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觉醒于诗的秘密,依然是可能的

合集下载

解释臧棣诗青鸟入门

解释臧棣诗青鸟入门

解释臧棣诗青鸟入门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臧棣的诗《青鸟》。

这诗啊,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盒,等你去打开,去探索里面的奇妙世界。

你看啊,诗就像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有时候它能照出我们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和渴望。

臧棣的《青鸟》呢,它不是那种一下子就能让人明白的诗,它有点像一道谜题,得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比如说诗里的那些意象,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你眼前跳来跳去。

它们看似无序,却又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这就好比你走在一条陌生的小路上,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迷茫,但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一些独特的风景,一些让你惊喜的东西。

咱就想想,生活中不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吗?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或者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却能给你带来深深的触动。

臧棣的诗就是这样,它能抓住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然后用他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再看看诗的语言,那可不是一般的文字堆砌哦!那是充满了魔力的语言,能让你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

这就好像你在听一首特别好听的歌,那旋律能一直萦绕在你的耳边,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

你说,这诗是不是很神奇?它能让你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一丝不一样的色彩,能让你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和慰藉。

就像在炎热的夏天,突然吹来一阵凉爽的风,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而且啊,读诗还能锻炼我们的想象力呢!当你读着《青鸟》,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去构建那个属于你自己的诗中的世界。

这多有意思啊,就像你自己成了一个导演,在导演一部只属于你的电影。

哎呀,真的是越说越觉得这诗有意思。

朋友们,别总是忙忙碌碌地过日子,偶尔也停下来,读一读像《青鸟》这样的诗,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相信我,你会从中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

这就是诗的魅力,这就是臧棣的《青鸟》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

别再犹豫啦,赶紧去开启这场奇妙的诗之旅吧!。

探索未知的诗学

探索未知的诗学

探索未知的诗学作者:赵目珍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3期诗人臧棣曾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当他思考自己与诗歌的关系时,他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想给诗歌发明一个风箱。

”他梦想着,拉动风箱的把手,给诗歌的“空”带去一股强劲而清新的现实之风。

这些年,他的这种意识越来越强烈。

他的这一诗学理想,带有很强烈的哲学思维,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道德经》第五章中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认为天地之间的空间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它虽然内部是虚空的但却从不枯竭,你越是施加动力,它鼓出的风就越多。

臧棣的这种类似的诗歌观念,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探索“未知”与“无限的可能”。

他虽然主张诗人应该保持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诗歌的能力,但他所创造的“诗歌风箱”这一新颖比喻,却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诗歌的能指。

臧棣曾将诗歌的“空”理解为我们自身对诗歌的“无知”。

他想发明的“诗歌的风箱”,就是想在诗歌的“空”中放进一个现实的物象,一种我们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能加以辨识的东西。

臧棣的每一首诗的生成,都与他对“未知”的探索密切相关,他钟情于世间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笔者曾有幸在深圳领略到他的诗歌《水竹芋入门》生成过程的“一部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不可能知道他在获取了对“水竹芋”的“认知”以后,他如何具体地将这些“认知”融进到他的思维与语言当中,以及在语言、思维和认知交融之后他如何再具体地将它们通过诗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所知道的,仅仅是:我们从车上下来,走到接近“萤火虫之家”的外围,当很多诗人都涌进“萤火虫之家”的内部,他却站在外面为一株长于水中的陌生植物而好奇。

我和另一位女士在外面陪着他。

遗憾的是,我们也都不知道植物的名字。

在问了数次都未得到答案之后,他依然对那株美丽的植物不离不弃。

他对探索这个“未知”乐此不疲。

直到许久之后,一个同行者才从别人那里为他带来了答案——“水竹芋”。

〖诗词鉴赏〗现代诗(七十六) 臧棣张曙光的诗

〖诗词鉴赏〗现代诗(七十六) 臧棣张曙光的诗

〖诗词鉴赏〗现代诗(七十六) 臧棣张曙光的诗现代诗(七十六)臧棣/张曙光的诗素材.音乐.图片/网络编辑/雨中笠翁目录臧棣的诗共14首:宇宙是扁的、花非花、完成、临海的沙丘、抽屉、与风景无关,仅仅是即景、报复、个人书信史话、未名湖、蝶恋花、榜样的力量、抒情诗。

张曙光的诗共11首:一首诗、进城、1965年、看电影、十月的一场雪、雪、照相簿、存在与虚无、在酒吧、垃圾箱、岁月的遗照。

臧棣的诗臧棣,1964年4月出生在北京。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曾任中国新闻社记者。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新诗所研究员,《新诗评论》杂志编委。

2005年10月,当选“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 2006年8月,当选“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

2007年4月,当选“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

2007年5月,当选“当代十大新锐诗人” 。

近期出版个人诗集《北大年选:2005诗歌》(2006年)。

曾获《作家》杂志2000年度诗歌奖。

出版的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风吹草动》(2001)。

共14首:宇宙是扁的、花非花、完成、临海的沙丘、抽屉、与风景无关,仅仅是即景、报复、个人书信史话、未名湖、蝶恋花、榜样的力量、抒情诗。

宇宙是扁的臧棣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新闻时,我正在厨房里切黄瓜片。

两根黄瓜,我刮去表皮,将它们切得又圆又扁,这只是一种结局。

将切好的黄瓜浸泡在香油、盐、米醋的小世界里,则牵扯到另一种结局。

多少人来吃晚饭?有没有不速之客?多少真正的营养互相矛盾!或者,同样涉及到结局,为什么我喜欢听到有人在黄金时间里播报说宇宙是扁的。

妙,还是真的有点妙?我的预感说不上准确,但强烈如光的潮汐。

正如短时间内,我在厨房里看到的和想到的——案板是扁的,刀是扁的,不论大小,所有的盖子都是扁的;图纹并貌,只有盘子不仅仅是扁的。

面具是扁的,真真假假,药片也是扁的;甚至最美的女人躺下时,神也是扁的。

花非花前身是什么已很难识别相互启发时,你停下来看棠棣不辨东西南北,招摇在自身的繁盛和喜悦中。

臧棣诗歌的创作特点

臧棣诗歌的创作特点

臧棣诗歌的创作特点臧棣,这个名字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有点陌生,但要说他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地位,那可真是不小的。

