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行为研究_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选题。
18979105625
econ_zzf@
二胎政策的制度变迁
“小产权房”的制度变迁
土地信托流转——草尾模式
“全民医保”,福兮?祸兮?
为何中国星巴克的咖啡会比国外贵?
为何中国的豪华轿车会比国外贵?
鲍赣峰
13979113570
baoganfeng@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防范研究初探。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反垄断研究。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初探。
土地所有制改革与房地产危机防范之研究。
破产保险制度完善与我国经济质量提高之关系研究。
王宇锋
15079171515
sard_wyf@
电子商务提供商与商场关系研究
中国货币量的内生机制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来自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万 春
13979164716
angchung00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解决之路——基于XX地区的分析
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抉择
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农业产业化研究——基于XX地区的样本
城镇化道路研究——基于XX的案例分析
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淘宝电子商务中价格歧视问题研究
淘宝电子商务中的信誉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促销行为研究——经济学的视角
实体店与电子商务企业间关系研究
黄文华
13970943538
huangwhjxcd@
民间借贷的风险及其控制
小产权房的流通制度设计
江西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
南昌房地产市场状况分析
从劳动力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看物价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 引 言
近年来 ,产业 集群 已成 为东西方经济 管理 学界研究 的热点 问题之一。无论是意大利的制鞋产业集群还是美 国的硅谷 ,都 为 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 国各地产生 的产 业集群也成为 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例如温州的打火机产业集 群 的产 品占全球 5 %市场份额 。东莞市 的 I 产业 集群 的十多 0 r r 种 产 品世 界 市 场 份 额 已超 过 2 % ,电 脑 零 部 件 配 套 率 达 0 9 % ,已经 成 为 全球 重 要 的 电 脑及 相 关 产 品 的 生产 基 地 。 所 以 5 地方 的产业集群 已成为 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的有效载体 ,在 诸 多的方 面都显示 出其竞争优势 。 中小企业集群通常是地方经济 的重要支柱 。很 多研 究者把 集群研究 的 目标集 中在 长江三角洲 ,京津塘地 区和东北老工业 区 ,主要从产业集群 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 的网络结构等方面进 行了研 究。 本文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之上 ,构建 中小产业集群可持续发 展的框架 ,研 究其 相关 因素 ,并 指明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的有 效途径。
加 品牌 的含 金 量 。
2 相 关研 究 回顾
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 究最早可以追溯 到马歇 尔对 于诸 多 同业者集 中在一个地区 ,可以带来的优势 ,如共享劳动市场, 专有的劳动工具 ,以及信息流动容易。克鲁格 曼将 特定 产业 的 地理积聚总结为新 观点经济学产业群模型。 波 特 对 产 业 集 群 进 行 了研 究 ,指 出 地 理 上 的 集 中 能 够促 进 技 术 的 创 新 和 升 级 ,企 业 群 与 相 邻 的 大 学 ,科 研 机 构 可 以形 成 相互支持 ,推进新技术城的商业转换 ,企业员工问的流动也会 促进技术知识的扩散 。弗里曼等学者认为在集群网络内部存 在 着知识溢 出,这种效应促进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 ,是集群 创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扶持政策措施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扶持政策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
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财政资金补贴,用于企业发展、技术改造等方面;对于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的税收政策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政府可以通过优化产业集群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提高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政策宣传、信息交流等工作,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政府也可以加大对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推进产业集群规划和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编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规划、制定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规范化、智能化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集群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政府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等手段,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四、加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合作政府可以通过组织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政府可以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技术创新研究、联合研发,促进企业间的技术共享;政府也可以组织产业集群内企业参加行业展会、展览等活动,拓展企业的市场渠道。
六、加强培训和服务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培训和服务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经济类毕业论文题目
经济类毕业论⽂题⽬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类物质⽂化⽣活需要的活动。
毕业论⽂,按⼀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经济类毕业论⽂题⽬1 1、我国农村养⽼保险发展现状及⾯临的问题与对策 2 、⽹络经济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研究——以**⾏业为例 3、⽂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以动漫产业为例 4、我国⼯业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以**地区为例 5 、⼤学⽣职业⽣涯设计的理论及其应⽤ 6 、中国企业⼈⼒资源管理中的员⼯绩效管理 7、农民⼯返乡创业研究 8、中⼩企业⼈⼒资源激励机制的建⽴——以**企业(⾏业)为例 9 、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民收⼊增长的研究——基于**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10、中⼩企业商业信⽤的发展及其管理 11、国有企业⼈⼒资源激励机制的建⽴与实施 12 、⼤学⽣就业难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劳动⼒市场分割的⾓度 13 、⼤型企业管理层员⼯激励机制研究 14 、企业⽂化建设对提升企业核⼼竞争⼒的促进作⽤研究 15 、西部地区农村⼈⼒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16、危机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探讨 17 、⼤学⽣职业⽣涯规划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18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分析 19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研究 20 、我国“民⼯荒”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21 、新农村建设吸引⼈才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 23 、当前我国企业新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4 、中国医疗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5 、我国城镇失业成因与对策研究 26 、⼤学⽣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27 、家族式企业⼈⼒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提升 