1 m /s =0.400 m/s ;v C =(5.20+4.38)×10-22×0.1m /s =0.479 m/s ;v D =(5.20+5.99)×10-22×0.1m /s ≈0.560 m/s.(4)图线如图所示: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重物(小车)、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A.秒表B.刻度尺C.速度计D.交流电源答案BD解析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秒表,选项A错误;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而要使用刻度尺,选项B正确,C错误;打点计时器要使用交流电源工作,选项D正确.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答案AD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A 正确,B错误;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交流电,C错误;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n-1个时间间隔,故时间为(n-1)×0.02 s,D正确.3.(运动时间的计算)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T=0.1 s,t=NTB.T=0.05 s,t=(N-1)TC.T=0.02 s,t=(N-1)TD.T=0.02 s,t=NT答案 C解析 电源频率f =50 Hz ,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 =1f =150 s =0.02 s ,纸带上共打出N 个点,则有N -1个时间间隔,即t =(N -1)T ,C 正确.4.(瞬时速度的计算)如图7所示装置可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0.60 c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2 s ,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图7A.0.20 m /sB.0.30 m/sC.0.60 m /sD.3.0 m/s答案 B5.(实验操作)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有遗漏内容的步骤是______,将以上步骤完善后以合理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答案 A D BFCAED 解析 合理的步骤如下: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瞬时速度的测量)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8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图8答案0.10 m/s0.27 m/s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dΔt1=3.0×10-20.29m/s≈0.10 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dΔt2=3.0×10-20.11m/s≈0.27 m/s.7.(用图象表示速度)如图9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图9(1)根据上面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2)根据(1)中表格,在图10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特点.图10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于电源频率f=50 Hz,所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T=0.02 s,v1=x1+x24T≈1.2m/s;v2=x2+x34T≈1.0 m/s;v3=x3+x44T=0.8 m/s;v4=x4+x54T≈0.6 m/s;v5=x5+x64T≈0.4 m/s.(2) 如图所示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减小.。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本章概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本章概览
机械运动的基本特征是空间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方法也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种物理现象总是先从现象的描述入手,作为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第一章主要从四个角度介绍了描述机械运动的相关基本概念:一是从运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二是从运动的空间延伸,介绍了位移和路程;三是从运动的过程持续,介绍了时刻和时间间隔;四是从运动的状态及变化,介绍了速度和加速度.本章还要学习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不涉及具体规律的研究.本章的重点是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也是难点.学习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相关概念引入的必要性;二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对运动属性的描述方法.本章学习的基本概念,不仅是下一章学习的基础,也是以后力学各章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基础知识在实践中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学习中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概念,并说明它们的应用.
作为高中物理的第一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领会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如质点模型的建立(理想化模型)、速度概念的定义(由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过渡采取了极限思想)等,并将学到的科学思维方法应用到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物理新学案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第一节认识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参考系,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3.理解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会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一、参考系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称为机械运动.2.参考系: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做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填“任意”或“唯一”)的.4.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可以不同(填“可以不同”或“一定相同”).二、质点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对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一定相同.(×)(2)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3)乒乓球很小,可以看成质点;但地球比较大,一定不能看成质点.(×)(4)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是存在的.(×)2.如图1是某次日全食时的美妙景象,在观测日全食时(填“能”或“不能”)将月球看成质点;月球绕地球转动,这是以(填“太阳”“地球”或“月球”)为参考系来描述的.图1答案不能地球【考点】对质点的理解参考系【题点】质点的实例判断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一、参考系请阅读图2中的漫画材料,回答问题:图2有人说我,快如闪电,疾如风!有人说我,纹丝不动,坐如钟!“我”是静是动?答案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也往往不同.1.选取参考系的意义: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研究物体的运动.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往往不同.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1)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2)一般地,根据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选取,当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例1观察图3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答案 D解析题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由烟囱冒出的烟向左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左(相对于地面而言).甲车上的小旗向左飘,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甲车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吹;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甲车向左,风把小旗向左吹;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此风仍能把小旗向左吹.对于乙车,则只有乙车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才能使小旗向右飘.故只有选项D正确.【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针对训练1(多选)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的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以山石为参考系的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是以旗杆为参考系的答案BD【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二、质点(1)中国名将刘虹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夺得冠军.教练在研究刘虹的摆臂和步幅对速度的影响时,能否把她看成一个“点”?若研究刘虹全程的速度变化时,能否把她看成一个“点”?(2)小伟在研究火车由北京开往广州所用时间时,能否把火车看成一个“点”?如果研究火车通过一架铁路桥的时间,能否把火车看成一个“点”?答案(1)不能能(2)能不能1.质点的特点(1)质点具有质量,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的区别.(2)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2.可将物体看成质点的几种情况例2观察图4所示四幅图,对图中各运动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图4A.图①中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时不能将篮球看成质点B.图②中观众欣赏体操表演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图③中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能将地球看成质点D.图④中研究子弹头射穿苹果的时间时可将子弹看成质点答案 B解析在研究篮球的运动路径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篮球和地球的大小是次要因素,可以将其看成质点,观众在欣赏体操表演和研究子弹射穿苹果的时间时,运动员和子弹的大小、形状不能被忽略,不能看成质点,综上所述应选择B.【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的实例判断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与物体的大小无关.针对训练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总可以看成质点,体积较大的物体有时也能看成质点B.分析香蕉球(旋转的足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时,可以把足球看成质点C.研究运动员跨栏时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D.质点是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答案 D解析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与物体大小无关,所以A错误,D正确;研究香蕉球的轨迹弯曲的成因时,足球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不能把足球看成质点,B错误;研究跨栏运动员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错误.【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实例分析1.(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5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图5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答案 B解析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为参考系,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2.(参考系的判断)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以流水为参考系的是()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答案 A解析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这是以水作为参考系的,选项A正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选项B错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选项C错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选项D错误.【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3.