听说过他的名字的人,都会被他诗歌里那种似乎永远藏着情感的味道吸引。

你一看就知道,他不是那种直来直去的诗人,反倒有点像是在说故事,每个字都好像藏着深意,有点让人捉摸不定,但又不想放手去细琢磨的感觉。

就比如你走在一个小巷子里,偶尔瞥见一丝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暖暖的,那种让人心里一阵涌动的感觉,正好就是臧棣的诗歌给人的印象。

他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情感的张力。

其实啊,你看他的诗,有时候明明写的只是一些很普通的事情,可能就是路过一棵树,抬头看到了一只飞鸟,或者仅仅是回忆起一场雨。

但是,往往你能从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片段中,看到不一样的味道。

让你突然明白,原来日常的生活中也有那些微小但足够打动人的东西。

就像你跟一个朋友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可能偏离了初衷,可是你发现,你其实说的每句话都不只是“闲聊”,它承载着你的一些真实情感。

这种情感,不张扬,不直接,但却足够打动人心。

再说他的语言,简单又有力。

大部分时候,他不需要用复杂的修辞手法或者拗口的字眼,他就能让你“啊!对了,就是这么回事!”就像你一听到老朋友说话那种直接而又真切的语气,你能感受到他背后的情感,似乎没花多少力气,但每一句都能触动你内心的某个地方。

你会觉得,啊,原来诗歌不一定非得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可以是那么生活化,就像你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但却足够有分量。

这也正是臧棣诗歌的魅力所在。

他的诗,不是一开始就让你想深挖,而是让你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它那股浓浓的生活气息。

就像一杯刚泡好的茶,喝上一口,虽然平平淡淡,但过了好一会儿,茶香渐渐溢开,回味无穷。

对了,他的诗歌里还有个特点,就是那种隐隐约约的伤感。

不是那种直白的悲伤,而是一种淡淡的忧愁。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像在你最放松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件事,心头微微一沉。

那种情感很难用言语清楚地表达出来,但臧棣恰好做到了。

论臧棣的物景诗写作及其语言诗学

论臧棣的物景诗写作及其语言诗学

49名家三棱镜·臧棣论臧棣的物景诗写作及其语言诗学赵黎明在当今汉语诗坛,臧棣是一种颇为独特的存在,其独特性不仅体现于产量的宏丰、题材的广博等方面,更体现在运思方式的新异上——他以极具辨识度的创作为汉语诗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即在抒情与叙事、感性与知性之外,找到了词与物互为关涉的诗歌之维。

关于这种艺术追求,诗歌评论界寓目较少,只有少数评论家做过简略的点评:“如果说语言存在着,在事物的深处,文字与事物结合在一起,文字成为事物的表象或呈现,那么臧棣的诗歌话语则呈现为评论、解释和博学的语言,暗含着对这种先在的语言——以及词与物的关系的评论、阐释或者解构。

臧棣不仅在叙述事物也在同时评论叙述事物的语言……臧棣的诗歌写作似乎不是在直接使用叙述和描述事物的语言,而是一种批评话语,不只是事物作为描写的对象,描述事物的语言也成为诗歌写作所批评的对象,语言已经不是事物的恰当的表象与命名,而是已经充满先于经验的阐释,臧棣的诗歌就表现为具有评论形式的分解式话语。

”a耿占春敏锐地点出了臧氏创作的核心要素:命名、词与物、评论性话语,等等。

不过,臧棣的诗歌志向可不止于对物的命名、评论或解释,他试图建立的是一种新的诗学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里,万物与我并生、众生与我对话,天、地、人、神(缪斯)通过语词诉说而构成一个自足的世界。

这种诗歌写作无以名状,我们姑且称之为“新尔雅”式写作。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词典,它将人对万物的聚散离合有机统一的理解,按照“语言-人-自然-生物”的顺序进行了分类编排,反映出古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也体现了古人“本体论的语言观”b,所以它并不止是一部名物词典,还是一种语言哲学甚至诗学总纲。

晋代郭璞在《尔雅注序》中就高度评价了它的综合效能:“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

”《尔雅》不仅在名物释词方面具有开创之功,还对“诗人之兴咏”产生了一定影响。

昌耀诗中的藏族形象书写

昌耀诗中的藏族形象书写

者间的合作关系具有抹不去的必然性。

对于新诗来说,与诗人合作意味着:既解除了它初始时刻获取的孤独的自我,也让诗得以完成,亦即让一首诗成为它本来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

这就是说:新诗不是to be as it is,而是ought to be所蕴含的那个to be。

臧棣带来的启示是:新诗与诗人经由谈判获取的初始性自我是孤独的,也是未完成的;新诗与诗人深度合作所成就的自我是幸福的,也是它的最终样态:新诗的样子,就是幸福的样子。

四、新诗与神秘性现代汉语诗究竟应该怎样切中现实,才能更好地表达反讽主义者和反讽时代的关系,是自有这个文体以来不断得到讨论的老话题。

理论家们把新诗切中现实的能力,颇为时髦地谓之为及物性(transitivity);并敦请新诗充分发挥这种性能以自重。

否则,它将等同于无力回应外界的那喀索斯,那个自恋的幽闭者。

但问题的核心,也许并不在于新诗是否已经拥有及物性,或是否应该拥有及物性;到底何为现实,究竟现实为何,才配称核心问题,因为现实并非自明之物,也不拥有不证自明的品格和德性。

不同的现实各不相同。

和拥有自我的新诗不同,现实(或曰世界)从来不曾有过独立的自我,它的神秘性是被决定的、被给定的;现实并非理性真理或必然知识宣称的那样,已经被彻底祛魅。

新诗因其个性鲜明的自我,既不屑于充当诗人“言”自家之“志”道具、“抒”自家之“情”的器物,又不可能像干瘦、乏味的新闻报道那般,仅仅从现实的表层叙述现实,还号称它叙述的现实真实不二。

