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一
2018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 配套课件 8.6
第八章
第6讲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4-
2.欧姆表原理 (1)内部电路简化如图。
(2)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测量电阻的仪表,可直接读出电阻值,比用伏安 法测电阻方便。
调零时 测量时
������ Ig= ������g +������+������ ������ I=������ +������+������+������ g ������
第八章
第6讲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9-
5.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探究项目 应用挡位 电源 电压挡 电阻 欧姆挡 二极管 欧姆挡 电容器 欧姆挡 现 象 两接线柱正、反接时均无示数说明无电源 两接线柱正、反接时示数相同 正接时示数很小,反接时示数很大 指针先指向某一小阻值,后逐渐增大到“∞”,且 指针摆动越来越慢 示数由“∞”逐渐减小到某一较小固定示数
第八章
第6讲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11-
七、注意事项 1.欧姆表刻度盘不同于电压、电流表刻度盘 (1)左∞右0:电阻无限大与电流、电压零刻度重合,电阻零刻 度与电流、电压最大刻度重合。 (2)刻度不均匀:左密右疏。 (3)欧姆挡是倍率挡,即测电阻时,电阻阻值等于读出的示数再乘以挡上的倍率。电流、电 压挡是量程范围挡。 (4)在不知道待测电阻的估计值时,应先从小倍率开始,熟记“小倍率小角度偏,大倍率大角 度偏”(因为欧姆挡的刻度盘上越靠左读数越大,且测量前指针指在左侧“∞”处)。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第1章 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目标要求 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求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实验技能储备一、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f =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2.结构(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3.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8 V 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变电源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交变电源. 2.实验过程(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数据处理(1)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 ③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加速度a .作出速度—时间图像,通过图像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②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③若Δx 等于恒量(aT 2),则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④Δx =aT 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5.误差分析(1)纸带运动时摩擦力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 (2)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 (3)作图有误差.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例1 (2019·全国卷Ⅰ·22)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探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 、B 、C 、D 、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_____点.在打出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A 0.233 0.75解析 根据题述,物块加速下滑,在A 、B 、C 、D 、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 点.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可读出,B 点对应的刻度为1.20 cm ,C 点对应的刻度为3.15 cm ,D 点对应的刻度为5.85 cm ,E 点对应的刻度为9.30 cm ,AB =1.20 cm ,BC =1.95 cm ,CD = 2.70 cm ,DE =3.45 cm.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5×150 s =0.10 s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出C 点时物 块的速度大小为v C =BC +CD 2T ≈0.233 m/s.由逐差法可得a =CD +DE -(AB +BC )4T 2,解得a =0.75 m/s 2.例2 (2018·北京卷·21改编)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 .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 .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 (t =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 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 、B 、C 、D 、E 、F ……所示.c .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 、B 、C 、D 、E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 1、v 2、v 3、v 4、v 5……d .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变电源 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 .刻度尺 D .秒表 E .天平(含砝码)(2)在图中已标出计数点A 、B 、D 、E 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 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 -t 图像.(3)观察v -t 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v -t 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4)描绘v -t 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ΔxΔt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 的要求是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 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 (1)A C (2)如图所示(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 (4)越小越好 有关解析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变电源,故选A ,不选B ;相邻打点间的时间是已知的,故不选D ;计数点间的距离需要用刻度尺测量,故选C ;由于不需要知道小车和重物的质量,故不需要天平(含砝码),故不选E.(2)连线时要让尽量多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其他点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3)可以依据v -t 图像是倾斜的直线(斜率一定),即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4)严格地讲,Δx Δt 表示的是Δt 内的平均速度,只有当Δt 趋近于0时,ΔxΔt 才表示瞬时速度,因此若用ΔxΔt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对Δt 的要求是越小越好;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越小,用ΔxΔt 计算得到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但Δx 过小,测量误差增大,因此选取的Δx 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考点二 探索创新实验对本实验的改进创新的方法1.