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述
商品学
1商品学其产生与发展总体上分为萌芽、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2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商品质量(应包含商品的明确质量与隐含质量,商品的有形质量34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效用;对于商家称为商家使用价值或交换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称为消费使用价值。
6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7商品质量:即商品品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评价商品使用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商品满足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的总和。
8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员工素质、科研与设计、原料、工艺和设备、质量检验、包装、运输与储存、销售服务、使用与保养、商品的废弃处理。
9商品质量标准:即对商品质量和有关商品质量的各方面(如品种、规格、用途、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标志、包装、储存、运输、养护等)所做的技术规定。
10商品质量标准的分类:①按标准的约束性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②按标准的表达形式分: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
11我国标准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12商品组成成分:通常按各种成分在其使用性能中所发挥的作用,分为主要成分、辅助成分、无用成分和有害成分。
13商品的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
14食品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分。
15质量劣变:是指商品在储运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发生的化学变化、生理生化变化、微生物变化而造成的商品质量变劣,甚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
16商品的化学变化:①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②金属的化学腐蚀、煤的风化与自燃和化工原料的亚硝酸钠的氧化。
17微生物引起的商品质量变化:霉变、发酵、腐败。
18鱼肉特有的生物化学变化。
且处在僵直期的鱼19商品美学质量的形式要素:材质美、色彩美和形体美。
20商品标准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中制定、发布以及推行商品标准的活动。
《商品学》
35
3、符合输往国家的有关规定 4、品质稳定,均衡供应(标准化)
36
二、进口商品应具备的品质要求 1、品质、规格符合实际需求 2、关键性 3、把好耐用品质量关
37
第三节 影响进出口商品品质的主要因素
一、进出口商品本身的结构和性质 二、进出口商品的原材料和配套元器件 三、进出口商品的生产工艺 四、某些进出口商品的形成条件 五、进出口商品的流通环节
18
三、商品学的作用
商品学既是联结生产技术与商业经济的桥梁,又 是联结商品生产与商品销售的纽带。
其作用如下:
(1)准确了解消费需要,组织适销对路商品 (2)恰当评价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3)科学进行包装和储运,使商品质量得到保护 (4)搞好商品信息反馈,促进商品生产发展 (5)科学进行商品分类,利于经营管理现代化 (6)正确指导消费,充分发挥商品作用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
本章小结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学科。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的质量和商品的分类、商 品的储运和养护,以及商品包装与装潢、商品的特性 等知识。 商品学的任务是通过为商品流通服务促进工农业生产 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指导社会对商品使用价 值的消费。 商品学是从事经济贸易类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重 要学科,商品学知识也是商品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商 品时需要了解的。 商品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 技术学科。
25
二、我国商品学发展概况
1、商品知识汇集阶段
古代的商人和都会市场; 唐朝的《茶经》,从学术角度看是我国商品学的萌芽。
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商品学知识点总结商品学是一个研究商品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
它是商品与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对于了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商品的概念、种类、属性、功能、品牌、包装等内容。
本文将对商品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供消费者使用、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通常来说,商品具有价值、能够交换和来源于劳动三个特点。
商品的概念是商品学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商品的概念是商品学研究的出发点,对于理解商品的属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品的种类根据商品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商品分为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两大类。
实物商品是指可以直接感知和使用的物品,比如食品、服装、电器等;虚拟商品是指无形的产品或服务,比如软件、咨询、培训等。
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商品相互交织,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消费市场。
三、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特点和特性,包括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两个方面。
物质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物质特征,如大小、颜色、重量等;非物质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服务和品牌等非物质特征。
商品的属性对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和选择行为。
四、商品的功能商品的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用和用途。
商品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两个方面。
基本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最基本的使用价值,如手机的通讯功能、汽车的代步功能等;附加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额外的价值和特性,如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汽车的导航功能等。
商品的功能决定了商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
五、商品的品牌商品的品牌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特有的商标和标识。
品牌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商业标识,它代表了商品的质量、信誉和形象。
品牌对于商品的市场竞争和销售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
六、商品的包装商品的包装是指商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采用的外包装和内包装。
第1单元 商品学概述《商品学基础与实务》PPT课件
1.2.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研究对象
商品学研究对象是研究商品使用 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性; (2)商品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其消费 (使用)者的有用性或效用。
1.1.2 商品的整体构成
1)商品整体概念 2)商品整体构成
1)商品整体概念
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核心部分、形 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 系统。消费者购买商品,本质是购买一种 需要,不仅体现在商品消费时,还体现在 商品购买和消费的全过程。
2)商品整体构成
(1)核心部分 (2)形式部分 (3)延伸部分
1)商品的一般概念
(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供他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3)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的劳动 产品。
2)狭义的商品概念