(质点概念的理解)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B.若物体运动得很快,就一定不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答案 C解析质量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故B错误;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故C正确;旋转的物体若转动是次要因素,只考虑平动效果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虽然在自转,但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4.(质点的实例判断)(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该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嫦娥三号”的奔月路线时,“嫦娥三号”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选万吨货轮为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航行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万吨货轮可以看成质点答案BD解析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看的是运动员的动作是否标准,所以此时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奔月路线只需考虑“嫦娥三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几乎无影响,因此可视为质点,故B正确;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否则就没有自转可言了,故C错误;万吨货轮相对大海来说,是很小的,所以确定它在航行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时,万吨货轮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的实例判断实际存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突出现象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起理想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的点实际是不存在的,质点就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所谓“理想化”,就是指它没有大小、形状、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是一种科学抽象;说它是模型,是因为它可以代表原来的真实物体,在空间占一定位置.“质点”是科学抽象的模型,具有质量,同时占有空间,而几何中的点仅表示在空间的位置.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入“理想模型”,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条件下,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即可以将研究“理想模型”的结果直接地应用于实际事物.例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约1.3×104 km)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8 km)小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把地球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典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是质点,而体积较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C.只要物体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答案 D解析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但在研究问题时可以把体积很庞大的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有利于问题的研究,故A错误;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都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主要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与物体的运动快慢没有关系,所以C错误,D正确.典题2如图6所示,研究下列现象时,涉及到的括号中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图6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的位置关系C.研究旋转的(乒乓球)旋转方向D.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答案 A解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地球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的位置关系时,撬棒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旋转的乒乓球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时,扇叶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选择题考点一参考系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B.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他就说车是运动的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D.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答案 A解析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所以选项A正确.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在车厢内走动的人,在没有明确参考系之前就说车是运动的是错误的,所以选项B错误.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考系),所以选项C错误.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所观察到的轨迹可能不同,D错误.【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理解2.如图1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答案 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3.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 A解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山为参考系的,A正确;“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选项B错误;“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向船运动,所以选择的参考系为船,C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帆船为参考系的,D错误.【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4.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答案 A解析“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A正确;“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所以B错误;“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所以D错误.【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5.Tomahawk四轮摩托跑车的时速可超过300 km/h,如图2为摄影师利用“追拍”摄影法拍摄的Tomahawk四轮摩托跑车飞驰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摄影师拍摄时选择的参考系是()图2A.大地B.树木C.四轮摩托跑车D.公路答案 C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四轮摩托跑车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故参考系是四轮摩托跑车.选项C正确.【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6.如图3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 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的运动正确的是()图3A.A车向西运动B.B车向东运动C.C车一定是静止的D.C车一定向西运动答案 A解析由B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向东运动,可判断B车向西运动;由A车上的乘客看到B 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B车速度;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则C车有三种运动情况:C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A、B的速度都小.【考点】参考系【题点】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运动的判断考点二质点7.下列关于质点的理解与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质量巨大的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C.研究“神十一”的轨迹时,“神十一”可以看成质点D.研究“神十一”和“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过程时,“神十一”和“天宫二号”可以看成质点答案 C解析物体体积虽小,但其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质量巨大但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无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视为质点,B错误;研究运动路线只需考虑“神十一”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几乎无影响,可视为质点,C正确;“神十一”和“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过程时,要准确知道两对接结构的准确位置及其位置关系,故此时“神十一”和“天宫二号”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对质点的理解及实例分析8.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成功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C.研究女子3 m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D.研究女子50 m步枪三次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答案 D解析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时,不能忽略其大小,不能看成质点.同理,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和研究女子3 m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时,也不能将其看成质点.研究女子50 m步枪三次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时,可将子弹看成质点,D 项正确.【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的实例判断9.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梁所用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答案 D【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的实例判断10.(多选)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解析研究学生的骑车速度或探测器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看成质点;但当研究学生的骑车姿势时,学生的身躯和四肢就构成了研究的对象,故不能把学生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当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探测时,探测器的动作直接影响探测的效果,所以不能把探测器看成质点,故D错误.【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的实例分析11.(多选)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嫦娥三号围绕月球运动的轨迹时,可将嫦娥三号看做质点B.研究4×100 m接力赛运动员交接棒的过程时,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月球上考察的“玉兔号”月球车的位置时,月球车可看做质点D.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答案AC解析嫦娥三号的大小与其轨道的长度相比可忽略,故能看做质点,故A对;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无法研究其交接棒时的动作,故B错;在确定月球车的位置时,月球车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看做质点,故C对;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的长度比纸的厚度大许多,不能忽略其长度,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考点】对质点的理解【题点】质点的实例分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本章概要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本章概要
本章主要讲述质点的运动规律,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本章内容不仅与力学的诸多章节如“牛顿定律”“功和能”“动量”等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电磁学的有关内容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也有较多的涉及.
