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研究视域的多元和融合.doc

中国哲学研究视域的多元和融合.doc

中国哲学研究视域的多元和融合摘要:在伽达默尔那里,“视域”是基于某个立足点所能看视的区域。

近年中国哲学研究呈现出视域多元的态势,主要的研究视域有哲学诠释学、后现代主义、中西哲学比较以及生活视域等等。

这些研究视域的界分是相对的,彼此交叉互补不可截然分开,共同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发展。

融合中国性与世界性,超越古今中西之别,世界哲学才是中国哲学发展的终极视域。

关键词:中国哲学;视域;多元;融合一、“视域”的内涵中国哲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视域”(Horizon)一词,在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yGadamer,1900—2002)那里有明晰的定义。

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1]。

这一定义表达得凝练直白,但如果细加体味,至少可以得出三点认识:第一,视域形成的关键在于“立足点”的选定。

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个恰当的说明,正是因为“立足点”的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看视区域。

就学术研究来讲,研究视域的立足点即是研究视角。

从宏观层面看,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去把握世界,会形成不同的问题意识,如以哲学视角和以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开展相关研究,自然会形成迥然相异的学术问题、话语系统、研究方法等;从微观层面看,针对同一个具体问题,分别选取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则会有力推进学术研究在广度、深度两个方面的开拓,使该问题研究迅速成为学术热点和焦点。

第二,每个视域都有局限性。

伽达默尔讲,视域在本质上属于“处境”概念,处境则“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2]。

不同立足点的选定,决定了不同的看视范围,特定研究视角形成特定的视域,从不同侧面去分析阐释学术问题,这本身即同时暴露了各研究视角的“有限规定性”以及视域的“狭窄”。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个研究者无一例外地受到所在处境和研究视域的局限。

也正因此,第三,不同视域是可融合、贯通的。

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也是如此。

但是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还不够到位,常常把哲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当成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关资料,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五四时期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对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房子的地基叫做“基”,大树的树干叫做“本”所谓“基本问题”,就是说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我们学习和研宄一门学科,抓住这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很重要,就像要进入一个房间掌握了进门的钥匙一样。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还不够到位常常把哲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当成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而是天人关系问题。

一、回到中国哲学自身我们翻一下20世纪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教林不难发现大多数编写者并没有捕捉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往往采用外来的方法、外来的尺度、外来的语汇、外来的问题来表述中国哲学。

他们没有做到从中国哲学自身来看中国哲学没有树立起学术上的自信心。

在前些年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中,许多研宄者对这种情况提出批评,呼吁从中国哲学自身出发研宄中国哲学、学习中国哲学。

这种意见是对的。

我们必须找到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研宄才能写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国哲学史”来,而不是写成“某种哲学在中国的历史”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五四时期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

西方哲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己经有几百年的时间了。

相比之下,我们研宄中国哲学史的时间太短了。

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还不够十分成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亦是在所难免。

在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研宄者不大看重中国哲学的特色,比较注重哲学的共性^胡适认为哲学的对象就是研宄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在冯友兰看来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大体上都可以归结为损道、益道、中道三种类型。

中国解释学的类型、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研究(专题讨论) 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

中国解释学的类型、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研究(专题讨论) 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
@ 中国解释学的类型、 特点 及
2 0 1 3年第 5期
No . 5, 2 0 1 3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S OC I AL S C I E NC E E DI TI O N)
2 0 1 3年 1 0月
0 c t .2 0 1 3
J OUR NA L OF S O UT H C HI NA NOR MAL U NI VE RS I T Y
( 主持人 : 南 京大 学李 承贵教 授 )
杨简释 《 易》 的路径及其省察
李 承 贵
( 南京 大学 哲学 系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
【 摘
要】 杨简解《 易》 , 以“ 一” 摄“ 多” , 以“ 己” 融“ 形” , 以“ 心” 解“ 理” , 但最终 归结为以“ 道心”
度对这 些 问题展 开探讨 与 回应。 李承 贵教 授 通过 对 杨 简释 《 易》 方法 与特 点 的探 讨 , 指 出杨 简释 《 易》 是 以“ 道 心” 为根据 的心性 方法 , 由此开 启 了解 《 易》 的心 学 方 向, 但 同时认 为杨 简 解《 易 随 意化等 需要注 意 的消极 倾 向。朱 汉 民教授 认 为 , 王 船 山的《 楚辞 》 诠 释 活动 ,
定 的。他说 : “ 至哉圣言 , 非圣人岂能道此 , 元 亨 利
贞, 前既裂而 四之矣 , 今 又合而 一之 , 与夫 彖言乾
元, 以 统 亨 利 贞 之 旨 同也 。 夫 天 地 间 安 得 有 二 道 哉 ?苟 分元 亨利 贞以 为 是 四者 而 非一 , 则 亦安 能 知
论 预设 的忽 略 , 因而现代 性观念欲 在 经典诠释 中发 挥 积极 效用 , 建 立起 对 两者 问题 意 识 与理论 预 设 的清 晰认 知是十 分必 要的 。学术 的进 步在 于 问题 的捕捉 、 在 于视 角 的 开 新 、 在 于 观 念 的交 锋 。 希 望本 组文 章 的讨论 能够将 中国解释 学研 究引 向新境域 。

文献学功底、解释学技巧和人文学关怀-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般问题意识”

文献学功底、解释学技巧和人文学关怀-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般问题意识”