一般是指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 种社会消费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是有形商品。
3)广义的商品概念
一般是指通过市场交换, 能够满足人们某 种社会消费需要的所有形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物质形商品,如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其他形态,如劳 务形态、资金形态、知识形态等。
商品整体构成
• (1)商品体(核心商品)• (3)商品的无形附加物 即商品所具有的满足某种 (延伸商品), 是指人 用途的功能, 是消费者真 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 正要购买的服务和利益。 得的各种服务和附加利
• (2)商品有形附加物(称 益。 为形式商品), 是指核心 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 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 满足形式。
商品属性
商品学的发展
商品学的发展商品学,又称商品科学,是指研究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及其相关运动规律的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学在学术界和商业实践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本文将从商品学的定义、历史发展、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商品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商品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不仅包括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还涉及商品的流通、市场分析、价值评估等方面。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商品的生产:研究商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要素配置、生产效益等,以及影响商品生产的因素和趋势。
2. 商品的流通:研究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过程,包括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探讨流通方式和渠道的选择、优化。
3. 商品的消费:研究商品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探索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购买决策等因素,以及商品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4. 商品的市场分析:研究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竞争形势等,分析市场的规模、结构、发展趋势。
5. 商品的价值评估:研究商品的价值构成和价值评估方法,探讨商品的价值波动、价值链分析等,为商品定价提供参考。
二、商品学的历史发展商品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济学的发展,古代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等都对商品及其产生的社会现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现代经济学形成之后,商品学得到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20世纪以来,商品学的研究逐渐扩大和深化,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和理论。
目前,商品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三、商品学的重要性商品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商品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改善商品的质量、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商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1.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商品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研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商品学关注商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为消费者提 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
3
消费趋势与市场预测
商品学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预测消费趋势和市 场变化,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06 未来商品学的发展趋势
CHAPTER
智能化技术在商品学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逐渐应用 于商品学领域。例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等技术可以用于商品的质量检测、分类、推 荐等方面,提高商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商品。
03 商品学的任务
CHAPTER
商品的质量保障
01
02
03
质量检测与评估
对商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 测和评估,确保商品符合 相关标准和规定。
质量追溯
建立商品的质量追溯体系, 对商品的生产、加工、运 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质量改进
针对商品存在的问题,提 出改进措施,提高商品的 质量水平。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
在用户需求分析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购买 记录、浏览记录等数据,分析出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在 市场趋势分析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市场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预测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谢谢
THANKS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商品的分类是指根据商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用途等属 性,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于管理和流通。商品 的编码则是指为每种商品赋予一个唯一的识别码,以便于 计算机系统对商品进行管理。商品学通过对商品分类与编 码的研究,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商品分类体系和编码规则 ,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和便于管理。
详细描述
商品的本质属性是指商品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方面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加工工艺、用途和保存方法等。商品学通过研究这些本质属性,帮助人们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从而更好 地选择和使用商品。
商品学概论
商品学1、现代商品概念模型(由内到外)1)功能/效用 2)商品体3)有形附加物 4)无形附加物2、商品的二重性:1)商品的个别使用价值与社会规模使用价值2)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商品全面使用价值4、商品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2)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3)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量的方面,起内容主要是通过商品品种来实现。
5、商品分类:是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讲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础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个范围更小、特质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例如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直至品种、细目等,从而使该范围内所有商品得以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6、商品分类的方法:1)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结构弹性差,分来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
所以,采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目录时,必须预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2)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优点:具有较大的弹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机器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