在高考考试要求中直线运动是历年必考内容.考查重点为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v-t图象的运用.对本章知识,单独命题考查内容不多,并且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命题,较多的是将本章知识与牛顿定律、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运动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即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以,正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以及它们的应用,是本章的基本要求.。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用教学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复习
( ACD )
图3
A.O~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 a~b 段的加速度
1.关于描述质点运动的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C ) A.只要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B.只有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的大小才等于 瞬时速率 C.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总是在发生变化 D.平均速率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2.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速度很大
(
)
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 B.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C.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在做加速 运动 D.加速度为正值,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负 值,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解析
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v 很大,但如果
匀速运动,加速度 a 等于零,A 项错;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 时,做减速运动,C 项正确;
方向向西.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x1+x2+x3 30+60+120 v ′= = m/s=10.5 m/s. t1+t2+t3+t4 5+5+4+6
答案 (1)1.5 m/s,方向向西
(2)10.5 m/s
二、关于速度 v、速度变化量 Δv 与加速度 a 的理解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化量是末速度与初 速度的矢量差;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 值,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速度 v、速度变化量 Δv、加速度 a 三者的大小无必 然联系. (1)速度大, 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大; 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速度变化量也不一定小.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小, 加速度不一定小.
【K12教育学习资料】物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打点计时器及其原理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 以下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6)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注意事项(1) 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 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原理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v =ΔxΔt ,当Δt 或Δx 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ΔxΔt .图12.数据处理(1)测量: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如图2所示,依次测出各点到O 点的距离,再算出OA 、AB 、BC ……的距离x 1、x 2、x 3…….图2(2)计算: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 1+x 22T 、v B =x 2+x 32T 、v C =x 3+x 42T 、v D =x 4+x 52T…….(3)列表比较: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3.注意(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A 、B 、C 、D ……不一定是连续计时点,比如可以每隔四个点选一个点(称为计数点),此时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2)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 、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x n +x n +12T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 1.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象.2.v-t图象的意义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填“是”或“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例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3由v-t图象可知在0~4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在4~8 s内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8~10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小,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为0.在5 s末的速度大小为15 m/s.一、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原理及操作例1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应注意()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6 V以下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可以不与两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答案 D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故A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错误;为了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错误;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例2 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 C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二、瞬时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图象的画法例3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4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 /s.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4答案 0.35 0.42 0.35解析 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A 、C 间的距离为14 mm =0.014 m. A 、C 间对应的时间为0.02×2 s =0.04 s. A 、D 间的距离为25 mm =0.025 m. A 、D 间对应的时间为0.02×3 s =0.06 s由公式v =Δx 得:v AC =0.0140.04 m /s =0.35 m/s ,v AD =0.0250.06 m /s ≈0.42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A、C间的平均速度.例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电源频率为50 Hz.(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5(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再________(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3)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6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图6答案(1)接通电源释放纸带(2)4(3)0.4000.4790.560(4)见解析图解析(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n =Δt ΔT -1=0.1 s 0.02 s-1=4个点没有标出. (3)v B =(3.62+4.38)×10-22×0.1 m /s =0.400 m/s ;v C =(5.20+4.38)×10-22×0.1m /s =0.479 m/s ;v D =(5.20+5.99)×10-22×0.1m /s ≈0.560 m/s.(4)图线如图所示: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重物(小车)、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A.秒表B.刻度尺C.速度计D.交流电源答案BD解析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秒表,选项A错误;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而要使用刻度尺,选项B正确,C错误;打点计时器要使用交流电源工作,选项D正确.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答案AD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A 正确,B错误;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交流电,C错误;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n-1个时间间隔,故时间为(n-1)×0.02 s,D正确.3.(运动时间的计算)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T=0.1 s,t=NTB.T=0.05 s,t=(N-1)TC.T=0.02 s,t=(N-1)TD.T=0.02 s,t=NT答案 C解析 电源频率f =50 Hz ,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 =1f =150 s =0.02 s ,纸带上共打出N 个点,则有N -1个时间间隔,即t =(N -1)T ,C 正确.4.(瞬时速度的计算)如图7所示装置可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0.60 c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2 s ,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图7A.0.20 m /sB.0.30 m/sC.0.60 m /sD.3.0 m/s答案 B5.