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及解决办法_刘义

合集下载

浅议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问题

浅议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问题

浅议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问题摘要:保障房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显露的融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可以缓和这一状况。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资金筹集对策建议2011年初,中央制定了全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指标,据了解,截至2011年末,已经有超过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开工。

据估算,建造这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需要的资金约为1.3万亿元,其中5000多亿是由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负责筹集,另外8000亿是由社会机构、保障对象及其企业负责筹集。

2012年,全国计划要开工700万套保障性住房,在“十二五”期间,预计要建造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五年的总投资额预计有5.1万亿元。

这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无疑给政府和企业都带来了很大的资金筹集压力,如何能保证资金的准时到位是政府和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方式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房相对,为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所提供的限定标准、价格或者租金的住房,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

经济适用房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而建造的住房,其价格比商品房要低20%到30%,并且还有一些对住户的限制条件;廉租房主要是面对当地的低收入人群,租金一般只有市场价的10%左右;公租房与廉租房相似,但是公租房主要是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低收入人群的住房。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主要包含以下两大方面。

(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的方式主要包括:第一,政府财政预算专项资金。

中央或者地方的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是保障房建设的动力,也是构成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最可靠的一部分资金。

今年年初,发改委以及各相关机构都表示,会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

但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并不是建造保障性住房的主要来源,更多的是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土地出让金收益。

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改造的土地出让金收益比例要至少高于10%,并且如果地方财政资金不足以补助保障房建设的,应该提高土地出让金收益的比例。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实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确保每一个家庭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的住房。

一、问题分析1. 资金不足: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政府的投入还无法满足需求。

由于资金来源单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造成资金的不稳定性。

2. 建设速度慢:由于审批流程繁琐、施工周期长等原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缓慢,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3. 质量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为了赶工期或者降低成本,出现了建筑质量问题,影响了住房安全。

4. 管理方式落后:目前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导致管理效率较低,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二、对策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充足性和稳定性。

2. 简化审批手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审批流程,简化相关手续,提高建设效率,缩短建设周期,以更快地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

3. 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建筑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监督检查,杜绝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

4. 推进信息化管理:将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信息化,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数据分析和监督检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5. 推动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格局。

6.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的保障性住房长效机制,加强政策扶持,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形成稳定的住房供给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

三、结语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是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现阶段我们需要在资金投入、审批手续、质量监管、管理方式、社会参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融资难题的存在,其建设受到了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提高融资能力的建议,包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优化融资渠道以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结论部分则强调了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督、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建设质量和规模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住房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现状、融资难题、政府主导、社会资本、融资渠道、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可持续发展、质量、规模。

1. 引言1.1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性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指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的住房,是一项关乎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工程。

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住房短缺问题,缓解住房价格过高造成的负担。

通过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确保他们有一个稳定的住所。

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提供住房保障可以吸引外来人口留在城市,增加城市的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城市中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融资难题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融资难题严重影响了其规模和质量。

融资困难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无法按时启动或完成,从而影响了居民的住房需求满足。

融资难题也使得在建项目面临停工、拖延等问题,增加了项目的运营成本,降低了项目的盈利能力。

融资不足还可能导致项目施工质量下降,甚至影响住户的生活安全。

融资困难还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对于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使得政府的扶持力度无法充分体现,从而影响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民生保障。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摘要】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融资方面,存在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如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政策不够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效率低等。

为此,本文提出了四点解决建议:一是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宽资金来源;二是建立健全的金融支持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流向住房建设领域;三是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四是加强监管和风险管控,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安全。

通过这些建议,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融资困境,并为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希望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现状、建议、多元化融资渠道、金融支持政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监管、风险管控、发展方向、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长,保障性住房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保障性住房作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融资困难的现状。

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融资不足的问题。

如何改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现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以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方面,旨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融资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保障性住房需求。

面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严重性与紧迫性。

传统的融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持续扩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导致建设进度缓慢,影响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质量与数量。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随着房价不断飙升,而收入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住房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解决中低收入的住房问题,国家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政府最难解决的就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房价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1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现状及问题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保障性住房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以一定的方式对建房机构提供补贴,引导开发商、银行等帮助建设,并以较低的价格向中低收入人群出售或出租。

自从1998年实施房改以后,我国初步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棚房区安置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公给体系。