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也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其可组配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复合类目并不多。
一般都把面分类作为线分类法的辅助。
7、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标志。
不仅适合于商品大类的划分,也适合对商品类别、品种的进一步详细划分。
但多用途的商品,一般不宜采用此分类标志。
2)以原材料为商品分类标志。
特别适合于原料性商品和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商品,但对那些由多种原料制成和成品质量及品种特征与原料关系不大的商品(电视机、照相机、小汽车、洗衣机)则不宜采用。
商品学基础
商品学基础一、商品学基础概述商品学是指对商品的研究,包括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
商品是指通过市场交换获得价值的物品或服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对商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品分类1.按物质属性分类根据物质属性可以将商品分为三类:实物商品、数字化商品和服务性商品。
实物商品是指具有实体形态的产品,例如衣服、电器等。
数字化商品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产品,例如电子书籍、音乐等。
服务性商品是指提供给消费者使用或享受的服务,例如旅游、餐饮等。
2.按生产方式分类根据生产方式可以将商品分为两类:工业品和手工艺品。
工业品是通过机器设备加工制造而成的产品,例如汽车、电视等。
手工艺品则是通过手工制作而成的产品,例如陶瓷、刺绣等。
3.按消费者需求分类根据消费者需求可以将商品分为两类:必需品和奢侈品。
必需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购买的产品,例如粮食、水等。
奢侈品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必要购买的产品,例如名牌手表、奢侈车等。
三、商品价值1.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人们购买商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价值。
交换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涨。
3.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随着消费数量增加,每单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倾向于追求多样性和品质而不是数量。
四、商品定价1.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常用的定价方法。
该方法将生产成本与期望利润相加,得到一个总成本,然后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售价。
2.竞争定价法竞争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竞争情况确定售价。
该方法需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价格、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等因素。
3.价值定价法价值定价法是指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来确定售价。
该方法需要考虑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
商品学名词解释
商品学名词解释
商品学是一门经济学中的重要学科,是研究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商品生产、市场销售、消费和交换等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和现象,探讨商品交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环节中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商品学研究商品的生产过程。
商品的生产是指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过程。
商品学研究商品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如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问题。
其次,商品学研究商品的流通过程。
商品的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过程,包括商品的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等环节。
商品学研究商品流通的渠道和方式,如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商品的分销和交易等问题。
再次,商品学研究商品的消费过程。
商品的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商品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
商品学研究商品消费的需求和行为,如消费者偏好、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等问题。
最后,商品学研究商品交换的规律和影响。
商品交换是指商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以物换物或以货币换物的交换活动。
商品学研究商品交换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和市场竞争等问题,以及商品交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之,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泛的领域,旨在研究
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经济规律和现象。
通过对商品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商品学文档
商品学商品学是市场营销的重要分支科学,它研究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的特点及商品的营销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商品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产品策略,并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商品特征以及商品营销策略。
商品学的概念商品学是一个研究商品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研究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特点、商品分类、商品价格、商品品牌以及商品推广等内容。
它是市场营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商品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制定适合的产品策略。
商品的特点商品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形性:商品是物质实体,可以通过触摸、看、闻等感觉来感知。
2.有价值性:商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带来收益。
3.可替代性: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商品。
4.可交易性:商品可以进行买卖交易,具有交易的属性。
5.可比较性:同一类商品可以进行比较,有明确的品质、性能等指标。
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的生命周期是指商品从问世到被淘汰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一般来说,商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研发阶段:商品从概念到设计的阶段,进行市场研究和竞争分析。
2.导入阶段:商品开始进入市场,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
3.成长阶段:商品逐渐被市场接受,销售量逐渐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4.成熟阶段:商品达到顶峰期,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增长趋缓。
5.衰退阶段:商品销售量开始下滑,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6.淘汰阶段:商品市场份额小到无法维持生产和销售,被市场淘汰。
商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商品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品分类:1.按用途分类:日用品、家居用品、工业品等。
2.按价格分类:奢侈品、高端品、中端品、低端品等。
3.按材料分类: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纺织品等。
4.按功能分类:功能性商品、装饰性商品、礼品等。
商品营销策略为了促进商品的销售,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
商品学 pdf
商品学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学科,主要涉及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
