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分析及处理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病理病因,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病因
*一、病因:
1.患者过量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中毒。
2.吩噻嗪药物主要作用于网状结构,以减轻焦虑紧张,幻觉妄想和病理性思维等精神症状,这类作用被认为是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减少邻苯二酚氨的生成所致,本组药物又能抑制脑干血管运动和呕吐反射,以及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抗组胺及抗胆硷能等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病因,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药品生产技术《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氯丙嗪〔chloraine,冬眠灵〕氯丙嗪是第一个问世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该药的应用始于1952年,在法国首次使用治疗兴奋性躁动病人获得成功,不仅控制了患者的兴奋、躁动等病症,而且对其他精神病症也有效,使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有了重大突破,至今仍广泛应用。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慢而不规那么,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胃内食物或同服胆碱受体阻断药可显著延缓其吸收。
肌内注射吸收迅速,15分钟起效,生物利用度比口服高3~4倍,但局部刺激性强,应深部肌内注射。
氯丙嗪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不同个体口服相同剂量氯丙嗪后血药浓度可相差10倍以上,故用药剂量应个体化。
易通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
主要由肝代谢,经肾排出。
由于脂溶性高,可蓄积于脂肪组织,所以排泄较慢,停药数周甚至半年,尿中仍可检出其代谢物,故维持时间长。
【药理作用】氯丙嗪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为抗精神病作用的主要机制,同时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响的根底。
此外,还可阻断α受体、M受体,因此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静安定和抗精神病作用: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①能明显减少动物的自发活动和攻击行为,使之驯服而易于接近;②正常人口服100mg氯丙嗪后,出现镇静、安定、活动减少、感情冷淡、对周围事物不关心,在安静环境下易诱导入睡,但易唤醒,醒后神智清醒,且加大剂量不引起麻醉;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后,在不引起明显镇静的情况下,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状态,继续用药〔6周~6个月〕可使异常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如躁狂、幻觉、妄想等病症逐渐消除,理智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此作用不产生耐受性。
氯丙嗪等吩噻嗪类药物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皮质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而产生的。
〔2〕镇吐作用:氯丙嗪有强大镇吐作用。
小剂量可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能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镇吐作用。
但对刺激前庭神经〔晕车、晕船等〕引起的呕吐无效。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抢救治疗原则:清除毒物,密切监护,有特效解毒剂的应及时应用,维持多个受抑制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直到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将药物全部代谢和排出体外。
具体去了解下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
1.清除毒物(1)彻底洗胃一般个选1:5000高锰酸钾溶液。
也可以用温开水灌洗,每次入液250毫升左右,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完全澄清。
(2)吸附、导泻洗胃后由胃管注入活性炭悬液。
对吸附各种镇静催眠药均有效;同时可注入的50%硫酸钠溶液40~60ml导泻。
需注意,由于硫酸镁可被少量吸收而加重中枢神经抑制.故不宜用于本病的导泻。
(3)补液、强力利尿,碱化尿液一般选用呋塞米和碳酸氢钠液,可促进毒物自贤排出,对吩噻嗪类无效。
(4)血液净化治疗有下列指征之一即可实施:①摄入药量已达致死量,且估计已被吸收;②中毒症状严重,中枢抑制症状逐渐加深;③伴有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④心、肾衰竭。
血液灌流效果挺好宜个选。
2.特效解毒疗法吩噻嗪类中毒无特效解毒药。
3.维持昏迷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1)保持气道通畅深昏迷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保证吸入足够的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2)维持呼吸中枢兴奋对于有深度昏迷或有呼吸抑制表现者,可适量使用中枢兴奋剂。
个选贝美格(美解眠),兼有促进意识恢复作用,亦可用洛贝林、尼可刹米等。
(3)维持血压急性中毒出现低血压多由于血管扩张所致,应输液补充血容量,如无效。
可考虑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4)促进意识恢复用纳洛酮有—定疗效,静脉注射,根据病情,可间隔15分钟至半小时重复—次。
(5)支持及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心律失常、酸中毒,防治感染、肺水肿、脑水肿、肾衰竭等。
如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震颤可选用苯海索、东莨菪碱等;肌肉痉挛及张力障碍,可用苯海拉明口服或肌注。
如有肝脏损害,输液中加用维生素C及肝泰乐静脉滴注。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预防和措施
预防措施
定期复诊 -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复诊有助于发现早期 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的需要
预防措施
遵守禁忌 -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遵守禁
忌,如不饮酒、不服用其他药 物等
