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枕混凝土技术交底
轨枕装车技术交底
太中银铁路工程ZQ-II标段铺架标段轨枕装车技术交底
编制:
审核:
审批:
接收人: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太中银铁路工程指挥部
2010 年月日
技术交底记录
轨枕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
为确保轨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
本交底适用于参与轨枕施工的所有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班组及现场操作人员。
三、交底内容
1. 轨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轨枕的施工工艺、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了解轨枕的类型、规格、性能及施工要求。
(2)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并设置必
要的警示标志。
(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 轨枕铺设施工安全措施
(1)铺设轨枕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确保轨枕稳固、平直。
(2)在铺设轨枕过程中,禁止操作人员站在轨枕上行走或跳跃,以免发生坠落事故。
(3)铺设轨枕时,应使用工具将轨枕紧固,确保轨枕与基础之间的连接牢固。
(4)在轨枕铺设过程中,如需使用电钻、切割机等电动工具,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使用。
3. 轨枕焊接施工安全措施
(1)焊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焊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焊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焊接作业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及焊接材料,确保完好。
(4)焊接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焊接完成后,应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
4. 轨枕养护施工安全措施
(1)养护施工人员应熟悉养护工艺和施工规范,确保养护效果。
(2)养护过程中,应避免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施工,以免影响养护质量。
(3)养护设备、工具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正常使用。
技术交底(更换枕木)
交底
日期
交底
项目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人陈庆
工程名称:
哈大电改大连站改造工程工程部位:
大连站场沈建施技-21表2001年11月1日
站线混凝土宽枕与木枕过渡段更换为普通混凝土枕
一、施工原则: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到发线和机走线在站台范围内的轨枕,更换为预应力钢
筋混凝土宽枕。在木枕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之间,宜用普通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宜小于10m。更换混凝土枕为S-1型。枕木间隔按1600根/km,更换位置由技术现场标注。
二、作业条件
1、区间设置作业标防护。
2、同一时间内的作业间隔,不得少于六根。
3、来车穿不进轨枕时,允许每隔六根轨枕有一根不穿入。
4、与电务有关时,必须有电务人员参加。
三、作业程序
1、散布轨枕。直线地段将轨枕散布在作业方便的一侧,曲线地段散布在曲线下股一侧。
2、拆除影响更换轨枕作业的防爬设备和轨距杆。
3、扒开一端轨枕头和一侧轨枕盒内道床,深度以能横移、抽出和穿入轨枕为宜。如碎石道床严重不洁,应同时进行清筛。
4、卸下螺帽、扣板、铁座和大小胶垫等。
5、抽出旧轨枕。将旧轨枕横向拨入扒开的轨枕盒内并放倒,用夹钳或绳索顺着道床槽将旧轨抽出,顺放在路肩上(抽出旧枕和拨入新枕,以四人一组为宜)。
6、整平道床。整平原枕木底道床,将其深度稍大于轨道和胶垫的厚度,并留好中部凹槽。
7、穿入新轨枕。将新轨枕放倒,用夹钳或绳索顺着道床槽将轨枕穿入,立放并横拨至轨枕位置上。
8、安放大胶垫。
9、安装扣件。
10、捣固。回填部分道床,扒好另一侧镐窝,串碴捣实,打八面镐。
11、安装防爬设备和轨距杆。
12、回检找细。全面检查,整修不良处所,列车通过后进行第二遍捣固,回填与整理好道床。
铁路工程中混凝土枕木设计技术规程
铁路工程中混凝土枕木设计技术规程
一、前言
混凝土枕木是铁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具体、详细的技术规程,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混凝土枕木。
二、设计原则
1.满足强度要求
混凝土枕木需要承受列车荷载和其他外部荷载,因此其强度是设计的
首要考虑因素。设计时应根据列车荷载、轨距、轨面高度、轨枕间距
等因素确定混凝土枕木的尺寸、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以确保其
强度满足要求。
2.考虑使用寿命
混凝土枕木的使用寿命应不少于30年。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抗冻性、耐久性、耐磨性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枕木在使用
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脱落等问题,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考虑施工和维护便捷性
混凝土枕木的设计应考虑其施工和维护的便捷性。设计时应尽可能简化混凝土枕木的结构,减少混凝土配筋数量和尺寸,以便于施工和维护。
三、设计参数
1.尺寸
混凝土枕木的尺寸应根据列车荷载、轨距、轨面高度、轨枕间距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混凝土枕木的长度应不少于1.8m,宽度应不少于0.25m,高度应不少于0.17m。
2.配筋