28、中⼩型民营企业⼈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29、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 30、世界经济⼀体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产品为例 31、我国新⽣代农民⼯就业渠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32、中⼩企业⽂化建设途径分析——以**⾏业企业为例 3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途径研究 34 、中国农村劳动⼒有序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以**地区为例 35 、国有商业银⾏⾏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与实施 36、提⾼中⼩企业员⼯培训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37、我国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以**地区为例 38、西部地区三⼤产业的有序发展研究——以**市为例 39、我国⾼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研究 40、⼈⼒资源管理⼈员的绩效考评⽅法及其应⽤ 41、中国西部中⼩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研究 42、缩⼩我国收⼊分配差距的⽅法及其应⽤ 43、电⼦商务对中⼩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研究 44 、我国居民消费⽔平的提⾼对中⼩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研究 45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问题及对策 46 、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中的作⽤研究 47、农民⼯⼯资权益保障研究 48、我国商业银⾏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9、我国劳动⼒就业出路与对策研究 50、我国农村⾦融脆弱性及风险防范 51、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研究 52、我国中⼩企业现⾦流量质量的分析 53、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新型⼯业化道路的研究 54、我国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55、我国农村⾦融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56、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及政策建议 57、中国农村养⽼保障问题研究 58、中⼩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59、企业薪酬激励功能的实现及其提升 60、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研究经济类毕业论⽂题⽬2 1、FDI对中国⼯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2、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 3、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 4、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 5、产业集群论 6、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 7、产业集群中⼈⼒资本效应研究 8、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9、产业竞争⼒研究的理论、⽅法和应⽤ 10、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11、产业链竞争⼒理论研究 12、产业投资基⾦⽀持⽂化产业发展研究 13、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机制研究 14、城乡⼀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5、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 16、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 17、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 18、促进中部崛起研究 19、⼤学⽣职业⽣涯规划研究 20、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地⽅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 22、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 23、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 24、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 25、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研究 26、⾮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27、⾮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 28、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研究 29、⽢肃省⾦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30、⾼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31、⾼等学校绩效⼯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32、⾼速公路经济论 33、公共选择理论视⾓下地⽅政府利益研究 34、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 35、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 36、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7、国有商业银⾏中间业务转型研究 38、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39、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 40、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 41、灰⾊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的研究 42、基本养⽼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再分配研究 43、基本养⽼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44、基于B2C的⽹络团购模式研究 45、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46、基于产业⽣态系统的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 47、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48、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地区⼆氧化碳排放绩效研究 49、基于⾦融因素的国际⽯油价格波动研究 50、基于能源利⽤的碳脉分析 51、基于区域视⾓的⽂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52、技术体制视⾓下中国⾼技术产业经济效率实证研究 53、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研究 54、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 55、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56、经济⾼速增长背景下我国电⼒消费特征的计量研究 5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58、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 59、蓝⾊经济与蓝⾊经济区发展研究 60、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61、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 62、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 63、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 64、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与扩散机制研究 65、模块化分⼯条件下⽹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机制研究 66、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67、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 68、农户⼟地流转意愿与⾏为研究 69、农业发展的⾦融⽀持体系研究 70、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71、品牌竞争⼒研究 72、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 73、企业价值研究 74、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 75、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76、区域产业链研究 77、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 