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的培养[摘要]文章将接受理论引用到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的培养中,概述接受理论
的基本观点,尝试阐述了接受理论的应用途径,着重分析高效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过程,以科学的方式,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关键词]接受理论;理性爱国;培养
一、接受理论
20世纪随着西方文艺批评向读者中心理论方式的转变,60年代产生了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接受美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兹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萨尔(Wolfganlser)。

“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积极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

”他们以人的接受实践为研究依据,认为文艺作品的价值不是存在于创作中,而是要在欣赏者的审美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它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20世纪美国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开始涉足教育接受过程分析。

主要研究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接受者(即受众)对于信息的反应。

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并且使其真正的接受呢?事实上,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教育者主动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观点和技能的施教活动,而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吸纳接受才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核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标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因素。

大学生在爱国情结表达的过程汇总中容易出现偏激、冲动的言行和态度,
如何引领大学生冷静全面地思考、积极正确的发表言论、长远持续地争取国家利益,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目前,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的原因。

1教育目标盲目。

教育目标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导向。

可事实上,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没有明确统一的目标,不同的学校和老师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多数只是作为常规的教学课程。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的成效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系统。

如今,世界格局风云变幻,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爱国主义理念,仅仅有血气方刚的魄力是不够的,更需要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才能。

同时,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该更注重青年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加强。

2教育内容陈旧。

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取材多为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或者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先进模范,使部分学生认为爱国是战争年代的事情,与现今的生活遥不可及,于是在面临新时代国家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学生们不知该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爱国主义应该是人人具有,时时需要的精神,爱国主义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只有与现实结合的教育才有说服力。

3教育手段滞后。

长期以来,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手段单一,主要形式为说教灌输。

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老师也只是照本宣科。

虽然学校会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效果并不明显,并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真正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心灵洗礼,结局也都流于形式。

造成学生对于讲授的内容不理解、不接受,甚至产生厌烦、敌对情绪。

4教育环境复杂。

随着我国在世界活动中影响力的提升,资本主义国家变本加厉地对社会主义进行打压,想方设法干涉我国内政,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同时亦贬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否定我们的文化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网络的发达促使各种思潮迅速传播,大学生在汹涌而来的各种异端学说面前开始迷茫。

种种外界因素都可以使得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渐弱化,在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刺激下,大学生偏重追求个人利益,将国家、民族利益抛在脑后。

三、接受理论对于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张耀灿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通过接受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吸收、选择、整合、内化以及外化为行为的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


1充实接受客体,科学规划爱国主义教育指导课程
一方面,全方位涉猎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发挥我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优势,开设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课程,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加强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长远地、发展地看待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民族责任感,在享受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的同时也要时刻警醒地意识到民族危机感,积极地面对民族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当下实际。

及时捕捉当今社会爱国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结合实例正确分析理性爱国的方式和途径,教会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与敌对势力做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2发挥传导者效用,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综合素质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职业化、产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组织保证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结构松散等问题。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更高的德育素质和理论素养,给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崇高形象,并能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梳理和引导。

辅导员也应担负起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

辅导员要能够密切接触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于正确的思想给予鼓励和宣传,对于不良的负面思想动向要及时加以纠正。

3结合接受环境,构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平台
据统计,现今大学生对于时事信息的获取80%是通过互联网,特此我们要更有效的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重视发挥网络的作用。

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判断力和甄别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要让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考。

网络简化了信息传播途径,也使得各种偏激、片面、不理智的报道和评论迅速传播,大学生往往极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出现非理性爱国的行为。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不仅要结合书本知识,更要
了解网络热点,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现实,理性爱国的前提应该是有全面、详实、正确的信息。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各大网站也应加强网络环境的整治,虽然提倡言论自由,但对于一些盲目、消极的信息应该进行梳理。

在校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网”,提供正面宣传和积极引导,给予学生一个关注热点事件、发表自己言论的平台。

总而言之,对当前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不是单单以保守和封闭为前提,而是在信息发达的环境下,如何使大学生接受理性爱国教育,做到既尊重大学生的智能和热情的同时,又不断强化他们正确、理性地评判、应对国际国内政治事件和敏感事件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德]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1-19.
[3]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