(实验操作)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有遗漏内容的步骤是______,将以上步骤完善后以合理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答案 A D BFCAED 解析 合理的步骤如下: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瞬时速度的测量)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8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图8答案0.10 m/s0.27 m/s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dΔt1=3.0×10-20.29m/s≈0.10 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dΔt2=3.0×10-20.11m/s≈0.27 m/s.7.(用图象表示速度)如图9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图9(1)根据上面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2)根据(1)中表格,在图10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特点.图10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于电源频率f=50 Hz,所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T=0.02 s,v1=x1+x24T≈1.2m/s;v2=x2+x34T≈1.0 m/s;v3=x3+x44T=0.8 m/s;v4=x4+x54T≈0.6 m/s;v5=x5+x64T≈0.4 m/s.(2) 如图所示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减小.。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教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1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物体和质点1、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
2作用:方便描述物体的运动,即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3、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当所研究的问题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大小无关时,可以将物体简化成质点。
4、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二、参考系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原则上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选取。
4、一般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1.2时间位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的某一瞬间。
2、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①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②时间的计算:末时刻减初时刻,△t=t2-t1③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为秒(s),还有分钟(min)、小时(h)1h=60min,1min=60s④时间的测量:实验室中用停表和打点计时器来测量3、时刻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的表述: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4、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
时刻和时间的区别注意:①关于时间的测量,生活中一般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在实验室里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计时。
②关键字词的使用:如初、末、时一般表示时刻;如内、用、经过、历时一般表示时间间隔。
二、位置和位移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①二维坐标(直角坐标),②一维坐标(直线坐标)。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3、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大小: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直线长度方向:初位置→末位置,符号l单位:m(国际单位制),常用的还有千米(km)、厘米(cm)物理意义: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4、矢量和标量①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
高中物理教案(必修1第1课运动的描述)
天津高中必修1-1物理教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选定作为参考的物体,只要被选定作为参考后,该物体假定为不动。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大地)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一般来说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加速度、动量、势能、动能等状态量。
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在小车加速度最大时”,“金属杆滑进磁场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一般来说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通常说的“从滑块沿斜面下滑到停止”。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有大小无方向:温度、密度、质量、体积、长度)。
【配套K12】物理新学案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微型专题 速度和加速度
微型专题 速度和加速度一、选择题考点一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理解1.(多选)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 跑了60.20 m,7 s 末到7.1 s 末跑了0.92 m ,跑到终点共用10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00 m/sB.运动员在前7 s 的平均速度是8.60 m/sC.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0 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 答案 ABD解析 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 m ,时间为10 s ,故平均速度v =10010 m /s =10.00 m/s ,故A 正确;前7 s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 1=60.207 m /s =8.60 m/s ,故B 正确;由题意无法求出运动员在7 s 末的瞬时速度,故C 错误,D 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与瞬间速度的对比理解 【题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2.小蒙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 、3 m 、4 m ,则( ) A.他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他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他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他1 s 末的速度为1 m/s 答案 C解析 小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他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 s 内平均速度为21 m /s =2 m/s ;4 s 内的平均速度v =1+2+3+44 m /s =2.5 m/s.【考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理解 【题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计算 考点二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3.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1所示.在20 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图1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 甲>v 乙=v 丙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 甲>v 丙>v 乙C.平均速度v 甲>v 丙=v 乙,平均速率相等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答案 A解析 由题图可知,三物体最终位移相等,用时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但由于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故甲物体的路程要大,故甲物体的平均速率最大;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故A 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题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4.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 /s ,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 ,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10 m /s,10 m/s B.5 m /s,4.8 m/sC.10 m /s,5 m/sD.0,4.8 m/s答案 D解析 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st 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设由坡底到坡顶的路程为l ,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v =2l l v 1+l v 2=2v 1v 2v 1+v 2=4.8 m/s ,故选项D 正确.【考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题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5.(多选)如图2所示,在1 000 m 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 m 跑道从A 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小明的平均速率为4.55 m/sB.小明的平均速率为0.91 m/sC.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91 m/sD.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58 m/s 答案 AD解析 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为v 1=s t =1 000220 m /s ≈4.55 m/s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为 v 2=x t =63.7×2220 m /s ≈0.58 m/s.