78、区域经济增长与⾦融⽀撑能⼒的实证研究 79、区域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0、区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8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8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化产业竞争⼒研究 83、全球价值链分⼯与中国制造业成长 84、全球价值链视⾓下地⽅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 85、⼈⼝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 86、⼈⼝⽼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账户研究 87、⼈⼒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88、⼭东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89、上海⽣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90、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9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 92、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研究 93、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 94、⽣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95、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 96、双边市场定价策略研究 97、碳关税对我国出⼝贸易的影响研究 98、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的影响 99、⼟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镇化进程研究 100、退役运动员⽣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 101、⽹络游戏产业之经济学分析 102、⽂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103、⽂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及效应研究 104、⽂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 105、我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06、我国保障住房供给问题的研究 107、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108、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 109、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 110、我国第三⽅⽀付发展研究 111、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 112、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113、我国房地产税制改⾰研究 114、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及其⽣产率研究 115、我国⾼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116、我国⾼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117、我国供热⾏业特性与政府规制研究 118、我国国有垄断⾏业收⼊分配机制研究 119、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120、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制度分析 121、我国⾦融业投⼊产出关联及效率分析 122、我国居民收⼊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123、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124、我国民⽣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125、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126、我国农村⼟地流转模式研究 127、我国农民⼯群体特征及社会保障研究 128、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运⾏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 129、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130、我国商业银⾏信⽤风险度量和管理研究 131、我国商业银⾏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 132、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 133、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 134、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 135、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 136、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37、我国碳市场构建的设想 138、我国⼩额贷款公司运营模式分析及政策建议 139、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140、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 141、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 142、我国信托业效率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 143、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式转变研究 144、我国异质性劳动⼒流动问题研究 145、我国银⾏稳健性与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研究 146、我国长三⾓地区⼩城镇发展研究 147、武⼴⾼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148、物流业与⾦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149、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150、现阶段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2009校级本科生科研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一览表
24
基于城市交通卡小额支付系统的应用研究
冯天洋
信息学院2008级电子商务专业
刘馨阳、郭晗、舒晴、袁汐骃
李雪峰
25
网络慈善运作模式研究
齐晶迪
信息学院20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陈瑶、赵立志、孙青、刘洪杰
孙宝文
26
我国零售业数据库营销策略与技术研究
刘倩如
信息学院200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吕瑶、陈雪
田鹏
金融学院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朱赫婷、李杰琛
李建军
11
后金融危机下美元利率变化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于文青
金融学院2008级金融风险管理方向
张文宇、李雅洁
周世民
12
探索解决后金融危机时期广东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张涂茂
金融学院2008级金融学专业
赵霖、尹路
李建军
13
中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行为研究-基于新企业所得税法“两税合一”政策的经验分析
陈莎
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
张倩、郑静、李小茜
张晓阳江涛
63
股票投资心理学中的从众研究
卢烨
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心理学专业
石心玮、周宸瑄、林增鸿、张泽华
张杰翁学东
64
由高考人数减少原因解析思考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孙晓序
应用数学学院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慕静、何沐霖、尤聪
贾尚晖
65
林娅琪、黄荷菱
乔志敏
创业板上市给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预测、追踪、分析
李俊江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级投资学专业
张帆、谢一凡、陈荟羽
校长论坛-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向荣: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向荣: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贯彻和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中,尤其是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上,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抢抓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所蕴含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位于温州办学、作为浙江省首批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服务”与“培养”两大使命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和大实践活动,主动出击,推出了以“电子信息科技园”、“浙江创意园”和“知识产权服务园”为标志的“三大园区”建设项目。