混凝土枕木的配筋应根据荷载、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混凝土枕木的配筋应采用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混凝土枕木中钢筋的布置应按照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枕木的强度和稳定性。
3.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枕木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荷载、使用寿命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混凝土枕木的混凝土强度应不少于C50,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四、设计流程
1.确定设计参数
混凝土轨枕
混凝土轨枕
混凝土轨枕模板范本:
混凝土轨枕是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的重要支撑组件,在铁路建设和维护中起到承重、固定轨道、减震、隔振等作用。本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轨枕的材料、制造工艺、安装方法和维护要点等内容。
一、混凝土轨枕的材料
1.1 主材料
混凝土轨枕的主要材料是普通混凝土,其配制比例应符合国家标准,强度等级应满足铁路运营要求。此外,还需添加外加剂,如缓凝剂、塑化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和使用寿命。
1.2 钢筋
混凝土轨枕中通常会嵌入钢筋,以提高其抗弯强度和抗震性能。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在制造过程中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钢筋受到腐蚀。
二、混凝土轨枕的制造工艺
2.1 模具准备
为了保证混凝土轨枕的形状和尺寸准确,制造前需要准备合适的模具。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表面要光滑平整,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产生变形或漏料现象。
2.2 混凝土配料和搅拌
将准备好的混凝土材料按照配比比例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搅拌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混凝土过度凝固或过早凝固。
2.3 浇筑和养护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以去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并使其充分密实。浇筑后的混凝土轨枕需要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使其正常硬化。
三、混凝土轨枕的安装方法
3.1 轨枕摆放
在铺轨之前,需先将混凝土轨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摆放,保证其间距和位置准确。轨枕的摆放应平整、密实,并注意避免轨枕之间的错位和倾斜。
3.2 固定轨枕
将铁轨放置在轨枕上,并使用合适的固定件将其固定在轨枕上,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固定件的选择应根据轨道类型和使用要求来确定,通常包括钢钉、膨胀螺栓等。
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
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通常会规定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强度等级、密度要求以及对原材料的要求,确保混凝土轨枕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此外,标准还可能包括对钢筋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轨枕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等问题。
另外,从设计和制造的角度来看,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可能会规定轨枕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孔位的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轨枕能够与铁轨、道岔等铁路设备良好地配合使用,并且能够确保列车行驶的平稳和安全。
此外,标准还可能包括对于混凝土轨枕的安装、使用、维护和检测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轨枕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xii型混凝土轨枕技术标准是为了确保铁路轨道上使用的混凝土轨枕具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性能要求,从而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这些标准对于铁路行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保障乘客和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砼岔枕铺设技术交底
目录
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数量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2)
3.1、施工方法 (2)
3.2、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2)
3.3、岔料运输及装卸 (3)
3.4、道岔铺设 (4)
3.5、安装扣配件 (4)
3.6质量检查 (4)
四、质量保证措施 (6)
4.1、材料质量保证 (6)
4.2、铺设质量保证 (6)
五、环境保证措施 (7)
六、安全保证措施 (7)
第1页
砼枕道岔铺设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岔枕用50㎏/m钢轨12号单开道岔铺设图。
2、安多至唐古拉线路纵断面图。
3、安多至唐古拉车站设计图。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3.1、施工方法