别 脚卜 。 ;而 且 , 中 国哲 学 史 的 初 学 者 们 必 须 做 好 以 下 四 个 方 面 , 亦 即 收 集 史 料 要
“ ” 全 ,审 查 史 料 要 “ ” 了 解 史 料 要 “ ” 真 , 透 ,选 择 史 料 要 “ ” 精 学 者 纷 纷 提 出 要 进 一 步 完 善 中 国哲 学 史 史 料 学 体 系 。 现 行 的 大 学 科 班 体 制 要 借 助 什 么样 的 有 力 措 施 , 才能 使 得 年 轻 一 代 的 中 国 哲学 史 研 究 工 作 者 受 到 优 良 的史 料 学 训 练 呢 ?基 于 年 轻 一 代 的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工 作 者 在 国学 基 础 训 练 方 面 先 天 营 养 不 足 ,笔 者 认 为 ,假 如 条 件 允 许 ,我 们 就 有 必 要 深 化 “ 国哲 学 史 史 料 学 ” 中 的教 学 内 容 ,尤 其 是 要 使 研 究 生 教 育 层 次 上 的 中 国哲 学 专 业 中 的 这 门必 修 课 逐 渐 朝 着 “ 中 国古 文 献 学 ” 靠 近 。基 础 性 、综 合 性 、边 缘 性 、应 用 性 是 中 国 古 文 献 学 在 “ 科 意 义 ” 上 学 成 熟 的标 志 m ,中 国 哲 学 史 史 料 学 显 然 从 中可 以 吸取 十 分 丰 富 的营 养 。 这 里 仅 就 两 个 方 面予 以 简 单 的讨 论 。 第 一 ,要 培 养 扎 扎 实 实 的 “ 诂 学 / 字 学 意识 ” 训 文 。年 轻 一 代 的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工 作 者 通 常是 在 简 体 字 中泡 大 的 ,他 们 阅读 古 籍 的 能 力 并 不 强 。其 中 ,最 突 出 的 障碍 是 不 太 认 识 繁 体 字 、异 体 字 、古 体 字 ,有 时 甚 至 将 “ ” 的 繁 体 “ ” 认 作 “ ” 另 外 ,也 不 了 解 庙 魔 朝 。 简 、繁 转 化 时 的许 多特 殊 情 形 ,譬 如 , “ 里 ” 在 繁 体 情 形 下 不 能 写 作 “ 襄 ” “ 史 ” 归 归 , 御 在 繁体 情 形 下 不 能 写 作 “ 史 ” 辛 丑 ” 在 繁 体 情 形 下 不 能 写 作 “ 酶 ” 椠 .“ 辛 。无 庸 讳 言 ,这 类 “ 盲 ” 在 目前 攻 读 中国 哲 学 学 位 的 研 究 生 中却 大 有人 在 。要 这 类 人 借 助 以 范 畴 或 观 念 文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

翻译与哲学的关系1.从哲学角度看翻译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

对翻译本质的哲学认知甚至也可追溯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语言的思考,他在《修辞学》一书中针对不同民族间语言的转换(即翻译)就有过哲学的阐释,“口语是内心经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

各个民族的口语和文字都是不同的。

然而,虽然各个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约定,但内心的经验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相同的,由这种内心经验所表现的对象也是相同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

翻译是以客观存在为标准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因此,翻译思维和翻译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翻译研究的基本范畴,即如何处理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的关系问题。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随之成为翻译界研究的热点。

实践总是先于理论的形成。

西方译学的奠基人霍尔姆斯在哲学家亨普顿经验科学与非经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翻译是一门经验科学,并指出译学研究涉及两大主要目标:一是按照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翻译即翻译作品的现象进行描写;二是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预测和解释的普遍原则。

如果从哲学的形而上学立场来看,一切自然规律和真理都属于客观规律,与个人主观意志无关。

比如,柏拉图强调意义具有普遍性,且在经过语言传递前后都具有安全性。

即一个事实(实际意义)在跨过语言边界后,其本身意义依旧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并未因为受到语言的影响而产生丝毫的扭曲。

这显然是不可实现的,我们无法通过不同的语言版本来理解最“原汁原味”的西方哲学思想,正如外国人无法通过中文以外的语言形式完全接受中国的“之乎者也”。

因此,柏拉图在阐述这一哲学思想时并未从翻译层面加以考虑。

如果从认知的立场来看,正如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人通过自身感受器官感知世界,只能认识到非常主观的事物表象,而不能接触到世界的本质。

关于哲学——哲学教授给大学新生上的第一课,如何学好哲学,哲学学什么,哲学有用吗?等等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

关于哲学——哲学教授给大学新生上的第一课,如何学好哲学,哲学学什么,哲学有用吗?等等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

1.只有热爱哲学,才能学好哲学2.哲学的概念——难以明确、清晰定义的概念;希腊人的启迪:从智慧到爱智慧。

智慧——合理的、独特的、超群的、卓越的观念(视角、视野、思路)。

它不是具体的经验知识,而是帮你获取经验知识的帮手。

——怎样才能获得智慧?他要求一个人应当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好奇心,具有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具有顽强的毅力,具有自我批评精神,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对人生与世界有新的领悟、独特的见解、超越时代的理解,从而拥有卓越的智慧。

——例证:柏拉图以理念论的方式告诉我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愿望和精神才是完美人生的真谛;亚里斯多德以本体论、中庸实践观的方式告诉我们,关注经验,寻求最适合的方式才是实现完美人生的真谛;笛卡尔让我们以质疑的方式思考传统的不足,坚信理性的力量;康德把实现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在不懈追求科学知识的时候不要忘记崇高的道德境界对实现完美人生的价值;黑格尔以思辨的方式告诉们,完美的人生不在彼岸世界,就在人不断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之中。