实验器材的改进及速度的测量方法(如图)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3.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滴水法或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通过以上装置的改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长木板和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的阻力而导致的小车加速度不恒定,使小车尽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例3 (2020·海南卷·14(2))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机玻璃条(白色是透光部分,黑色是宽度均为d =1.00 cm 的挡光片),铁架台,数字计时器(含光电门),刻度尺.主要实验过程如下:(1)将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下方放置承接玻璃条下落的缓冲物;(2)用刻度尺测量两挡光片间的距离,刻度尺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两挡光片间的距离L =________ cm ;(3)手提玻璃条上端使它静止在________方向上,让光电门的光束从玻璃条下端的透光部分通过;(4)让玻璃条自由下落,测得两次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 1=10.003 ms 和t 2=5.000 ms ; (5)根据以上测量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2)15.40 (3)竖直 (5)9.74 解析 (2)两挡光片间的距离 L =15.40 cm -0 cm =15.40 cm(3)手提玻璃条上端使它静止在竖直方向上,让光电门的光束从玻璃条下端的透光部分通过. (5)玻璃条下部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玻璃条的速度为 v 1=dt 1=1.00×10-210.003×10-3m/s ≈1 m/s玻璃条上部挡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玻璃条的速度为v 2=d t 2=1.00×10-25.000×10-3m/s =2 m/s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 22-v 12=2gL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g =v 22-v 122L≈9.74 m/s 2.例4 (2017·全国卷Ⅱ·22)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 ③用Δs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 -Δt 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1)用a 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 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 与v A 、a 和Δt 的关系式为 v =________.(2)由图(c)可求得v A =______ cm/s ,a =______ cm/s 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v A +12a Δt (2)52.1 16.6(16.4~16.8均可)解析 (1)设挡光片末端到达光电门的速度为v ,则由速度时间关系可知:v =v A +a Δt ,且v =v A +v2联立解得:v =v A +12a Δt ;(2)由题图(c)可读出v A ≈52.1 cm/s ,图线的斜率k =12a =53.6-52.4(180-35)×10-3 cm/s 2≈8.28 cm/s 2, 即a ≈16.6 cm/s 2.例5 某实验小组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 ;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的读数依次为x O 、x A 、x B 、x C 、x D .x O x A x B x C x D 5.1 cm15.86 cm30.91 cm50.25 cm73.90 cm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以上哪个数据不符合刻度尺读数要求________(选填x O 、x A ……); (2)物块到达B 点时的速度v B 为__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请充分利用数据计算出物块的加速度a 为________ 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x O (2)1.72 (3)4.30解析 (1)由于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 ,读数需要估读,则x O 不符合刻度尺读数要求. (2)由于B 点是A 、C 两点的中间时刻,所以v B =x C -x A 2T =(50.25-15.86)×10-22×0.1 m/s ≈1.72 m/s(3)由逐差法得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x BD -x OB 4T 2=73.90-30.91-(30.91-5.10)4×0.12×10-2 m/s 2≈ 4.30 m/s 2.课时精练1.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 V 的________(填“直流”或“交变”)电源;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依次得到了O 、A 、B 、C 、D 几个计数点. (2)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则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3)用刻度尺量得OA =1.20 cm ,OB =2.80 cm ,OC =5.80 cm ,OD =7.20 cm ,打B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8 V 的直流电源B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C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 .电源的电压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答案 (1)220 交变 (2)左 (3)0.23 0.40 (4)偏小 (5)BC 解析 (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的交变电源;(2)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相邻计数点间距变大,可知,小车与纸带的左端相连; (3)打B 点时纸带的速度v B =OC -OA 2T =5.80-1.202×0.1×10-2 m/s =0.23 m/s由逐差法得加速度大小为a =BD -OB 4T 2=(7.20-2.80)-2.804×0.12×10-2 m/s 2=0.40 m/s 2 (4)如果在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变大,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小,根据运动学公式Δx =aT 2得,测量的加速度值与真实的加速度值相比是偏小;(5)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8 V 的交变电源,故A 错误;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故B 正确;由T =1f 可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故C 正确;打点的时间间隔与电压无关,故D 错误. 2.(2022·浙江省高三模拟)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选取便于测量的部分,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除了打点计时器外,下列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A .