- 禁忌的违反可能会增加药 物中毒的风险
预防措施
患者教育 -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
切监护,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症状变化
- 密切监护有助于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安全
中毒应对措施
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具体的中毒症状
,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治 疗措施
- 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促进中毒患者的康复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吩噻嗪类抗精 神病药物中毒
预防和措施
目录 背景介绍 预防措神病药物被广泛应用 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但过量使用或滥用可能导致中毒情 况的发生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正确用药指导 - 医生应给予患者详细的用
药指导,包括用药剂量、频率 等信息
- 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 进行用药,并不得擅自更改剂 量或停药
教育,增强其使用药物的自我管理 能力
- 患者需了解药物的功效、副作 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中毒症状等
中毒应对措 施
中毒应对措施
及时就医 - 一旦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
,患者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 生所使用的药物信息
- 及早就医可以获得及时的 治疗,减少中毒的严重程度
中毒应对措施
密切监护 - 医生应对中毒患者进行密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锥体外系损害、痉挛性斜颈、吞咽困难、牙关紧闭、震颤、麻痹、低血压、体温调节紊乱、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心动过速、高热
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超量中毒时抑制中枢,出现过度镇静、嗜睡、意识障碍、谵妄及昏迷。
2.抑制呼吸
可引起呼吸抑制,特别是与其他中枢抑制剂合用时更明显。
3.体温降低
本类药物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能力减退,从而引起体温下降。
4.锥体外系反应
由于阻断多巴胺的黑质纹状体传导通路,所以中毒早期有轻度急识障碍时可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僵硬、震颤、动眼危象,角弓反张和扭转痉挛等。
5.癫痫发作
本类药物可引起杏仁核发放点活动显著加强,过量时可使痉挛阈值降低,出现癫痫样发作,尤以氯丙嗪、奋乃静多见。
6.心血管系统毒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通过中枢神经及自主神
经的作用引起的反应,如低血压、心跳加快、尿潴留、肠麻痹。
7.肝损害
该类药物中毒时可引起急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8.对骨髓的抑制
可致粒细胞缺乏等,以氯丙嗪中毒者多见。
9.导致恶性症侯群
亦称下丘脑危象,发生率约0.5%,常在本类药物治疗早期出现,可因拒食、兴奋躁动、脱水、营养不良或气温过高而诱发。
主要表现为肌强直、运动不能、木僵、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流涎、多汗、血压不稳、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伴有高热和意识障碍等。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抗精神病药即强镇静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病,吩噻嗪类包括氯丙嗪(冬眠灵,可乐静,Chlorpromazine)、奋乃静(羟哌氯丙嗪,Perphenazine,Trilafon)、甲硫达嗪(Thioridazine)等。
其中吩噻嗪类有较强的M-受体亲和力,且镇静、降血压作用明显,而锥体外系反应较轻。
吩噻嗪类最常发生急件中毒,引起心脏、神经毒性,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症状,较少致死。
吩噻嗪类无特效解毒剂,解救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二病因1.绝大多数中毒者系精神患者出院后自杀吞服本类药物后中毒。
2.治疗精神病时长期应用较大剂量的本类药物。
3.误服大量本类药物。
4.本类药物和某些药物合用可发生各种毒性反应。
三临床表现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超量中毒时抑制中枢,出现过度镇静、嗜睡、意识障碍、谵妄及昏迷。
2.抑制呼吸可引起呼吸抑制,特别是与其他中枢抑制剂合用时更明显。
3.体温降低本类药物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能力减退,从而引起体温下降。
4.锥体外系反应由于阻断多巴胺的黑质纹状体传导通路,所以中毒早期有轻度急识障碍时可出现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僵硬、震颤、动眼危象,角弓反张和扭转痉挛等。
5.癫痫发作本类药物可引起杏仁核发放点活动显著加强,过量时可使痉挛阈值降低,出现癫痫样发作,尤以氯丙嗪、奋乃静多见。
6.心血管系统毒性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通过中枢神经及自主神经的作用引起的反应,如低血压、心跳加快、尿潴留、肠麻痹。
7.肝损害该类药物中毒时可引起急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8.对骨髓的抑制可致粒细胞缺乏等,以氯丙嗪中毒者多见。
9.导致恶性症侯群亦称下丘脑危象,发生率约0.5%,常在本类药物治疗早期出现,可因拒食、兴奋躁动、脱水、营养不良或气温过高而诱发。
主要表现为肌强直、运动不能、木僵、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流涎、多汗、血压不稳、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伴有高热和意识障碍等。
最新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
盐酸氟奋乃静
显淡红色,温热 后变成红褐色
-
-
盐酸三氟拉嗪
-
生成微带红色的白色沉淀;放置
-
后,红色变深,加热后变黄色
盐酸硫利达嗪 显蓝色
-
-
3.与金属离子配合呈色
R
9 8
N
10
7
5
6
S
1
2 R'
3 4
可与钯离子配合生成有色化合物,可用于鉴 别和含量测定。氧化产物亚砜和砜无此反应
机理
4.紫外光吸收特性
吩噻嗪类药物的基本结构
R
9 8
N
10
7
5
6
S
1
2 R'
3 4
P292
典型药物分子结构
盐酸异丙嗪 Promethazine Hydrochloride
盐酸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Hydrochloride
奋乃静 Perphenazine
盐酸氟奋乃静 Fluphenazine Hydrochloride
测定熔点 175~179℃
三硝基苯酚沉淀 再用丙酮重结晶
测定熔点
盐酸氯丙嗪片鉴别?