此类住房不以盈利为目的,需求对象支付能力低。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我国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可知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6%-58%,这就意味着每年城市将新增约1800万左右,再加上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未来我国城镇人口将会逐年增加,同时,中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大政府的财政压力,于是建设保障性住房必须有很好的融资途径,虽然目前政府有一些融资途径,如:①地方政府预算;②土地使用税的10%(扣除开支);③住房公积金(针对职工的免税强制性住房储蓄计划)净收益;④廉租房所得净收入;⑤中央政府拨款及其他资金来源可包括银行贷款、房地产商注资及发行债券。

但还存在如下融资困难的问题。

1.1 廉租房集资困难最大廉租房主要面对的是低收入人群,是由政府组织建设和引导的一批房源,按照家庭的收入和负担能力实行反向递减补助租金,这样政府除了承诺长时间内维持低水平的租金收益外,还必须放弃卖地的收益,并且还承担建设成本,这样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

相比之下,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在建成后即可出售,资金回笼快,在政府向开发商给出一定的优惠条件下,一部分开发商为了提高自己的商誉,巩固与政府的关系而参与到政策性住房项目中。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分析及融资模式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分析及融资模式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分析及融资模式探究摘要:保障性住房是重要的民生课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规划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大幅加强。

我国目前现有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是政府提供主要资金、自筹资金、社会机构提供为辅。

但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模式单一,担保机制不健全、手续繁琐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融资模式的探索研究,建立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培育多元化的融资主体是当前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保障住房建设;融资模式;存在问题;创新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它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可分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等五种保障形势。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过度依赖政府投入,来源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资金,很少利用信托、证券等融资工具的市场机制,融资效率低下,激励效应不足,来源渠道单一,形成了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

(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制约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集生产者、所有者、管理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并提供60%以上的建设资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依赖土地增值收益的地方财政收入模式势必将受到冲击,地方财政捉襟见肘。

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市场上资金供应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三)金融机构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热情被限制贷款收益低、偿贷的保障低、融资手续复杂,再加上在宏观经济调控与信贷规模控制的背景下银行信贷指标有限,各种风险上升,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参与热情。

且保障性项目要经过层层部门的层层审批,延长了融资时间,也很难吸引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资金。

(四)担保机制不完备,缺少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有了担保的贷款,不用处理违约房产的繁杂手续,这将大大刺激放贷积极性,也会降低放贷成本。

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难题与原因分析

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难题与原因分析

3 、措施和建议 3 . 1加大 融资的投入力度 ,实施融 资创 新 的方案 ( 1 ) 继续采取利用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
方 式,投 资公司应继续与各大金融机构进行 加强合作,与此 同时,还要积极协调配合相
关部门,尽快完整项 目的手续和抵押物 的手 续 ,与银行协调好,搞好 资料 的上报和 审核 工作 ,还要尽快签订好贷 款合 同,落 实贷款 任务 ,这样才利于发展。 ( 2 )对公司的债券 和 中期票据应加快发行速度,只有通过对保 障性住房 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对产权主体 的实力和规模进行加强 ,才能实现保障性住 房产权主 体的债券融资能力增强和发放规模 的壮大 。 投资公司应充分利用国家“ 符合规定 的地方政府 融资平 台公司可发行 企业债券” 的政策,加快发展步伐,积 极的发行公司债 券 ,将融资渠道 扩大。 ( 3 )成立专门的机构 进行保障性住房贷款的担保或保险。市级平 台的融资部分 由贷款市凭借土地使用权抵押 担保或是 由银行允许的资产进行抵押担保, 如果与银行贷款条件要求 的不符 ,可经专业 担保公 司提供第三方 的连带责任担保 。 所 以, 该建议 的实施 ,成立保 障性住房贷款担保或 保险的专门机 构,从 而减少 了银行信贷 的风 险。 ( 4 )建立房地 产信托基 金。所谓 的房地 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指 以通过发行基 金收益 凭 证募集到的资金作为基金资产,再把基金资 产交给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再对 房地产项 目或业务进行专 门投资 ,从而获取
致于造成 了较大 的信贷风险 2 、保障性 住房融资难的原 因分析 2 . 1法律法规不健全规 范,运 行机 制不 完 整 是缺 少 合适 的 规范 措 施 ,从 法 律 层 面 对保障性住房的实施计划 、惠及对象等进行 规范 ,从而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进 行不确 定 性的增加,扰乱市场机制。二是政府部 门间 没有构成一个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保 障性 住房建设和管理 内容要涉及的 内容有发改、 建设 、国土 、财政等部 门,保障房建设工作 由建 设部 门负责 ,缺乏和其他部 门间的专项 协调机制 ,失去 了相互之 间的协调 ,使得保 障房建设的速度较慢 。三是运行机制欠缺 。 与其他类型的住房保障相 比,公共租赁房属 于较新的一种,只租不售 导致房屋产权及其

