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第十四讲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学校语文六班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知识点01、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凄惨际遇描绘出来,说明侵略战役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役创伤,表达了对战役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02、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役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
老兵道出缘由后,车厢里一片静寂。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役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全部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役后果径直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役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剧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
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怪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怪举动的缘由。
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剧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镇静不动声色的表达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03、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 sh数学假:jiǎ毫不犹豫 ji度假尽①jn 终点。
②jǐn 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毫不犹豫。
②ji 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04、多音字深思:深思。
奇怪:跟寻常的不一样;古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引、批判。
造句:他总喜爱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毫不犹豫: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快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楚。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哀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略:表示不很精确的估量。
【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4讲:阅读之分段并概括段意+词意理解(部编版,含例题,答案)
小升初阅读之分段并概括段意+理解词意(基础版)知识点一:分段并概括段意一、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文章里有两种段,一种是“自然段”,一种是“结构段”或意义段。
分段是为了理清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
即逻辑段,又叫意义段。
二、文章分段的几种方法引导学生给文章划分结构段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段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段的方法,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少学生分段的盲目性,特地介绍几种方法。
(一)时序法有的课文按时间转移的先后顺序安排。
显而易见,表示时间性的词可以用来作为分段的依据。
如《十万里长街送总理》就可按“灵车到来前→灵车通过时→灵车开过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
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也可按“天还未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的时间顺序分段(二)空序法参观、访问和游览所记叙的事物、空间位置不同或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先后顺序分段。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按“途中→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等游览地点的先后转移来分段。
(三)地序法按照事物发生的地点、先后移动的次序组织材料的课文,可以按地点移动的顺序分段。
如《回韶山》可按毛主席回韶山在旧居参观的路线,“上尾场→父母卧室→自己的住房→大弟的房间→晒谷坪”以此作为分段的依据。
(四)事序法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或者以客观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课文,可以按事件发展的阶段性来分段。
如《草船借箭》可以按为什么借箭(发生的原因),怎样借箭(发展经过),借箭结果(事件结果)来划分段落。
此外,《跳水》、《飞夺沪定桥》也可按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来划分段落。
(五)事类法有的课文通过写几件事来表达主题,分段时可考虑按不同事情来分段。
如《将相和》可以按“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分段。
(六)总分法有的文章是以作者的思路为线索去组织材料的,往往采取“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来表述,那么分段时就应按“总——分——总”的思路分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文言文二则》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教材,该课程主要是通过学习两篇古代的文言文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从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两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分析。
一、主要内容该课程包括两篇古代文言文,分别是《晏子春秋·兵法》和《韩非子·难一》。
《晏子春秋·兵法》是一篇介绍军事战争的文章,主要讲了打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策略。
其中有一句话“我们的兵如同翻滚的锅铲一样,乱七八糟,没有规律,就像玩啤酒瓶子一样”,是很经典的句子。
这句话的意义是说虽然在打仗的时候,有时情况是非常混乱的,但是作为军队的统领者必须要有一种法则和思维的规律,才能够有效指挥。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希望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军队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韩非子·难一》是一篇关于哲学和人生的文章。
该文章通过讲述一个人如何处理森林里捡到的羊和一只大蛇的故事,来说明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的主题是“为什么有些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应该怎么做才能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关于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可以学到很多关于语文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言文语法结构: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学生需要认真理解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例如“将”和“把”的用法、“之”和“的”等等。
2、词语用法:学生需要学会一些特殊的古代词语用法,例如“然则”、“耳目”、“眼前”等等。
3、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例如比喻、排比、夸张等等,学生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4、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来掌握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的道理和经验,例如“冷静思考”、“深思熟虑”等等。
