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张桂荣

来源:《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18年第02期

摘要: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融合是现代职业院校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培养方式。社会需要的人才,已不仅仅是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知识技能型人才,而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才。本文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简单剖析了现代高职教育中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提倡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职业素养的社会有用之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43-02

一、概述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而是同时具备“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人才,即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技能型复合人才,“软实力”包含了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硬实力”是指要掌握专业技能。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结合。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应该逐步在教学体系中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融合。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人表现出来的敬业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等。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对高职生来说,一职难求,而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事业成功的主要条件。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成功适应工作岗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素养不足的原因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施力度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生首先要培养硬实力,增强专业技能和知识,而职业素养要自己到工作岗位上通过实践来慢慢培养。部分教师也认为,培养职业技能是自己的职责,而职业素养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这种思维模式导致高职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忽视,因而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大量事实表明,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同等位置,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生对职业意识的缺乏

学生希望找到理想的职位,但由于缺乏社会角色,导致缺乏职业意识和优良习惯。很多调查显示,高职生在就业初,很难在一个岗位坚持半年及以上,我觉得是环境艰苦或者离家较远等因素导致,同时,他们还缺乏艰苦奋斗和爱岗敬业精神。因而留给企业职业素养较差的印象,导致企业定制更高的应聘标准,造成了高职生就业难的局面。

(三)考核评价制度有待科学化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养加入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制度中。现阶段的评价体系还是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这会导致学生对职业素养的忽视,所以在评价体系中需要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个方面。具体评价的内容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加以拓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可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团队成员评价、老师和企业评价等。通过收集学生在不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一个综合评价,进一步正确引导其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转变认识

高职院校应从认识上转变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通过对人才需求的调查,指导教学服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今后从业和提升的需求。通过定期进行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反馈调查,积极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岗位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标准,提升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二)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了知识构架,它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阵地。根据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对现有课程进行合理化调整,完善课程体系。首先,要提升师资力量,完成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其次,要创新职业素养培养内容,与时俱进,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作为重要内容。再次,要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为媒介,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和书本为主的课堂教学,缺乏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以及教学质量的反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要针对生源特点,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内容,科学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很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互帮互助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构建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合理的职业素养的考核方式。我们可以在充分调研企业用人的基础上,从课程入手,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把学校考评和社会考评结合起来。例如,在课程评价中增加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评定。另外,可以考虑将职业素养的整体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两方面并逐步量化。通过学校、用人单位多层次考核,对毕业生、实习生、在校生定期进行职业素养表现情况的调研,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

(五)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多方面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意识,从而正确择业、就业、从业和成人。首先,可以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并指导其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其次,要丰富校园和班级文化活动,职业意识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形成的,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组织顶岗实习答辩,提高学生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合的能力。

(六)加强自我教育

为了能在职业中取得成功,还需要高职生在校期间就自觉加强职业素养的自我教育。只有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加强,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学习,修炼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真正将职业素养内化于心,提高自己将来的工作能力。

(七)利用网络教育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络教育的普及,借助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网络平台,可以扩展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高职教育中,结合学生特点,选取相关专业知识、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课程运用到网络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的目的。

总之,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下,在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人才的今天,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校和师生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高职教育中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促进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促进创新型人文校园的创建,培养出具备企业和社会所需的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玲,李峰.王晓许创新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