游标卡尺 B .秒表 C .毫米刻度尺D .托盘天平(2)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可判断物块开始减速的时刻位于________. A .计数点5和6之间某时刻 B .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 C .计数点7和8之间某时刻(3)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 Hz ,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C (2)B (3)1.00 1.20解析 (1)本实验需要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物块的速度,故需要用到刻度尺测量点距,C 正确.(2)从题图乙可以看出,物块从计数点1开始加速,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差大约为2 cm ,而第6个到第7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与第5个到第6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相比增加了1.27 cm ,故开始减速的时刻位于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B 正确. (3)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 s ,则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v 5=x 462T =(9.00+11.01)×10-22×0.1m/s ≈1.00 m/s由逐差法可得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a =x 46-x 244T 2=(9.00+11.01-5.01-7.01)×10-24×0.12 m/s 2 ≈2.00 m/s 2因而v6=v5+aT=1.20 m/s.3.(2020·江苏卷·1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________.(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③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3)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乙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6s,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_____ m/s2.(4)在某次实验中,小明释放小球时手稍有晃动,视频显示小球下落时偏离了竖直方向.从该视频中截取图片,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答案(1)小钢球(2)①③④②(3)9.6(9.5~9.7均可)(4)仍能解析(2)安装好器材后,先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再由静止释放小球.这类似于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顺序是①③④②.(3)由题图乙读得x1=2.50 cm,x2=26.50 cm,x3=77.20 cm,由(x3-x2)-(x2-x1)=gT2,T=16s,解得g≈9.6 m/s2.(4)释放时手抖动,导致小球的运动偏离了竖直方向,但在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竖直分运动仍然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运动,故仍能用(3)问中的方法测出重力加速度.4.如图甲,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自由下落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打出一条较长纸带,一同学在该纸带上截取了不同位置的(a)(b)(c)(d)四段进行测量处理,每段纸带上有三个计时点,按顺序依次编号为0~11,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1)5、6两点之间撕掉了________个计时点;(2)通过对四段纸带的计算分析,下述判断比较接近事实的是________.A.物体开始下落时的加速度最接近重力加速度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56 m/s2C.随物体速度的增大当地重力加速度减小D.实验中物体所受阻力不可忽略答案(1)1(2)AD解析(1)由Δx=x m-x n=(m-n)aT2可估算(m-n)=ΔxaT2=(3.70-2.54)×10-29.8×0.022≈3即5、7计时点之间有3个T时间段,两个计时点(包括6点),如图所示,故5、6之间有1个计时点.(2)设四段对应加速度分别为g1、g2、g3、g4,则由Δx=gT2得g1=g2=9.75 m/s2、g3=9.5 m/s2、g4=9.25 m/s2.由此可见,开始下落时物体的加速度最接近重力加速度,A正确;随物体速度增大,加速度明显减小,说明所受阻力明显增大,因此当地重力加速度应大于且更接近9.75 m/s 2,B 错误;当地重力加速度是不变的,C 错误;由于加速度减小明显,阻力不可忽略,D 正确.5.某物理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在铁架台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光电门1固定,光电门2可上下移动.将电磁铁通电,小铁球静止在电磁铁下端,调整两光电门的位置,让电磁铁断电后,小球沿竖直线通过两个光电门,光电计时器能记录小铁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铁球的直径D =________ cm ;(2)使小铁球由静止下落,用铁架台上的固定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h ,及对应的运动时间t .保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光电门2的高度,并测出多组h 和t ,以h t为纵坐标,以t 为横坐标,作出h t-t 的关系图线如图丙,不考虑小铁球直径对实验的影响,则纵截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________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考虑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小”“相等”或“偏大”).答案 (1)1.000 (2)小铁球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 9.7 (3)偏小解析 (1)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5 mm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 mm ,游标尺读数为0.05×0 mm =0.00 mm ,则小铁球的直径D =10 mm +0.00 mm=10.00 mm =1.000 cm ;(2)设小铁球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v 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则有h =v 1t +12gt 2,变形得h t =v 1+12gt 由此可知纵截距的含义是小铁球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斜率为k =12g 结合图像可得g =2k =2×2.76-2.030.15m/s 2 ≈9.7 m/s 2(3)如果考虑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际小铁球下落的加速度变小,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精品 PPT 课件
磁场专题的主要考点包括磁场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用磁 感线描述磁场、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特点)、带电粒子在磁场 中的运动及应用等.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是本 专题的重点之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 力及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知识,该内容与平面几何联系紧密, 确定粒子运动的径迹,应先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图,然后确 定圆心及半径.