总之,学习《文言文二则》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些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哲理和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第14课《穷人》
14、穷人(第十册)青浦区崧泽学校陆梅周志杰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阅读中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沉默”“熬”等词语的意思。
⒉品味文本中描写人物心理和人物对话的语言,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邻居的穷人间的真情。
⒋了解文本语言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仿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中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心惊肉跳”“忐忑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品味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中感受两个家庭生活的艰辛和桑娜收养两个孩子时的矛盾心理,从而感受桑娜的淳朴与善良。
3、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展开想象,揣摩桑娜看到西蒙一家的遭遇后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⒈介绍背景资料,感受沙皇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⒉揭示课题14、穷人齐读课题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背景资料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之后对文本的理解及人物品质的体验。
二、整体感知⒈说说课文描述了哪两个穷人家庭?交流:桑娜一家西蒙一家⒉轻声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写了关于他们间的什么故事?生交流(桑娜一家收养死去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三、研读1-11小节㈠学习1-2小节,感受桑娜夫妇的勤劳,生活的艰辛。
⒈品读环境描写的句子,从侧面感受桑娜夫妇的勤劳,生活的艰辛。
出示:“屋外寒风呼啸……安静地睡着。
”⑴指导学生结合1、2小节的内容,并说说从这段环境描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桑娜夫妇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⑵引读第1小节,理解“心惊肉跳”。
说明: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品读,在屋内温暖舒适和屋外寒风呼啸的强烈对比中感受主人公的勤劳及这个家庭生活的艰辛。
⒉品读桑娜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他们生活的艰难。
出示: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没什么可抱怨的。
”⑴读读这段话,用上“虽然……但是……”这对关联词,简要说说桑娜心里想的内容。
第14课《故乡》
第14课《故乡》第一篇:第14课《故乡》故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晦暗、瓦楞、潮汛”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第十四章 古诗文
第十四章古诗文描写四季的诗句描写物象的诗句描写爱国之情描写亲情描写边塞风光……色彩篇四季篇数字篇动物篇最字篇……曹操曹植陶渊明……读准字音和节奏注意特殊词语的意义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小学文言文集锦学习要求:1.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2.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3.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一、基础知识。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它意境深远,含义深邃,语言凝练,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音律、节律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
近年来,古诗文阅读逐渐成为考查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阅读古诗文?1.读准字音:在古诗文中,有些字的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学习时,首先要读准字音。
如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鹿柴》一诗中的“柴”,读“zhài”,而不读“chái”。
2.按节奏和音韵诵读古诗:诵读古诗,除了具备一般的朗读要求外,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注意节奏和音韵。
五言诗可按三种方法诵读:a.“二——二——一”(三拍);b.“二——一——二”(三拍);c.“二——三”(两拍);七言诗有这样几种读法:a.“二——二——二”(四拍);b.“二——二——一——二”(四拍);c.“四——三”(两拍)。
单句和双句的节奏要一致。
3.理解字义、词义:古诗文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
运用各种方法去理解字义、词义,注意它与今天所讲字义、词义的不同是理解古诗文的基础。
4.了解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爱好、思想、写作特点、当时社会现实、文学发展、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文,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搜集、积累。
2024年我要的是葫芦课文第14课小学语文教学精彩课件
2024年我要的是葫芦课文第14课小学语文教学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14课《2024年我想要的是葫芦》,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解析,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结构分析,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例题等。
2.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
3. 学生用书:课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葫芦实物,引导学生谈论2024年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件,讲解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我想要的是葫芦2. 重点词语:葫芦、愿望、实现、努力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2024年的愿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示例:我的2024年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如其他寓意深刻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培养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小升初第十四讲
六、完成强化训练
6、你认为主人公是谁?你是怎么知 道的?
7、假如今天来不是孔君平,而是 下面姓氏的人,杨氏子会怎么回答? 白君平 朱君平 苟君平 刘君平
五、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护气短》
1、读准字音 2、联系注释理解大意? 3、北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无知? 结果怎样?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菱角
一、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 八员外》
二、复习文言文阅读的相关知识
三、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1、读准字音 2、读懂大意 3、读出画面 4、读出情感 5、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 情?