一、“服务”与“培养”的内生机理在温州,产业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众多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导致竞争力弱;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弱,高技能人才紧缺,致使处于产业价值链末端的多数企业的发展受制于人的因素多;企业管理者理念陈旧,经验化运营痕迹重,造成面对复杂经济环境的应变能力差。
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温州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之对应,地方高校的发展也有三个方面的困惑:在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目标的培养过程中,缺少生产型、实践型的学习基地,致使教室里讲应用技术、实验室里做生产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各类人才济济,各学科技术研发条件相对完备,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明显,但因缺乏与地方企业、行业的联系,许多资源没有得以充分利用;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不畅通,或因缺少岗前专业技术的实践性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弱,就业困难或就业质量不高。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要“解决结构性、素质性、资源环境性矛盾和问题”,这显然也是对地方高校服务职能的新要求。
高校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其实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办人民满意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衔接的对口性、高校先进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引领等,都是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行为研究——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
技 术供给 、 场 销售 渠道 等各 方 面的 支持 . 而 获得 “ 险 市 从 保 性 ” 包括 经营 信心 的保 险 、 场需求 的保 险 和外 部效 应 的 , 市
保 险。
其次 , 中小企 业通 过 配套协 作可 以获得 对 不 确定 性 的
有效 控制 。对 不确 定性 的控 制 能力表 现 在两 个方 面 , 一是
首先 , 通过 协作 配 套 能 够 为相 关 企 业 , 别 是能 为 中 特
悄悄 萌芽 和 生长 , 观要 求 配套 协作 的组 织形 式 要依 据 环 客
境 变 化 而 不 断进 行 创新 , 以变 应变 , 成 新 的对 不 确 定性 形 控制 的平 台 。
小 企业 提供 “ 险 ” 提 高这些 企业 的存活 率 。 保 。 众所 周 知 , 中 小 企业 如果 孤立 地单 兵作 战 。 仅所 面 临 的不确 定 性 因素 不
承 担 不 确 定 性 的 能 力 , 是 处 理 不 确 定 性 的 能 力 。 对 不 确 二
这 是指 同时 具有 中卫 体 系 的金 字 塔 式 的分 工协 作 . 中 小企 业 与大 企业 是一 种 比较 平等 的分 工协 作关 系 。 在这 种 模式 中 , 业 集群 中往 往有 两 个 或 两个 以上 的 中 心 , 常 产 通
环 节都 分散 到各 个企 业 中 , 使每 个企 业 在分 享产 业 分工 好 处 的同时 , 在分 担不 同 比例 的基 于不 确定 性 可能 带来 的 也 损失。
又有 许 多 中小 企 业参 与配 套协 作 , 当科 技 开 发企业 与 大 充
企业 的外 围 。这种 协作 关 系大 多是 集科 技 开发 、 品生产 产 与 营销 于一体 的协作 体 系 , 开发 企业 依据 其科 研 优势 成 为 科 技 开发 中 心 ,主要是 向大企 业提 供专 利 或某 种 工艺 ; 在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谈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有利 的区位 ,特殊 的人缘关 系、传统 的能 工巧 匠 )从家庭作坊、 群和专业化产 业区。基 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 ,中小企业 在集聚化过程 中出现了 市场型 ” 依托专业市场成长型 ” 依 、” 、”
维普资讯
经 孽 管 理
。
。
。
¨
簪 耸 壤 长 研 攮 馏廒 梗 究
浙江 蜘
麓钟 幼茶 浙江 工业 大学 经贸 管理 学院 杭 州万 向 职业技 术 学院
[ 摘
要】近年 来,浙江产业集群快速扩 张,地理 集 中度 不断提升 ,规模显著扩 大,在经济社 会 中的地位进一 步加强。 区域产业
成本很低 ,加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使得生产 同种产品的企业能
义乌小商 品市场等等。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 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中 不断从内部剥 离出各种可分割的操作 ,节约了生产费用 .获得 了 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过程 ,并已成为浙江中小企业成长的主流模 专业化优势 ,同时整个 区域又实现 了规模经济 。
显。据浙江省经贸委统计 的结果 , 0 5 ,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 名品牌 , 20 年 没有高新技术 , 它们沿着价值链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
1 元 以 上 的产 业 集 群就 有 3 0个 .分 布 于 全 省 各地 。 如 全 国 著 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 的市场关系。这样 .由于 中间产品的转移 亿 6 名 的绍 兴 轻 纺 城 ,温 帅 的 乐清 电器 海 宁 皮 革 制 品 嵊 外 的领 带 I I
托工业园区成长型 ” 中卫型 ”等多种成 长模式 。本文试对浙江 小企业的 同步成长 ,形成 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群落。这类集群 、” 以专业市场为依托 ,把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有效地组织起 来 ,形 中小企业集聚化成长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研究和剖析。 成了最有浙江特色的 专业市场 +中小企业”式 的经营格局 ,也 “ 市场型 ”模式 ,企 、 ” 场 型 ”成 长模 式 ,也 称 ” 市 丛林 经 济 “ ,是 指 有传 统 手 工 业 就是 ”J 业 大市场 ”的成长模 式。如 :绍兴 的纺织企业集群 杭卅I 的四季青服装企业 集群和 四季青服装市 背 景 或 劳动 密集 型 工 业 为 主 的 中小 企 业 集 聚 而 成 的企 业群 落 ,企 和绍兴纺织商品城 ,
2020 国开企业战略管理形考 3
2020 国开企业战略管理形考3中国插座大王:23年只专注一种产品问题:1.公牛集团为什么采取专注化战略?采取专注化战略成功的条件是什么?答:专业化战略是指集中公司所有资源和能力于自己所擅长的核心业务,通过专注于某一点带动公司的成长。
在公牛集团进入排插行业时,市场上没有市占率高的龙头企业,行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不仅质量没保障,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此时公牛集团采取专注化战略,把产品质量放在了首位,喊出了“用不坏的插座”口号。
以“用不坏”为目标。
专注研发、专注品质,克服了插座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松动、接触不良和非正常发热等问题。
在整个行业乱象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抢占了市场份额,并树立了高质量、高价格的品牌定位形象。
在插座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非常激烈,同行之间不断压价大打价格战的市场背景下,公牛集团只有采取了专注化战略,以质理取胜,才能从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竞争优势。
以上也可以看出,专注化战略成功的条件有1.行业竞争激烈,在目标市场上没有高市占率的竞争龙头企业。
2.集中资源到特定的价值链可以产生竞争优势。
2.在专注于插座的同时,可否进行多元化?如果可能,多元化的方向是什么?答:在专注于插座的同时,可以基于自身优势做产品延伸,发展民用电工相关品类,利用多年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优势迅速打入市场。
(二)浙江产业集群:蚂蚁雄兵问题:1.请问浙江产业集群属于哪种产业集群?有什么特点?答:产业集群类型分为1.共生型企业集群2.寄生型企业集群3.混合型企业集群。
浙江产业集属于共生型企业集群。
共生型企业集群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企业通过互利共存、优势互补,组成利益共同体。
共生型企业集群中,各企业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规模和技术等方面水平大体相当,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2.浙江产业集群的组建主体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答:浙江产业集群的组建主体是无数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在相近的区域里,可以加快配套速度与降低物流成本;企业之间关系密切,减少了沟通成本;企业间分工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地理区位、产业集聚与创新——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