保障房融资问题与解决对策

保障房融资问题与解决对策

保障房融资问题与解决对策作者:何红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1期摘要: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资金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保障房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我国保障房融资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保障房;融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46-02一、我国保障房融资现状为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并确定了在“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 600万套(户)的目标任务。

根据统计,前3年全国已经开工建设2 490万套,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 500万套,完成了目标任务的2/3。

2014年计划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计划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

庞大的数字和庞大的需求背后,无法隐藏的是资金来源的匮乏,尤其是公租房建设资金的长期沉淀和运行资金的不断追加负担,成为全国的普遍性问题,也一直制约着保障房这一民生工程的健康有序前行。

与资金需求高峰相伴的是很大的资金缺口。

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来源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融资与社会融资两个方面。

其中,政府的筹资来源包括:(1)政府财政预算;(2)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地方债(国务院要求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3)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要求不低于 10%,资金缺口大的地方还需增加比例);(4)专门为支持保障房建设而保留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融资平台(平台公司可发行保障房建设企业债);(5)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后的剩余,以及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资金等。

社会融资渠道来源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保险公司贷款、社保基金贷款和社会机构直接投资等。

二、保障房融资存在的问题1.政府直接投入十分有限地方财政的投入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行政管理等事业,保障房投入资金有限,导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障房建设投资难以为继,而中央财政不能增加转移性支出,保障房建设目标难以实现。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指政府为了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采取一定手段和政策,在供应、配租、价格、保障等方面予以特殊保障的一种住房制度。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我国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1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资金大,但是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

一方面,由于多方利益关系的干扰和沟通不畅,导致部分资金被挪用或浪费;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追求政绩,盲目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导致资源浪费。

1.2 财务监管不到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自于政府的专项拨款和住房公积金,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在使用这些资金时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规范操作。

未经审批擅自挪用资金、超支等问题。

1.3 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住房公积金,然而政府财政拨款来源不稳定,且容易受到其他紧急支出的影响;住房公积金则由于管理不善和资金回笼周期长,导致流动性不足。

1.4 缺乏风险防控机制保障性住房建设涉及大量资金,但是缺乏相关的风险防控机制,一旦出现资金使用不当、产生风险投资失败等问题,将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小的冲击。

二、对策建议2.1 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在财务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明确资金使用要求和流程,强化监督检查,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进行全面、及时的跟踪和监控,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规范和高效。

2.2 加强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明确资金使用的效果和成效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3 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在资金来源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开展社会投资、私人资本等多元化筹措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降低对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保障性住房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障性住房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从稳定财政投入增长, 解决资金供给的长期 困扰 ; 激励 民间资本参与, 拓宽保障房资金 来源 ; 创新融资技术
手段 , 步推 行房 地产基 金 ; 稳 完善 资金 监 管体 系, 确保 资金 筹集 和使 用效 率等 四个 方面入 手。
[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 融资; 财政投入 ; 民间资本 [ 中图分类号]23 [ F 9. 文献标识码] [ 3 A 文章编号]08 86 (02 0— 07 0 10 — 46 2 1)3 0 3— 5
长春 市委 党校
J RN OU ALOF E P R C OL TH A TYS HO
OFC C C P HA NG HU MUN C P LC C N I!A OMMI T E T E
保 障性住房融资过程 中的问题
及 对 策研 究
田 源, 崔
( 阳师范大学 沈
[ 摘