6、试着写写老夫妻俩的对话
四、学习《杨氏之子》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懂大意 4、翻译接力 5、文中写了哪两个人物?他们的关 系如何?各有怎样的特点?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四讲: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含例题解析+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四讲: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含例题解析+答案)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渲染了××氛围),为下文××做铺垫。
2.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性格)。
3.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一)父亲的阳光北雁①秋后的阳光在乡下变得金贵起来。
父亲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棒一棒剥去苞叶,就在厦台上垒成圆柱,当清早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开始展露金黄的颜色,孩子一般笑开了脸。
②但父亲自己不笑。
六十出头的年岁,常年经风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练成了一个刻度精准的气象表,乘着这几天筋骨舒适,他得赶紧往水田里抢收稻谷。
③晴朗的阳光下,那一丘黄澄澄的稻谷,尽显丰收之色。
父亲着急得很,清早出门时太阳还没上来,往田埂上一走,那双“解放牌”胶鞋立时就让秋露湿了个透。
但父亲没有放慢脚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齐腰的稻穗前一弯,就把自己也弯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应该变得涵养和谦逊起来。
父亲到了这个年岁,腰身早已脆如薄纸,稍稍一弯,整个身子就痛得几将折断。
在岁月的磨砺中,父亲习惯了容忍与沉默,弯不成腰,他就选择蹲坐,甚至跪立。
窸窸窣窣的谷穗碰响,伴着霍霍的镰刀连动,父亲将丰收的喜悦整齐地码在茬口之下,散发出清甜的谷味芳香。
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过三日。
秋后的阳光变得吝啬起来,时而云朵盖上,天空就变得不再明朗。
父亲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风恰好在这时刮来,父亲就在风里打了一个寒颤,瘦弱的身体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动起来,吓跑了一群抢食的鸟雀。
北京小升初语文 第14讲.北师大版六年级期末复习与检测一.教师版
第十四讲期末复习与检测学习目标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新字词;2、本学期重点课文文段的讲解与记忆,积累与之相关的知识;3、现代文阅读技巧及训练;4、综合检测学习情况。
内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重点字词 会认会写 正确使用完全掌握作家作品基本了解 深入了解 延伸理解重点文段基本掌握 准确把握深入理解综合检测 达到考试说明要求掌握考试所列知识点掌握学期所学m éng l óng zī x ún li ú l ǎn g é bǎn s ī y ǎkuíwú朦 胧咨 询 浏 览 搁 板嘶哑魁 梧 l í h ēiw ān y án q ū zh é li ào w àng x ù x ù d ī y ǔ sh àn 黧 黑 蜿 蜒 曲 折 瞭 望 絮 絮 低 语 擅 长 z ǔ zh òu ji è y ì j ǚ s àng d ōng sh ī xi ào p ín p áng b ó 诅 咒 介 意 沮 丧 东 施 效 颦 磅 礴 g ǔ h è d ǒu qi ào ch én x ī b ēi b ì j ǐng t ì q īn n ì 谷 壑 陡 峭 晨 曦 卑 鄙 警 惕 亲 昵 j ī x íng cu ǐc àn zhu īd ào h ú l ún t ūn z ǎo zh āng gu ān l ǐ d ài 畸 形 璀 璨 追 悼 囫 囵 吞 枣 张 冠 李 戴 z ī y á sh à sh í y ǎn r án h éng d āo l ì m ǎ zh āng y á w ǔ zh ǎo 龇 牙 霎 时 俨 然 横 刀 立 马 张 牙 舞 爪 di ǎn zhu ì h ān zh í hu í m óu x ùn n àn x ī lu ò 点 缀 憨 直 回 眸 殉 难 奚 落瓦砾(l ì) 耷拉(d ā) 木屑(xi è) 鹧鸪(zh è g ū) 蠢东西(ch ǔn ) 轻蔑(mi è) 胳膊(bo ) 云杉(sh ān ) 冀察(jì chá) 晋(jìn ) 芦苇(wěi ) 笤帚(tiáo zhou ) 泥鳅(qi ū) 软鼓囊囊(ru ǎn gu n āng n āng ) 手榴弹(liú) 吱扭(zh īniu ) 脊背(j ǐ) 吧嗒(bā dā) 哐啷(kuāng lāng ) 狗吠(fèi ) 晌午(sh ǎng wu ) 喀啦(kā lā) 嗖嗖(sōu sōu ) 推推搡搡(s ǎng ) 劫难(jié nàn )基础知识考点介绍课内知识胸脯(pú) 趔趄(liè qie ) 嗷嗷(áo áo ) 吼叫(h ǒu ) 狗刨(páo ) 刨冰(bào ) 撒腿(sā) 撒种(s ǎ) 骨碌(gū) 骨头(g ǔ) 拧了他一把(níng ) 拧螺丝(n ǐng ) 脾气拧(nìng ) 衙(y á) 斋(zh āi ) 燮(xiè) 号寒(h áo ) 放赈(zh èn ) 救济(j ì) 遂(su ì) 矫(ji ǎo ) 阙(què) 迥(ji ǒng ) 膺(yīng ) 阿谀(ē yú) 铮(zhēng ) 冕(mi ǎn ) 乾坤(qián kūn ) 妥协(tu ǒ xi é) 卓尔不群(zhuó) 花蕊(ru ǐ) 厌恶(wù)畸形:泛指不正常。
小升初冲刺 六年级语文第十四讲
六年级语文第十四讲一.基础知识1.在大写字母下面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并排序。
A B D E F Q R T( ) ( ) ( ) ( ) ( ) ( ) ( ) ( )排序:2.看拼音,写词语。
z ǔ n áo ān r án w ú y àng( )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有几种解释,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的番号上打“√”。
①迷惑不解 A、分开、解开;B、排泄大小便;C、懂、明白。
②斩钉截铁 A、阻拦、停止;B、切断、割开;C、量词,表示节、段。
4.用字组词。