从广义上来讲,商品学与商业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商品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重要的桥梁。
商品学主要探讨了商品的本质、分类、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内容。
商品的本质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
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稀缺性和能够满足需求的能力决定的。
可以说,商品就是生产者为了盈利而生产的、可以被交换的物品。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商品就是为满足需求而购买的东西。
商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生活商品、生产商品、服务商品等;按照交换方式可以分为货币商品、非货币商品;按照生产的特性可以分为自然商品和人造商品等。
商品的生产是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通过投入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创造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
为了将商品生产得更有效率,生产者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巧来提高生产效率。
商品的流通是将商品从生产者运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流通渠道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
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利润与成本,都会影响最终的商品价格和市场需求。
流通环节的管理、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效率,对流通过程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品的销售是生产者为了实现盈利而进行的直接交换行为。
销售过程中,生产者通过广告、促销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他们的产品,并促使他们购买。
销售过程的市场需求、产品价格、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销售的成果。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内容以外,商品学还包括了商品的市场分析、价格形成、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在如今全球化、市场多元化的背景下,商品学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商品学的目的在于探究商品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为提高商品生产效率、拓展营销市场、推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商品学的课外知识
关于商品学的课外知识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商品学的课外知识。
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产销流通及其相关理论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商品的定义和特征商品是指以货币形式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物质资料。
它具有以下特征:1. 有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 可交换性:商品以货币形式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具有一定的价值。
3. 可量化性:商品可以通过数量、重量、体积等指标进行定量衡量。
二、商品的分类根据商品的性质和用途,商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劳动品:通过人们的劳动加工而成,如衣服、鞋子等。
2. 自然品:自然界存在的商品,如水、空气等。
3. 资本品:用于生产其他商品的工具和设备,如机床、仪器等。
4. 消费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的商品,如食品、家具等。
5. 辅助品:用于辅助生产的商品,如原材料、能源等。
三、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商品的价值是指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综合体现。
商品的价格是商品在市场上实际交换时所形成的货币价格。
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下形成的,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四、商品的流通商品的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通过市场到消费者的一系列流通环节。
商品的流通渠道包括生产流通、批发流通、零售流通和消费者流通。
五、商品的市场商品的市场是指供需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方式。
市场可以分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
实体市场是指人们面对面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如农贸市场、商场等;虚拟市场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如电商平台等。
六、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商品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同时,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商品的交换和流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商品学作为一门研究商品的产销流通及其相关理论的学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商品的定义、特征、分类、价值、价格、流通、市场以及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商品经济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消费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商品学概述
第七章纺织品难点解读1、公定回潮率回潮率是商品的水分含量与干量之比。
公定回潮率(也称标准回潮率)是交易双方约定的商品的水分含量与干量之比。
而商品中的实际水分含量与干量之比称为实际回潮率。
国际上通常有公认的标准回潮率。
如生丝、羊毛的标准回潮率国际上公认为11%。
2、纱线纱线按结构分类,分为单纱和股线。
单纱指短纤维经纺纱工艺制成的产品。
股纱由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制得。
股纱分为花式线、包芯纱、包覆纱和膨体纱。
花色线是利用两根以上粗细不同、原料不同、结构不同或色泽不同的纱线捻合而成的特殊形状结构的股线。
包芯纱由长丝为芯,外面围以棉纱或其他服用性能好的短纤维单纱,芯纱近乎直线送出,外层短纤维单纱呈螺旋状缠芯纱而形成。
包覆纱(包缠纱)由平行短纤维作芯纱,以另一种长纤维或短纤维包覆在外面而形成。
此种工艺制成的纱可提高织物柔软性,也可减少织物起球。
膨体纱是用高收缩纤维和常规纤维混纺,当高收缩纤维受热收缩,常规纤维产生卷曲,从而使纱线体积膨大而得。
膨体纱蓬松、柔软、保暖性好,主要用于针织。
3、纺织纤维纺织纤维无外乎以下两大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⑴天然纤维主要有棉、麻、丝、毛四大类。
天然纤维制成品吸湿、透气、保暖、舒爽。
天然纤维普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天然纤维除蚕丝为长纤维外,其余均是短纤维。
棉纤维。
吸湿透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保暖性、染色性。
棉纤维耐碱,但是不耐酸。
弹性差,强度在天然纤维中是最低的。
麻纤维。
麻类是韧皮纤维或叶纤维。
叶纤维质地粗硬,只能作绳索、渔网等。
不可作纺织材料。
韧皮纤维中,红麻、黄麻叶较粗硬,主要用作包装材料、绳索、地毯等,苎麻和亚麻较柔软,是纺织纤维原料。
苎麻是我国特产,有“中国草”之称号。
其最大的特点是吸湿快、散湿快、透气凉爽,因此是夏天理想衣着类原料。
又因为吸湿、散湿快,其抗霉防蛀性能也好。
亚麻主要产于俄罗斯,我国黑龙江也有大量种植。
亚麻强度与苎麻接近。
比苎麻柔软,但比棉硬挺,其织物挺直,但弹性差,皱后不易回复。
商品学概述
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2)监督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用 (3)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4)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5)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6)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 (7)研究商品科学分类方法
第三节 商品学的发展简史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商品学发展概况
商品学概论
第一章商品学概述
第一节 商品及其本质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三节 商品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 商品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商品及其本质
一、商品的概念 二、商品的本质 三、商品的属性