所以选A 、D.【考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题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考点三加速度6.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a1=-2.5 m/s2,a2=-2.5 m/s2B.a1=-3.5 m/s2,a2=-3.5 m/s2C.a1=-2.5 m/s2,a2=-3.5 m/s2D.a1=3.5 m/s2,a2=-3.5 m/s2答案 C解析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第一种情况下的加速度a1=v1-v0t=1-62m/s2=-2.5 m/s2第二种情况下的加速度a2=v2-v0t=-1-62m/s2=-3.5 m/s2,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加速度【题点】加速度的计算考点四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理解7.(多选)关于物体的运动,可能发生的是()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却逐渐增大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答案ABC解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也在减小,故A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在增大,故B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故C正确;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为零时说明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故D错误.【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理解【题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理解8.(多选)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答案BD解析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一直在增大,故A错误,B正确.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C错误,D正确.【考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理解【题点】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理解考点五v-t图象与加速度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图3A.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B.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等C.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答案 B解析t=0时刻的速度即为初速度,由题图知,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的大,故A错误.t1时刻两图线相交,说明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等,故B正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乙的斜率较大,故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故C、D错误.【考点】v-t图象与加速度【题点】v-t图象与加速度10.(多选)如图4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图4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C.t2~t3时间内速度为负,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D.t3~t4时间内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答案ACD解析 0~t 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速度为正,两者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A 对;t 1~t 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B 错误;t 2~t 3时间内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C 对;t 3~t 4时间内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D 对.【考点】v -t 图象与加速度 【题点】v -t 图象与加速度 二、非选择题11.(加速度)按照规定,汽车应慢速通过隧道.某汽车(可看成质点)在过隧道前将速度从25 m /s 减小到10 m/s ,此时恰好到达隧道入口,然后匀速通过100 m 长的隧道,整个过程总共用了15 s 时间.求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 答案 3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 汽车匀速通过隧道用时t 1=s 隧v =10010 s =10 s ,由题意知减速时间t =t 总-t 1=5 s ,故减速时的加速度a =v t -v 0t =10-255 m /s 2=-3 m/s 2,即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 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考点】加速度 【题点】加速度的计算12.(v -t 图象)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 -t 图象如图5所示,试根据v -t 图象判断:图5(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2秒内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答案 (1)4 m/s 2 (2)加速度相同 (3)物体做加速度恒定且与原运动方向相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解析 (1)由题图知,物体在第1秒内,速度从0增加到4 m/s ,故加速度大小 a 1=Δv Δt =4-01m /s 2=4 m/s 2.(2)第2秒内和第3秒内的加速度相同,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 2=a 3=Δv Δt =0-43-1 m /s 2=-2m/s 2.在第4秒内,物体的速度从0变至-2 m/s ,故该过程中加速度a 4=Δv Δt =-2-04-3 m /s 2=-2m/s 2.可见,第2秒内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做加速度恒定且与原运动方向相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最新K12教育教案试题。
精品物理新学案同步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四节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平均速度
1.定义: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
2.表达式:公式v =s t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 /s ,读作米每秒.常用的单位还有km/h,1 m /s =3.6 km/h.
4.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填“粗略”或“精确”)地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二、瞬时速度
1.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矢量性:瞬时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3.物理意义:瞬时速度能精确(填“粗略”或“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由v =s t
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2)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
(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
2.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2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4 m,第3 s内通过的位移为 6 m,则质点前 2 s的平均速度为m/s,后 2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
答案35 4。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第1章 运动的描述 4
•探究二 利用v-t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 1.v-t图象: • 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
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 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所示的v-t图象。 • 如图所示。
• 2.v-t图象的意义: • 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
• (5)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如打出点较轻或是短线,应调 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 闭电源。
• (7)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 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 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AE 段的平均速度 vAE=xtAAEE=40×.3600.062m/s=4.51m/s。
〔对点训练 1〕 (广西桂林一中 2016~2017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 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 A、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0_._3_5________m/s,在 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0_.4_2___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0__._3_5_______m/s。
如图所示,纸带上 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 D、G 或 D、F 间的平均速度代表, 但用 D、F 间的平均速度表示时更精确。
课内探究
•探究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1.实验器材 •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电火花计时