练( ) 揭( ) ch à( )差炼( ) 竭( ) ch āi ( )5.用“遥、摇、谣、远、动、歌”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用斜线划掉,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垂头伤气( ) 付荆请罪( ) 蚊丝不动( )7.选词填空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如果……就……A .写毛笔字( )能练好书法,( )能陶冶人的性情。
B .( )她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 )下降了。
8.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四个来自寓言的成语。
完( )归赵 兴国安( ) 身临其( ) 排山( )海 应接不( ) 神机( )算 理直气( ) 衣( )楚楚 前( )后继 精兵( )政 ( ) ( ) ( ) ( )9.从下列词语中找出两近义词和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继续 懊诲 似乎 责备 赞扬 好像 停止 悔恨{}近义词:()——()()——()反义词:()——()()——()10.选择带点字的字义,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东张.西望()(1)开,展开(2)看,望(3)陈设,铺排(4)姓扬.长避短()(1)举起,升起(2)飘动,飘荡(3)发扬(4)传播修.长挺直()(1)整洁(2)兴建(3)编写(4)长句子11.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一句关于“读书、品德”的名言警句。
(课内外的都行)(读书)①(品德)②12.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小升初语文(全国通用)中小衔接第14
《中小衔接》第十四讲学习简案文言文的翻译一、趣味语文题14.下列哪一族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A)xx甫(B)xx(C)xxxx(D)拖鞋汗衫评:正确答案是C,A祭祀专用,B诸葛亮周瑜专用,D邋遢男专用。
二、国学启蒙xx作者:xxxx碣石,以xx。
水何xx,xx竦峙。
树木xx,百草丰茂。
xxx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集》,《观沧海》是后人根据第一句话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字绝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三、知识一点通(一)指导练习如何整体去翻译文言文?第一步:断词,就是对文句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当中的单位词与现代汉语并不完全等同。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而现代汉语多音节占绝大多数;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可能是多个词,在断词时应该按文言单位词来划分。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现代汉语一个词,释为“里面、中心”等古代汉语二个词,读成“中间(jiàn)”,释为“其中夹杂”古代汉语中多音节词多见于专用名词(如姓名、官名、地名、物品名等)、感叹词及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如若夫、至若、且夫)等,断词时不可拆开。
例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第二步:释义,顾名思义,即对文言词语逐个用现代汉语注释。
在注释过程当中则会涉及古汉语当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化常识等现象,释义时须力求周备。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十四 阅读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课件·2020统编人教版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
如《最后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 国!”在文中出现三次类似的话,每一次都伴 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
体现了台湾岛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方法五:分析课文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 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
2、有的文章利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 3、有的文章有些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
如《桃花心木》,最后一句:“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 中生活的人,就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棵独立自主 的心。”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告 诉我们,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 有作为的人。
方法三: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 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 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
方法三: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 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聆 的角度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这些都是建立在熟练阅读基础之上的。
三.作文 作文可谓是在语文考试中较为拉分的题,也是分数占比较重的题目。之前已为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有关作文分数提
听 升,作文写作方法辅导的文章,请同学们翻看以前相关的资讯文章,这里就不在一一阐述了。但要记住,一篇好
的作文不仅要具有健康鲜明正能量的主题,还要有生动优美的文字及连贯、通顺完整的结构。且留意平日中素材 的积累及练习。 以上就是小升初语文考试复习攻略,希望对同学们的考试复习有所帮助,也提前预祝同学们在考场上发挥超常状 态,考取理想成绩。
小升初第14次课 作文开头与结尾PPT文档共59页
谢谢!