新诗必须切中现实的神秘性以实现自我而达至幸福的境地;新诗因之而等同于幸福。

对于这个问题,臧棣与同他合作的现代汉语诗一样,显得非常自信:“只要这世上还有一种警觉 /由神秘的饥饿来决定,/它就敢肯定,我身上拥有 /你无法抗拒的东西。

”(臧棣《火中的栗子》,1995年)而自有新诗以来,洞悉和践行这个诗学道理的人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新诗的制作者至今仍自外于新诗的现代性,甚至无缘得知新诗自身的伦理。

诗,生命的自我表达

诗,生命的自我表达

诗,生命的自我表达臧 棣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未意识到我的诗歌写作会被说成是高产的。

我还以为大家都一样。

虽然对每个诗人而言,写作的速度有快慢之分,但身处现代汉语最具张力的时代,我觉得当代诗人的产量差别不会很大。

年轻的时候,谁都有过一晚上写好几首诗的体验。

我刚刚留在北大任教的时候,给本科生开“诗歌写作”课,讲到诗人王敖的写作速度是,一周可以写出半本诗集。

1990年代后期,张枣和我谈及过新诗的产量这一话题。

张枣基本上是天才派,写作习惯受制于风格意识、语言感觉。

万物都可以归结在一首诗里。

他写得少,还有一个原因,不是有人说的他太贪玩,而是他的风格意识和诗人的耐心之间的脱节。

张枣的语言感觉,可以说好得出奇。

但也正是因为语言感觉太好的缘故,在需要耐心的时候,他喜欢耍聪明。

当然,他也有资格在语言中耍聪明。

他的工作方式是,每年只在特定的时日里写诗。

而我的情况刚好和他相反。

从自身条件来说,我属于金牛座,又有一半湖南人的血统,所以,就状态而言,写诗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工作。

我曾对张枣说,中国诗人的一个通病是,从未把诗当成一种工作。

会写诗,能写诗,但从未真正进入写诗是工作的状态。

而这也是冯至在1940年代,就敏锐地观察到的一个问题。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命的状态和工作的状态是对立的。

诗是在闲暇的生命中产生的。

如果将诗界定为一种工作,对多数人来说,这很可能意味着一种劳役。

用张枣的话说,那就不好玩了。

但就我个人对新诗历史中诗人的写作状态的观察,我觉得,建立起诗和工作的特殊关联,对锤炼诗人的现代意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无法回避,也极为迫切。

追根溯源,这很可能和我早年受到瓦雷里的影响有关。

瓦雷里曾说,现代诗人的毛病之一,就是喜欢借口等待灵感降临,总是逃避文学劳动中的艰苦的付出。

瓦雷里是我高中时就崇拜的诗人。

即使那时候,不可能很深入地领会他的很多说法,但他的文字塑造了我对诗歌的最初的认知。

某种意义上,瓦雷里可以说是我最早的诗歌师父。

更纯粹的生命感觉——论梁晓明近作

更纯粹的生命感觉——论梁晓明近作

最近三十年,诗人和才气的关系,在当代诗歌话语里一直处于晦暗莫名的状态。

说一个诗人靠才气写作,或者说,一个诗人写得很有才气,听上去更像是敷衍的客气话,而不像是正经的品评。

更令人尴尬的,有的诗人可能写得很好,无论是在取材立意方面,还是在遣词造句方面,都驾驭得面面俱到,而他的写作本身却很难说是有才气的。

比如,新诗早期历史上,徐志摩的写作可以说是有才气的,但卞之琳的写作(除非做出更明确的前提限定)却很难被指认成是有才气的。

艾青的写作是有才气的,而郑敏的写作却很难说是有才气。

1980年代之后,海子的写作可以说是相当有才气的,而江河的写作却很难说是有才气的。

顾城的写作,或许向诗歌批评提出了更微妙的挑战:我们可以说顾城写得很有天赋,却依然难以斩钉截铁地说,顾城写得很有才气。

当然,对现代诗而言,才气和诗歌的关系,可能已不像这种关系更纯粹的生命感觉——论梁晓明近作棣臧棣,1964年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北京大学,1997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访问学者。

曾获《作家》杂志 2000年度诗歌奖,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古典诗歌场域里有那么鲜明的指示作用。

从更严格的批评尺度看,诗歌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诗人是否具有才气。

卞之琳的诗,肯定比徐志摩的诗要好。

有的诗人的写作,我们从不指望过他会写得有才气,我们阅读这样的诗人,并品评他在诗歌写作方面的得失,可以从其他的角度进入。

他有没有才气,并不特别妨碍我们对他的阅读。

而有的诗人,阅读他的写作之后,却发现我们对他的诗歌的欣赏全然来自我们对他的诗歌才气的按捺不住的肯定。

梁晓明的诗就属于后一种情形。

而且可以这么讲,朦胧诗之后,当代优秀诗人众多,但真正像梁晓明这样能称得上有才气的诗人,却是凤毛麟角的。

梁晓明的才气首先反映在他的诗歌语感上。

自新诗诞生起,为了纠正诗歌和现实的关系,为了对得起五四知识分子倡导的诗歌的历史感,现代诗歌文化的总体倾向是,鼓励诗人对语言的强力使用。

臧棣的经典诗句

臧棣的经典诗句

臧棣的经典诗句
嘿,你知道臧棣吗?他可是个超厉害的诗人呢!他的诗句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独特又耀眼。

“从一片落叶开始,秋天,全面进入我的身体。

”哇,你想想看,这是多么奇妙的表达啊!就好像秋天不是慢慢到来,而是一下子就冲进
了我们的身体里。

这就好比你正走在路上,突然一阵风带着秋天的气
息扑面而来,让你瞬间就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

“蝴蝶翩飞,仿佛能把一个秘密,直接送到你的心里。

”哎呀呀,这感觉多妙啊!就好像蝴蝶是带着神秘使命的小精灵,能把那些我们心
底最渴望知道的秘密悄悄告诉我们。

这和我们有时候突然对某个人有
特别的感觉是不是很像呢?仿佛有什么在牵引着我们。

臧棣的诗句总是那么生动,那么富有感染力。

“每一只鸟都是神的
化身,在天空中展示着自由的魅力。

”可不是嘛,当我们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就觉得它们像是神派来的使者,向我们展示着
自由的美好。

这就跟我们向往自由,渴望挣脱束缚的心情是一样一样
的呀。

他的诗能让我们看到平常事物中不一样的一面,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一朵花的盛开,就是一个世界的诞生。