当代西方哲学家各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前辈们的事业。

我们讲了西方哲人的启示,当然不能忘记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老子、孔子,到孟子、荀子、墨子,从秦汉儒家到宋明理学,我们的思想先辈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着人生,思考着人与世界的关联,展望着我们的未来。

——智者学派的挑战:智慧的观念包含着对象性的思维特点,由于智者学派的批评,热爱智慧的问题才摆在了西方人面前。

爱——以激情、执著、坚毅、不屈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去追求美好、理想和境界。

对智慧的热爱构成我们的生命的核心。

只有热爱智慧,才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才能不断地登上智慧的新高峰。

爱智慧是哲学精神的精髓——正因为此,我们希望年轻的学子能够热爱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哲学的精髓,才能在人类智慧的大海中漫游,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2.学习哲学的意义——学习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总在困扰着我们。

关于中国解释学类型的思考

关于中国解释学类型的思考
种 阐发 、 辩解、 赞扬 , 认 为屈原 “ 忠爱之性 , 植 根 深
而对贤 于 国”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故可任 孤 行 , 无所 疑 I 具也 ” 等 等评
价, 既 是船 山针 对 汉 宋 以来 出 现 的对 屈 原 的 诋 毁 、 微辞而 努力 重 新 评 价 、 塑造一个士大夫道德典范 , 更是他对 自己身处 “ 君子 之受摧 残 ” 的 黑暗 时代 , 却
关于 中 国解释 学 类 型 的 思考
人 文 褥 界
蔡 方 鹿
( 四J i 『 师范 大学 政教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8 )
【 摘 要 】中国解释学的类型是集历史性、 权威性、 工具性和哲学性 四者于一体, 以对儒家经典的 解释 为主的学 问, 具有 本原 性与创 造性 、 工具 性与 哲学 性辩 证统 一之 特 点 , 其基 本 问题 是 对 文本 的 理解 问题 。 中国解释 学解释 方 法和 指导 思想 的不 断创新 , 不仅 使 经 典 文本 的原 义 和作 经 者 的本 意 得 以彰 显 , 而且使 中国哲 学 的生命 智 慧在 随时代发 展 的创 造性 解读 中得 以延续并 发 扬光大 。 【 关 键 词 】中国解释学 类型 特点 问题 【 作者简介】 蔡方鹿( 1 9 5 1 一) , 男, 四川眉山人 , 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首席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0 【 中图分类号】 B 2 6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 5 4 5 5 ( 2 0 1 3 ) 0 5 — 0 1 6 8 — 0 4
能够坚 持 “ 任性 孤行 , 无所 疑 瞑” 、 “ 超 然于生死 ” , 最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

2. 效果历史

关于“效果历史” (Wirkunsgeschichte ,effective history), 伽达默尔解释说,历史对象根 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 体或一种关系,在此关系中同时存在着 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解释 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 这种东西叫做“效果历史”。理解按其 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
“效果历史意识”(Wirkunsgeschichtes Bewuβstein,effectiv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一方面是指在历史过程 中获得并被历史所规定的意识,即任何 理解都具有历史的条件性,另一方面是 指对这种获得和规定本身的意识,即解 释者自觉地知道他自己的意识状态本身 是效果历史的意识。
(1)解释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解释者可以 通过某种方法使自己置身于作者的位置, 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处于同一层次; (2)理解过程只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表 述、重构过程。

狄尔泰为精神科学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国哲学家、解释学重要代表人物。 曾跟随黑格尔学者库诺.费舍进行哲学研 究,后受历史学派的影响,要求对精神科 学的哲学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狄尔泰区分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前 者是 对外界事物的说明,后者是用心理 学方法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他认为 理解是比自然科学的方法更基本的普遍方 法 。

狄尔泰以前的解释学是古典解释学。而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以后的解释学为哲学解释学。海氏 把解释学从方法论领域引入存在论领域。 在海氏的基础存在论中,理解是作为此 在(即人,“此在”的是意思是“存在 于此”,人是真正地存在于此,他是能 追问其他存在者的意义的独特存在者) 的源始存在方式,而不是此在的行为方 式。

“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学方法 , 并予以创造 性转化 。
邦金解释说 , 世界历 史时代里 的世界哲学 , 其 问题 意识 与过去民
族—— 国别史时代里任何一种哲学传统都有相当大的不 同。 在统一 的“ 世界历史 ” 时代 , 如何在 充分发 掘中 国古代哲 学 思想资源 的同时 , 合理地继承中国现代哲 学 的思想成果 , 写出新
般 的高度确立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 齐一 的、人类哲学殊
相之一的地位 。 解决 中 国思 想主体 性 的复位 和身份 的重构 还面 临不少 困 难。景海 峰认 为 , 一方面 , 要 反思近百年来 中国哲学建构和发展
“ 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简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 院中国近代 思想研究 中心、 西北 大学联合 主办 , 西北大 学历史学 院 、 中 国社会科 学 院近代史 研究所 思想 史 研究 室共 同承办 的 “ 第五届 中国近代思 想史 国际学术研 讨 会” , 1 O月 1 8 E l 一2 O日在陕西西安举行 。 6 0多位海 内外学者 围 绕“ 近代 中国民族复兴 思想与实 践” 的主题 , 就“ 民族复兴 思想 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郑 大华提出 ,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中国 梦是近代 以来 中国人 民矢志不渝 的愿 望和追求 , 但 民族复兴有
郭齐勇表达了相似观点 , 他认为 , “ 中国哲学 ” 的主体性与学科范 式, 需要在 与西方哲学相 比照 、 相对话 的过程 中建构 。 一方面 , 仍
然离不开 中外哲学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 、对话与沟通 ;另一 方
面, 应 有 自觉 自识 , 发掘 中华 民族原创性 的智慧 与古 已有之 的治
知识 的困限 , 从而把 中华 民族的声音 带入到世界性的场域 中去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应用”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解释学应用”问题

