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与反思第【1】篇〗《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至20页的《位置与方向(二)》。

我的设计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构知识,发展思维。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几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课前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位置,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们具有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较好的注意力,并热衷于参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活动。

基于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制订出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分析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法:(1)讲解法(2)情境教学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悉悉相关的情境设计,既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也更好地服务了我们的教学活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以台风到达A市为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方向和距离的应用。

教材给出了A市到B市的地图,让
学生根据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和台风的移动方向,计算出台风到达B市的时间。

这个例题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将地图上的
距离转化为实际距离,并且需要考虑台风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简单的运算。

3.例3.
教材以小鸟飞行为情境引入,让学生体验方向和距离的感觉。

教材给出了小鸟从A点到B点的飞行轨迹,让学生根据
图示判断小鸟的飞行方向和距离。

这个例题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图示感受方向和距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方法以情境串为主,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位置和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是该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指南针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对本课时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指南针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指南针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教学难点:比例尺的概念及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指南针、地图、比例尺等教具。

2.准备相关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指南针指出学校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指南针确定其他物体的位置。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地图,上面有学校、商场、图书馆等地点,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从学校走到商场,我们需要知道实际距离是多少?”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地点,利用指南针和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从学校到该地点的实际距离。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在上一轮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

因此,此次修订,根据各方意见,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

(二)具体编排在具体编排上,也更加注重体现层次性。

教材选择台风移动这一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素材作为一个大背景,用“情境串”的形式引出3个例题。

1.例1。

教材以电视播报台风警报作为情境引入,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材直接给出标出台风中心和A市的方位图,让学生利用图示理解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所表示的含义。

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材先通过小精灵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东偏南30°表示什么意思,这也是本例的重点。

使学生看到东偏南30°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的所有点,如果只有这一条件,还无法判断台风中心的确切位置,由此引出距离。

“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含义完全相同,只是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初步掌握坐标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空间方位的概念。

2.了解坐标系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1.确保学生准确理解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2.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坐标系。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长方形木块、白纸、钢笔、彩色小旗、坐标纸等。

3.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大黑板。

4.前期准备: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检查教具的完好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物体的位置表示方法,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位置关系(15分钟)1.教师用长方形木块、白纸和钢笔做示范,让学生准确掌握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自己动手尝试使用示范的方法表示物体位置。

3. 做练习(20分钟)1.学生使用长方形木块在坐标纸上画出某一位置,并在黑板上展示给全班同学。

2.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等形式相互交流,加深对位置表示方法的理解。

4. 讲解坐标系(15分钟)1.教师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引入坐标系的概念。

2.老师讲解坐标系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坐标的意义。

5. 做练习(20分钟)1.学生在课桌上创造一个坐标系,并在坐标纸上标出某物体的位置。

2.学生相互检查对方的作业,共同探讨。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澄清疑惑。

六、作业布置布置制定在家继续练习表示物体位置和坐标系的作业,确保学生对今天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进步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朋友们认真备课,争取把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位置》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位置》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一单元《位置》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三)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

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

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

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

例如,练习一中的第6题,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四)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新)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新)

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与形。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比和按比例分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比和按比例分配、负数的初步认识五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解决简单的有关比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圆、变换和确定位置两个单元。

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在学习可能性的基础上,课本设计了4个例题,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方面的初步常识,学习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本册教材继续保持本方面的特色,根据“实践与综合应用”系列教科内容,安排了3个综合应用。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即(知识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6、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7、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8、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从第一学段用两个“第几”来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到第二学段用一个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再到第三学段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正好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螺旋上升的数学抽象过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物体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具有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例1、例2配练习1、4;第二课时:练习2、3、5、6、7、8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

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1单元分数乘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分数的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三部分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分数这一抽象概念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对乘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处理实际问题。

二、知识结构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一、教材简析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这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展开。

本章将系统地讲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看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小学的进一步渗透,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直角坐标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学习了本章的知识能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第3单元分数除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乘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学生就基本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

随后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第4单元比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比的简单知识,认识比的意义,求比值,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以及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为后期比例的学习提供铺垫。

比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比与分数、除法有重要的联系,把比单独设置为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