商品是什么? 商品的本质? 商品的属性?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它是社会生产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为交换来满 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人们有目的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使用价值, 而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价值。 狭义的商品与广义的商品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商品学微观研究主要是
对各种具体商品所具有的特殊问题的研究。其具
体商品可分类为:食品类、纺织品类、工业品类、 家用电器类等。研究这些商品的成分、结构、性 质及原理;功能、用途与使用条件;生产、制造 和加工工艺;质量要求与品种特点;影响因素分 析及检验方法确定;包装、储运、使用、维护等内 容(是分析、评价具体商品的准则和依据)。
第四节 商品学的地位与作用
一、商品学的作用
商品学对商品质量形成的作用
商品学对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二、经济类管理专业学习商品学的意义
三、商品的属性
1.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商品 自然属性包括成分、结构、理化性质和生化 性质等,又是构成商品有用性的物质基础。
商品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商品的狭义概念:即传统的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物质/精神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广义概念: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所有形态(物质等形态、非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3】商品的特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商品具有以下特征:(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
除了变质的商品(2)商品是劳动产品。
除了空气、阳光和雨水(3)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
除了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4】现代的商品概念现代的商品概念可以用商品球模型(见图1—1)来形象地表示,它包括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
1、商品的功能/效用2、商品体3.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包装与标识、商品名称、商标及注册标记、专利标记、质量和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绿色或生态)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保倍单)、购货发票等。
4.无形附加物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例如,提供信贷、送货上门与售后维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免费安装调试服务、一定时期内的折扣优惠、财产保险等。
【5】【6】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定义:是指商品对于其使用者(包括社会)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反映商品属性与人或社会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包含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和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狭义的商品使用价值:仅指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7】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8】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商品学概述知识总结与分享
商品学概述知识总结与分享商品学是指研究商品的特征、功能、生命周期、市场需求与供给等内容的学科。
下面是对商品学的知识总结与分享:1.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指能够以货币形式交换的物品或服务。
它具有以下特征:可供销售、能够满足某种需求、具备交换价值。
2. 商品的特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方面特征。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交换价值指商品能够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
3. 商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商品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用途分为消费品和生产品;按经济属性分为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按销售方式分为批发商品和零售商品等。
4. 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从被生产到被淘汰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被称为商品的生命周期。
一般分为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衰退阶段。
5. 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6. 品牌与产品定位:品牌是商品的商标和商号,是商品的象征和标识。
产品定位是指通过对商品特性、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商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和竞争策略。
7. 价格与其它营销策略: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同的价格策略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此外,还可以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渠道管理等方式进行商品营销。
总之,商品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商品在经济中的特征、需求与供给等方面的内容。
对商品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市场的运作规律,为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依据。
商品学概述
时在西京(西安)、东京(洛阳)两地之间的商业很繁盛,农业、冶炼业、 陶瓷业、印刷业和其他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已 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当时的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收集 了大量有关茶叶生产和消费方面的知识,于公元 780 年写出了《茶经》一书, 全书共三卷十篇。书中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集、加工炮制、 烹饮方法等均有详细论述,书中还对茶叶的审评、用途及储藏方法等内容做 了专门介绍。中国的茶叶闻名世界,同《茶经》的问世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 系,《茶经》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与消费。我国商品学界认为,《茶经》应是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商品学专著。
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1.2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2.3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1.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2.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3.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 4.知道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5.为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奠定基础
1.3 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
1.3.1 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1)商品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曾闻名于世,
二、 商品的基本特征
2. 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是为交换而 生产的劳动产品。
例如,一个人在超市里购买蛋糕,这就是一种买卖 关系,是通过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所以蛋糕是商品。但 如果这个人把蛋糕作为礼品送过别人时,这个人和接受礼品 的人之间关系不是买卖关系,这时的蛋糕就不是商品
二、 商品的基本特征
除了可以是有形商品外,还可以是 无形商品。例如:服务、知识、技 术等。
以下例子中哪些是商品?