s d熏麓2毫 。R 。 恶 h i T 。 。 m 。
di1.9 9 ji n 10 7 9 .0 2 0 . 1 o:0 3 6 /.s .0 0— 6 52 1.9 0 2 s
地理 区位 、产业 集聚 与创新—— 以浙江 省温 省 科 技 信 息研 究 院 ,浙 江杭 州 3 00 ; 1 1 10 6 2 .中共海 宁市委 党校 ,浙江海宁 34 0 ) 14 0
摘 要 :通过 对温州地 区省级 高新技 术企业研 发 中心的地理 区位、产 业集聚 及创新 的相 关分析 ,并 以此为基础 建 立一个基于经济地理分析的计量模型 ,研究结论 如下 :第一 ,产 业的地理 集 中和产业 集聚是一 个动 态过 程 ,某 地 区的 区位竞争优 势促 成 了产业的地理集 中和产 业集 聚,反 过 来,产 业 的地 理 集中和产 业集聚 又巩 固和 增强 了这个地 区的竞争优势 ;第二 ,产业的地理集 中与产业 集聚呈现 出较 强的正相 关性 ,它们可 能强化创 新 ,但 创
・—。 -_・ 。 --- -— —
T k nh ui Z ei gPoic sa xm l aeWezo hj n rvnea nE a pe n a
WU Qy X A e i , IOFi e
( . hj n cd f c neadT cnlg r tn 1Z ei gA aemyo i c n ehooyI f mao ,H nzo 0 6 hn ; a Se no i a ghu3 00 ,C ia 1 2 P r col f an gC m t eo eC P ann 14 0 hn ) . a ySho o ii o mie fh C ,hiig34 0 ,C ia t H n t t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研究——以温州为例
丁 企业管理
#
中 小 企 业 国 际 化 经 营 战 略 的 研 究
— 杨 焕春
口
%
以 温 州 为例
’ ’
, #
武 汉理 工 大学管理学院 湖 北
,
,
武汉
&( ) (
、
+
温州 大学商学院 浙 江
,
温州
+
,
( ,
摘
。
要 本 文 以 温 州 为 例 对 中 小 企 业 国 际 化 经 营的优势 存 在 的 问题进行 了 详 细 的分析 提 出 了 中 小 企 业 国 际 化 经 营的 几点 发
。
外贸 出 口 额占
经济 的发 展
二 强 大的 自主意 识
愿 提 供个性化产 品 特 别 是 现在 在 生 产 方式 逐渐 由 少 品种 大量 生产 向 多品 种
,
,
了 0 , 1 以上
“
温州 的中 小 企业 在 国 内经 营蓬勃发
展 的 同 时 已 跨 出 国 门 走 向世界 从 事 国 际 化经营 并 己 取 得 了一 定的成绩 但 也
, ,
三 灵活的经营机制 中小企 业在经营 管 理 上 有它 自 己 的 特点 如决策程序 简捷 投产或转 产的难
、
在温州 的经 济发 展 过程中 温州的中 小 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占全 市 企 业数 的 占了 0 2
1
,
神 但 又 不 蛮干 会变通 满
,
根据 有关统计
(
,
,
温州人善 于 经 商 能够做成 别人 不 容
, ,
,
,
温州 一 直 是我 国经 济改革最早 的地
区 之 一 领改革风气之 先使 温州模式 成
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分类
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分类1. 引言1.1 概述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组织形式,正逐渐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以某一行业或领域为核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聚集现象。
这些集群由于其具有区域协同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和创新驱动效应等优势,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和结构安排。
接着,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意义”部分,会详细阐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区域协同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然后,在“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部分,将探讨行业、区域和规模等三个方面的分类标准。
紧接着,在“实例分析”部分,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解析不同类型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最后,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核心观点及研究成果,并提出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意义、分类标准以及不同类型集群的案例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
此外,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集群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经验,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启示。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2.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意义2.1 提升经济发展潜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化和分工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密切的合作与互动,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共同研发创新,从而加速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迭代。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研究
发展 的原动力 。近年 来 , 产业集群作 为一种重 要的经济组 织 形式 卜 显示 了其强大 的生命力 和经济 活力 比如意 大利 , 北部 中小企业 群 、著名 的美 国硅谷 高新技 术集群 以及我 国
中 图 分 类 号 : 2 63 F7.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7 4 (0 00 — 0 3 0 1 0 - 3 82 1 )8 0 6 4
0 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
目前 , 于全 球跨 国公 司和 国内大 型企业双重夹 击 中的 处
中 小 企 业 , 面 临 日益 严 峻 的生 存 和 发 展 问 题 。中小 企 业 在 正
规模 、资金 、技 术 、人才 等方面 的先 天劣势 , 决定 了中小 企 业 只有抱 团发 展 , 才能克 服其 固有 的弱 小和分散 的弱点 , 降
低 氽 业 发 展 风 险 , 取 规 模 经 济 的 优 势 , 是 产 业 集 群 最 初 获 这
大 多是配 套齐全 的作坊式 企业 。这种 企、 间难 以形成依 靠
广 东珠 三 角 出 口加 T 型 企 业 集 群 、浙 江 家 庭 作 坊 式 企 业 集
系, 导致企 业之 间利 益 同盟 关系脆 弱 , 集群发 展存在较 大风 险。而且单纯 的横 向经济合 作会导致 群内企业 的趋 同性 , 从
而 存 在 市 场 饱 和 情 况 下 恶 性 竞 争 的可 能 。
产业 集群可以使 中小企业获取规 模经济 的效益 , 降低技 术和经 济的不稳定 性 , 同时空 间交 易成本 的节约 , 集群 内各 成员知识 、技 术的共享 等有利 条件 ,也可 以使 中小 企业集 群获得独特 的竞争优势 。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研究课题目录-Sheet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师品质的实践与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强化实践取向的研究 浙江农村美术教育和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情况研究和思考 古诗词教学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高等美术院校专业教师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运用绩效技术创新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网络课程建构和课件制作研究 浙西南山区近代学校教育与乡村民众教育状况研究 学校德育立法的可行性研究 操作技能双语教学模式研究 在杭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对合作学习课堂结构的反思研究 当前高校德育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的分析 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成因与对策的法学研究 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高师音教专业作曲课教学改革研究 正向心理学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研究型大学二元性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研究 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的机制研究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研究课题目录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研究课题目录 2007
中小企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集群式供应链及其协同管理的内涵,分析了中小企业目前运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对中小企业实施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集群式供应链协同管理现状建议近年来,集群式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发展迅速,为中小企业较快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方面竞争力存在较大不足,因此,采用集群式供应链管理是较好的选择。