克思主 义哲学的科学理解和解释。也只有在 此基础 上,我 们才 能既 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 义哲学 ,又筹划和
开 创 我 们 民 族 自身 的 未 来 。
[ 关键词 ]马克思主 义哲 学 中国化
解释 学应用
( 中图分类号 j 2 ( B 7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I0 7 2 (0 6)I 0 2 0 O0— 3 6 20 2— 0 5— 6
解 。理 解在这 里 已经是 一种应 用 。
从哲学解释学 的视角看 ,对任何文本或历史流传物的理解都要在应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 ,对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当然也不能例外 。不仅不能例外 ,而且必须更加强调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应用中去理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是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精神实质就在于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学问 ,不是侧身
于书斋或象牙塔中的学术 , 也不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本本 ,而是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人们认
为是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的哲学 ,它实现了从理论哲学 、思辩哲学 向 “ 实践哲学 ” 的转变。这
种 “ 实践转向”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将一切哲学思考 奠基于人的物质生产性 的实践活动之上 ,并
维普资讯
事J缔 右 20年第1期 { : 0 6 2
思 马 克 主 义 学 中 国 化 中 的 哲
‘ ‘
解 释 学 应 用 " 问题
◎皮家胜
[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过程 中,只有通过 当代解释 学意 义上 的应 用,我们 才能达到对 马
用 。因为我们在理解一个文本时,应 当将这个文本看作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 、且来之于实践的。我们要理 解它就只有将其置入它所 由之而来的实践 中去才能获得理解。也就是说 ,只有结合我们 自己正在从事的实 践活动 ,将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情形一并带 到理解 活动 中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理解 。但是 ,长期以 来 ,我们在谈应用时,总是习惯于将它视为在获得对某一原理的理解和解释之后、再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实

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简介

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简介

建议合并海德格尔的思想到本条目或章节。

(讨论)全名马丁·海德格尔出生学派 / 流派现象学、存在主义、诠释学主要领域形而上学、本体论、艺术、语言、著名思想此在(Dasein)、座架(Gestell)显示▼受影响于显示▼施影响于目录[隐藏]∙ 1 简介∙ 2 生平∙ 3 哲学o 3.1 真诚性(Authenticity)o 3.2 牵挂(Care)o 3.3 死亡(Death)o 3.4 差距性(distantiality)o 3.5 平均性(averageness)o 3.6 平均的日常状态(Average Everydayness)o 3.7 周围世界(Environment)o 3.8 在之中(Being-in)o 3.9 人人(They),人人自我(they-self)o 3.10 早期现象学:事实性的诠释学(Hermeneutik der Faktizität)o 3.11 《存在与时间》时期▪ 3.11.1 存在问题▪ 3.11.1.1 对于传统的存在学说的批判▪ 3.11.1.2 存有论的差异(Ontologische Differenz)▪ 3.11.2 语言上的困难▪ 3.11.3 解释学的现象学▪ 3.11.3.1 诠释学的循环▪ 3.11.4 基础存有论▪ 3.11.4.1 走向一种新的存有论▪ 3.11.4.2 时间性(Zeitlichkeit)和此有o 3.12 对《存在与时间》的抛弃(Abkehr)o 3.13 晚期著作∙ 4 影响o 4.1 对中国的影响∙ 5 他与纳粹德国∙ 6 著作∙7 电影∙8 相关条目∙9 参考文献∙10 外部链接[编辑]简介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

换句话说,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实体及其性质。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一个对存在更可信的分析是查探已经了解的存在物的基础或者促成存在物如实体展现的背后基础。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的全文及笺注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的全文及笺注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的全文及笺注余英时著沈广达注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写的题目。

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

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

《开卷》专刊以“我的读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

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

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为用。

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

不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

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的路,但是还没有完全决定选择哪一种专门。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3),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

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4),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

“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

像清代戴震(5),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6),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7);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

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

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一中国古无“哲学”一词,但很早就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

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

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

由此看来,“哲学”译名的成立,先已经过类似佛教东传时那样的“连类”或“格义”的工夫,其中浸润了东方学人对于“哲学”的特殊理解。

philosophy 在西方为“爱智之学”,中国的“哲”字即是“智”或“大智”之义(《尚书正义·皋陶谟》),而“哲人”乃指“贤智”之人(《尚书正义·伊训》),“希贤”出自周敦颐《通书》所谓“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将西方的“爱智”翻译为中文的“希哲”,从词组结构上说,比一个“哲”字更为合适。

关键是中国古代没有“爱智”或“希哲”后面的那个“学”(学科),而且中国古人对“智”或“哲”的追求亦与西方人有差异。

这就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学人构建“中国哲学史”学科所遇到的困难。

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哲学”的学科,也就没有哲学的“形式上的系统”,所以“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上)》“绪论”中说,中国哲学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系统”,但有“实质上的系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此所谓“找出”,也仍不免要“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即找出“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

这里首先是要立“中国哲学”之名,但金岳麟先生在冯著的“审查报告”中认为,这名称仍有“困难”,“所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他举出写中国哲学史至少有两个根本态度:“一个态度是把中国哲学当做中国国学中之一种特别学问,与普遍哲学不必发生异同的程度问题;另一态度是把中国哲学当做发现于中国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学阐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学阐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学阐释前些年,学界对解释学的讨论很热烈,特别是用解释学有关理论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更为时髦,以致有这样的说法:“不讨论理解和解释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讨就难以从学理上得到深入。

