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导学案(8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导学案归纳与整理(共1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分析归纳、回顾梳理,进一步巩固化学反应及物质分类方法,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熟练掌握用分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模型。

2.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小结,进一步掌握常见分散系的组成特点、鉴别方法、分离提纯等,巩固胶体分散系的特性。

3.通过分析书写、归纳小结,进一步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巩固其通性,熟练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及常见离子的检验等。

4.通过典例剖析,归纳小结,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熟练掌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建立“守恒”思想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思维模型。

【复习重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应用。

【学习难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自主学习】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

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钠⑨碳酸钙序号符合的条件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1 混合物2 电解质,但熔化状态下并不导电3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4 非电解质5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序号符合的条件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1 混合物②稀硫酸,⑤空气2 电解质、但熔化状态下并不导电③HCl3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⑨CaCO34 非电解质④NH3,⑥CO25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①铜,②稀硫酸,解质,但本身能导电⑦金属汞【解析】10种物质中稀H2SO4和空气属于混合物,HCl溶于水电离出H+和Cl-,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HCl属于电解质。

CaCO3是难溶性电解质。

而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它们本身发生了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分别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H2CO3和NH3·H2O,故它们属于非电解质。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新新新学案(教案和课时练习含详解)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材分析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

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

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

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

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

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和变化[全套]教学案[精]

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和变化[全套]教学案[精]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标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根据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用及其发生的条件;通过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浓度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3.感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难点: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化合物(根据组成)化合物(能否电离)化合物(根据结构)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O+H2Cu+H2OB.C+2CuO2Cu+CO2C.Fe2O3+3CO2Fe+CO2D.Fe+CuSO=FeSO+Cu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2CO+O22CO2B.CaO+H2O=Ca(OH)2C.C+H2O CO+H2D.CO2+Ca(OH)2=CaCO3↓+H2O3.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①水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A.①B.①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4.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A.氧化物B.碱C.酸D.盐5.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A.NaOHB.Na2SO4C. Na2CO3D.K 2CO37.下列物质:①H2O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⑤Fe3O4 ⑥CuSO4·5H2O ⑦HNO3⑧AgNO3⑨NaHC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8.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我们已经知道了许许多多的物质。

高中高一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

高中高一化学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

3.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电解质概念。

2.模型认知:通过推理认识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条件,建立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认知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从宏观和微观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理。

2.通过推理认识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条件,建立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认知模型。

难点:通过推理认识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条件,建立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认知模型。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实验验证法,讨论法、讲述法第一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联系生活,思考问题】1.湿手更易触电,原因是什么?【实验探究】课本p13实验1-2大家都知道金属和石墨都能导电,那么化合物能否导电呢?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装置烧杯内溶液实验现象结论干燥的KNO3固体灯泡不亮纯酸、碱、盐的固体不导电,酸、碱、盐的溶液能够导电,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想一想;为什么?)干燥的NaCl固体灯泡不亮蒸馏水灯泡不亮NaCl溶液灯泡发亮KNO3溶液灯泡发亮熔融的NaCl固体灯泡发亮【合作探究】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概念电解质:在或能够导电的,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或都,如蔗糖、。

酒精等。

3.概念辨析:(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金属铜能够导电,稀硫酸能够导电,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固体,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u。

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Cl2。

(3)电解质不是指水溶液,而是指化合物本身。

如食盐水能导电,电解质是NaCl而不是食盐水。

【思考与讨论】1.像AgCl、CaCO3 这些难溶盐,它们几乎不溶于水,它们是电解质吗?2.像SO2、SO3、CO2、NH3等,溶于水能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3.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能导电?⑴金属铜⑵固态NaCl ⑶O2 ⑷H2SO4 ⑸碳棒⑹酒精水溶液⑺KOH水溶液⑻熔融状态的KNO3 ⑼葡萄糖⑽CO2 ⑾BaSO4⑿稀H2SO4【讨论与归纳】2.电解质的判断1)从物质分类角度: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含答案)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含答案)1.1.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含答案)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含答案)1.2.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含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2.1.1物质的分类(含答案)2.2.1离子反应⑴(含答案)2.2.2离子反应(2)(含答案)2.3.1氧化还原反应⑴(含答案)2.3.2氧化还原反应⑵(含答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3.1.1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3.2.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含答案)3.3.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含答案)4.1.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含答案)4.2.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1)(含答案)4.2.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2)(含答案)4.3.1硫和氮的氧化物(1)(含答案)4.3.2硫和氮的氧化物(2)(含答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含答案)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试剂的存放易挥发类:见光易分解类: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2.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1O3, Zn为例进行分析)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反应类仪器:量器类:其他常用仪器: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自学内容】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堂互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导学案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导学案