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刻度尺、纸带、复写纸、导线、 坐标纸。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 Δx。 (6)利用公式 v=ΔΔx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配套K12】物理新学案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四节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2.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一、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2.表达式:公式v =st.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 /s ,读作米每秒.常用的单位还有km/h,1 m /s =3.6 km/h.4.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5.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填“粗略”或“精确”)地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二、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某一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矢量性:瞬时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即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3.物理意义:瞬时速度能精确(填“粗略”或“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由v =st 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2)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4)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2.某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2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4 m,第3 s内通过的位移为 6 m,则质点前 2 s的平均速度为m/s,后 2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答案35 4一、平均速度小明坐在沿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从甲地到乙地用时20分钟,行程20 km ,根据公式v =st ,他计算出自己的速度为60 km /h.而途中某时刻小明发现速度计显示为70 km/h. (1)上面提到的两个速度各表示什么速度? (2)速度计显示的是什么速度?(3)若小明由乙地返回甲地又用了20分钟,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它能反映汽车运动的快慢吗?答案 (1)60 km /h 为20分钟内汽车的平均速度;70 km/h 为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3)因为全程的位移为零,所以平均速度为0 不能1.对公式v =st的理解(1)速度采用比值定义法,不能说v 与s 成正比.s 大,仅指物体的位置变化量大.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当物体位置变化快时,速度才大. (2)式中s 是位移不是路程,s 与t 具有对应性. 2.速度是矢量(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 例1 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s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s 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s 和时间t 都无关C.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v 1=2 m /s 、v 2=-3 m/s ,因为2>-3,所以v 1>v 2 答案 B解析 v =st 是计算速度的定义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s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s成正比,与t 成反比,A 错,B 对;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C 错;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D 错. 【考点】平均速度【题点】对平均速度定义式的理解例2 甲、乙两地相距60 km ,一汽车沿直线运动用40 km/h 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剩余的23路程用了2.5 h.求:(1)此汽车在后23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2)汽车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1)16 km /h (2)20 km/h解析 (1)汽车在前后两段的位移大小分别是 s 1=60×13 km =20 km ,s 2=60×23 km =40 km汽车在后23路程的平均速度大小:v 2=s 2t 2=402.5 km /h =16 km/h.(2)汽车在前13路程所用时间t 1=s 1v 1=2040 h =0.5 h汽车在全过程所用时间 t =t 1+t 2=3 h汽车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v =s t =603 km /h =20 km/h.【考点】平均速度 【题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二、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在气垫导轨上A 处安装光电门,滑块上分别插上宽窄不等的遮光片.每次都从最高点释放滑块,则滑块上的P 点每次经过A 时的运动快慢相同.数字计时器可以记录P 点从A 点经过一段位移Δs 所需的时间Δt (Δs 为遮光片宽度).遮光片宽度Δs 和所需时间Δt 列表如下:图1(1)求出每次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并填入上表.(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随着Δs 的减小,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什么特点?这反映了什么物理意义?(3)如何更精确地测定P 点经过A 处的瞬时速度呢?P 点经过A 处的速度更接近上述所求的哪一个速度?答案 (1)0.56 0.51 0.50(2)随着Δs 的减小,平均速度的大小似乎在向某个数值靠拢.这说明,随着Δs 的减小,所得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P 点经过A 处的瞬时速度.(3)再缩小遮光片的宽度,使时间Δt 尽可能小.Δt 越小,ΔsΔt 就越接近P 点经过A 处的瞬时速度.P点经过A 处的瞬时速度更接近0.50 m/s.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例3 (多选)下列速度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火车以76 km/h 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 B.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50 km/h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 km/h 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 m/s 的速度射入球门 答案 BCD 【考点】瞬时速度 【题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例4 (多选)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以790 m/s 的速度击中目标时的速度指平均速度 B.信号沿运动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s 指瞬时速度C.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D.台风以360 km/h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指平均速度 答案 CD解析 子弹击中目标时对应一个瞬间,故为瞬时速度,故A 错误;信号沿运动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 m /s ,是一段过程中的速度,故为平均速度,故B 错误;列车的最高时速指的是在安全情况下所达到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 正确;台风以360 km/h 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指平均速度,故D 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理解 【题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 三、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1.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位移时间.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路程时间.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4.注意(1)因为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小于等于平均速率. (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例5 一物体从A 点沿正东方向以5 m /s 的速度运动6 s 到达B 点,然后又以10 m/s 的速度向北匀速运动4 s 到达C 点,求物体在这10 s 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 5 m /s ,方向由A 指向C 7 m/s解析 物体从A 到B 的位移s 1=v 1t 1=5×6 m =30 m , 从B 到C 的位移s 2=v 2t 2=10×4 m =40 m.则由图利用几何关系可知,总位移s =s 21+s 22=302+402 m =50 m ;则平均速度v =s t =5010 m /s =5 m/s ,方向由A 指向C .平均速率v ′=s 1+s 2t =30+4010 m /s =7 m/s.【考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题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气象台对“玉兔”台风预报是:风暴中心以18 km /h 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3 m/s.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答案 A解析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而瞬时速度对应的是某时刻或某位置,18 km/h指的是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3 m/s指的是台风登陆时刻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考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题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对比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多选)如图2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物体做单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D. 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D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位移与时间都相同,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时间相等,路程不等,故平均速率不相等,故C 错误;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不同,所以瞬时速度肯定不同,B错误;质点B做单方向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不变,D正确.