但是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研究。
1 如何认识集群式供应链及其协同1.1 集群式供应链的定义根据国内学者黎继子等人的观点,集群式供应链定义为:在特定集群地域中,存在围绕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诸多研发机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甚至是终端客户等组织,以“供应商——客户”关系,通过“信任和承诺”非正式或正式契约方式进行连接,形成基于本地一体化的供应链。
集群地域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非唯一性和生产同业性,导致在该地域中供应链的多单链性和生产相似性,集群中每条单链式供应链企业间不仅内部之间相互协作,而且不同单链的企业存在着跨链间的协调;与此同时,还游离着大量位于这些单链式供应链之外、但在集群地域之中的专业化配套中小企业,配合和补充着这些单链式供应链生产,这样的一个敏捷性的网络组织系统就是“集群式供应链”[1]。
因此,集群式供应链是一种“源于企业,但不限于企业,依于集群,但不囿于集群”的组织。
该组织是纵向企业相互分工,协作高度发达,横向企业相对完整的供应链结构体系。
1.2 供应链协同供应链协同指组成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
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网络内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
其目的就是通过协同化的管理策略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减少冲突和内耗,更好地进行分工与合作。
供应链协同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处于最高层次的战略层协同,它以概念模型和协同管理思想为基础,对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预期协同价值收益、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模分析;二是作为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的策略层协同,主要包括具有直接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协同策略、产品设计协同策略、库存协同策略、生产协同策略、物流协同策略、采购协同策略等;三是技术层协同,是供应链实现协同的基础和关键,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供应链的同步运作和信息协同。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案例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案例案例一:某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培育某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是该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
该地区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促进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发展。
首先,该地区政府制定了针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优惠政策,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方面的扶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
其次,政府积极组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活动,举办纺织服装行业的展览会和研讨会,为企业提供了发展交流的平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创新。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政策,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为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推动了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
案例二:某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培育某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该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的成功案例。
该市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
首先,该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提供现代化的厂房和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电子信息企业落户。
政府还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其次,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政府还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政府鼓励企业间进行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该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培育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了电子信息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发展,使得该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在某种空间和组织形式上相对密集地集聚,通过产业链条、技术链条和价值链条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互动,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产业链条断裂。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许多企业只注重自身的发展,忽视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衔接。
导致了产业链条的断裂,影响了产业集群整体的发展。
2.技术创新不足。
在一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导致了技术创新的不足。
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不够,很多企业还停留在模仿和跟随的阶段,影响了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3.企业间竞争激烈。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陷入了恶性竞争的怪圈。
导致了资源和能力的浪费,也使得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4.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包括宏观政策、国际经济形势、市场需求等。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解决建议1.加强产业链条的衔接。
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合作和协同,在产业链条中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条。
鼓励企业之间开展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在产业链条上做出互补和延伸,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2.建立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中小企业应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建立技术共享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3.倡导良性竞争。
中小企业应转变发展观念,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扩大转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
温州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研究
温州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研究温州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众多中小企业,是中国著名的产业集群之一,主要涵盖了服装、鞋业、电器、塑料等多个行业。
中小企业在温州产业集群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研究温州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遇到资金瓶颈,很难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记录不完善、风险高等原因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公平、透明、规范的融资机制,提供多样化、灵活的融资产品,同时中小企业也应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提高贷款的申请成功率。