”真的是这样呢!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是那么独特,那么神奇,就像是一
个全新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

我觉得臧棣的经典诗句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扇门,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美好和可能。

它们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有着深深的情感和内涵,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所以啊,一定要好好去欣赏臧棣的诗句,你肯定会被深深吸引的!。

诗,必须写得足够骄傲

诗,必须写得足够骄傲

诗,必须写得足够骄傲臧棣独秀DuXiu曾经有一段时期,我觉得我是当代诗坛最受误解的诗人。

我的诗,不仅被非议,被恣意羞辱,也被贴过各种可怕的标签。

一个诗人能听到的最难听的、最恶毒的话,我都听到过。

这里面,有粗心的误解,也有天生的看不惯。

当然,也赢得不少知音。

但幸运的是,我从来没有被这些非议击垮过。

这倒不是说,我有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对所有的流言蜚语,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免疫力。

而是我本人,也经常批评自己。

我经常会一个人对着镜子说:臧棣,不是我批评你。

什么意思呢?就是反思自己,告诫自己,依然还没写到点上。

对于诗歌写作,我很有韧性,但并不固执。

我经常会审视自己的诗歌观念,从不认为自己接受的观念就是正确的。

这么多年,我至少领悟到了一点:对于生命和诗之间丰富的关系而言,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正确的诗歌观念。

有的只是,适合自己天性的,能激活自己天赋的观念。

所以,面对观念的分歧,审美的冲突,我总要求保持足够的开放性。

作为诗人,我要求自己的心态必须是开放的,这样,才能摆脱观念的束缚,去面对诗的可能性,去扩展汉语的可能性。

落实到自己的写作上,开放意味着在诗的表达方面,我只看重诗的活力。

口语也好,修辞也罢,只要有助于强化和深化当代汉语诗性的表现力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我都愿意吸收过来。

正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像卞之琳、穆旦、俞铭传这些杰出的前辈就意识到,现代汉语诗性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新诗的戏剧性。

追求现代诗的戏剧性,还可以更具体地解决两个问题:一、传统上,汉语的诗性太偏于安静。

其存在着一种倾向,将诗的安静和诗的智慧等同起来。

而且这种等同,多半有过度道德化的趋向。

比如,像朱光潜指认的,安静是东方最高的智慧。

这当然不错,但在我看来,过分强调诗的安静和诗的智慧的关联,不仅是一种道德化的辨认,而且不可预测的后果是,它限制了诗的活力。

过分的安静,也就关闭了各种可能性。

假如我认定,新诗目前仍处于自我塑造的阶段,它就不能写得太安静。

谷雨简史(五首)

谷雨简史(五首)

茭白简史必不可少的组合,案板的颜色深如史前动物最后的挣扎;这样,反差才会显得触目,青椒丝纤细如美腿碧绿,谷雨简史(五首)臧 棣【简介】臧棣,1964年4月生在北京。

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代表性诗集有《燕园纪事》《宇宙是扁的》《骑手和豆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情感教育入门》《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慧根》(英文诗集)《放飞协会》(德语诗集)等。

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

切好的肉片则依偎着争分夺秒的滑爽;而它化名菰笋,将几乎和它同时解体的红辣椒带进一次爆炸——你没有看错,在你的平凡和生活的智慧的关系里必然会有这样一次爆炸。

一部分涉及新生之物,但尚无确切的称谓,另一部分,粉碎涉及形象越来越模糊;诗歌的爆炸,记忆的爆炸,乃至作为一种自我的起源的生活的爆炸,都可以从这些先锋植物遇热之后突然释放出独有的美味中找到清晰的线索。

信不过我,还信不过杜甫的口味吗?它不止是一道菜,它还是一个暗号;热气腾腾的雕胡饭。

是的,你没有看错,李白一直坐在它的影子里,从未真正离去。

谷雨简史低于蛇莓的露水,苦难的篱笆已经在地下扎好。

旺盛的寻觅终于思念的味道越来越浑圆,差一点就要走火到破除之前,个人的迷信竟然也有点既矛盾又迷人。

如果失去的理智中也曾有面子被挽回,那么,复活每天都在上演。

难道你没注意到,几乎每一次,喜鹊的飞翔都很像出没;这多少意味着,秘密的根也曾是最好的尺度。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强调,苦难的篱笆已经在地下扎好。

而波光之上,世界的表象已让位于清春太大意;落花如此普遍,埋葬的痕迹却稀少得犹如消过音的晨曦正将古老的缝隙在你的脑海里不断扩大。

接着,花枝上,连翘的嫩叶已开始遮没迟开的小黄花。

我记得我们之间有过一次突然性:说到酸奶桑葚好吃不好吃,我说,今天是谷雨。

臧棣:唤起生命的高贵觉醒

臧棣:唤起生命的高贵觉醒

诗坛万象臧棣在语言的沉醉中追溯他的意识,这些意识都归结、指向为一种诗歌理想:唤起生命的高贵觉醒。

“存在首先是一种觉醒,而它在非同寻常的感觉的意识中觉醒。

”①正是为了勘探非同寻常的意识,臧棣的诗歌语言有一种开拓生命前途的力量,它总渴望朝向新生、朝向未知的领域。

他的意识在语言的想象中攀爬、蔓延,形成生命辽阔境遇中的一片片绿荫。

阅读他的诗歌,仿佛就是从破碎、不定的实际生活中回到生命的觉醒状态中来憩息:原来每一事、每一物皆有如此蓬勃生机与盎然意识。

当然那不是现成的,那是被诗人的意向性赋予的。

臧棣很少有客观描写的叙事性作品,他也缺少那种看起来丰富宽广的长诗,然而他的整个写作却洋洋洒洒、恣肆漫溢,毫无某种脱离客观世界的匮乏感。

我们常常会被他那一波又一波的语言浪潮所淹没,为他语言中所带来的惊喜而震颤。

无论是在诗歌文本中,还是在创作谈中,他都像一个诗歌教父一样,喋喋不休地言说着某种神秘的企图:唤醒生命的天性,获得生命的机遇。

这种天性和机遇是否就是臧棣在诗歌中试图以其意识一味钻探的东西?首先通过实在世界主体对实体的碰撞、回归,落实意识,然后(其实也是同时)以此浑全的意识拓向那超越的、原初的纯粹性与天真性?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将通过阅读他的诗歌去领悟。