心.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侧重于运用数学知识(圆与三角形知识)
求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初速度与磁场边界的夹角
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角度是确定圆心、运动方向的依据,更是计
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桥梁,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的时间为t=
(α是圆弧对应的圆心角).
│ 要点热点探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仅关联速度的求解,而且 在首先确定了运动半径的情况下,可利用半径发现题中隐含的 几何关系.
求解,其中U为带电粒子初末位置之间的 电势差.
(2)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加速:只能应用动能定理 求解.
│ 要点热点探究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1)带电粒子在一般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做变速曲线 运动,其轨迹总位于电场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夹角之间,且向 电场力的方向偏转. (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不计重力) 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匀强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区域,粒子做 匀变速曲线运动,属于类平抛运动,要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的方法求解,同时要注意:①明确电场力方向,确定带电粒子 到底向哪个方向偏转;②借助画出的运动示意图寻找几何关系 或题目中的隐含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从动力学、 能量等多个角度来分场中的电荷的电势能由电势和电荷共 同决定.电势能是标量,其大小与电势的高低及带电体所带 的电荷量、电性有关,大小为Ep=qφ,注意电势的正负及电 荷的正负.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课件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答案
6 m/s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
不超过9 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分析 解析
a≥9 m/s2
题组阶梯突破 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第9 s内的位移比 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 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 s内
解析
显然,严重超载后的刹车距离是正常装载时刹车距离的两倍.
(3)若此货车不仅超载而且以20 m/s的速度超速行驶,则刹车距离又是 多少?(设此情形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仍为5 m/s2答案 ).
解析
40 m
v0′2 202 货车在超载并超速的情况下的刹车距离 x3= 2a = m=40 m 2×5 1
由此可见,超载超速会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答案 解析
3+ 2)∶( 2+1)∶1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答案 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解析
A.1 m/s2
B.2 m/s2
C.3 m/s2 √
D.4 m/s2
第1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即为1.5 s时刻瞬时速度v1,第1个5 s内的平均速
隔内通过的距离之比为1∶3∶5„,从而间接证实了他提出的“落体速
度与时间成正比”的假说
√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了
C.在当时的实验中,伽利略已经可以较精确地测量自由落体时间,直接
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探究中,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数学推 论—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的科学推理方法
7.(多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
2018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 配套课件 13.1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第十三章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 简谐运动(Ⅰ )
第1讲 机械振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2-
2015
2014 2013 新课标卷 Ⅱ ,T34(1)
2012
2011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 图象(Ⅱ ) 单摆、单摆的周期公 式、受迫振动和共振 (Ⅰ ) 机械波、横波和纵波 (Ⅰ )
新课标 卷,T34
新课标 卷,T34
第十三章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
第1讲 机械振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3-
2015 新课标卷 Ⅰ ,T34(2); 新课标卷 Ⅱ ,T34(2)
2014 新课标卷 Ⅰ ,T34(1); 新课标卷 Ⅱ ,T34(1)
2013
2012 2011
横波的图象(Ⅱ )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 应(Ⅰ )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Ⅱ )
第十三章
第1讲 机械振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8-
【提示】回复力的两点注意: (1)回复力属于效果力,它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2)公式F=-kx中的k指的是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它由振动系统自身决定,不一定是 弹簧的劲度系数。
第十三章
名称 项目
新课标卷 Ⅰ ,T34(1)
第十三章
第1讲 机械振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4-
考情分析 2015 考纲要求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 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电 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电磁 波谱(Ⅰ)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 系、质能关系、相对论质能关系 式(Ⅰ) 1
2018年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 实验一(共44张ppt)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再现实验· 重视过程——看过程 注重数据
【实验步骤】 1.仪器安装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 并使滑轮伸 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 接好电路。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 (1)作用 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 f=50 Hz 时,每 隔 0.02 s 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6 V 以下交流电源; ②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电源。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3)处理纸带数据时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 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 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 点方法是一样的,时间间隔均为 0.1 s。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剖析考点· 瞄准热点——析考点 强化认识 考点一 [ 典题 1] 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 D、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 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合 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 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 稳地加速滑行。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物理
2.测量与记录 (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 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 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 些比较密集的点, 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 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 作为时间单位,即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0.1 s。正确 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 设计的表格中。