【考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题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对比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多选)小明上午从家门口打车,经过一段时间又乘坐同一出租车回到小区门口.车票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 km/hB.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C.小明全程的平均速率为20 km/hD.小明全程的平均速率为0 答案 BC解析 小明全程路程为5.0 km ,位移为0,所用时间为15 min =14 h.故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0,平均速率v =5.0 km14h =20 km/h.4.(速度公式的应用)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 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 处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 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多大? 答案 50 km/h解析 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 =s 1v 1=3 h 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 s 2=s 1-120 km =150 km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大小为v =s 2t =50 km/h.【考点】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 【题点】平均速度的计算一、选择题 考点一 平均速度1.日常生活中,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8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1.2 m/s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D.子弹以800 m/s 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答案 B【考点】平均速度 【题点】平均速度的理解2.(多选)如图1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m/s 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ABC解析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vAB =s AB t 1=11m /s =1 m/s ,选项A 正确;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v AC =s AC t 2=12+222 m/s =52 m/s ,选项B 正确;因B 点比C 点更接近于A点,故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因从A 到B 到C 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不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考点】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 【题点】平均速度的计算3.一名短跑运动员在100 m 竞赛中,测得他5 s 末的速度为10.4 m /s,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100 m 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4 m /s B.10.3 m/s C.10.2 m /s D.10 m/s答案 D解析 v =s t =10010m /s =10 m/s.【考点】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题点】平均速度的简单计算考点二瞬时速度4.下列关于速度的叙述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A.火车以76 km/h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B.某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C.公路上某雷达测速仪测得一卡车速度是56 km/hD.物体在第2 s末的速度是4 m/s答案BCD解析根据瞬时速度对应一个时刻或对应一个位置,平均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可判断A项的速度对应一个过程,是平均速度,而B、C、D选项中的速度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或时刻,是瞬时速度.故B、C、D项正确.【考点】瞬时速度【题点】瞬时速度理解考点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5.2016年春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很受游客欢迎,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在景区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2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井冈山还有150 km.关于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B.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D.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答案 B解析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的是限定的最大瞬时速度,路线指示标志上的数字表示从此地到井冈山的行驶距离,而不是直线距离,表示的是路程,正确答案为B.【考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理解【题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6.2017年9月3日全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浙江队的谢震业以10秒04夺冠,广东队的苏炳添以10秒10遗憾摘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跑阶段的速度一定是谢震业大B.全程的平均速度一定是谢震业大C.全程的任意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都是谢震业大D.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一定是谢震业大答案 B解析100 m比赛,两人的位移相等,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大,所以B正确,A、C、D错误.【考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理解【题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对比7.2013年10月11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中,中国队以8分06秒06的成绩夺得冠军,中国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个项目的冠军,取决于她们在800米中()A.平均速率大B.平均速度大C.冲刺时的瞬时速度大D.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大答案 A解析4×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的总路程一定,哪队游完总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哪队获胜,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大,即平均速率大.考点四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8.(多选)2016年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如图3,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程162 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 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图3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能将车看成质点B.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位移答案AC【考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题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对比9.(多选)下表是唐山站至北京南站的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设火车在每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运行时间为全程所用总时间,由此可知()A.列车从唐山站到北京南站的位移为234 kmB.列车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96 km/hC.列车由军粮城北站到北京南站的平均速率约为179 km/hD.列车由唐山站到北京南站共运行87 min 答案 CD解析 列车从唐山站到北京南站的路程为234 km ,选项A 错误;列车全程的平均速率v =234 km 1.45 h ≈161 km/h ,选项B 错误;列车由军粮城北站到北京南站的平均速率v ′=140 km0.78 h ≈179 km/h ,选项C 正确;列车由唐山站到北京南站共运行87 min ,选项D 正确. 二、非选择题10.(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1=10 m /s ,v 2=15 m/s ,求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 12 m/s解析 设两段相等位移均为s ,则两段用时分别为t 1=s v 1,t 2=s v 2,全程的平均速度v =2s t 1+t 2=2s s v 1+sv 2=2v 1v 2v 1+v 2=12 m/s. 【考点】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 【题点】平均速度的简单计算11.(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追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返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 200 m ,在整个过程中,通讯员共用时80 s ,比队伍多走了80 m 的路程,则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及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 280 m 2.5 m/s解析 队伍前进了200 m ,而通讯员多走了80 m ,故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为200 m +80 m =280 m ,而通讯员走过的位移为200 m ,故平均速度大小v =s t =20080 m /s =2.5 m/s.【考点】平均速度的理解及简单计算 【题点】平均速度的计算1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00 min(分钟)由宿营地X 爬到山顶Y .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 ,相对于X 升高了1 200 m ,如图4所示,求:图4(1)小张由X 运动到Y 总的位移的大小;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3)他的朋友小李从Z 点爬山,比小张晚20 min 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 ,还比小张早20 min 到达山顶,问小李由Z 爬到Y 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答案 (1)2 000 m (2)13 m/s (3)1 800 m解析 (1)由X 到Y 总的位移的大小为 s = 1 6002+1 2002 m =2 000 m.