一、诗歌是一种唤醒在我看来,臧棣的写作现象和他的诗歌语言现象等同于一种自然现象,那是非同寻常的意识的总和,他希望用这些非同寻常的意识来唤起粗糙生命的觉醒。

所以,在他的诗中我们很少读到平铺直叙的描述,他的语言总有一种趋向无穷意识的境界,也往往会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胡塞尔有一句著名论断:“任何意识都只是某种东西的意识而已。

”正是这个“对其他东西的意识的必然性”,可以支撑臧棣无边无际的意识海洋,他的语言就是海洋里的水。

水涌动、荡漾、飞跃、上升,径自创造了不同的形体和存在。

狂涛骇浪、风平浪静、水光潋滟、柔媚湛蓝,会对应或根本上震惊岸上的存在。

这就是唤醒。

如果说想象仍基于回忆,那么语言的想象则是基于本体性的创造,如巴什拉所言:“想象并不是如词源学所说的那样,是形成实在的形象的官能;想象是形成超出实在的形象,歌唱实在的形象的那种官能。

【名家】北京:臧棣的诗

【名家】北京:臧棣的诗

【名家】北京:臧棣的诗臧棣, 1964年4月生在北京。

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代表性诗集有《燕园纪事》《宇宙是扁的》《骑手和豆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情感教育入门》《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诗歌植物学》《非常动物》《精灵学简史》《世界太古老,眼泪太年轻》等。

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

光明之书我并非独自活在这世界上,而是活在众多的世界中。

——约翰·济慈公鸡上树的时候,摸一摸狗的脊背,让世界也参观一下狗的安静。

活着,意味着自然可以在你的孤独中得到一个新的定义。

除非深邃也可归入一种感觉的方向,否则,最好的介绍人只能是缓慢在田野里的雾;比如,我就曾激烈地做出过一种反应:亲切的小溪竟从未耽误过我们的灵魂一秒钟。

神秘的信赖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不全都是消极的;只有沉思,才能回到宇宙的起源;稍微严肃点的话,世界怎么可能是迷宫?漫游归来,一个轮廓渐渐清晰:大地是祭坛,如果你的眼力依然犀利,盘旋的苍鹰应该正在给命运文身。

凡能够被弥补的,都意味着我们不曾浅薄于神秘。

这算是刻骨的教训吗——几乎每一朵好看的花都公正着迟来的怒放。

美必须获胜,且不止是在内心的战壕里。

所有的痛苦不妨交给夜莺去处理,只剩下一个任务等待你一展身手:成为太阳的朋友。

(选自《诗刊》2021年第五期) 茉莉花一部分是劳作,一部分是痛苦,荣耀仅次于持久的爱情——华莱士·史蒂文斯自带旋律。

无名的忧伤屡屡将它出卖给流转的霓虹和半醉的轻影;而你不会想到宽松的云,是它穿过的一件最合身的素衣。

此时,光影的变换更强烈,被绿酒泼过的夜晚,倾斜在它迷人的香气里。

击鼓之后,清秀是清秀的代价;如果你自忖过眼的烟云里会有不止一个例外,那么,命运欠它的东西就比欠你的,要多得多。

臧棣:值得信赖的诗人

臧棣:值得信赖的诗人

臧棣:值得信赖的诗人很多时候,人们感到很难再像以往那样信任诗歌了。

人们仍然喜爱诗歌,但却深感对当代诗歌缺乏了解。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中,一堵阻隔的高墙,不知什么时候已赫然耸立在人们和诗歌之间。

其实,就像一架语言的机器,当代诗歌一直在那里不停地转动,做着自己的事情,时而喧声震天,时而细声润物。

但对这架庞大的诗歌机器究竟是如何运转的,它的动力是怎样的,它依据的审美原理又是什么,大多数读者包括专业的诗歌评论家,都感到不甚了了,甚至于充满疑惑和猜忌。

人们很少反思他们对诗歌的态度,或是反省他们对诗歌的疑惑;如果当代诗歌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似乎天然地,问题不可能在读者一方,而肯定是出在了当代诗歌本身。

这种情形非常像邻人有亡斧者的故事。

人们越是怀疑当代诗歌有问题,就会顺着这样的思路一路琢磨下去,也就越发觉得当代诗歌的确是有问题。

问题也许不在当代诗歌到底有没有“问题”,不在诗人和读者站在各自的立场对当代诗歌的评估有多么大的差距;有一个底线,不妨交代一下:任何一个时代的诗歌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是所谓的“危机”。

在我看来,当代诗歌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人们面对已经问世的大量优秀诗歌,缺少辩识、解释和欣赏的能力。

人们容易把他们自己想象成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受过足够训练的读者,并且太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角度:当代诗歌为我做了什么?其潜台词就是,当代诗歌无论怎样,都应该让作为一个读者的我能看懂。

如果一个人这样对待庄子,或康德,其荒谬和愚蠢之处,就会暴露无遗。

但是,对诗歌,对当代诗歌,他采取这样的方式,其荒谬和愚蠢之处,就会隐蔽得多。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或许,另外一种看待当代诗歌的方式,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读者不妨问一下自己:“我”(从阅读的角度)能为当代诗歌做点什么?或是考虑一下:当代诗人已为当代诗歌做了什么?他们采取了哪些新的艺术手法?他们这样做的意图和抱负是怎样的?在我看来,当代诗歌已经取得的成果足以回报读者所可能采取的那种积极而主动的阅读热情。

如何评价臧棣的诗

如何评价臧棣的诗

如何评价臧棣的诗臧棣,1964年4月生在北京。

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代表性诗集有《燕园纪事》《宇宙是扁的》《骑手和豆浆》《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情感教育入门》《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诗歌植物学》等。