I0 3 ) 10 4
融危机 导致经 济全球衰 退 的巨大挑战 , 国政府 出台 我


问题 0 亿 元列 入保障性住 万 其 00
近年来 , 收入投机 者利用其 资源 囤积住房 使房 房建 设投 资计 划 , 保障房 建设置于 一个更加 显著 的 高 将
价不 断飙升 , 在事 实上造成 了中低收 入者尤其 是低收 位 置 , 这标 志 着 保 障性 住 房 建设 进 入 了高 速 建 设 时
( ) 三 融资工具缺乏 , 市场性 融资困难 当前 , 单一 的政府主导 型融资模式 日益僵化 , 面对
保 障房政 策是 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 问题 大量 资金 的持 续投入 , 政府 财力逐渐 捉襟见肘 。 随着
所采 取 的福 利性政 策 , 因其成 本收益 特性决定 了中央 资本市 场 的不断开放和 日趋完 善 , 通过 创新 融资工具

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

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

保障性住房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作者:吕艳刘振强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27期摘要:本文深入阐述了保障性住房投入的渠道及主要困难,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基础上,认为应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将住房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创新建设和管理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等来建立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融资住房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的发展目标,并以此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投入逐年增多,但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

今后一段时期,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更稳定的融资渠道,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

一、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及困难(一)保障性住房投入的资金渠道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从建设资金筹集渠道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投入和公共资金的引导作用一是政府财政支出。

2007年之后,中央政府把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投资作为贯彻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逐年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助标准。

如西部地区(包括比照西部政策县)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300元每平方米逐步提高至2011年的500元每平方米;中部地区由200元每平方米提高至400元每平方米;对甘肃、四川、云南及青海四省廉租住房项目提高到了800元每平方米的标准。

特别是国家启动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投入保障性住房的资金占到了22.5%。

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大了配套资金和土地投入,通过搭建地方融资平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二是公共资金支出。

主要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收益。

根据国务院规定,“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比例不低于10%”。

以上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难题与原因分析

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难题与原因分析

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难题与原因分析摘要:现如今,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断的深入与推进,一些深层次的新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重点问题是融资存在困难,本文重点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困境和因素。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难题;原因分析;对策政府为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规定标准、价格的住房简称为保障性住房,其大多是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组成。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存在收紧状况,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困难的窘境,其中受政策调控影响最明显的要数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

中央对各地方政府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导致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本文以当前形势为基础,探讨当前保障房建设的融资方法。

1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融资难题1.1 融资渠道窄,模式简单投融资平台的缺点是可持续性融资能力弱,难以突破资金瓶颈。

在2011年以前筹集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中,一半以上的是由土地出让净收益提取资金、一般性预算安排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补充资金构成,其他的有将近一半的地市均是由以上三项资金做支撑。

保障性住房建设之所以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因为地方财政收入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数额一般,公积金建设贷款无有效担保等。

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施“5 +1”模式和成立房产投资公司,由于缺少合理的机制来吸引激励社会资金的参与,政府投入和银行贷款支撑着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平台,该局面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受到政府投入能力和银行贷款能力的双向干扰。

房产投资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集合大量资金,对金融机构贷款依赖过分会给房产投资公司资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是很大的。

1.2 投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有所欠缺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存在的弊端构成政府性的债务险。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较繁琐,存在较多隐性债务,债务信息缺乏透明度,商业银行都不易掌握完全,更何况一些地方政府自身都不清楚各级融资平台的负债以及担保情况。

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只租不售)
公租房 城市中等收入家庭
(夹心层) 新建、改建、收购等 小于60平米 “谁投资,谁所有”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 实物配租为主,租金补贴和减免为辅
(只租不售)
2.保障性住房的特征
保障性住房除了具有一般住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外,还具有一下特有的特点:
(1)保障房的保障性
与商品房的营利性不同,保障性住房面向的是解决不了住房问题的低收入家庭因此其价格一定低于市场价格,具有公益性和保障性,注重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住宅权,维护社会的稳定。
2.社会资本投入度低
保障房的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持续地支持,而这些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收入以及向金融机构的的贷款,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严重欠缺。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优惠性条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但由于保障房资本回报期长、收益率低等使得引资效果不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大概投资金额超过5万亿元,估算政府投入37%左右,向金融机构贷款、其他商业企业等筹集45%左右。但是预计政府投入度只能达到其总投入量的58%左右,仍旧有大概42%的资金缺口需要补足,加大了政府财政的压力,且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投入欠缺,过于依赖政府,需要积极探索融资渠道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1.政府财政压力大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国家和政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现阶段,保障性住房由政府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例如,2011年我国需要14920亿元资金用于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其中各级政府直接投入6520亿元占所需总资金的44%。目前,房地产行业过热,房价居高不下,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支付高额的房价,使得社会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特定居民的住房问题,国家会需要更多的资金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建设,无疑使得政府承受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政府是保障性住房的融资主体,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除了自身提供一部分资金以外,需要通过向各类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政府作为巨额贷款的财政担保从另一方面给各级地方增加了债务压力。同时,保障性住房在我国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区,其财政收入比较丰厚,能够承担更多的保障房的建设,但是对于比较落后的地域,建设保障性住房无疑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问题一: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短缺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实情况是资金短缺。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城市中心地带加大资金投入。