2. 氧化显色反应
R
9 8
N
10
7
5
6
S
1
2 R'
3 4
常用氧化剂
化学鉴别法
FeCl3 HNO3
H2O2
H2SO4
☆常见显色
化学鉴别法
药物
硫酸
硝酸
过氧化氢
盐酸氯丙嗪
-
显红色,渐变为淡黄色
-
盐酸异丙嗪
显樱桃红色,放 生成红色沉淀,加热即溶解,溶 置后颜色渐变深 液由红色转变为橙黄色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科普讲座课件
目录 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的症状 应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 毒的措施来自介绍吩噻嗪类 抗精神病药物
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物
什么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是一
类常用于治疗精神病和精神紊
乱的药物。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 机制: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起到 抗精神病作用。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应对吩噻嗪类 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的措施
应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物中毒的措施
立即就医:发现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 帮助。
血液透析:在一些严重中毒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进行血液透析来快速清除体内 的药物。
应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物中毒的措施
对症处理:针对症状,医生可 能会给予特定的治疗和支持, 如给予氧气、补液等。
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物
常见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氟 氯噻嗪、奋乃静等。
中毒的症状
中毒的症状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 症状: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可能导致昏睡、心动过缓 、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副作用和过量的区别:副作用 是正常剂量下出现的药物不良 反应,而过量则是指摄入药物 超过安全剂量所导致的情况。
酚噻嗪类药物付作用护理体会(1)
酚噻嗪类药物付作用护理体会(1)在我们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常常碰到因服酚噻嗪类药引起锥体外系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付作用。
有的患者服药后表现流延、喘、多汗、全身乏力、头晕、手足震颤、运动缓慢、抽搐、猝死。
这样就给住院患者造成精神上紧张引起他们对住院和治疗有敌对情绪,在护士服药时拒药、留药甚至逃跑或产生自杀念头。
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为了做好安全护理,有效配合医疗,我们病房全体护理人员结合本病房患者出现的症状,下面把我们护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1精神科病房应设有急救室、急救设备及急救药品,要有专业人员保管,严格交接班、定期检查。
各班护士应熟练掌握,熟悉了解有关急救知识、急救设备、器械、药品使用,以便急用。
2对病期较长,多次住院,年老体弱同时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癫痫病史、心肝肾、营养不良、内分泌等疾病的精神病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时往往有引起血压过低或严重药物反应,有时也可引起其它严重合并症。
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患者服药后反应,经常查房,观察患者病期变化,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如因病期需要对剂量较大或几种精神科药物合用的患者,或因某种原因突然停用精神科药物,如合并症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病情变化,防止造成吞咽困难的锥外系反应和咳嗽抑制,造成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抑制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疾病以及意设障碍的发生。
4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医生及时检查处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某种身体疾病,如患者饮食情况的变化及各类感染等,这些稍不注意会引起意外。
有的患者因服精神科药物,合并症已经进展到了较严重的程度,患者仍无主诉症状。
如服了精神科药物后引起患者肠胃功能紊乱,有时使正常的肠蠕动遭到破坏,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所以在治疗中我们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及时做好护病记录,同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如肾、尿及肝功能的检查。
5在治疗前要详细做好准备工作,各项检查齐全。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1、主要表现(1)过度镇静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
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
(2)情绪抑郁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
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
(3)焦虑激越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
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
(4)紧张症状群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
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效剂)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
(5)谵妄错乱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
(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2、处理措施(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
(4)症状治疗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多虑平25-75mg,3次/日。
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日。
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
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0.1%毒扁豆碱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
(二)急性锥体外系症状1、主要表现(1)震颤麻痹综合征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
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
(2)静坐不能多发生于用药早期。
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
(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通常在服药48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
