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基坑围护桩基施工方案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基坑围护桩基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 结构概况 (1)
1.2 基坑概况 (1)
二、周边环境 (1)
三、地质概况 (1)
四、编制依据 (3)
五、基坑围护桩基施工 (3)
5.1 围护桩基概况及施工部署 (3)
5.2.1 围护桩基概况 (3)
5.2.2 围护桩基施工部署 (4)
5.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8)
5.2.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8)
5.2.2 施工技术要求 (8)
5.2.3 施工方法 (8)
5.2.4 质量检测 (11)
5.3 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2)
5.3.1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12)
5.3.2 施工技术要求 (12)
5.3.3 施工方法 (13)
5.4 压密注浆施工 (14)
5.4.1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14)
5.4.2 施工技术要求 (14)
5.4.3 施工方法 (15)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
6.1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 (15)
6.2 搅拌桩质量保证措施 (16)
6.3 压密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16)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7)
7.1 施工场地处理 (17)
7.2 施工区域隔离 (17)
7.3 领导全过程监控 (17)
7.4 桩机移动过程控制 (17)
7.5 安全检查措施 (17)
八、环境保证措施 (18)
8.1 环境保护目标 (18)
8.2 废浆废水处理 (18)
8.3 预防噪音污染措施 (18)
8.4 预防尘土污染措施 (19)
九、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9)
一、工程概况
1.1 结构概况
1、建筑名称: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TC502和TC503
2、建筑场所:浦东新区川沙新镇
3、主要用途:游乐、剧场
4、业主: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
1.2 基坑概况
1、建筑物概况
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TC502和TC503,TC502上部结构1~2层,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TC503上部结构为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
基础形式为桩+承台+筏板。
2、基坑信息
根据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4.640~+4.840,本方案中取为+4.775。
本次基坑信息见表1:
表1 基坑规模信息汇总
本工程位于浦东新区川沙黄楼镇,北临迎宾大道(S1),西临沪芦高速(S2)公路,东临唐黄路,南临规划航城路。
本工程为其乐园游乐区内配套建筑,位于主题乐园游乐区北部。
TC502、TC503 周边均为项目内部用地,部分区域会布置施工道路。
三、地质概况
1、参考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工程编号2012-G-025(6))。
地基土按其地质时代、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土性不同和物理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划分七层及分属不同层次的亚层,具体见表2:
表2 地层特性表
2、水文地质条件
(1)潜水:拟建场地浅部土层的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侧向补给,其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
由于潜水水位埋深与大气降雨关系十分密切,故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地下水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在地面以下1.10~1.70m之间,其相应标高一般在3.82~3.15m之间,平均潜水位标高为3.48m。
拟建场地高水位埋深为地表面下0.50~0.7m左右,低地下水水位埋深为地表下1.5m。
(2)承压水:场地分布有第⑦层砂(粉)性土,为上海地区第一承压含水层,该土层地下水水量丰富。
承压水含水层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一般均低于潜水位,水位埋深的变化幅度一般在3.0~12.0m。
(3)腐蚀性:场地浅部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地下水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4)不良地质现象
厚填土:本场地内原有明(暗)浜、塘已进行过地基处理,因此本场地内明(暗)浜、塘实际已不存在。
原明(暗)浜、塘区据本次勘察揭露填土厚度较大,最大厚度为5.7m,回填时采用底部铺黄沙再粘性土分层碾压处理。
局部区域静探qc值偏小(小于2.0MPa),填土层土质较其他区域差些。
(5)场地内土层略有起伏,局部填土层较厚。
四、编制依据
1、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编号2012-G-025(6))
2、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