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等。

《世界太古老,眼泪太年轻》臧棣著长江诗歌出版中心臧棣已成为一种现象,一座当代诗歌的高原,无论人们喜不喜欢,都屹立在那儿。

《世界太古老,眼泪太年轻》是长江诗歌出版中心推出的一部臧棣的诗歌精选集,隐藏着臧棣从青春到晚年诗艺演变的秘密。

本期推送是诗人、评论家和网友们关于臧棣诗歌的20条评论。

如何评价臧棣的诗1洪子诚臧棣属于那种从诗歌史的视野来展开自己的诗人……他的诗歌美学建立在对“可能性”发现的重视之上,的确给新诗写作带来了新的因素和可能。

2唐晓渡臧棣的写作一直是当代诗歌在创新维度上最显著和最重要的标识之一。

3敬文东写作上保持高产的臧棣始终遵循着一种文学伦理,即所谓现代诗人,就是要在他走过的路上,思考、内省、陈述他所见所感的人生风景,并把它转化为成熟的智慧,而不是(或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式的、青春式的“完美”真理。

和真理相比,智慧或许只是一个小词,它不庄严,也不肃穆,用臧棣惯常的造句法,我们可以说它虽然“迎风”,却不“招展”,虽然“深入”,却并不“浅出”。

对臧棣来说,智慧世界就是诗歌对表面上杂乱无章的现实生活进行的一次次“客观”的秩序化清理,它的结果正如月亮尽管有图腾般的力量,但又绝不为我们所拥有一样。

4西渡大诗人有两种,一种是总结性的,另一种是开创性的。

总结性的大诗人汇聚众水,以一己之力实现诗歌史已经提供的各种可能;开创性的大诗人发育众水,孕育未来诗歌的可能。

杜甫属于前者,臧棣则属于后者。

臧棣的汉语诗歌写作在意识、技艺、主题和题材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为当代诗歌的更新贡献了源源不尽的活水,而令我们惊异的是这些活水的源头还在不断孕育新的活水。

臧棣诗十首

臧棣诗十首

臧棣诗十首颐和园多么幽美,但是画廊不迁就余生,如同拱桥插足烟波,连续十七下,才歇一口气,但不负责漂白国家。

一大半历史都只顾恍若江湖的有情有意。

不裁决成年是否合乎地方口味——蝴蝶提着小风筝兜售春意,忽左忽右。

每细心一次,就大胆一回。

每骄傲一下,就完美一小会儿。

绝对的尺度正午的奇迹仿佛只是一种垂直的安静。

除了柳叶,天光没有别的脚尖。

水竹的祈祷。

以及荷花的手绢将古老的诱惑重新打包成一种美好的礼物。

身边,芦苇的尺度大胆到全是碧绿的缝隙。

还有你呢。

全部的心弦也跟着纷纷竖起。

抽屉我将只经历一次死亡但没有人能解答我为什么会有十具以上的尸体我最小的尸体将是一封信。

在雨天里挂号寄出我的幸福或不幸都将归结到这一点:他们很难把我寄丢尽管曾插上翅膀但我从未想过利用那高度的一瞬,就近飞走看来我还是喜欢降下来但然如一片羽毛,让最小的死亡用尸体统治着我我的身上会空出边缘中央爬满蚂蚁似的文字,缠绵的手写体而这时,我能比活着更容易证明如下情景:理应存在着复活之手不信你看:它正在打开抽屉,手腕镇定如新雪,一点也不发抖未名湖一个传奇就是一次问候。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这样的想法。

中秋过后,小湖安静得就像刚从橱柜里拿出的一张小毛毯。

花纹如同皱纹——带你一块玩时,他们才能看到荡漾的波纹。

小秘密就是不解心头恨。

如同掠过湖面的蝙蝠,万古愁飞得确实有点低。

这里,风情多于风景。

散步就是兜圈子,一会儿甜得要命,一会儿咸得要死。

几个人懂得欣赏渺茫的确不能把大伙怎么样?偶尔,美好的天赋拗不过天赋多么美好。

前者是一个人躺在草地上时,周围站着的全是低沉的有魅力的陌生男人。

后者呢?似乎从未有过准确的形迹。

旁证到是有一些,比如,一点点自然就可以松开几只喜鹊。

或是,落叶晃动如纸条为自我和自我之间的缝隙免费催眠。

也不妨说,孤独即自由。

矛盾于爱意味着你还有很多次机会,就像这秋湖,它差不多能融和所有的事情。

例外在别处——有时,这样真的很了不起。

百香果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圈,吃葡萄,吃芭乐,吃莲雾,吃香蕉,吃切好的西瓜,但你不在这圈子内。

2015星星年度诗人奖:臧棣

2015星星年度诗人奖:臧棣

2015星星年度诗人奖:臧棣5月19日,由《星星》诗刊和成都文理学院联袂主办的“2015星星年度诗歌奖”在成都文理学院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臧棣获2015星星年度诗人奖。

PRIZE WORDS授奖词臧棣是深刻思考了诗人的独特身份,充分彰显出诗歌创造本质的诗人。

他的创作关注小事物、小事件,却以极端客观冷静的姿态、精雕细刻的词语以及深度繁复的修辞技术,涌动着丰腴的个体生命境域。

臧棣的诗歌,展现了当代诗歌建构世界的强大能力,体现出了当代诗歌的高度责任与尊严,这使得他已经成为当代诗歌写作的方向,或者说圭臬。

臧棣简介臧棣, 1964年4月生在北京。

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风吹草动》(2000),《新鲜的荆棘》(2002),《宇宙是扁的》(2008)、《空城计》(2009)《未名湖》(2010),《慧根丛书》(2011),《小挽歌丛书》(2012),《红叶的速度》(2014),《骑手和豆浆》(2015),《必要的天使》(2015)等。

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5),“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2006),“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2007),第三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大奖”(2007),“当代十大新锐诗人”(2007),“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人”(2008),首届“长江文艺·完美(中国)文学奖”(2008)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2009),首届苏曼殊诗歌奖(2010)。

臧棣获奖感言能够获得《星星》年度诗人奖,能获得贵刊的青睐,是很荣幸的。

《星星》诗刊,是当代诗界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活力的诗歌刊物之一,而今年又时值新诗百年这一光荣的时刻,《星星》诗刊将如此重要的诗歌奖项授予我本人,对我而言,既是巨大的鼓励,又是莫大的鞭策。

“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臧棣诗歌论

“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臧棣诗歌论

“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臧棣诗歌论刘波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