新课标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1)该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的过程中,忽略了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验中是 否需要测量小钢球的质量?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如果用这套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的做法能提高实验精确 度的是 。
A.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直径 B.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直径 C.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小球的质量 D.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小球的质量
1 2
1 2
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 2 mm就无关紧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
[数据处理]
2 v 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代入ghn和 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 2 v 的条件下,ghn和 n 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 2
(2)1.50(1.49~1.51都算对) 1.50(1.49~1.51都算对) (3)不同意,因为空气阻力会造成ΔEk小于ΔEp,但表中ΔEk大于ΔEp。
(4)分别测出光电门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和l,计算ΔEk时,将v折算成钢
l 球的速度v‘= v。 L
解析 (1)要考虑钢球重力势能的改变量大小,需要测量钢球球心下降
图(a)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 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 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为 。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图(b)
(2)已测得s1=8.89 cm,s2=9.50 cm,s3=10.10 c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9.80 m/s ,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 f为 Hz。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课标通用)复习课件-专题7 力学实验 (共184张PPT)
中可求解出 vA 和 a。
(注:两点距离应较大一些,可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试做真题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3.(2016· 海南单科,11,6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 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 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 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 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 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试做真题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解析】 (1)轻推小车,由于阻力小车做减速运动,相同时间内位移逐 渐减小,故小车由右向左运动。 (2)滴水的时间间隔 Δt=
������ ������-1
= 3 s,A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包含这一
������ vA= ������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实验6
实验7
试做真题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2017· 课标全国Ⅰ,22,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 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 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 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 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第1讲直线运动的概念和规律课件新人教版
平均速度公式: =
2
= 。
2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差相等。
即 x2-x1=x3-x2=…=xn-xn-1=aT2。
(3)位移中点速度 =
2
0 2 + 2
2
。
7.1 (2019四川大邑模拟)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小球依次通过A、B、C三点,已
知AB=12 m,BC=20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
1
对质点的理解
1.1 (2018福州四中一模)下列几种情况下,可将被研究的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的是( c )。
A.研究正在吊起货物的起重机
B.研究坐在翻滚过山车中小孩的坐姿
答
案
C.测量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周期时
D.研究房门的运动
1.2 (2019杭州桐庐中学月考)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行,下列几种比赛项目
C.以张家齐为参考系,掌敏洁是静止的
D.以掌敏洁为参考系,跳台向下运动
答
案
2
对参考系的理解
2.2 (2018郑州质检)下列情景中,加点标示的物体的运动,不以地面为参考系
的是( D
)。
A.太阳东升西落
B.轻舟已过万重山
C.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D.巍巍青山两岸走
答
案
3
时刻和时间、路程和位移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有时是指时刻,
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②统一性:在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③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
2018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 配套课件 2.5
第二章
考点一 考点二
第5讲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7-
【解题思路】(1)由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至O点的拉力一定沿AO方向,而两根弹簧测 力计拉橡皮条至O点的拉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由于误 差的存在,不一定沿AO方向,故一定沿AO方向的是F'。(2)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 作用效果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替代,故B正确。(3)①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实验的操作规程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E。②在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 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参考答案】 (1)F' (2)B (3)①C E ②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中应说 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名师点睛】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应注意的两点: (1)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时,除记下O点的位置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 的方向。 (2)在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一定要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再读数。
第二章
考点一 考点二
第5讲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5-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步骤 典例1 (2015· 长沙模拟)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 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 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第二章
考点一 考点二
第5讲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说法有 BD (填字母代 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解析】(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是两次拉伸橡皮条的作用效果要相同,故B、D 正确。(2)要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必须与木板平行;用两弹簧秤同时拉 细绳时,弹簧秤的示数之差适当大些即可,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 点要远些,故B、D正确。
2018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 配套课件 3.3