二、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相对薄弱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实力不足、研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导致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温州可以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建立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激励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
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牌影响力弱、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小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应加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与其他企业形成竞争优势。
四、人才流失问题:中小企业在温州产业集群中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无法提供与大型企业相媲美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有限、培训机会有限等原因导致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提供培训机会、提供职业发展空间等方式留住人才。
政府也应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中小企业。
温州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压力大、人才流失等问题。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模式分析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
随着这几十年里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大中型企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除了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一些经济飞速发展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也参与到了经济改革的浪潮中。
在一些地方,中小企业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构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进行优势互补,构成了一个个严密而完整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本文将就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特点,以及中小企业集群几个有代表性特点的区域经济模式进行简要评述,最后分析这几个成功的集群背后的共同点。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模式一、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定义以及形成原因(一)定义全世界最早研究中小企业的学者是马歇尔,他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这个概念,认为中小企业是一个因为成规模聚集在一起而产生效益的企业团体。
针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一些学者给出了明确的界定:相对独立又有特定联系;互相之间由专业分工以及专业协作相互关联;小企业之间存在交换关系以及适应关系,即为了促使资源(如资金、人力、人脉、销售渠道等)的迅速积累以及为了维持企业之间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产生的资源流动以及企业关系磨合;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作的因素,又有竞争的因素;企业之间并不使用法律上的文书等契约来维持彼此之间的交易以及合作活动,而是用一些人文因素,比如信任或者承诺等因素为凭证,并在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企业进入时,也以“信任、口头承诺”等人文因素进行有力的回击。
(二)集群成因分析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区域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关于集群的形成原因。
如果这些小企业“孤军奋战”,那么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不占优势;而如果若干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企业组成一个集团,在其内部进行资源共享,则会在资源寻求、降低生产销售可能带来的风险、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占有更大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产业集群中,常常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多数是在集群中参与配套协作、发挥“配角”的作用。
中小企业为什么愿意参与配套协作,在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通常是怎样参与配套协作的,本论文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1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的原因分析首先,通过协作配套能够为相关企业,特别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保险”,提高这些企业的存活率。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如果孤立地单兵作战,不仅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而且独自承受不确定性的能力也非常脆弱。
无论是来自市场、供应商(包括生产要素提供商)的不确定性,还是来自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变数的风云突变都会对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
因此,出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为其它企业配套来获得在技术供给、市场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支持,从而获得“保险性”,包括经营信心的保险、市场需求的保险和外部效应的保险。
其次,中小企业通过配套协作可以获得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控制。
对不确定性的控制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担不确定性的能力,二是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
对不确定性的承担能力是指一旦不确定性转化为现实损失时,承担者能为之承受和支付的程度。
通过配套协作,特别是通过内部专业化分工,将产品的设计、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分散到各个企业中,使每个企业在分享产业分工好处的同时,也在分担不同比例的基于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损失。
第三,中小企业通过配套协作可以对不确定性控制做到动态演进。
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的动因不仅仅存在于对不确定性的现实控制,更重要的是,通过配套协作能够依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及新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孳生,而采取灵活适当的配套组织形式,以更好地实现对不确定性的控制。
事实上,随着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进展和发展,在原有不确定性因素得以控制的同时,新的不确定性因子也会在悄悄萌芽和生长,客观要求配套协作的组织形式要依据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以变应变,形成新的对不确定性控制的平台。
2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的典型模式在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混合型协作模式;另一种是金字塔式的中心———卫星型协作模式(简称中卫合作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大合作中均较为普遍,但对温州的产业集群而言,中卫合作模式更为典型。
2.1混合型协作模式这是指同时具有中卫体系的金字塔式的分工协作,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是一种比较平等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这种模式中,产业集群中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通常是尖端科技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这两者之间的合作不存在从属或中心———外围式的关系,相互地位比较平等。
同时,又有许多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充当科技开发企业与大企业的外围。
这种协作关系大多是集科技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于一体的协作体系,开发企业依据其科研优势成为科技开发中心,主要是向大企业提供专利或某种工艺;在收稿日期:2006-07-04基金项目:宁波青年基金项目(2005A620028)作者简介:刘春香(1977-),女,汉族,浙江杭州人,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国际贸易。