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
2、处理措施(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如安坦)来治疗观察。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症状,尤其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早期症状,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有什么表现?得了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会怎样?以及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有哪些并发病症,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常见症状:吞咽困难、麻痹、昏迷、抽搐、剥脱性皮炎、肠蠕动减少、体温调节紊乱*一、症状:由于该类药物治疗剂量的安全范围很大,每日量可小至20~30mg,大达1~2g,因此过量引起的致死性中毒反不多见,而疗程中的副作用则较多,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可见有以下三类:①震颤麻痹综合征;②静坐不能(akathisia);③急性张力障碍反应例如斜颈,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尚有体位性低血压,体温调节紊乱等,对氯丙嗪类药物有过敏患者,即使治疗剂量也有引起剥脱性皮炎,粒细胞缺乏症及胆汁郁积性肝炎而死亡者。
一般认为当一次剂量达2~4g时,可有急性中毒反应,由于这类药物有明显抗胆硷能作用,患者常有心动过速,高温及肠蠕动减少;对α-肾上腺能的阻滞作用则导致血管扩张及血压降低,由于药物具有奎尼丁样膜稳定及心肌抑制作用,中毒患者有心律不齐,PR及QT间期延长,ST和T波变化,一次急性过量也可有椎体外系症状,大剂量中毒后有昏迷,呼吸抑制,但全身抽搐很少见,患者呕吐物,洗胃液和尿的毒物分析及血液药物浓度测定,都有助于诊断和预后判断。
*以上是对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并发症,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低血压*一、并发症: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低血压甚至休克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症状,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患者的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确保安全
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 状态。
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为什么需要护理? 防止并发症
通过适当护理可以降低中毒引起的并发症发 生率。
例如,预防肺炎、肌肉萎缩等。
为什么需要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
患者可能因中毒而感到恐惧和焦虑,护理人 员应提供情感支持。
在患者出院前,需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及复 诊。
确保患者了解如何避免再次中毒。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药物管理
确保患者的药物使用记录准确无误,避免交 叉用药。
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用药。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调理
提供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恢复能力。
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心理疏导
定期与患者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
必要时可考虑引入心理医生进行专业辅导。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生命体征监测
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
关注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标。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的中毒症状是否得到缓解,功能是否恢 复。
通过量表或问卷进行评估。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谢谢观看
建立信任关系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急性期
中毒发生后的24小时内是护理的关键期,需要频 繁监测。
在此期间,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稳定期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危害及预防课件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的危害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危害
中毒的原因和危害 常见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症状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危害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并发症
预防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
预防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监测 遵循医嘱使用药物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引用1 引用2
参考资料
引用3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危害及预防课件
目录 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危害 预防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急救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结论 参考资料
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介 Nhomakorabea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什么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主要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
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预防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急救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
急救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如何判断是否中毒 紧急处理方法
急救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寻求医疗帮助的步骤
结论
结论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中毒可能带来 严重的后果 预防和及时处理是关键
结论
对药物使用要谨慎,遵循医嘱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危害及预防PPT
预防措施
后期管理 - 预防并发症的处理 - 加强心理支持与康复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中毒危害及预防PPT
目录 引言 中毒危害 预防措施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为什么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引发 中毒?