正线上的道岔全部采用汽车运输岔料、人工提前预铺的方法在铺轨到达之前完成,站线上的道岔待正线铺轨通过后,采用火车运输岔料、人工提前预铺到位的方法进行铺设,为减少高原劳动作业时间,混凝土岔枕按照标准图在铺架基地提前锚固好后再运往铺设地点。3.2、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3.2.1、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岔料到位→道碴预铺→测量组验收道碴及复测桩位→摆砼枕→上钢轨→上扣配件→质量检查
3.2.2、操作要点
第2页
3.2.1.1、施工技术人员对各车站平面图和站场设计说明书进行认真审核,确定各站铺设道岔型号、道岔开向、数量及采用的标准图,绘制施工平面图,提出道岔铺设材料计划,并编制施工计划和铺岔作业指导书。
3.2.1.2、对车站岔位桩进行复核测量、放线,确定预铺位置,并对预铺场地进行平整。
3.2.1.3、道岔铺设前,应预铺道碴,预铺道碴按设计标高预留不大于5㎝起道量,分两层预铺,每次预铺道碴厚度10㎝~15㎝,采用压强不小于1.4㎏/㎝2机械分层碾压,每层碾压遍数不得小于两遍,碾压范围应延伸至道岔前后30m,并与线路顺坡,且顶面平整。
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工艺技术规程
一、前言
铁路混凝土枕木作为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
响铁路的安全和运行效率。本文旨在介绍铁路混凝土枕木的生产工艺
技术规程,以期为铁路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二、材料准备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P.O 4
2.5,其强度等级应不低
于42.5MPa。
2.砂:采用中砂,粒径应在0.15mm~5mm之间,含泥量应小于3%。
3.石子:采用针状石子,粒径应在5mm~20mm之间,含泥量应小于1%。
4.水:采用清洁的自来水或井水,其PH值应在6~8之间。
5.钢筋:采用HRB335级别的钢筋,直径应为10mm。
三、生产工艺流程
1.原材料筛选
将砂、石子、水泥等原材料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符合标准
的材料。
2.原材料配比
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比例将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进行混合,
制成混凝土。
3.模具准备
选择符合要求的模具,将模具进行清洗和涂油处理,确保模具表面光滑,不粘模。
4.混凝土浇注
将配制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填
满模具。同时,将预埋钢筋放入混凝土中,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深度符
合要求。
5.养护
将浇注好的混凝土枕木进行养护,应在模具内保湿24小时以上,然后进行脱模,并继续养护,直至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6.质量检验
对生产出的混凝土枕木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尺寸、强度、外观等方面。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合格品进行打码、包装、入库等操作。
四、生产工艺要点
1.混凝土配比应符合标准要求,且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模具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性,并保持清洁和光滑,以防止混凝土粘模。
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技术规程
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技术规程
一、前言
铁路混凝土枕木是铁路上承载轨道、固定轨道、缓解冲击、分散荷载、保证铁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介绍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的
具体技术规程,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二、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符合GB 175-2007《水泥》标准要求。
2.砂:选用细度模数在2.4-2.8之间的河沙或人造砂。
3.石子:选用粒径在5-30mm之间的碎石或人造石。
4.水:选用清洁的自来水或地下水。
5.钢筋:选用符合GB/T 1499.2-2007《钢筋》标准要求的螺纹钢筋。
6.混凝土添加剂:选用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添加剂》标准要求的添加剂。
7.模具:选用质量可靠、结构合理、尺寸精度高的模具。
三、生产工艺
1.原材料混合
将水泥、砂、石子按照规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不少于3分钟,保证混合充分均匀。
2.配制混凝土
在混合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在12%-14%之间,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3.浇注成型
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顺序为侧板、底板、头尾板,浇注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以防止出现空鼓或裂缝。
4.养护处理
混凝土浇注后,应在模具内保温24小时,然后在模具外进行养护,使
混凝土逐渐加强。养护期间应保证充足的水源和控制养护环境温度。
5.脱模处理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脱模处理,注意避免损坏模具和混凝土表面。
6.加工处理
对脱模的混凝土枕木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切割、钻孔、焊接等,以满足铁路施工的需要。
7.防腐处理
对加工处理后的混凝土枕木进行防腐处理,采用环保型防腐涂料或防腐剂进行涂刷或浸泡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技02)砼枕锚固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ZTYJ-HNCJ(技)-02-2009 2009年10月25日