1. 自然状态中的空气;
【专业介绍】商品学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商品学专业介绍商品学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商品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将社会科学、经济学融合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又与其他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
商品学研究内容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
根据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使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
商品学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商品学专业培养具有商品检验、质量认证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实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企业管理、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理论与实务,同时掌握建材商品、日用化学品、农产品等商品的检验检测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
使学生能够在流通企业从事商品检验与报检业务,以保障商品流通速度和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使学生也能够在商品质量检验与认证机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事商品质量检验、认证与管理工作,以保障商品质量安全。
商品学专业介绍三、课程设置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采购供应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商品学概论、商品检验与质量认证、质量管理、商品检验法律法规、商品包装与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化学、物理、材料力学、材料加工工艺、现代分析检测技术、金属材料检验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检验技术、高分子材料检验技术、农产品检验、食品检验、日化品检验等。
商品学专业介绍四、就业方向商品学专业培养商品质量检验、认证与管理人才,主要包括商品质量检验人才、商品质量认证人才、商品质量管理人才以及商品质量行政管理及执法人才等。
具体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商品检验与认证机构;国家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企业商品质量检验与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
商品学专业介绍五、就业前景商品学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从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系统地研究商品品种、使用价值及商品质量。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国内商品检验与认证市场逐步对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市场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张。
商品学概述_商品学基础与实务_[共7页]
能叫做商品。
例如,古代社会传统男耕女织式的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不是用来与他人交换的,所以不是商品;现代社会人们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尽管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产品,但如果只是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达到某个高度,而没有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效益,没有形成市场交换,则其也不是商品。
(三)商品是通过交换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若要称得上商品,还必须实现交换。
商品对其生产者来说,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只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商品只有通过交换,到达使用或消费它的用户或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其使用价值无法实现,则商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库存积压的产品也不能算作商品。
只有在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提高产品的商品率,才能真正体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效用。