3、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4、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
5、国家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 199-2010
6、上海市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
7、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9、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10、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1、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12、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
五、基坑围护桩基施工
5.1 围护桩基概况及施工部署
5.2.1 围护桩基概况
TC502:开挖深度3.4m处采用φ700@500双轴搅拌桩重力坝围护结构形式,开挖深度7.45m和11.35m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一~两道内支撑的围护体系。
钻孔灌注桩分别采用φ600@800、φ750@950、φ900@1100;
TC503:采用φ700@500双轴搅拌桩重力坝的围护结构形式。
具体工作量详见表3:
表3 工程量一览表
5.2.2 围护桩基施工部署
本工程围护桩基包括钻孔灌注桩、双轴搅拌桩和压密注浆三个部分,施工过程安排主要针对钻孔灌注桩、双轴搅拌桩的施工进行部署,详见下图:
图1 围护结构平面图
②③
①
图例:
①#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②#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③#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图2 TC502搅拌桩施工顺序示意图
5
ⅡⅣ
Ⅰ
Ⅲ
图例:
Ⅰ#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Ⅱ#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Ⅲ#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Ⅳ#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图3 TC502灌注桩施工顺序示意图
6
④
⑤
图例:
④#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⑤#钻孔桩机施工走向
图4 TC503搅拌桩施工顺序示意图
7
5.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5.2.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5.2.2 施工技术要求
5.2.3 施工方法
1、测量定位及护筒埋设
(1)设置、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基点,提交发包方授权代表批准,经核准认可后,方可进行测量定位和护筒埋设;
(2)测量复核好的桩位、轴线等要作好明显的标志并加以保护好;
(3)护筒埋设时,采用“中点校正尺”,确保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并应保持垂直,护筒应埋设至原土层;
(4)护筒埋设深度一般为1.0~1.5m;若填土较厚时,应将护筒埋入新鲜土层20cm以上,并在护筒周围用粘土分层夯实;
(5)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卷制,有足够的刚度且护筒内径比桩身设计直径大100mm;
(6)在固定护筒前,应进行复核,确保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2、设备的就位及钻具的检验
(1)为了保证施工中成孔不发生倾斜或尽可能减少倾斜,要求:
(2)安装设备就位时,确保设备周正、水平、稳固,机座梁全部均匀承压并使设备的天车、游动滑车及转盘中心保持“三点位于同一垂线”上,并保证施工中设备不发生倾斜、晃动;
(3)成孔前,检查所用钻具,剔除不合格的钻具。
3、成孔施工
(1)为保证合理的桩径和桩形,获得较大的桩基承载力,并避免出现孔斜超差和缩径现象,成孔过程中采用如下技术保证措施:
(2)根据本项目地层的实际特点,采用成孔速度较快的钻头成孔。
(3)开钻时采用轻压慢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确保钻孔的垂直度,进尺后根据地层变化和钻进深度增加,适时调整钻进参数。
(4)成孔过程中的注入孔口泥浆性能确保满足下列要求:
泥浆密度:≤1.15;漏斗粘度:15”~20”
泥浆密度:≤1.30;漏斗粘度:20”~26”
(5)加接钻杆时应先将钻具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2~3分钟后再加接钻杆;
(6)在混凝土灌注完毕的邻桩旁成孔施工时,安全距离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最小施工时间间隔不小于36小时;
(7)成孔深度、孔径、孔斜均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8)钻进过程中,应及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
(9)为确保成孔的质量,施工中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每根桩钻孔完成后对成孔的孔斜、孔径及孔深进行检测,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孔底沉渣控制
(1)使用好泥浆,成孔时控制好泥浆各性能参数,不定期进行检测,按照施工要求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
(2)根据地层特点,合理控制钻进速度,以利排渣;