中毒危害
中毒危害
体内毒性反应 - 呼吸抑制 - 心律失常 - 抽搐 - 高热
中毒危害
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 - 焦虑 - 幻觉 - 抑郁
中毒危害
生命危险并发症 - 肝功能损害 - 肾功能损害 - 败血症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基础预防 - 了解吩噻嗪类药物的中毒特点与副
作用 -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 -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征与生化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防措施
中毒急救 -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 确认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 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 给予适当的解毒药物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分析及处理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分析及处理
孔红英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1(3)10
【摘要】吩噻嗪类药物是由两个苯环、与一个含硫和氮原子的主环联结的三环结构化合物.吩噻嗪类药物对许多精神病有良好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但是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与多种中枢神经递质有密切关系,副作用也很多.本文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分析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总页数】1页(P230)
【作者】孔红英
【作者单位】高淳县精神病防治院,江苏,南京,2113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无滴落过滤板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血中r5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2.吩噻嗪类和安定类镇静药物的GC/MS化学源法检验
3.长期住院服用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造成剥脱性皮炎1例治疗及护理体会
4.动物组织中吩噻嗪类和苯二氮卓类残留仪器分析的研究进展
5.吩噻嗪类药物致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及其防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丙嗪不良反应
浅谈氯丙嗪不良反应【摘要】目的探讨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氯丙嗪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氯丙嗪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不良反应71.59%在30天内出现结论氯丙嗪是不良反应较多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关键词】氯丙嗪不良反应氯丙嗪(冬眠灵),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历史。
从1950年代初氯丙嗪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开始,进入了精神药理学发展的黄金阶段。
氯丙嗪的发现改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并在西方国家掀起了非住院化运动,使许多精神病患者不必被终身强迫关锁在医院里。
氯丙嗪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新的抗精神病类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并投入临床使用,氯丙嗪的一些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发现,但其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氯丙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氯丙嗪因阻断多种受体,如DA受体、α受体、M受体和5-HT受体,作用广泛。
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以及对体温调节的作用;由于其作用于α受体、M受体,对自主神经系统也有一定作用;而其对DA受体的作用则体现在其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药物的临床应用往往与药理作用相对应。
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主要是I型)、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二、氯丙嗪不良反应概况氯丙嗪药理作用广泛,临床用药时间长,至今仍为国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
氯丙嗪所致不良反应在18岁~60岁间发生率高,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还有皮肤的过敏反应。
[1](一)、一般不良反应包括中枢抑制症状,如嗜睡、淡漠、无力等;α受体阻断症状,如血压下降、体位性低血压[2];M受体阻断症状,如口干、无汗等。
氯丙嗪局部刺激性强,宜深部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可制血栓性静脉炎,应稀释后缓慢注射。
(二)、锥体外系反应(长期大量服用后出现)[3]1、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DA功能减弱,Ach功能相对增强见于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静坐不能,表现为坐立不安、运动不停、肌肉不适;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强迫性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斜颈、颜面怪相等。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怎样治疗?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治疗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应该吃什么药。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本类药物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以对症及支持为主。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重时可用苯丙胺、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如进入昏迷状态,可用盐酸哌醋甲酯即利他林(40~100mg)肌注,必要时每半小时至1小时重复应用,直至苏醒。
如有震颤麻痹综合征可选用盐酸苯海索(安坦)、氢溴酸东莨菪硷等。
若有肌肉痉挛及张力障碍,可用苯海拉明25~50mg口服或肌注20~40mg。
应积极补充血容量,以提高血压。
拟交感神经药物很少需用,必要时可考虑重酒石酸间羟胺及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等α-受体兴奋剂。
至于β-受体兴奋剂如异丙基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即使小剂量,也应避免应用,否则可加重低血压(因周围β肾上腺素能有血管扩张作用)。
用利多卡因纠正心律不齐,最为适当。
由于本类药物与蛋白质结合,所以应用强力利尿排出毒物的意义不大。
病况急需,可考虑腹膜或血液透析,但因药物在体内各组
织分布较广,效果也不肯定。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怎么治疗,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分析及处理