第二节商品学概述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不仅仅研究商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使用价值往往通过商品质量来衡量。
随着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品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商品学的研究对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学进入了现代商品学阶段,其研究对象及使用范围也进一步拓展。
因此,该课程体系力求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以国家职业标准对相关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为依据,构建集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工作性于一体的商品质量体系。
(一)商品学内容的整体性商品学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商品学的整体内容如图1-2所示。
1.形成与控制商品质量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导引,建立商品质量、商品标准与标准化、商品认证的理论体系,分析商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PDCA*科学程序和方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推进绿色商品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纺织品
难点解读
1、公定回潮率
回潮率是商品的水分含量与干量之比。
公定回潮率(也称标准回潮率)是交易双方约定的商品的水分含量与干量之比。
而商品中的实际水分含量与干量之比称为实际回潮率。
国际上通常有公认的标准回潮率。
如生丝、羊毛的标准回潮率国际上公认为11%。
2、纱线
纱线按结构分类,分为单纱和股线。
单纱指短纤维经纺纱工艺制成的产品。
股纱由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制得。
股纱分为花式线、包芯纱、包覆纱和膨体纱。
花色线是利用两根以上粗细不同、原料不同、结构不同或色泽不同的纱线捻合而成的特殊形状结构的股线。
包芯纱由长丝为芯,外面围以棉纱或其他服用性能好的短纤维单纱,芯纱近乎直线送出,外层短纤维单纱呈螺旋状缠芯纱而形成。
包覆纱(包缠纱)由平行短纤维作芯纱,以另一种长纤维或短纤维包覆在外面而形成。
此种工艺制成的纱可提高织物柔软性,也可减少织物起球。
膨体纱是用高收缩纤维和常规纤维混纺,当高收缩纤维受热收缩,常规纤维产生卷曲,从而使纱线体积膨大而得。
膨体纱蓬松、柔软、保暖性好,主要用于针织。
3、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无外乎以下两大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⑴天然纤维
主要有棉、麻、丝、毛四大类。
天然纤维制成品吸湿、透气、保暖、舒爽。
天然纤维普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天然纤维除蚕丝为长纤维外,其余均是短纤维。
棉纤维。
吸湿透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保暖性、染色性。
棉纤维耐碱,但是不耐酸。
弹性差,强度在天然纤维中是最低的。
麻纤维。
麻类是韧皮纤维或叶纤维。
叶纤维质地粗硬,只能作绳索、渔网等。
不可作纺织材料。
韧皮纤维中,红麻、黄麻叶较粗硬,主要用作包装材料、绳索、地毯等,苎麻和亚麻较柔软,是纺织纤维原料。
苎麻是我国特产,有“中国草”之称号。
其最大的特点是吸湿快、散湿快、透气凉爽,因此是夏天理想衣着类原料。
又因为吸湿、散湿快,其抗霉防蛀性能也好。
亚麻主要产于俄罗斯,我国黑龙江也有大量种植。
亚麻强度与苎麻接近。
比苎麻柔软,但比棉硬挺,其织物挺直,但弹性差,皱后不易回复。
其吸湿、散湿速度仅次于苎麻。
毛纤维。
一般指绵羊毛。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毛国之一。
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阿根廷等国都是世界著名产毛国。
羊毛的粗细差异很大,最细只有7微米,粗的可达240微米(注:1微米是1 毫米的千分之一)。
细度是评价羊毛品质的重要指标。
一般羊毛愈细、细度愈均匀,弹性、光泽、手感愈好,强度也愈高。
羊毛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由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三个圈层构成的,叫有髓毛,又称发毛或粗毛。
一种是由鳞片层和皮质层两个圈层构成的,叫无髓毛。
另一种是羊毛中心髓质层断续出现而非整根纤维都有的,叫两型毛或半细毛。
从外观上看,羊毛纤维有天然形成的卷曲,或称毛波。
这些卷曲或毛波稀密程度叫卷曲度。
羊毛的卷曲度高低及卷曲的形状对毛纱及毛织品质量有重大影响。
山羊绒是山羊
身上的短绒毛,以其轻、软、柔、暖、滑糯等优点折服世人,有软黄金之称。
但山羊绒只能适度发展,因为山羊是对环境破坏性极大的动物。
蚕丝。
蚕丝以其优良的品性和优雅的外观,被人称为纤维皇后。
其织物的性能最接近于人体皮肤。
蚕丝分为桑丝和柞丝两种。
桑蚕丝大多为白色,发出优雅的象牙光泽,手感柔软、滑爽而富有弹性。
其吸湿性低于毛而高于棉,耐热性低于棉而高于毛。
柞蚕丝是以野外放养的柞蚕茧制成,所以又叫野蚕丝。
其丝比桑丝粗,没有桑丝白,耐光性好于桑丝,染色性差于桑丝。
一般用于织造中厚织品和各种装饰绸,即丝织品中风格粗犷狂放的一类织物。