◇章节复习◇必修1第二章物质及其变班级姓名号◇课前预习◇一.知识构建.1.物质的分类(1)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胶体的性质及与溶液的关系2.物质的变(1)对变的分类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2)离子反应①电解质及非电解质,例:。

电解质.非电解质与物质类型的的关系:。

②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

③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注意守衡法的应用)④离子共存问题.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d.发生氧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3)氧还原反应①氧还原反应的本质是;②氧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③常见的氧剂;常见的还原剂。

二.情调查1.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氧物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

① 空气② 金刚石③ 生石灰④ 无水酒精⑤ 稀硫酸⑥ 干冰⑦ 铜片⑧ 高锰酸钾 ⑨ 双氧水 ⑩ 纯碱2.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 豆浆B 牛奶 蔗糖溶液 D 氢氧铁胶体3.能用H ++OH -=H 2O 表示的反应是 ( )A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B .B(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氢氧镁和稀盐酸反应 D .二氧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是( ) A .丝 B .熔融的Mg 2 .N 溶液 D .盐酸5.下列反应属于氧还原反应的是( ) A .2+2NOH =(OH)2↓+2N B.2H 2O 2 2H 2O+O 2↑. O+H 2O=(OH)2 D .O 3O+O 2↑6.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还原反应的是( )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D .合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大石溶于盐酸的反应O 3+2H +=2++O 2↑+H 2OB .铁与盐酸反应2F+6H +=2F 3++3H 2↑.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Ag +=2++AgD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OH)2+2H +=2++2H 2O8.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 .2→- B .→ 2+ .H2→H 2O D .O→9.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 + .+.SO 42-.O 32- B .2+.+.SO 42-.NO 3.N +. +.-. NO 3- D .N +.+.SO 42-.-10.下列反应氯元素只被氧的是 ( ) A52+I 2+6H 2O =10H+2HIO 3BMO 2+4H M 2+2↑+H 2O22+2(OH)2=2+(O)2 +2H 2OD2HO 2H+O 2↑11.在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 A2N+2H 2O =2NOH+H 2↑ B N 2O =2NOHH 2OH 2↑+O 2↑ D+H 2O O+H 2◇课堂互动◇必修1第二章 物质及其变班级 姓名 号一.习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涉及强酸.强碱和盐(包括难溶性盐)的离子方程式及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末复习  导学案(含答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导学案归纳与整理(共1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分析归纳、回顾梳理,进一步巩固化学反应及物质分类。

2.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小结,知道分散质粒子的组成。

3.通过分析书写、归纳小结,学会酸式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通过典例剖析,归纳小结,初步学会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复习重点】酸式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温馨提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哟。

【自主学习】1.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答案】钠盐酸式盐碳酸盐含氧酸盐(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答案】化合物单质酸碱盐氧化物溶液胶体浊液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O2、SO2、SO3、NH3等是非电解质。

CaO是电解质,它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的原因。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答案】生成难溶性的物质(沉淀)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弱酸、弱碱等)生成挥发性的物质(气体)4.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性还原还原还原还原氧化氧化氧化【同步学习】活动一、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类1.分析归纳:回顾所学知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将【自主学习】中反应的序号填在实例栏。