10 m + × 0.8× 62 m
(2)4.8 m/s (3)69.6 m
1 2
=69.6 m
【参考答案】 (1)1.6 m/s2 0.8 m/s2
第三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课堂限时检测
-10-
考点二 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 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要求出系统内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 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 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
第三章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课堂限时检测
-6-
【提示】牛顿定律应用的三点提醒: (1)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还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对于系统要注意:加速度相 同,可采用整体法;加速度不同,应采用隔离法。 (2)要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是单一过程,还是多过程,注意分析每一运动过程的受力情况 和运动情况。 (3)对于多过程问题,要注意分析联系前、后两个过程的关键物理量是速度,前一过程的 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
第三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综合能力提升
课堂限时检测
-7-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2021/12/13
第九页,共四十页。
判一判|——易混易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 ) (8)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 )
3.方向:总是 ___竖_直__向__下_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 ____质__量______分布和 _____形_状_____有关.
2021/12/13
第六页,共四十页。
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____形__状_(_x_ín_g_z_hu或àn) _____体__积__(t_ǐj_ī)_的变化叫形变.
2021/12/13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板块 考点突破 二
记要点、练高分、考点通 关
2021/12/13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考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自主练透
|记要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
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反 思 总 结 |
杆弹力的“按需提供”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来确定,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
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2021/12/13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物理(人教版)课件: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出前六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 x3、x4、x5、x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
答案:(1)AD (2)x3-x2=x2-x1 (3)a=x4+x5+x262-5 tx2 1+x2+x3
____________ s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
操作顺序应该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按时间 顺序取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相 邻各点间的距离为x1=3.62 cm,x2=4.75 cm,x3=5.88 cm.
二、实验原理 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 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 动性质.
三、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 线、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线系在小车上,细线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 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三、误差分析 1.使用刻度尺测计数点的距离时有误差. 2.作v-t图象时出现作图误差. 3.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打点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同. 4.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均匀,小车运动时加速度有变化造成误差.
2018新版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第十二章 力学实验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1. 实验原理
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地面作为参考平面,选取下落过程中任意两
点A和B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有:
EA=EB,即
,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 2.实验步骤
(1) 安装置:按图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8
✓ 3.注意事项 (1) 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结点O位置一定相同 (2) 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夹角在60°~100°为宜 (3) 读数应注意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使细绳套与弹簧测力计轴线在同一直线
上,避免弹簧测力计外壳和弹簧测力计限位孔有摩擦.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 簧测力计刻度,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前提下,拉力数值尽量大 (4) 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线, 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标点,去掉细绳套,所标点与O点连接,确定力的方向 (5) 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 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2) 打纸带:将纸带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
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
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
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14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5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6
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3) 平衡摩擦力:小车尾部挂上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将木板无滑轮
端稍垫高,使小车在不挂小盘和砝码情况下,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4) 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挂上小盘和砝码,接通电源,让小车拖着纸带在
【高考物理】2018最新版本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3讲_第七单元恒定电流单元实验(一)精品课件(通用版)
记录 几组 U 值和 I 值,填入下表. (3)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开关 S ,整理好器材. (4)断开________
第33讲 │ 考点整合
实验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目的 电阻 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学习用伏安法测量______ 螺旋 测微器,会使用常用的电学仪器. (2)练习使用______ 电路 电流表外接法 (3)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R 时会采用适当的______( 或电流表内接法)以减小误差. 2.实验原理 S R l l 由电阻定律 R=ρ ,得 ρ=________. 金属导线的电阻 R 用伏安 S 法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 l 用米尺测量,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 S 可由 其直径 d 算出,即
测量次数 导线长/m 导线直径/m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 2 3 平均值
πd 2 根据公式 S= 计算导线的横截面积. 4
第33讲 │ 考点整合
实物图 , (3)按如图 33-2 所示电路图连接好________ 把滑动触头调节 为零 的位置(触头滑到变阻器的最 到与电阻 Rx 并联部分的电阻________ 左端).