⑵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是以化工生产工艺合成或再造的纤维。
分为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我国有关方面统一规定:人造纤维短纤维称“纤”,合成纤维短纤维称“纶”,长纤维均称为“丝”。
人造纤维的品种:人造纤维是以富含纤维素或蛋白质的高分子物质如棉短绒、甘蔗渣、木材、大豆、牛奶等,经化学方法处理纺丝而成。
其化学成分接近于天然纤维,其理化性能也接近天然纤维。
常见种类有粘胶纤维、富强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
粘胶纤维简称粘纤,其强度低于棉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各种矿物质为原料,提取出低分子化合物,再合成为仿丝、仿毛、仿棉的高分子纤维。
合成纤维共同的优点是强度普遍高于天然纤维,耐生物性好,一般不霉不蛀。
但弱点是除个别品种外,透气吸湿性普遍差,染色不易,热稳定性差,易生静电。
合成纤维常见品种有:涤纶;腈纶,腈纶是各类纤维中耐光性最好的;锦纶;维纶,维纶是各种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好的,接近于天然纤维中的棉花;丙纶,丙纶是合成纤维中最轻的;氯纶,氯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阻燃性;氨纶,氨纶最大特点就是伸长率和回弹率高,与橡胶相仿,故亦称之为弹性纤维。
4、服装
服装按功能分类,有礼服、生活服装、工作服、运动服。
礼服分为男子礼服与女子礼服。
男子礼服按西方程式,分为第一礼服、正式礼服、日常礼服三级。
第一礼服属最高级别,分为夜晚穿的燕尾服和白天穿的大礼服。
随时代变迁,第一礼服已经基本不再出现,过去必须穿第一礼服的场合现已改穿正式礼服。
正式礼服式样为枪驳领或青果领,有缎面覆盖。
门襟一粒纽扣,圆下摆,口袋为缎面双开线无袋形式,后摆不开叉。
裤子与上衣同料。
衬衫为白色双翼领礼服衬衫,配黑领结。
日常礼服是形式变化较多的一类礼服,黑色为常见颜色,通常采用双排四扣枪驳领式。
女子礼服分晚礼服和晨礼服。
晚礼服是女子夜间社交场合穿着的礼服,具有豪华、袒露、标新立异的特点,整体风格追求雍容华贵。
晨礼服一般是高雅的裙服或套装,配以考究的首饰以及与服装风格一致的鞋、帽、手袋、手套等。
晨礼服追求的整体风格是典雅、庄重。
运动服包含职业运动服和休闲运动服。
服装的功能有实用功能、美化功能、标识功能。
服装的号型标准是为适应服装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和消费者需要而制定的服装尺寸统一标准。
我国现行服装号型系列,是1992年4月1日实施的GB1335-91《服装号型系列》。
号,指人体的身高。
以厘米为单位,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指人体的胸围或腰围,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胖瘦的依据。
依据人体胸围与腰围的差数,将体型分为四类。
如表所示:
服装的技术标准包括六方面内容:号型规格系列、辅料规定、技术要求、等级划分、检验规定、包装标志。
服装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六方面:对条、对格以及倒顺毛的规定;表面拼接范围;色差情况、外观疵点情况、缝制规定、整烫外观。
这些要求是服装质量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
5、纺织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⑴服用性
指纺织品适合穿着的各种性能。
如纺织品的起毛性、起球性、缩水性、刚挺度、悬垂性和舒适性。
刚挺度是指纺织品抵抗形变的能力;悬垂性是指从中心提起纺织品后,织品本身自然悬垂产生匀称美观折裥的特性;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织品具有满足人体需要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
纺织品的舒适性表现在触觉舒适性、热湿舒适性和运动舒适性三方面。
触觉舒适性主要反映在织品和皮肤接触时的粗糙感、瘙痒感、温暖感或阴凉感等触觉感受上。
热湿舒适性是指由于人体自身调节热平衡的能力有限,故需要穿着适当的服装来进行调节,使衣服内层空间形成舒适的小气候。
服装的热舒适性是由于服装面料的保温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服装的式样与组合等因素决定的。
而湿舒适性是由服装面料的吸湿性、透气性等因素决定的。
运动舒适性是指由于人体运动的多方面、多角度和大弯曲性,要求织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能自由地依顺人体活动。
⑵耐用性
指织品在穿用和洗涤过程中的抗外界各种破坏因素作用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织品的使用寿命。
耐用性包括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度、撕裂强度、耐磨强度、耐疲劳强度、耐日光性、耐热性、染色牢度、耐霉蛀性等。
⑶卫生安全性
是织品保证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而应具备的性质。
主要包括织品的卫生无害性、抗静电性等。
吸湿性差的涤纶、腈纶、氯纶、丙纶等合成纤维容易形成静电。
⑷审美性
要求织品和和服装能满足消费者审美的需要,达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性已成为消费者购买衣着商品的首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