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西川、王家新等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向现实靠拢,或者向神秘转型,或者投入日常经验,唯有臧棣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协会”和“丛书”中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其中也暗藏着隐秘的变化和微妙的转型,这不是有毅力和耐性可以解释的,它关乎一个诗人的美学趣味,更在于他内在的持守和对自我的超越。

一、技艺与“新纯诗”立场意味着什么?臧棣这些年对诗歌的热情,对其稍有关注和了解者,皆可见出他的虔诚。

我相信,除了教师的身份,诗歌是他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种对诗歌的投入,明晓当下诗歌处境的人都可能会问,他图的是什么?并非多少名利,难道是自娱自乐?既然是自娱自乐,那么诗人对自己的要求会高吗?那种全情的倾注,更多时候在于一种心志的锤炼。

他认为自己的写作有“日常生活的影子”,且“基于真实的生活经历”,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作了转化,因此对我们的阅读构成了挑战,其原因也如他自己所言:“更注重视角的变化,更注重从远景出发,更注重体会主观感觉,更偏爱沉思和片断。

”譹訛我觉得这是一种向内转的体现,诗人既对日常作细致的观察,也能彻底回到内心作深度思考。

冥想是诗人的生活常态,他敏感于那些触及神经的字句,使后天的勤奋也能变成闪耀的才华,这是臧棣这些年凝练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体现。

他的气质不是靠身份,而是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

作为北大系的诗人,臧棣一直奉行并实践他纯粹而平实的理想。

早于他的海子、骆一禾与戈麦等诗人,他们一直在向上走,大多遁入了虚空。

而晚于他的姜涛、胡续冬等年轻诗人,则在向下走,更富世俗意味和游戏精神。

臧棣既不是过度向上,也非一味地向下,他似乎走的是一条中间路:在技艺上用力,以词语的变幻营造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臧棣:觉醒于诗的秘密,依然是可能的作者:王琪来源:《延河·绿色文学》2015年第08期臧棣,1964年4月生在北京。

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所研究员。

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1998),《风吹草动》(2000),《新鲜的荆棘》(2002),《宇宙是扁的》(2008)、《空城计》(2009)《未名湖》(2010),《慧根丛书》(2011),《小挽歌丛书》(2012),《骑手和豆浆》(2015),《必要的天使》(2015)等。

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2005),“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2006),“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2007),第三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大奖”(2007),“当代十大新锐诗人”(2007),“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人”(2008),首届“长江文艺·完美(中国)文学奖”(2008),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2009)。

诗是生命的自我表达王琪:臧棣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从您个人履历来看,您是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始诗歌创作的,而且当年就开始在校刊发表了诗歌,也称得上是起步很早的校园诗人了。

当年的诗歌氛围和现在相比,无论从大环境还是个人原因来看,都无法相提并论。

我也承认,这是一个诗歌式微的时代,就您个人而言,您觉得诗歌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是否真的缩小了很多?臧棣:也谢谢《延河》杂志给我这个机会。

以大学校园和诗歌的关系而论,今天的诗歌氛围表面上看确实不如1980年代。

那时,若举办诗歌朗诵会,会有很多人参加。

但人数的多少,也可能是很表面的现象。

比如,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别的文化娱乐,类似的文化活动也很少。

所以,如果真从文学功能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上讲,诗歌朗诵会——通常在美好的季节的夜晚举办,其实起到的社会作用并非纯文学的。

比如,诗歌朗诵会,很可能也是一个潜在的男女青年约会的平台。

去听听别人朗诵诗歌,多么高雅的事情啊。

那个年代,当代社会的公共空间基本还没怎么开放,所以,在诗歌这个渠道里,实际上聚集了非常巨大的、也倍受压抑的文学能量。

这样看的话,诗歌活动就是多功能的聚众场所。

就氛围而言,给人的表面印象是,好像诗歌很受人群欢迎。

诗,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也确实扮演了一种正义者的形象。

但是请注意,这种对诗歌的关注,也有其狭隘的一面。

某种意义上,这种关注只偏向特定的诗歌类型——比如偏向具有广场效应的朗诵诗,它并不对多样性的诗歌类型还缺少见识。

从后来的先锋诗歌和大众的关系看,它也从未打算真心拥抱所有类型的诗歌实践。

从个人角度,我觉得那个年代诗歌氛围,确实有感人的一面,也令人心绪起伏。

但是,我并不觉得,在那个历史场域中,当代诗歌曾经历过什么黄金年代。

从衰落的角度谈诗歌和时代的关联,陷阱也很多。

比如,从大的观感讲,诗歌在现代的际遇,确实不如在古代受重视。

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不再令万众瞩目。

诗不再是文化的主角。

但是,请记住,诗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也从不是配角。

这也是诗歌很了不起的地方。

诗的式微,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现象。

我的观感是,从文学的角度讲,诗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式微可言。

和宗教的式微相比,诗的式微,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最好还是要有点幽默感。

换句话说,诗的式微,其实是一个文学的故事。

一个人对诗歌的感情,真从起源的角度去追溯的话,是很复杂的,也是很隐秘的;诗源于生命的自我表达的欲求。

所以,从根本上讲,我们对诗的认知,也许会受到“诗的式微”的影响,但和生命的表达欲求相比,这毕竟是属于情绪上的东西。

诗的社会意义,从根本上,是一种文化实践的结果。

所以,它本身不是诗歌能决定的问题。

比如,在特定的文化情境里,我们的诗也许写得已经非常好,但诗的社会意义,受制于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已写得很好的诗歌,也可能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很小。

在我看来,诗和社会的关系,有时会很恶劣,很平庸。

所以,我们对诗的情感,绝对不应该受诗的社会影响的大小来左右。

人们对诗的热爱,不是建立在诗的社会影响的大小之上的。

大多数人都疏远诗,这和一个人是否能以自己的方式热爱诗歌没什么关系。

我们和诗的关系,如果真的要论及缩影,那么它在本质上是生命和自我表达的关系。

诗是生命的一种自我表达。

对人而言,这也许是诗的最基本的情形。

作为一种生命的情形,诗当然和我们置身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

比如,如果周围的人都热爱诗歌,当然会对个人接触诗歌的机遇和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人们对诗的情感,对诗的热爱,还是基于生命本身的冲动,它是一种自我表达的产物。