”笔者虽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非得过解释学这一根独木桥,但也认为多角度探讨确实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

到目前为止,学界借助解释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否真的推进了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应该说丰富了对该问题的理解,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一些人只注意解释学原理的普遍性,而未注意中国解释语境和解释活动本身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从解释学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大众化,应结合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情境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本身的特殊性,确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意识,进而建立一种具有规范意义的解释原则与解释方法。

一、保持马克思主义原本精神的解释学意识什么是解释学意识?简单说就是为了使文本和理论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解释学合理的理论成果,并灵活而辩证地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来分析解决自身面临的理论解释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树立解释学意识不是满足于照搬照抄有关解释学的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那是“解释学搬运”而非解释学意识。

换一种说法,解释学意识就是运用解释学使真理得以显现的意向、期待与体验。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大众化时,也有人强调要有解释学意识,不过此“意识”非本文所强调的解释学意识。

在涉及解释学意识时,大多数人都把现代解释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涉及的问题进行比对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是以解释学的有关原理与思想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解释学合理性。

这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关涉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解释和应用的问题,而现代解释学又恰恰是讨论理解、解释和应用如何发生、如何实现。

因此,借助解释学这一现代哲学方法或工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2 0 1 3年 3月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王向清, 黄 玉 兰
( 湘潭大 学 哲 学与历史 文化 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 1 1 0 5 )

要: 冯友 兰先 生 的 中国哲 学 史著 作 不但 继 承 了儒 家 经 典 的 解 释 学 思 想 和 方 法 , 而且 有 所 发 展 和 创 新 。 对 孔
写而 已 。 ” j 】 而且 由于写 的历 史 是 主 观 的认 识 , 哲
的出版 , 再 到生命临 终时 的《 中 国哲 学史新 编 》 七册
的完成 , 冯 先 生 的 中 国哲 学 史 研 究 可 谓 是 硕 果 累
学史是 有关 哲学 的历史 , 那 么写 的哲 学史 也 见解 , 所 以, 写 的哲 学 史其 实 是 对 本 来 的 哲 学 史 的
继 承和 发展 。对 孔 子“ 述 而不 作 , 信 而好 古 ” ( 《 论 语

述 而》 ) 的儒 学经 典解释 学思 想 的继 承 和发 展 , 形
其所认识 的客观对 象完全 符合 。所 以 , … …写 的历 史也不 能与本来 的历史完 全符合 , … …写 的历史 永 远要重 写 。 ” [ 】 哲 学史是哲 学 的历 史 , 因此 哲学 史 也要不 断地重写 , 这在冯友 兰《 中国哲学 史 》 有 明确
所发 生的事情 的总名 。一是写 的历史 , 即 以历史 家
就 是哲 学史作 者对 哲学 的历 史 的解 释 过程 , 反 映了 作 者 的解释 学 理念 和方 法 的形 成 过程 。三 个 版 本 的中 国哲 学史 著作 , 反 映 了冯 先生 解释 学 思想 和 方
法 不断 发展 、 成 熟 的过程 。冯 先生 解释 学 的思 想 和

陈嘉映等谈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

陈嘉映等谈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

陈嘉映等谈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现代学科体制下的哲学家、哲学问题陈嘉映李河张志伟彭永捷干春松话题一:学术规范与超越学科界限陈嘉映:有这样一种说法,“80年代重思想,90年代重学术”。

这个概括的准确性可以商量,但我认为学术和思想的确不尽相同。

“从学术到思想”,这种转变有一个很大好处。

90年代之后,专业研究者对于不是下过相当功夫的领域,基本上不可能写文章,当然更不可能去讲课,不可能去讲演,也就在饭桌上可以聊聊。

所以,比方请一个人来讲唐史或者宋史,不管我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觉得他高明不高明,但他一般不会骗咱们,他应该是这方面的专家。

但这样一来也有个坏处,那就是人们一般不会对自己专业外的领域发表意见。

我也许只敢谈维特根斯坦,而且只敢谈晚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只敢谈晚期维特根斯坦和科学哲学或者和宗教思想的联系,学问就越做越专了。

可是学无止境,你做得专,我比你更专,在这个小领域里,除了我谁都别说话,是吧?可我在另一个领域里不是专家,但我可能有某种看法非常有意思,甚至专家听了也觉得受启发。

对此我有点困惑,怎么能够把两个好处都捞来,既有一个自己的专门领域,又能有时对专业外的问题说几句?干春松:这个问题似乎比较困扰着陈老师。

最近有一次,陈嘉映老师、孙周兴和我在上海聊天,说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专业化时代如何关注超学科的问题。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学者的角色困惑。

像陈老师,他算是做中国哲学的吗?他把维特根斯坦、把海德格尔介绍进来,已经成为我们大多数做哲学的人所采用的思想资源了。

然后有趣的是,因为他基本上是用汉语写作的,他写完不是给老外看的,更多的是给我们看的,给我们看呢事实上有一个潜在的功能,就是让中国的学者了解或者是从中受到启发,但这有点令人想起金岳霖先生的“中国在中国”和“中国哲学”的话题,像他那样对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的人所做的工作是否可以算是“中国哲学”?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追问是在中国做西方哲学的人到底是属于哪一伙人呢?现在有很多西方哲学背景的人关注中国哲学的问题,如张世英先生、王树人先生,稍年轻的有张祥龙、赵汀阳等。