2.回顾输理:回顾所学知识,用树状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对应练习: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CaO 、H 2O 、C 2H 5OH 均为氧化物B .H 2SO 4、H 3PO 4、HNO 3均为酸C .Ca(OH)2、Cu 2(OH)2CO 3均为碱D .空气、CuSO 4·5H 2O 、碘酒均为混合物解析:选B A 项,C 2H 5OH 不是氧化物,错误;B 项,三种均为含氧酸,正确;C 项,Cu 2(OH)2CO 3属于盐,错误;D 项,CuSO 4·5H 2O 是纯净物,错误。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淀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村式书写方法拆:把易用于水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王'节一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分子反应二、重点难点重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散系及其分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氧化反应与还一、知识框架 (一) 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 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 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和树状分类 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二) 分散系 '固态 分散质〈气态液态 分散系固态气态分散剂<液态(三)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化学反应溶液(小于Inm ) -------- 稳定体系浊液(大于lOOnm ) ----- 不稳定体系 [介稳性胶体(介于Inm--lOOnm )隹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反应物'氧化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J ? ------------- , ------- J ------- J ---------- J 同时存在数目相等 数目相等 同时存在 同时产生还原剂(有还原性)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生成物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粒子参加离子反应原反应的关系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合理利 用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学号:联系方式:人教版必修1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和体系分析 1.位置分析本单元处于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1的第二章,是高中化学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起始章。

本单元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开始,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在复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课程其他章节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结构分析本单元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分类观始终贯穿于单元始终。

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单元内容结构如图所示:三、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化学课程目标由国家控制,以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是实施该门课程管理、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化学教学目标由任课教师编制,是教师在调研了化学教学系统各要素之后对教学的预设。

化学课程目标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

编制化学教学目标时最具挑战性的是化学教师如何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该任务的教学强度。

从教育的层级转化来讲,先有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然后才有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的教学目标。

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的观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化学教学目标是在调研了课程目标、化学教材、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者的实际之后,对化学教学所作的一种终极预设。

故本单元课程目标转化为三维教学目标过程如下:(一)先研读课程标准,其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之“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这个知识点的要求为: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全套教案(精)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_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全套教案(精)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实行分类2.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浓度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实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1.从图书馆中的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或从超市中的能快速挑选到所需要的商品2.实验教师能从药品室中顺利地拿到自己所需用的试剂或用品新知学习指导阅读提出问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哪两种阅读教材第20页至21页相关内容思考交流提出问题:请尝试对所学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实行分类化学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都还能够再分类)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归纳整理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实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思考讨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按组成、能否电离、结构)对化合物实行分类化合物(根据组成)化合物(能否电离)化合物(根据结构)新知学习思考讨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从有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有无固定熔沸点、化学性质等方面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有固定熔沸点无固定熔沸点保持该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学习探究归纳总结一类物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树状分类法,各种树状分类法间的交叉现象在所难免,这就是交叉分类法学习探究归纳总结树状分类法便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也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化合物的分类2.化学反应的分类3.交叉分类法4.树状分类法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理解丁达尔效应3.逐步探究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4.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难点:丁达尔效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1.从学过的溶液组成导入2.从纳米科技简介导入新知学习指导阅读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归纳整理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2019级化学学科问学案初高中化学衔接2 物质的分类及性质课型:复习课【课标要求】1.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习目标】1.能从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物质分类的概念理解:1.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且都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6.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问题中心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合作展评2019级化学学科问学案二、各类物质的通性:(4)酸问题中心以学为本先学后教合作展评设计人:韩翠红审核人:谢修勇时间:2019.09.06 编号:02盐(CuCl2) + 金属(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NaBr) + 非金属(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1.(2015·西安高一检测)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2.下列关于物质的类别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类别)()A.H2O(氧化物)B.H2SO4(含氧酸)C.CH3COOH(无机物)D.I2的CCl4溶液(混合物)3.下列各组物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一组是()A.金属氧化物、氧化物B.含氧酸、酸C.盐、酸式盐D.钠盐、含钠化合物4.(2015·沈阳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铁红(Fe2O3)是混合物B.不含杂质的盐酸、水银都是化合物C.BaCl2、CuSO4·5H2O都是盐D.纯碱和烧碱都是碱有效问学:效率最大化、效果最佳化、效益最优化。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分类公开课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分类公开课导学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学会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3、能根据化学反响的不同的情况对化学反响进行分类,初步认识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响关系。