【摘要】吩噻嗪类药物是由两个苯环、与一个含硫和氮原子的主环联结的三环结构化合物。
吩噻嗪类药物对许多精神病有良好效果,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但是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与多种中枢神经递质有密切关系,副作用也很多。
本文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分析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吩噻嗪;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
吩噻嗪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精神病药之一,尤其是在疾病的急性期,对控制兴奋躁动、急性幻觉、妄想、各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及行为障碍等均有疗效。
吩噻嗪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其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锥体外系反应
这是抗精神病药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种副作用。
各种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其发生率三氟拉嗪最高(60%),以下依次为氟奋乃静、三氟丙嗪、奋乃静、氯丙嗪(30%),而以甲硫达嗪最低。
由于抗精神病药作用于黑质、纹状体,阻断多巴胺受体,使神经元突触后多巴胺受体功能降低,因此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
其主要表现为类震颠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
(1)类震颤麻痹综合征,又称为帕金森综合征,一般在应用抗精神病药后数天或数周发生,多数在开始治疗2周后出现。
发生率为15%~40%,以女性及高龄病人多见。
临床表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不能。
处理:抗胆碱能药,如安坦(苯海索),口服2~4mg,每日2~3次。
或苯甲托品,口服1~2mg,每日2~3次,可以改善症状。
少数严重者,需减药或更换药物。
抗胆碱能药可能影响抗精神病药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不宜采用“预防性给药”,在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应先观察后给药。
在使用抗肥田能药,锥体外系症状消失数周后,可以试行停用抗胆碱能药。
(2)静坐不能,主要表现为主观体验想静坐和客观上不停的运动状态。
发生率约为20%~40%,女性比男性约高一倍。
多发于服药后l~2周,亦有服药后数月后发生。
各种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以氯丙嗪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奋乃静。
症状轻重不一。
轻者仅有主观感受。
症状明显时,坐卧不宁。
严重者伴有焦虑、烦躁、易激惹、酷似急性焦虑发作。
静坐不能可引起继发性抑郁,心境恶劣,出现自杀行为。
处理:可用安坦,每次2~4mg,每日2~3次。
心得安具有显著疗效,10~20mg,每日3次。
伴有焦虑、烦躁、易激惹、不安症状者,可用安定,每次5mg,每日3次,有明显效果。
(3)急性肌张力障碍,又称急性运动障碍,是抗精神病药治疗中,锥体外
系反应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肌肉痉挛及异常姿势。
发生率以氟奋乃静癸酸脂(25%)最高,其次为氟哌啶醇(16%),而甲硫达嗪很少发生。
处理:采用东良菪碱0.3mg;或苯甲托品2mg,肌注,症状可迅速消失。
不适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的病人,予以苯海拉明20mg,或异丙嗪25~50mg,肌注。
安定可减轻肌痉挛,改善情绪,以5~10mg肌注。
(4)迟发性运动障碍,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后引起面部、四肢或躯干早现各种不自主、有节律的异常运动,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
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大多为15%~20%。
高龄、女性、有脑器质性损害、合并抗胆碱能药是促发的危险因素。
表现以口唇、舌、面部不自主运动最为突出,称为“口-舌-颊”三联征。
治疗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原则。
如病情稳定,应逐渐减少剂量至停用。
仍需药物治疗的病人,更换锥体外系反应较轻的药物,如氟氮平、甲硫达嗪、舒必利等。
若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应当停用。
2恶性综合征
恶性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最严重的副作用,虽属少见,但不可忽视,多发生在治疗后一周内。
病人体温骤增,持续不退。
有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普通的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吞咽困难。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多汗、流涎、心动过速。
精神症状可见少语、少动、反应迟钝、表情茫然、焦虑与不安,严重的出现意识陈碍。
病情进一步发展,并发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死亡率约为20%~50%。
处理:立即停用药物。
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氧,物理降温,预防并发感染。
有些药物试用于临床,初步显示可减轻某些症状。
硝苯呋海因是一种抗痉挛剂,可缓解肌强直,口服每次100mg。
一日4次,治疗l~5天。
溴隐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显效快的特点,剂量5~30mg/日,分次服。
3药源性癫痫
吩噻嗪类药物可诱发癫痫发作,以氯丙嗪多见。
药源性癫痫多发生在服药几天或几周。
药物所致癫痫发作大多具有间歇性、短时性、到板性特点,各类发作可以单独出现,也有不同类型组合。
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前可出现感觉性、运动性、精神性先兆症状。
突然意识丧失、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继之,转入肌肉阵挛,可有跌伤,唇舌咬破,小便失禁,病人意识丧失。
癫痫持续状态: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频频出现,反复发作,间歇期较短、间歇期意识障碍不能恢复,病人处于昏迷状态。
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失神与肌阵挛性发作。
突然不语、目光呆滞、呼之不应,有一肢体抽搐。
也可出现阵发性麻木或触电感。
药物对脑电图影响,吩噻嗪类药物可使正常人的脑电图出现同步化倾向,呈
现频率减慢,波幅增高,出现6波和8波。
有时可引起癫痫放电或使原有癫痫加剧。
停药后这种改变恢复正常。
对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病人,要预防挥伤、咬伤、防止唾液吸入或窒息。
若仅有一次癫痫大发作,一般不必停用吩噻嗪类药物。
但要并用抗癫痫药。
对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无效时换用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开始最好单一用药,达最大剂量无效时,再合并用药。
参考文献
[1]文芳, 程自立. 吩噻嗪类药物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高甘油三酯异常的机制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0, (07)
[2]王桂兰. 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及氯丙嗪不良反应观察. 护理研究, 200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