砼枕锚固技术交底
1、编制依据
为规范车站轨道轨节拼装中硫磺锚固工序操作工艺,达到质量要求,并能满足有关规范,特编制本技术交底。本交底适用于沪宁城际铁路铺轨Ⅱ标段车站站线钢筋混凝土枕硫磺锚固作业。
2、职责
2.1工程部试验室负责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2物设部负责锚固用原材料复试、检验(验证)。
2.3设备部负责锚固模具的维修检查。
2.4安质部负责安全、质量的监督、检查。
3、技术标准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2005)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2003)
4、施工工艺要求
4.1 锚固材料
4.1.1螺旋道钉锚固料,由硫磺、水泥、砂子和石蜡配置而成。
4.1.2硫磺:一般为II~III级工业用硫磺,纯度为 95%以上,配制前打成碎块。如受潮应在配制前干燥。
4.1.3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低于425#,如若受潮结块,经粉碎并过2mm筛孔,过筛后仍可使用。
4.1.4砂子:天然级配中粗砂,粒径不大于2mm,配制前过筛、洗净、烘干。
4.1.5石蜡:采用一般工业用石蜡,配制前应打成碎块。
4.1.6砼枕采用人工正锚的方法锚固
4.2 成分配合比选用
4.2.1根据气候和材料技术条件,按下列规定的质量配合比范围,由试验选定各种材料用量:
硫磺:砂子:水泥:石蜡=1: (1~1.5):(0.3~0.6):(0.01~0.03)。
配制成的溶液,应较稠而不影响灌注时应具备的流动度。
4.2.2实际施工时,各种材料配合比可用:
铁路轨道钢筋混凝土枕木施工方案
铁路轨道钢筋混凝土枕木施工方案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钢筋混凝土枕木施工方案,以确保铁路轨
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方案主要涵盖施工前准备工作、材料准备、
施工过程及后续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枕木的位置和数量,并确
保施工现场平整稳固。
- 编制施工计划:根据施工任务和时间要求编制详细施工计划,确定施工队伍和相关设备的安排。
- 安全措施: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监测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测试和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枕木的
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变化。
3. 材料准备
钢筋混凝土枕木的材料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钢筋材料,确保其质量符
合相关标准。
- 混凝土:选择符合标准的建筑混凝土,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
水泥浆比例合适。
- 辅助材料:包括钢筋焊接材料、混凝土搅拌设备等辅助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4.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 枕木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准确的枕木位置,并进行标记。
- 钢筋焊接: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焊接成预定的形状和尺寸,
确保焊接质量。
- 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均匀地浇筑到预定位置,并采取振捣
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 养护:在混凝土干燥固化过程中,定期进行养护工作,确保
枕木的强度和稳定性。
5. 后续维护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的维护工作:
- 定期巡视:定期对铁路轨道和枕木进行巡视,检查是否有裂缝、破损等情况。
轨枕混凝土知识点总结
轨枕混凝土知识点总结
1. 轨枕混凝土的概念
轨枕混凝土是铁路轨道上的一种固定器材,它是支撑和固定铁轨的一种构件,也是铁路线
路中的重要部分。轨枕混凝土通常是由水泥、砂、骨料等材料混合而成,通过浇灌成型或
模压成型,以适应铁路线路的需要,并且能够承受列车的重量和运行时的振动等动力负荷。
2. 轨枕混凝土的作用
轨枕混凝土作为铁路轨道的固定器材,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支撑和固定铁轨:轨枕混凝土可以将铁轨固定在其上,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使铁轨
能够保持正确的位置和方向,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和稳定。
2)分散载荷:轨枕混凝土可以分散列车行驶时所产生的载荷,减少对铁路路基和地基的
冲击和压力,保护铁路路基和地基的安全。
3)减震和吸能:轨枕混凝土可以通过其柔软的特性,吸收列车行驶时的振动和冲击能量,减少对列车和铁路线路的影响,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保护铁轨:轨枕混凝土可以有效保护铁轨不被外部环境所侵蚀,延长铁轨的使用寿命。
3. 轨枕混凝土的类型
根据使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轨枕混凝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混凝土轨枕:采用普通水泥、砂、石子等材料制成,是最早的轨枕类型,具有成
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但是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较差。
2)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采用预应力钢筋等材料进行预应力处理,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
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重载铁路线路和高速铁路线路。
3)橡胶混凝土轨枕: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橡胶颗粒或橡胶粉,具有良好的减震和吸能