【学习重点】1、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2、会运用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预习案【根底知识】阅读课本P24-25完成一、常见的分类法1、交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叉盐〔根据阳离子〕___分举例Na2CO3——盐〔根据阴离子〕类—盐〔根据溶解性〕树含义对〔〕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的分类法状纯洁物---分举例物质类----------2、在不同的物质和它所属的类别之间进行连线K2SO4K2CO3Na2CO3Na2SO4钾盐钠盐硫酸盐碳酸盐二、分类方法的应用1、回忆初中化学知识对所学化学反响进行分类?2、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总结以下转化关系Ca -------CaO --------Ca(OH)2----CaCO3C --------CO2--------- H2CO3------CaCO3预习自测1. 对以下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选项是〔〕(1〕纯碱〔2〕食盐水〔3〕石灰水〔4)氢氧化钠〔5〕液态氧〔6〕氯酸钾A碱——B纯洁物——C盐——D混合物——2.把以下的物质和分类用短线连起来物质分类BaSO4可溶NaOH难容Na2SO4盐Mg(OH)2碱3.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响,“→〞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b5E2RGbCAP甲乙丁丙甲乙丙丁A H2SO4 Na2SO4 NaOH NaClB KCl K2CO3 KOH HClC O2 CO CuO CD Fe CuCl2 Zn HCl探究案一.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金属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3.酸的通性4.碱的化学通性5.盐的化学通性【检测题】、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以下关于“NaCO23〞的分类不正确的选项是〔〕p1EanqFDPw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无机化合物酸碱氧化物化物。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本章学习内容】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 知道算、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的离子检验的方法。

4.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学法指导】1.注意本教材知识体系的设置,理解本知识体系在教材中的功能与地位。

本章是从学科内容方面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2. 运用分类法学习、研究化学反应,在学习中注重生成知识网络。

3. 本章新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运用分析对比和新旧联系等方法,准确地找到研究新知识的切入点,全面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和规律。

4. 加强实验探究和自主学习;注重在科学探究、活动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学会知识;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1 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和方法;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用分析归纳法认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自主学习】1.了解分类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根据一定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将元素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把化合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与数量把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大反应类型,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总结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的优缺点。

『及时训练』1.从铁、盐酸、氧气、碳酸钙、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物质的分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物质的分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 71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2.1 物质的分类①课型设置:新授课;一、学习目标:学习从不同角度对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学习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重点了解对化合物的分类,对分散系的分类学习重点:化合物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学习难点:化合物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二、导·学·展·评·馈学习内容(包括学法指导)一、简单分类方法及其应用1、分类方法__________分类法:用多种分类依据对物质进行分类。

(连线归类) __________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①单质若根据组成元素,可以分为_________单质和_________单质。

②单质若常况下的物态,可以分为气态单质(如,N2)、液态单质(举一例_______________)和固态单质(如,P4)。

③通常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这4类物质能否涵盖所有的化合物? (若不能,试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④若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NH4HCO3属于______者,C6H6属于______者.⑤若将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MgO属于___者,CCl4属于___者,NH4Cl属于___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学习目标】了解分类的方法;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分类的思维及应用\化合物的分类、分类依据的选择【自主学习】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物质的分类⑪交叉分类法.请同学们连线下列物质,并指明分类依据。

例一:交叉分类法Na2SO4含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1:_________________K 2SO4无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2:_________________NaCl 钠盐 Na2SO4分类依据3:___________________BaSO4硫酸盐⑫树状分类法例二:树状分类法:将下列物质填进上表的横线上:O2,Cu,H2CO3,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固固:粗盐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 _______物质(1)单质(3)非金属单质:P ________一元酸 HCl酸(5)二元酸 H2SO4_____________纯净物(2)三元酸 H3PO4难溶碱 Fe(OH)3碱易溶碱 NaOH _________化合物(4)正盐 NaCl ________盐酸式盐 NaHCO3金属氧化物_______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______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课堂练习1]22323·H2O,Ar,NaHSO4,HNO3,CO2,CuSO4,空气,盐酸,CO,CH4,MgCl2(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5)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6)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属于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属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