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v =s t =2 000 m 100 min =20 m/min =13 m/s.(3)小李爬山所用的时间t 2=100 min -20 min -20 min =60 min.小李由Z爬到Y通过的路程s′=v2t2=0.5 m/s×60×60 s=1 800 m. 【考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题点】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最新K12教育教案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打点计时器及其原理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 以下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6)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注意事项(1) 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2) 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起始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原理纸带上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内的平均速度表示,即根据v =ΔxΔt ,当Δt 或Δx 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ΔxΔt .图12.数据处理(1)测量: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如图2所示,依次测出各点到O 点的距离,再算出OA 、AB 、BC ……的距离x 1、x 2、x 3…….图2(2)计算: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 1+x 22T 、v B =x 2+x 32T 、v C =x 3+x 42T 、v D =x 4+x 52T…….(3)列表比较: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3.注意(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A 、B 、C 、D ……不一定是连续计时点,比如可以每隔四个点选一个点(称为计数点),此时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2)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 、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x n +x n +12T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 1.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象.2.v-t图象的意义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填“是”或“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例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3由v-t图象可知在0~4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在4~8 s内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8~10 s内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小,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为0.在5 s末的速度大小为15 m/s.一、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原理及操作例1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应注意()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220 V的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6 V以下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拉动纸带,再接通电源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可以不与两限位孔平行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答案 D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故A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错误;为了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错误;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例2 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答案 C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二、瞬时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图象的画法例3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4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 /s.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图4答案 0.35 0.42 0.35解析 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A 、C 间的距离为14 mm =0.014 m. A 、C 间对应的时间为0.02×2 s =0.04 s. A 、D 间的距离为25 mm =0.025 m. A 、D 间对应的时间为0.02×3 s =0.06 s由公式v =Δx Δt 得:v AC =0.0140.04 m /s =0.35 m/s ,v AD =0.0250.06 m /s ≈0.42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A、C间的平均速度.例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电源频率为50 Hz.(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5(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再________(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个点没有标出.(3)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6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图6答案(1)接通电源释放纸带(2)4(3)0.4000.4790.560(4)见解析图解析(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 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n =Δt ΔT -1=0.1 s 0.02 s-1=4个点没有标出. (3)v B =(3.62+4.38)×10-22×0.1 m /s =0.400 m/s ;v C =(5.20+4.38)×10-22×0.1m /s =0.479 m/s ;v D =(5.20+5.99)×10-22×0.1m /s ≈0.560 m/s.(4)图线如图所示: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重物(小车)、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A.秒表B.刻度尺C.速度计D.交流电源答案BD解析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秒表,选项A错误;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而要使用刻度尺,选项B正确,C错误;打点计时器要使用交流电源工作,选项D正确.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若打点周期为0.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n-1)×0.02 s答案AD解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A 正确,B错误;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交流电,C错误;每相邻的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连续n个计时点间有n-1个时间间隔,故时间为(n-1)×0.02 s,D正确.3.(运动时间的计算)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其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若纸带上共打出N个点,这条纸带上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T=0.1 s,t=NTB.T=0.05 s,t=(N-1)TC.T=0.02 s,t=(N-1)TD.T=0.02 s,t=NT答案 C解析 电源频率f =50 Hz ,则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T =1f =150 s =0.02 s ,纸带上共打出N 个点,则有N -1个时间间隔,即t =(N -1)T ,C 正确.4.(瞬时速度的计算)如图7所示装置可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0.60 c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2 s ,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图7A.0.20 m /sB.0.30 m/sC.0.60 m /sD.3.0 m/s答案 B5.(实验操作)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有遗漏内容的步骤是______,将以上步骤完善后以合理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答案 A D BFCAED 解析 合理的步骤如下: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E.放手,使小车在平板上运动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瞬时速度的测量)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8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图8答案0.10 m/s0.27 m/s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dΔt1=3.0×10-20.29m/s≈0.10 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dΔt2=3.0×10-20.11m/s≈0.27 m/s.7.(用图象表示速度)如图9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图9(1)根据上面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2)根据(1)中表格,在图10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特点.图10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于电源频率f=50 Hz,所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T=0.02 s,v1=x1+x24T≈1.2m/s;v2=x2+x34T≈1.0 m/s;v3=x3+x44T=0.8 m/s;v4=x4+x54T≈0.6 m/s;v5=x5+x64T≈0.4 m/s.(2) 如图所示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