性能,可以大幅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复合材料轨枕:采用混凝土、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轻质、耐久、
1067mm轨距混凝土岔枕技术总结6页
1067mm轨距混凝土岔枕技术总结
【引言】
1.总体设计方案
安哥拉工程生产的岔枕为1067mm轨距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每组53根12种规格,岔枕承轨面不设轨底坡,根据设计及使用要求1-28、41-53号枕配筋12∮7.0,正弯矩M=20.3KN.m,负弯矩M=17.1KN.m;29-40号枕配筋12∮7.5,正弯矩M=22.7KN.m,负弯矩M=19.1KN.m;岔枕端部需布置1个Ⅰ型箍筋和1个Ⅱ型箍筋,螺旋筋两侧各布置1个Ⅰ型箍筋,Ⅰ型箍筋距螺旋筋小于或等于50mm,其他部位布置Ⅰ型箍筋,箍筋间距小于或等于150mm。
2.技术指标
材料性能及规格: 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必须选用碎石,粒径不得大于25mm,含泥量不得大于0.5%;
3.∮7.0mm预应力钢筋的初始总拉力为508KN, ∮7.5mm预应力钢筋的初始总拉力为583KN,预应力总损失为初始总拉力的18%。
4.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60级。
岔枕截面静载抗裂强度试验:岔枕静载抗裂强度∮7.0配筋应满足正弯矩检验载荷值200KN,负弯矩检验载荷值170KN,∮7.5配筋应满足正弯矩检验载荷值220KN,负弯矩检验载荷值190KN。
岔枕截面疲劳强度试验:岔枕疲劳强度∮7.0配筋应满足正弯矩最大检验载荷值215KN,负弯矩最大检验载荷值180KN,∮7.5配筋应满足正弯
矩最大检验载荷值235KN,负弯矩最大检验载荷值200KN。
3.生产工艺
根据上述用途及技术指标,以及安哥拉实地考察情况,1067mm轨距岔枕采用机组法轨枕生产线作业,经过穿丝、附件入模、张拉、混凝土灌注、振动、清边清槽、入窑养护、放张脱模等工序,完成砼枕成品生产的流水作业。
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技术规程
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技术规程
一、前言
铁路混凝土枕木是铁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轨道和车辆的基础设施。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技术规程,以保证铁路混凝土枕木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
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其28d抗压强度应不低于4
2.5MPa,初始和终凝时间符合GB/T 1344的规定。
2. 砂:采用天然河沙或人造砂,粒径范围应在0.15-4.75mm之间,含泥、含油、含碱物质的含量应符合GB/T 14684的规定。
3. 石子:采用天然石子或机制石子,粒径范围应在5-40mm之间,含泥、含油、含碱物质的含量应符合GB/T 14684的规定。
4. 水:应选择清洁、无色、无异味、无有害杂质的淡水。
三、生产工艺
1. 原材料的配比:根据生产工艺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设计配合比确定水泥、砂、石子和水的配比。
2. 搅拌:将水泥、砂、石子和水按照配合比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min,搅拌后混凝土应均匀、无明显的砂浆分离现象。
3. 浇注: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注到模具中,应采用机械或手工浇注,
不得采用抛灌、喷淋等方法。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
和密实性,防止出现气孔、缩短和割缝等缺陷。
4. 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充分的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保持模具内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养护室内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
5. 脱模: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应进行脱模处理。脱模时间应根据气
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一般不少于24h。脱模后,应进行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郑西客运专线工程轨枕混凝土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编制:
审核:
审批:
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郑西线第六项目部
时间:2007年8月15
轨枕混凝土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1.设计要求
双块式轨枕混凝土设计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轨枕混凝土质量应符合“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双块式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1.1 混凝土所用材料、规格、混凝土标号。
1.2 轨枕混凝土设计用量0.083m3。
2.质量标准
2.1 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2.1.1 水泥的技术要求:
水泥技术要求
2.1.2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砂的有害物质含量技术要求
2.1.4 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技术要求
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2.1.6 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拌和用水的技术要求
2.2.6配合比试验检测项目质量要求:
⑴电通量:≤1000
⑵抗冻性:≤5%
⑶抗压强度:≥60Mpa