d2 S= π 2 , d
螺旋测微器 可由___________测出.
第33讲 │ 考点整合
3.实验器材 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 、 金属丝、 螺旋测微器、 电流表、 ________ 直流电源、 ___________、 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米尺(毫米刻度尺). 4.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 直径 d ,填入实验记录表格,求出其平均值 d,计算出导线的 ______ 横截面积 . __________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拉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 入电路中 ______的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 3 次,填入实验记录表格, 求出其平均值 l.
2018届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一轮总复习 配套课件 11.3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2-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 2.了解传感器在技术上的简单应用。 二、实验原理 1.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一般是电学 量)。 2.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学量的变化情况。 3.工作过程如图:
(2)得出结论:光敏电阻被光照射时其阻值发生变化,光照增强电阻变小,光照减弱电阻变大。
第十一章
第3讲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7-
六、注意事项 1.在做热敏电阻实验时,加开水后要等一会儿再测其阻值,以使电阻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 并同时读出水温和电压、电流值。 2.光敏电阻实验中,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将电阻部分电路放入带盖的纸盒中,并通过盖上小 孔改变照射到光敏电阻上的光的强度。 3.欧姆表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记
第十一章
考点一 考点二
第3讲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10-
【解题思路】 (1)根据所给器材 ,要测量在不同温度下 RT 的阻值 ,只能将电阻箱、 热敏电阻、毫安表与电源串联成测量电路,如答案图所示。 (2)依照实验原理电 路图连线 ;调节控温容器 M 内的温度 ,使得 RT温度为 95 ℃,此时 RT阻值为 150 Ω, 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阻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闭合开关 ,调节电阻箱 ,记录毫安表 的示数 I0,并记录电阻箱的读数 R0,根据欧姆定律有
第十一章
第3讲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主干知识回顾
名师考点精讲 课堂限时检测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实验专题课件_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共48张PPT)
“电流”)的“0”刻线.
(4)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 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 Ω.
(5)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
[答案] 零旋钮
(1)指针定位螺丝 (4)19.0
电流
(2)“×1”
(3)欧姆调
电阻
[解析]
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挡,先机械调零,测量 20 Ω 的
1.外部构造 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电流、电压和电阻,又称万用电表, 其表面结构如图所示.
2.多用电表内部原理示意图 多用电表是由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与若干元件组成的,如 图所示,每进行一种测量时,只使用其中一部分电路,其他部 分不起作用.如图中 1、 2 为电流测量端, 3、 4 为电阻测量端, 5、 6 为电压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 “+”插孔,并通过转换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机械调零. 2.两表笔在使用时,电流总是“红入”、“黑出”. 3.刻度线有三条:上为电阻专用,中间为电流、电压、交 流、直流共用,下为交流 2.5 V 专用.
4.测电阻时: (1)待测电阻与电路、电源一定要断开. (2)两手一定不要同时接触两笔金属杆. (3)指针指中值附近较准,否则换挡. (4)每换一次挡必须重新欧姆调零. (5)读出示数要乘以倍率. (6)电表自带电源,红表笔接电源负极、黑表笔接电源正极. 5.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 挡,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
电阻时,要使用“×1”的倍率,然后进行欧姆调零;由刻度盘 和倍率可知,测量电阻的阻值为 19.0 Ω.