(3)坚持“一次清孔为主,二次清孔为辅”的清孔排渣原则,切实做好第一次清孔换浆工作。
5、钢筋笼制作和吊放
(1)钢筋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与《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要求,并进行现场验收,禁止使用有缺陷或无质保书的钢材,选用较好的钢材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
(2)主筋采用电焊单面搭接,开工前必须进行接头试焊,并以300个接头为一组进行抗拉、抗弯试验,确认合格后可正常生产;焊接要求:宽度为0.8d,厚度为0.3d,焊接长度(单面焊)为≥10d(d为钢筋直径);
(3)钢筋笼的规格按设计施工图的规格制作;
(4)钢筋笼的制作采用箍筋成型法,分段制作;主筋接头间距大于等于35d,且同一截面上的接头数不大于50%。
成型钢筋应保证平直不坍腰,焊点牢固;
(5)钢筋笼的制作偏差应达到下列标准: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
钢筋笼直径≤±10mm;
螺旋筋间距≤±20mm;
钢筋笼长度≤±50mm;
(6)成型钢筋笼由制作者自己按规范、设计要求自检后,经质检员会同监理等验收、并记入专用验收表,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严禁不合格的钢筋笼下入孔内;
(7)成型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上,堆放层数不应超过2层;
(8)吊放过程必须轻提缓放,若下放遇阻应停止,查明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行下放,严禁将钢筋笼高起猛落,强行下放;每节钢筋笼焊接须经监理验收后方可下放;
(9)为确保钢筋笼的定位准确,采用4根主筋作吊筋进行有效定位,防止混凝土灌注时钢筋笼上浮或窜落,定位误差不大于50mm。
6、二次清孔及水下混凝土灌注
(1)要求二次清孔时输入孔内的泥浆比重控制在1.15以下,待排出孔口的泥浆比重控制在1.15以下,粘度:18"~22",方才达到规范要求;
(2)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孔底沉渣的厚度用标准测绳测定,每孔清孔后必须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实施下一道工序;
(3)清孔结束前,请有关人员对孔深、孔底沉渣、泥浆比重等项目指标进行验收;
(4)清孔结束后,孔内应保持水头高度,并应在30分钟内灌注混凝土。
(5)二次清孔质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6)灌注商品混凝土前,应严格进行商品混凝土验收,其质量标准要满足规范、设计规定;
(7)水下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不得无故中断;
(8)混凝土灌注由于是商品混凝土灌注,第一次灌注料斗装满可以保证灌注的连续性及初灌量;灌注前导管底端离孔底的距离应能顺利排出隔水球为宜,一般控制在30~50cm之间;
(9)在灌注过程中必须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深度,“勤拔、勤拆”导管,确保导管的合理埋深;
(10)为保证桩顶质量,禁止快速晃动提拔导管,确保商品混凝土超灌,抗拔桩不得小于1.5m,工程桩不的小于2m;
(11)每根桩制作一组(三块)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并认真进行记录,养护28天后及时做抗压强度试验;
(12)认真做好灌注成桩后混凝土面的记录。
5.2.4 质量检测
成桩质量检测是检测桩质量的有效手段,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会同监理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的要求,认真进行每个项目的测试工作。
成孔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桩位复核:成桩结束后,对基坑开挖出露的桩位会同总包、监理进行验收。
通过一系列对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监控,给工程以合理科学的质量评价,满足工程验收要求。
5.3 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断面尺寸700×1200,相邻桩搭接200mm,水泥掺入比13%,暗浜处提高至16%,水灰比0.55,施工必须坚持两喷三搅。
5.3.1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5.3.2 施工技术要求
●搅拌桩施工时,每台班均检查搅拌头几何尺寸,确保成孔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定位误差:水平误差不超过20mm,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100,成桩后的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搅拌桩预搅下沉时不能用水冲下沉。
●第一次下沉速度不大于1.0M/分钟;提升速度不大于0.5M/分钟。
●水泥土围护体的强度以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标准,不低于0.8Mpa。
●基坑开挖前对搅拌桩随机钻芯取样,检测其实际强度是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5.3.3 施工方法
1、测量放点
(1)施工场地的基轴线、水准点均须会同建设方、监理等共同引进,并经复核,方可使用;
(2)用经纬仪、坐标法进行桩位区域边线的测定;
(3)对于标定的基准点要做好明显的标志和编号,并做好保护工作;
(4)做好测量放线记录,以便复核。
2、桩机就位
(1)由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情况,发现有阻及时排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2)采用水平尺校正基座并保持基座水平,保证桩机做到“平稳、周正”;