2.2 混凝土要求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应随机取样制作抗压强度试件,试件应与轨
枕相同条件下振动成形、养生,28天试件应在脱模后进行标准养生,并满足以下要求:
抗压强度: 63.5 N/mm²(立方体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 7.0 N/mm²
3.混凝土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3.1 混凝土的配制
开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均须符合以上质量标准,否则禁止使用。
混凝土配合比要根据材料与施工情况,由试验室确定。试验室要根据天气及实际生产情况和实测的砂、石含水率不断调整施工配合比,每班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科。
搅拌站根据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计算每盘(每次投料
拌合的混凝土重量)的实际需用各项材料数量进行投料拌合。
a) 材料计量误差(按重量计):混凝土计量误差应按如下规定办理:混凝土拌和物其最大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专用复合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b) 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配料的计量设备每月检定一次;在特殊情况下,若发现用水量、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应及时检修排除,每次检修后都必须经过校正,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c) 用水量:开始头三罐先按施工配合比所计算的用水量试拌混凝土,先将70%的水加进搅拌机内,根据施工经验采用肉眼直接观察搅拌机内混凝土的状态,采用手动控制逐渐添加,适可而止,然后,再结合实测的混凝土的稠度进行调整。
d) 外加剂:外加剂的掺用量执行试验室下达的配合比试验报告。
3.1.1 砂、石、水泥上料
做好开工准备,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及时排除。
根据砂、石料存料情况,安排好砂、碎石上料顺序,砂、碎石上料交替时,应有一段时间间隔,禁止砂、碎石混仓。
皮带输送机启动前,必须检查皮带上有无障碍物及人员,楼上和楼下人员联系准确无误。
应防止泥块、砖头等杂物混入料仓,发现砂、碎石质量有问题,应立即通知物资科和质检科。
水泥仓上料时,须确认水泥管路与需上料的水泥仓相通后,方可发出上料讯号,在上料过程中注意测量水泥仓料位,要达到满仓时及时终止上料,防止冒仓。
当更换不同级配的骨料或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时,必须将存料用完或放净,方准上新料。
每一工作班后,砂、碎石、水泥仓应满仓存料交班,皮带机上不应有存料。
3.2 混凝土的拌合
混凝土拌合设备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开始拌合前应先检查搅拌机及其它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搅拌机在使用前应先起动运转,待运转正常后再下料,不准带负荷起动或超量搅拌。
搅拌机及料斗使用前应用水冲刷湿润。
混凝土拌合采用二次投料搅拌工艺,搅拌程序为:
加入水70% 加入外加剂
投入砂石————→加入水泥————→加入剩余水——→出罐搅拌
30S 40S 80S
混凝土的稠度由试验室根据试验确定,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跳桌增实法)。
混凝土拌制速度和灌注速度要紧密配合,拌制服从灌注,拌合混凝土必须接到灌注通知后方可开始。
拌合好的混凝土未从搅拌机下完之前不得再向机内投料。混凝土出罐后不得再加水,拌制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能灌入模型内。
混凝土拌制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搅拌机,并检修好有关设备,以便下次再用。
清洗时要将搅拌叶、衬板上混凝土残渣彻底清除并涂油,卸料门下的混凝土存料要经常清理。
混凝土拌制记录要认真填写。
不合格混凝土包括:
a) 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停放超过30分钟;未掺外加剂混凝土停放超过45分钟;
b) 混凝土稠度严重超出规定范围;
c) 搅拌不均匀;
d) 与施工配合比不符的混凝土;
e)搅拌时间超过20分钟的混凝土。
f)拌合物温度超过30℃。
对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
a) 严禁使用在轨枕生产上;
b) 如果没有其他用途应废弃。
c) 做好记录。
3.3 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混凝土采用料斗装料,用专用汽车运输。料斗内壁应平整光滑,并经常清除内壁粘附的混凝土。
料斗底部卸料门应开启方便、灵敏、严密并不得漏浆。
料斗运输至浇注区后用龙门吊将其吊至浇灌车之上,将料放入浇
灌车,在放料入浇灌车时如遇下料困难等情况应开启料斗上的振动器辅助下料。
3.4 混凝土灌注、振捣
安装完钢筋配件的模型由龙门吊吊至浇筑区后,立即安装下料斗,将浇灌车下料口对准模型轨枕块中间位置灌注混凝土,灌注要使模型各部位下料均匀,下料过程中发现杂物应挑出。
如果混凝土落入模型较困难,可开启浇筑区纵向辊道下的振动器辅助落料入模型。
混凝土不够的要补充,轨枕两端部混凝土要一次填足。
当一组模型灌注完成后,纵移至振捣区,降下升降辊道,使模型置于高频振动平台上,开启振动按钮进行振捣,一般振动时间为2.5~3.0min。
振捣区专人用铁锹将多于的混凝土除去,不够的地方应及时人工补料,并将混凝土摊平,控制混凝土表面应与模型上表面高度保持一致,断面高度不得小于模型上表面高度且不得大于2mm。
在振动过程中注意观察铁挡板是否歪斜、跳起,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铁挡板复位;轨枕上面不能形成石子堆垒,如有石子堆垒应清除,再填平补齐。
剩余的混凝土应及时用掉,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0min,并严禁掺水使用。
一个模型内的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一次成型,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密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