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低,导致住房的质量和居住条件难以达到居民的需求。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督导,提高保障性住房的造价、建筑标准、建筑质量等,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问题三:保障性住房管理不到位保障性住房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规范和效果,致使管理成本过高,管理难度大。

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巡查和监督,确保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可行、有效。

问题四:住房分配不公平保障性住房分配不公平,部分群体难以获得住房补贴或其他保障政策。

政府应根据各种群体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加大公开透明,确保分配合理、公正。

问题五:简单化的政策措施难以奏效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中,简单化的政策措施难以奏效。

政府需要制定更多、更详细的政策措施,确保它们的实际效果。

应对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资金配置策略,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平衡。

2. 加强监管和督导,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筑标准、建筑质量及管理水平。

3. 规范住房分配政策,加大公开透明度,确保分配合理、公正。

4. 调整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提高政策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

结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政府应加强监管和督导,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规范住房分配政策,加强政策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住房保障。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实现住房保障更加广泛和高效。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建设速度不够快。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2. 资金来源不够多。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和财政支持,但建设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一些地方政府往往由于财政压力大,无法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3.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混乱,一些不法分子和执法者难以管理和打击。

4. 社会融资难度大。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市场风险大、收益低,社会资金投向比较困难,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体,因此应积极加大财政投入,通过政策扶持、土地配售等方式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 完善社会融资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发行债券、引导银行信贷等多种途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有效结合起来,以共同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3.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对违规行为严加打击,确保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合法、规范实施。

4. 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效率。

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建设节约型、智能化、绿色住房项目,提高建设效率。

5. 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

政府应及时调整和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

6. 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应开展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保障性住房政策和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解决。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也影响了低收入群体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但是由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满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求。

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行住房专项债券、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可以加大金融机构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低息贷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等,以增加资金来源,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进行。

保障性住房管理存在着监管不足的问题。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和社会公益属性,对其建设和管理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监管部门;二是监管手段不全面,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监管不够到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可以建立保障性住房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和权力,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建设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保障性住房的配套服务存在不足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仅仅是提供房屋,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如社区服务设施、教育、医疗等,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需求。

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配套服务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配套服务的投入力度,增加配套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数量。

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配套服务的建设和管理,通过与社区、企业等合作,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配套服务。

保障性住房的使用和保障对象的认定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

当前,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权和保障对象的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群也能够获得保障性住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更加严格和公平的保障对象认定机制,明确保障对象的范围和条件,并加强对申请人的审核和审查工作。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刘义;陈志英【摘要】Affordable housing for urban resi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t’ 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lso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With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distribution has been the core of the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also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link .But in reality,unfair phenomenon always happens ,which makes some people occupy the resources excessively that should not have been his own .It affects the ultimat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directly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afford-able housing allocation system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it put forward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our country's affordable housing allocation system .%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重大举措,同时也关系着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途径。

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不明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多样,包括政府资金支持、社会捐赠以及相关税收政策。

由于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机构往往难以清晰了解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容易造成资金监管不到位,产生经费挪用、浪费等问题。

2. 财务审计和监管不到位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财务审计和监管的作用至关重要。

由于相关机构人员的不专业或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对于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管不到位,容易产生财务违规行为。

这不仅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效益,还可能给相关机构带来信任危机。

3.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资金来源不明确和财务审计监管不到位,往往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可能存在资金滞留、审批不及时、工程拖延等情况,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源。

4. 风险管理不足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其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工程风险等。

目前对于这些风险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往往会给保障性住房建设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针对资金来源不明确的问题,应完善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建立起严格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所有资金的流向都能够清晰可追溯,防止资金挪用和浪费。