(3)动力头、搅拌头、桩位三点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4)桩位定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1/100桩长。
(5)桩体施工为两喷三搅工艺,即搅拌下沉→喷浆提升→搅拌下沉→喷浆提升→下沉→搅拌提升。
3、预搅下沉
(1)严格控制下沉速度,密切观察动力头电机工作负荷,其电流指数不大于70A,以防烧毁电机;
(2)如遇较硬地层下沉速度过慢时,可以通过中心管压入少量稀浆,以利润湿土体,加快下沉;
(3)严格控制桩底标高,搅拌头必须下沉到设计桩底标高。
4、灰浆制备
在搅拌头预搅下沉同时,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制作灰浆,水灰比应严格控制在0.55,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小于2分钟,以使浆液充分拌合;
5、第一次喷浆提升
搅拌头至桩底设计标高后,即刻上提20cm并开启压浆泵(40L/min)送浆,搅拌头在桩底原位搅拌20~30秒后,以不大于0.5m/min的提升速度边搅拌边提升,注浆提升离设计桩顶标高1m段内,减慢提升速度,且在桩顶原位注浆搅拌15~30秒,以确保桩顶质量,直至设计桩顶标高,并检查注浆量。
6、第二次搅拌下沉
注浆搅拌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后,停浆,即刻搅拌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并控制好下沉速度,一般为0.8~1m/min左右。
第二次喷浆提升(重复第一次,但提升速度调整为0.8m/min,尽可能提长到顶,水泥浆正好喷完。
)
7、第三次下沉
第三次搅拌提升
搅拌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原位搅拌20~30秒后,以0.8m/min左右提升速度搅拌提升,直至设计桩顶标高。
8、桩机清洁,移位
成桩结束后,清冼钻杆及管道,然后进行桩架移位。
9、取样
在基坑开挖前连续钻取全桩长范围内的桩芯。
取样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
第一次取芯不合格应加倍取芯,取芯应随机进行。
钻孔取芯完成后的空隙及时采用注浆填充。
钻芯试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0.8MPa。
5.4 压密注浆施工
5.4.1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5.4.2 施工技术要求
5.4.3 施工方法
1、注浆孔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布置孔位。
2、沉管
采用振动法,1寸注浆管沉入土中至设计要求的标高,钢管一般分段长度为1~1.5m,跳压法。
3、浆液拌制
根据要求拌制浆液并搅拌均匀,注浆液配比为水泥:粉煤灰:木质素磺酸钙=1:0.3:0.02,水灰比0.55。
4、注浆
连接注浆管进行注浆。
注浆采用分层注浆从下向下,注浆管应在1m范围内以低压注浆,控制注浆压力0.2~0.4MPa,形成封闭浆液,然后再伸入到设计标高,最后依次从下向上注浆。
在注浆过程中,当达到注浆要求时向上拨0.5m,再进行注浆,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为止,采用跳孔间隔注浆,跳开顺序1、3、5,后2、4、6,在老式基础中心线向两侧施工。
跳孔间隔注浆时间不小于2小时。
5、清洗
将拨出的注浆进行清洗。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1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定位必须由二位测量人员测放,且须有复测等原始资料,并经监理复核,确保孔位的准确性,避免与工程产生冲突,同时施工过程中加以保护基准点;
2、为了保证深桩施工时桩位偏差符合要求,钻杆上部加钻铤并增加导向钢丝绳以保证钻具的垂直度;
3、移机后由班长指挥校正基座的水平标高,确保塔架的垂直度;
4、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及钻杆接头,以确保钻孔的孔径及钻孔施工的安全;
5、相邻桩施工安全距离不宜小于4倍桩径或间隔时间应大于36小时;
6、严格控制泥浆性能指标,确保孔壁稳定及灌注桩身质量;
7、钢筋笼质量严格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
8、严格监督、检查钢筋笼下放的保护措施及钢筋笼焊接的垂直度;
9、须对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至少两辆商品混凝土搅拌车到现场后才可以开始灌注;
6.2 搅拌桩质量保证措施
1、搅拌桩桩位放样应确保桩位的准确,避免搅拌桩成为后期工程桩施工的障碍;
2、严格控制下沉速度及提升速度,以使土体充分破碎,有利于水泥浆土体均匀拌和;
3、严格监督浆液的制备,防止浆液发生离析;
4、二次搅拌注浆提升阶段,不允许有断浆发生,若发生断浆现象,即刻停止提升,待处理完毕后,搅拌下沉断浆处以下1m,再注浆搅拌提升,以防止断桩;
5、严格控制桩与桩搭接,及时检查,特别是转角处应认真把关,确保桩与桩搭接20cm,搅拌桩的轴线必须平行于基坑边线,预留的施工冷缝在平面上应为折线,搭接时间不得大于10小时,若超过10h时,则应采取补桩或超额注浆搅拌的办法予以补救;
6、经常检查搅拌头及钻头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以确保搅拌桩直径≥Φ700;
7、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工序管理,按照本公司制订的工序管理表运行,确保施工质量;
8、施工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实行质检跟踪质量管理;
9、施工所用的水泥浆液必须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制;
10、严格控制水泥浆搅拌的时间不少于2分钟,以保证的搅拌质量。
11、剩余及废弃浆液采用运浆车外运出场。
6.3 压密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1、注浆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机械器具、管路、注浆材料、水、电