59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小升初第14次课 作文开头与结尾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名校第十四讲:期末总结考试
一、病句修改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仿句
1、照下面两句仿写:
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
2、请依照例句,用“你看,这里的+古诗格式造一个句子:
例:你看,这里的水多清啊,水底的砂石粒粒可见,荡舟湖上,心旷神怡,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你看,
3、依照下面两个句子,补写一句: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
4、我梦想,来到塞外大地,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仿照上述句子,续写一句。
5、请以“历史”、“时间”为话题写一个句子: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
三、语文语法知识练习 ——词性、短语
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 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
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 D.非常偶尔清楚风景
2.下列词语中,与“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偃旗息鼓惩前毖后 温故知新巧妙绝伦
B.尊师重教惟妙惟肖 赴汤蹈火心旷神怡
C.趋吉避凶理屈词穷 潜滋暗长随机应变
D.走马观花饮水思源 扬眉吐气粉身碎骨
3.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山川大地②声音响亮③经济特区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⑥雄伟壮丽⑦结构坚固⑧竞选州长
A.①③/ ②⑥⑦/ ④⑤⑧ B.①③⑥/ ②⑦/ ④⑧/ ⑤
C.①⑥/ ②④⑦/ ③⑤/ ⑧D.①⑥/ ②⑦/ ③④/ ⑤⑧
4、全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A.亚洲西部前功尽弃种类繁多 B.知识贫乏经验不足参加会议
B.C.起草方案朝晖夕阴洗得干净 D.工作繁忙须发花白意志坚强
5、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我的老师人类的语言济南的冬天 B.竞选州长记一辆纺车纪念白求恩
C.蚊子和狮子怀疑与学习想和做 D.范进中举曹刿论战最后一课
四、综合性学习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
这一天,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以“歌颂母爱”为主题的的班会。
1.为班会做一个简短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
(50字左右)
2.你带领的小组负责搜集反映母爱的材料,你计划怎样搜集?写出两种具体的方案。
3.班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献给母亲的礼物”,你准备给母亲献上什么礼物?请说说你的构想。
五、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一)走进春天
殷正山刚刚抖落掉冷酷的冰雪,刚刚穿越逼人的寒风,春天的微笑还很矜持。
还来不及静静地疏理梦想,还来不及铮铮地鼓起勇气,春天就拔节出活力。
浅浅的绿意渲染了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
似乎春天突然给久久郁闷的人们一个朗朗的心情,突然给肃杀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
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际,也成了一年之极。
春天的绚丽景象太容易让人误以为景象已达绝美。
其实,春天只是在初绽的冻土里播下种子,希望的果实还需要承接夏日骄阳和暴风雨的考验。
春天只是在嫩绿的枝头绽出一抹新芽,金色的收获还需要在厚实的秋天定格。
走进春天时的激动远远替代不了从春天开始的漫漫无语的生长。
走进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书写壮志,以畅快的豪情激荡锐气,以饱满的激情挥洒雄风,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沉淀躁动,以厚道的心地稳住偏激,以沉稳的步履踏破沉醉。
走进春天,请不要用缥缈的辉煌打扰我清新的构思,请不要用遥远的成功动摇我亲切的脚步,请不要用浅薄的结果撩拨我稚嫩的寻找。
走进春天,请勿打扰。
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突然冒出的绿意而洋洋得意吧,绿色的升华注定需要执着的生长。
还是让我们不要为短暂诱人的花香而流连忘返吧,硕果的培育注定需要艰难的劳作。
还是让我们恭敬地开始,谦卑地起步,孤独地酝酿吧,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春天里不要做秋天的梦。
”
所以,我不客气地说:走进春天,请勿打扰。
1、通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说“走进春天,请勿打扰”?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文中的“春天”一词有什么含义?