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诗和人文关怀的关系从未缩小过。

在我看来,虽然这个世界日趋卷入资本的模式,深受资本的操控,生命的权力和尊严时刻都遭受着无形的威胁和侵蚀,但是,相应地,诗对个人的生命情境的捍卫也变得越来越彰显。

王琪:看得出,诗歌是您宿命的东西。

您本科和硕士都就读于北京大学,毕业六年之后,又重回母校中文系任教,可以说,您对北大的哺育之恩和报答之情不是一般的深,这也可能是您人生的某种机缘促成的,能简单谈谈这段经历吗?臧棣: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北大的诗歌文化还是非常兴盛的。

写诗既然是一种隐秘的个人事件,又是一种青年学子之间的交往媒介。

那时,在校园里,只要在互相介绍时,谈及我也写诗。

这就会顿时产生一种强烈的信任感。

初入北大时,每当校园的文学刊物《未名湖》《启明星》《缪斯》出版,心里都会很激动。

我们那一级,我所在的中文系文学专业仅仅一个班成立诗社,就有20多人参加。

可见那时诗歌在青年学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北大的学术环境很深厚,也很宽和。

那个年代,我们在校园里还能看到王力、朱光潜的身影。

就酷爱读书而言,我也很感谢北大图书馆。

我遇到的很多老师,不仅在学识上也在身教上,对我的成长,给予了深刻的影响。

我本人也还算勤勉,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强烈开拓精神的人。

如果不在北大这样的环境,像我这样的人生存起来会很艰难。

当然,我也是个非常能吃苦的人。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对生存的幸福的定义也很简单,有大学图书馆的地方,就有神秘的幸福。

我对书店也有类似的情感。

王琪:很多人认为大学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我不大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作家在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储备方面非常重要,说得再明确一点,就是在大学阶段接受老师的良好教导和高等学府的熏陶是很关键的。

对此,您怎么看待?臧棣:我刚进北大中文系时,参加新生大会,老师们也明确宣布,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有逆反情绪。

我那时的想法是,我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我的志向就是要当作家。

当然我也渴望从事文学研究。

难道仅凭你一句,你不培养作家,就不让我上大学?仅仅一句不培养作家,我就得退学。

我觉得,大学本身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做这样的宣布。

而且,在逻辑上,这个声明也有作茧自缚的地方:它把大学和作家对立起来。

听上去好像大学是作家的敌人。

但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也理解了大学的立场。

即,在我们的流行观念里,也存在着对作家和中文系之间的关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学识的人。

这种人应该能在特殊的领域里(比如各种各样的专业)运用丰富的人类的知识来拓展新的文明。

相对而言,作家这样的人,作为一种人文类型,它不一定非要接受中文系的培养不可。

而且,在我看来,很多人,本来可能很有创造性,但在接受中文系的教育之后,加上自身的逆反机制又没被调度起来,创造力反而被抹杀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大学中文系尽可以有它自己的立场:它不以培养作家为主。

原因在于,当作家的机会和渠道太多了。

高尔基和布罗茨基,都没上过大学。

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就个人而言,大学机构尽可以在制度方面宣布它的主张,但作为个人的目标,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态度:就是它宣布它的,你在完成大学对你的制度要求之外(比如努力完成好专业学业),你也可以干你自己热爱的事,从事写作。

这是天赋的生命权力,没人管得住你。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的大学在文科的制度安排上也做出了很多改变。

比如成立了很多的创意写作教研机构,也招收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某种意义上,中文系也开始在培养“作家”。

我个人感觉是,如果机缘合适,如果适应能力足够强大,大学经历对一个想成为作家的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诗人的孤独和诗的孤独不是一回事王琪:在快餐文化过剩的时代,您认为一个作家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说写作目的和意义何在?写作是否能体现作家的一种生命的自我觉醒?臧棣:这个时代,快餐文化过剩,对写作而言,是坏事,也是好事。

坏的方面,对文化的平面化的消费,让人们对真正有个性的艺术劳动和文学创造,越来越缺乏耐心和辨识。

好的方面,这种状况也突出了文学的最古老的生命功能,或者说,它更加明确了文学对个人成长的教养作用。

比如,我们从事写作,投身阅读,就是要用文学的力量抵抗消费主义文化对我们的生命的侵蚀和腐化。

这个意义难道还不重大吗?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时代,文学更加变成了一种捍卫个人生命权力的方式。

目前的情形是,各种书写,特别是文学的写作,尤其是诗的写作,变成了唯一能让每个人获得觉醒的生命场所。

诗的写作在帮助我们获得生命的自觉方面,我觉得,在目前这种历史境遇里,几乎是无法替代的。

毕竟,我们都被称为“语言人”。

而诗的写作在强化和磨练人和语言的关系方面是最自由的,最微妙的,也是最丰富的。

在现代世界中,作为一种人文实践,只有诗还在真诚努力改变着我们对语言的新的使用,并借助这种新的使用,促进着我们自身的觉醒。

诗歌文化在本质上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如果想改变我们的生活,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语言。

现代世界中,和诗歌相比,大多数的语言实践都很程式化,并且备受现代意义上的工具理性的催眠。

语言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惰性。

在这样的局面中,可以说,只有诗歌在努力抵御着这种普遍的语言惰性。

只有诗歌渴望通过丰富的自由的语言表达,为我们展现生活的另一面。

王琪:在对待语言方面,诗歌和小说、散文是截然不同的,它们之间还不只是细密松散、精炼繁琐的问题,就您个人观点来看,您在诗歌创作上对语言有哪些要求?臧棣:某种意义上,我不太赞同诗和散文在对待语言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就文学的表达而言,从原型意义上讲,文学意义上的散文语言很可能是从诗的语言中分化出来的。

比如,这个线索可能在西方的文学发展中就很突出。

所以,诗歌和小说在语言上的不同,我个人觉得,不宜把这个不同想得太绝对。

诗歌和散文的关系,在某些文学史时段中,可能区别很显著,给人以泾渭分明之感。

但是,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反思的警醒:就是这种情形很可能是特殊的历史语境中的特殊的语言遭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