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朱熹经典诠释学

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朱熹经典诠释学

由此分析并 比较两位大师 的诠释理论 ,从 中找 出共 同之处与互补之处 ,可 以促进 中西方诠 释理论 的发展 。
【 பைடு நூலகம்键词 】哲学诠 释学 ;经典诠释学 ; 本体 ;前见 ;理解之蔽 ; 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 :B 4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6 (00 2— 19— 7 2 47 00— 6 0 2 1 )0 00 0
② 张汝伦 :《 朱子的释 义学》,洪汉鼎主编 :《 中国诠释学》 第 1辑 ,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 ,2 0 0 3年 ,第 2 6页。 2
《 现代哲学》2 1 0 0年第 2期
释学 实现 了从 作为一 门理解 技艺 和一 般方 法论 的
被区分之前 ,理解就是此在 的存在 方式 ,因为 理 解 就 是 能 存 在 ( e kn e ) 和 ‘ 能 Si onn n 可
从 伽 达 默 尔哲 学诠 释学 看 朱 熹 经 典诠 释学
武 娟 蔡 方鹿
【 摘要】伽达默尔是 西方诠释学顶峰时期的代表人 物 ,朱 熹的经典 诠释学也 达到了 中国经典 诠释 的高 峰。两者 在理论
上有着相似性 ,如哲学诠释学与经典诠 释学 的本体 、伽 达默 尔的前见理论 与朱熹关于 理解 之蔽 的论 述 、实践智慧等 。
性 ,从 而建立 起 “ 在诠 释学 ” 此 ;伽 达 默 尔 在海
释资料 。张汝 伦甚 至认 为 : “ 释义 学 作 为一 种
人类 普遍 的思想 方式 ,在 中 国早 已存 在 ,早 已被
创建 。在有些 重要 的思想 家 如朱 熹那 里 ,还表 现
得相 当系统 。我们 甚 至 可 以说 ,从 ‘ 而不 作 ’ 述
在西 方 ,诠 释学作 为 一 门关 于理 解与解 释 的 学科 ,经历 了 曲折 的发展 历程 :古 代神 学诠 释 学

中国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专业

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哲学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科。

它一直以来都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深刻思想、新的知识和新的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从195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学科体系的决定》开始,中国哲学专业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为中国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哲学教育体系。

中国哲学专业始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哲学》,一直至今,涵盖了人文主义、经典哲学、古典哲学、现代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文化哲学、性别哲学、比较哲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现代哲学等传统和现代哲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国哲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阶段:1960年代以前,以《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哲学》为主要课程内容;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以《西方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等新兴哲学学科及其学科间结合为主;1990年代以来,以文化哲学、现代伦理学、解释学、性别哲学、比较哲学和知识管理学等新兴分支学科为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哲学专业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教育与研究体系,形成了以学术哲学、应用哲学、社会哲学、宗教哲学和经济哲学为主的广泛学术领域。

此外,中国哲学专业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哲学专业开展学术交流,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和学术研究领域开展多项有益的国际合作,使中国哲学成为国际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话题。

中国哲学专业同时也因其理论高度丰富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应用层面上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不仅为社会和政治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引,在民主和法治的建设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是关于中国哲学专业的发展历程、理论特点和应用现状的概述。

中国哲学专业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它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提供深刻思想、新的知识和新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阐释学发展历程

中国阐释学发展历程

中国阐释学发展历程
中国阐释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具有悠久的文本阐释传统和丰厚的阐释思想遗产。

然而,中国阐释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尚未完全建立,同西方阐释学思想的对话刚刚起步。

阐释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传统的古典阐释学阶段,中国以对经典的理解而展开,具有丰富的语文学阐释传统。

然而,中国的阐释学始终没有脱离经学的范畴,没有生长出本民族的哲学阐释学。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西方阐释学的系统译介,国内学界的阐释学研究热潮持续不断。

著名哲学史家汤一介曾明确提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的理论口号和基本的研究思路。

他强调阐释学的中国本土资源、经典问题和西方阐释学理论方法的结合,显示出新一代学人在历史变革时期的使命意识和文化自觉。

尽管如此,中西阐释学虽然形态不同、逻辑基础有异,但都遵循着共同的学术规律。

两者都经历了传统的古典阐释学阶段,都以对经典的理解而展开,都具有丰富的语文学阐释传统,具有信仰的指向。

中国阐释学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需不断吸收西方阐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学术交流和对话。

同时,中国阐释学也需要更加注重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

中国解释学

中国解释学

关于中国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讲述者:林安梧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所教授记录者:郑芳郁、刘韵苹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研究生案语:庚辰2000年夏七、八月间我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研究所授课。

当时我设计了一套人文学方法论的课程,共计八章,「第一章、人文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异同」「第二章、方法、方法论与方法论意识」「第三章、人:世界的参赞者、诠释者」「第四章、语言──存有之道落实于人间的居宅」「第五章、道(存有):语言调适而上遂的本源」「第六章、诠释的层级:道、意、象、构、言」「第七章、「言」与「默」:从「可说」到「不可说」「第八章、建构、瓦解与开显」。

经任课同学据上课录音整理,再由我删订而成,本文就是当时上课的第六章,是七月三十一日所讲授的内容,由郑芳郁同学及刘韵苹同学纪录。

本文提要:本文旨在阐明中国哲学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

首先,笔者指出:「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

再者,解释之所涉有两个不同之次序,理论逻辑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内在的契入理解」;时间历程次序之先后,重点在于「实际行动的进程」。

进行解释时,理论逻辑之次序与时间历程之次序,是一体的两面,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即所谓「解释学的循环」。

之后,作者指出学问之道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诠释」是站在某个「视点」展开的理解活动,再给出一套语言文字符号的建构。