等的检查及必要的试验,注浆一经开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2、做好注浆施工记录。
3、剩余及废弃浆液采用运浆车外运出场。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 施工场地处理
施工现场要求进行整平、压实。
当地基松软、承载力不足时,进行换填处理,处理后达到以下标准:①基底密实、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②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并在钻机底座加铺枕木或钢板垫护。
7.2 施工区域隔离
施工区域与其他区域必须进行隔离,隔离物可为警戒线(红白旗)、栏杆等,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桩机作业范围内。
7.3 领导全过程监控
施工机械作业时现场必须有项目副经理、施工队长、安全防护员、技术员等有关人员把关,控制施工顺序、施工速度、观测频率、观测结果,专职施工防护人员随时检查桩机施工地段地基有无裂缝、变形,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7.4 桩机移动过程控制
防护员在设备移动前必须确定设备的移动路径及移动路径的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备稳定的地基承载力要求。
在确认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时由现场管理负责人向项目副经理提出设备移动申请,在得到项目副经理批示后方可进行设备移动。
设备移动时必须在防护员、项目副经理同时在施工现场把关的条件下进行。
移动时由防护员向设备操作手进行交底说明设备的移动走向及设备单次移动最大距离。
上述检查均合格,能够确保设备稳定达到防倾覆要求时,方可进行施工。
这样既保证了对桩机设备的加固,又保证了方便施工,起到既预防安全隐患又不影响施工的目的。
7.5 安全检查措施
1、桩机进场或转移工点时,由所在工区组织设备、安质、技术部门进行工点开工检查,从工地概况、加固措施、场地布置、施工人员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检查。
2、施工期间,项目部经常组织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
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安全总监每天对各工点安全检查不少于2次,工程、安质部长检查不少于3次,安全专业工程师检查不少于4次。
检查应做好记录备查。
3、项目安全总监每周组织设备、安质、技术部门进行一次现场安全专项检查,工程、安质部长、设备部长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各工点施工跟班作业。
安全工程师对各工点第一次施工要全过程跟班作业。
八、环境保证措施
8.1 环境保护目标
在施工现场必须对生产用水的排放进行控制,严禁向市政管网排放泥浆水。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
各种超标的施工机械在夜间22时到次日6时内严禁使用。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有关管线的保护措施,确保无管线事故。
在施工区域落实作好危险品现场控制、防台防汛现场控制、消防应急现场控制,确保现场事故为零。
8.2 废浆废水处理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将产生废弃泥浆,根据业主要求及工程进度,如按四台钻孔桩机同时施工,每天约产生150m3的泥浆。
废弃泥浆先集中排放至施工现场泥浆箱内,再通过运浆车运出场外。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准备现场停放大容量运浆车,24小时不停排浆。
如有特殊情况致使现场泥浆不能及时排除,将调用备用车辆进驻现场,协助运浆直至正常为止。
8.3 预防噪音污染措施
1、施工期间,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
优先选用电动机械,对工地上使用的搅拌机等噪音比较大的机械设置消音降噪装置,控制施工噪音,同时尽可能地避开夜间施工。
因工程需要须进行夜间施工的须先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进行噪声监控,在夜间22时后进行抽检。
若发现不能达到要求的,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3、各种噪音超标的施工机械在夜间22时到次日6时内严禁使用,由于特殊原因在上列时间内需从事超标准施工,事先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办理批准手续,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8.4 预防尘土污染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责任制,组织开展创建环保型工地活动。
2、落实环境保洁责任制,所有施工现场以外的公用场地禁止堆放材料、工具、垃圾等杂物;施工区内除按计划搭设临时设施和堆放施工材料外,对生活管理区和人员活动区进行必要的场地绿化,美化环境,保持现场周围清洁卫生。
3、定期进行场地清洁和洒水降尘,场地出口设洗车槽。
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的车辆,在驶出施工现场前,必须做好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的散落,污染周边环境。
5、现场易引起粉尘的细料(水泥)等,应采取措施保证不扬尘。
暂时不能运出工地的土方,必须采取集中堆放、压实、绿网覆盖等有效措施,减少泥土裸露时间和裸露面积,防止泥土粉尘污染。
6、搭设封闭式垃圾站,及时清理施工垃圾,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7、应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
在风季,洒水降尘显得尤为重要。
九、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