二、知识结构第5单元圆一、教材简析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概念,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和一些简单的空间概念,对方向的感知和距离的估计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知和理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教学内容、图片、动画等元素的PPT,以便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方向和距离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生活情境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物体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向、距离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位置与方向的关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对方向相对性的理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技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践、交流、思考,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方向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对方向相对性的理解,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总结。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迷路的孩子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例题,交流讨论如何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明确方向的相对性,以及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学会使用角度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方向和位置的经验,他们能够简单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如“在左边”、“在上面”等。

但他们对利用角度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学习单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圆规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如迷宫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迷宫中每个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位置与方向(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个简单的场景,如教室内的座位分布。

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每个座位的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答案。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习单,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自己熟悉的空间场景,如家庭、学校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二、教学建议 在用测量法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之前, 可以先启发学生估计(猜想)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多少倍。 · 显然半圆的长度大于直径, 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圆的周长就大于直径的 2 倍, 小于直径的4倍, 应该在 3 倍左右, 然后再通过测量加以验证。对于规律性知识的认识,先猜想再验证或论证, 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思考方法, 如果能从小加以培养, 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教学建议 1.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前,可以先启发学生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圆的面积显然大于圆内的小正方形,小于圆外的大正方形,而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半径平方的 2倍,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半径平方的4倍。因此,圆的面积就在半径平方的2倍到4倍之间,应该是 3 倍左右。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
例2的设计上别具匠心。首先通过折纸操作, 让学生联想到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列出 ÷2= = ,然后引导学生转换思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 2份求1份是多少, 就是求这个数的 是多少, 列出 × = 。此时, 学生对分数除法呈现的新情况(除以2等于乘 )已经有所感悟;接着又把2换成不能整除4的3, 让学生填出 ÷3= × = ,对新的感悟进行强化;最后, 画龙点睛,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 初步感知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解决问题
本小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 1、逆向思维增加了思维的难度。 2、为了变逆向思维为顺向思维,同时也为了与中学衔接,采用了方程解法,增加了找等量关系和方程书写方面的要求。 3.随着分数除法的应用,数量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增加了审题的度。
二、教学建议 1、在进行例1教学时,首先要把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统一成“竖为列,横为行;先说列,后说行”,尽量避免生活语言对数学语言的干扰和由此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困惑。 2.练习一的 2.3两题,要求学生对国际象棋和所用的地图册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教师可以适当做一些讲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坐标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应该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理解和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点。

2.利用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的小动物图案,用于表示不同的点。

2.准备一个白板,用于展示和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小动物的卡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些小动物在平面上的位置。

–让学生打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些小动物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利用白板,展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解释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将其记录在白板上。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张小动物的卡片,尝试用数对表示卡片中小动物的位置,并将结果记录在白板上。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2《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利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对之前学习的位置与方向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和坐标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位置和方向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利用实物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位置的点,用于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如,教室里的一个学生在第3行第4列,我们可以用数对(3,4)来表示他的位置。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规则: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通过一些图示和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练习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每组发放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位置的点,学生需要用数对来表示这些点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单独完成。

这些题目可以包括:用数对表示给定位置的点,根据数对找出对应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1.1 教材版本本教案针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1.2 教材内容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是该教材中的重要单元之一,主要涵盖了关于位置和方向的进一步学习内容,包括物体相对位置的判断、方向的认识与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掌握方位概念。

2.学会使用简单的方向词语进行描述。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描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3 情感态度目标1.注重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位置和方向问题的体验和感悟。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3.1 教学重点1.掌握简单的方向词语,如上、下、左、右等。

2.将方向词语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2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方向词语的含义,正确运用。

2.综合运用方向词语进行物体位置和方向的描述。

四、教学策略4.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不同位置和方向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2 合作学习法倡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活动一:引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幅简单的地图,指导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方向词语,描述地图上不同地点的位置关系,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方向词语的重要性。

5.2 活动二:操练与巩固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问题,要求其他组员根据问题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进行相互操练和巩固。

5.3 活动三:拓展应用教师布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拓展应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6.1 知识巩固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方向词语描述题目中的物体位置和方向,巩固所学知识。

6.2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解答,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1《位置与方向(一)》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位置和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对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位置和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位置和方向的知识。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丰富情境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情境图、练习题等,用于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3.教学设备:准备好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方便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物体,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观测点、方向和距离等信息。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有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有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有课件)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三)统计与概率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六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五单元百分数1.确定起跑线2.合理存款(二)空间与图形(五)数学思想方法第一单元位置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四单元圆课标要求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数的运算(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1 / 34.正比例、反比例(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2.测量(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图形与位置(4)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四、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在上一轮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