这诚如王船山之所言,学问须见「道」:因而通之,皆可以造乎君子之道。

学问不能停留在「语句、结构」层次,要「得意忘言、以意逆志、志通于道」,我们可以说这是「造乎其道」的诠释学。

关键字词:解释学、理论的次序、时间的历程、存有、语言、想象、意向一、「说明」是外在因果的表述;「解释」是内在理由的阐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这擦黑板的活动,我就在想这「为道日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学与中国哲学景海峰随着解释学(Hermeneutics,又译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的日益深入,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本诠释的方法,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

除了译介和阐发伽达默尔、利科尔等解释学大师的理论之外,海内外学者也试图在普泛化理解的背景下,把解释学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尝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诠释论体系和诠释学方法。

下面我们以傅伟勋、成中英、黄俊杰、汤一介等4位先生的工作为例,来看一下这股趋势的一般状况和可能发展的前景。

一、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在华人学者当中,傅伟勋教授(1933—1996)是最早将解释学理论引入中国哲学研究和中西哲学比较的先驱之一。

早在1972年,他因探讨老子之“道”所蕴含的哲理而首次触发诠释学的构想。

197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俱乐部宣读《创造的诠释学:道玄与海德格》。

1983年,在长篇学术自传《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中首次用简易的文字记述了“创造的诠释学”的架构。

1984—1988年间,在海峡两岸多次以“创造的诠释学”为题发表正式演讲。

1989年,撰成《创造的诠释学及其应用——中国哲学方法论建构试论之一》,为此说最具系统之长篇。

随后,应用创造的诠释学方法于大乘佛学及儒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

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方法论建构,具有十分广阔的学术背景,除了对现象学、辩证法、实存分析、日常语言分析、解释学等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的一般化吸纳之外,还结合了中国传统的考据学和义理之学的方法,对大乘佛学教相判释、胜俗二谛、言诠方便等种种教理方法亦有融汇。

创造的诠释学(Creative Hermeneutics)共分为5个层次。

第一是“实谓”层次,探讨原典实际上说了什么。

这一层面的核心是原初资料,从版本考证、原文校勘到语词定夺、文法疏通,均属纯粹客观的校雠工作,不涉及到“创造”。

“实谓”的寻考是诠释的基础和起点,但非重点,它只是为诠释的展开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材料。

第二是“意谓”层次,探问原典想要表达什么(或它所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这一层面开始发生主体移位,研究者的诠释意向初步显现,进入狄尔泰所谓“随后体验”的状态。

通过语义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意的贯通、时代背景的考察等等功夫,尽量“客观忠实地”了解并诠释原典和原思想家的意思,探问其意向、意指如何。

第三是“蕴谓”层次,考究原思想家可能要说什么(或他所说的可能蕴涵是什么)。

这一层面已跳出文本本身,而进入所谓“历史意识”的领域。

通过对种种思想史的理路线索的清理,对思想承继的思维关联性的多面探讨,对诠释性文本本身历程的考索,来了解原典和原思想家种种可能的思想蕴涵。

第四是“当谓”层次,追究原思想家本来应当说些什么(或诠释者应当为原思想家说出什么)。

到这一层面,诠释本身已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已非“意谓”层次的表层分析和“蕴谓”层次的平板而无深度的诠释可比。

诠释者的洞见和诠释的力度已完全穿透了原有思想结构的表层,而掘发出更为深刻的内涵,从中豁显最有诠释理据或强度的深层意蕴和根本义理出来。

第五是“必谓”层次,思虑原思想家现在必须说出什么(或为了解决原思想家未能完成的思想课题,诠释者现在必须践行什么)。

此一层面最能体现诠释学的创造性,由不断追问的思维历程之中最终形成自我转化,即从批判的继承者转变成为创造的发展者,从诠释学家升进成为创造性的思想家。

以上5个层次,既具区别功能,又有相互连贯性;既可以视需要从不同的层次切入,又可以5个层次一时并了。

傅伟勋应用创造的诠释学方法,分别解读了《老子》、《坛经》、《大乘起信论》等经典,考察了佛教缘起思想的形成及义理,亦旁及庄子、郭象等古代哲学家思想的分析,往往富有洞见,新意迭出,极具思想的穿透力。

如他对老子“道”的分析,在“意谓”层次上按照语义分析的三个进路,分别从脉络、逻辑、层面(次元)入手,一一析理,讲出“无”字的不同意义,从而确立了“道始”或“道原”的含义。

在“蕴谓”层次上通过深层义理的诠释性外扩,梳理出5种“道”的可能进路(道玄、法家、兵家、社会伦理思想、道教),并一一作了思想史的定位。

在“当谓”和“必谓”层次,从老子哲学的义理根基入手,详细分析了“道”的形而上学进路,从而将老庄关系、道玄关系解释清楚。

又如他对《大乘起信论》的分析,仅从“意谓”层次就分析出了18门义理,其解读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扩充性不能不令人叹服。

正如傅伟勋所指出的,一个伟大的哲学或宗教传统乃是一部创造的诠释学史。

古代中国的儒、释、道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影响不衰,就是因为有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智觊、法藏、慧能,庄子、王弼、郭象等一流思想家不断地诠释经典、疏解传统,使思想的泉源淙淙长流、永不枯竭。

这些能够继往(批判的继承)开来(创造的发展)的思想家,本身就是创造的诠释学家,有没有恒常开放性而能承先启后的诠释学大师出现,是一个传统能否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百年释解乏力,日见其枯,再也没能出现像上述那样的创造的诠释学家,丰厚的资源只能渐渐沉埋,而失去其活性。

要想激活这些传统的资源,就必须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八面来风,吸纳新的思想,陶铸新的诠释格度,以新的方法重新梳理之。

二、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不同于傅伟勋偏重方法论的诠释学理解,另一著名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特别重视诠释的本体论意蕴,比较接近海德格、伽达默尔等新派的哲学解释学理路。