1.欧姆表的红表笔接内部电源的负极,测量时电流从黑表 笔流出,从红表笔流入. 2.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指针的偏角越大,测量电阻值越 小,指针的偏角越小,测量电阻值越大.
高三物理实验课件:长度的测量
(四)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管的长度.每次测量后让金
属管绕轴转过约45°,再测量下一次,共测量四次. 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求出平均值.
2.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测量时 先在管的一端测量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内径(或外 径),再在管的另一端测量两个方向互相垂直的内 径(或外径),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分别求 出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
3.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量筒的深度,共测量四次, 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求出平均值.
1 2 3 4 平均值
长度l/mm
金属管 内径d/mm
外径D/mm
小量筒 深度h/mm
(五)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 1.要以适当的压力接触被测物,不可太紧,不
允许被测物夹在测脚间滑动,以防损伤平直度和平 行度很高的测量爪刀口.
精度 1 n
(mm)
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度L=
N+k
1 n
(mm)
(游标尺上第
k格与主尺上
的刻线对齐
时)(mm)
10 9
0.1 0.1 N(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1k
20 19 0.05 0.05 N(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05k
50 49 0.02 0.02 N(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02k
(二)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 尺测量长度,测量一段金属管的长度、内径和外径; 测量一个小量筒的深度.
上的10小格与主尺上的9 mm对应,达到放大0.1 mm 的目的.某同学根据游标卡尺的放大原理,设计了 一种1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结构如图6所示,其主 尺上的最小刻度仍然是毫米,且所标示数以毫米 为单位,游标上的格数仍然是10格,不过,游标 上的10小格与主尺上的19 mm对应.请问,该同学 设计的这种游标卡尺的功能是否与10分度的相 同?如果相同,它有什么样的一些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标系中仔细描点。
(2)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
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
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线,它是一条倾斜的
直线,如图所示。
2.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1)直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 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x n x n 1 速度,vn= 。 2T
4.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x5 x 2 x 4 x1 , a2 , 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a1 2 2 3T 3T x 6 x 3 ,再算出a 、a 、a 的平均值 a1 a 2 a 3 a3 a 1 2 3 2 3T 3
(1)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故要多测几组
数据,以尽量减小误差。
(2)用作图法作出的v -t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为此在 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 用细铅笔认真描点。
2.系统误差:
(1)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所以
安装时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同时选择符合要求
作为时间单位,即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正确使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并填入设 计的表格中。
(3)利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4)增减所挂钩码的个数,再重复实验两次。
【数据处理】
1.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
(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直角
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
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
5.减小误差: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速
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速度太小,使纸带
上打的点过于密集。
6.纸带选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
分,适当选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点。
7.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
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
(2)木板的粗糙程度并非完全相同,这样测量得到的加
速度只能是所测量段的平均加速度。可在木板上铺一
层白纸或换用气垫导轨。
【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靠近: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
位置。
3.先后顺序: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
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
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 b、c、d等点。 C.测出x1、x2、x3、…。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
世纪金榜导学号42722018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
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2)图象法:如图所示,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
用vn= x n x n 1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 -t图
2T
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 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 源、复写纸。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目的】 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点纸带研究物 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 x=aT2。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50 Hz)。
(3)纸带的应用: ①纸带上的点可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 位置。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物体的运
【实验过程】
1.仪器安装: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
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
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上
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
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放手后,看小车
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动情况。
③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
隔。(注意计数点和计时点的区别)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 (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 为x1、x2、x3、x4…,若Δ x=x2-x1=x3-x2=x4-x3=…则说 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 x=aT2。 (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 物体运动的v-t图象。若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 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逐差法: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两计
1 x 4 x1 x 5 x 2 x 6 x 3 x 4 x 5 x 6 x 1 x 2 x 3 , 2 2 2 2 3 3T 3T 3T 9T
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
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
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热点一
【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
【典例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
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 t时,
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 v,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
随时间均匀变化。
(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出。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 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 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
2.测量与记录:
(1)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
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
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2)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
比较密集的点,从后边便于测量的点开始确定计数点,
为了计算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用连续打点五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