3、本文有很多优美的语句,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
4、“于是,春天成了一年之际,也成了一年之极。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之后的心得体会。
(二)古宅
黑色的瓦,白色的墙。
近处是新翻的土地,远处,笼着晨霭的群山依稀可见。
一幅自然天成的明清山水画在面前打开。
天地间的黑与白,让所有的颜色都黯淡无光。
先前激烈的心跳,急促的呼吸都已停止,剩下的只是凝望的眼。
宏村秋日的黎明是静。
但我能隐约听到一种声音:这是树叶落地的声音,流水歌唱的声音;这是牛马在聊天,人们在欢笑……,哦,这是大地苏醒的声音。
从梦中醒来的宏村犹如明净的秋水,清亮亮的,却很深邃。
于是,我走进了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古宅。
我惊异,这些被一个世纪风雨吹打过的古建筑竟能如此完整地保留下来;我更惊异,这些古宅并不像那些落满灰尘的古董,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生机。
这是一套徽商留下来的房子,里面住着一户普通人家。
而那些精美的木雕,却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辉煌。
走累了,就在财神爷画像下右边的高背椅上坐了下来。
这是大家长的位置,我好像看到了他那严厉的神情。
历史一下子被拉近了。
我抚摸着八仙桌,很惬意,也很得意。
同样是历史,这里没有故宫里隔着重重栏杆看厢房一角的可望不可及,宏村没有把古宅当作文物收藏起来,而是打开历史的每一页,让游人随意浏览。
(a)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微笑背后的泪水,飞越背后的沧桑。
堂屋里显眼处摆着电视机,墙角立着电冰箱,门口停着一辆摩托车,看来这家人做小本
生意。
但在这古色古香的古民居里出现现代的东西,心里不免有一种失落感。
主人觉察出我们的情绪,并没有理会,只是微笑着说:“这几年咱家靠辛勤的劳动过上了好日子。
”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盖新房子时,他淡淡一笑,“啊,老房子住惯了。
”
走出古宅,踏着青石板,继续向前。
一所有些破旧的古宅门口,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静静坐在门槛上,她望着高高的马头墙出神,脸上带着微笑,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小路尽头,有间房子正在施工,铝合金门窗已经安装好,房子不大,屋内一片繁忙。
瞧,那个正在刨木头的小伙子一边干活一边开心地笑着。
这是宏村人特有的阳光微笑,一种淡淡的、踏实的微笑,让别人看见也会由衷微笑的微笑,这是幸福灵魂的微笑。
漫步宏村,仿佛在穿越一条不长不短的时空隧道。
从村落的这头到那头,从斑驳的红漆木门到明亮的铝合金门窗,(b)一脉相承的是泪水后的微笑,沧桑后的飞越。
因为宏村人懂得创造的感觉,追求的心情,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1、文章既写“宏村秋日的黎明是静”,又写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2、走进古宅,我的第一反应是,原因是:
A.
B.
3、文章第三节,将宏村和故宫进行比较,这样比较的作用是什么?
4、语言赏析
(1)她望着高高的马头墙出神,脸上带着微笑,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2)从梦中醒来的宏村犹如明净的秋水,清亮亮的,却很深邃。
5、文中两处画线句非常相似,仔细品味,却又截然不同,请你说说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