酸性氧化物:能和____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方程)碱性氧化物:能和________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方程)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

正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盐。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H+,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盐。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除酸根外还有OH-的盐。

例子:Cu2(OH)2CO3(碱式碳酸铜)[课堂练习2]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两种作反应物,按下列要求的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课堂反馈】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2、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A、NH3B、CH4C、NaHCO3D、HClO33、下列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一组是:()A、碘酒,干冰B、石油,液氨C、Na2CO3·10H2O,Na2CO3D、石灰石,氨水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氧化钙,洁净的雨水B、氢氧化钾,含铜80%的氧化铜C、澄清的石灰水,粗盐D、红磷,空气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学习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2、了解胶体和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学习难点】分散系的概念,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对于胶体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1、分散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叫_______;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叫_________。

问题一:分别指出CuSO4溶液和碘酒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______________2、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3、胶体的制备及性质A.Fe(OH)3胶体的制备【问题】现在有FeCl3饱和溶液,问如何制备Fe(OH)3胶体?实验:将一定量的FeCl3饱和溶液加入NaOH溶液,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是。

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为什么一束光射向胶体和溶液时,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现象?2、如何制取Fe(OH)3胶体?3、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丁达尔效应,胶体还有哪些性质?4、以下哪一种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A、蔗糖水B、肥皂水C、碘酒D、碘化银胶体【小结】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①盐卤点豆腐②肥皂的制取分离③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④FeCl溶液用于伤口止血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水泥硬化3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课堂反馈】1、关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A.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热煮沸氯化铁溶液C.把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D.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2、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都比较稳定,密闭放置不产生沉淀B、两者均有丁达尔现象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溶解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3、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微粒,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4、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CH3CH2OH水溶液B.雾C.含有尘埃的空气D.饱和食盐水5、血液中重要的蛋白质是一种胶体,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紧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6.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7.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9.能够将溶液和胶体区分开的方法是()A. 过滤B.观察颜色、状态C. 利用丁达尔效应D. 闻气味10.“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溶液②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A. ①④⑥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①③④⑥12、今有下列各种物质:A.碘酒 B.豆浆C.泥水 D.Fe(OH)3胶体 E.淀粉溶液 F.氨水G..盐水,按要求填写物质的代号:(1)属于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浊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

(4)属于介稳体系的是____________。

(5)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离子反应(1)【学习目标】1. 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 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 从电离角度进一步认识酸、碱、盐。

【学习重点】1.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 2.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预备知识】根据初中所学知识,下列物质:①盐酸、②NaOH 溶液、③蔗糖溶液、④石墨、⑤Cu 、⑥酒精、⑦NaCl 溶液、⑧NaCl 晶体、⑨熔融的KNO 3晶体,其中可以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以上可以导电的物质中,导电的微粒是什么?【基础知识】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在 条件能导电的 ,称作电解质;在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 ,称作非电解质。

2.在 能 ,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在 能 这样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课堂练习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给出原因(1)NaCl 溶液是电解质。

(2)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化合物也都是电解质。

(3)酸碱盐都是强电解质。

(4)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5)因为BaSO 4不溶于水,所以它是弱电解质。

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乙醇B .KNO 3晶体C .铜D .CO 23. 下列常见物质中 ①H 2O ②NaCl 晶体 ③冰醋酸 ④SO 2 ⑤CaCO 3 ⑥酒精 ⑦NaOH 晶体 ⑧石墨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小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1)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都是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 或 ,两个条件具备一个即可。

① SO 2、NH 3等化合物不能称其为电解质。

电解质是化合物自身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离子而使得溶液导电,像SO 2、NH 3,两水溶液能够导电,但不能说二氧化硫、氨气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离子不是它们电离出来的,而是由它们与水作用分别生成 、 两种电解质所致,所以只能说 、 是电解质、而SO 2、NH 3却不能称为电解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