因此,此次修订,根据各方意见,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

(二)具体编排在具体编排上,也更加注重体现层次性。

教材选择台风移动这一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素材作为一个大背景,用“情境串”的形式引出3个例题。

1.例1。

教材以电视播报台风警报作为情境引入,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材直接给出标出台风中心和A市的方位图,让学生利用图示理解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所表示的含义。

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材先通过小精灵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东偏南30°表示什么意思,这也是本例的重点。

使学生看到东偏南30°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的所有点,如果只有这一条件,还无法判断台风中心的确切位置,由此引出距离。

“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含义完全相同,只是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位置的经验可能并不一致。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 可能会说张亮坐在第3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就是(3,2)。 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约定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 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2,3)
❖ 3、对抽象的直角坐标系的表示方法(上课时不需 要呈现这一概念),不般的学生是难以思考到的, 因为这是数学上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性,与学生 的生活经验较远。所以,教学时也没有必要让学生 自己去探索这种抽象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直接向 学生进行介绍。有趣的是,我们习惯上说的“排”, 往往是横着摆放的,如果画成坐标系,表示第几排 的数则是纵坐标,要写在“后面”了。
小明 小健 小花 小玲 小国
小豆
小强
小涛 小敏 小磊 小平
(三)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 1.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 2. 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
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 法。
(四)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 充分利用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鼓励学生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 2.通过多种方式让 学生掌握用数对确 定位置的方法,同 时注意知识的综合
活动二、理解新知: 1、用“数对”确定班级同学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方式,在练习纸上分别表示自己和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并指出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个数表示什么? 师(学生独立完成后):下面请同桌交流,有问题的请举手。 师:谁来向全班同学介绍?(2-3位同学发言) 师:现在全班同学都是用同一个数对(5,3)表示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可见数学课代表的位置只能用一个数对表示,反之数对(5,3)只表示…… (生: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板书:
❖ 2、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由于在直角坐标系 中是按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表示 点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这里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也是按先列
数再行数的顺序。数对中的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
个数表示行数。数对的数是有顺序的,是不能随意调换的,
如果调换了位置,就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这与学生已有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
如果有个班级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
(49个,因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师:寻找新位置。
同学们都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下面这个环节要检验你们每一个同学是否真的会了。
收拾好你的东西,根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性。 3. 注意渗透数形结 合的思想,加深学 生对用数对在方格 纸上确定位置的理
解。
4.准确把握 教学要求, 别上升到 坐标的高 度。
(五)注意事项
❖ 1、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 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竖排叫做列, 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 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一般是以观 察者为标准确定左右。
教师有代表性的板书。 第4列,第3行。 第3列,第2行。 第2列,第3行。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确定位置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 生举例。 师:怎么能更简便的表示上面几个同学的位置呢? 生1:4 3
生2:4 3。 生3:(4,3) 生4:4,3。 师:这些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两个数。 师:其实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很接近了。我们的数学家就是把这样的两个数 放在括号里,并用逗号隔开,规定逗号前面的数为(生:列数),逗号后面的 数为(生:行数)。 师:数学上把这样的一对数称为“数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 师:请同们跟老师读一读、写一写:数对四三(4,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位置》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和地位
一年级下册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 置 四年级下册 位置与方向 (在平面内可以通过方向 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用数对表示具体情 境中物体的位置或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位置
(学生的数对里有两个特殊设计:(3,☆,)和(☆,3)
2、用数对确定座位表上同学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数对确定我们班同学的位置,现在老师把希望 小学四(1)班同学座位制成座位表, 并转一个身投放到银幕上(配合动作示意),请小朋友们用数对确定座位表
上有关同学的位置?。 银幕上出示:希望小学四(1)班同学的座位表(如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解决有关问题。
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5,3)
师:可见,数对与位置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一个对着一个。
师:回答问题:(3,2)(2,3)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3、2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
(两个数字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师:老师说数对,是哪一位同学就站起来。
(1,5)(4,2)(3,3)
当出示(3,3)时,问: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是用第几组第几个表示同学的位置,学习的难点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方式以探索与对话为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索新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师:关于这个话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确定什么位置? 生2:我们的位置怎样确定。 师: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怎样确定我们同学的位置。 师:你的好朋友在什么位置?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介绍自己好朋友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