2. 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管力度针对财务审计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应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机构的财务审计和监管力度,确保审计和监管制度健全,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的审计技能,严格执行审计和监管制度,以保障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针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应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控,建立起完善的项目审核和审批机制,确保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的及时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融资现状与建议摘要:近几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应对措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解决该项问题,政府在近几年一直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且在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

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建设资金的问题也越发凸显。

短期内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各地都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保障性住房资金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资金需求量大;二是资金周转时间长;三是流动性差等。

文章对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来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融资问题;保障性住房;对策建议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现状(一)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

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程度也不高,资本市场起步相对较晚,金融体系还欠发达,也很少利用信托、证券等融资工具,融资效率低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形成了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

2、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也同时制约保障房建设,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出让金作为支持地方发展支柱,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上明显力不从心,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被迫靠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支持保障房事业。

这也同时给地方政府在其他社会事业方面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一)政府财政预算资金一是公共预算安排资金,主要是中央补助、省级补助、市县公共预算和地方政府债券安排资金。

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资金,主要是土地出让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后的余额(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二)自筹资金及社会机构提供资金社会机构提供资金目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资金以及地方政府或投融资平台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债券,各类基金等融入的资金。

三、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对策建议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策略,以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融资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对于人们居住环境的保障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商业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收益相对有限,使得在建设融资方面往往存在一定问题。

各级政府要实现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有效贯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效开展,就应当结合实际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

本文将对保障新住房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根底上探索解决保障性住房融资困境的策略。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融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展迅速,房地产行业更是成为引领其他行业快速开展的领军力量。

然而房地产业的迅猛开展并没有有效解决普通民众的购房问题,买不起房的问题更是呈越演越烈之势。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工程,其受众是那些买不起房的民众。

通过这项工程很多买不起房的人获得了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活大为改善。

只有具备充足的建设资金,这项工程才能长期地开展下去,因此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具有切实的意义。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现状融资存在的问题首先,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财政资金是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金融体系还有待完善,同时证券、信托等融资工具运用的还不成熟,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很难从融资中获得保障。

其次,地方政府财力缺乏。

土地出让金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不充裕的财政资金难以有效支撑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很多地方的保障房事业开展不得不依靠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第一,政府财政预算资金。

首先是地方政府债券安排资金、市县公共预算、省级补助、中央补助等公共预算安排资金。

其次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后的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等成复兴基金预算安排资金。

第二,自筹资金以及社会机构提供资金。

其中地方政府或投融资平台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信托、债券等融入的资金、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试点资金、银行贷款是社会机构提供资金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及解决办法
刘义(河北经贸大学)
摘要:随着房价不断飙升,而收入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住房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解决中低收入的住房问题,国家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政府最难解决的就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房价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
1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现状及问题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保障性住房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以一定的方式对建房机构提供补贴,引导开发商、银行等帮助建设,并以较低的价格向中低收入人群出售或出租。

自从1998年实施房改以后,我国初步建立了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棚房区安置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公给体系。

此类住房不以盈利为目的,需求对象支付能力低。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我国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可知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6% -58%,这就意味着每年城市将新增约1800万左右,再加上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未来我国城镇人口将会逐年增加,同时,中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大政府的财政压力,于是建设保障性住房必须有很好的融资途径,虽然目前政府有一些融资途径,如:①地方政府预算;②土地使用税的10%(扣除开支);③住房公积金(针对职工的免税强制性住房储蓄计划)净收益;④廉租房所得净收入;⑤中央政府拨款及其他资金来源可包括银行贷款、房地产商注资及发行债券。

但还存在如下融资困难的问题。

1.1廉租房集资困难最大
廉租房主要面对的是低收入人群,是由政府组织建设和引导的一批房源,按照家庭的收入和负担能力实行反向递减补助租金,这样政府除了承诺长时间内维持低水平的租金收益外,还必须放弃卖地的收益,并且还承担建设成本,这样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

相比之下,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在建成后即可出售,资金回笼快,在政府向开发商给出一定的优惠条件下,一部分开发商为了提高自己的商誉,巩固与政府的关系而参与到政策性住房项目中。