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行为研究———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刘春香(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产业集群中通常存在着大量参与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
以温州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协作的本质动因及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配套协作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07)08-0071-03第24卷第8期2007年8月科技进步与对策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Vol.24No.8Aug.2007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由大企业组织生产的加工体系中,大企业负责向其它中小企业提供具体的生产工艺、原材料或资金,并回购或再组装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开发公司往往也参与对中小企业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与监督;大企业与开发公司一般共同负责最终产品的销售,所得利润则按协议分成。
这种合作模式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能各自发挥特长,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有效配置资源,降低科技开发成本与生产成本,因而很受政府鼓励与各类企业欢迎。
但是,由于集群中的大企业往往具有自己的科研开发体系,真正具有尖端科技开发实力的中小企业并不多见,而且一旦中小企业具有尖端科技开发成果,大企业往往会采用挖走科技人才、购买专利,或并购整个企业等手段,使科技成果归为已有。
因此,这种合作方式在温州的产业集群中并不多见,它主要存在于国外的电子、精密仪器、化学、医药等高科技产业集群。
2.2中卫合作模式它是指在产业集群中,以大企业或某个专业市场或某种核心技术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合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大企业或集团企业居于中心或支配地位,中小企业处于外围或下层,中小企业主要为大企业或集团企业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或围绕专业市场或核心技术提供专门化产品。
针对溫州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况,中卫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态。
(1)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集群条件下的中小企业配套协作。
这种产业集群以市场作为核心纽带,通过交易关系把处于不同生产环节的相关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以某一产品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据调查,温州以专业市场为主的各类产业集群542个,其中超亿元的57个,超10亿元的9个。
这种类型产业集群的最典型的特点是专业市场为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辐射面广泛的销售网络,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和信息搜寻成本。
典型的例子是永嘉桥头纽扣产业集群。
桥头镇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纽扣市场,被誉为“世界纽扣之都”。
主要生产中低档各类纽扣,品种达上万种,企业数超过400家,其从业人员约有1万多,生产方式主要以小批量生产为主。
产业集群内部除了纽扣生产企业外,围绕纽扣生产还集聚了一大批半成品材料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其中各类树脂、电镀企业超过100家,极易取得马歇尔所描述的“外部经济”。
由于各企业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独立法人,纽扣生产与树脂等半成品及电镀配套企业的合作关系一般不是固定的,每一次合作都需要进行谈判,供需双方掌握的信息的完备性较高,价格由市场竞争确定。
1978年至2002年,桥头镇工业总产值平均递增36%,200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2亿元,其中纽扣产值约占总产值的46%。
(2)以生产性企业为核心的集群条件下的中小企业配套协作。
在这种产业集群中,关键性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的开发、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经济效益反应敏感的核心产品。
而大量的附属中小企业大多从事生产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精细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等,这种模式也可称为向后垂直整合型态。
参与合作的中小企业往往又有一次承包、二次承包甚至更多次的承包之分,即把关键性企业委托的生产业务根据专业化分工要求,分包给其它中小企业,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
这种产业集群的典型是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它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到2003年,集群内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超5000万元企业23家,超1000万元企业115家。
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
在柳市,大企业集团处于中心支配地位,主要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的核心产品,中小企业处于外围从属地位,生产专业分工度高、批量较小的各种零部件和半成品,形成“中心———外围”式生产分工协作体系。
正泰集团是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之一,它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是由1000多个中小企业协作完成的。
这种分工协作体系使核心企业与各类中小企业形成共存共荣的亲密关系。
其中正泰集团2002年产值超过20亿元,跃居全国500强民营企业第7位,成为国内低压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
(3)以销售性企业为核心的集群条件下的中小企业配套协作。
这种方式是指以一家较大贸易性企业为核心企业,负责专门收购、专营销售生产企业的产品。
核心企业在签订收购合同时,有时也预拨原材料或赊销原材料。
与以产品为中心的合作方式不同,核心企业大多是专业贸易商或综合出口商,生产加工的中小企业才真正参与产品的加工或组装。
由于既能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营销优势,又可以充分发挥生产加工小企业的灵活、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经营优势,故很受温州工商界推崇。
这种产业集群的典型是温州打火机(烟具)工业产业集群。
温州打火机(烟具)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区鹿城区,它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而且是世界打火机销售、信息中心。
2003年,该产业集群拥有500多家生产企业和家庭工厂,年产量达到10亿多个打火机,产值达17亿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其中防风打火机占据90%。
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打火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由专业企业生产的,有的小企业甚至只专业生产打火机上的微型螺丝钉。
这些企业一般只有几台专业设备、几名工人。
而一些专业接订单的企业只是注册一家企业名称或一个产品品牌,它们的投资主要在于建立打火机销售网络关系。
它们开拓市场,组织企业生产,并且负责生产组织管理的全过程及内外包装和运输。
(4)以关键技术为核心的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
这是介于以上3种产业集群之间的一种产业集群形式。
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既不是大量中小企业附属于核心企业,也不是以市场为纽带的,而是通过核心技术(包括品牌、商标或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实现集群中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
这种产业集群的典型是以“红蜻蜓文化”统揽中小企业的红蜻蜓集团。
红蜻蜓集团创立72・・OnCoordinationofMediumandSmall-sizedEnterprisesundertheIndustryClusters———AcaseofWenzhouIndustryClustersAbstract:Thereareman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industryclusters.WithanexampleofWenzhou,thisarticleanalyzedthebasicreasonsandmodelsofhow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industryclusterstakeapartincoordi-nation.Finally,thisarticlebroughtsomefeasiblesuggestions.KeyWords:industryclusters;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coordination于1995年,在5年时间内,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由当时一无厂房、二无品牌的永嘉红蜻蜓鞋业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经济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