他认为,“本体”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既是历史的根源,也是思想的系统。

它是一种基于时间性的根源发生出来的意识或存有,是人的整全性的生活体验。

所以它不同于西方的ontology这种静态的存有,而是动态的、全面的、开放的,是与主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它不但不排斥人的主体性,而且包含了人的活动的一切层面。

这样,在中国哲学中追求方法就不必、也不能扬弃本体,这和西方近代哲学工具理性昌炽而产生危机的特别境况是根本不同的。

所以中国哲学的“本体”必是诠释性的,即有主观感知的理解、认识与评价的参入;反过来意义系统的任何解释都必然要进入到本体视域,即如熊十力所谓的“体用不二”。

成中英将诠释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本体的诠释”,一种是“寻找本体的诠释”。

西方的ontology或古典形而上学体系,均属于前者。

就是先有一个本体的概念,然后用来解释外部的世界。

而后者是没有任何预设和前置的,只是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一套世界观,这个世界观与个人自我观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他”的本体。

这个本体是个人诠释、找寻、归纳外在世界的依据,当“境”不断转化时,本体概念的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

所以这种本体是动态的“自本体”,而不是静止的“对本体”。

基于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特殊理解,成中英将他的诠释系统划分为两大阶段,一是“本体意识的发动”阶段,二是“理性意识的知觉”阶段。

前者包括了“客体独立性”、“客体完整性”(理的原则)和“知的实现性”、“意义和谐化”(知的原则)等4层。

后者含具了“现象分析”、“终极意义”(本体),逻辑与语言(形式),“历史发生”、“效果分析”(经验)等6个方面。

两者合起来共有十大原则。

这些原则囊括了对形式与本体、经验与理性的整全思考,构成一个层级累进的有机网络系统。

从具体的诠释进路来看,这些原则又呈现为现象分析、本体思考、理性批判、秩序发生等4个阶段。

“现象分析”是对杂多的梳理,根据(阴阳)对偶性原理勾联关系,结织整体。

“本体思考”是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从本体来掌握整全,以达到完全性的要求。

“理性批判”是掌握了本体和现象之后,用理性的方法重予呈现,包括语言的沟通、秩序的建立和综合的了解等等。

这也是一个以理性来延展经验,又以经验来范导理性的双向过程。

“秩序发生”是在理性呈现的状态下,调适、转化、发展合理性秩序,以使经验和理性的互动达到最大的有效性。

一个阶段性(单元)本体就此实现,这为诠释的展开搭起了平台,建立了言诠的支点,视域无限深广的诠释网络之架设成为可能。

本体诠释学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它的理性分析方法,应用了现象学、逻辑经验论、日常语言分析、过程哲学、实用主义,以及社会批判理论等(成中英所谓“本体运作化的8个程序”)。

但它的最终指向是在中国哲学,因为作为诠释的最高层级的哲学本体是以一体二元的生命本体为依归的,知识也统一于心性论(价值的知识论)。

在创立本体诠释学之前,成中英长期浸润于《周易》之中,玩易观象甚深,他的“和谐化”洞见、某些系统观和思维原则,即是直接地源自《周易》。

在往后的思考中,中西比较哲学的视野一直是他的工作的特色。

所以,尽管从表面上看本体诠释学的西化色彩较浓,但它的根是深植于中国哲学的观念之中的。

成中英从80年代初开始提出本体诠释学的构想,随后发表过一系列的演讲,也写了不少的文章,大多为国内学术界所熟悉。

其中最具系统性的是收入《世纪之交的抉择》一书中的有关章节。

他最新的规划是,写出《原始本体诠释学的雏型:周易哲学》,从理论和方法上完善本体诠释学的系统,展开其应用的两个分支:管理和伦理,并用本体诠释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重新解释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见《何为本体诠释学》一文)。

三、黄俊杰以孟子为中心的经典诠释学台湾大学历史系黄俊杰教授是当代重要的孟子研究专家,他的《孟学思想史论》(三卷)是迄今最为宏富的孟子学研究专著之一。

这部书将孟学放在整个东亚思想的全景之中来叙述,视野之开阔可谓空前。

更为重要的是,它通篇具强烈的诠释学意识,并提出了一些经典诠释的框架和范式,为中国诠释学的建立做出有益的尝试。

黄俊杰将孟子学的研究者区划为两大阵营:一是哲学/观念史的研究进路,二是历史/思想史的研究进路。

前者注重孟子哲学体系内的重要观念,围绕性善论、身心关系论、知言养气论等核心思想展开讨论。

后者则重视历史或文化史的脉络,将孟子思想放在历史发展的线索中,探讨其思想史的地位及其意义。

他认为这两种进路可以在诠释学中得到汇聚,各显其能,相得益彰。

与西方近代的解释学传统相比,中国古代的经典诠释更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与现实取向,这是中国诠释学的重大特征。

发挥中国注经传统中所特有的优势(如诠释者的历史性、问题意识的自主性、诠释的循环性等),发掘古代经典诠释的丰厚资源(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和汗牛充栋的文献),建立中国的诠释学是可能的,而且在现代学术中将大有可为。

通过对两千年孟学诠释史的详尽叙述和仔细分析,黄俊杰归纳出了历史上众多的《孟子》诠释者的三种基本形态:一是作为解经者心路历程之表述的诠释。

许多儒者是透过注经来表达企慕圣贤境界的心情,如朱子注《孟》,解释“知言养气”,以表达个人对生命的体认;阳明在经历了“百死千难”的生命历炼之后,对孟子心性、良知说的发挥等等,均是代表性的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