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被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是值得我们认真深思的。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它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它集中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不循常规,勇于创新,它常以联想、转换、引申等思维方法为基础。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它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但是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在一定环境下长期培养、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才能否创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才对创新的态度,二是人才所处的环境。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所以为了实现科技创新的目标,我们必须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形成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

创新的种子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发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善于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形成激励创新的环境。

1、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环境

研究表明: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教育者的任务应该是营造心理自由、充满乐趣的创造性环境,使学生进入一种放松、开放的状态,能集中精力学习、创新。例如,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不嘲笑挖苦,不随意否定,让他们在平等的气氛中交流思想、探索未知、创造思考。面对学生的尝试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批评与训斥,而应详细了解他们尝试行为的实质:想了解什么、体验什么、探究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尝试条件,鼓励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益的探究行为,以满足他们强烈的尝试愿望,并针对尝试过程与结果,对他们进行指导,以提高其探究行为的教育价值。其次是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自已解答,自己制作等活动,认识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产生求知欲、创新欲。再次,作为班主任应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群体,创设“比、学、赶、帮、超”的群体氛围,在极大地调动学生个体心理能量,提高个体创新意识的前提下,增强集体内部的合力,走合作竞争、群体创新之路。

2、创设宽松的时空环境

一位名人说过:“你能给孩子的最好恩赐,莫过于让他完全靠自己的脚走他自己的路。”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走路的时间,提供走路的地点,教给走路的方法。学生的探究行为大量表现在课外的各种活动之中,他们以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或是对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执着的采集、收藏和探索;或是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加工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或是通过角色扮演、物体构建、情境创设等途径,以满足其再现成人世界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愿望。尽管这些活动不具有成人行为的价值,但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明显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重视他们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探究活动的材料、工具、场地等。因而我们教师应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理解学生的这种想法,支持学生的这种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外活动。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他们带出校门让他们看电影、参观动物园、到野外旅游,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另一方面,应提供多感官活动的时机,当千姿百态的事物展现在面前时,尽可能让他们亲自看看、听听、闻闻、尝尝、摸摸,在探索生活世界奥秘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进行创造。如鲁班根据“毛草”发明了锯子,瓦特从跳动的水壶盖发明了蒸汽机,科学家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鸟发明了飞机,根据鱼发明了潜水艇……

再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我们应注意设计问题情境,凡是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地方,可以设计有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应创设创造的时机,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应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说、去做,时时处处为他们创设独立思考、自由创造的空间。第三,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言提问。学生们的提问是借助教师力量对周围环境和教学内容进行认识上的探求行为,他们通过援疑质理来了解事物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中培养求异思想和创造想象,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教师要倾听他们的提问和发言,无论有无意义都要认真对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参与他们的讨论,指出修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并通过问题分析和问题解答,不断提高他们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水平,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知道,创新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及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因此,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

1、巧设情境,诱发创新兴趣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一种表现,创新的契机往往表现为所捕捉问题的价值。在上课时,教师若能把诱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思想贯注于心,把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兴趣诱发出来,就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定下了良好的基调,学生至始至终都会乐于创新,时时有新问题、新发现。

例如教学一年级的艺术课程《窗花》一课,教师就可以这样巧设情境:“小朋友,大家一定都看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花吧!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种特

殊的花,你们也许没见过。你们看(展示讲台上的窗花)!”当我把大小不同的窗花展示在同学们面前时,学生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你看我,我看你,都急着问:“老师,这是什么?”“窗花,这是用纸剪的,你们想学吗?”学生齐答:“想”。此时老师在学生爱学而急切想学的情况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剪‘窗花’。看谁最爱动脑筋,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出与老师不一样的窗花,能用自己的智慧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段开场白,一定会使学生的创造欲望与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了。

2、自主提问,激活创新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考,学生很难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要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创新精神,思考比动手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让学生自主的提问,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七巧板》一课时,他这样引入:教师说:“刚才,小朋友都会用七巧板拼出美丽的图案,接下来,我们使用多组七巧板拼图。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自己来安排图形,看谁拼搭的图案最多,同时能不能动动脑筋,给他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学生通过拼搭,思维活跃了,有的拼出了金鱼、小猫等,有的拼出了花、草、房子等,有的把拼出来的各种小东西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课结束时,他问:“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什么呢?关于七巧板,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这时,学生思维的角度就扩展了,创新的意识也激活了,小朋友纷纷举手提问:七巧板是怎样来得呢?七巧板能拼出多少图案呢?……

3、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顺天性而用之,则必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三年级的《物体的沉和浮》一课时,我就根据教材设计了几个实验,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实验。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反复实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他们了解、掌握物体沉浮的有关知识,掌握一些让物体沉和浮的方法与技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4、总结评价,体验创新乐趣

如何在教学的结束时让学生来体验创新的乐趣呢?我想总结、评价是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造性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教师的这些肯定,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此,不仅使学生对此活动留下深刻印象,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喜悦,而且还能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新活动中去,这样,下一次的创新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三、开展竞赛,为学生搭建展示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

学校和科技创新组织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平台,以便每个学生发挥他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