此外,还可结合银行,获得建设资金。

1.2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问题对融资的影响
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如和布局的文献很少,孙施文分析保障性住房如果建在高地价,高房价的城市中心地区,那是有悖于逻辑的经济合理性和土地的使用效率原则,并且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土地收益的下降,税收的减少等),降低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预算,若将保障性住房建在房价最低的城市边缘甚至外围,那将会造成城市交通量的增加,使低收入者的收入进一步恶化,交通成本增加,甚至有法国“贫民窟”的可能。

这样又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降低了开发商投资的积极性,银行参与的热情。

所以保障性住房应该建在哪是一个关系到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重要因素。

1.3地方政府融资不足的问题
对于中低收入这个庞大的群体,住房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在2010年我国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融资需求8000亿元,但实际上保障住房建设投资仅为4700亿元,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不稳定,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波动较大,公益金增益受到限制,政府财政预算压力大,中央拨款有限等因素造成了融资需求与供给的巨额缺口。

2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需求预测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城镇人口将会逐年递增,与之相适应的住房需求也呈递增的趋势。

参考周京奎博士以及薄连明博士的文章中的部分预测数据可推算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需求额,分析如下:对于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增量约1605万人,人均居住面积约30平方米,这样新增加的人口需求住宅面积约为4.815亿平方米,关于城镇因拆迁而增加的居民住房需求目前没有见到任何公开的“官方统计”,只能进行推算。

据统计,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城市实有住房面积为36.23亿平方米,六十年代建造的简易房屋约6亿平方米。

如果按年2.5%的自然更新率计算,那每年自然更新住房约0.9亿平方米。

但97年以前,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平均14平方米,而2009年人均居住面积已经提升为28平方米,所以拆迁后所需居住面积为拆迁前的2倍,则每年拆迁的0.9亿平方米房屋需要建设1.8亿平方米才能满足需求。

1998-2009年共新增房屋面积为76.52亿平方米,根据以往年份竣工面积可保守估计2010年可竣工7亿平方米,这样截止到2010年共新增房屋面积83.52亿平方米。

那么按房屋寿命50年,住宅拆迁率2%,70年住宅产权计算,则每年拆迁率为1.4%,则每年需要拆迁房屋约1.17亿平方米。

假设拆迁后所需住宅面积为拆迁前的1.1倍,则城镇每年因拆迁增加约1.29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加上97年之前的房屋因拆迁新增的住宅需求1.8亿平方米,每年大约因房屋拆迁需要新增的住房需求为3.1亿平方米,再加上城镇人口增加所需的住宅面积4.815亿平方米,则2011年共需新建住宅面积约为7.915亿平方米。

目前国家住房政策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应占所有住房建设的一半以上,按50%计算,则2011年新建住房中保障性住房约为3.9575亿平方米,建设成本按2200元/平方米,则共需建设资金8706.5亿元,再加上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缺口3300亿元以及以往各年的融资缺口额,可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缺口非常大。

3政策及建议
鉴于目前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融资缺口很大,除加大政府财政预算,将土地使用税的10%增加到15%-20%,考虑风险的前提下适当发行债券外,还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3.1协调政府与开发商的关系
政府应该加大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大量的减少纯商品房的建设,政府在出售土地时,尽量降低土地价格,增大容积率,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房地产开发公司施工建设,但开发商必须在规划地块内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房。

3.2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的位置
政府应该将市、区中心等繁华地带的规划用地用以商品房、写字楼、娱乐中心、大型饭店等的建设,以增大自己的财政收入来更好的建设城郊地区的基础设施,以扩大城市的规模,进而在城郊地区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设保障性住房,以节约政府在市区规划地块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出让金的损失。

例如:徐志强通过公共交通的角度来分析指出可以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通过加强公共交通能力,在站点附近建设大量的保障性住房。

3.3非政策性银行应该开设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业务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政府融资能力有限,极大的制约了该目标的实现。

当地政府应该协同非政策性银行,共同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业务,每年以其利润的一定比例出资承建,政府规划用地,并以极低利润的价格向中低收入人群出售或出租。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经济适用房该建在哪里.瞭望,2007(52):60.
[2]刘雅伟,王美飞.给予TOD理念的上海市廉租房选址分析.今日南国,2008(94)67-78.
[3]建设部课题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10.
[4]国家保障性住房座谈会.
[5]周京奎.我国公共住房消费融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城市问题,2010(07)70-74.
[6]制度与生产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8(12):17-18页.
作者简介:刘义,(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管理方向
社科论坛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